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只要东方秀理智尚存,他断然不会答应此事。
但眼下有一个问题他无法妄下决断——这祝与玦究竟是在信口雌黄,还是当真离谱到宫宴上大庭广众之下投毒。此人确实恣意妄为,叫人捉摸不透,有时行事全然不顾后果。
最初东方秀也怀疑过她扮猪吃虎,可有些事却实在不像纯粹为了掩饰自己能做出来的,譬如当年杀宫川,又如今日与崔奕结仇……此人或许当真狂悖,行事无章法。
——先看她有无杀意,便知这毒酒之局的虚实了。
四周阒然无声。良久后,东方秀面无表情,目光微动,“知人未易,相知实难。初次相见,公子愿意唤我一声‘先生’,殷殷之心,惓惓之忱,令人动容。”
他微笑,语气镇定,“可秀如今亦不过一方失去师长,未及出师的学子,恐力不胜任,又疑云满腹:不谈管鲍之交、雷陈之谊,与人相交尚且要知其秉性、志趣相投、性情相合。更何谈拜师?”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人降于世,肉身天赐,外力无可更改。而魂魄精神,则因其所见所闻所学所思,因为认知学习而铸就,师者如再生之父母也。但同时,师与徒间,亦不含血脉亲情,拜师者终有自立门户一日,此二人间初相亲无隙,而其后能否善始善终,则全看个人道德。”
他目光微沉,带着审视之意,“名器经千锤百炼而成,光彩夺目,淬炼之火却终会在无柴薪后熄灭。公子说的推心置腹,秀不敢妄想。敢问公子,倘若你我为师徒,秀为严师,一朝遗大投艰、言辞咄咄,令公子不堪重负,届时……我心有畏惧。纵今日侥幸活下,我又如何善终?”
先例在前,祝魏不好说胡话。
她摇了摇头,捂住嘴巴凝视着他,半点不认真,“见先生心思玲珑至此地步,全然与那满口污言秽语的臭石头无关。因何这般悲观?我倒听说过这世间有一种无熄之焰,就在南星。若先生收下我,待改日攻下贼夷。我将其奉上为拜师礼如何?”
“公子莫要岔开话题了。”
东方秀目不转睛看她,“一旦拜师礼成,你我便唇齿相依,再难割舍。秀亦非草木,定有心中不畅、怒火难耐之时。寻常师生间自然学生处处以师长为尊,身体之痛、精神之辱,皆为常事。”
他挑眉,掩嘴笑道,“可若此徒弟为公子……我实不知公子之心。单凭旁人之言,您无法忍受之事太多。公子先前所承诺的‘尽心侍奉‘,值此时刻又当如何呢?”
……还没收下她,就开始给下马威了。
祝魏眼波流转,似乎有些举棋不定,“魏虽无知,亦深谙求学问道之不易。纵此间栉风沐雨,倒也甘心如芥。”
她又叹息,相当无奈,“这是真心话。”
她一而再试图解释,并未翻脸,东方秀想祝与玦的拜师之意的确为真。
他神色微敛,“我实不敏。无凭无据的承诺,如何检验?”他又振袖摆出态度,“更莫说这毒酒之举了。若仅为宴席间的玩笑话,您却百般自饰、危言耸听,以威逼诱骗于我……呵,今日纵身死,秀亦不屈从。”
受制于人,总是容易暴露真相。
祝魏暗道不妙,最后阴仄仄发难,“我这人气量狭小,如果一再遭拒,令我怀恨于心,便久久不能忘。来日当真将这笔账记在先生身上,那可怎么办?”
“管仲起初支持公子纠,不留情面地拦路射杀公子小白欲清除祸患。可小白假死逃窜,最终率先入齐得到国君之位。然而管夷吾却仍被齐桓公聘作相国,尽心辅佐,此明君良臣成千古佳谈。我以为世事难料,公子可不会将这些放在心上。”东方秀付之一笑,“公子勿再戏言。”
“……先生真是妙语连珠。”祝魏只得罢休,仍有不甘地咬咬牙,坦诚道:“适才之语确实逾矩了。此非毒酒,良药也。我知先生多日奔波,风尘仆仆,便令人备了些养心安神的药汤。”
很好,看样子今天的祝与玦已经发过病了,不至于一日做两件荒唐事。
心知至少今晚尘埃落定了。东方秀微微颔首,缓慢却不停顿地将三杯药饮尽。药并不苦涩,相反味微甘甜。
“多谢公子款待。”他旋即起身,心知肚明祝魏不会再有旁的发难,也不愿捏着鼻子继续留于此地。他规矩行礼后转而大步离席。
无人阻拦。祝魏看着他决绝的背影,知晓不能把人逼得太紧,苦恼地思索接下来该怎么做。
*
返程的路只有祝叶一人带他。
行至府邸门口,东方秀神色自若地挥手道别,“今日有劳将军了。”连这种事都敢一起做,这祝叶恐怕早已彻底投靠了祝与玦,未留下余地。
“过几日或许我们还会再见。”
祝叶利落上了马车,握紧缰绳,扬眉道,“期待未来与先生共事!”两人皆心若明镜,今晚这一遭,是祝魏第一次出手,却绝不是最后一次。
“……”东方秀目光微沉,静默看着他离开。
车架远离,彻底不可见后,他才转身大步入府。望着身边的管事,他当机立断,“备马,告诉叔父我现在就出城!”
