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头烂额。
程亮、吴梦云、刘岳林。三个人无法开口的人遭遇的事,池雨都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去找到真相。可她只是一个小小的记者,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线索,找不到突破口,便只能日日做困兽之斗。
没有了凌依鹿的帮助,警方就算表示相信了池雨的故事,愿意提供帮助,也依旧无法找到吴梦云的下落。首先办案的先决条件就不具备——吴梦云与盛捷未办理离婚,一切无从查起,再加上池雨无法为吴梦云现在到底是失踪还是私奔定性,用警方的原话来说,就是——“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一个人有犯罪嫌疑,警方就不能滥用职权,利用技术侦查手段去随便定位她的手机。”
从公安局出来,花费了足足一个半小时,池雨才从繁华的闹市区回到了自己家。打开门,家里的一切还和刚刚离开时一样,只是多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正午时分,客厅热得像在沸腾。池雨突然想起阳台还有几盆因为严重缺水而岌岌可危的植物,于是拎起一桶水,推开玻璃门。一股热浪瞬间将池雨裹挟其中,带到了阳光密集坠落的中心。两盆兰花好像已经干枯死掉了,只剩最大的那盆三角梅还在苦苦挣扎,因严重缺水而曲卷成一团的叶片好似一个一个的茧,执着挂在枝干,以期雨水速速降临。
那曾经闪亮的希望就像是植物被筛过的光线,落在地上却只看得到一个比一个更大的黑影,甚至可以清楚它逐渐熄灭的路线。尽管失望的情绪反复在心中翻涌,可池雨始终存有一丝执念,她走回卧室,把目光定格在窗台上那方反射着强光的木盒。
那光亮带着温度,投射到她的脸颊,似乎是程亮在轻轻安慰她,一切不过是过程罢了。
对,她是不会放弃的,永远不会!
------------------------------------
临近傍晚,凌云小区楼角土特产店卖鸡肉的摊主张姐正麻利地把摊上最后一只土鸡剁成小块,“诶!老李,看了网上的新闻没?”
“忙着给饺子馆绞肉馅没来得及看手机啊,出啥大事了?”老李手下动作没停,把肉馅一一称重装袋。
“也不是啥了不起的,”卖鸡肉的张姐一面剁成小块的鸡肉递给面前的女孩,一面头冲着旁边卖猪肉的摊位朗声说道,“就是说有个记者,就咱本市报社的,看照片还挺帅的,因为虚假报道,被人从金鳞国际十楼扔了下来。你说这现代人是怎么回事哦,戾气这么重,真不知道自己哪句话就把人得罪了……诶妹妹!你钱付完了,鸡肉不要了啊!”
良久,张姐才看到已经走向大门的女孩陡然转身走回来,机械地接过鸡肉,又急忙跑了出去。
旁边卖猪肉的李大哥拍了拍还望着远去女孩背影出神的张姐,笑呵呵地问道,“然后呢?人死了没?”
“我哪知道啊!就看了第一段……”张姐甩掉自己肩膀上那只油腻腻的手,没好气地答道,“不会回去自己看吗?”
“那肯定没有你讲得好啊,我哪还用花精力看一遍,是不是?”
“懒死你吧!”
池雨木然向前,不知走了多少步,直到身后的对话一个字都听不见了,才从兜里掏出手机。
屏幕异常抖动,连字都险些看不清楚,令她疑心是不是发生地震了。可当她停下脚步抬头环视四周时,才知原来世界一切如常。因为迎着夕阳,几个迎面走来,牵着孩童的老人映照出汗液光泽的面部还露出恬淡的神情,颤抖的原来是她自己的手。
输入关键字后,网页立刻出现了无数个类似的标题,内容如出一辙,甚至报道中都使用了刘岳林同一张照片——好像就是他入职都市日报时的登记照。
继续上滑,在最后一个相关报道下面,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池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仔仔细细辨认了几遍,才知自己并没有看错。她还不死心,又退出界面,重新一一点击之前的几个新闻链接。
夕阳开始缓慢向远山的另一边移动,东侧山脉静静躺在逐渐扩大的阴影中,山下的建筑被勾勒出重重黑色轮廓,宛如一个个缄默的守卫。西边起伏的山峦则沐浴在万丈霞光之中,半山腰几栋高楼的玻璃窗被迅速点亮,安静如水中深眠的金色游鱼。
热烈的一天即将落幕,而池雨却无暇去欣赏这伟大的谢幕仪式。
因为按照报道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看,第一个报道这条新闻的正是她和刘岳林最熟悉的都市日报,报道的记者,则是廖成勇。
她放下手机,却始终忘不掉新闻下方那些评论,那些和其他文字一样,由普通偏旁部首构成的黑色文字,拼凑在一起,竟能表达出如此令人生畏的恶意!
