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接上文,辰羽提到了彦笛,太子妃也看出了燕仪对自己妹妹牵心挂肠的样子,于是出于关心,便询问父亲道:“爹,彦笛现在过的好不好?”
“唉!李燕宁是有明媒正娶的夫人的,他抢走了彦笛,却又给不了彦笛什么名分,”杨大人唉声叹气道,“你妹妹得不到什么名分,还被他坏了名节!我杨家好的也是名门大户,不想两个女儿的婚事竟这般让人窝心!”
“三年前发生的一切都是他倒戈背叛引起的,他射向大哥的那一箭原本是射向我的,我后来想明白了,他也喜欢着彦笛,所以想除掉我,为了占有一个女人,就罔顾大义对自己至亲兄弟痛下死手,他不是坏是什么?我看错了他。”
燕仪对自己的堂兄心怀芥蒂,已经无法再称呼“燕宁哥”了,痛心之下,燕仪语气在颤抖,显然是动了情绪。
“人之向坏,譬如山崩!李燕宁为了功名富贵,帮当今的皇帝清除异己,杀了很多朝中元老,他现在口碑很差,当今的这位陛下也只是利用他而已,我担心他日后会以悲剧收场。”杨大人叹息道。
“如果坏人最终是以悲剧收场,那一定是坏的不够彻底。”太子妃想强调燕宁内心是有好的一面的,她也感激燕宁在皇城动乱中保住了杨家免于灾祸。
“有时候人犯过的错,不过是当时一个错误的念头罢了,或许那个错误的念头早已烟消云散了……”辰羽长叹一口气劝导燕仪道,“燕仪,如果可以,你要尽力拉他回头,无论如何,他要顾着在京城的家,兄弟间的误会说开了就要放下,岂能成仇!我不想看到你们兵戎相见。”
燕仪内心有些记恨燕宁,但态度上无法抵触辰羽,便只能垂着头不答话,于是辰羽又劝说道:“他不是单纯的抢取了彦迪师妹,他也以此保住了杨家,杨家本该在两年前的皇权斗争中被清算,如果杨家被清算,作为女人的命运必将是悲惨的!那是你想看到的结果吗?”
“所以老夫恨他不起来!”杨大人拍腿叹气道。
见燕仪沉默不语,辰羽又说道:“所以你心中也不要有恨,你现在是个决策者,恨意会让你作出错误的决策,明白吗?”
燕仪闻言只得点头,辰羽也曾记恨过燕宁,但曾经兄弟的情分也不假,于是辰羽请求杨大人道:“杨大人,能否通过杨夫人和彦笛师妹替我带个信给燕宁?我怕他遇到困难却不想着求助我们。”
“没问题,你回头写个手信给我。”杨大人毫不犹豫的应允道。
辰羽点了点头,略显为难的看了一眼太子妃的同时,挥手示意侍卫取来一个木盒,只见辰羽双手取过木盒旁边的圣旨递给杨大人道:“这是先帝遗召,请杨大人过目。”
杨大人见是先帝遗召,连忙起身跪接,只听辰羽说道:“先帝病危时召见了我,留了两道遗召,另一道遗召是先帝传位给四皇子定阳王的,但随着我义父遇害丢失了,多半是被毁了,如今定阳王也在软禁中被害了,先帝也是担心这样的意外,所以才有了这第二道遗召。”
杨大人看了遗召内容后大为震惊的看了一眼小外孙道:“当今陛下肯定是不知道还有这第二道遗召,否则他就不会先对付三皇子了。”
此时太子妃本能的抱紧自己的孩子,她清楚的知道这道遗召的内容,因为当年先帝病危,就是她执笔帮着先帝拟的遗召,并由洛贞公主盖玺的。
“哼,他越是得位不正,就越在乎名分,所以他不能容忍三皇子和他争名。”燕仪哼的一声说道。
“原本先帝让您和我义父一同作为顾命大臣的,现在只有您可以托付了。”辰羽拱手拜道。
“以雍凉现在的实力,将这道遗召公告天下,当今的这位皇帝是绝对睡不着觉的。”杨大人显得有些激动。
见父亲言语激动,态度鲜明,太子妃不想忍了,于是没好气的质问父亲道:“您就这么想将您外孙推到火盆上?”
“啊~”杨大人像被泼了冷水一样一脸惊诧。
“还是您想凭借外孙把持朝政?”太子妃继续责问道。
“胡说!爹是这样的人吗?”杨大人辩解道,“爹怎么就把外孙推到火盆上了?”
“立个儿皇帝,将他供在那个封闭的牢笼中,他永远看不到真实的世界,体验不到人间真情,他不会有朋友,他会在近侍仆从的阿谀奉承中长大,”太子妃极度担忧且认真道,“我不想凡儿背负这么大的担子,只愿他做个平平凡凡的人,平平安安的渡过一生!”
