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方落,陆银华脸霎时煞白,腿软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一步错,步步错,这绝对不可以!
她可以要什么?她想回家,不要这郡主尊号,不要名,不要利,想活着,想一家人能好好活着,不再担惊受怕地活着。
可是……可是,她回不去了,她成为了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城中的一枚棋子,在巍巍皇权下的一枚身不由己的棋子。
她不再只是陆银华,她需要多披着一张名为“华嘉”的假皮……
救皇后一命,名利双收。虽不是她愿的,但她必须乐意,得高高兴兴,诚惶诚恐地接着。
昨日,她也曾宽慰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但是真真再次身处这威仪俨然的皇宫中,亲眼见着那些皇权之上的人为所欲为,杀人灭族,还是封侯拜相,她都无力阻挡。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
她,始终都是胆战心惊。
所以,她还能要什么?
说不再要任何赏赐,则是虚假,不识抬举;说再要些金银财宝吧,则是贪得无厌。
弘元帝既是问了,那她必定得要点什么。一,不失他颜面,彰显皇恩浩荡;二,不能让他认为自己是巧言令色,阿谀奉承之徒。
难道皇帝要赐婚?
如今陛下需要笼络哪个士族?她如今有恩于皇后,有恩于皇后母族王氏,应是还有利用价值,不会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随意指婚,白白浪费掉。
该怎么回?
不计其数的假设不断涌现,又化作泡沫破灭。
陆银华怔怔地盯着寒彻入骨的金砖,怀中的护身符散发着降真香的香气窜入鼻中,少微波澜不惊的话语在耳边响起。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思索再三后,应投其所好,庶几有望。
弘元帝重武兴文,太清昌阁中也有诸多未曾编撰的经典残本,应为佳选。
“救下皇后娘娘乃是五皇子殿下之首功,更是皇城禁卫军护驾及时,臣女不敢妄自居功。能得皇恩保佑,留有一命,又得陛下赏封号,赐金银,臣女已是受宠若惊,不敢再多求赏赐。只是,臣女因师从白鹅书院,故于深宅内院中有一爱好:编修古籍。臣女两年前曾入宫作乐昌公主的伴读,期间有次误入太清昌阁,见其中多有失传的名家古籍。若……若能得入崇文馆太清昌阁,得一本古籍,能将其中记载的经典重现于世,臣女感激不尽!”
话毕,陆银华未曾抬头,战战惶惶地攥紧双手,脑中的弦紧绷,仿佛听见冰盆中冰融水的滴答声,鬓边汗湿,发丝黏在额角,闭眸等待着。
良久,头顶传来一声浅笑。
“允。”
仅有一字的一句轻飘飘的话,如甘霖般浇灭了陆银华心中忐忑,如释重负。
“谢陛下!”
又重重一拜,可谓掷地作金石声。
嬷嬷将陆银华扶起,皇后在一旁眉目舒展,执着她的手,可叹道:“方才还说让张女官领华嘉去集贤书院寻些合心意的书,看来还是本宫未问清楚华嘉喜好。”
“娘娘所赏的皆合华嘉心意。只是愿不想给娘娘另添麻烦,故未曾提起,是华嘉思虑不周。”陆银华垂眸,欠身福礼。
“真真是个有着七窍玲珑心的好姑娘。若是乐昌能有你一半的心思在读书上,也不至于回回受罚,让太后被关在殿中温书。”说着皇后摩挲着陆银华发髻,又假意嗔怒,瞪了一旁愣神的乐昌。
察觉到眼刀剜过来的乐昌,嗤笑着躲在了弘元帝身后。
