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士元紧紧攥着香囊,便要回武德司去,谁料燕三连忙叫住了他,“大人,这香囊乃是我花了大力气才买回来的,这……”
“是我疏忽了,不知这香囊价值几何?”
燕三笑着举起两根手指:“二十两。”
莫士元心中不解,他记得方才燕三说武胜卖了十两银子,怎么现在变成二十两了。燕三看他神色,便解释道:“那买主不肯把香囊让出来,我废了一番口舌,那人才肯将香囊给我。”
“我晓得了,只是我现在身上没有现银,等凑够了银子,再还给你。”
莫士元深吸一口气,心中有些无奈,自进入武德司以来,自己身上的债是越来越多了,光是段红绫那里都欠了三十两,还没算上利息,如今自己又欠了燕三二十两,不知何年何月,自己才能把钱还上。
辛萝从武胜家里出来,见莫士元左手多了个香囊,右手多了张字据,好奇问道:“我就进去一会,你怎么把自己卖了?”
莫士元干咳几声,把方才燕三所说一事缓缓道出。若是他没有辨错,这香囊里放了丁香、沉香、檀香、甘松、龙脑和零陵香,且全部都成色上佳。
辛萝把香囊放在鼻前闻了闻,“你怎么知道得如此清楚?”
“在下的生父乃是一名医师,因此在下也略通一些药理,辨出里头的香料也不是什么难事。”
辛萝心道,这武胜只不过是一市井粗人,如此贵重的香囊出现在他的身上,想必此物大有来头。
莫士元接着道:“此香囊中还有一物,名叫熏陆香,此种香料大周并不出产,只有大食国才有。”
他自十岁后便住在李福全的家中,李福全爱用香,所以家中每间屋子都备有香炉,每日晨起后,府里的仆人都会把香炉点燃。府中还辟有一室,专门用于存放各类香料,因熏陆香气味柔和,莫士元对其香味印象深刻。
“这熏陆香很是珍贵,除了皇室中人,便只有受圣上信赖的高官权贵手中才有。”
辛萝看了眼莫士元:“那个提供女尸之人竟没有惊动县衙和武德司,想来不是什么普通人,这个香囊很可能就是那人送给武胜的。”
莫士元点点头,立刻就想回武德司将此事告知段红绫,可仔细一想,又觉得这个香囊不能说明什么,还是得找到更多的线索才是。
于是他立即写了一封信寄回家中,拜托义父帮忙查一下,近两年有哪些人家得到了熏陆香的赏赐。如今武胜还没有下落,这熏陆香的线索便显得极为重要。
段红绫从辛萝那里知晓了香囊之事,只是并没有多加过问,莫士元爱怎么查就怎么查,她总不好去说些什么,若是他真查出什么东西了,也是武德司的功劳。
忙碌了大半个月,她也有些累了,别说忙里偷闲了,这阵子连个好觉都没睡过。横竖现在并无头绪,只能在此等着各方来的消息,她索性让邢贵做了一桌大餐犒劳众人,又回家让段不祥烤几只乳猪,分给县衙的衙役以及燕三的手下。
临回家前,她在街上买了盒桂花饼和栗子糕,又要了一盒白云片,还有其他的小食,权当是给虎子补过一回生辰。
这白云片便是白米做的锅巴,上面涂了层蜂蜜,吃起来极为香脆,小孩子最是喜欢吃,虎子一见她买了回来,高兴得不得了,一口气吃了五六片。
段不祥压低声音问道:“福田院那边的事如何了?最近虎子在街上认识了不少新的朋友,一时间忘记要去看惠娘了,若是等她想起来,我要怎么说才好?”
段红绫听他说才想起这事来,连忙保证待会就去一趟福田院。三人吃了顿饭,段红绫就要出门去福田院,虎子立马变了脸,抓着她的袖子不放,“姐姐,我要跟姐姐玩。”
“好了好了,姐姐还有别的事情要做,你在家里乖乖的,去找那些小朋友玩好不好?”
