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指不觉雪晴,光阴荏苒,不觉又过了几月。却说仲春盛景,又逢二月二青龙节,只有诗道:“十分花气醉春情,拂晓先闻百舌声。白玉摇鞭芳草暖,踏青时节雨初晴。”

    正是春日里,晴朗无风的好日子,我在长杨宫庭院里,拿着剪刀,剪春花插瓶。宝娟向前行礼:“娘娘,陛下出宫了。”

    我选着迎春与海棠,那含苞待放的枝条剪下,回头递给站在身后的茜云。

    我放下了剪刀,拿过了青芜递来的手帕,轻轻擦了擦手,才向宝娟问道:“可有妃嫔随待。”

    宝娟摇头:“并没有娘娘们随行,只有内侍与护卫,今日一早出的宫,听小厦子说,陛下是要与民同乐,出宫过青龙节去了。”

    我笑笑点头,接过林溪泡的木樨茶吃了一口:“好戏要上演了,只是咱们也别松懈了,把长杨宫给看好了,别让什么蛇鼠窜进来。”

    宝娟点头,又道:“娘娘,小福子说,前日陛下在玉照宫临幸了一个宫娥。据说是徐容华的近身侍女,名叫荣赤芍的宫娥。”

    “哦,有趣儿。”若我没记错,这位荣赤芍可是曾经的华妃亲妹,因年幼所以在慕容府湮灭之中,被罚没进了掖庭局,后因刺杀甄嬛不成,被赐自尽。倒也是轰轰烈烈的一个女子。

    宝娟只道:“娘娘,娘娘!”

    我反应过来问:“嗯?”

    “徐容华心思最为细腻,又多愁善感,要让她知道,在自己有孕的时候,自己的贴身侍婢如此,岂非要怄死。”

    “这倒也是,不过现下我们不可轻易出手。”

    沉一沉又问:“皇后最近可有动作。”

    “左不过,还是那些事儿,咱们宫里收的那些,都封在库里了。还有前几天,送去给太后宫中的屏画,送去没多久,太后便令人召见了皇后娘娘,也不知什么结果,只听说皇后娘娘出来的时候脸色不好。不过也多亏了咱们这位昭仪娘娘,她只一时不错的盯着昭阳宫的人,有几次叫嚷着,几乎要闹将起来。”

    我笑笑:“也怪缠人的。”

    “可不是,皇后娘娘前次犯头风,十有八九是真的,焉知不是被这位昭仪娘娘气的。不过也难怪,胡昭仪自从那次小产之后,求遍名医,终不能有孕,宫中的太医也不敢把真相告诉她,她便更想起那失掉的孩子,于是对昭阳殿又更恨了几分。”

    “嗯,宝娟,准备好了,要起风了!”

    她点头:“主子放心,咱们的人都只守着呢。”

    此后,不过这一二月间,玄凌三番五次出宫,不久便有传言说,皇帝出宫幽会美人。不过只是在暗地里传着。

    这一二月间,太后年龄起来了,身子本就弱,又遇了冷风,更兼听闻清河王爷失踪,生死不明,缠绵病榻许久。所以我常在颐宁宫侍侯。

    这一日,我正和太后说话,只见玄凌从外殿进来,一脸喜色。

    当下,我给玄凌见了礼,玄凌给太后行礼,只坐着说话。

    听他道:“儿臣想禀告给母后一件喜事。”

    于是他便把怎样出宫,偶遇甄嬛,甄嬛又是怎样的悔悟,两人又是怎样的情深意重,只一一叙来。

    太后闻言,面色不虞:“皇帝糊涂,甄氏是废妃,怎可如此。”

    玄凌并未出言反驳,只又丢下一惊雷:“母后,甄氏已有两个月的身孕了,儿臣实在不想让血脉流落在外,还望母后可怜儿臣子嗣单薄,迎甄氏回宫。”

    太后闻言,眉头紧皱,忍不住揉了一下太阳穴,我会意,直接轻轻按摩起来。

    我知道事已至此,太后必然不会再阻拦,只给太后递一个台阶:“太医可说了,太后不能动气的。眼下宫里宫外有两个皇孙等着喊皇祖母呢,您可不能动气。虽则无废妃回宫的先例,可若之前不是废妃,只说为祈求国运去修行,便不算丑闻。”

    太后瞪我一眼:“哼,就你会钻空子。”

    我道:“太后不说,臣妾却知道,太后这个做皇祖母的最慈爱,怎么真的忍心,对自己的亲孙子不管不问。”

    太后叹一声:“唉,儿女啊,都是债,哀家还不完,也闭不上眼。”

    想是因为我在太后身边给玄凌劝了太后,玄凌当天便来了长杨宫,只道,许久未看常乐了云云。我也不揭穿他,让他演去。

    第二日晨起,玄凌从长杨宫离开,我道:“拿汤来。”

    茜云劝道:“娘娘,这避子汤还是不要喝的好。”

    我道:“这是,请王太医特地调的,避子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养身。”

    “娘娘若被皇上发现……”

    “怎得,本宫自己身子都作不得主了吗?”

