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杨安发现中毒,到韩夫人气绝身亡,半刻钟的时间,却比一个时辰更漫长。
原本只有一半“中毒”的亲兵,此时全部躺在地上,一个个仿佛重度醉酒一般,面色潮红,恶心头痛,哀鸣不断。
小小的院落本是刺史府的一部分却在多年前被一道墙彻底隔开,但在所有人眼中,这里依旧属于刺史府。
即便是故人饯行之宴,面对一群老弱妇孺,从张管家到杨安都没有彻底放松警惕,一个入口之酒菜,从头盯到尾,一个在自家吃饭还带了十六名亲兵。
但他们都没想到防范至此,依旧被人抓住了机会。
杨安想要发号施令调来隔壁精兵,却已说不出话,张管家虽然没事,但他眼界有限,一颗心又全在杨安身上。
或许在张管家心里襄阳城再重,重不过杨安本人,或许他认为杨安才是襄阳城的根基,只要他没事,城池才会平安。
在同刘郁离的僵持中错过了最佳时机,此时见韩夫人已死,张管家顿悟了。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脸上青筋翻滚,鼻翼喘着粗气,双眼赤红如厉鬼,凄厉问道:“究竟有没有解药?”
放下韩夫人尚且温热的身体,握紧从暗卫手里夺过来的剑,刘郁离慢慢站起,“晚了!”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含有一种特殊的鬼伞素,本身无毒。若是与酒同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轻则面色潮红、头痛、恶心。心悸等。重则心跳过速、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意识障碍,休克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这也是为什么杨安到后面无法再发号施令,一直沉默的原因。
刘郁离在秦国之时,曾在朱序府上借住多时,那时她常见朱序吃鸡腿菇,便好心提醒,此物不能与酒同食。
朱序则点点头,说他知道。幼时,他在吃了鸡腿菇后,又偷喝酒,差点送命,把韩夫人吓个半死,自此知道了这个禁忌。
刘郁离在面见杨安时就想过用此做文章。但她没想到杨安对她防备太紧了,一直派暗卫跟着。
直到见到韩夫人,她知道机会来了。她先是故意抱着韩夫人大腿纠缠,趁机把令牌扔出,故意落在暗卫所在的方向,然后以命令的语气让韩瑶还她。
韩瑶作为封建女子,很容易受这种“男性”命令式的引导。
不出刘郁离所料,韩瑶照做了,归还令牌时韩瑶的站位正好站在刘郁离与韩夫人中间,这个角度挡住了暗卫的视线。
而此时,刘郁离抓住机会向韩夫人展示了另一面鹰扬将军的令牌,并低声说了三个字,“鸡腿菇”
韩瑶挡住了暗卫的视线,但刘郁离的一举一动都落到了她的眼里,惊愕之下,久久不能回神。
为了掩饰这种异状,刘郁离故意发脾气,嘲笑韩瑶没见过东西。
而韩夫人的镇定自若感染了韩瑶,她从慌张变成沉稳。
之前的夫人城,今日的从容,无不说明韩夫人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女子,她虽然有些意外刘郁离的身份,但很快明白了她的意思。
表面上的接人并不是真正的任务,李伯护是内应,刘郁离也是。襄阳城是如何破的,晋人就想以同样的方式拿回来。
刘郁离不知道的是,当她表明来意时,韩夫人便开始怀疑她的身份。知子莫若母。这么多年,韩夫人一直不相信朱序是叛徒。她坚持留在襄阳城,一是因为此地与晋国接壤,希望能有朝一日能等来王军。二是不想到长安,彻底成为人质。
是以,当刘郁离说要韩夫人到秦国大义灭亲时,她会如此配合。
