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凝也是CMO国一,入选冬令营集训队,但惜败集训选拔。

    不过这届数学集训队只入选了50人,萧凝无疑是强者,就连X市一中都没能料到叶淮之后,一中还有人闯到最后。

    集训队员可以直接保送清北,萧凝如约选择了北大。

    她从不避讳原主对她的帮助。

    一入学,班里同学都知道萧凝男朋友是大三的师哥。

    原主在这一年,研究也终于有了突破。

    他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即每个充分大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

    论文一出,举世震惊。

    作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曾经有众多天才试图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圆法或筛法全部折戟沉沙。

    纵然是弱哥德巴赫猜想,想要短时间解决依旧不可能,而原主才大三。

    证明西塔潘猜想的大二学生被破格直聘正教授,还颁发了100万奖金,更何况是弱哥德巴赫猜想。

    原主同样拿到了百万奖学金,提前本科毕业。

    北大为留住人才,特意提出联合培养方案,与普林斯顿合作,一夜间他登上各大头条,未来被誉为重振国内数学届的天才人物。

    原主被关注时,天才的女友也是离不开的话题。

    尤其萧凝亲口承认过原主对她的帮助。

    她高一时的成绩也被扒出来,来证明原主的“天才”。

    人人皆羡慕萧凝,还有酸言酸语,认为萧凝的成绩若非原主“女娲补天”,顶多一个普通985.

    “以后我做不出来成绩怎么办?”萧凝问男友。

    男友的天才光环压得她喘不上气来。

    原主忘了自己刚入学的焦虑,不以为意,“大不了我给你挂名。”

    “我才不当学术妲己!”萧凝不服气,“我很聪明的。”

    *

    原主去普林斯顿读博那年,萧凝也即将毕业读研,她这次没跟着原主。

    “你不去普林斯顿?”

    原主不能理解,两人感情很好,而且这可是普林斯顿,全球数学排名第一的大学。

    若非两人合作解决了达芬-舍费尔猜想,即创新性地用有理数去近似逼近无理数,普林斯顿不会给她发来offer。

    “你要去MIT?”

    萧凝一再摇头,最后看着男友道:“我不去M国了。”

    她的公派留学选择了远离原主的欧洲。

    明明两人约好一起出国留学,在数学的道路上共同进步,萧凝抛弃了他。

    “你要和我分手?”原主拽住她的手,嘲讽道:“你忘了自己怎么考上的北大,是怎么求我合作才有今天!”

    “你太骄傲了。”萧凝道。

    他是天才,被誉为年轻一代最有潜力的数学家,是北大寄予厚望冲击首个华国菲尔兹奖的天之骄子。

    萧凝清楚他的优秀,可她也是提前毕业的北大优秀毕业生。

    两人合作证明的达芬-舍费尔猜想,明明她是论文的二作。

    别人提起她,却是“会心一笑”。而男友也并不在乎她的心情,默认她会永远追随。

    “我不想再做你的附属。”萧凝掰开他的手,“今后的路我自己走。”

    *

    两人分手后,原主在普林斯顿毕业并留校任教。

    萧凝去了F国,摆脱男友光环后,也一路披荆斩棘拿下博士学位,在数学界展露锋芒。

    论文的第一作者不是原主后,萧凝的数学天赋终于得到正视。

    随着两人学术成就丰富,也荣获过奖项,两人逐渐成为华人数学家的代表。

    自媒体宣传二人事迹也难免拿出年少的感情。

    彼时原主独身,而萧凝早已成家。

    总有人将原主的独身与萧凝的那段感情联系,幸而萧凝的数学成就与原主不分上下,又是截然不同的方向。

    *

    “多感人的情感,原主一辈子都没结婚。”

    系统试图向宿主证明原主的深情。

    叶淮合上书,“他也没守身如玉。”

    原主在海外留学任教的那些年,谈过恋爱可不少,私生子都有一个。

    与其说是对萧凝念念不忘,不如说他不想受婚姻束缚。

    至于原主自传中对初恋的怀念,很难说不是不甘心作祟。

    原主一直忘不了当初自己对萧凝的帮助,他真帮了很多吗?

    原主给了萧凝竞赛资料,辅导了她一个暑假,偶尔解答她一些问题。

    可集训队的成绩是萧凝自己考的,达芬-舍费尔猜想她也是货真价实的合作者。

    原主是天才,殊不知天才的傲气也会刺伤爱人。

    “你猜萧凝如果真的默默无闻,他还会后悔吗?”

