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郁离的那句“慢着!”却被桓石虔当成畏惧,头一抬,蔑视道:“现在想当缩头乌龟,晚了!”
刘郁离眸色一冷,嘴角却微微扬起,虽不知来人具体身份,但见桓家仆人对此人的恭敬,想来不是个一般身份的桓家人。
“不知桓将军是想以多欺少,还是一对一?”
桓石虔:“两个黄毛小儿,你们一起上。”
刘郁离终于体会到为什么经常有人看她不顺眼了,这劲劲的样子,怎么看都是在挑衅,不紧不慢说道:“我们二对一,纵使赢了也不光彩。”
伸手指着马文才说道:“不如,桓将军先与我手下的校尉过两招,若是赢了,再同本将军动手也不晚。”
提起此事,刘郁离自然是得意的,要不然之前也不会在马文才面前暗戳戳炫耀,等待桓家对她礼遇有加。
谁知该配合她演出的桓家,不仅不接戏,还隔空抽了她一巴掌,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一次带下属出来执行任务,就被人当场打脸,刘某人当场破防,此番选择让马文才出手,无疑是对桓石虔明示,你想和我交手,还不配!
桓石虔当然听出来了,怒极反笑,“那就看你们有没有胆子了?输的一方直接把命留下,敢不敢?”
这是激将法,刘郁离看出来了。他们二人前来拜见桓冲乃是公务,虽不知到底哪里惹了这位桓将军的厌恶,但他若是想要他们的命,总要师出有名,擅闯刺史府罪不至死,那就再加个死生自负的赌局,狠辣至极。
刘郁离与马文才相视一眼,开言道:“桓将军都敢,我们又有何不敢!”
上前一步,直面桓石虔,“只赌命,筹码太低,我再加一把刀,换桓家一千精兵。”
以桓家这种态度,秦国自襄阳出兵攻打荆州时,她和马文才还能抢到领兵的机会吗?他们来此,可不是用自己的情报给桓家搭青云梯的。
没有兵马,那就从桓家手里夺。
对于刘郁离的提议,桓石虔不屑一顾,哂笑道:“一把破刀,就想换桓家一千精兵。本将军还不傻。”
刘郁离二话不说将断江从锦盒中取出,一把扔给马文才。笑意不达眼底,“用这把破刀给桓将军开开眼。”
说到“破刀”二字时,别有重音。
长臂一伸,一把金色宝刀赫然在手,马文才手腕轻轻转动,刀鞘上的金色游龙仿佛活了过来,径直穿入桓石虔双眸,隐约间破空声如龙吟声响起。
瞳孔放大到极致,等桓石虔从惊愕中回过神,正对上刀鞘处的一双殷红龙目,冰冷的光芒射进他的眼眸。
“这是.......”桓石虔倒吸一口凉气,声音多了几分震颤,“这是……断江?”
“只要将军赢了,我们二人的命,连同这把断江一起拿去。”刘郁离一开口便是生死置之度外的豪气万千。
随即,话锋一转,冷冷说道:“若是输了,将军这条命归我,桓家还要再送我一千精兵。”
视线死死黏在断江上一分一毫不肯错开,桓石虔已经被断江冲昏了头脑,满口答应,“好!”
这一瞬间,他忘记思考断江为何会出现在来年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手里,也忘了对方既然敢提出如此条件,必是有一定底气。
马文才握着断江用力一掷,刀鞘飞去,银白的刀身照出冰雪之光。
之前接过刘郁离名帖,去书房禀报的仆人意识到不妙。
来人请见使君,他却因虔将军的阻拦,没有如实禀告,本以为让对方明日前来,避开虔将军就好,谁知竟会演变成了生死赌局?
再看虔将军一见那把刀,如痴似傻,甚至愿意拿一千精兵做赌注,便知此刀不凡。
对方携重礼拜见,本该是一件宾主尽欢的好事,却因虔将军一时意气成了如今局面,出了岔子,他小命休矣!