此时杨大人被亲闺女的话赌的哑口无言,于是便支支吾吾的询问辰羽道:“怎么,这事你们没商量好啊?”
辰羽见太子妃态度认真而坚决,于是只能一脸尴尬的朝着杨大人苦笑了一下。
燕仪知道辰羽的难处,于是赔笑解释道:“杨大人现在知道您外孙为什么叫凡凡了吧,我哥想给他起名叫梁兴,再兴梁照的意思,可咱们的太子妃不支持我哥的这个志向,我哥今天就是想让您劝说一下太子妃。”
“你的顾虑我能理解,年龄小可以严格从教嘛,等他到了年龄再移交权力也不迟,”杨大人耐心劝太子妃道,“我是他外公,能不盼他好吗?”
“您都一把年纪了,还能当几年顾命大臣?您能拿出十八年的时间陪他成长吗?”太子妃既是在质问年老的父亲,也是在质问阳寿不足的辰羽。
“可是当今朝堂上的这位皇帝德性有亏,天下人不服啊!”杨大人继续苦口婆心道。
“天下人就服你三岁的外孙?”太子妃冷眼反驳道。
“梁照的火焰将熄,难道你希望梁照后继无薪?”杨大人反问女儿道。
“天下百姓只在乎谁能让他们安居乐业,他们不在乎“梁照”这两个字,只有你们在乎,”太子妃微言大义道,“可我只在乎凡儿过的好不好。”
听了太子妃的话,辰羽和杨大人一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只听燕仪摇头一笑道:“依太子妃所言,改朝换代也无所谓了?”
“住口!”辰羽侧眼瞟了燕仪一眼,显然他没想过改朝换代这个选项。
“天命未可知,怎知不是你!”太子妃一脸淡然的对燕仪说道。
“啥?”燕仪闻言顿时一脸惊讶。
见这事推行遇到了阻力,且话题聊偏了,于是辰羽连忙中止道:“此事容后再议,还请杨大人多费些心。”
“唉!”杨大人看着固执己见的女儿叹气道。
“杨大人,我还有一事,想请您带话给朝廷。”辰羽说罢便打开木盒,并将木盒推给了杨大人。
只见杨大人探头一看,顿时被盒中事物给惊掉了下巴:“这……这……”
“这尊传国宝玺是在李家后院井中发现的,先帝曾派人去李府井中寻过,”辰羽解释道,“应该是有人故意将其放在李府井中,好拿此事来扳倒李家,好在被义父提前发现了。”
“这是真玺,我确定这就是前朝遗失的宝玺。”杨大人仔细翻看着宝玺,并确信无疑道。
“将它放在李家井中的人,一定也知道它的真假。”辰羽坚信不疑道。
“你想拿它做什么?要我向朝廷带什么话?”杨大人一脸困惑道。
“我想拿它换回内子,还有我的女儿,”辰羽语气显得诚恳而妥协道,“就当是我们兄弟向朝廷俯首称臣。”
“这次雍凉一举击败了庞翼,也击溃了朝廷西部防线,却没有乘胜大举东进,想必就是担心她们母女的安危吧。”杨大人猜测道。
“这是一方面原因,”辰羽无可奈何的看着太子妃说道,“另一个原因刚刚也在讨论,若真要把当今皇帝拉下了马,您的外孙就是唯一有资格继承大统的人,可太子妃不同意。”
“现在首要的事就是把燕芸她们母女接过来。”太子妃有意岔开话题道。
“杨大人可曾见过我那女儿?”辰羽满眼父爱无从寄托。
“我没亲眼见过,不过听彦笛说,你女儿生的十分俊俏!”杨大人笑道。
“真的?”辰羽一时开心不已,但很快眼眶就红了。
“我哥小时候人家也夸他俊俏,我侄女肯定也俊俏的很!”燕仪开心道。
“是你外甥女吧。”太子妃笑着纠正道。
“我和我哥兄弟关系,要胜过我和芸妹的兄妹关系,芸妹打心眼里就没认真把我当哥哥对待过,她现在只是我嫂子。”燕仪无奈笑道,其实内心很怀念和燕芸在家拌嘴的日子。
众人闻言不禁付诸一笑,想到芸妹,辰羽此刻脑海中回想的全是燕芸笑靥如花迎向自己的场景,因而辰羽的笑容很快就被忧伤裹挟,于是眼巴巴的望着杨大人问道:“彦笛师妹可有向你们说过芸妹?”
杨大人闻言点了点头,并叹气道:“李燕宁让彦笛在李府陪着她的,但是李燕宁以保护李家人为由,不让她和老太太接触外界,所以燕芸和李家老太太还不知道两年前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你受了伤,也不知道李侯爷出了事……”
辰羽闻言顿时泪眼朦胧,模糊了视线,心疼芸妹难以自恃,他能想象得到芸妹若是知道了一切,一定会伤心死的!
