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到了掌灯时分,才有消息传来。只说胡蕴蓉以神鸟发明凤凰锦衣之事坑了皇后。虽说不过是小事,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就连我听了都厌烦。
我不管她们的恩怨,只一心希望,早日得到弟弟的消息。
半个月后才有书信来,弟弟遇刺被曲阜孔氏所救,现已无大碍,月底便能入朝述职。
我的一颗心才算放下,转眼便至中秋夜宴。
太后还病着,所以并未参加中秋夜宴。皇帝与皇后并坐在玉座之上,现下都只看着舞姬跳舞。
而御台之下,却是暗流涌动。宴席上的清河王只是打量着甄嬛,而最下首的滟小仪却在一眼不错的看着清河王。昌妃举杯给玄凌敬酒。白贵人自告奋勇去弹古琴。康常在,祺嫔也都跃跃欲试。
中秋夜宴设在高台广阁之中,层层缦纱之后是明亮光洁的月亮,可是现下却没人在意这月光皎皎。
宴会一直到夜半三更才作罢。我只乘坐着轿辇往长杨官去。
走到半路,宝娟来禀:“娘娘,莞妃娘娘夜遇狸猫,受了惊吓,动了胎气,现下要早产了。”
我点头:“皇上和皇后,德妃可都去请了吗?”
“去了,皇后去了太后宫中侍疾,皇上在昌妃娘娘宫中,只怕一时半会去不了未央宫。”
我道:“那便快些叫人去请德妃。”
又紧着转道往未央宫去。
去到未央宫,未央宫内皆是慌乱不堪。还未说话,便见德妃走来。
“怎么样了。”
“我也才来,还不清楚。”
德妃道:“这还是得请皇上啊,要是有个万一,我们可担待不起。”
“已经命人去请了,在燕禧殿呢,只怕不好传消息进去。”
她转头吩咐道:“含珠与宝娟一块儿去吧,就说未央宫莞妃早产,请皇上来坐阵。对了,让小厦子去禀。务必要把皇上请来。”
她们二人应了,急匆匆往燕禧殿去。
一盆一盆的泛着腥气的血水从殿内传出,煞是触目惊心。
德妃道:“这可如何是好,皇上皇后都不来,这内殿里一点动静都没有,哎!”
“姐姐别急,女人生孩子需要力气,要是全然大喊大叫,反而不好,温太医与产婆们都在,料想应该无事的。”
又一盏茶的时间,内殿开始有痛呼声,宫门外窸窸窣窣,有人影走动,去看时,却见玄凌携着胡蕴蓉而来。
我与德妃行了礼,站在一旁。
玄凌问:“莞妃可有大碍。可生了吗?”
德如只道:“还未,太医与去产婆都在内殿,听说不大好呢。”
玄凌点头,转身背对着未央宫,仰头朝着天上的月亮,背在身后的手,不停转动着翡翠念珠。
这时胡蕴蓉缠上玄凌的手臂,轻声道:“莞妃不是还有一月才到产期,深宫内苑怎会有那么多狸猫出没,表哥可要好查一查,看是谁要害表哥的子嗣。”
玄凌点头,对着小厦子道:“去给朕差。”
小厦子恭手应是,消失在夜色之中。
胡蕴蓉又道:“莞妃早产这么大的事情,怎得没请皇后娘娘来,皇后娘娘倒是放心。”
玄凌转头问:“皇后呢,怎么不来。”
德妃只如实道:“太后生了风寒,皇后娘娘侍疾去了。夜深了,倒不好打拢太后娘娘她老人家休息。”
玄凌这才作罢。又等了一柱香时间,未央宫传出一阵嘶吼声划破了紫奥城深黑色的夜。
