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接上文,燕宁及时救了辰羽,担心类似的危机还会上演,但自己似乎知之甚少,于是忍不住表态道:“大哥,我既已穿上这身衣甲,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你我兄弟二人也早已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可我总觉得你有事瞒着我!”
无论从能力上讲,还是从感情上讲,燕宁此时无疑是辰羽最为信得过的人,既然燕宁已经问到这个份子上了,如果再试图隐瞒,那么必然会有损兄弟间的信任,因而辰羽决定向燕宁坦白一切。
“你扶我去那边石头上坐坐。”只见辰羽搭着燕宁的肩膀说道,主要是想回避其他人。
于是燕宁连忙将辰羽扶了过去,并听辰羽说道:“当年兵败于定梁丘的平西将军是我亲生父亲。”
燕宁闻言惊讶的难以置信道:“那你本姓何?不姓韩?”
辰羽闻言点了点头道:“义父与我改姓韩,是为了掩人耳目,这一点我从小就知道,所以哪怕在军中,我也不敢随便向人探问当年之事,怕暴露了身份!”
“你的身世除了伯父,还有谁知道?”燕宁好奇的问道。
“据说我和我爹长得很像,所以当年见过我爹的人很容易猜出我的身世,”辰羽无奈作笑道,“我想我爹当年的敌人早已都知晓了我的身世,既然敌人都知道了,再瞒你这个自己人也就失去了意义!”
“你爹的敌人是谁?”燕宁追问道,“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要三番两次的置你于死地的吗?”
“当年我爹兵败身陨,是因为我爹原本和庞翼约定共击敌军,可庞翼却在我爹鏖战之际按兵不动,坐收渔人之利!这才导致我爹被围困于定梁丘!”辰羽恨的咬牙切齿道,“更可恨我爹手下还有一位将官不思营救,竟临阵脱逃!这二人我必杀之而后快!庞翼已知我身份,今天要杀我的这些人多半是其所使!”
“那临阵逃脱之人凿实可恨!大哥可知此人是谁?”燕宁义愤填膺道,并深以为耻!
“这等无义之徒,最欠忠肝义胆!不管他是谁,只要让我逮到,定要一剑刺破他的肝胆!”辰羽坚定不移道。
“年前庞翼被刺,大司农被杀,是你做的吗?”燕宁注视着辰羽求问道。
“你问这个问题时,心中就已经有了答案,”辰羽看着燕宁,不置可否的笑道,“你不该问这个问题!”
燕宁闻言,只能呵呵赔笑道:“那伯父知道这些吗?”
“此番回京,义父只交代了一个任务,便是扶保延陵王殿下,报仇之事义父不知,义父曾提醒过我要潜龙勿用!”辰羽长舒一口气道,“我想当年便是庞翼有过错,凭其手握兵权,陛下为了维护大局,必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况且义父与庞翼同朝为官,共事皇帝,总不能指使我去刺杀庞翼吧。”
燕宁闻言笑了笑,且语气坚定道:“大哥,我就一句话!下次不管什么事,一定要带上我!我俩联手,无人能敌!”
“下次吧!”辰羽拍了拍燕宁胸脯,笑着说道,“你快回去吧,家里有人盼着你呢!”
“好!那我回去了!”燕宁欣然应允道。
“还有,你去廷尉署报个案,回头我上个折子向陛下说明情况,”辰羽想了想,并交代燕宁道,“这事就别跟家里人讲了,尤其这点伤,别说!那样只会让他们担心,也无济于事!”
“我知道,尽量不说!”燕宁告辞道,“那我回去了。”
于是兄弟二人分别离开,待众人离去,却不想有一个受伤装死的黑衣人爬了起来!
……
两个月后,李家人要给燕宁父亲举办四十寿宴,可是宁父执意不肯,为此夫妻二人关起门来还大吵了一架。
只听宁母对宁父大呼吵闹道:“我们二房就这么没头没脸吗?你在大房面前就这么没自信吗?连进个府门都不走正门!你做父亲的不如人,让咱宁儿在人眼里也不如燕仪!”
然而宁父受不了宁母的这番数落,顿时恼怒之下气血上头,不受控制的打了宁母一巴掌!这一巴掌下去,宁母还不哭闹起来!见家庭矛盾闹大了无法收场,于是宁父索性跑回了城北农庄,想着避避风头。
可是宁母又岂是善罢甘休的人,受了委屈之后,在家里找老太太哭闹,闹着要回娘家!李夫人也是极力劝和并百般挽留。
就这事而言,老太太当然不能偏袒自个儿子,于是气的直呼道:“这个混账羔子!不上道子,竟敢伸手打我媳妇!叫我三个孙子把他给我绑回来!”