“唉!李燕宁是有明媒正娶的夫人的,他抢走了彦笛,却又给不了彦笛什么名分,”杨大人唉声叹气道,“你妹妹得不到什么名分,还被他坏了名节!我杨家好的也是名门大户,不想两个女儿的婚事竟这般让人窝心!”
“三年前发生的一切都是他倒戈背叛引起的,他射向大哥的那一箭原本是射向我的,我后来想明白了,他也喜欢着彦笛,所以想除掉我,为了占有一个女人,就罔顾大义对自己至亲兄弟痛下死手,他不是坏是什么?我看错了他。”
燕仪对自己的堂兄心怀芥蒂,已经无法再称呼“燕宁哥”了,痛心之下,燕仪语气在颤抖,显然是动了情绪。
“人之向坏,譬如山崩!李燕宁为了功名富贵,帮当今的皇帝清除异己,杀了很多朝中元老,他现在口碑很差,当今的这位陛下也只是利用他而已,我担心他日后会以悲剧收场。”杨大人叹息道。
“如果坏人最终是以悲剧收场,那一定是坏的不够彻底。”太子妃想强调燕宁内心是有好的一面的,她也感激燕宁在皇城动乱中保住了杨家免于灾祸。
“有时候人犯过的错,不过是当时一个错误的念头罢了,或许那个错误的念头早已烟消云散了……”辰羽长叹一口气劝导燕仪道,“燕仪,如果可以,你要尽力拉他回头,无论如何,他要顾着在京城的家,兄弟间的误会说开了就要放下,岂能成仇!我不想看到你们兵戎相见。”
燕仪内心有些记恨燕宁,但态度上无法抵触辰羽,便只能垂着头不答话,于是辰羽又劝说道:“他不是单纯的抢取了彦迪师妹,他也以此保住了杨家,杨家本该在两年前的皇权斗争中被清算,如果杨家被清算,作为女人的命运必将是悲惨的!那是你想看到的结果吗?”
“所以老夫恨他不起来!”杨大人拍腿叹气道。
见燕仪沉默不语,辰羽又说道:“所以你心中也不要有恨,你现在是个决策者,恨意会让你作出错误的决策,明白吗?”
燕仪闻言只得点头,辰羽也曾记恨过燕宁,但曾经兄弟的情分也不假,于是辰羽请求杨大人道:“杨大人,能否通过杨夫人和彦笛师妹替我带个信给燕宁?我怕他遇到困难却不想着求助我们。”
“没问题,你回头写个手信给我。”杨大人毫不犹豫的应允道。
辰羽点了点头,略显为难的看了一眼太子妃的同时,挥手示意侍卫取来一个木盒,只见辰羽双手取过木盒旁边的圣旨递给杨大人道:“这是先帝遗召,请杨大人过目。”
杨大人见是先帝遗召,连忙起身跪接,只听辰羽说道:“先帝病危时召见了我,留了两道遗召,另一道遗召是先帝传位给四皇子定阳王的,但随着我义父遇害丢失了,多半是被毁了,如今定阳王也在软禁中被害了,先帝也是担心这样的意外,所以才有了这第二道遗召。”
杨大人看了遗召内容后大为震惊的看了一眼小外孙道:“当今陛下肯定是不知道还有这第二道遗召,否则他就不会先对付三皇子了。”
此时太子妃本能的抱紧自己的孩子,她清楚的知道这道遗召的内容,因为当年先帝病危,就是她执笔帮着先帝拟的遗召,并由洛贞公主盖玺的。
“哼,他越是得位不正,就越在乎名分,所以他不能容忍三皇子和他争名。”燕仪哼的一声说道。
“原本先帝让您和我义父一同作为顾命大臣的,现在只有您可以托付了。”辰羽拱手拜道。
“以雍凉现在的实力,将这道遗召公告天下,当今的这位皇帝是绝对睡不着觉的。”杨大人显得有些激动。
见父亲言语激动,态度鲜明,太子妃不想忍了,于是没好气的质问父亲道:“您就这么想将您外孙推到火盆上?”
“啊~”杨大人像被泼了冷水一样一脸惊诧。
“还是您想凭借外孙把持朝政?”太子妃继续责问道。
“胡说!爹是这样的人吗?”杨大人辩解道,“爹怎么就把外孙推到火盆上了?”
“立个儿皇帝,将他供在那个封闭的牢笼中,他永远看不到真实的世界,体验不到人间真情,他不会有朋友,他会在近侍仆从的阿谀奉承中长大,”太子妃极度担忧且认真道,“我不想凡儿背负这么大的担子,只愿他做个平平凡凡的人,平平安安的渡过一生!”