段红绫连哄带骗,才把虎子安抚了下来,和段不祥打了声招呼才走出家门。可刚一走到街上,便就觉得有些不对。
她又觉得有人在盯着自己了。
而且这回盯着自己的人,可能不止一个,因为方才明明有两道视线投在自己的身上。但等她抬头去寻,却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她放慢了脚步,在街上走了一圈,再也没有感受到方才的异样,或许真的是这阵子太累了,自己难免有些疑神疑鬼。
段红绫松了一口气,往福田院的方向走去。
一盏茶后,虎子蹦蹦跳跳地从屋子里跑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盒桂花糕。她一边哼着歌,一边走进了街上的一间客栈,门口的伙计看见她,笑着道:“虎子今日又来了,是来找平安的吧?”
虎子点点头,扬了扬手中的糕点,“好吃,给平安吃。”
“不过平安好像出去了,你在这里先坐着等等,我给你拿点花生和毛豆。”
虎子笑着说了谢,坐在椅子上啃起桂花糕来。片刻之后,一个穿着锦衣华服的少年走了进来,“你怎么来了?我刚才街上看到这个新奇的玩意,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他递去一个小弹弓,虎子笑呵呵地接了过去,连桂花糕也不要了,低着头开始研究起来,在旁的平安也逗弄着她,二人乐得哈哈大笑。
若是段红绫在此,定能认出这个少年是何人,只是她如今已在福田院的门口,为惠娘一事与守门的人争辩起来。
她本想以惠娘好友的身份询问惠娘病逝一事,还想进去把她的遗物都拿走,顺便问问惠娘到底葬在了何处。可守门的那人一味只说自己不知,又言这些事自有无为大师安排,外人不能插手。
段红绫没了法子,只好亮出令牌,亲见无为大师一面。
当初段家收养虎子的时候,无为大师还未主持福田院内的一众事宜,故而段红绫把虎子与惠娘的事说了一遍,又道:“惠娘病得突然,我爹和妹妹都十分关心,所以我才特意前来问个清楚。”
无为大师含笑道:“段大人一家的菩萨心肠,老朽替虎子和惠娘先行谢过。”
他言道,惠娘一向肺部有疾,上个月染了风寒,喝了安济坊开的药也没有什么好转,在床上躺了几日便去了,临了交代了话,把自己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银子都捐给了福田院。
“那惠娘可有留下其他的遗物?我想带一些回家留做纪念。”
无为大师有些为难:“惠娘身上的风寒很重,想必大人也知道,福田院内还有其他病弱的老人孩子,为了避免旁人也染上风寒,惠娘的一切衣物被褥已全部焚毁了。”
“原来如此,”段红绫双眉蹙起,“那惠娘葬在了何处?我们想把她的尸骨接回家,寻一处风水宝地让她好生安息。”
“段大人有心了,不过惠娘去世之后,她的一个远房侄女领养了她的尸骨。”
段红绫惊叹了一声,她明明记得,惠娘没有任何的亲戚,怎么临死冒出一个远房侄女出来?要是她有远房侄女,这些年也不用留在福田院了。
她把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无为大师回道:“此事我们也不好去问,只是惠娘的侄女提供了家中的黄册,黄册上所载证明她确认是惠娘的亲属。”
“诸人皆生死有命,段大人还是看开一些吧。”
二人又说了一番客套话,段红绫才从福田院离开。
虽说无为大师方才已经解释得很清楚,可她的心中始终有些疑虑,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不过转念一想,无为大师德高望重,也没理由特意说谎,只是这惠娘的离世,着实太过突然,且那忽然冒出来的远房侄女,更是令人摸不着头脑。
今日无为大师提过,惠娘病逝之前,曾请过安济坊的郎中给她诊病。依照惯例,安济坊的郎中都会把病人的病情和药方记录下来,只要去核对一番,便知道无为大师所说是真是假。
段红绫本想直接回武德司,可思来想去,还是去了安济坊一趟。安济坊乃是官营的医馆,为贫困的百姓提供义诊,故每一个医治的病人都有详实的记录,以备有司稽核账目。
她以查案的名义,翻阅了安济坊半年内的记录,发现在福田院的记录中,确实写明惠娘一月前得了风寒,不愈而亡。
她看不懂簿子上记录的药方,于是把关于福田院的记录都看了一遍,发现从五年前开始,福田院每年的死亡人数越来越多,且多为年轻女子。且五年以来,负责福田院的郎中一直都是同一个人。
段红绫觉得有些不对,想把这位负责福田院的郎中找来问个清楚,安济坊的人告诉他,那郎中姓徐,家住东阑街南自半月前便请了假,这几日都没见过他了。
从安济坊回来后,外头的天都黑了,段红绫不想独自前去,便先回了武德司,等吃过饭了,再去找那姓徐的。
“是我疏忽了,不知这香囊价值几何?”
