姜菀攒了两天假跟过年期间一起休,又请了两天。
拢共可以在外婆家待一星期。
临近过年,表姐从外地回来,她刚好回外婆家,腾出屋子收拾干净。
大姑准备了好多菜用袋子装起,让姜菀拿回去。
“菀菀,在火车上要注意安全,重要物品别离开自己视线。”
大姑叮嘱姜菀。
“放心吧,大姑。”
姜菀只收拾了几套换洗衣服,其余的留在大姑家,反正后面还要来。
剩一大半空间的行李箱被大姑填满,她一个人提着还有些吃力,太重了。
照样是那辆电动车,行李箱横放在前边,大姑搭着她去火车站。
“到了,给我打个电话。”
“好,大姑再见。”
姜菀两手提着行李箱上楼,火车运行一个半小时。
高铁票会更快,但价格比火车贵了将近一倍,姜菀舍不得。
姜菀座位在过道,她提不动便把行李箱放在脚边。
手机套餐她办的最便宜,没有什么流量,她便盯着窗外风景看。
对面大叔不知何时上车,整个人仰着头在座位上睡觉,鼾声响彻周围。
旁边满是挑着扁担的阿姨,尿素袋里装着的都是自认为最好的,带回家给小孩。
姜菀手里还抱着一个袋子,她忍不住困意睡过去。
醒来时还没到站,车厢刚好经过一节隧道,变得漆黑无比。
她转头跟一个小孩对视上,小女孩正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坐在家长怀里吃着果冻。
姜菀想起以前,妈妈也会这样把自己拥入怀里。
轻声细语讲故事哄她睡觉,可是这种温暖,她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了。
出了车站,姜菀还需要坐一段时间大巴才能到达目的地。
一路颠簸让姜菀胃里跟倒海似的,她捂住嘴巴想吐,车上还不能开窗。
一下车,姜菀蹲在路边把早上吃的东西全吐了出来,幸好吃的不多,不然更难受。
喝了两口水,姜菀才缓过劲,她拉着行李朝外婆家走去。
到家时,外婆不在,姜菀从窗台边的花盆下找到钥匙,自己开门进屋。
外婆提前收拾好了房间,床单散发着一股洗衣液的清香。
就是这个熟悉的味道,姜菀没忍住把脸埋进被子多嗅几下。
这个点外婆应该在锄地,姜菀换上干活的衣服,挑了把称手的工具去地里。
“囡囡,你回来了,怎么没叫我去接你。”
外婆看见田埂上熟悉的身影,很是激动。
“外婆,我想你了。”
姜菀一把搂住外婆,埋在她肩颈,仿佛这样才能心安。
祖孙俩边锄地边聊天,姜菀说过几天有朋友想来家里玩。
外婆很是欢迎,这还是姜菀第一次说想带朋友来家里。
一听潘溪童从B城过来,外婆担忧她会不习惯乡下生活,更担忧家里条件不好,万一惹人嫌弃,不跟姜菀继续做朋友怎么办。
“外婆,童童人很好的,别多想。”
其实,姜菀也不确定,潘溪童会不会嫌弃这里,但她想让老人家放宽心。
“好,晚上就大扫除。”
外婆拿干净的毛巾把姜菀头上的细汗擦干净,又摘了些小菜晚上做着吃。
临近年关,村里的小孩都回来了,家家户户可热闹。
姜菀趁赶集到镇上买了春联跟福字,还有些零食。
潘溪童知道她会在老家待一星期左右,车票改签提前两天到,刚好是除夕前一天。
“童童,这。”
姜菀来车站接她,一看见她便蹦跳着挥手。
“菀菀,我来没打扰吧。”
“没事,家里就我跟外婆,是在乡下,怕你不适应呢。”
姜菀从潘溪童手里接过行李。
“还有,你过年跑我这来,叔叔阿姨同意吗。”
“他俩正闹离婚呢,没空管我。”
潘溪童语气平淡,仿佛说的是别人家事。
姜菀没有说话,拍拍她的背表示安慰,潘溪童这次来带了两个大行李箱,外加一个大手提包。
“这么多东西,你一个人怎么搞定的。”
姜菀推着行李箱气喘吁吁,实在太重了。
“第一次去你家做客,我不得多拿点礼品啥的啊。”
潘溪童一路上也累的够呛。
出了车站还有坐大巴,姜菀问她不晕车吧,潘溪童面露难色摇摇头,长这么大,她还没坐过这种车。
“要不然咱们在镇上开个酒店?”
