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衡进到内室,乔氏起身迎了几步,拉着他在软榻上坐了。
和外面风雪交加的寒冷相比仿佛是两个世界一般,屋子里面洋溢着让人放松的暖意。
宝慧带着丫鬟碰着热气腾腾的酒菜一一摆在了小几上面,然后安静地退到门口站立。
“要不是你在这边,恐怕这一晚上连口热水都没得喝。”虞衡如此感慨着。
乔氏亲自给他盛了一碗汤送到他手中,轻柔道:“说那些做什么,你在外面一天,这会儿吃点儿东西垫垫。”
虞衡接过碗喝了一口,热乎乎的汤水下肚,顿时浑身上下都暖和起来。
“刚才看你进来时候脸色不太好看,那位大帝又闹出什么荒唐事情了?”乔氏在一旁给虞衡夹了两筷子菜,关切问道。
“桑乾郡那位新来的郡守派人来了。”说起外面的事情,虞衡也是恼火,“那位恰好是大哥从前的学生——若是大哥尚在,那刁奴哪里敢狂言诳语!”
只听这话,乔氏便也猜到那位郡守派人过来没说什么好话,又因为是虞彻学生缘故,必定在言辞中带上了虞氏,这微妙的立场,叫虞衡无立足之地了。她叹了一声,轻轻握住了虞衡的手,道:“倒也不必如此烦恼,他们与我们虞氏毕竟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明日派人往那郡守府上去一趟就是。难道他就只认他,不认你了?你便就是如今虞氏的家主,说一千道一万,还能绕过你去?”
虞衡吃了一小块蕈菇,面上的恼火没有散去,只道:“那位去了京城,据说一路畅通,说不定到时候还真能绕过我去。”
乔氏顿了顿,有些不可置信看向了虞衡:“真的?”
“若那时是我去京城就好了,也不必再这受气。”虞衡越说越气恼,筷子一拍就把碗给放下了。
乔氏一时也不知能说什么,只默默拿起筷子又给虞衡夹了菜。
“也不知现在京城是什么情形了。”虞衡毕竟不舍得在乔氏面前发火,他重新捧起碗吃饭。
“宝慧。”乔氏却想起什么,她唤了门口的侍女,“上回你说你兄长跟着去了京城,可有书信回来么?”
站在门口的侍女低眉顺眼地走到跟前来,轻声回答了:“不曾有书信。”
“若有书信,拿来让我看一看。”乔氏对她说道。
宝慧的心多跳了一下,声音还是稳稳的:“是,奴婢记住了。”
虞衡看了宝慧一眼,摆手示意她回去门口守护,口中道:“如今府里也是乱了规矩,很应该整顿一番了。”
这话乔氏却没接,府中乱起便是从虞思带着三百多护卫离开开始,卫氏前几日去庄子上后,府中更加杂乱了一些。
整顿的确是应当整顿,可她却觉得有心无力。
“还有几日就是正旦,等过完上元节再说吧!”乔氏最后这么说了。
虞衡叹了一声,他看着乔氏,道:“那就听你的。”
.
雪停了,东边天际有朝霞,不过多时一轮橙色的太阳从地平线下跃起,金灿的光辉洒满人间。
虞思骑着马走在京城宽阔的街道上,灿烂阳光下,道路两旁街坊中张灯结彩便不容忽视,她昨日进城时候无心看这些,此刻见到忽然意识到再过两日就是正旦了。
她离开平城也快一个月。
行到皇宫外,远远就看到有各路官员的车马了。
虞思的名气已经一夜之间响彻京城,此刻看到她过来,那些官僚不约而同命仆从往旁边退了一步,似乎是要和她划清界限。
从马上下来,虞思叫青豫在外面等候,也不多看那些窃窃私语的大小官员,直接朝着宫门走去。
宫门口,皇帝萧烈身边的内侍雷昭看到虞思,急忙上前一步相迎了。
“陛下一早就命奴婢在宫门口等着大人,太后想见一见大人呢!”雷昭弯着腰向虞思行了礼,“陛下还命奴婢们收拾了宫室,大人稍后跟着奴婢去看一看,还缺什么,奴婢好叫人去准备。”
虞思着意看了一眼这内侍,脑海中对上了昨日见过的人脸,便笑了笑,也向这内侍作揖道谢:“多谢中贵人。”
雷昭忙避开,道:“不敢当。”
远远的,其他人看到这情形,不免又是一番交头接耳。
直到虞思与雷昭二人进去宫门中了,交谈声便渐渐大了起来。
“据说今日太后是要见这位女郎的,若无意外,她便就是太傅,今后要在我等之上了。”
“实在荒谬,她有何功劳能做太傅呢?难道就凭她有个好出身么?”