“陆夫人教女有方,若是华嘉是男儿,能科考入仕,当是我大雍之幸。”皇后笑意盈盈道。
孙清念急忙福礼:“皇后娘娘谬赞了。”
皇后默了一瞬,向弘元帝福礼,柔声道:“陛下,妾也有一物欲赠于华嘉。”旋即接过身侧嬷嬷递来的一张房契,放在陆银华手中,“这是宣平坊的一处宅院,是本宫未入宫前家中长辈相赠。空了数年,今日得巧,送与华嘉做嫁妆。”
宣平坊居于皇城以东,紧挨大明宫和东市。在这寸土寸金的云京,坊中宅院更是有价无市,非达官显贵、宗室子弟不可居。
顿时,陆银华如临大敌,惶恐至极,连忙婉拒:“娘娘,这太过贵重,且这乃娘娘祖中长辈所赠,臣女怎能毁人心意,臣女断不能收。”
“仅一处空置宅院而已,本宫见着你甚欢喜,无所谓贵重与否。”皇后佯装生气,“怎的?陛下所赐就收得,本宫所赐就不收下吗?且你若能收下,本宫倒能常常宣你入宫,也免得你打西市来,途中奔波劳累。且若是乐昌又偷溜出宫,她也有得去处,本宫也可放心。”
眼见皇后不松口,乐昌也在一旁撺掇着,陆银华沉吟半刻,只得应了是,接过房契,福礼。
因弘元帝也只是忙里偷闲来此处见上一见这新封的郡主,不多时便因公务离开。
皇后则命张素莲领着陆银华先去到集贤书院寻些心仪的经典,而后再去崇文馆上太清昌阁挑选一本古籍。而留下孙清念于殿中寒暄相谈。
终于让乐昌逮到时机可以与陆银华独处,为解心中疑惑,乐昌兴冲冲地吵着要随她一同去挑选书籍。
皇后听她也要寻书,不免大吃一惊,又见她总算有读书的心思,惯来就宠溺乐昌,皇后也不多问,随她去了。
因着女官张素莲始终寸步不离跟在身侧,又顶着烈日,乐昌整个人恹恹的,打不起精神,汗珠直冒。虽有桃桃和穗儿一直在身侧摇扇,但丝毫不能解暑热。
乐昌心中有苦却也不敢明说,毕竟是自己吵着闹着要出来。
待到了太清昌阁,经由守卫将尘封的阁门打开,扑来一阵积尘,阁内灰味和霉味混杂。
然张素莲似有咳疾,入了阁门后便咳嗽不止,转眼脖颈处起了密密麻麻的红疹,瘙痒红肿难耐,不一会儿便蔓延至双颊。她一时也顾不得规矩,抓挠起来。不到半刻,人就只能扶着墙,喘不上气。
见状,陆银华急忙命人先让她带离太清昌阁,转头又让穗儿去太医署请女医为其诊治,紧接着让桃桃就近去崇文馆的殿中取些冰块,而后用绢帕裹着,敷在瘙痒红肿处,以缓解病症。
而自己则蹲下,将张素莲的裤袜挽起,勾起手指,用手指关节处在足三里处反复刮痧。
半晌,穗儿领着医官也到了,给她用了一些清凉解暑的药膏敷于患处。不多时,咳疾也有缓解。忙活完这一通,乐昌侧身好奇问起来:
“华儿,你怎知冰块和在此处刮痧可消这瘙痒之症?”
“以前我在徽州时,有一兄长他就有此瘙痒之症,见过几次他犯病。当时长辈就是这样处理。”陆银华俯身,仔细瞧了瞧张素莲脸上的红斑,冰敷上药后消了许多,不再浮肿,于是心安不少,而后又道,“想来大人是在日头下走了颇久,又碰上霉灰,才突发此症。”
陆银华转头看了眼乐昌,她从自己入殿谢恩时起,就一直是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方才她暗中又戳了戳自己手臂,看来是真的有事要说。
自己心中也始终挂念着丢失的红玉手串,这太清昌阁是必须上去的。
回望着从医官手中接过瓷碗喝着药的张素莲,陆银华多有歉意道:“让大人突发急症,实属抱歉。大人可否在殿中歇息,待我与乐昌殿下二人上阁楼,取下一本古籍,一刻钟足矣。”
张素莲不愿让她们二人独自上去。乐昌便说让穗儿跟着,随后强硬地要求她不可再逞强,也不待她应下,拉着陆银华就快步上了阁楼。
穗儿等在阁下,她们二人独自上楼。陆银华见着乐昌一直不语,心中犯了嘀咕:“乐昌……你想说什么?”
