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就要第一次市模考了,大家务必重视起来,这可是对你们近期学习成果的一次大检验。”
班主任严肃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原本轻松的氛围瞬间被紧张压抑所取代。
林清月手里的笔微微一颤,她深吸一口气,在心里默默给自己打气:“林清月,你可以的!”可额头上还是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她转头看向沈嘉逸,只见他一脸平静,修长的手指轻轻转动着笔,似乎完全不把这场考试放在心上。
“阿逸,你不紧张吗?”林清月小声问道。
沈嘉逸抬眸,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嘴角微微上扬:“不慌。小不点,不要慌,我相信你。”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让林清月的心莫名安定了几分。
阳光还未完全驱散清晨的薄雾,滨海一中的校园里已满是行色匆匆的学生。
今天是高三学子们迎来的第一次市模考,对于这场被视作高考风向标、能直接反映当前学习水平的考试,每个人都如临大敌,神经紧绷。
考试那天,林清月早早来到考场,又抓紧时间翻看了一遍笔记。她站在教室门口,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紧张,手指不自觉地揪着书包带,指节泛白。
梁亦尹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清月,别太紧张啦,咱们都复习这么久了,肯定没问题的!”
林清月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点点头:“嗯,我知道,就是忍不住。”
就在这时,沈嘉逸抱着一摞复习资料走进教室。他身姿挺拔,眉眼间透着一股自信,嘴角微微上扬,带着点轻松的笑意。
看到林清月,他径直走上前,声音温和:“小不点,放轻松些,就把这次当成平常考试,正常发挥就行。”
林清月抬起头,望着沈嘉逸那坚定又温暖的眼神,心中的慌乱竟奇迹般地少了几分,轻轻“嗯”了一声。
随着考试铃声响起,考场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笔尖在试卷上摩挲的沙沙声。
林清月拿到试卷,快速浏览一遍,前面的基础题还算顺利,可做到数学的最后一道大题时,她的眉头渐渐皱起,思路像被一团乱麻缠住,怎么也理不清。
紧张感再度袭来,林清月的手心沁出细密的汗珠,握着笔的手微微颤抖。
她下意识地看向沈嘉逸,沈嘉逸正奋笔疾书,神情专注,那一刻,林清月竟觉得他认真的侧脸格外好看。
好不容易挨到考试结束,林清月沮丧地趴在桌上,觉得自己发挥得不太理想。
沈嘉逸收拾好书包,转向林清月这边,轻轻敲了下她的头说:“小不点,走,出去透透气,别老闷在教室里。”
“余朗,走啦,去操场逛逛。”
三人来到操场,夕阳的余晖洒在跑道上,泛着暖橙色的光。
林清月叹了口气,把考试时的紧张和对成绩的担忧一股脑儿说了出来。
余朗连忙安慰:“没事儿,一次考试说明不了啥,你平时成绩那么好,肯定没问题的。”
沈嘉逸双手插兜,思索片刻后认真说道:“小不点,分析下错题,下次注意就行,现在发愁也没用。”他说着,轻轻揉了揉林清月的头发,林清月的脸微微一红。
市模考成绩公布后,班级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氛。
课间,沈嘉逸看着手中的成绩单,沉默片刻后,突然对林清月说:“清月,我想去江州体大,成为乒乓球运动员,打进国家队,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林清月有些惊讶地看着他,在这紧张的高三备考氛围里,沈嘉逸的话像一道光,点亮了别样的可能。
那天晚上,林清月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她想起自己曾经在校园小记者团的时光,那些采访、写稿的日子,内心涌起一股热流。
林清月意识到,成为一名记者,用文字记录世界,传递真实的声音,才是自己心之所向。
从那以后,林清月不再只是关注沈嘉逸的体训,她利用课余时间,报名参加新闻写作培训,主动向校报投稿,从校园新闻写起,不断打磨自己的文字功底。
而沈嘉逸则在每天放学后,泡在乒乓球训练室,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发球、接球,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却从未浇灭他眼中的炽热。
尽管两人的追梦之路充满艰辛,但在彼此的鼓励下,他们在青春的赛道上,向着各自的梦想全力奔跑,逐渐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 。
市模考结束后没几天,学校就宣布高一高二要举办三天校运会,从这周三举办到星期五,但是校领导强调,不允许高三的学生参加,只允许高三的体育特长生参加,就当是为了高考体育考试的模拟训练。
听到这里,班里的同学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毫无精气神。
但是,一到课间,高三教学楼的走廊就挤满了人,尤其是饮水机处,因为那里靠近操场,也能观望校运会比赛,所以每节课的下课铃一响,大家就往走廊走去观看高一高二的校运会,因为也有一些班里的体育生参加,所以班里就有些同学跑到一楼去看。
因为沈嘉逸也去参加校运会了,所以作为他的同桌兼好朋友,林清月在上课的时候都看不到他,心中竟有些想念,望着他的座位发呆。
一时间出了神,林清月没有听到数学老师叫她起来回答问题。
直到旁边梁亦尹提醒她,林清月才晃过神来,匆匆忙忙站起来,看着黑板上的题目,回答得磕磕绊绊的。
“林清月,你今天上课不在状态呀,”数学老师萧蕾有些皱眉头,“回答正确,坐下吧,下次记得认真听课。”
下课以后,林清月也来到了走廊里,她向操场那边观望,看到了沈嘉逸的身影,“他好像是在做赛前热身?!”