果然不出韩夫人所料,在张管家走后,刘郁离借机透漏身份。而鸡腿菇之事更让韩夫人确信朱序没有背叛晋国,要不然他派来的人不可能想着刺杀杨安。
幸而,刺史府送来的食材中恰好有此物,此乃天时,韩夫人居住的院落归属刺史府,这是地利。而刘郁离与韩夫人的默契无间则是人和。
后面的事很顺利,张管家盯得再紧也没用。因为鸡腿菇与酒,本身无毒,只是食物相克,不能同食而已。
等到开宴之时,刘郁离为了让杨安放松警惕,以身入局,将所有的菜吃了一遍,还喝了一杯酒。
她在赌,赌自己身强体壮,赌只要分量不足,便不会出大问题。
刘郁离唯一失算的是韩夫人为了加重这种中毒反应,故意频繁向杨安敬酒。
到了这一步,以身入局的又何止刘郁离一人。韩夫人以赶车为由替刘郁离推掉了后面的酒。
这样一来,韩夫人就成了唯一的人选。答谢兼践行,韩夫人有足够的理由劝酒、劝菜。
明知韩夫人在饮毒,而刘郁离什么都不能做,露了马脚,所有人都会死。
然而,等到杨安离开之时,双硫仑样反应还没出现,刘郁离以为自己赌输了。
殊不知命运还是眷顾着她的,这些年的操劳让杨安的身体大不如从前,所以他的中毒反应如此深。
等到杨安强撑着命令亲兵动手,刘郁离又开始了新的忽悠,说她在水源中下了毒。
实际上,这些士兵的“中毒”反应属于群体性癔症。刘郁离曾在报纸上看过一个群体性癔症的新闻,同村村民参加一场婚宴,婚宴过后,有一人因食物中毒被送进了医院。
得知这个消息后,那些参加婚宴的村民陆续出现“食物中毒”迹象。直到第一人被证实他的食物中毒与婚宴上的饭菜无关,后面的村民才逐渐从食物中毒的恶心、心悸等反应中解脱出来。
刘郁离便是利用了这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引发了亲兵的群体性癔症。
杨安是主将,在亲兵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这样一头猛兽都被“剧毒”折腾到说不出话来。
那群亲兵受此影响误以为自己也“中毒”了。当第一个中毒的人出现,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当群体陷入恐慌后,发生再荒诞的事都是正常。
刘郁离没想到的是韩夫人会因为愧对杨安多年来的恩情,选择自尽。
韩夫人之死引爆了战局,刘郁离当即提剑逼向杨安。
最后的理智回归,张管家当即站在杨安身前,同时放声大喊,“有刺客,保护主人!”
凄厉的声音惊破夜色,最后平静的刺史府也被混乱席卷,数百精兵登时朝着隔壁倾巢而出。
似乎被张管家的忠心孤勇感染,有几名亲兵强撑着,提剑迎上。
但此时的他们怎么是刘郁离的对手,几乎是一剑一个,不多时便被刘郁离屠戮殆尽。
等刺史府的数百精兵赶到时,正看见一位身穿月白锦衣的少年,面无表情,一双桃花眼高高挑起,睥睨着众人,右手提剑,银白剑身零星挂着几滴胭脂雨,左手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熊熊燃烧的火把,撕破了夜色,也照亮了人头的面容,摇曳的火焰在暴起的瞳孔中不住跳跃,潮红的皮肤带着酒醉的微醺,殷红的液体淅沥沥滴落。
杨安死不瞑目的脸暴击了所有人,神魂震荡,刹那间好似灵魂出窍,脑中一片空白。
主将就是军心,是飘扬的帅旗,是襄阳城的定海神针。如今却被人拎在手里,宛若悬挂于树梢的一颗黑色果实,在夜风的吹拂下,晃晃悠悠,晃得众人毛骨悚然,两股战战。
在所有人开口前,刘郁离攥着杨安头顶的发髻,摇了摇手中人头,眉毛一扬,掷地有声,“投降者不杀!”
“快点!”马文才朝着刺史府的方向一路狂奔,“第一个随我杀进刺史府的人赏金千两!”