“也不知陛下和太后到底是什么心思,不过小小祁氏,打就是了,还需要拉拢这个什么虞氏?”
大将军楼铭从马上下来时候恰好便听到了最后一句,他挑着眉头多看了那人一眼,认出是跟着他一起打仗后来获封将军的小弟,便直接拿着马鞭在他脑袋上敲了一下:“你字都不认识几个,就在这里大放厥词了?”
突然被敲了脑袋,那人一回头要发火发现是楼铭,又只好哑了火。
“大将军,我就是……就是为你不平嘛!那就是个女人,凭什么做太傅,那可是三公之一,都在大将军你上头了!”那人嘟嘟哝哝抱着头说道,“不过就是个祁氏……”
楼铭眼睛一瞪,直接让昔日小弟没了声音,他拎着小弟的领子提着他出了人群,看着小弟一脸慌乱样子,才语重心长道:“我不用你来替我喊冤不平,你只闭嘴,别给我惹祸就是了。”
小弟双脚落地,急忙点头:“我知道了。”
“太傅来了?”楼铭环视了一圈,没见着昨天那个冷冰冰的女人身影,又重新看向了自己小弟。
“已经被雷昭迎进宫了,太后要见她。”小弟急忙回答。
“知道了。”楼铭点了点头,再次敲打小弟,“不许再对太傅说三道四,惹祸了没人能救你。”
这话听得小弟一肚子疑惑,但这宫门口人来人往,他也不好追问,只好老老实实闭嘴。
楼铭不去理会其他窃窃私语的人,直接朝着宫门口走去了。
.
千秋殿中,太后与皇帝一并坐在上首,一旁有丞相何懋相陪。
虞思跟随雷昭进到殿中时候,正好见到太后正和皇帝说着什么,皇帝萧烈整张脸都皱起来,仿佛十分不想听从的样子。
她走上前去行礼,上首的母子二人便停下交谈,一并看向了她。
“免礼。”太后先开了口,她着意打量了虞思,然后看向了身边的萧烈。
萧烈没有注意太后的目光,他看着虞思,指向了下首另一边的空位:“你坐下吧!”