当下便有温太医与产婆出殿,禀告喜事。甄嬛诞下一对龙凤胎。众人只行礼恭喜。
玄凌很是高兴,当即赏了众人。
我问太医:“菀妃可还好。”
太医行礼:“菀妃还好,只是现下累极了已经睡了。”
玄凌自是喜的天上有,地下无的,当即便下令晋甄嬛为淑妃。德妃与胡蕴蓉俱是一震,却依旧恭喜。
夜已深,我只与德妃告辞,出了未央宫。
德妃道:“这淑妃也真是好福气,咱们开朝以来,这龙凤呈祥的好兆头可是头一遭呢。眼下又得封淑妃,将来只怕得封贵妃,也不在话下。
我笑:“论资排辈,贵妃之名姐姐实至名归。”
“圣心可不会论资排辈,况且,你以为那贵妃,就是那么好当的。我啊!只求和我的温宜好好过日子就行了。”
我笑着点头。
未央宫一下子成为紫奥城之中最炙手可热的宫殿。珍奇宝物海水一样流进未央宫。连像象征中宫的东珠,也被赐下了。还有旨意下来,等甄嬛出了月子,便赐协理六宫之权,又赐下堪比贵妃的彩仗。还赦免了甄氏一门的罪名,只让甄氏一族回京城居住。当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当然了,有人得意,便有人失意,其中失意的便有昌妃,祺嫔,淳嫔,康常在等人。
还有滟小仪,她被人揭发,私自训练狸猫伤人,可见,甄嬛夜遇狸猫之事,便是她所为。而甄嬛却为其求情,只降了位分,称叶常在。
康常在说:“为害自己的人求情,真是装贤良,下贱。”
又有消息传来,皇后以为太后祈福为名,召见了宫外的姑子进宫诵经。我听闻只一笑了之。
又过半月,弟弟入宫的述职。我只令人传了弟弟爱吃的饭食,在长场宫焦急的等着他。
午后未时二刻,小厦子才领着他来。甫一看见他,我只泪如雨下,说不出话来。
宝娟劝:“娘娘,公子还未用饭,不如一边吃,一边说。”
我闻言只点头:“饿了吧,快坐,快坐,这些都是你爱吃的。”
他只谢了,才坐下用饭。我这才腾出空来打量他。他比走时倒的白了一些,瘦了一些,只是右手夹菜时动作有些不太灵活。
我问:“可是伤着手了吗?”
他笑:“没事的,只是小伤。”
我忙让茜云请王太医,又忙起身:“让我看看,伤得严不严重。”
“阿姐真没事,都快好了,方才陛下也让太医看过了。”
他拗不过我,只得解开了官服,褪下中衣,露出包扎着的右手臂。一条长疤,从右肩一直蜿蜒至小手臂,那么长的一道疤,离着脖颈那样的近。我只觉惊心惊。
他笑:“没事的,只不过以后,写字没那好看了,教不了小外甥写字骑马了。”
我忽得起身,便要往外走,他拉住了我,因为太用力扯到了伤口,不由发出嘶嘶声。
我道:“别拉我,我要去陛下面前,还有没有王法了,要刺杀官员,我一定得给你要个说法。”
他道:“阿姐,你别急,他们跑不了的,我已经将他们贪污
河道款项的证据交上去了,他们不会有好下场的。”
“这太便宜了他们,还有皇上,明知道如此危险,还非得让你去,这不是让你去送死吗?你……”
“我遇见了一个姑娘,我想要娶她。”
我的话,被这一句话打断了,然后,我忘记了后边的话。
“啊!?”