燕三笑着举起两根手指:“二十两。”
莫士元心中不解,他记得方才燕三说武胜卖了十两银子,怎么现在变成二十两了。燕三看他神色,便解释道:“那买主不肯把香囊让出来,我废了一番口舌,那人才肯将香囊给我。”
“我晓得了,只是我现在身上没有现银,等凑够了银子,再还给你。”
莫士元深吸一口气,心中有些无奈,自进入武德司以来,自己身上的债是越来越多了,光是段红绫那里都欠了三十两,还没算上利息,如今自己又欠了燕三二十两,不知何年何月,自己才能把钱还上。
辛萝从武胜家里出来,见莫士元左手多了个香囊,右手多了张字据,好奇问道:“我就进去一会,你怎么把自己卖了?”
莫士元干咳几声,把方才燕三所说一事缓缓道出。若是他没有辨错,这香囊里放了丁香、沉香、檀香、甘松、龙脑和零陵香,且全部都成色上佳。
辛萝把香囊放在鼻前闻了闻,“你怎么知道得如此清楚?”
“在下的生父乃是一名医师,因此在下也略通一些药理,辨出里头的香料也不是什么难事。”
辛萝心道,这武胜只不过是一市井粗人,如此贵重的香囊出现在他的身上,想必此物大有来头。
莫士元接着道:“此香囊中还有一物,名叫熏陆香,此种香料大周并不出产,只有大食国才有。”
他自十岁后便住在李福全的家中,李福全爱用香,所以家中每间屋子都备有香炉,每日晨起后,府里的仆人都会把香炉点燃。府中还辟有一室,专门用于存放各类香料,因熏陆香气味柔和,莫士元对其香味印象深刻。
“这熏陆香很是珍贵,除了皇室中人,便只有受圣上信赖的高官权贵手中才有。”
辛萝看了眼莫士元:“那个提供女尸之人竟没有惊动县衙和武德司,想来不是什么普通人,这个香囊很可能就是那人送给武胜的。”
莫士元点点头,立刻就想回武德司将此事告知段红绫,可仔细一想,又觉得这个香囊不能说明什么,还是得找到更多的线索才是。
于是他立即写了一封信寄回家中,拜托义父帮忙查一下,近两年有哪些人家得到了熏陆香的赏赐。如今武胜还没有下落,这熏陆香的线索便显得极为重要。
段红绫从辛萝那里知晓了香囊之事,只是并没有多加过问,莫士元爱怎么查就怎么查,她总不好去说些什么,若是他真查出什么东西了,也是武德司的功劳。
忙碌了大半个月,她也有些累了,别说忙里偷闲了,这阵子连个好觉都没睡过。横竖现在并无头绪,只能在此等着各方来的消息,她索性让邢贵做了一桌大餐犒劳众人,又回家让段不祥烤几只乳猪,分给县衙的衙役以及燕三的手下。
临回家前,她在街上买了盒桂花饼和栗子糕,又要了一盒白云片,还有其他的小食,权当是给虎子补过一回生辰。
这白云片便是白米做的锅巴,上面涂了层蜂蜜,吃起来极为香脆,小孩子最是喜欢吃,虎子一见她买了回来,高兴得不得了,一口气吃了五六片。
段不祥压低声音问道:“福田院那边的事如何了?最近虎子在街上认识了不少新的朋友,一时间忘记要去看惠娘了,若是等她想起来,我要怎么说才好?”