    茜云只连忙行礼告罪,把汤盏递与我。我一口气饮下。

    太后终于碍于子嗣,答应了让玄凌迎甄嬛回宫。可一波三折,那边又传来皇后先是受伤,又犯头风,在祈福时险些酿成火灾,后又有钦天监禀告危月燕冲月的天象。

    天象之事本就是玄之玄,只是用这玄之又玄之事,一下了困住了玉照宫的徐容华,又阻了甄嬛的回宫之路,皇后还是一如前世一般精于算计。

    也不知是不是一语成谶,还是被皇后乌鸦嘴说中了,她头风尚不知是真是假,太后却病重了起来。

    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外间有八百里加急的书信从青州而来,说黄河遇到几十年以来最大的桃汛,青州段堤坝被冲毁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良田被吞没。

    我闻之心中发急,只命人去打探黄河中州段是否安好。还要一边又要信奉太后,又要顾几个孩子,分身全术,焦头烂额。

    不过所幸,中州段黄河并无碍。玄凌先是褒奖父亲与弟弟二人,我悬着的心刚落下,哪知玄凌转头却又下旨,命弟弟去往青州,探查堤口崩溃之事兼后续治水诸事。

    我的心又悬了起来,青州府黄河与中州府黄河一同修建,青州花费甚至比中州还要多,为何那么不堪一击,其间阴司可想而知,水火无情,官场比水火尤甚。弟弟尚未成家,若有不测,岂非要了父母性命,可这是朝政,我不能张口,心里对玄凌如此做,更恨几分。

    然,我终究无可奈何,只心焦起了一嘴的口疮,吃不下去饭,人也消瘦了些。

    太后与后宫诸人,还以为我担忧太后身体,只劝我让我保重身子,我也只一笑了。

    这些拉拉杂杂的事情,处理起来,岂非容易,玄凌忙着让人去青州赈灾,从那里拔粮食,差大夫,放银子等事。倒把甄嬛回宫之事一拖再拖。

    玄凌虽算不上什么明君,却也不能不顾天下人,在天灾时,迎宠妃回宫。

    这日,我刚用了些早饭,外间便有宫娥禀,沈眉庄求见。我知她来意,命人请她进殿。

    她进了殿,向我行礼,我忙让着她坐下。

    吃了丰盖茶,她才开口道:“娘娘,我想见太后娘娘。”

    “若姐姐只是为了去请安,我便带着姐姐去,可姐姐是为了旁的,我劝姐姐,倒要沉一沉再说。”

    “可,可嬛儿她都怀孕五个月了,还在那荒郊野岭里待着,我实在是放心不下。”

    我劝道:“现下天灾人祸尚未平,怎么能兴师动众迎接宠妃进宫。这不是让天下人非议,这对甄姐姐并不好。”

    她思虑一番,叹了口气,方才道:“这也罢了。”

    又过两月,水灾渐渐平息,玄凌才又旧话重提。

    也不顾天象与皇后安危,下旨封甄嬛为菀妃,又定了迎接回宫的日期。

    这边刚定下日期,那边却又人传,清河王回朝了。玄凌直接定了清河王为册封使。我只叹可惜天下有情人,终是不能相守。

    玄凌为迎甄嬛回宫,不惜财力,重修了未央宫,多少珍奇全部塞进了那一方宫殿。

    甄嬛回宫那日,我没去迎,只去了太后宫中。听说听说甄嬛挺着大肚,满身华贵,以贵妃仪仗入宫,帝后大妆,后宫诸多妃嫔迎接,真是一时风头无两。

    新晋妃嫔没见过甄嬛,今日一见,却都说真是如傅如吟一般的妖艳祸水。一时只把身怀有孕的甄嬛当做劲敌。

    第二日早起,要去凤仪宫昭阳殿给皇后请安。

    众人坐等着皇后驾临,胡昭仪道:“也不知这位莞妃有什么特别之处,竟然让皇上如此的恋恋不舍,听说那傅贱人受宠,也是因为长得像她,当真是皇上心关子上的人呢。”

    声音不大,却足以让近前之人,听见她的话。我和德妃相互看一眼,吕昭容也笑笑,并不搭话。

    只有沈眉庄开口:“任宫中谁人受宠,又怎么能比得上昭仪娘娘与皇上的情分呢。”

    胡昭仪冷笑一声,却说:“听说淑仪与这莞妃最是要好的,也难怪处处袒护着莞妃,当真是姐妹情深呢!”

    这边正说着,那边甄嬛跟着皇后从内殿出来。

    众人各自见礼,方才落座,只听皇后道:“莞妃刚刚回宫,又是陛下最重视的人,你们可要好好与她相处。”

    众人只行礼应是。

    这一世与上一世不同,甄嬛比预想的,晚回来了两个月有余。按日子,她实际到了八个月。

    她还未出事,玉照宫徐容华却传出,她因被封禁在宫中,又因荣赤芍之事,心内郁结,早产生下一死胎。

    而玄凌,也不过去了玉照宫一两趟,只丢在身后,一味的只顾着刚入宫的莞妃。

    就连身边的茜云,不禁感叹道:“也太狠心了。”

    皇后很熟悉宫中诸人的脾性,这一次,仅仅用困,便让心思细腻,多愁善感的徐容华自乱阵脚,失去了孩子。我对她又增几分警惕。

    后宫如今分为皇后一派,甄嬛一派,胡昭仪一派,我与德妃一派。皇后一派,自有祺淳二嫔,甄嬛一派有沈眉庄,吕昭容,仿佛因为甄嬛求玄凌解了徐容华的禁足,她也顺理成章的成为甄嬛一派。而胡昭仪身边,则是嘴碎的像饺子馅一样的康常在和心思阴沉的白贵人。

    我和德妃边吃茶,边看着榻几上的棋局,只轻笑着自言自语道:“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章节目录

甄嬛传重生之陵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左眼睛有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左眼睛有水并收藏甄嬛传重生之陵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