趁着马文才与桓石虔交手之时,仆人悄悄遁走,朝着书房的方向一路狂奔,远远看到桓冲走出书房,当即高呼:“使君不好了!”
世家之人,哪怕是奴仆也要讲究从容有度。仆人一副天塌了的模样,桓冲怒斥道:“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仆人气喘吁吁,“虔将军同人动手……赌命!”
霎时间,桓冲脸色一黑。他不是担心桓石虔的安全,而是觉得此举太过张狂,三十多岁的人拿性命当赌注,岂是一个将军该做的事。
见桓冲眉头紧皱,仆人继续说道:“还有一把刀……叫什么断江.......要换桓家一千精兵。”
一听断江,桓冲暗道一声,糟了!同石虔动手的该不会是慕容垂吧?
同为冠军将军,桓冲不认为自己侄子是战神慕容垂的对手。
提起衣摆就要疾跑,转而想起了什么,朝着仆人呵斥道:“还不快带路!”
桓家以军功兴家,府中多设演武场,整个刺史府不是一般的大,一时间搞不清桓石虔是在哪里同人动手。
等桓冲、仆人二人一路跑到庭院,远远地桓冲见到一个年轻人正在与侄子交手,确定不是慕容垂,松了一口气。
脚步刚放慢几分,就见之前一直被压制的侄子,脖颈处多了一把寒光凛凛的宝刀。
只一眼桓冲便认出那是断江,也顾不得世家风度了,大声叫道:“住手!”
马文才没有理会,手持断江继续架在桓石虔脖颈。金色的夕阳洒落在银色的盔甲上,越发显得他长身玉立,风神秀异。
眼神睥睨,孤傲似狼,恍如最肃杀的剑客,眨眼间便能取人性命。
刘郁离一见桓冲便知正主来了,手捧空着的锦盒,朝马文才使了一个眼色。
马文才不是笨人,挪开断江,一转身拿起地上的刀鞘,阖上后,将宝刀放到了锦盒之中。
桓石虔拳头握紧,面红耳赤,羞愧欲死。怎么也没想到在桓家军中从无敌手的自己,有朝一日会被一个闻所未闻的毛头小子打败,还就在桓府之中,众目睽睽之下。
刘郁离、马文才并排而立,朝着已经来到跟前的桓冲齐齐施礼。
刘郁离将锦盒双手捧到桓冲面前,朗声道:“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一时间桓冲不知道刘郁离说的礼物是指他手中的锦盒,还是此番打进刺史府,将刀架在他侄子身上的这件事。
见好就收的道理,刘郁离比谁都懂,未曾开口笑先迎,弯着的腰更低了,“桓将军文韬武略,一表人才,马校尉一时技痒就忍不住讨教了两招。”
“谁知桓将军见此刀乃是伯父遗物,恭敬异常。又见马校尉年幼,处处留手。”
“桓将军对长辈恭敬孝顺,对晚辈不吝赐教,我等深表敬佩。”
刘郁离这种睁眼说瞎话,毫不脸红的坦然、真挚让桓冲刮目相看,年轻人一贯心高气傲,恨不得占尽风头,此时竟然主动递出台阶,真可谓能屈能伸。
花花轿子众人抬,桓冲自不会说什么,走到刘郁离面前,先将人扶起,再取过盒中断江。
伸手摩挲着刀鞘上的金色龙纹雕刻,眼睛一红,一片水光自眼底慢慢浮现。
斯人已逝,整整十年。他从没想过有朝一日还能再见到哥哥的断江。
桓冲仰起头,不愿当着小辈的面,落下泪来。忍了又忍,越涌越多的泪水沿着眼角的沟壑大颗大颗滑落。
当年父亲死后,为了手刃仇人,哥哥桓温倾家荡产请铸剑师打造了这把宝刀。不想屋漏偏逢连夜雨,母亲因伤心过度患了重病,需要吃羊治病。