乐昌眼神飘忽,不看陆银华,试探问道:“你有没有在生气?”
“嗯?为什么要生气?”陆银华不解道。
乐昌眨着双眼,喜出望外道:“真没生气?!”
“真没,怎么了?”陆银华继续追问。
犹豫再三,终是要问出来的,乐昌心一横,闭着眼不看人,旋即脱口而出:“是不是皇兄他欺负你了?”
啊?
啊!
陆银华取着书的手一顿,眼珠震颤,脑中如走马灯般,快速闪现着那日李旌祐横抱着自己奔下楼,腰间的温热大掌、呼吸交缠的湿热感、口舌间的甜腥味、湿濡发丝和衣衫以及指尖的温热感。
“陆银华!冷静!”他说这话是那副笃定的模样再次浮现在眼前。
一抹红悄悄爬上耳侧。
“没……没有啊,怎么这么问?”陆银华默不作声侧过头,藏住窘态。
乐昌也不敢看她,二人默契地背对着。
乐昌装模作样地翻找着,底气不足道:“那日我被皇祖母关在留芳殿,不让我出来。我托皇兄来寻你,但皇兄却带你出了宫。第二日才回,再见你时,你发着烧,昏迷不醒,手上肩上都有淤青,肩上的伤也裂了。”顿了顿,又道,“虽然皇兄刻意藏了伤疤,但是我还是瞥见了他手上有一个血淋淋的牙印……”
说完,深深吸了一口气,一副豁出去了的模样,咬着牙,说出了她最想问出的一句话:“华儿你说实话,你不会轻易伤人,是不是……是不是皇兄欺负你了?你给我说实话。”
话音到了最后,竟有哽咽声。
一步错,步步错,这绝对不可以!
她可以要什么?她想回家,不要这郡主尊号,不要名,不要利,想活着,想一家人能好好活着,不再担惊受怕地活着。
可是……可是,她回不去了,她成为了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城中的一枚棋子,在巍巍皇权下的一枚身不由己的棋子。
她不再只是陆银华,她需要多披着一张名为“华嘉”的假皮……
救皇后一命,名利双收。虽不是她愿的,但她必须乐意,得高高兴兴,诚惶诚恐地接着。
昨日,她也曾宽慰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但是真真再次身处这威仪俨然的皇宫中,亲眼见着那些皇权之上的人为所欲为,杀人灭族,还是封侯拜相,她都无力阻挡。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
她,始终都是胆战心惊。
所以,她还能要什么?
说不再要任何赏赐,则是虚假,不识抬举;说再要些金银财宝吧,则是贪得无厌。
弘元帝既是问了,那她必定得要点什么。一,不失他颜面,彰显皇恩浩荡;二,不能让他认为自己是巧言令色,阿谀奉承之徒。
难道皇帝要赐婚?
如今陛下需要笼络哪个士族?她如今有恩于皇后,有恩于皇后母族王氏,应是还有利用价值,不会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随意指婚,白白浪费掉。
该怎么回?
不计其数的假设不断涌现,又化作泡沫破灭。
陆银华怔怔地盯着寒彻入骨的金砖,怀中的护身符散发着降真香的香气窜入鼻中,少微波澜不惊的话语在耳边响起。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思索再三后,应投其所好,庶几有望。
弘元帝重武兴文,太清昌阁中也有诸多未曾编撰的经典残本,应为佳选。
“救下皇后娘娘乃是五皇子殿下之首功,更是皇城禁卫军护驾及时,臣女不敢妄自居功。能得皇恩保佑,留有一命,又得陛下赏封号,赐金银,臣女已是受宠若惊,不敢再多求赏赐。只是,臣女因师从白鹅书院,故于深宅内院中有一爱好:编修古籍。臣女两年前曾入宫作乐昌公主的伴读,期间有次误入太清昌阁,见其中多有失传的名家古籍。若……若能得入崇文馆太清昌阁,得一本古籍,能将其中记载的经典重现于世,臣女感激不尽!”