此话一出,跟在马文才身后的千余人像是打了鸡血一般,狂甩双臂,两条腿都要跑出残影。
没有人怀疑马文才的话,因为他们每个人怀里都揣着十两白银,那是他们在城中纵火,焚烧秦人民宅得来的赏金。
只要三五人举着火把,或是点燃草堆,或是将火把扔进秦人门窗,或是引燃街边商铺,就能轻轻松松拿到辛苦一年都挣不到的银钱。
对秦人的仇恨,再加上利益驱动,让这些平日里驯服懦弱的百姓悉数化身豺狼虎豹,周围的宅院、树木不断后退,风声在他们耳旁呼啸。
高举的火把汇集成一片火云,朝着前方飞速飘去。
而襄阳城边百米宽的护城河已是一片火海,火海之下是数千艘船舰,旌旗招展,密密麻麻的士兵身穿盔甲,一手持盾牌,一手握长戟立于船头,而他们身后是车兵,再后是步兵。
正中的千料大船上还竖着一座云楼,云楼上站着双手持旗的小兵负责传达军令。
第一批上岸的五千先锋已经阵亡一半,桓石虔手持马槊奋勇当先。然而,襄阳城墙上不断飞出的箭雨、滚落的巨石、燃烧的火油让晋兵寸步难行。
第一架飞云车已被秦军摧毁,晋军的先登计划胎死腹中。
“全军出击!”桓冲手持长剑一声令下,三万主力军朝着高耸威严的襄阳城悍然出动。
又一场生死拼杀再度展开,守将杨迟看到越来越多的敌军,心急如焚。不知何故,在示警军号响起后,本该镇守城池的主将杨安迟迟未出现。他派去刺史府探查情况的斥候还未回转,这种眼瞎耳聋的感觉让他无法安心指挥战斗。
此外,襄阳与樊城往来的浮桥已被晋军摧毁,仅一江之隔的樊城主帅武卫将军苟苌也无法正常出兵援助。
“再击鼓!”杨迟命令鼓吏敲响了第二通战鼓。
咚咚的鼓声如惊雷在城墙上响起,声势之大整个襄阳城为之震颤,今夜无人安眠,襄阳城中早已乱成一锅粥。
眼看主力大军即将尽数越过护城河来到城下,杨迟高声喊道:“弓箭手准备!”
“放!”一声令下,万箭齐发。
在盾牌的掩护下,晋军第二波先登队不断逼近城墙。
“嘿呦!嘿呦!”撞车周围各站着十多名晋兵,他们推着重达千斤的撞车一次次撞上城门,撞车上的棚顶为他们遮住了头顶上的漫天箭雨。
晋军主力一次次冲击,又一次次被居高临下,占尽地利优势的秦军击退。
“叔父,秦军的箭雨太猛了,要不今日先撤吧!”桓石虔身上血迹斑斑,虽然多数是敌人的,但长时间的高强度作战,已经令他隐隐感到疲惫。
襄阳城固若金汤,高耸的黑色城墙是晋军拼尽全力依然无法攀上的悬崖峭壁。
“到了现在城中还没有动静,刘郁离的计划已经失败。”
“没有人里应外合,我们根本拿不下襄阳城!”
原本只有一半“中毒”的亲兵,此时全部躺在地上,一个个仿佛重度醉酒一般,面色潮红,恶心头痛,哀鸣不断。
小小的院落本是刺史府的一部分却在多年前被一道墙彻底隔开,但在所有人眼中,这里依旧属于刺史府。
即便是故人饯行之宴,面对一群老弱妇孺,从张管家到杨安都没有彻底放松警惕,一个入口之酒菜,从头盯到尾,一个在自家吃饭还带了十六名亲兵。
但他们都没想到防范至此,依旧被人抓住了机会。
杨安想要发号施令调来隔壁精兵,却已说不出话,张管家虽然没事,但他眼界有限,一颗心又全在杨安身上。
或许在张管家心里襄阳城再重,重不过杨安本人,或许他认为杨安才是襄阳城的根基,只要他没事,城池才会平安。
在同刘郁离的僵持中错过了最佳时机,此时见韩夫人已死,张管家顿悟了。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脸上青筋翻滚,鼻翼喘着粗气,双眼赤红如厉鬼,凄厉问道:“究竟有没有解药?”