*
天光明媚,一天一夜后雪终于停了,整座城堆满积雪,入目皆是银白。
难得睡了个无人打扰的好觉。百无聊赖,祝魏屏退左右,漫不经心看着铜镜里的容颜,暗暗思索过两天该出什么后招。
——这个东方秀她挺想得到的,所以需要更耐心些,需要更周密的计划。不要太强硬了,更不能做出些明面上的动作,引来旁人插手,惹得他记恨于心。
她还是习惯一身黑,只是换上了宽袍大袖的繁复衣袍,缀着精美的珠宝美玉,整个人风华正茂,玉润冰清。衣袍间满是熏香的味道,那是她特制的,极为珍贵。
久在军中,她最受不了的就是那些血汗交织的味道。更别提有些人的体味,夏日行军时真是令人崩溃。她迫不得已用浓烈的香料将自己的衣物熏得香气逼人,总算闻不到那些怪味,令她舒畅许多。
虽然这种做法令她偶尔会被祝武责骂,不过比起整日的嗅觉受苦,她乐意如此。
说到祝武……说起来,午间彻世叔他们便该返回了吧?
……一时糊涂。祝魏抬袖,蹙着眉想了想,还是决定不换衣服了。左右接完人她就又回来了,纵是骑马穿这身一时倒也可以。
她微微勾唇,心情美妙地起身,果断出发。
*
雪微微消融,天气仍旧寒冷。
知晓打了胜仗回都,众多百姓夹道欢迎,城中相当热闹。
这次领军回来的统帅是南宫彻,与祝武自小一同长大的兄弟。当年夺嫡内战中坚定站在祝武身边,武将中祝武的左膀右臂之一,善守,能力不俗、地位显赫。同时他也是南宫漠的父亲,算是看着祝魏长大的长辈。
祝魏和祝叶也没和他分开多久,这会儿又见面了,自然不必刻意说些嘘寒问暖的场面话。
“彻世叔,怎么没见流景啊?”环顾一周见不到人,祝叶不免疑惑,笑着问,“他不是和与玦一起被调回来了吗?”
祝魏也驾着马缓缓靠近,低声困惑道,“是父皇又下达了什么命令吗?”
南宫彻摸了摸胡子,另一只手把控缰绳,“本来他是该一起回来的。不过昨夜碰到了个意外之人,那人希望见陛下一面。出于安全考虑,我便令流景率一队人马送他过去,随后再快些返回了。”
“哦?这样啊。”有些话点到为止,祝叶没再多问。
祝魏也叹口气,藏不住的失落,“……今日又未见到流景。”明明才几日不见,她已经有些想念他了。
——如果说祝武的发小是南宫彻,那么她与祝叶、南宫漠三人便也算青梅竹马了。
南宫漠倒不是久在军中,不过十二岁往后,每几年都会过来参与几次战役历练。一次战役包括行军时间等,算上去最少也有两三个月了。每次他来,除了作战时各赴战场,余下时间三人便会凑在一起训练生活,是以关系愈密。
祝魏收回思绪,安静跟随大部队前进。
*
东方秀的动作真是快过了头,就连祝魏也没预料到。
祝魏的宫殿白日里依然古朴雅致,雕梁画栋。她尚没有妃嫔美妾,仆侍们各自进行自己的任务。四周空旷,静谧清幽。
接到消息,张津立即赶来。他神色匆匆,一过来便压低声音,“大事不好了,二公子!”他颇为无语地坐下,从桌案上取下一枚李子咬了口,“您怎么还这么悠闲啊?”
祝魏懒散倚在榻上,慢悠悠回话,“有什么大事?这会儿热,自然无事可做。我要下午再练剑。”
张津这下确定她尚不知此事了。
他组织语言,斟酌道,“呃,有件不算太妙的事,的确不大,但与玦听后可莫要气恼啊,更不要迁怒于我。”但早知此人脾性,他的声音愈小。
祝魏眨眨眼,一时猜不出,“洗耳恭听。”看他的样子,令她有点不安呐。
张津看着她道,“昨夜东方秀离开洛阳,千里自荐,得到了陛下的青睐,初入官场便官至奉常……”他顿了顿,又补充,“如今东方先生在陛下身边,暂时不会回洛阳了!”
