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阳光斜切过江面,将外滩建筑群镀上一层蜜色包浆。

    莉莉缓缓走下舷梯,海风裹挟着柴油的刺鼻气味和江水的咸腥扑面而来。

    她下意识地扶了扶宽檐遮阳帽,帽檐下的阴影遮住了她的脸庞。

    前方,一名服务生正提着她的行李,皮鞋踩在木制舷梯上,发出“啪嗒啪嗒”的清脆声响,很快便淹没在江轮此起彼伏的汽笛声中。

    码头上,红漆标语在潮湿的空气中显得格外醒目——“庆祝华国成立三十周年”几个繁体字在江风的侵蚀下微微晕开,像是被水浸湿的朱砂,透着一股余温。

    远处,甲板上堆满了印满外文的木箱,几名工人正用粗麻绳加固货堆。他们的后背被汗水浸透,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仿佛与那些木箱、麻绳一起,构成了这座繁忙码头的底色。

    莉莉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海关大楼,楼顶的红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尽管旗子的边缘已经有些起毛,却依旧舒展如振翅的鹤,带着一种倔强的生命力。

    服务生将她的行李小心翼翼地放进一辆标有“友谊”字样的出租车后备箱,转身向她露出一个殷勤的笑容。

    莉莉从手包里抽出一张十美元的纸钞,递了过去。服务生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恭敬地接过钞票,连声道谢。

    莉莉微微颔首,坐进了出租车。

    车子缓缓启动,驶离码头。

    司机从后视镜打量着这位穿米色风衣的女士,方向盘一打拐上东大名路,带着自豪介绍道:“同志是华侨吧?阿拉上海这两年变化大着咧!”他的蓝布工装袖口磨得发白,手指关节粗大,握方向盘的姿势却格外稳当。

    莉莉望着窗外掠过的梧桐树影,轻轻“嗯”了一声。

    “您往哪个宾馆去?”司机想到她刚递给服务生的外币,把原本要说“招待所”的舌头转了个弯,“锦江还是和平饭店?这两处顶顶有派头。”

    “最近的涉外酒店就好。”

    司机眼睛一亮,油门多踩了半寸:“那去百汇大厦!过外白渡桥就到,他们十八楼的观景廊能望见整个黄浦江——前日刚送过广交会来的日本客商。”

    挡风玻璃上悬挂的挂坠随着车身的颠簸轻轻晃动,在仪表盘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当车子碾过码头区坑洼的水泥路时,司机突然压低声音:“您要是想兑外币,大厦对过就是银行。”说完,他又急忙补充了一句,仿佛是在背诵广播里常听到的宣传语,“当然,现在国家建设需要外汇,我们工人阶级都懂这个道理。”

    出租车缓缓驶过外白渡桥的铁质伸缩缝,在一阵有节奏的震颤中,司机拧开了收音机的旋钮。收音机里,女播音员正字正腔圆地报道着广交会的盛况。

    暮色中的河面泛着铅灰色,几艘拖轮正拖着冒烟的驳船逆流而上。船头用白漆刷着“沪航227”的编号,显得格外醒目。

    百汇大厦从成片的石库门屋顶上拔地而起,咖啡色的大厦轮廓切开晚霞,像一块被咖啡反复浸泡的方糖,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百汇大厦到了。”司机踩下刹车,橡胶轮胎在花岗岩门廊前发出短促的吱呀声,车子稳稳地停在了大厦前。

    司机双手接过莉莉递来的面值为十的美钞,脸上流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欣喜表情。

    两个身穿藏蓝中山装的门童快步迎了上来,动作利落而恭敬。其中一人直奔后备箱,熟练地提起莉莉的行李;另一人则迅速绕到车门旁,微微弯腰,替莉莉拉开了车门。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显然是经过严格训练的。

    旋转门将江风滤成温吞的气流,走进大堂,办理入住的流程比莉莉预想的要简单得多。

    她只需出示华侨证,便顺利完成了登记手续。

    甚至在莉莉用普通话与前台交流时,还能看到前台脸上如释重负的笑容,仿佛松了一口气。

    前台小姐的声音轻柔而礼貌:“现在规定不能用美金直接支付房费,不过对面银行已经下班了。我们先收您两百美金作为押金,结清房费的时候,您可以用外汇券来退还。”

    莉莉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柜台左侧的服务项目铁牌,听到“哐当”一声轻响。一位身穿列宁装的女服务员正踮着脚,更换价目表上的数字。

    莉莉的视线停留在“特级套房28外汇券/天”的金漆字上,随后又滑向最下方那行小字。她指着那行字问道:“能代购船票吗?”