萧烈居高临下凝视着虞思。
她穿了一件褐色的外袍,腰间系着黑褐交织的革带,头上简单挽了高髻,戴着素银发钗,耳畔仅用米粒大小的珍珠耳钉装饰,面上不曾有脂粉的痕迹,这一身装扮朴素,但在千秋殿的灯火之下却仿佛在发光一般熠熠生辉。
他看着她依从他的命令在下首坐下,他看着她从容姿势,自己却不知为何有些紧张起来,忍不住坐直了些许。
他不由自主去找寻她的目光,忽地听到身旁太后说话了。
太后道:“我已经听皇儿与丞相说了虞家的事情,虽然你是女子,但敢只身来京城,想来也是心中自有丘壑,故而才敢来担任帝师一职。”
萧烈顿了顿,终于把刚才不知飞去哪里的思绪给拽了回来,他看了一眼丞相何懋,又看了一眼身旁的太后,最后才把目光再次投向了另一边的虞思——她的面色依旧淡然,仿佛一切都智珠在握。
他心中不禁起了几分探究之意,还未想好究竟从哪里开始,他先听到了虞思应答太后的话语。
“臣只是因为心知陛下如今难处,太后娘娘宽厚容人,才敢往京城来。”她这样说道。
萧烈忽地挑了眉。
而虞思继续说了下去。
她道:“我知陛下与太后还有丞相都猜测着为何虞氏会叫我这么一个小女子来京城,为何虞氏的那两方宝印在我手中,但我却想告诉陛下与太后,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那么你认为什么是重要的事情呢?”萧烈几乎立刻接上了话。
太后偏头看了自己这平日里甚至有些暴躁不耐烦的儿子一眼,没说话。
“自然是天下更重要。”虞思平静地回答了,“若非为了天下,先帝就不会御驾亲征去讨伐西王刘尝;若非为了天下,陛下便不会向虞氏请一位帝师。”说到这里,她顿了顿,嘴角有淡淡的讥讽,“虞氏固然有好名声,但让虞氏做帝师难道是什么好事么?前朝那些昏聩的门阀世家之首,难道不就是虞氏?若虞氏真的爱惜名声,难道不应当觉得自己没辅佐好皇帝,以死去谢天下?虞氏自私极了,他便就是为了自家,抛下了天下,仓促间离开了京城,留了自身平安,却叫苍生陷入火海。”
这话叫殿中忽然安静了下来。
太后认真看向了虞思,忽地觉得背后甚至起了几分寒意。
而萧烈露出了倾听的姿态,他一只手撑在面前的几案上整个身体向前倾去。
“故而,虞氏便不应当再做帝师;故而,陛下请虞氏来做帝师,是为了天下,是为了那位已经称了大帝的祁氏。”虞思不紧不慢地说了下去,“这便也是我来到京城的原因,我很希望北地安宁,很希望这天下有德者能居高位,很希望陛下真的能平定了北地之乱,叫北地的百姓从此不受战乱之苦。”说到这里,她轻轻叹了一声,又道,“这也算是虞氏的赎罪,总不能当初丢下京城自顾逃走,如今又弃了平城,叫北地陷入战乱吧?”
“可你便能叫那祁氏偃旗息鼓?”萧烈看着她的眼睛。
“我既为太傅,便能做虞氏家主,便也能效仿丽侯,叫战局扭转。”虞思的目光没有躲闪,“诚如我方才所说,虞氏便就是昏聩的世家之首,我能带着三百护卫到京城,那么陛下认为在平城的部曲还有多少?我才到京城一日,因为先父的‘好名声’投来拜帖的无数,若以虞氏之名唾骂那位祁氏大帝,到时候响应的又会又多少人?”
这话听得萧烈忍不住笑了一声,他道:“若是不知你是虞公亲女,只听你这话语,还以为你是虞氏的哪个仇家了。”
“陛下这话说来也没错。”虞思也笑了一笑,“我父兄都死得不明不白,如今窃居家主之位的乃是先父之弟,他与我已然不死不休。”顿了顿,她再次看向了萧烈,“若是我那二叔虞衡到京城来,恐怕陛下便听不到这样的话语,也难以借虞家之力了。”
“他是祁氏身边的人?”萧烈问。
“他笃信能在那位大帝身边谋得一个从龙之功。”虞思淡淡道,“而那位大帝知道陛下向虞氏求帝师,为了断他的后路,又知道我与他之间的矛盾,便给他出主意,叫他逼我到京城来。当然对于那位大帝来说这是个绝妙的好主意,他们认为这样叫个女人去做帝师,陛下太后便会对虞氏心生厌烦甚至会砍杀了我,虞氏便再没有可能投向天齐,虞衡这个家主就被他捏在了手心里。”
“但这对虞衡并没有任何好处。”萧烈皱着眉头如此说道。
虞思再次笑了一笑:“目光短浅之人便会觉得,从此他就在虞氏独大,再不会有人与他争锋,这就是对虞衡来说最大的好处。”
这话听得萧烈沉默了半晌,没说出话来。
而太后在此刻便笑起来,她道:“所以老天眷顾天齐,你做太傅乃是天注定,有你在皇帝身边,北地乱局就有了破解之法,北地百姓也不必陷入战火之中。”
和外面风雪交加的寒冷相比仿佛是两个世界一般,屋子里面洋溢着让人放松的暖意。
宝慧带着丫鬟碰着热气腾腾的酒菜一一摆在了小几上面,然后安静地退到门口站立。
“要不是你在这边,恐怕这一晚上连口热水都没得喝。”虞衡如此感慨着。
乔氏亲自给他盛了一碗汤送到他手中,轻柔道:“说那些做什么,你在外面一天,这会儿吃点儿东西垫垫。”
虞衡接过碗喝了一口,热乎乎的汤水下肚,顿时浑身上下都暖和起来。
“刚才看你进来时候脸色不太好看,那位大帝又闹出什么荒唐事情了?”乔氏在一旁给虞衡夹了两筷子菜,关切问道。
“桑乾郡那位新来的郡守派人来了。”说起外面的事情,虞衡也是恼火,“那位恰好是大哥从前的学生——若是大哥尚在,那刁奴哪里敢狂言诳语!”