“……啊?”祝魏傻眼了。
但眼下有一个问题他无法妄下决断——这祝与玦究竟是在信口雌黄,还是当真离谱到宫宴上大庭广众之下投毒。此人确实恣意妄为,叫人捉摸不透,有时行事全然不顾后果。
最初东方秀也怀疑过她扮猪吃虎,可有些事却实在不像纯粹为了掩饰自己能做出来的,譬如当年杀宫川,又如今日与崔奕结仇……此人或许当真狂悖,行事无章法。
——先看她有无杀意,便知这毒酒之局的虚实了。
四周阒然无声。良久后,东方秀面无表情,目光微动,“知人未易,相知实难。初次相见,公子愿意唤我一声‘先生’,殷殷之心,惓惓之忱,令人动容。”
他微笑,语气镇定,“可秀如今亦不过一方失去师长,未及出师的学子,恐力不胜任,又疑云满腹:不谈管鲍之交、雷陈之谊,与人相交尚且要知其秉性、志趣相投、性情相合。更何谈拜师?”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人降于世,肉身天赐,外力无可更改。而魂魄精神,则因其所见所闻所学所思,因为认知学习而铸就,师者如再生之父母也。但同时,师与徒间,亦不含血脉亲情,拜师者终有自立门户一日,此二人间初相亲无隙,而其后能否善始善终,则全看个人道德。”
他目光微沉,带着审视之意,“名器经千锤百炼而成,光彩夺目,淬炼之火却终会在无柴薪后熄灭。公子说的推心置腹,秀不敢妄想。敢问公子,倘若你我为师徒,秀为严师,一朝遗大投艰、言辞咄咄,令公子不堪重负,届时……我心有畏惧。纵今日侥幸活下,我又如何善终?”
先例在前,祝魏不好说胡话。
她摇了摇头,捂住嘴巴凝视着他,半点不认真,“见先生心思玲珑至此地步,全然与那满口污言秽语的臭石头无关。因何这般悲观?我倒听说过这世间有一种无熄之焰,就在南星。若先生收下我,待改日攻下贼夷。我将其奉上为拜师礼如何?”
“公子莫要岔开话题了。”
东方秀目不转睛看她,“一旦拜师礼成,你我便唇齿相依,再难割舍。秀亦非草木,定有心中不畅、怒火难耐之时。寻常师生间自然学生处处以师长为尊,身体之痛、精神之辱,皆为常事。”
他挑眉,掩嘴笑道,“可若此徒弟为公子……我实不知公子之心。单凭旁人之言,您无法忍受之事太多。公子先前所承诺的‘尽心侍奉‘,值此时刻又当如何呢?”
……还没收下她,就开始给下马威了。
祝魏眼波流转,似乎有些举棋不定,“魏虽无知,亦深谙求学问道之不易。纵此间栉风沐雨,倒也甘心如芥。”
她又叹息,相当无奈,“这是真心话。”
她一而再试图解释,并未翻脸,东方秀想祝与玦的拜师之意的确为真。
他神色微敛,“我实不敏。无凭无据的承诺,如何检验?”他又振袖摆出态度,“更莫说这毒酒之举了。若仅为宴席间的玩笑话,您却百般自饰、危言耸听,以威逼诱骗于我……呵,今日纵身死,秀亦不屈从。”
受制于人,总是容易暴露真相。
祝魏暗道不妙,最后阴仄仄发难,“我这人气量狭小,如果一再遭拒,令我怀恨于心,便久久不能忘。来日当真将这笔账记在先生身上,那可怎么办?”
“管仲起初支持公子纠,不留情面地拦路射杀公子小白欲清除祸患。可小白假死逃窜,最终率先入齐得到国君之位。然而管夷吾却仍被齐桓公聘作相国,尽心辅佐,此明君良臣成千古佳谈。我以为世事难料,公子可不会将这些放在心上。”东方秀付之一笑,“公子勿再戏言。”
“……先生真是妙语连珠。”祝魏只得罢休,仍有不甘地咬咬牙,坦诚道:“适才之语确实逾矩了。此非毒酒,良药也。我知先生多日奔波,风尘仆仆,便令人备了些养心安神的药汤。”
很好,看样子今天的祝与玦已经发过病了,不至于一日做两件荒唐事。
心知至少今晚尘埃落定了。东方秀微微颔首,缓慢却不停顿地将三杯药饮尽。药并不苦涩,相反味微甘甜。
“多谢公子款待。”他旋即起身,心知肚明祝魏不会再有旁的发难,也不愿捏着鼻子继续留于此地。他规矩行礼后转而大步离席。
无人阻拦。祝魏看着他决绝的背影,知晓不能把人逼得太紧,苦恼地思索接下来该怎么做。
*
返程的路只有祝叶一人带他。
行至府邸门口,东方秀神色自若地挥手道别,“今日有劳将军了。”连这种事都敢一起做,这祝叶恐怕早已彻底投靠了祝与玦,未留下余地。
“过几日或许我们还会再见。”
祝叶利落上了马车,握紧缰绳,扬眉道,“期待未来与先生共事!”两人皆心若明镜,今晚这一遭,是祝魏第一次出手,却绝不是最后一次。
“……”东方秀目光微沉,静默看着他离开。
车架远离,彻底不可见后,他才转身大步入府。望着身边的管事,他当机立断,“备马,告诉叔父我现在就出城!”