家中已无多余银钱,哥哥一狠心打算先把宝刀卖了,是他拉着哥哥的手,说把他抵押给羊主换羊,等家中有了钱再来赎。
幸亏碰到了一个好心的羊主,不仅送了一只羊,还愿意养育他。
孝期过后,哥哥欲杀江播报仇时,结果此人死了。哥哥便用此刀灭了江家满门,并因此得到了贵人赏识,他也得以归家。
初任江州刺史时,他又遇到了那位好心的羊主,主动上前相认,酬之以重礼。
但上一年,这位羊主因病逝世。那些陪他一起走过漫长时光的人越来越少,他心中隐隐有了一种预感,用不了多久,他也该走了。
用衣袖擦去泪水,桓冲看刘郁离的目光多了几分和善,“能见到断江回归桓家,老夫死也瞑目了。”
桓石虔听不得这种不吉之语,说道:“叔父是桓家的顶梁柱,必会长命百岁。”
闻言,刘郁离心底暗叹,谁能想到眼前人会死在明年二月,就在淝水之战胜利不久后。
若是桓冲不死,桓谢两家的矛盾彻底爆发,晋国说不定比秦国还短命。
桓冲死后,再过四年,桓家的第二代领导桓石虔也死了。桓家不得不就此蛰伏十多年,直到桓玄崛起,逼得晋安帝禅位,建立桓楚。
然而,这一切皆是桓家的回光反照,桓楚政权不到三年时间,便随着桓玄之死,烟消云散。
刘郁离忽然发现一件很严肃的事,那就是谢家和桓家在淝水之战后,两代领导人都在短时间内接连逝去,老一代的姑且算是老病而死,新一代都死于权势斗争。
也就是说,她就算拿到了军权,如果不能在朝堂中占据一席之位,早晚也会被那群争权夺利的司马皇室、门阀士族联手坑死。
权谋,这是她的薄弱处,看来以后得多扒拉几个谋士了。
刘郁离心中有了盘算,回过神来,立即对着桓冲说道:“使君,秦国有异动。”
说完,从怀中取出谢玄的信,交给桓冲。
桓冲看完信后,脸色凝重,转头吩咐桓石虔,“去请众人前来书房议事。”
等桓石虔走后,桓冲朝着刘郁离、马文才二人说道:“军情紧急,今日便不设宴席为二位接风洗尘了。两位皆是少年英才,此战少不得出一份力。”
刘郁离、马文才相视一眼,二人眼中皆有喜意。很明显桓冲的话在暗示他们,此战会给他们领军出征的机会。
两个光杆司令,兵从哪里来,自然是桓家提供。也就是桓家出人出力,只要刘郁离、马文才不是烂泥扶不上墙,总能捞到战功。
两刻钟后,书房内众人齐聚一堂,桓冲为彼此引见之类的琐事暂且不提,只说众人对于此战的战略部署。
辅国将军杨亮伸手指着地图上的某一地点,说道:“征南将军苻睿将会渡过淮河从东路进军,到时我军只要在此埋伏,以逸待劳,趁大军渡河之时,半渡而击……”
桓石虔指着一处,补充道:“此地有兖州刺史张崇镇守,末将愿与郭铨率兵两万,切断秦军后路,将张崇的援兵尽数歼灭。”
龙骧将军胡彬:“末将愿意出兵斜谷,围困张蚝。”
桓冲点点头,见刘郁离盯着行军图若有所思,问道:“刘将军难道有不同的意见?”
几位将军的计划都是根据刘郁离带来的情报一对一制定的,可以说是稳妥异常,刘郁离又有何不满意的地方?
刘郁离略作思考,直言不讳,“使君,诸位将军的计划无可挑剔。”
“但这份无可挑剔暴露了一件事,我们对秦军的计划一清二楚。”
桓冲明白了刘郁离的意思,“你是担心,秦军会因此发现我们在秦国安插了人手。”
刘郁离点点头,“我们在秦国的人还有大用,此时绝不能暴露。”
桓冲问道:“那你想怎么样?”