他们认识刘岳林吗?他们了解过他吗?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吗?说这些难听的诅咒不需要负责任吗?
有人拎着甜品从街边面包店,音乐门缝间渗了出来,是韩国女生在用甜美欢快的嗓音感慨着自己即将要动身去见心动的男孩,也顺便提醒着池雨是时候重新启动身体。她扬起僵硬的手,对一辆正常行驶的汽车作出抱歉的手势,快速穿过马路。
----------------------------------------
一个月前。
袁启民将转椅后撤,腿一使劲,双脚就重重搭上了桌子。头皮刺痒得厉害,大概只是因为一周都没有洗澡了,把手指绕到头发下面挠还是解不了心头的难受,于是他将目光移向正对面的毛玻璃——玻璃的另一侧此刻光线昏暗,意味着大厅的员工已经全部乖乖听他的话按时下班了。
今天是属于他自己少有的懈怠时刻,当然不需要那些废物用加班来证明自己的忠诚。
他放心将假发一把摘下,露出一颗光洁如卤蛋的头顶和四周稀疏的短毛。也许摘掉面前这顶高耸入云的特制假发后,他的身高连165都保不住,但他并不在意,只是用指甲在头皮放肆摩擦,直到留下道道红印。在心头暗爽的同时,视线不自觉地又锁定了桌上摊开的报纸,年近50的袁启民瞬间笑容纯真如孩童。
从小,他就对文字产生了一种近乎偏执的爱意,在其他同学踢球玩闹的年纪,他却选择独自留在教室里翻字典,去认识一个个新的文字,再顺便背下每个字的各个释义。因为严重偏科,他从不参加体育活动,除了语文老师,其他老师对他从来不吝批评的词汇,班里更没一个人愿意做他的朋友。起初他不懂,还写了几篇作文来讥讽,说什么“世人皆醉我独醒”。直到一路长大,依旧孑然一身,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因为腹中那些可以任意排列组合的偏旁部首,和脱口而出的生僻词汇而显得太过与众不同。可他放不下心头那滚烫的热爱,更放不下那份清高,更加发奋地读书、认字,甚至废寝忘食的程度。
直到入了行,他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那些栖息在他身体内部的点横竖撇捺,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快速成长了起来。于是,偏旁任意组合而成的文字,变成了他手中最锐利的武器,纷扬的事件将被笔画繁复的文字充足,新闻中每个人物都会有一个性格分明的具象化描写,切入的角度,事件的真相,甚至连升华主旨的落脚点都可以由他来任意重新定义。
在新闻的世界里,他就是神。
上个月,自从得到了旺晨地产老总吕紫山的老婆辛子英,与健身教练任云森约会的线索之后,炮制出和程亮那新闻一样爆炸效果的想法就像生了锈的钉子一样,深深长在了他脑子里。
我又不比程亮差。
当这句无意识的自我感慨被大脑捕捉到,袁启民的怒火被瞬间点燃,甚至喷涌着渗透进了血液,全身都因此而激动得沸腾了起来。
程亮算什么东西?也配跟我——堂堂都市日报袁主编比?!
