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后,外面不知何时下起了小雨。
细雨沾湿了白玉阶,王大人立在朱漆廊柱下,远远瞧见陈孝撑着油纸伞匆匆走来,伞面上描着的金线凤凰在雨中若隐若现。
“檀将军,殿下请您去御书房一趟。”陈孝躬身行礼时,伞沿滑落的水珠溅在檀言昭官服下摆,晕开几点深色痕迹。
檀言昭微微颔首,目光掠过陈孝手中的伞:“有劳公公带路。”
“檀小将军可真是得殿下青睐啊。”
一旁的王大人走近,嘴角挂着的笑容带着几分虚伪嘲讽,见官员们也陆续走出,他忽的提高声调,枯瘦的手指捻着花白胡须,“这才刚下朝,殿下便急着召见,不知道的,还以为......”
他刻意咬重"檀小将军"四字,拖长的尾音在雨声中格外刺耳。最后的话虽未说完,却也尽数表达,也因他的欲言又止,平添了几分遐想。
周围还未散去的朝臣们纷纷侧目,目光在檀言昭和王大人之间游移,有人掩袖低笑,有人面露讥诮,神色各异。
檀言昭眉头微皱,正欲开口,忽听得身后传来玉珏相击的脆响。
“还以为什么?”
萧岑懒洋洋的声音裹着雨气传来,他斜倚着朱漆廊柱,墨色蟒袍下摆沾着星点朱砂,腰间螭纹玉佩随着他大步行走的动作在雨中划出弧光。
“王大人不如把话说完?”萧岑笑吟吟看向王大人,眼中冷意连连,“本世子倒想听听,您这翰林院教出的好学问,能编排出什么新花样?”
王大人气得胡须直颤,枯槁的手指指着萧岑:“你!”
“王大人。”萧岑忽然收起笑意,眸光冷得吓人,“姝和召见檀将军,自然是有要事相商,怎么从您嘴里说出来,就变得这般不堪?莫非您觉得,殿下召见朝臣,也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王大人脸色一僵,连忙赔笑:“燕世子言重了,老臣不过是随口一说,绝无他意。”
“随口一说?”萧岑又是一声轻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您这随口一说,可是差点毁了别人的清誉。若是传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您对殿下有什么不满呢。”
王大人被萧岑的话噎得脸色发白,正欲辩解,却听另一道浑厚的声音响起:“王大人,您年纪大了,脑子糊涂了,说话不过脑子也就罢了,若是再这般口无遮拦……我这打王鞭也不长眼,一不小心就不知道落在哪里了。”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檀老将军手持打王鞭,目光冷峻地盯着王大人,语气中带着几分威胁。
可没人会怀疑他话中的威胁,毕竟这一位,有鞭子在手是真的敢抽。
王大人被檀老将军的目光吓得一哆嗦,连忙摆手道:“檀老将军真是会说笑,老臣……老臣家中还有事,就先告退了。”
说完,他便匆匆转身离去,背影瞧着都带着几分狼狈。
萧岑看着王大人的背影,嗤笑一声,转头对檀言昭道:“檀将军,不必理会这些闲言碎语。姝和急着召见你,定是有要事相商,快去吧,莫要让她久等。”
檀言昭点点头,垂眸拱手道:“多谢燕世子。”
他多少还是有几分心虚在的,王大人话虽不尽然,可他的心思确实算不上清白。
萧岑摆摆手,笑道:“不必客气,咱们都是为了姝和办事,为了百姓做事。”
陈孝适时上前行礼:“燕世子,殿下同样请您同去御书房。”
萧岑闻言一笑,调侃道:“我竟也要去,陈公公,你这可是险些让檀将军‘名声’不保啊。”
周围大臣目睹全部,皆露了几分笑来,跟着打趣了几句,都知道他这是在暗讽王大人刚才说的那些话。
陈孝含笑解释:“檀将军脚步略快了快,便想先请了檀将军再去请燕世子,哪知道让王大人误会了去。也是我嘴笨,竟没第一时间解释,让檀将军平白受了委屈。”
说着,他又是对着檀言昭弯了弯腰,似是赔罪。
檀言昭摆摆手,表示无事。
萧岑“哈哈”一笑,将事情揭过:“快走吧,莫要让姝和等久了。”
陈孝应了一声,将手中未打开的伞递给檀言昭,自己上前为萧岑撑伞。檀言昭也没撑,直接递给了檀老将军。
长长的台阶上,三人与众大臣逆向而行。
御书房中,檀言昭同萧岑甫一踏入,便瞧见萧姝和端坐在书桌前,手中捏着一本册子正在看着。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她拧着眉心,一副很是不悦的模样。
因下了朝,她已褪去朝服,身上只穿着月白暗纹常服,墨发松松挽着支青玉簪,比在朝堂之上少了几分高不可攀。
陈孝替两人推开门后便止了脚步,檀言昭下意识得以为书房中除了萧姝和没有其他人,也没掩藏自己的心思,盯着萧姝和多瞧了两眼,直至走近后弯腰行礼。
“微臣参见殿下。”
萧岑辈分高,无需冲萧姝和行礼,大步走了进去:“姝和,可是江南水患之事还有不妥之处?”