“那,是那家的姑娘。”
“八字还没一撇,不说也罢。”
我道:“你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成家了。”
他只只打哈哈着应付了过去。
渐到寒露,已至深秋,树叶渐渐变了颜色,变得绚丽且多彩。仿佛是热烈的迎接,即将到来的死亡。
进了深秋,天气渐凉,太后的身子愈发不好。几次三番要咳出血来。面色也更加苍白,时常要发热,最初能走动几步,后来只能靠在床背上,渐渐的便只能卧在床上,已有了下世的光景。
太医来往更勤,一番枕脉后,只再三思量,却减了药量。玄凌狠狠发了一通火,终也是无计可施,只能日日早晚问安,皇后也来的勤了。她仿佛是才醒悟了一般。皇后最大的倚仗从来不是她那已经死了八百年的姐姐,纯元皇后。而是她的姑母,朱太后。
这些年,她的那些谋算,并非真的是那般天衣无缝,而是有朱太后给她兜底。俗活说得好,靠人人跑,靠山山倒,朱太后已是日薄西山了。
这同时也是我告诫我自己的话,当无山可靠,我要自当山。自筑高山时,方可迎万刃。
这一日,太后气色红润了起来,精神头也好了起来。
她吩咐竹息,给她取她入宫时,所穿的天水蓝的宫装来,一时又要吃燕窝羹,要吃千层酥糕。颐宁宫的宫娥们都很高兴。只有我和刚刚偷偷擦泪的竹息例外。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回光返照了。
太后起床,换了那套许多年前已经褪色的宫装,她对着镜子自己梳头发,我向前道:“太后娘娘,我来给你梳吧。”
她摇摇头:“你不知道,我最会梳头的,你问竹息。”
竹息站在一旁只笑道:“谁说不是呢,小姐的手,是京城之中最巧的手,还记得那时,小姐梳的发髻,全京城都学呢。”
太后也笑:“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吧,如今我都老得像个妖怪了,那时可真好啊。”
众人都不说话了,一室寂静。她的手灵活的盘个发髻,只插一根玉簪。她的面容有前所未有的平和。
她转头对我笑笑:“你来。”
我向前,她从手腕上褪下一只极好的手镯。成色并不是十分的好,却是十分的温润。
她道:“这是我入宫,我娘给我的,不是顶好的,但是一直在我手腕上,你看,我把它养的多好啊。”
我点头只道:“是。”
她却拉过我的手,戴到我的手腕上:“太后娘娘,这太贵重了,臣妾不能收。”
她道:“收下吧,倒不愧咱们相处一场。”
她眼神定定的看着我。
我向后退了几步,双腿跪在地上,给她重重的磕了几个头。
她笑:“快起来,快起来。”
又说了一会儿话。外间有宫人禀,皇后与皇帝来了。我起身告退。快走到门口,我转头看了看她,她整个人陷在玉座上,对我笑着点头。
我走出颐宁宫,深秋的天空湛蓝的有种不真实感,我摸着手腕上温凉的镯子,一步一步走着。
掌灯时分,西角楼鼓响了二十七下,太后晏驾,一时间宫室之中,四下悲鸣声起……
我不管她们的恩怨,只一心希望,早日得到弟弟的消息。
半个月后才有书信来,弟弟遇刺被曲阜孔氏所救,现已无大碍,月底便能入朝述职。
我的一颗心才算放下,转眼便至中秋夜宴。
太后还病着,所以并未参加中秋夜宴。皇帝与皇后并坐在玉座之上,现下都只看着舞姬跳舞。
而御台之下,却是暗流涌动。宴席上的清河王只是打量着甄嬛,而最下首的滟小仪却在一眼不错的看着清河王。昌妃举杯给玄凌敬酒。白贵人自告奋勇去弹古琴。康常在,祺嫔也都跃跃欲试。
中秋夜宴设在高台广阁之中,层层缦纱之后是明亮光洁的月亮,可是现下却没人在意这月光皎皎。
宴会一直到夜半三更才作罢。我只乘坐着轿辇往长杨官去。
走到半路,宝娟来禀:“娘娘,莞妃娘娘夜遇狸猫,受了惊吓,动了胎气,现下要早产了。”
我点头:“皇上和皇后,德妃可都去请了吗?”
“去了,皇后去了太后宫中侍疾,皇上在昌妃娘娘宫中,只怕一时半会去不了未央宫。”
我道:“那便快些叫人去请德妃。”
又紧着转道往未央宫去。
去到未央宫,未央宫内皆是慌乱不堪。还未说话,便见德妃走来。
“怎么样了。”
“我也才来,还不清楚。”
德妃道:“这还是得请皇上啊,要是有个万一,我们可担待不起。”
“已经命人去请了,在燕禧殿呢,只怕不好传消息进去。”
她转头吩咐道:“含珠与宝娟一块儿去吧,就说未央宫莞妃早产,请皇上来坐阵。对了,让小厦子去禀。务必要把皇上请来。”
她们二人应了,急匆匆往燕禧殿去。
一盆一盆的泛着腥气的血水从殿内传出,煞是触目惊心。
德妃道:“这可如何是好,皇上皇后都不来,这内殿里一点动静都没有,哎!”