知道沈嘉逸要参加100米短跑和200米短跑,以及其它比赛,林清月就在心里默默祈祷沈嘉逸一切顺利。
她的目光追随着沈嘉逸,舍不得移开分毫。
校运会第二天,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操场上变得湿滑。
100米短跑决赛马上开始,沈嘉逸站在起跑线前,活动着筋骨。
林清月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不顾细雨,跑到了离跑道更近的地方,眼睛死死地盯着沈嘉逸。
发令枪响,沈嘉逸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可在弯道处,他脚下一滑,差点摔倒。
林清月惊呼出声,双手捂住嘴巴。好在沈嘉逸反应迅速,稳住了身形,奋起直追,最终还是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
比赛结束,林清月立刻跑向沈嘉逸,看着他溅满泥点的运动服,焦急地问:
“阿逸,你没事吧?刚才吓死我了!”
沈嘉逸笑着摇摇头,额前的碎发被雨水打湿,贴在脸上:
“没事儿,小不点,不用担心我。”
看着他灿烂的笑容,林清月悬着的心才彻底落了地。
“小不点,明天是我比赛的最后一天,你记得来哦,一定要来哦。”
“好,放心啦,我一定会来的,我要为你加油。”
林清月露出开心的笑容。
接下来三天的课,沈嘉逸他们都没怎么回教室,所以这三天林清月都看不到沈嘉逸,上课也心不在焉的,也没有很认真听,而是拿着一个好看的便利贴,写下她此刻的心情,和一些为沈嘉逸加油的话。
“但愿他,一切顺利!”
写着写着,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脑海里全是沈嘉逸温暖的笑容 。
星期五上午,林清月满心欢喜,手里紧紧攥着写满加油话语的便利贴,一心想着去给沈嘉逸的跳高比赛加油助威,毕竟昨天她可是信誓旦旦答应过的。
可当她赶到比赛场地附近时,却看到杨知绵正笑意盈盈地站在沈嘉逸身旁。
杨知绵亲昵地帮沈嘉逸整理着运动服的领口,声音娇柔地说:“嘉逸,你今天肯定能拿冠军,我可就等着看你大展身手啦 。”说着,还从包里掏出一瓶运动饮料,递到沈嘉逸面前,手指有意无意地触碰着他的手。
沈嘉逸微微一怔,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小半步,眼神有些凛冽。
可林清月站在不远处,只看着这一幕,却没看清沈嘉逸拒绝杨知绵。
林清月心里像被打翻了调味瓶,酸意、委屈一股脑儿地涌上来。她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像被堵住了,什么也说不出来。
就在这时,沈嘉逸不经意间抬眼,目光扫到了林清月。
可还没等他有所反应,杨知绵便顺着他的目光转过头,看到林清月后,嘴角勾起一抹略带挑衅的微笑,还故意往沈嘉逸身边靠了靠。
林清月的眼眶瞬间红了,她死死咬着下唇,指甲深深掐进手心里,转身不顾一切地跑回教室,满心的热情瞬间被酸涩和委屈淹没。
“校运会那天,我哭的很伤心。那时的我以为,这份在意只是害怕失去重要的朋友。后来才知道,那是懵懂爱意的悄然涌动。”
2017年夏天------《小太阳林清月的独家日记本》
班主任严肃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原本轻松的氛围瞬间被紧张压抑所取代。
林清月手里的笔微微一颤,她深吸一口气,在心里默默给自己打气:“林清月,你可以的!”可额头上还是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她转头看向沈嘉逸,只见他一脸平静,修长的手指轻轻转动着笔,似乎完全不把这场考试放在心上。
“阿逸,你不紧张吗?”林清月小声问道。
沈嘉逸抬眸,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嘴角微微上扬:“不慌。小不点,不要慌,我相信你。”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让林清月的心莫名安定了几分。
阳光还未完全驱散清晨的薄雾,滨海一中的校园里已满是行色匆匆的学生。
今天是高三学子们迎来的第一次市模考,对于这场被视作高考风向标、能直接反映当前学习水平的考试,每个人都如临大敌,神经紧绷。
考试那天,林清月早早来到考场,又抓紧时间翻看了一遍笔记。她站在教室门口,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紧张,手指不自觉地揪着书包带,指节泛白。
梁亦尹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清月,别太紧张啦,咱们都复习这么久了,肯定没问题的!”