于是乎李夫人一封家书差人送至了右戌营,不一会儿,李家三个孙儿便一齐策马而出,只奔城北农庄。
到了农庄,远远的就看到宁父在卖力的干活,同时宁父也望见家里三个晚辈来了,自然也知道他们是何来意,但宁父依旧选择埋头干活,不作理会。
“看咱二叔干的这么卖力,分明是在麻痹自己!还假装看不见我们,做错事,不敢面对,想逃避责任呢!”远处而来的燕仪向两哥哥细致分析道。
“你看二叔明明干活时手臂在抖,是看见我们心虚了!心虚便是知错了,知错就好劝,我们劝他回去跟婶婶认个错,赔个礼!”辰羽补充分析道。
“不是,自打我记事起,我爹就有严重手抖的毛病!他这人也有些固执,并不好劝!”燕宁语气凝重的解释道,毕竟自个父亲打了自个母亲,作为儿子,心情肯定是不悦的。
等到三个晚辈走近自己时,宁父依旧只顾埋头干活,想以不变应万变!
“爹,你为什么非要动手打娘不可?”燕宁责问道,“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
自知理亏的宁父,不想承认错误,于是索性拿父子关系压燕宁道:“我是父,你是子!就没有儿子审问父亲的道理!”
守着忠孝节义的燕宁自然经不住父亲的这套说辞,于是只能干瞪着眼,无言以对。可咱们燕仪不吃这一套,见燕宁被二叔一句话堵了回来,便笑嘻嘻的问二叔道:“二叔,您能不能从庄上借根绳子给我,急着用啊!”
燕仪这么一问,惹的辰羽和燕宁忍俊不禁想笑,可宁父不知道是何用意啊,于是不带好气的问道:“你要绳子做什么?”
“奶奶说您要是态度不好,就让咱们把你捆回去!”燕仪憨笑道。
“你个混账羔子!你敢!”宁父气的几乎暴跳道。
“他俩敢,我就敢!”燕仪故意气二叔道,“您不听奶奶的话,就是不孝顺!反正您打人就是不对!”
“我可是你小子亲二叔!”宁父气呼呼道。
“大哥,咱这个二叔不是你亲二叔,那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燕仪对着二叔嘿嘿笑道,“二叔,那您配合一下大哥!”
“你……”宁父指着这个侄子,气的一时哑口,又看了一眼辰羽,宁父气息才缓缓平稳下来,似乎不敢和辰羽对视。
“燕仪,不许跟二叔这么讲话!”辰羽忍笑愠怒道。
“我不说了!”
“二叔,夫妻间拌嘴是常有的事,只是一巴掌打不破脸,却能打碎人心,打散一家人的和气!”辰羽言之恳恳的劝导道。
宁父闻言,低头沉默不语,但态度显得很是恭顺,一点抵触情绪都没有。
只听辰羽又劝说道:“寿宴本身并不重要,只要家里人开心就好!又不用您操心张罗!再说老太太上了年岁,老人家喜欢热闹,借您四十寿宴热闹一回,不也是您的一份孝心!”
在辰羽劝说之下,宁父有些不知所措,还显得有点唯唯诺诺,不敢抬头直视辰羽,像个犯错的小孩一样。
“知道了,我一会儿就回去!”宁父态度十分恭顺的应允道,这让一旁的燕宁和燕仪感到很是意外,似乎宁父无法抗拒辰羽,不过辰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确实也很有说服力。
见成功说服宁父,于是辰羽又吩咐燕宁和燕仪道:“你俩都回去,帮二叔哄哄婶婶,寿宴的事你俩留在家里帮忙,那天我尽量也抽空回去。”
“行!多谢大哥!”燕宁感激辰羽调解此事。
于是宁父当天老老实实的回到了李府,还被老太太当着宁母的面,用拐杖打了几下,算是平息了这场家庭矛盾。
犯错的人,一旦认了错,便只有服从于人!被推上寿宴的宁父,寿宴当天也还是很不自信的样子,几乎没怎么直起腰来,就连端起酒杯来,手也抖的厉害,这不免招人私下议论。
当天辰羽赶着中午回来参加寿宴,却在经过李府前院客房时,偶然听到李家的外甥笑着问母亲道:“我见二舅右手抖的厉害,是不是他故意把酒抖洒了,好少喝些酒?”
开始辰羽并不以为然,却又听李家姑姑小声告诉儿子道:“据说你二舅他以前在军中犯了过错,后来私自逃回家中,被你大舅当街打的,因此留下了隐疾!”
“大舅也真是的!出手何必这么重!”
“所以你二舅手抖的事以后不许再提了,听到没有!”李家姑姑告诫儿子道,“一会儿你也去给你二舅贺寿去。”
然而这番对话,传进辰羽耳里,犹如晴天霹雳!让辰羽顿时陷入了沉思,立马联想到了那个临阵脱逃,导致父亲身陷危地的鼠辈!