话毕,陆银华未曾抬头,战战惶惶地攥紧双手,脑中的弦紧绷,仿佛听见冰盆中冰融水的滴答声,鬓边汗湿,发丝黏在额角,闭眸等待着。
良久,头顶传来一声浅笑。
“允。”
仅有一字的一句轻飘飘的话,如甘霖般浇灭了陆银华心中忐忑,如释重负。
“谢陛下!”
又重重一拜,可谓掷地作金石声。
嬷嬷将陆银华扶起,皇后在一旁眉目舒展,执着她的手,可叹道:“方才还说让张女官领华嘉去集贤书院寻些合心意的书,看来还是本宫未问清楚华嘉喜好。”
“娘娘所赏的皆合华嘉心意。只是愿不想给娘娘另添麻烦,故未曾提起,是华嘉思虑不周。”陆银华垂眸,欠身福礼。
“真真是个有着七窍玲珑心的好姑娘。若是乐昌能有你一半的心思在读书上,也不至于回回受罚,让太后被关在殿中温书。”说着皇后摩挲着陆银华发髻,又假意嗔怒,瞪了一旁愣神的乐昌。
察觉到眼刀剜过来的乐昌,嗤笑着躲在了弘元帝身后。
“陆夫人教女有方,若是华嘉是男儿,能科考入仕,当是我大雍之幸。”皇后笑意盈盈道。
孙清念急忙福礼:“皇后娘娘谬赞了。”
皇后默了一瞬,向弘元帝福礼,柔声道:“陛下,妾也有一物欲赠于华嘉。”旋即接过身侧嬷嬷递来的一张房契,放在陆银华手中,“这是宣平坊的一处宅院,是本宫未入宫前家中长辈相赠。空了数年,今日得巧,送与华嘉做嫁妆。”
宣平坊居于皇城以东,紧挨大明宫和东市。在这寸土寸金的云京,坊中宅院更是有价无市,非达官显贵、宗室子弟不可居。
顿时,陆银华如临大敌,惶恐至极,连忙婉拒:“娘娘,这太过贵重,且这乃娘娘祖中长辈所赠,臣女怎能毁人心意,臣女断不能收。”
“仅一处空置宅院而已,本宫见着你甚欢喜,无所谓贵重与否。”皇后佯装生气,“怎的?陛下所赐就收得,本宫所赐就不收下吗?且你若能收下,本宫倒能常常宣你入宫,也免得你打西市来,途中奔波劳累。且若是乐昌又偷溜出宫,她也有得去处,本宫也可放心。”
眼见皇后不松口,乐昌也在一旁撺掇着,陆银华沉吟半刻,只得应了是,接过房契,福礼。
因弘元帝也只是忙里偷闲来此处见上一见这新封的郡主,不多时便因公务离开。
皇后则命张素莲领着陆银华先去到集贤书院寻些心仪的经典,而后再去崇文馆上太清昌阁挑选一本古籍。而留下孙清念于殿中寒暄相谈。
终于让乐昌逮到时机可以与陆银华独处,为解心中疑惑,乐昌兴冲冲地吵着要随她一同去挑选书籍。
皇后听她也要寻书,不免大吃一惊,又见她总算有读书的心思,惯来就宠溺乐昌,皇后也不多问,随她去了。
因着女官张素莲始终寸步不离跟在身侧,又顶着烈日,乐昌整个人恹恹的,打不起精神,汗珠直冒。虽有桃桃和穗儿一直在身侧摇扇,但丝毫不能解暑热。
乐昌心中有苦却也不敢明说,毕竟是自己吵着闹着要出来。
待到了太清昌阁,经由守卫将尘封的阁门打开,扑来一阵积尘,阁内灰味和霉味混杂。
然张素莲似有咳疾,入了阁门后便咳嗽不止,转眼脖颈处起了密密麻麻的红疹,瘙痒红肿难耐,不一会儿便蔓延至双颊。她一时也顾不得规矩,抓挠起来。不到半刻,人就只能扶着墙,喘不上气。
见状,陆银华急忙命人先让她带离太清昌阁,转头又让穗儿去太医署请女医为其诊治,紧接着让桃桃就近去崇文馆的殿中取些冰块,而后用绢帕裹着,敷在瘙痒红肿处,以缓解病症。
而自己则蹲下,将张素莲的裤袜挽起,勾起手指,用手指关节处在足三里处反复刮痧。
半晌,穗儿领着医官也到了,给她用了一些清凉解暑的药膏敷于患处。不多时,咳疾也有缓解。忙活完这一通,乐昌侧身好奇问起来:
“华儿,你怎知冰块和在此处刮痧可消这瘙痒之症?”