林清月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点点头:“嗯,我知道,就是忍不住。”
就在这时,沈嘉逸抱着一摞复习资料走进教室。他身姿挺拔,眉眼间透着一股自信,嘴角微微上扬,带着点轻松的笑意。
看到林清月,他径直走上前,声音温和:“小不点,放轻松些,就把这次当成平常考试,正常发挥就行。”
林清月抬起头,望着沈嘉逸那坚定又温暖的眼神,心中的慌乱竟奇迹般地少了几分,轻轻“嗯”了一声。
随着考试铃声响起,考场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笔尖在试卷上摩挲的沙沙声。
林清月拿到试卷,快速浏览一遍,前面的基础题还算顺利,可做到数学的最后一道大题时,她的眉头渐渐皱起,思路像被一团乱麻缠住,怎么也理不清。
紧张感再度袭来,林清月的手心沁出细密的汗珠,握着笔的手微微颤抖。
她下意识地看向沈嘉逸,沈嘉逸正奋笔疾书,神情专注,那一刻,林清月竟觉得他认真的侧脸格外好看。
好不容易挨到考试结束,林清月沮丧地趴在桌上,觉得自己发挥得不太理想。
沈嘉逸收拾好书包,转向林清月这边,轻轻敲了下她的头说:“小不点,走,出去透透气,别老闷在教室里。”
“余朗,走啦,去操场逛逛。”
三人来到操场,夕阳的余晖洒在跑道上,泛着暖橙色的光。
林清月叹了口气,把考试时的紧张和对成绩的担忧一股脑儿说了出来。
余朗连忙安慰:“没事儿,一次考试说明不了啥,你平时成绩那么好,肯定没问题的。”
沈嘉逸双手插兜,思索片刻后认真说道:“小不点,分析下错题,下次注意就行,现在发愁也没用。”他说着,轻轻揉了揉林清月的头发,林清月的脸微微一红。
市模考成绩公布后,班级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氛。
课间,沈嘉逸看着手中的成绩单,沉默片刻后,突然对林清月说:“清月,我想去江州体大,成为乒乓球运动员,打进国家队,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林清月有些惊讶地看着他,在这紧张的高三备考氛围里,沈嘉逸的话像一道光,点亮了别样的可能。
那天晚上,林清月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她想起自己曾经在校园小记者团的时光,那些采访、写稿的日子,内心涌起一股热流。
林清月意识到,成为一名记者,用文字记录世界,传递真实的声音,才是自己心之所向。
从那以后,林清月不再只是关注沈嘉逸的体训,她利用课余时间,报名参加新闻写作培训,主动向校报投稿,从校园新闻写起,不断打磨自己的文字功底。
而沈嘉逸则在每天放学后,泡在乒乓球训练室,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发球、接球,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却从未浇灭他眼中的炽热。
尽管两人的追梦之路充满艰辛,但在彼此的鼓励下,他们在青春的赛道上,向着各自的梦想全力奔跑,逐渐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 。
市模考结束后没几天,学校就宣布高一高二要举办三天校运会,从这周三举办到星期五,但是校领导强调,不允许高三的学生参加,只允许高三的体育特长生参加,就当是为了高考体育考试的模拟训练。
听到这里,班里的同学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毫无精气神。
但是,一到课间,高三教学楼的走廊就挤满了人,尤其是饮水机处,因为那里靠近操场,也能观望校运会比赛,所以每节课的下课铃一响,大家就往走廊走去观看高一高二的校运会,因为也有一些班里的体育生参加,所以班里就有些同学跑到一楼去看。
因为沈嘉逸也去参加校运会了,所以作为他的同桌兼好朋友,林清月在上课的时候都看不到他,心中竟有些想念,望着他的座位发呆。
一时间出了神,林清月没有听到数学老师叫她起来回答问题。
直到旁边梁亦尹提醒她,林清月才晃过神来,匆匆忙忙站起来,看着黑板上的题目,回答得磕磕绊绊的。
“林清月,你今天上课不在状态呀,”数学老师萧蕾有些皱眉头,“回答正确,坐下吧,下次记得认真听课。”
下课以后,林清月也来到了走廊里,她向操场那边观望,看到了沈嘉逸的身影,“他好像是在做赛前热身?!”