走近后,两人才发现里面还有一个人。
檀言昭不算陌生,是有过两面之缘的何唯安。
宫变那晚后,她的勇猛事迹,他偶尔听到别人谈起。有人赞叹她神勇,不愧是忠勇侯之女,也有人背后议论她舞刀弄枪、打打杀杀,没有一点世家贵女的样子。
檀言昭却觉得这般挺好,谁说女子就必须要做个大家闺秀?
萧岑就不曾见过何唯安了,也不知道她为何也在,只当她是萧姝和的好友。因她一身气质同其他女子不同,萧岑不免多看了一眼,还是决定陌生。
“起来吧。”
萧姝和头也不抬,将一卷泛黄账册推过去,一同推过去的,还有一份近几年的物价清单,虽有涨跌,却相差不算大:“小皇叔,你们过来看看。”
“三年前扬州水患,朝廷拨银五十万两,可实际用在上面的,恐怕也没有多少。”
檀言昭同萧岑走上前,指尖捏着泛黄发脆的纸页,泛黄的账目里,墨迹斑斑的采买价格竟比一旁的市价高出三倍,而本该加固堤坝的条石,数量不足册载半数。
“十之三四?”他声音发涩。
“是十之一二。”萧姝和冷笑,“这还是能查到的。那些‘疏通费’‘打点钱’,早顺着河道流进各府私库了。”
萧岑只看了三分之一,没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他是亲自走访过这些地方的,难以想象那些赈灾银被贪去了多少。
年年水患的原因,似乎也找到了。
哪里是朝廷拨款不到位、工部的图纸有问题,分明是这些人以次充好、滥竽充数,弄出来的破玩意抗不住洪水也是正常。
萧姝和起身,神情严肃:“这次我要你们明面上治水,暗地里查账。户部拨下去的每一分银子,都要沾着血挖出来。”
檀言昭单膝跪地:“臣定当……”
萧岑也同样拱手:“臣定……”
“先别急着立军令状。”萧姝和打断两人,从书桌前走了出来,她走到了何唯安的旁边,将她介绍给两人:“我给你们找了一个帮手。”
“何唯安,忠勇侯独女。”对她,萧姝和总是推崇更多,欣赏更多,“檀将军,你是见过她的本事的,武功一绝,有勇有谋。在边南时,忠勇侯病重,卧床修养,边南事务也是由她替父料理。”
“有她在暗处协助你们二人,必会事半功倍。”
两人心中了然,同何唯安见礼,檀言昭行的是武将礼,萧岑行的是普通男子礼。
何唯安屈膝回了一礼,行的是女子礼。
旁人都提及她,虽多有夸赞,却总在夸完后提及一句“可惜不是男子”。在边南,她有足够开明的家人,有足够敬重她的百姓、下属,何唯安从未觉得女子身份有什么不好。
她从不吝啬显示自己的女子身份,不会可以去学男子的礼仪、爱好。
她也会喜欢漂亮的衣裙,喜欢好看的首饰,也会在动手时,毫不留念的撕去繁琐的裙摆,摘下精致的首饰。
萧姝和看向檀言昭、萧岑,神色严肃:“此次江南水患,本宫要你们联手拔出扬、徽二州的蛀虫!彻底解决江南水患问题!”