如果李家二叔就是那个人,辰羽又将如何面对,且听后文分解……
无论从能力上讲,还是从感情上讲,燕宁此时无疑是辰羽最为信得过的人,既然燕宁已经问到这个份子上了,如果再试图隐瞒,那么必然会有损兄弟间的信任,因而辰羽决定向燕宁坦白一切。
“你扶我去那边石头上坐坐。”只见辰羽搭着燕宁的肩膀说道,主要是想回避其他人。
于是燕宁连忙将辰羽扶了过去,并听辰羽说道:“当年兵败于定梁丘的平西将军是我亲生父亲。”
燕宁闻言惊讶的难以置信道:“那你本姓何?不姓韩?”
辰羽闻言点了点头道:“义父与我改姓韩,是为了掩人耳目,这一点我从小就知道,所以哪怕在军中,我也不敢随便向人探问当年之事,怕暴露了身份!”
“你的身世除了伯父,还有谁知道?”燕宁好奇的问道。
“据说我和我爹长得很像,所以当年见过我爹的人很容易猜出我的身世,”辰羽无奈作笑道,“我想我爹当年的敌人早已都知晓了我的身世,既然敌人都知道了,再瞒你这个自己人也就失去了意义!”
“你爹的敌人是谁?”燕宁追问道,“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要三番两次的置你于死地的吗?”
“当年我爹兵败身陨,是因为我爹原本和庞翼约定共击敌军,可庞翼却在我爹鏖战之际按兵不动,坐收渔人之利!这才导致我爹被围困于定梁丘!”辰羽恨的咬牙切齿道,“更可恨我爹手下还有一位将官不思营救,竟临阵脱逃!这二人我必杀之而后快!庞翼已知我身份,今天要杀我的这些人多半是其所使!”
“那临阵逃脱之人凿实可恨!大哥可知此人是谁?”燕宁义愤填膺道,并深以为耻!
“这等无义之徒,最欠忠肝义胆!不管他是谁,只要让我逮到,定要一剑刺破他的肝胆!”辰羽坚定不移道。
“年前庞翼被刺,大司农被杀,是你做的吗?”燕宁注视着辰羽求问道。
“你问这个问题时,心中就已经有了答案,”辰羽看着燕宁,不置可否的笑道,“你不该问这个问题!”
燕宁闻言,只能呵呵赔笑道:“那伯父知道这些吗?”
“此番回京,义父只交代了一个任务,便是扶保延陵王殿下,报仇之事义父不知,义父曾提醒过我要潜龙勿用!”辰羽长舒一口气道,“我想当年便是庞翼有过错,凭其手握兵权,陛下为了维护大局,必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况且义父与庞翼同朝为官,共事皇帝,总不能指使我去刺杀庞翼吧。”
燕宁闻言笑了笑,且语气坚定道:“大哥,我就一句话!下次不管什么事,一定要带上我!我俩联手,无人能敌!”
“下次吧!”辰羽拍了拍燕宁胸脯,笑着说道,“你快回去吧,家里有人盼着你呢!”
“好!那我回去了!”燕宁欣然应允道。
“还有,你去廷尉署报个案,回头我上个折子向陛下说明情况,”辰羽想了想,并交代燕宁道,“这事就别跟家里人讲了,尤其这点伤,别说!那样只会让他们担心,也无济于事!”
“我知道,尽量不说!”燕宁告辞道,“那我回去了。”
于是兄弟二人分别离开,待众人离去,却不想有一个受伤装死的黑衣人爬了起来!
……
两个月后,李家人要给燕宁父亲举办四十寿宴,可是宁父执意不肯,为此夫妻二人关起门来还大吵了一架。
只听宁母对宁父大呼吵闹道:“我们二房就这么没头没脸吗?你在大房面前就这么没自信吗?连进个府门都不走正门!你做父亲的不如人,让咱宁儿在人眼里也不如燕仪!”
然而宁父受不了宁母的这番数落,顿时恼怒之下气血上头,不受控制的打了宁母一巴掌!这一巴掌下去,宁母还不哭闹起来!见家庭矛盾闹大了无法收场,于是宁父索性跑回了城北农庄,想着避避风头。
可是宁母又岂是善罢甘休的人,受了委屈之后,在家里找老太太哭闹,闹着要回娘家!李夫人也是极力劝和并百般挽留。
就这事而言,老太太当然不能偏袒自个儿子,于是气的直呼道:“这个混账羔子!不上道子,竟敢伸手打我媳妇!叫我三个孙子把他给我绑回来!”