此时杨大人被亲闺女的话赌的哑口无言,于是便支支吾吾的询问辰羽道:“怎么,这事你们没商量好啊?”
辰羽见太子妃态度认真而坚决,于是只能一脸尴尬的朝着杨大人苦笑了一下。
燕仪知道辰羽的难处,于是赔笑解释道:“杨大人现在知道您外孙为什么叫凡凡了吧,我哥想给他起名叫梁兴,再兴梁照的意思,可咱们的太子妃不支持我哥的这个志向,我哥今天就是想让您劝说一下太子妃。”
“你的顾虑我能理解,年龄小可以严格从教嘛,等他到了年龄再移交权力也不迟,”杨大人耐心劝太子妃道,“我是他外公,能不盼他好吗?”
“您都一把年纪了,还能当几年顾命大臣?您能拿出十八年的时间陪他成长吗?”太子妃既是在质问年老的父亲,也是在质问阳寿不足的辰羽。
“可是当今朝堂上的这位皇帝德性有亏,天下人不服啊!”杨大人继续苦口婆心道。
“天下人就服你三岁的外孙?”太子妃冷眼反驳道。
“梁照的火焰将熄,难道你希望梁照后继无薪?”杨大人反问女儿道。
“天下百姓只在乎谁能让他们安居乐业,他们不在乎“梁照”这两个字,只有你们在乎,”太子妃微言大义道,“可我只在乎凡儿过的好不好。”
听了太子妃的话,辰羽和杨大人一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只听燕仪摇头一笑道:“依太子妃所言,改朝换代也无所谓了?”
“住口!”辰羽侧眼瞟了燕仪一眼,显然他没想过改朝换代这个选项。
“天命未可知,怎知不是你!”太子妃一脸淡然的对燕仪说道。
“啥?”燕仪闻言顿时一脸惊讶。
见这事推行遇到了阻力,且话题聊偏了,于是辰羽连忙中止道:“此事容后再议,还请杨大人多费些心。”
“唉!”杨大人看着固执己见的女儿叹气道。
“杨大人,我还有一事,想请您带话给朝廷。”辰羽说罢便打开木盒,并将木盒推给了杨大人。
只见杨大人探头一看,顿时被盒中事物给惊掉了下巴:“这……这……”
“这尊传国宝玺是在李家后院井中发现的,先帝曾派人去李府井中寻过,”辰羽解释道,“应该是有人故意将其放在李府井中,好拿此事来扳倒李家,好在被义父提前发现了。”
“这是真玺,我确定这就是前朝遗失的宝玺。”杨大人仔细翻看着宝玺,并确信无疑道。
“将它放在李家井中的人,一定也知道它的真假。”辰羽坚信不疑道。
“你想拿它做什么?要我向朝廷带什么话?”杨大人一脸困惑道。
“我想拿它换回内子,还有我的女儿,”辰羽语气显得诚恳而妥协道,“就当是我们兄弟向朝廷俯首称臣。”
“这次雍凉一举击败了庞翼,也击溃了朝廷西部防线,却没有乘胜大举东进,想必就是担心她们母女的安危吧。”杨大人猜测道。
“这是一方面原因,”辰羽无可奈何的看着太子妃说道,“另一个原因刚刚也在讨论,若真要把当今皇帝拉下了马,您的外孙就是唯一有资格继承大统的人,可太子妃不同意。”
“现在首要的事就是把燕芸她们母女接过来。”太子妃有意岔开话题道。
“杨大人可曾见过我那女儿?”辰羽满眼父爱无从寄托。
“我没亲眼见过,不过听彦笛说,你女儿生的十分俊俏!”杨大人笑道。
“真的?”辰羽一时开心不已,但很快眼眶就红了。
“我哥小时候人家也夸他俊俏,我侄女肯定也俊俏的很!”燕仪开心道。
“是你外甥女吧。”太子妃笑着纠正道。
“我和我哥兄弟关系,要胜过我和芸妹的兄妹关系,芸妹打心眼里就没认真把我当哥哥对待过,她现在只是我嫂子。”燕仪无奈笑道,其实内心很怀念和燕芸在家拌嘴的日子。
众人闻言不禁付诸一笑,想到芸妹,辰羽此刻脑海中回想的全是燕芸笑靥如花迎向自己的场景,因而辰羽的笑容很快就被忧伤裹挟,于是眼巴巴的望着杨大人问道:“彦笛师妹可有向你们说过芸妹?”
杨大人闻言点了点头,并叹气道:“李燕宁让彦笛在李府陪着她的,但是李燕宁以保护李家人为由,不让她和老太太接触外界,所以燕芸和李家老太太还不知道两年前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你受了伤,也不知道李侯爷出了事……”
辰羽闻言顿时泪眼朦胧,模糊了视线,心疼芸妹难以自恃,他能想象得到芸妹若是知道了一切,一定会伤心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