知道沈嘉逸要参加100米短跑和200米短跑,以及其它比赛,林清月就在心里默默祈祷沈嘉逸一切顺利。
她的目光追随着沈嘉逸,舍不得移开分毫。
校运会第二天,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操场上变得湿滑。
100米短跑决赛马上开始,沈嘉逸站在起跑线前,活动着筋骨。
林清月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不顾细雨,跑到了离跑道更近的地方,眼睛死死地盯着沈嘉逸。
发令枪响,沈嘉逸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可在弯道处,他脚下一滑,差点摔倒。
林清月惊呼出声,双手捂住嘴巴。好在沈嘉逸反应迅速,稳住了身形,奋起直追,最终还是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
比赛结束,林清月立刻跑向沈嘉逸,看着他溅满泥点的运动服,焦急地问:
“阿逸,你没事吧?刚才吓死我了!”
沈嘉逸笑着摇摇头,额前的碎发被雨水打湿,贴在脸上:
“没事儿,小不点,不用担心我。”
看着他灿烂的笑容,林清月悬着的心才彻底落了地。
“小不点,明天是我比赛的最后一天,你记得来哦,一定要来哦。”
“好,放心啦,我一定会来的,我要为你加油。”
林清月露出开心的笑容。
接下来三天的课,沈嘉逸他们都没怎么回教室,所以这三天林清月都看不到沈嘉逸,上课也心不在焉的,也没有很认真听,而是拿着一个好看的便利贴,写下她此刻的心情,和一些为沈嘉逸加油的话。
“但愿他,一切顺利!”
写着写着,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脑海里全是沈嘉逸温暖的笑容 。
星期五上午,林清月满心欢喜,手里紧紧攥着写满加油话语的便利贴,一心想着去给沈嘉逸的跳高比赛加油助威,毕竟昨天她可是信誓旦旦答应过的。
可当她赶到比赛场地附近时,却看到杨知绵正笑意盈盈地站在沈嘉逸身旁。
杨知绵亲昵地帮沈嘉逸整理着运动服的领口,声音娇柔地说:“嘉逸,你今天肯定能拿冠军,我可就等着看你大展身手啦 。”说着,还从包里掏出一瓶运动饮料,递到沈嘉逸面前,手指有意无意地触碰着他的手。
沈嘉逸微微一怔,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小半步,眼神有些凛冽。
可林清月站在不远处,只看着这一幕,却没看清沈嘉逸拒绝杨知绵。
林清月心里像被打翻了调味瓶,酸意、委屈一股脑儿地涌上来。她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像被堵住了,什么也说不出来。
就在这时,沈嘉逸不经意间抬眼,目光扫到了林清月。
可还没等他有所反应,杨知绵便顺着他的目光转过头,看到林清月后,嘴角勾起一抹略带挑衅的微笑,还故意往沈嘉逸身边靠了靠。
林清月的眼眶瞬间红了,她死死咬着下唇,指甲深深掐进手心里,转身不顾一切地跑回教室,满心的热情瞬间被酸涩和委屈淹没。
“校运会那天,我哭的很伤心。那时的我以为,这份在意只是害怕失去重要的朋友。后来才知道,那是懵懂爱意的悄然涌动。”
2017年夏天------《小太阳林清月的独家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