    1012:……

    *

    萧凝打开叶淮发来的网盘。

    网盘内容清晰明了,不同阶段参考书的PDF版,连叶淮的笔记都有。

    饶是萧凝不懂竞赛也知道这份资料的珍贵之处。

    这可是IMO满分选手的独家笔记。

    萧凝不觉得自己与师兄的交情好到这种地步,丝毫不敢藏私,又将网盘给了一中数竞老师一份。

    一中数竞老师有限,萧凝的老师与叶淮的老师是同一批。

    老师们如获至宝。

    *

    “我没想到你这么关心师弟师妹们,”叶淮的数竞老师莫老师邀请道:“我向学校给你申请了一万块的资料费,你寒假要是回来,有时间可以给师弟师妹们上上课。”

    莫老师知道原主没有笔记,看出这份资料是特意整理出来的。

    叶淮这才知道萧凝将网盘给了一中老师。

    他听着电话那边,将投稿的邮件发送,关上电脑。

    “竞赛班寒假几号放假?”

    这话是有可能,莫老师很惊喜。

    “腊月二十六。”莫老师回道:“竞赛班跟你们那届一样,时间紧,放假晚。”

    “你要是愿意给她们上课,我向校长给你要工资!”

    “一天三百,不,五百!”

    *

    北大管理很宽松,没课没考试的时间不强制在校。

    叶淮觉得自己可能是继承了原主的天赋,痛苦消化完原主的记忆后,他竟也喜欢上数学。

    期末考试对叶淮没有难度。

    论文投稿有周期,指不定什么时候学术编辑才能看到。

    学校无事,叶淮提前进入假期生活。

    *

    莫老师没料到叶淮这么回来,但总是好事。

    “北大学习感觉如何?”

    叶淮:“很纯粹。”

    系统腹议:“北大数院是四大‘疯人院’之首,宿主你是疯人中的疯人。”

    原主上大学还迷茫着无所事事过,宿主直接越过这一阶段,大一半年就学完了大学四年的所有课程,只剩考试了。

    北大数院都知道有位大一的师弟能在两年内毕业的事迹了,而这些人更不知道宿主在质数大间距问题的研究已经投稿了《数学年刊》,四大顶刊之一。

    原主的第一篇论文都没敢投。

    叶淮不觉得骄傲,继承了原主的记忆经验和天赋,他还有系统辅助,还做不出些什么也太废了。

    *

    叶淮回来自然还是要兼职数学竞赛老师。

    系统以为他是要与萧凝增加联系机会,培养感情。

    由于叶淮与萧凝都未满18周岁,1012还犹豫要不要缓缓。

    结果叶淮真是在上课。

    “这种简单的问题你不嫌烦?”系统好奇道。

    叶淮回答完学生问题才慢条斯理道:“回顾显而易见的问题没准会有意外收获,我研究的东西不就建立在这些简单的问题上。”

    这也是重新梳理思路的过程。

    *

    叶淮有原主的记忆,知晓萧凝的薄弱点,对她的辅导也更有针对性。

    当然叶淮有师德,没有区别对待,兢兢业业辅导学生。

    市一中竞赛班如虎添翼。

    叶淮在数竞班回顾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时,大洋彼岸的另一边他的论文终于到了学术编辑手里。

    审稿人是陶哲轩。

    这位喜欢在网络分享学术的菲尔兹奖大佬,在圣诞期间收到了审稿邀请,原本打算度假过后再审,看了眼题目便决定放弃了假期。

    叶淮消化了原主的记忆,这篇文章给陶哲轩的第一印象就是严谨。

    无论是格式还是内容。

    直到最后看到作者,陶哲轩都不敢相信这样一篇优秀的论文作者竟然是一位数学本科生。

    在通过后,他按耐不住登陆了社交平台分享,称这篇即将登上《数学年刊》的论文为完美,并声称看见了数论领域冉冉升起的一颗华国新星。

    *

    隔着墙,陶哲轩的言论还是传到了国内。

    数学的硕博生纷纷猜测,是哪位博士生大佬能让“陶神”这般称赞。

    这可是《数学年刊》,迄今为止国内在上面也就发过三十多篇论文,比《Nature》《Science》都难得,一篇论文直接预定国内985正教授。

    无人猜到是本科生。

    连清北教授都在猜是不是学校出去留学的某位学生。

    *

    叶淮不知陶哲轩的神来一笔,让他惹了多大期待。

    他刚刚结束兼职。

    数竞班中,萧凝是进步最快最大的一个,不愧是前世闯进集训队的人。

    莫老师也提前关注到萧凝。

    “她听说你是高一参加竞赛,也说要试试。”莫老师笑道。

    萧凝抬头挺胸,很是骄傲。

    “我考过班里第一名。”

    竞赛班一共只有四十人,不按年级分班,平时考试都是一起考。

    莫老师点点她,“你师兄回回第一,过度骄傲不可取。”

    提到叶淮,萧凝星星眼,乐道:“老师拿我跟师兄比,这么看好我。”

    自萧凝入竞赛班,叶淮是让她进步最快的老师。平日她有任何疑问,叶淮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来。

    萧凝眼中,叶淮已然是神仙级别的天才。

    莫老师哈哈大笑。

    “你收了个小迷妹!”

章节目录

完美伴侣[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晋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晋元并收藏完美伴侣[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