只听这话,乔氏便也猜到那位郡守派人过来没说什么好话,又因为是虞彻学生缘故,必定在言辞中带上了虞氏,这微妙的立场,叫虞衡无立足之地了。她叹了一声,轻轻握住了虞衡的手,道:“倒也不必如此烦恼,他们与我们虞氏毕竟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明日派人往那郡守府上去一趟就是。难道他就只认他,不认你了?你便就是如今虞氏的家主,说一千道一万,还能绕过你去?”
虞衡吃了一小块蕈菇,面上的恼火没有散去,只道:“那位去了京城,据说一路畅通,说不定到时候还真能绕过我去。”
乔氏顿了顿,有些不可置信看向了虞衡:“真的?”
“若那时是我去京城就好了,也不必再这受气。”虞衡越说越气恼,筷子一拍就把碗给放下了。
乔氏一时也不知能说什么,只默默拿起筷子又给虞衡夹了菜。
“也不知现在京城是什么情形了。”虞衡毕竟不舍得在乔氏面前发火,他重新捧起碗吃饭。
“宝慧。”乔氏却想起什么,她唤了门口的侍女,“上回你说你兄长跟着去了京城,可有书信回来么?”
站在门口的侍女低眉顺眼地走到跟前来,轻声回答了:“不曾有书信。”
“若有书信,拿来让我看一看。”乔氏对她说道。
宝慧的心多跳了一下,声音还是稳稳的:“是,奴婢记住了。”
虞衡看了宝慧一眼,摆手示意她回去门口守护,口中道:“如今府里也是乱了规矩,很应该整顿一番了。”
这话乔氏却没接,府中乱起便是从虞思带着三百多护卫离开开始,卫氏前几日去庄子上后,府中更加杂乱了一些。
整顿的确是应当整顿,可她却觉得有心无力。
“还有几日就是正旦,等过完上元节再说吧!”乔氏最后这么说了。
虞衡叹了一声,他看着乔氏,道:“那就听你的。”
.
雪停了,东边天际有朝霞,不过多时一轮橙色的太阳从地平线下跃起,金灿的光辉洒满人间。
虞思骑着马走在京城宽阔的街道上,灿烂阳光下,道路两旁街坊中张灯结彩便不容忽视,她昨日进城时候无心看这些,此刻见到忽然意识到再过两日就是正旦了。
她离开平城也快一个月。
行到皇宫外,远远就看到有各路官员的车马了。
虞思的名气已经一夜之间响彻京城,此刻看到她过来,那些官僚不约而同命仆从往旁边退了一步,似乎是要和她划清界限。
从马上下来,虞思叫青豫在外面等候,也不多看那些窃窃私语的大小官员,直接朝着宫门走去。
宫门口,皇帝萧烈身边的内侍雷昭看到虞思,急忙上前一步相迎了。
“陛下一早就命奴婢在宫门口等着大人,太后想见一见大人呢!”雷昭弯着腰向虞思行了礼,“陛下还命奴婢们收拾了宫室,大人稍后跟着奴婢去看一看,还缺什么,奴婢好叫人去准备。”
虞思着意看了一眼这内侍,脑海中对上了昨日见过的人脸,便笑了笑,也向这内侍作揖道谢:“多谢中贵人。”
雷昭忙避开,道:“不敢当。”
远远的,其他人看到这情形,不免又是一番交头接耳。
直到虞思与雷昭二人进去宫门中了,交谈声便渐渐大了起来。
“据说今日太后是要见这位女郎的,若无意外,她便就是太傅,今后要在我等之上了。”
“实在荒谬,她有何功劳能做太傅呢?难道就凭她有个好出身么?”