刘郁离微微一笑,说道:“抢先偷袭,走敌人的路,让敌人无路可走。”
按计划,一个月后秦国从襄阳出兵偷袭荆州,那他们何不趁秦军还未集结完毕,先下手为强。
刘郁离眸色一冷,嘴角却微微扬起,虽不知来人具体身份,但见桓家仆人对此人的恭敬,想来不是个一般身份的桓家人。
“不知桓将军是想以多欺少,还是一对一?”
桓石虔:“两个黄毛小儿,你们一起上。”
刘郁离终于体会到为什么经常有人看她不顺眼了,这劲劲的样子,怎么看都是在挑衅,不紧不慢说道:“我们二对一,纵使赢了也不光彩。”
伸手指着马文才说道:“不如,桓将军先与我手下的校尉过两招,若是赢了,再同本将军动手也不晚。”
提起此事,刘郁离自然是得意的,要不然之前也不会在马文才面前暗戳戳炫耀,等待桓家对她礼遇有加。
谁知该配合她演出的桓家,不仅不接戏,还隔空抽了她一巴掌,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一次带下属出来执行任务,就被人当场打脸,刘某人当场破防,此番选择让马文才出手,无疑是对桓石虔明示,你想和我交手,还不配!
桓石虔当然听出来了,怒极反笑,“那就看你们有没有胆子了?输的一方直接把命留下,敢不敢?”
这是激将法,刘郁离看出来了。他们二人前来拜见桓冲乃是公务,虽不知到底哪里惹了这位桓将军的厌恶,但他若是想要他们的命,总要师出有名,擅闯刺史府罪不至死,那就再加个死生自负的赌局,狠辣至极。
刘郁离与马文才相视一眼,开言道:“桓将军都敢,我们又有何不敢!”
上前一步,直面桓石虔,“只赌命,筹码太低,我再加一把刀,换桓家一千精兵。”
以桓家这种态度,秦国自襄阳出兵攻打荆州时,她和马文才还能抢到领兵的机会吗?他们来此,可不是用自己的情报给桓家搭青云梯的。
没有兵马,那就从桓家手里夺。
对于刘郁离的提议,桓石虔不屑一顾,哂笑道:“一把破刀,就想换桓家一千精兵。本将军还不傻。”
刘郁离二话不说将断江从锦盒中取出,一把扔给马文才。笑意不达眼底,“用这把破刀给桓将军开开眼。”
说到“破刀”二字时,别有重音。
长臂一伸,一把金色宝刀赫然在手,马文才手腕轻轻转动,刀鞘上的金色游龙仿佛活了过来,径直穿入桓石虔双眸,隐约间破空声如龙吟声响起。
瞳孔放大到极致,等桓石虔从惊愕中回过神,正对上刀鞘处的一双殷红龙目,冰冷的光芒射进他的眼眸。
“这是.......”桓石虔倒吸一口凉气,声音多了几分震颤,“这是……断江?”
“只要将军赢了,我们二人的命,连同这把断江一起拿去。”刘郁离一开口便是生死置之度外的豪气万千。
随即,话锋一转,冷冷说道:“若是输了,将军这条命归我,桓家还要再送我一千精兵。”
视线死死黏在断江上一分一毫不肯错开,桓石虔已经被断江冲昏了头脑,满口答应,“好!”
这一瞬间,他忘记思考断江为何会出现在来年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手里,也忘了对方既然敢提出如此条件,必是有一定底气。
马文才握着断江用力一掷,刀鞘飞去,银白的刀身照出冰雪之光。
之前接过刘郁离名帖,去书房禀报的仆人意识到不妙。
来人请见使君,他却因虔将军的阻拦,没有如实禀告,本以为让对方明日前来,避开虔将军就好,谁知竟会演变成了生死赌局?
再看虔将军一见那把刀,如痴似傻,甚至愿意拿一千精兵做赌注,便知此刀不凡。
对方携重礼拜见,本该是一件宾主尽欢的好事,却因虔将军一时意气成了如今局面,出了岔子,他小命休矣!
趁着马文才与桓石虔交手之时,仆人悄悄遁走,朝着书房的方向一路狂奔,远远看到桓冲走出书房,当即高呼:“使君不好了!”