*
天光明媚,一天一夜后雪终于停了,整座城堆满积雪,入目皆是银白。
难得睡了个无人打扰的好觉。百无聊赖,祝魏屏退左右,漫不经心看着铜镜里的容颜,暗暗思索过两天该出什么后招。
——这个东方秀她挺想得到的,所以需要更耐心些,需要更周密的计划。不要太强硬了,更不能做出些明面上的动作,引来旁人插手,惹得他记恨于心。
她还是习惯一身黑,只是换上了宽袍大袖的繁复衣袍,缀着精美的珠宝美玉,整个人风华正茂,玉润冰清。衣袍间满是熏香的味道,那是她特制的,极为珍贵。
久在军中,她最受不了的就是那些血汗交织的味道。更别提有些人的体味,夏日行军时真是令人崩溃。她迫不得已用浓烈的香料将自己的衣物熏得香气逼人,总算闻不到那些怪味,令她舒畅许多。
虽然这种做法令她偶尔会被祝武责骂,不过比起整日的嗅觉受苦,她乐意如此。
说到祝武……说起来,午间彻世叔他们便该返回了吧?
……一时糊涂。祝魏抬袖,蹙着眉想了想,还是决定不换衣服了。左右接完人她就又回来了,纵是骑马穿这身一时倒也可以。
她微微勾唇,心情美妙地起身,果断出发。
*
雪微微消融,天气仍旧寒冷。
知晓打了胜仗回都,众多百姓夹道欢迎,城中相当热闹。
这次领军回来的统帅是南宫彻,与祝武自小一同长大的兄弟。当年夺嫡内战中坚定站在祝武身边,武将中祝武的左膀右臂之一,善守,能力不俗、地位显赫。同时他也是南宫漠的父亲,算是看着祝魏长大的长辈。
祝魏和祝叶也没和他分开多久,这会儿又见面了,自然不必刻意说些嘘寒问暖的场面话。
“彻世叔,怎么没见流景啊?”环顾一周见不到人,祝叶不免疑惑,笑着问,“他不是和与玦一起被调回来了吗?”
祝魏也驾着马缓缓靠近,低声困惑道,“是父皇又下达了什么命令吗?”
南宫彻摸了摸胡子,另一只手把控缰绳,“本来他是该一起回来的。不过昨夜碰到了个意外之人,那人希望见陛下一面。出于安全考虑,我便令流景率一队人马送他过去,随后再快些返回了。”
“哦?这样啊。”有些话点到为止,祝叶没再多问。
祝魏也叹口气,藏不住的失落,“……今日又未见到流景。”明明才几日不见,她已经有些想念他了。
——如果说祝武的发小是南宫彻,那么她与祝叶、南宫漠三人便也算青梅竹马了。
南宫漠倒不是久在军中,不过十二岁往后,每几年都会过来参与几次战役历练。一次战役包括行军时间等,算上去最少也有两三个月了。每次他来,除了作战时各赴战场,余下时间三人便会凑在一起训练生活,是以关系愈密。
祝魏收回思绪,安静跟随大部队前进。
*
东方秀的动作真是快过了头,就连祝魏也没预料到。
祝魏的宫殿白日里依然古朴雅致,雕梁画栋。她尚没有妃嫔美妾,仆侍们各自进行自己的任务。四周空旷,静谧清幽。
接到消息,张津立即赶来。他神色匆匆,一过来便压低声音,“大事不好了,二公子!”他颇为无语地坐下,从桌案上取下一枚李子咬了口,“您怎么还这么悠闲啊?”
祝魏懒散倚在榻上,慢悠悠回话,“有什么大事?这会儿热,自然无事可做。我要下午再练剑。”
张津这下确定她尚不知此事了。
他组织语言,斟酌道,“呃,有件不算太妙的事,的确不大,但与玦听后可莫要气恼啊,更不要迁怒于我。”但早知此人脾性,他的声音愈小。
祝魏眨眨眼,一时猜不出,“洗耳恭听。”看他的样子,令她有点不安呐。
张津看着她道,“昨夜东方秀离开洛阳,千里自荐,得到了陛下的青睐,初入官场便官至奉常……”他顿了顿,又补充,“如今东方先生在陛下身边,暂时不会回洛阳了!”
“……啊?”祝魏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