“姐姐别急,女人生孩子需要力气,要是全然大喊大叫,反而不好,温太医与产婆们都在,料想应该无事的。”
又一盏茶的时间,内殿开始有痛呼声,宫门外窸窸窣窣,有人影走动,去看时,却见玄凌携着胡蕴蓉而来。
我与德妃行了礼,站在一旁。
玄凌问:“莞妃可有大碍。可生了吗?”
德如只道:“还未,太医与去产婆都在内殿,听说不大好呢。”
玄凌点头,转身背对着未央宫,仰头朝着天上的月亮,背在身后的手,不停转动着翡翠念珠。
这时胡蕴蓉缠上玄凌的手臂,轻声道:“莞妃不是还有一月才到产期,深宫内苑怎会有那么多狸猫出没,表哥可要好查一查,看是谁要害表哥的子嗣。”
玄凌点头,对着小厦子道:“去给朕差。”
小厦子恭手应是,消失在夜色之中。
胡蕴蓉又道:“莞妃早产这么大的事情,怎得没请皇后娘娘来,皇后娘娘倒是放心。”
玄凌转头问:“皇后呢,怎么不来。”
德妃只如实道:“太后生了风寒,皇后娘娘侍疾去了。夜深了,倒不好打拢太后娘娘她老人家休息。”
玄凌这才作罢。又等了一柱香时间,未央宫传出一阵嘶吼声划破了紫奥城深黑色的夜。
当下便有温太医与产婆出殿,禀告喜事。甄嬛诞下一对龙凤胎。众人只行礼恭喜。
玄凌很是高兴,当即赏了众人。
我问太医:“菀妃可还好。”
太医行礼:“菀妃还好,只是现下累极了已经睡了。”
玄凌自是喜的天上有,地下无的,当即便下令晋甄嬛为淑妃。德妃与胡蕴蓉俱是一震,却依旧恭喜。
夜已深,我只与德妃告辞,出了未央宫。
德妃道:“这淑妃也真是好福气,咱们开朝以来,这龙凤呈祥的好兆头可是头一遭呢。眼下又得封淑妃,将来只怕得封贵妃,也不在话下。
我笑:“论资排辈,贵妃之名姐姐实至名归。”
“圣心可不会论资排辈,况且,你以为那贵妃,就是那么好当的。我啊!只求和我的温宜好好过日子就行了。”
我笑着点头。
未央宫一下子成为紫奥城之中最炙手可热的宫殿。珍奇宝物海水一样流进未央宫。连像象征中宫的东珠,也被赐下了。还有旨意下来,等甄嬛出了月子,便赐协理六宫之权,又赐下堪比贵妃的彩仗。还赦免了甄氏一门的罪名,只让甄氏一族回京城居住。当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当然了,有人得意,便有人失意,其中失意的便有昌妃,祺嫔,淳嫔,康常在等人。
还有滟小仪,她被人揭发,私自训练狸猫伤人,可见,甄嬛夜遇狸猫之事,便是她所为。而甄嬛却为其求情,只降了位分,称叶常在。
康常在说:“为害自己的人求情,真是装贤良,下贱。”
又有消息传来,皇后以为太后祈福为名,召见了宫外的姑子进宫诵经。我听闻只一笑了之。
又过半月,弟弟入宫的述职。我只令人传了弟弟爱吃的饭食,在长场宫焦急的等着他。
午后未时二刻,小厦子才领着他来。甫一看见他,我只泪如雨下,说不出话来。
宝娟劝:“娘娘,公子还未用饭,不如一边吃,一边说。”
我闻言只点头:“饿了吧,快坐,快坐,这些都是你爱吃的。”
他只谢了,才坐下用饭。我这才腾出空来打量他。他比走时倒的白了一些,瘦了一些,只是右手夹菜时动作有些不太灵活。
我问:“可是伤着手了吗?”