姜菀见她不太想上大巴,跟她提议。
“不行,外婆房间都给我收拾好了。”
潘溪童麻烦司机把行李箱放好,她跟姜菀一人一边提着手提袋上车。
“里面空气可能也不是很流通,你真想好了坐?”
姜菀怕潘溪童半路反悔,这可没地下车。
“坐都坐上来了。”
潘溪童用纸巾给座位擦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还是不放心,垫了好几层。
“菀菀,这车为什么好晃。”
潘溪童头靠在窗户上,被震的一颠一颠。
“没事,咱们快到了,你要难受靠我身上。”
其实姜菀自己也忍着不适,出门前特意吃了晕车药,感觉作用不是很大。
一下车,潘溪童扶着行李蹲在路边,大口呼吸新鲜空气。
“这大巴车真难受。”
“菀菀,这里好漂亮啊。”
下一秒,潘溪童被眼前景色所吸引。
B市在北方,她那里见过这连绵的山峰,田埂边开满小花,姜菀边走边摘给潘溪童做了个简易花环戴头上。
外婆早早起来备菜,两人一到家就能开饭。
“外婆,这是我室友,潘溪童。”
姜菀帮她把行李拖到房间,向外婆介绍。
“外婆好,我叫潘溪童,你叫我童童就行。”
“好好好,路上累了吧,快洗手吃饭。”
外婆握着潘溪童的手,仔细看着她,想把她的模样刻进脑子里,原来这就是姜菀的好朋友。
饭桌上,潘溪童发挥社牛属性,一直在聊天,把外婆逗得直笑。
“童童,很感谢你在学校照顾菀菀。”
“你能来,我很高兴。”
外婆真心替姜菀高兴,能有这样一位好朋友。
“外婆,其实在学校,菀菀照顾我偏多。”
“我也很开心见到外婆。”
潘溪童主动挽上外婆的手臂。
吃完午饭,姜菀到厨房洗碗,潘溪童想帮忙,又不知道怎么洗,姜菀便让她看着添柴烧水。
潘溪童看水烧得差不多,拿了把椅子坐到她旁边。
学着姜菀的样子,给用了一遍洗洁精的碗过清水。
“待会洗完碗,你去休息会。”
“下午去山上捡柴,去吗?”
姜菀询问潘溪童,她要是不想去就留在家。
“去去去。”
潘溪童想也没想应答。
房间不大,但被外婆收拾的很整洁,窗户还是那种老式玻璃。
上面糊着一层厚纸板遮光,窗帘是轻飘飘的一片,床边放着一个衣柜,门上的漆已经掉的七七八八。
“我待会搬两张椅子上来,你凑合当桌子放东西用吧。”
“不用,我把行李箱横放当桌子就行。”
潘溪童刚吃饭时,看见下面就几张椅子,她拿两张上来,怕不够用。
“我房间就在隔壁,你有需要就找我。”
姜菀说着想让潘溪童安静休息会。
“菀菀,你陪我聊会天吧,我不想一个人待着。”
没说几句话,潘溪童抱着姜菀睡着,她小心翼翼从床上下来,给潘溪童掖好被角,轻声关门下楼。
外婆在厨房炸丸子,姜菀没忍住偷吃,被烫的滋哇叫。
“怎么就你,童童呢。”
“睡着了,我来帮你干点活。”
姜菀用筷子夹肉沫到手上,再团成圆裹面粉,下油锅炸,香味四溢。
炸完后,姜菀将丸子分成几碗放冰箱,接着打鸡蛋包蛋饺。
“你去跟同学玩,我来就行。”
外婆把姜菀推出厨房,希望她跟潘溪童待在一起,少在厨房被油烟熏。
姜菀先到楼上把潘溪童叫醒,现在睡太久,晚上会不好睡。
“几点了。”
潘溪童翻个面,一副不想起床的模样。
“快四点半了。”
“菀菀,拉我一把。”
潘溪童揉揉眼,伸出手给姜菀。
潘溪童穿好衣服后,姜菀带着她到厨房吃炸丸子。
“真好吃,里面加了什么,吃起来都不腻。”
潘溪童尝到好吃的,眼睛都瞪大了,她没忍住又吃了几个,手指上留下了亮晶晶的油,丝毫不在意。
“加了点芋头和糯米。”
“走了,带你捡柴去,回来再吃。”
姜菀拿了个背篓,挑了把顺手的砍柴刀。
潘溪童也学着姜菀将东西拿上。
“这背篓这么重。”