世家之人,哪怕是奴仆也要讲究从容有度。仆人一副天塌了的模样,桓冲怒斥道:“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仆人气喘吁吁,“虔将军同人动手……赌命!”
霎时间,桓冲脸色一黑。他不是担心桓石虔的安全,而是觉得此举太过张狂,三十多岁的人拿性命当赌注,岂是一个将军该做的事。
见桓冲眉头紧皱,仆人继续说道:“还有一把刀……叫什么断江.......要换桓家一千精兵。”
一听断江,桓冲暗道一声,糟了!同石虔动手的该不会是慕容垂吧?
同为冠军将军,桓冲不认为自己侄子是战神慕容垂的对手。
提起衣摆就要疾跑,转而想起了什么,朝着仆人呵斥道:“还不快带路!”
桓家以军功兴家,府中多设演武场,整个刺史府不是一般的大,一时间搞不清桓石虔是在哪里同人动手。
等桓冲、仆人二人一路跑到庭院,远远地桓冲见到一个年轻人正在与侄子交手,确定不是慕容垂,松了一口气。
脚步刚放慢几分,就见之前一直被压制的侄子,脖颈处多了一把寒光凛凛的宝刀。
只一眼桓冲便认出那是断江,也顾不得世家风度了,大声叫道:“住手!”
马文才没有理会,手持断江继续架在桓石虔脖颈。金色的夕阳洒落在银色的盔甲上,越发显得他长身玉立,风神秀异。
眼神睥睨,孤傲似狼,恍如最肃杀的剑客,眨眼间便能取人性命。
刘郁离一见桓冲便知正主来了,手捧空着的锦盒,朝马文才使了一个眼色。
马文才不是笨人,挪开断江,一转身拿起地上的刀鞘,阖上后,将宝刀放到了锦盒之中。
桓石虔拳头握紧,面红耳赤,羞愧欲死。怎么也没想到在桓家军中从无敌手的自己,有朝一日会被一个闻所未闻的毛头小子打败,还就在桓府之中,众目睽睽之下。
刘郁离、马文才并排而立,朝着已经来到跟前的桓冲齐齐施礼。
刘郁离将锦盒双手捧到桓冲面前,朗声道:“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一时间桓冲不知道刘郁离说的礼物是指他手中的锦盒,还是此番打进刺史府,将刀架在他侄子身上的这件事。
见好就收的道理,刘郁离比谁都懂,未曾开口笑先迎,弯着的腰更低了,“桓将军文韬武略,一表人才,马校尉一时技痒就忍不住讨教了两招。”
“谁知桓将军见此刀乃是伯父遗物,恭敬异常。又见马校尉年幼,处处留手。”
“桓将军对长辈恭敬孝顺,对晚辈不吝赐教,我等深表敬佩。”
刘郁离这种睁眼说瞎话,毫不脸红的坦然、真挚让桓冲刮目相看,年轻人一贯心高气傲,恨不得占尽风头,此时竟然主动递出台阶,真可谓能屈能伸。
花花轿子众人抬,桓冲自不会说什么,走到刘郁离面前,先将人扶起,再取过盒中断江。
伸手摩挲着刀鞘上的金色龙纹雕刻,眼睛一红,一片水光自眼底慢慢浮现。
斯人已逝,整整十年。他从没想过有朝一日还能再见到哥哥的断江。
桓冲仰起头,不愿当着小辈的面,落下泪来。忍了又忍,越涌越多的泪水沿着眼角的沟壑大颗大颗滑落。
当年父亲死后,为了手刃仇人,哥哥桓温倾家荡产请铸剑师打造了这把宝刀。不想屋漏偏逢连夜雨,母亲因伤心过度患了重病,需要吃羊治病。
家中已无多余银钱,哥哥一狠心打算先把宝刀卖了,是他拉着哥哥的手,说把他抵押给羊主换羊,等家中有了钱再来赎。
幸亏碰到了一个好心的羊主,不仅送了一只羊,还愿意养育他。