放下韩夫人尚且温热的身体,握紧从暗卫手里夺过来的剑,刘郁离慢慢站起,“晚了!”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含有一种特殊的鬼伞素,本身无毒。若是与酒同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轻则面色潮红、头痛、恶心。心悸等。重则心跳过速、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意识障碍,休克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这也是为什么杨安到后面无法再发号施令,一直沉默的原因。
刘郁离在秦国之时,曾在朱序府上借住多时,那时她常见朱序吃鸡腿菇,便好心提醒,此物不能与酒同食。
朱序则点点头,说他知道。幼时,他在吃了鸡腿菇后,又偷喝酒,差点送命,把韩夫人吓个半死,自此知道了这个禁忌。
刘郁离在面见杨安时就想过用此做文章。但她没想到杨安对她防备太紧了,一直派暗卫跟着。
直到见到韩夫人,她知道机会来了。她先是故意抱着韩夫人大腿纠缠,趁机把令牌扔出,故意落在暗卫所在的方向,然后以命令的语气让韩瑶还她。
韩瑶作为封建女子,很容易受这种“男性”命令式的引导。
不出刘郁离所料,韩瑶照做了,归还令牌时韩瑶的站位正好站在刘郁离与韩夫人中间,这个角度挡住了暗卫的视线。
而此时,刘郁离抓住机会向韩夫人展示了另一面鹰扬将军的令牌,并低声说了三个字,“鸡腿菇”
韩瑶挡住了暗卫的视线,但刘郁离的一举一动都落到了她的眼里,惊愕之下,久久不能回神。
为了掩饰这种异状,刘郁离故意发脾气,嘲笑韩瑶没见过东西。
而韩夫人的镇定自若感染了韩瑶,她从慌张变成沉稳。
之前的夫人城,今日的从容,无不说明韩夫人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女子,她虽然有些意外刘郁离的身份,但很快明白了她的意思。
表面上的接人并不是真正的任务,李伯护是内应,刘郁离也是。襄阳城是如何破的,晋人就想以同样的方式拿回来。
刘郁离不知道的是,当她表明来意时,韩夫人便开始怀疑她的身份。知子莫若母。这么多年,韩夫人一直不相信朱序是叛徒。她坚持留在襄阳城,一是因为此地与晋国接壤,希望能有朝一日能等来王军。二是不想到长安,彻底成为人质。
是以,当刘郁离说要韩夫人到秦国大义灭亲时,她会如此配合。
果然不出韩夫人所料,在张管家走后,刘郁离借机透漏身份。而鸡腿菇之事更让韩夫人确信朱序没有背叛晋国,要不然他派来的人不可能想着刺杀杨安。
幸而,刺史府送来的食材中恰好有此物,此乃天时,韩夫人居住的院落归属刺史府,这是地利。而刘郁离与韩夫人的默契无间则是人和。
后面的事很顺利,张管家盯得再紧也没用。因为鸡腿菇与酒,本身无毒,只是食物相克,不能同食而已。
等到开宴之时,刘郁离为了让杨安放松警惕,以身入局,将所有的菜吃了一遍,还喝了一杯酒。
她在赌,赌自己身强体壮,赌只要分量不足,便不会出大问题。
刘郁离唯一失算的是韩夫人为了加重这种中毒反应,故意频繁向杨安敬酒。
到了这一步,以身入局的又何止刘郁离一人。韩夫人以赶车为由替刘郁离推掉了后面的酒。
这样一来,韩夫人就成了唯一的人选。答谢兼践行,韩夫人有足够的理由劝酒、劝菜。
明知韩夫人在饮毒,而刘郁离什么都不能做,露了马脚,所有人都会死。
然而,等到杨安离开之时,双硫仑样反应还没出现,刘郁离以为自己赌输了。
殊不知命运还是眷顾着她的,这些年的操劳让杨安的身体大不如从前,所以他的中毒反应如此深。
等到杨安强撑着命令亲兵动手,刘郁离又开始了新的忽悠,说她在水源中下了毒。
实际上,这些士兵的“中毒”反应属于群体性癔症。刘郁离曾在报纸上看过一个群体性癔症的新闻,同村村民参加一场婚宴,婚宴过后,有一人因食物中毒被送进了医院。
得知这个消息后,那些参加婚宴的村民陆续出现“食物中毒”迹象。直到第一人被证实他的食物中毒与婚宴上的饭菜无关,后面的村民才逐渐从食物中毒的恶心、心悸等反应中解脱出来。
刘郁离便是利用了这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引发了亲兵的群体性癔症。
杨安是主将,在亲兵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这样一头猛兽都被“剧毒”折腾到说不出话来。
那群亲兵受此影响误以为自己也“中毒”了。当第一个中毒的人出现,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当群体陷入恐慌后,发生再荒诞的事都是正常。
刘郁离没想到的是韩夫人会因为愧对杨安多年来的恩情,选择自尽。
韩夫人之死引爆了战局,刘郁离当即提剑逼向杨安。
最后的理智回归,张管家当即站在杨安身前,同时放声大喊,“有刺客,保护主人!”