“这两州,几乎年年闹水患,户部年年都要拨去不少钱。若是全用在百姓身上,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他们上上下下沆瀣一气,只知道中饱私囊,全然不顾百姓死活。”
“虽说水至清则无鱼,可若已是一潭死水,那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只愿你们能找到证据,好让我能名正言顺的处置他们。”
萧姝和也清楚,这二州官员的背后,必是有朝中大臣支持,那些贪墨的钱财,怕是怕是大宝都进了朝中官员的口袋。
前几日,她命人狠狠处置了皇陵陪葬品真假案的涉及人员,本想杀鸡儆猴一番,给那些大臣们警醒警醒。
不成想,无人在意。
就是有人关注,也只当他是因为出兵助五皇子谋逆。
紧接着,江南水患的折子便递了进来。
细雨沾湿了白玉阶,王大人立在朱漆廊柱下,远远瞧见陈孝撑着油纸伞匆匆走来,伞面上描着的金线凤凰在雨中若隐若现。
“檀将军,殿下请您去御书房一趟。”陈孝躬身行礼时,伞沿滑落的水珠溅在檀言昭官服下摆,晕开几点深色痕迹。
檀言昭微微颔首,目光掠过陈孝手中的伞:“有劳公公带路。”
“檀小将军可真是得殿下青睐啊。”
一旁的王大人走近,嘴角挂着的笑容带着几分虚伪嘲讽,见官员们也陆续走出,他忽的提高声调,枯瘦的手指捻着花白胡须,“这才刚下朝,殿下便急着召见,不知道的,还以为......”
他刻意咬重"檀小将军"四字,拖长的尾音在雨声中格外刺耳。最后的话虽未说完,却也尽数表达,也因他的欲言又止,平添了几分遐想。
周围还未散去的朝臣们纷纷侧目,目光在檀言昭和王大人之间游移,有人掩袖低笑,有人面露讥诮,神色各异。
檀言昭眉头微皱,正欲开口,忽听得身后传来玉珏相击的脆响。
“还以为什么?”
萧岑懒洋洋的声音裹着雨气传来,他斜倚着朱漆廊柱,墨色蟒袍下摆沾着星点朱砂,腰间螭纹玉佩随着他大步行走的动作在雨中划出弧光。
“王大人不如把话说完?”萧岑笑吟吟看向王大人,眼中冷意连连,“本世子倒想听听,您这翰林院教出的好学问,能编排出什么新花样?”
王大人气得胡须直颤,枯槁的手指指着萧岑:“你!”
“王大人。”萧岑忽然收起笑意,眸光冷得吓人,“姝和召见檀将军,自然是有要事相商,怎么从您嘴里说出来,就变得这般不堪?莫非您觉得,殿下召见朝臣,也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王大人脸色一僵,连忙赔笑:“燕世子言重了,老臣不过是随口一说,绝无他意。”
“随口一说?”萧岑又是一声轻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您这随口一说,可是差点毁了别人的清誉。若是传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您对殿下有什么不满呢。”
王大人被萧岑的话噎得脸色发白,正欲辩解,却听另一道浑厚的声音响起:“王大人,您年纪大了,脑子糊涂了,说话不过脑子也就罢了,若是再这般口无遮拦……我这打王鞭也不长眼,一不小心就不知道落在哪里了。”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檀老将军手持打王鞭,目光冷峻地盯着王大人,语气中带着几分威胁。
可没人会怀疑他话中的威胁,毕竟这一位,有鞭子在手是真的敢抽。
王大人被檀老将军的目光吓得一哆嗦,连忙摆手道:“檀老将军真是会说笑,老臣……老臣家中还有事,就先告退了。”
说完,他便匆匆转身离去,背影瞧着都带着几分狼狈。
萧岑看着王大人的背影,嗤笑一声,转头对檀言昭道:“檀将军,不必理会这些闲言碎语。姝和急着召见你,定是有要事相商,快去吧,莫要让她久等。”
檀言昭点点头,垂眸拱手道:“多谢燕世子。”
他多少还是有几分心虚在的,王大人话虽不尽然,可他的心思确实算不上清白。
萧岑摆摆手,笑道:“不必客气,咱们都是为了姝和办事,为了百姓做事。”
陈孝适时上前行礼:“燕世子,殿下同样请您同去御书房。”
萧岑闻言一笑,调侃道:“我竟也要去,陈公公,你这可是险些让檀将军‘名声’不保啊。”
周围大臣目睹全部,皆露了几分笑来,跟着打趣了几句,都知道他这是在暗讽王大人刚才说的那些话。
陈孝含笑解释:“檀将军脚步略快了快,便想先请了檀将军再去请燕世子,哪知道让王大人误会了去。也是我嘴笨,竟没第一时间解释,让檀将军平白受了委屈。”
说着,他又是对着檀言昭弯了弯腰,似是赔罪。
檀言昭摆摆手,表示无事。
萧岑“哈哈”一笑,将事情揭过:“快走吧,莫要让姝和等久了。”
陈孝应了一声,将手中未打开的伞递给檀言昭,自己上前为萧岑撑伞。檀言昭也没撑,直接递给了檀老将军。
长长的台阶上,三人与众大臣逆向而行。
御书房中,檀言昭同萧岑甫一踏入,便瞧见萧姝和端坐在书桌前,手中捏着一本册子正在看着。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她拧着眉心,一副很是不悦的模样。
因下了朝,她已褪去朝服,身上只穿着月白暗纹常服,墨发松松挽着支青玉簪,比在朝堂之上少了几分高不可攀。
陈孝替两人推开门后便止了脚步,檀言昭下意识得以为书房中除了萧姝和没有其他人,也没掩藏自己的心思,盯着萧姝和多瞧了两眼,直至走近后弯腰行礼。
“微臣参见殿下。”
萧岑辈分高,无需冲萧姝和行礼,大步走了进去:“姝和,可是江南水患之事还有不妥之处?”