    前台小姐语气恭敬却带着一丝谨慎:“原则上,涉外酒店可以协助外宾订票。”她的目光稍稍移向墙上那幅“严禁私自兑换外汇”的宣传画,画中的工人正怒目圆睁,仿佛在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她继续说道:“但国际航线的船票需要通过华旅总社预订,还需要侨联开具介绍信。”

    莉莉神色平静地说道:“那先帮我查一下最近出发到旧金山的船票吧。”

    前台小姐微微一笑,从抽屉里取出一把系着红绳的钥匙,轻轻推到她面前:“欢迎您入住,这是您的房间钥匙。稍后我们会为您送上船票的查询结果,请您稍作休息。”

    电梯是老式的拉栅门设计,操作员胸前别着一枚“英语三级”徽章,手上戴着沾有机油味的白手套,熟练地拉动黄铜操纵杆。电梯缓缓上升,发出低沉的嗡鸣声。

    莉莉透过栅栏的缝隙,目光扫过中庭悬挂的几条横幅。红色的布幅上,白色的大字格外醒目——“欢迎参加广交会的各国朋友”、“欢迎港澳同胞回乡建设”。这些标语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鲜艳,仿佛在向每一个踏入这里的人传递着某种时代的讯息。

    电梯工拉动黄铜闸门时,莉莉隐约有声音飘来:“华旅总社吗?这里是百汇大厦酒店......”后面的话被钢丝绳的摩擦声绞得支离破碎,只剩下断断续续的尾音。

    莉莉对这个时代的背景了解,大部分都来自男主陈默的经历,只是大概知道这时候都是公私合营,至于外商投资她也不是很了解。年初华美刚刚建交,国内外的局势都在微妙地变化着。莉莉猜测她这个“华侨”想开一家私营咖啡馆,短时间估计还是有困难。

    虽然男主陈默的前期走文娱路线,主战场在首都,但他的红颜知己遍布全国,而沪市这座国际大都市更是重灾区。所以既要远离男主,又要开咖啡馆,最好的办法就是——回美国。

    特级套房的装修无疑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配置,复古大气的设计风格与暖色调的灯光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低调的奢华感。与青石镇那简陋的客房相比,这里简直像是另一个世界,莉莉很满意。

    她走到窗前,拉开厚重的窗帘,透过玻璃俯瞰城市的夜景,和大启完全不同的现代化城市夜景,灯火璀璨。

    待莉莉洗完澡,换上一身系统商城里购买的舒适衣物,整个人都感觉清爽了许多。

    她刚整理好行李,门外便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打开门,一位身穿整洁制服的服务生站在门口,手中拿着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恭敬地递给她:“女士,这是您要的船次信息。另外,需要提醒您一下,餐厅八点就不营业了,如果您有用餐需求,请尽早前往。”

    莉莉接过纸条,微微点头道谢。服务生微微鞠躬,随后转身离开,脚步声在走廊的地毯上几乎听不见。

    她展开纸条,上面清晰地写着两条船次信息:

    【女王号 10月15日沪港国际码头至旧金山】

    【海星号 10月25日沪港国际码头至旧金山】

    最早出发的女王号也要等一周的时间,莉莉的眉头微微蹙起。

    她记得小说里曾提到一个细节:陈默送别一位出国留学的红颜知己时,提到过这个时期华美之间还没有直飞航线,基本都需要从东京和香江转机。只要不晕船,客轮确实是舒适度最高的选择,尤其是对于不急于赶时间的人来说。

    莉莉低头看了一眼手表,指针已经指向七点。她思索片刻,觉得多等一周也无所谓,毕竟轮船到美国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早几天或晚几天对她来说并没有太大区别。眼下,填饱肚子才是当务之急。

    她将纸条随手放在桌上,拿起手提包,走出房间。

    餐厅装修风格与大堂一脉相承,复古中透着现代感,老式水晶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将暖金色的光晕泼洒在暗纹提花地毯上,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莉莉走进餐厅时,里面已经坐了几桌客人,低声交谈的声音与餐具碰撞的清脆声响交织在一起,身着制服的服务员托着鎏银餐盘穿行其间。

    服务生迎上前,微笑着将她引到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莉莉随意点了一份套餐,随后将目光投向窗外。

    外滩的灯火如碎钻般缀满江岸,是与房间里的视角截然不同。江面上,几艘游船的灯光倒映在水中,随着波浪轻轻摇曳,仿佛在演奏一首无声的夜曲。

章节目录

NPC的位面经营指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dawnlie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dawnlie并收藏NPC的位面经营指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