“也不知陛下和太后到底是什么心思,不过小小祁氏,打就是了,还需要拉拢这个什么虞氏?”
大将军楼铭从马上下来时候恰好便听到了最后一句,他挑着眉头多看了那人一眼,认出是跟着他一起打仗后来获封将军的小弟,便直接拿着马鞭在他脑袋上敲了一下:“你字都不认识几个,就在这里大放厥词了?”
突然被敲了脑袋,那人一回头要发火发现是楼铭,又只好哑了火。
“大将军,我就是……就是为你不平嘛!那就是个女人,凭什么做太傅,那可是三公之一,都在大将军你上头了!”那人嘟嘟哝哝抱着头说道,“不过就是个祁氏……”
楼铭眼睛一瞪,直接让昔日小弟没了声音,他拎着小弟的领子提着他出了人群,看着小弟一脸慌乱样子,才语重心长道:“我不用你来替我喊冤不平,你只闭嘴,别给我惹祸就是了。”
小弟双脚落地,急忙点头:“我知道了。”
“太傅来了?”楼铭环视了一圈,没见着昨天那个冷冰冰的女人身影,又重新看向了自己小弟。
“已经被雷昭迎进宫了,太后要见她。”小弟急忙回答。
“知道了。”楼铭点了点头,再次敲打小弟,“不许再对太傅说三道四,惹祸了没人能救你。”
这话听得小弟一肚子疑惑,但这宫门口人来人往,他也不好追问,只好老老实实闭嘴。
楼铭不去理会其他窃窃私语的人,直接朝着宫门口走去了。
.
千秋殿中,太后与皇帝一并坐在上首,一旁有丞相何懋相陪。
虞思跟随雷昭进到殿中时候,正好见到太后正和皇帝说着什么,皇帝萧烈整张脸都皱起来,仿佛十分不想听从的样子。
她走上前去行礼,上首的母子二人便停下交谈,一并看向了她。
“免礼。”太后先开了口,她着意打量了虞思,然后看向了身边的萧烈。
萧烈没有注意太后的目光,他看着虞思,指向了下首另一边的空位:“你坐下吧!”
萧烈居高临下凝视着虞思。
她穿了一件褐色的外袍,腰间系着黑褐交织的革带,头上简单挽了高髻,戴着素银发钗,耳畔仅用米粒大小的珍珠耳钉装饰,面上不曾有脂粉的痕迹,这一身装扮朴素,但在千秋殿的灯火之下却仿佛在发光一般熠熠生辉。
他看着她依从他的命令在下首坐下,他看着她从容姿势,自己却不知为何有些紧张起来,忍不住坐直了些许。
他不由自主去找寻她的目光,忽地听到身旁太后说话了。
太后道:“我已经听皇儿与丞相说了虞家的事情,虽然你是女子,但敢只身来京城,想来也是心中自有丘壑,故而才敢来担任帝师一职。”
萧烈顿了顿,终于把刚才不知飞去哪里的思绪给拽了回来,他看了一眼丞相何懋,又看了一眼身旁的太后,最后才把目光再次投向了另一边的虞思——她的面色依旧淡然,仿佛一切都智珠在握。
他心中不禁起了几分探究之意,还未想好究竟从哪里开始,他先听到了虞思应答太后的话语。
“臣只是因为心知陛下如今难处,太后娘娘宽厚容人,才敢往京城来。”她这样说道。
萧烈忽地挑了眉。
而虞思继续说了下去。
她道:“我知陛下与太后还有丞相都猜测着为何虞氏会叫我这么一个小女子来京城,为何虞氏的那两方宝印在我手中,但我却想告诉陛下与太后,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那么你认为什么是重要的事情呢?”萧烈几乎立刻接上了话。