“以前我在徽州时,有一兄长他就有此瘙痒之症,见过几次他犯病。当时长辈就是这样处理。”陆银华俯身,仔细瞧了瞧张素莲脸上的红斑,冰敷上药后消了许多,不再浮肿,于是心安不少,而后又道,“想来大人是在日头下走了颇久,又碰上霉灰,才突发此症。”
陆银华转头看了眼乐昌,她从自己入殿谢恩时起,就一直是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方才她暗中又戳了戳自己手臂,看来是真的有事要说。
自己心中也始终挂念着丢失的红玉手串,这太清昌阁是必须上去的。
回望着从医官手中接过瓷碗喝着药的张素莲,陆银华多有歉意道:“让大人突发急症,实属抱歉。大人可否在殿中歇息,待我与乐昌殿下二人上阁楼,取下一本古籍,一刻钟足矣。”
张素莲不愿让她们二人独自上去。乐昌便说让穗儿跟着,随后强硬地要求她不可再逞强,也不待她应下,拉着陆银华就快步上了阁楼。
穗儿等在阁下,她们二人独自上楼。陆银华见着乐昌一直不语,心中犯了嘀咕:“乐昌……你想说什么?”
乐昌眼神飘忽,不看陆银华,试探问道:“你有没有在生气?”
“嗯?为什么要生气?”陆银华不解道。
乐昌眨着双眼,喜出望外道:“真没生气?!”
“真没,怎么了?”陆银华继续追问。
犹豫再三,终是要问出来的,乐昌心一横,闭着眼不看人,旋即脱口而出:“是不是皇兄他欺负你了?”
啊?
啊!
陆银华取着书的手一顿,眼珠震颤,脑中如走马灯般,快速闪现着那日李旌祐横抱着自己奔下楼,腰间的温热大掌、呼吸交缠的湿热感、口舌间的甜腥味、湿濡发丝和衣衫以及指尖的温热感。
“陆银华!冷静!”他说这话是那副笃定的模样再次浮现在眼前。
一抹红悄悄爬上耳侧。
“没……没有啊,怎么这么问?”陆银华默不作声侧过头,藏住窘态。
乐昌也不敢看她,二人默契地背对着。
乐昌装模作样地翻找着,底气不足道:“那日我被皇祖母关在留芳殿,不让我出来。我托皇兄来寻你,但皇兄却带你出了宫。第二日才回,再见你时,你发着烧,昏迷不醒,手上肩上都有淤青,肩上的伤也裂了。”顿了顿,又道,“虽然皇兄刻意藏了伤疤,但是我还是瞥见了他手上有一个血淋淋的牙印……”
说完,深深吸了一口气,一副豁出去了的模样,咬着牙,说出了她最想问出的一句话:“华儿你说实话,你不会轻易伤人,是不是……是不是皇兄欺负你了?你给我说实话。”
话音到了最后,竟有哽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