凄厉的声音惊破夜色,最后平静的刺史府也被混乱席卷,数百精兵登时朝着隔壁倾巢而出。
似乎被张管家的忠心孤勇感染,有几名亲兵强撑着,提剑迎上。
但此时的他们怎么是刘郁离的对手,几乎是一剑一个,不多时便被刘郁离屠戮殆尽。
等刺史府的数百精兵赶到时,正看见一位身穿月白锦衣的少年,面无表情,一双桃花眼高高挑起,睥睨着众人,右手提剑,银白剑身零星挂着几滴胭脂雨,左手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熊熊燃烧的火把,撕破了夜色,也照亮了人头的面容,摇曳的火焰在暴起的瞳孔中不住跳跃,潮红的皮肤带着酒醉的微醺,殷红的液体淅沥沥滴落。
杨安死不瞑目的脸暴击了所有人,神魂震荡,刹那间好似灵魂出窍,脑中一片空白。
主将就是军心,是飘扬的帅旗,是襄阳城的定海神针。如今却被人拎在手里,宛若悬挂于树梢的一颗黑色果实,在夜风的吹拂下,晃晃悠悠,晃得众人毛骨悚然,两股战战。
在所有人开口前,刘郁离攥着杨安头顶的发髻,摇了摇手中人头,眉毛一扬,掷地有声,“投降者不杀!”
“快点!”马文才朝着刺史府的方向一路狂奔,“第一个随我杀进刺史府的人赏金千两!”
此话一出,跟在马文才身后的千余人像是打了鸡血一般,狂甩双臂,两条腿都要跑出残影。
没有人怀疑马文才的话,因为他们每个人怀里都揣着十两白银,那是他们在城中纵火,焚烧秦人民宅得来的赏金。
只要三五人举着火把,或是点燃草堆,或是将火把扔进秦人门窗,或是引燃街边商铺,就能轻轻松松拿到辛苦一年都挣不到的银钱。
对秦人的仇恨,再加上利益驱动,让这些平日里驯服懦弱的百姓悉数化身豺狼虎豹,周围的宅院、树木不断后退,风声在他们耳旁呼啸。
高举的火把汇集成一片火云,朝着前方飞速飘去。
而襄阳城边百米宽的护城河已是一片火海,火海之下是数千艘船舰,旌旗招展,密密麻麻的士兵身穿盔甲,一手持盾牌,一手握长戟立于船头,而他们身后是车兵,再后是步兵。
正中的千料大船上还竖着一座云楼,云楼上站着双手持旗的小兵负责传达军令。
第一批上岸的五千先锋已经阵亡一半,桓石虔手持马槊奋勇当先。然而,襄阳城墙上不断飞出的箭雨、滚落的巨石、燃烧的火油让晋兵寸步难行。
第一架飞云车已被秦军摧毁,晋军的先登计划胎死腹中。
“全军出击!”桓冲手持长剑一声令下,三万主力军朝着高耸威严的襄阳城悍然出动。
又一场生死拼杀再度展开,守将杨迟看到越来越多的敌军,心急如焚。不知何故,在示警军号响起后,本该镇守城池的主将杨安迟迟未出现。他派去刺史府探查情况的斥候还未回转,这种眼瞎耳聋的感觉让他无法安心指挥战斗。
此外,襄阳与樊城往来的浮桥已被晋军摧毁,仅一江之隔的樊城主帅武卫将军苟苌也无法正常出兵援助。
“再击鼓!”杨迟命令鼓吏敲响了第二通战鼓。
咚咚的鼓声如惊雷在城墙上响起,声势之大整个襄阳城为之震颤,今夜无人安眠,襄阳城中早已乱成一锅粥。
眼看主力大军即将尽数越过护城河来到城下,杨迟高声喊道:“弓箭手准备!”
“放!”一声令下,万箭齐发。
在盾牌的掩护下,晋军第二波先登队不断逼近城墙。
“嘿呦!嘿呦!”撞车周围各站着十多名晋兵,他们推着重达千斤的撞车一次次撞上城门,撞车上的棚顶为他们遮住了头顶上的漫天箭雨。
晋军主力一次次冲击,又一次次被居高临下,占尽地利优势的秦军击退。
“叔父,秦军的箭雨太猛了,要不今日先撤吧!”桓石虔身上血迹斑斑,虽然多数是敌人的,但长时间的高强度作战,已经令他隐隐感到疲惫。
襄阳城固若金汤,高耸的黑色城墙是晋军拼尽全力依然无法攀上的悬崖峭壁。
“到了现在城中还没有动静,刘郁离的计划已经失败。”
“没有人里应外合,我们根本拿不下襄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