孝期过后,哥哥欲杀江播报仇时,结果此人死了。哥哥便用此刀灭了江家满门,并因此得到了贵人赏识,他也得以归家。
初任江州刺史时,他又遇到了那位好心的羊主,主动上前相认,酬之以重礼。
但上一年,这位羊主因病逝世。那些陪他一起走过漫长时光的人越来越少,他心中隐隐有了一种预感,用不了多久,他也该走了。
用衣袖擦去泪水,桓冲看刘郁离的目光多了几分和善,“能见到断江回归桓家,老夫死也瞑目了。”
桓石虔听不得这种不吉之语,说道:“叔父是桓家的顶梁柱,必会长命百岁。”
闻言,刘郁离心底暗叹,谁能想到眼前人会死在明年二月,就在淝水之战胜利不久后。
若是桓冲不死,桓谢两家的矛盾彻底爆发,晋国说不定比秦国还短命。
桓冲死后,再过四年,桓家的第二代领导桓石虔也死了。桓家不得不就此蛰伏十多年,直到桓玄崛起,逼得晋安帝禅位,建立桓楚。
然而,这一切皆是桓家的回光反照,桓楚政权不到三年时间,便随着桓玄之死,烟消云散。
刘郁离忽然发现一件很严肃的事,那就是谢家和桓家在淝水之战后,两代领导人都在短时间内接连逝去,老一代的姑且算是老病而死,新一代都死于权势斗争。
也就是说,她就算拿到了军权,如果不能在朝堂中占据一席之位,早晚也会被那群争权夺利的司马皇室、门阀士族联手坑死。
权谋,这是她的薄弱处,看来以后得多扒拉几个谋士了。
刘郁离心中有了盘算,回过神来,立即对着桓冲说道:“使君,秦国有异动。”
说完,从怀中取出谢玄的信,交给桓冲。
桓冲看完信后,脸色凝重,转头吩咐桓石虔,“去请众人前来书房议事。”
等桓石虔走后,桓冲朝着刘郁离、马文才二人说道:“军情紧急,今日便不设宴席为二位接风洗尘了。两位皆是少年英才,此战少不得出一份力。”
刘郁离、马文才相视一眼,二人眼中皆有喜意。很明显桓冲的话在暗示他们,此战会给他们领军出征的机会。
两个光杆司令,兵从哪里来,自然是桓家提供。也就是桓家出人出力,只要刘郁离、马文才不是烂泥扶不上墙,总能捞到战功。
两刻钟后,书房内众人齐聚一堂,桓冲为彼此引见之类的琐事暂且不提,只说众人对于此战的战略部署。
辅国将军杨亮伸手指着地图上的某一地点,说道:“征南将军苻睿将会渡过淮河从东路进军,到时我军只要在此埋伏,以逸待劳,趁大军渡河之时,半渡而击……”
桓石虔指着一处,补充道:“此地有兖州刺史张崇镇守,末将愿与郭铨率兵两万,切断秦军后路,将张崇的援兵尽数歼灭。”
龙骧将军胡彬:“末将愿意出兵斜谷,围困张蚝。”
桓冲点点头,见刘郁离盯着行军图若有所思,问道:“刘将军难道有不同的意见?”
几位将军的计划都是根据刘郁离带来的情报一对一制定的,可以说是稳妥异常,刘郁离又有何不满意的地方?
刘郁离略作思考,直言不讳,“使君,诸位将军的计划无可挑剔。”
“但这份无可挑剔暴露了一件事,我们对秦军的计划一清二楚。”
桓冲明白了刘郁离的意思,“你是担心,秦军会因此发现我们在秦国安插了人手。”
刘郁离点点头,“我们在秦国的人还有大用,此时绝不能暴露。”
桓冲问道:“那你想怎么样?”
刘郁离微微一笑,说道:“抢先偷袭,走敌人的路,让敌人无路可走。”
按计划,一个月后秦国从襄阳出兵偷袭荆州,那他们何不趁秦军还未集结完毕,先下手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