于是乎李夫人一封家书差人送至了右戌营,不一会儿,李家三个孙儿便一齐策马而出,只奔城北农庄。
到了农庄,远远的就看到宁父在卖力的干活,同时宁父也望见家里三个晚辈来了,自然也知道他们是何来意,但宁父依旧选择埋头干活,不作理会。
“看咱二叔干的这么卖力,分明是在麻痹自己!还假装看不见我们,做错事,不敢面对,想逃避责任呢!”远处而来的燕仪向两哥哥细致分析道。
“你看二叔明明干活时手臂在抖,是看见我们心虚了!心虚便是知错了,知错就好劝,我们劝他回去跟婶婶认个错,赔个礼!”辰羽补充分析道。
“不是,自打我记事起,我爹就有严重手抖的毛病!他这人也有些固执,并不好劝!”燕宁语气凝重的解释道,毕竟自个父亲打了自个母亲,作为儿子,心情肯定是不悦的。
等到三个晚辈走近自己时,宁父依旧只顾埋头干活,想以不变应万变!
“爹,你为什么非要动手打娘不可?”燕宁责问道,“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
自知理亏的宁父,不想承认错误,于是索性拿父子关系压燕宁道:“我是父,你是子!就没有儿子审问父亲的道理!”
守着忠孝节义的燕宁自然经不住父亲的这套说辞,于是只能干瞪着眼,无言以对。可咱们燕仪不吃这一套,见燕宁被二叔一句话堵了回来,便笑嘻嘻的问二叔道:“二叔,您能不能从庄上借根绳子给我,急着用啊!”
燕仪这么一问,惹的辰羽和燕宁忍俊不禁想笑,可宁父不知道是何用意啊,于是不带好气的问道:“你要绳子做什么?”
“奶奶说您要是态度不好,就让咱们把你捆回去!”燕仪憨笑道。
“你个混账羔子!你敢!”宁父气的几乎暴跳道。
“他俩敢,我就敢!”燕仪故意气二叔道,“您不听奶奶的话,就是不孝顺!反正您打人就是不对!”
“我可是你小子亲二叔!”宁父气呼呼道。
“大哥,咱这个二叔不是你亲二叔,那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燕仪对着二叔嘿嘿笑道,“二叔,那您配合一下大哥!”
“你……”宁父指着这个侄子,气的一时哑口,又看了一眼辰羽,宁父气息才缓缓平稳下来,似乎不敢和辰羽对视。
“燕仪,不许跟二叔这么讲话!”辰羽忍笑愠怒道。
“我不说了!”
“二叔,夫妻间拌嘴是常有的事,只是一巴掌打不破脸,却能打碎人心,打散一家人的和气!”辰羽言之恳恳的劝导道。
宁父闻言,低头沉默不语,但态度显得很是恭顺,一点抵触情绪都没有。
只听辰羽又劝说道:“寿宴本身并不重要,只要家里人开心就好!又不用您操心张罗!再说老太太上了年岁,老人家喜欢热闹,借您四十寿宴热闹一回,不也是您的一份孝心!”
在辰羽劝说之下,宁父有些不知所措,还显得有点唯唯诺诺,不敢抬头直视辰羽,像个犯错的小孩一样。
“知道了,我一会儿就回去!”宁父态度十分恭顺的应允道,这让一旁的燕宁和燕仪感到很是意外,似乎宁父无法抗拒辰羽,不过辰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确实也很有说服力。
见成功说服宁父,于是辰羽又吩咐燕宁和燕仪道:“你俩都回去,帮二叔哄哄婶婶,寿宴的事你俩留在家里帮忙,那天我尽量也抽空回去。”
“行!多谢大哥!”燕宁感激辰羽调解此事。
于是宁父当天老老实实的回到了李府,还被老太太当着宁母的面,用拐杖打了几下,算是平息了这场家庭矛盾。
犯错的人,一旦认了错,便只有服从于人!被推上寿宴的宁父,寿宴当天也还是很不自信的样子,几乎没怎么直起腰来,就连端起酒杯来,手也抖的厉害,这不免招人私下议论。
当天辰羽赶着中午回来参加寿宴,却在经过李府前院客房时,偶然听到李家的外甥笑着问母亲道:“我见二舅右手抖的厉害,是不是他故意把酒抖洒了,好少喝些酒?”
开始辰羽并不以为然,却又听李家姑姑小声告诉儿子道:“据说你二舅他以前在军中犯了过错,后来私自逃回家中,被你大舅当街打的,因此留下了隐疾!”
“大舅也真是的!出手何必这么重!”
“所以你二舅手抖的事以后不许再提了,听到没有!”李家姑姑告诫儿子道,“一会儿你也去给你二舅贺寿去。”
然而这番对话,传进辰羽耳里,犹如晴天霹雳!让辰羽顿时陷入了沉思,立马联想到了那个临阵脱逃,导致父亲身陷危地的鼠辈!
如果李家二叔就是那个人,辰羽又将如何面对,且听后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