可就是这个连级别都不如他的人,总是如影随形地纠缠着他。他半夜突然醒来,第一个想起的就是程亮,工作做出每个抉择之前,也总会不自觉地望向桌上那张合照,想要是程亮会怎么做。
“草,你别他妈在我面前这样拽行吗?报社里能呼风唤雨指点江山的人,是我,是我!”袁启民的嘴唇不自觉地颤抖,脸因激动而变得潮红,口水溅到了相框,正中程亮的脸。
半小时后,刘岳林被他成功说通,决定去蹲点跟踪。
到底是二号得力干将,刘岳林只花了不到两周就拍到了两人约会的正面照片,甚至连老总夫人包养教练的隐秘爱巢都被他挖到了。可惜报道出来之后,袁启民没有得到想象中那样热烈的反响,每次经过大厅走回办公室时,也总觉得有人在背后笑话他白忙活了一场。
让你们都加班,我看谁还有精力多嘴!
一次下班前,他和往常一样在公司前台查看寄送来的文件,却意外看到了四封一模一样的,寄给刘岳林的邮件。他不知自己是怎么了,竟鬼使神差地统统拿走——不是为别的,只因那四封邮件全都没有留下寄出的地址。
来不及等回到车上,邮件包装在电梯里就已尽数被撕开。里面血红色的大字,一模一样的内容让见多识广的袁启民被吓得钉在原地。电梯门开了,他逃也似的一口气跑到了车子上,心跳仍如擂鼓般咚咚作响——都是那条桃色新闻惹出来的!也许过不了多久,接到恐吓信的人就会是他了。袁启民痛苦地右手扶额,悔恨化作周身冷汗,急速包裹住了他。
突然耳边传来关车门的声音,袁启民的失控仿若见光的蟑螂,瞬间四散。透过半开的车门,他瞥见了刚从印刷车间回来,刚停好车的刘岳林,一条绝世好计猛地浮上脑海——
对啊,他最擅长文字了,只要在网上发布匿名爆料,再花钱推上热搜高位,把刘岳林塑造成为了制造爆点不择手段的记者,再想办法把自己从这件事里摘得干干净净,不就结了?
至于后面如何摆平,他心里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想到这里,袁启民丢掉的三魂七魄瞬间归了位,从腕间取下佛珠,气定神闲地诵了几句经文。
程亮、吴梦云、刘岳林。三个人无法开口的人遭遇的事,池雨都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去找到真相。可她只是一个小小的记者,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线索,找不到突破口,便只能日日做困兽之斗。
没有了凌依鹿的帮助,警方就算表示相信了池雨的故事,愿意提供帮助,也依旧无法找到吴梦云的下落。首先办案的先决条件就不具备——吴梦云与盛捷未办理离婚,一切无从查起,再加上池雨无法为吴梦云现在到底是失踪还是私奔定性,用警方的原话来说,就是——“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一个人有犯罪嫌疑,警方就不能滥用职权,利用技术侦查手段去随便定位她的手机。”
从公安局出来,花费了足足一个半小时,池雨才从繁华的闹市区回到了自己家。打开门,家里的一切还和刚刚离开时一样,只是多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正午时分,客厅热得像在沸腾。池雨突然想起阳台还有几盆因为严重缺水而岌岌可危的植物,于是拎起一桶水,推开玻璃门。一股热浪瞬间将池雨裹挟其中,带到了阳光密集坠落的中心。两盆兰花好像已经干枯死掉了,只剩最大的那盆三角梅还在苦苦挣扎,因严重缺水而曲卷成一团的叶片好似一个一个的茧,执着挂在枝干,以期雨水速速降临。
那曾经闪亮的希望就像是植物被筛过的光线,落在地上却只看得到一个比一个更大的黑影,甚至可以清楚它逐渐熄灭的路线。尽管失望的情绪反复在心中翻涌,可池雨始终存有一丝执念,她走回卧室,把目光定格在窗台上那方反射着强光的木盒。
那光亮带着温度,投射到她的脸颊,似乎是程亮在轻轻安慰她,一切不过是过程罢了。
对,她是不会放弃的,永远不会!
------------------------------------
临近傍晚,凌云小区楼角土特产店卖鸡肉的摊主张姐正麻利地把摊上最后一只土鸡剁成小块,“诶!老李,看了网上的新闻没?”