走近后,两人才发现里面还有一个人。
檀言昭不算陌生,是有过两面之缘的何唯安。
宫变那晚后,她的勇猛事迹,他偶尔听到别人谈起。有人赞叹她神勇,不愧是忠勇侯之女,也有人背后议论她舞刀弄枪、打打杀杀,没有一点世家贵女的样子。
檀言昭却觉得这般挺好,谁说女子就必须要做个大家闺秀?
萧岑就不曾见过何唯安了,也不知道她为何也在,只当她是萧姝和的好友。因她一身气质同其他女子不同,萧岑不免多看了一眼,还是决定陌生。
“起来吧。”
萧姝和头也不抬,将一卷泛黄账册推过去,一同推过去的,还有一份近几年的物价清单,虽有涨跌,却相差不算大:“小皇叔,你们过来看看。”
“三年前扬州水患,朝廷拨银五十万两,可实际用在上面的,恐怕也没有多少。”
檀言昭同萧岑走上前,指尖捏着泛黄发脆的纸页,泛黄的账目里,墨迹斑斑的采买价格竟比一旁的市价高出三倍,而本该加固堤坝的条石,数量不足册载半数。
“十之三四?”他声音发涩。
“是十之一二。”萧姝和冷笑,“这还是能查到的。那些‘疏通费’‘打点钱’,早顺着河道流进各府私库了。”
萧岑只看了三分之一,没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他是亲自走访过这些地方的,难以想象那些赈灾银被贪去了多少。
年年水患的原因,似乎也找到了。
哪里是朝廷拨款不到位、工部的图纸有问题,分明是这些人以次充好、滥竽充数,弄出来的破玩意抗不住洪水也是正常。
萧姝和起身,神情严肃:“这次我要你们明面上治水,暗地里查账。户部拨下去的每一分银子,都要沾着血挖出来。”
檀言昭单膝跪地:“臣定当……”
萧岑也同样拱手:“臣定……”
“先别急着立军令状。”萧姝和打断两人,从书桌前走了出来,她走到了何唯安的旁边,将她介绍给两人:“我给你们找了一个帮手。”
“何唯安,忠勇侯独女。”对她,萧姝和总是推崇更多,欣赏更多,“檀将军,你是见过她的本事的,武功一绝,有勇有谋。在边南时,忠勇侯病重,卧床修养,边南事务也是由她替父料理。”
“有她在暗处协助你们二人,必会事半功倍。”
两人心中了然,同何唯安见礼,檀言昭行的是武将礼,萧岑行的是普通男子礼。
何唯安屈膝回了一礼,行的是女子礼。
旁人都提及她,虽多有夸赞,却总在夸完后提及一句“可惜不是男子”。在边南,她有足够开明的家人,有足够敬重她的百姓、下属,何唯安从未觉得女子身份有什么不好。
她从不吝啬显示自己的女子身份,不会可以去学男子的礼仪、爱好。
她也会喜欢漂亮的衣裙,喜欢好看的首饰,也会在动手时,毫不留念的撕去繁琐的裙摆,摘下精致的首饰。
萧姝和看向檀言昭、萧岑,神色严肃:“此次江南水患,本宫要你们联手拔出扬、徽二州的蛀虫!彻底解决江南水患问题!”
“这两州,几乎年年闹水患,户部年年都要拨去不少钱。若是全用在百姓身上,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他们上上下下沆瀣一气,只知道中饱私囊,全然不顾百姓死活。”
“虽说水至清则无鱼,可若已是一潭死水,那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只愿你们能找到证据,好让我能名正言顺的处置他们。”
萧姝和也清楚,这二州官员的背后,必是有朝中大臣支持,那些贪墨的钱财,怕是怕是大宝都进了朝中官员的口袋。
前几日,她命人狠狠处置了皇陵陪葬品真假案的涉及人员,本想杀鸡儆猴一番,给那些大臣们警醒警醒。
不成想,无人在意。
就是有人关注,也只当他是因为出兵助五皇子谋逆。
紧接着,江南水患的折子便递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