潘溪童第一次感受,看姜菀背着很轻松。
“咱两一个就够了,你把背篓放下吧。”
姜菀哭笑不得。
潘溪童掂量了后决定听姜菀的。
乡下的小路不同于城里的水泥路,脚下到处都是小石子跟黄泥土,周围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走过去时有些叶子擦过手腕,弄得人痒痒。
带着潘溪童,姜菀并没有爬特别高。
潘溪童没多久就累了,随意找了个粗树枝坐下歇息。
看着姜菀一直在捡干树枝,稍微粗一些的就地劈成几半放进背篓。
姜菀想着自己多弄点,外婆就能轻松些,潘溪童坐着不安,起身继续干活。
背篓已经装满,姜菀让潘溪童帮忙抬着下面,一个起身背篓到了姜菀背上。
“是不是很重?要不然你放下来,咱两一起抬下去。”
潘溪童明显感觉到姜菀走路吃力。
“还行,习惯了。”
姜菀笑了笑,太久没上山捡柴,一下子没适应过来这重量。
回到家,外婆正在烧菜,姜菀把柴火堆好,有些粗的又劈成几半。
潘溪童有样学样,尽管劈的不太好,但很认真。
“童童,走,我带你摘菜去。”
姜菀把最后一把柴拾掇好,提了个小篮子对潘溪童说。
“好啊好啊。”
潘溪童满手的灰,随意拍了拍便往裤子上抹,姜菀都没来得及阻止。
菜地里浇了水,脚下的泥土比较疏松,姜菀让潘溪童蹲在田埂上不要下来,她先是扯了几颗白菜,够晚上炒一盘。
潘溪童看着心痒痒,直接跳了下去,一脚陷进泥里,裤脚处沾满了泥点子。
姜菀难得见她狼狈的模样,没忍住笑出声。
拢共可以在外婆家待一星期。
临近过年,表姐从外地回来,她刚好回外婆家,腾出屋子收拾干净。
大姑准备了好多菜用袋子装起,让姜菀拿回去。
“菀菀,在火车上要注意安全,重要物品别离开自己视线。”
大姑叮嘱姜菀。
“放心吧,大姑。”
姜菀只收拾了几套换洗衣服,其余的留在大姑家,反正后面还要来。
剩一大半空间的行李箱被大姑填满,她一个人提着还有些吃力,太重了。
照样是那辆电动车,行李箱横放在前边,大姑搭着她去火车站。
“到了,给我打个电话。”
“好,大姑再见。”
姜菀两手提着行李箱上楼,火车运行一个半小时。
高铁票会更快,但价格比火车贵了将近一倍,姜菀舍不得。
姜菀座位在过道,她提不动便把行李箱放在脚边。
手机套餐她办的最便宜,没有什么流量,她便盯着窗外风景看。
对面大叔不知何时上车,整个人仰着头在座位上睡觉,鼾声响彻周围。
旁边满是挑着扁担的阿姨,尿素袋里装着的都是自认为最好的,带回家给小孩。
姜菀手里还抱着一个袋子,她忍不住困意睡过去。
醒来时还没到站,车厢刚好经过一节隧道,变得漆黑无比。
她转头跟一个小孩对视上,小女孩正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坐在家长怀里吃着果冻。
姜菀想起以前,妈妈也会这样把自己拥入怀里。
轻声细语讲故事哄她睡觉,可是这种温暖,她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了。
出了车站,姜菀还需要坐一段时间大巴才能到达目的地。
一路颠簸让姜菀胃里跟倒海似的,她捂住嘴巴想吐,车上还不能开窗。
一下车,姜菀蹲在路边把早上吃的东西全吐了出来,幸好吃的不多,不然更难受。
喝了两口水,姜菀才缓过劲,她拉着行李朝外婆家走去。
到家时,外婆不在,姜菀从窗台边的花盆下找到钥匙,自己开门进屋。
外婆提前收拾好了房间,床单散发着一股洗衣液的清香。
就是这个熟悉的味道,姜菀没忍住把脸埋进被子多嗅几下。