“忙着给饺子馆绞肉馅没来得及看手机啊,出啥大事了?”老李手下动作没停,把肉馅一一称重装袋。
“也不是啥了不起的,”卖鸡肉的张姐一面剁成小块的鸡肉递给面前的女孩,一面头冲着旁边卖猪肉的摊位朗声说道,“就是说有个记者,就咱本市报社的,看照片还挺帅的,因为虚假报道,被人从金鳞国际十楼扔了下来。你说这现代人是怎么回事哦,戾气这么重,真不知道自己哪句话就把人得罪了……诶妹妹!你钱付完了,鸡肉不要了啊!”
良久,张姐才看到已经走向大门的女孩陡然转身走回来,机械地接过鸡肉,又急忙跑了出去。
旁边卖猪肉的李大哥拍了拍还望着远去女孩背影出神的张姐,笑呵呵地问道,“然后呢?人死了没?”
“我哪知道啊!就看了第一段……”张姐甩掉自己肩膀上那只油腻腻的手,没好气地答道,“不会回去自己看吗?”
“那肯定没有你讲得好啊,我哪还用花精力看一遍,是不是?”
“懒死你吧!”
池雨木然向前,不知走了多少步,直到身后的对话一个字都听不见了,才从兜里掏出手机。
屏幕异常抖动,连字都险些看不清楚,令她疑心是不是发生地震了。可当她停下脚步抬头环视四周时,才知原来世界一切如常。因为迎着夕阳,几个迎面走来,牵着孩童的老人映照出汗液光泽的面部还露出恬淡的神情,颤抖的原来是她自己的手。
输入关键字后,网页立刻出现了无数个类似的标题,内容如出一辙,甚至报道中都使用了刘岳林同一张照片——好像就是他入职都市日报时的登记照。
继续上滑,在最后一个相关报道下面,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池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仔仔细细辨认了几遍,才知自己并没有看错。她还不死心,又退出界面,重新一一点击之前的几个新闻链接。
夕阳开始缓慢向远山的另一边移动,东侧山脉静静躺在逐渐扩大的阴影中,山下的建筑被勾勒出重重黑色轮廓,宛如一个个缄默的守卫。西边起伏的山峦则沐浴在万丈霞光之中,半山腰几栋高楼的玻璃窗被迅速点亮,安静如水中深眠的金色游鱼。
热烈的一天即将落幕,而池雨却无暇去欣赏这伟大的谢幕仪式。
因为按照报道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看,第一个报道这条新闻的正是她和刘岳林最熟悉的都市日报,报道的记者,则是廖成勇。
她放下手机,却始终忘不掉新闻下方那些评论,那些和其他文字一样,由普通偏旁部首构成的黑色文字,拼凑在一起,竟能表达出如此令人生畏的恶意!
他们认识刘岳林吗?他们了解过他吗?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吗?说这些难听的诅咒不需要负责任吗?