太后偏头看了自己这平日里甚至有些暴躁不耐烦的儿子一眼,没说话。
“自然是天下更重要。”虞思平静地回答了,“若非为了天下,先帝就不会御驾亲征去讨伐西王刘尝;若非为了天下,陛下便不会向虞氏请一位帝师。”说到这里,她顿了顿,嘴角有淡淡的讥讽,“虞氏固然有好名声,但让虞氏做帝师难道是什么好事么?前朝那些昏聩的门阀世家之首,难道不就是虞氏?若虞氏真的爱惜名声,难道不应当觉得自己没辅佐好皇帝,以死去谢天下?虞氏自私极了,他便就是为了自家,抛下了天下,仓促间离开了京城,留了自身平安,却叫苍生陷入火海。”
这话叫殿中忽然安静了下来。
太后认真看向了虞思,忽地觉得背后甚至起了几分寒意。
而萧烈露出了倾听的姿态,他一只手撑在面前的几案上整个身体向前倾去。
“故而,虞氏便不应当再做帝师;故而,陛下请虞氏来做帝师,是为了天下,是为了那位已经称了大帝的祁氏。”虞思不紧不慢地说了下去,“这便也是我来到京城的原因,我很希望北地安宁,很希望这天下有德者能居高位,很希望陛下真的能平定了北地之乱,叫北地的百姓从此不受战乱之苦。”说到这里,她轻轻叹了一声,又道,“这也算是虞氏的赎罪,总不能当初丢下京城自顾逃走,如今又弃了平城,叫北地陷入战乱吧?”
“可你便能叫那祁氏偃旗息鼓?”萧烈看着她的眼睛。
“我既为太傅,便能做虞氏家主,便也能效仿丽侯,叫战局扭转。”虞思的目光没有躲闪,“诚如我方才所说,虞氏便就是昏聩的世家之首,我能带着三百护卫到京城,那么陛下认为在平城的部曲还有多少?我才到京城一日,因为先父的‘好名声’投来拜帖的无数,若以虞氏之名唾骂那位祁氏大帝,到时候响应的又会又多少人?”
这话听得萧烈忍不住笑了一声,他道:“若是不知你是虞公亲女,只听你这话语,还以为你是虞氏的哪个仇家了。”
“陛下这话说来也没错。”虞思也笑了一笑,“我父兄都死得不明不白,如今窃居家主之位的乃是先父之弟,他与我已然不死不休。”顿了顿,她再次看向了萧烈,“若是我那二叔虞衡到京城来,恐怕陛下便听不到这样的话语,也难以借虞家之力了。”
“他是祁氏身边的人?”萧烈问。
“他笃信能在那位大帝身边谋得一个从龙之功。”虞思淡淡道,“而那位大帝知道陛下向虞氏求帝师,为了断他的后路,又知道我与他之间的矛盾,便给他出主意,叫他逼我到京城来。当然对于那位大帝来说这是个绝妙的好主意,他们认为这样叫个女人去做帝师,陛下太后便会对虞氏心生厌烦甚至会砍杀了我,虞氏便再没有可能投向天齐,虞衡这个家主就被他捏在了手心里。”
“但这对虞衡并没有任何好处。”萧烈皱着眉头如此说道。
虞思再次笑了一笑:“目光短浅之人便会觉得,从此他就在虞氏独大,再不会有人与他争锋,这就是对虞衡来说最大的好处。”
这话听得萧烈沉默了半晌,没说出话来。
而太后在此刻便笑起来,她道:“所以老天眷顾天齐,你做太傅乃是天注定,有你在皇帝身边,北地乱局就有了破解之法,北地百姓也不必陷入战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