这个点外婆应该在锄地,姜菀换上干活的衣服,挑了把称手的工具去地里。
“囡囡,你回来了,怎么没叫我去接你。”
外婆看见田埂上熟悉的身影,很是激动。
“外婆,我想你了。”
姜菀一把搂住外婆,埋在她肩颈,仿佛这样才能心安。
祖孙俩边锄地边聊天,姜菀说过几天有朋友想来家里玩。
外婆很是欢迎,这还是姜菀第一次说想带朋友来家里。
一听潘溪童从B城过来,外婆担忧她会不习惯乡下生活,更担忧家里条件不好,万一惹人嫌弃,不跟姜菀继续做朋友怎么办。
“外婆,童童人很好的,别多想。”
其实,姜菀也不确定,潘溪童会不会嫌弃这里,但她想让老人家放宽心。
“好,晚上就大扫除。”
外婆拿干净的毛巾把姜菀头上的细汗擦干净,又摘了些小菜晚上做着吃。
临近年关,村里的小孩都回来了,家家户户可热闹。
姜菀趁赶集到镇上买了春联跟福字,还有些零食。
潘溪童知道她会在老家待一星期左右,车票改签提前两天到,刚好是除夕前一天。
“童童,这。”
姜菀来车站接她,一看见她便蹦跳着挥手。
“菀菀,我来没打扰吧。”
“没事,家里就我跟外婆,是在乡下,怕你不适应呢。”
姜菀从潘溪童手里接过行李。
“还有,你过年跑我这来,叔叔阿姨同意吗。”
“他俩正闹离婚呢,没空管我。”
潘溪童语气平淡,仿佛说的是别人家事。
姜菀没有说话,拍拍她的背表示安慰,潘溪童这次来带了两个大行李箱,外加一个大手提包。
“这么多东西,你一个人怎么搞定的。”
姜菀推着行李箱气喘吁吁,实在太重了。
“第一次去你家做客,我不得多拿点礼品啥的啊。”
潘溪童一路上也累的够呛。
出了车站还有坐大巴,姜菀问她不晕车吧,潘溪童面露难色摇摇头,长这么大,她还没坐过这种车。
“要不然咱们在镇上开个酒店?”
姜菀见她不太想上大巴,跟她提议。
“不行,外婆房间都给我收拾好了。”
潘溪童麻烦司机把行李箱放好,她跟姜菀一人一边提着手提袋上车。
“里面空气可能也不是很流通,你真想好了坐?”
姜菀怕潘溪童半路反悔,这可没地下车。
“坐都坐上来了。”
潘溪童用纸巾给座位擦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还是不放心,垫了好几层。
“菀菀,这车为什么好晃。”
潘溪童头靠在窗户上,被震的一颠一颠。
“没事,咱们快到了,你要难受靠我身上。”
其实姜菀自己也忍着不适,出门前特意吃了晕车药,感觉作用不是很大。
一下车,潘溪童扶着行李蹲在路边,大口呼吸新鲜空气。
“这大巴车真难受。”
“菀菀,这里好漂亮啊。”
下一秒,潘溪童被眼前景色所吸引。
B市在北方,她那里见过这连绵的山峰,田埂边开满小花,姜菀边走边摘给潘溪童做了个简易花环戴头上。
外婆早早起来备菜,两人一到家就能开饭。
“外婆,这是我室友,潘溪童。”
姜菀帮她把行李拖到房间,向外婆介绍。
“外婆好,我叫潘溪童,你叫我童童就行。”
“好好好,路上累了吧,快洗手吃饭。”
外婆握着潘溪童的手,仔细看着她,想把她的模样刻进脑子里,原来这就是姜菀的好朋友。
饭桌上,潘溪童发挥社牛属性,一直在聊天,把外婆逗得直笑。
“童童,很感谢你在学校照顾菀菀。”
“你能来,我很高兴。”
外婆真心替姜菀高兴,能有这样一位好朋友。
“外婆,其实在学校,菀菀照顾我偏多。”
“我也很开心见到外婆。”
潘溪童主动挽上外婆的手臂。
吃完午饭,姜菀到厨房洗碗,潘溪童想帮忙,又不知道怎么洗,姜菀便让她看着添柴烧水。
潘溪童看水烧得差不多,拿了把椅子坐到她旁边。
学着姜菀的样子,给用了一遍洗洁精的碗过清水。
“待会洗完碗,你去休息会。”
“下午去山上捡柴,去吗?”