有人拎着甜品从街边面包店,音乐门缝间渗了出来,是韩国女生在用甜美欢快的嗓音感慨着自己即将要动身去见心动的男孩,也顺便提醒着池雨是时候重新启动身体。她扬起僵硬的手,对一辆正常行驶的汽车作出抱歉的手势,快速穿过马路。
----------------------------------------
一个月前。
袁启民将转椅后撤,腿一使劲,双脚就重重搭上了桌子。头皮刺痒得厉害,大概只是因为一周都没有洗澡了,把手指绕到头发下面挠还是解不了心头的难受,于是他将目光移向正对面的毛玻璃——玻璃的另一侧此刻光线昏暗,意味着大厅的员工已经全部乖乖听他的话按时下班了。
今天是属于他自己少有的懈怠时刻,当然不需要那些废物用加班来证明自己的忠诚。
他放心将假发一把摘下,露出一颗光洁如卤蛋的头顶和四周稀疏的短毛。也许摘掉面前这顶高耸入云的特制假发后,他的身高连165都保不住,但他并不在意,只是用指甲在头皮放肆摩擦,直到留下道道红印。在心头暗爽的同时,视线不自觉地又锁定了桌上摊开的报纸,年近50的袁启民瞬间笑容纯真如孩童。
从小,他就对文字产生了一种近乎偏执的爱意,在其他同学踢球玩闹的年纪,他却选择独自留在教室里翻字典,去认识一个个新的文字,再顺便背下每个字的各个释义。因为严重偏科,他从不参加体育活动,除了语文老师,其他老师对他从来不吝批评的词汇,班里更没一个人愿意做他的朋友。起初他不懂,还写了几篇作文来讥讽,说什么“世人皆醉我独醒”。直到一路长大,依旧孑然一身,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因为腹中那些可以任意排列组合的偏旁部首,和脱口而出的生僻词汇而显得太过与众不同。可他放不下心头那滚烫的热爱,更放不下那份清高,更加发奋地读书、认字,甚至废寝忘食的程度。
直到入了行,他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那些栖息在他身体内部的点横竖撇捺,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快速成长了起来。于是,偏旁任意组合而成的文字,变成了他手中最锐利的武器,纷扬的事件将被笔画繁复的文字充足,新闻中每个人物都会有一个性格分明的具象化描写,切入的角度,事件的真相,甚至连升华主旨的落脚点都可以由他来任意重新定义。
在新闻的世界里,他就是神。
上个月,自从得到了旺晨地产老总吕紫山的老婆辛子英,与健身教练任云森约会的线索之后,炮制出和程亮那新闻一样爆炸效果的想法就像生了锈的钉子一样,深深长在了他脑子里。
我又不比程亮差。
当这句无意识的自我感慨被大脑捕捉到,袁启民的怒火被瞬间点燃,甚至喷涌着渗透进了血液,全身都因此而激动得沸腾了起来。
程亮算什么东西?也配跟我——堂堂都市日报袁主编比?!
可就是这个连级别都不如他的人,总是如影随形地纠缠着他。他半夜突然醒来,第一个想起的就是程亮,工作做出每个抉择之前,也总会不自觉地望向桌上那张合照,想要是程亮会怎么做。
“草,你别他妈在我面前这样拽行吗?报社里能呼风唤雨指点江山的人,是我,是我!”袁启民的嘴唇不自觉地颤抖,脸因激动而变得潮红,口水溅到了相框,正中程亮的脸。
半小时后,刘岳林被他成功说通,决定去蹲点跟踪。
到底是二号得力干将,刘岳林只花了不到两周就拍到了两人约会的正面照片,甚至连老总夫人包养教练的隐秘爱巢都被他挖到了。可惜报道出来之后,袁启民没有得到想象中那样热烈的反响,每次经过大厅走回办公室时,也总觉得有人在背后笑话他白忙活了一场。
让你们都加班,我看谁还有精力多嘴!
一次下班前,他和往常一样在公司前台查看寄送来的文件,却意外看到了四封一模一样的,寄给刘岳林的邮件。他不知自己是怎么了,竟鬼使神差地统统拿走——不是为别的,只因那四封邮件全都没有留下寄出的地址。
来不及等回到车上,邮件包装在电梯里就已尽数被撕开。里面血红色的大字,一模一样的内容让见多识广的袁启民被吓得钉在原地。电梯门开了,他逃也似的一口气跑到了车子上,心跳仍如擂鼓般咚咚作响——都是那条桃色新闻惹出来的!也许过不了多久,接到恐吓信的人就会是他了。袁启民痛苦地右手扶额,悔恨化作周身冷汗,急速包裹住了他。
突然耳边传来关车门的声音,袁启民的失控仿若见光的蟑螂,瞬间四散。透过半开的车门,他瞥见了刚从印刷车间回来,刚停好车的刘岳林,一条绝世好计猛地浮上脑海——
对啊,他最擅长文字了,只要在网上发布匿名爆料,再花钱推上热搜高位,把刘岳林塑造成为了制造爆点不择手段的记者,再想办法把自己从这件事里摘得干干净净,不就结了?
至于后面如何摆平,他心里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想到这里,袁启民丢掉的三魂七魄瞬间归了位,从腕间取下佛珠,气定神闲地诵了几句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