他笑:“没事的,只是小伤。”
我忙让茜云请王太医,又忙起身:“让我看看,伤得严不严重。”
“阿姐真没事,都快好了,方才陛下也让太医看过了。”
他拗不过我,只得解开了官服,褪下中衣,露出包扎着的右手臂。一条长疤,从右肩一直蜿蜒至小手臂,那么长的一道疤,离着脖颈那样的近。我只觉惊心惊。
他笑:“没事的,只不过以后,写字没那好看了,教不了小外甥写字骑马了。”
我忽得起身,便要往外走,他拉住了我,因为太用力扯到了伤口,不由发出嘶嘶声。
我道:“别拉我,我要去陛下面前,还有没有王法了,要刺杀官员,我一定得给你要个说法。”
他道:“阿姐,你别急,他们跑不了的,我已经将他们贪污
河道款项的证据交上去了,他们不会有好下场的。”
“这太便宜了他们,还有皇上,明知道如此危险,还非得让你去,这不是让你去送死吗?你……”
“我遇见了一个姑娘,我想要娶她。”
我的话,被这一句话打断了,然后,我忘记了后边的话。
“啊!?”
“那,是那家的姑娘。”
“八字还没一撇,不说也罢。”
我道:“你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成家了。”
他只只打哈哈着应付了过去。
渐到寒露,已至深秋,树叶渐渐变了颜色,变得绚丽且多彩。仿佛是热烈的迎接,即将到来的死亡。
进了深秋,天气渐凉,太后的身子愈发不好。几次三番要咳出血来。面色也更加苍白,时常要发热,最初能走动几步,后来只能靠在床背上,渐渐的便只能卧在床上,已有了下世的光景。
太医来往更勤,一番枕脉后,只再三思量,却减了药量。玄凌狠狠发了一通火,终也是无计可施,只能日日早晚问安,皇后也来的勤了。她仿佛是才醒悟了一般。皇后最大的倚仗从来不是她那已经死了八百年的姐姐,纯元皇后。而是她的姑母,朱太后。
这些年,她的那些谋算,并非真的是那般天衣无缝,而是有朱太后给她兜底。俗活说得好,靠人人跑,靠山山倒,朱太后已是日薄西山了。
这同时也是我告诫我自己的话,当无山可靠,我要自当山。自筑高山时,方可迎万刃。
这一日,太后气色红润了起来,精神头也好了起来。
她吩咐竹息,给她取她入宫时,所穿的天水蓝的宫装来,一时又要吃燕窝羹,要吃千层酥糕。颐宁宫的宫娥们都很高兴。只有我和刚刚偷偷擦泪的竹息例外。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回光返照了。
太后起床,换了那套许多年前已经褪色的宫装,她对着镜子自己梳头发,我向前道:“太后娘娘,我来给你梳吧。”
她摇摇头:“你不知道,我最会梳头的,你问竹息。”
竹息站在一旁只笑道:“谁说不是呢,小姐的手,是京城之中最巧的手,还记得那时,小姐梳的发髻,全京城都学呢。”
太后也笑:“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吧,如今我都老得像个妖怪了,那时可真好啊。”
众人都不说话了,一室寂静。她的手灵活的盘个发髻,只插一根玉簪。她的面容有前所未有的平和。
她转头对我笑笑:“你来。”
我向前,她从手腕上褪下一只极好的手镯。成色并不是十分的好,却是十分的温润。
她道:“这是我入宫,我娘给我的,不是顶好的,但是一直在我手腕上,你看,我把它养的多好啊。”
我点头只道:“是。”
她却拉过我的手,戴到我的手腕上:“太后娘娘,这太贵重了,臣妾不能收。”
她道:“收下吧,倒不愧咱们相处一场。”
她眼神定定的看着我。
我向后退了几步,双腿跪在地上,给她重重的磕了几个头。
她笑:“快起来,快起来。”
又说了一会儿话。外间有宫人禀,皇后与皇帝来了。我起身告退。快走到门口,我转头看了看她,她整个人陷在玉座上,对我笑着点头。
我走出颐宁宫,深秋的天空湛蓝的有种不真实感,我摸着手腕上温凉的镯子,一步一步走着。
掌灯时分,西角楼鼓响了二十七下,太后晏驾,一时间宫室之中,四下悲鸣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