姜菀询问潘溪童,她要是不想去就留在家。
“去去去。”
潘溪童想也没想应答。
房间不大,但被外婆收拾的很整洁,窗户还是那种老式玻璃。
上面糊着一层厚纸板遮光,窗帘是轻飘飘的一片,床边放着一个衣柜,门上的漆已经掉的七七八八。
“我待会搬两张椅子上来,你凑合当桌子放东西用吧。”
“不用,我把行李箱横放当桌子就行。”
潘溪童刚吃饭时,看见下面就几张椅子,她拿两张上来,怕不够用。
“我房间就在隔壁,你有需要就找我。”
姜菀说着想让潘溪童安静休息会。
“菀菀,你陪我聊会天吧,我不想一个人待着。”
没说几句话,潘溪童抱着姜菀睡着,她小心翼翼从床上下来,给潘溪童掖好被角,轻声关门下楼。
外婆在厨房炸丸子,姜菀没忍住偷吃,被烫的滋哇叫。
“怎么就你,童童呢。”
“睡着了,我来帮你干点活。”
姜菀用筷子夹肉沫到手上,再团成圆裹面粉,下油锅炸,香味四溢。
炸完后,姜菀将丸子分成几碗放冰箱,接着打鸡蛋包蛋饺。
“你去跟同学玩,我来就行。”
外婆把姜菀推出厨房,希望她跟潘溪童待在一起,少在厨房被油烟熏。
姜菀先到楼上把潘溪童叫醒,现在睡太久,晚上会不好睡。
“几点了。”
潘溪童翻个面,一副不想起床的模样。
“快四点半了。”
“菀菀,拉我一把。”
潘溪童揉揉眼,伸出手给姜菀。
潘溪童穿好衣服后,姜菀带着她到厨房吃炸丸子。
“真好吃,里面加了什么,吃起来都不腻。”
潘溪童尝到好吃的,眼睛都瞪大了,她没忍住又吃了几个,手指上留下了亮晶晶的油,丝毫不在意。
“加了点芋头和糯米。”
“走了,带你捡柴去,回来再吃。”
姜菀拿了个背篓,挑了把顺手的砍柴刀。
潘溪童也学着姜菀将东西拿上。
“这背篓这么重。”
潘溪童第一次感受,看姜菀背着很轻松。
“咱两一个就够了,你把背篓放下吧。”
姜菀哭笑不得。
潘溪童掂量了后决定听姜菀的。
乡下的小路不同于城里的水泥路,脚下到处都是小石子跟黄泥土,周围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走过去时有些叶子擦过手腕,弄得人痒痒。
带着潘溪童,姜菀并没有爬特别高。
潘溪童没多久就累了,随意找了个粗树枝坐下歇息。
看着姜菀一直在捡干树枝,稍微粗一些的就地劈成几半放进背篓。
姜菀想着自己多弄点,外婆就能轻松些,潘溪童坐着不安,起身继续干活。
背篓已经装满,姜菀让潘溪童帮忙抬着下面,一个起身背篓到了姜菀背上。
“是不是很重?要不然你放下来,咱两一起抬下去。”
潘溪童明显感觉到姜菀走路吃力。
“还行,习惯了。”
姜菀笑了笑,太久没上山捡柴,一下子没适应过来这重量。
回到家,外婆正在烧菜,姜菀把柴火堆好,有些粗的又劈成几半。
潘溪童有样学样,尽管劈的不太好,但很认真。
“童童,走,我带你摘菜去。”
姜菀把最后一把柴拾掇好,提了个小篮子对潘溪童说。
“好啊好啊。”
潘溪童满手的灰,随意拍了拍便往裤子上抹,姜菀都没来得及阻止。
菜地里浇了水,脚下的泥土比较疏松,姜菀让潘溪童蹲在田埂上不要下来,她先是扯了几颗白菜,够晚上炒一盘。
潘溪童看着心痒痒,直接跳了下去,一脚陷进泥里,裤脚处沾满了泥点子。
姜菀难得见她狼狈的模样,没忍住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