段红绫听他说才想起这事来,连忙保证待会就去一趟福田院。三人吃了顿饭,段红绫就要出门去福田院,虎子立马变了脸,抓着她的袖子不放,“姐姐,我要跟姐姐玩。”
“好了好了,姐姐还有别的事情要做,你在家里乖乖的,去找那些小朋友玩好不好?”
段红绫连哄带骗,才把虎子安抚了下来,和段不祥打了声招呼才走出家门。可刚一走到街上,便就觉得有些不对。
她又觉得有人在盯着自己了。
而且这回盯着自己的人,可能不止一个,因为方才明明有两道视线投在自己的身上。但等她抬头去寻,却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她放慢了脚步,在街上走了一圈,再也没有感受到方才的异样,或许真的是这阵子太累了,自己难免有些疑神疑鬼。
段红绫松了一口气,往福田院的方向走去。
一盏茶后,虎子蹦蹦跳跳地从屋子里跑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盒桂花糕。她一边哼着歌,一边走进了街上的一间客栈,门口的伙计看见她,笑着道:“虎子今日又来了,是来找平安的吧?”
虎子点点头,扬了扬手中的糕点,“好吃,给平安吃。”
“不过平安好像出去了,你在这里先坐着等等,我给你拿点花生和毛豆。”
虎子笑着说了谢,坐在椅子上啃起桂花糕来。片刻之后,一个穿着锦衣华服的少年走了进来,“你怎么来了?我刚才街上看到这个新奇的玩意,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他递去一个小弹弓,虎子笑呵呵地接了过去,连桂花糕也不要了,低着头开始研究起来,在旁的平安也逗弄着她,二人乐得哈哈大笑。
若是段红绫在此,定能认出这个少年是何人,只是她如今已在福田院的门口,为惠娘一事与守门的人争辩起来。
她本想以惠娘好友的身份询问惠娘病逝一事,还想进去把她的遗物都拿走,顺便问问惠娘到底葬在了何处。可守门的那人一味只说自己不知,又言这些事自有无为大师安排,外人不能插手。
段红绫没了法子,只好亮出令牌,亲见无为大师一面。
当初段家收养虎子的时候,无为大师还未主持福田院内的一众事宜,故而段红绫把虎子与惠娘的事说了一遍,又道:“惠娘病得突然,我爹和妹妹都十分关心,所以我才特意前来问个清楚。”
无为大师含笑道:“段大人一家的菩萨心肠,老朽替虎子和惠娘先行谢过。”
他言道,惠娘一向肺部有疾,上个月染了风寒,喝了安济坊开的药也没有什么好转,在床上躺了几日便去了,临了交代了话,把自己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银子都捐给了福田院。
“那惠娘可有留下其他的遗物?我想带一些回家留做纪念。”
无为大师有些为难:“惠娘身上的风寒很重,想必大人也知道,福田院内还有其他病弱的老人孩子,为了避免旁人也染上风寒,惠娘的一切衣物被褥已全部焚毁了。”
“原来如此,”段红绫双眉蹙起,“那惠娘葬在了何处?我们想把她的尸骨接回家,寻一处风水宝地让她好生安息。”
“段大人有心了,不过惠娘去世之后,她的一个远房侄女领养了她的尸骨。”
段红绫惊叹了一声,她明明记得,惠娘没有任何的亲戚,怎么临死冒出一个远房侄女出来?要是她有远房侄女,这些年也不用留在福田院了。
她把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无为大师回道:“此事我们也不好去问,只是惠娘的侄女提供了家中的黄册,黄册上所载证明她确认是惠娘的亲属。”
“诸人皆生死有命,段大人还是看开一些吧。”
二人又说了一番客套话,段红绫才从福田院离开。
虽说无为大师方才已经解释得很清楚,可她的心中始终有些疑虑,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不过转念一想,无为大师德高望重,也没理由特意说谎,只是这惠娘的离世,着实太过突然,且那忽然冒出来的远房侄女,更是令人摸不着头脑。
今日无为大师提过,惠娘病逝之前,曾请过安济坊的郎中给她诊病。依照惯例,安济坊的郎中都会把病人的病情和药方记录下来,只要去核对一番,便知道无为大师所说是真是假。
段红绫本想直接回武德司,可思来想去,还是去了安济坊一趟。安济坊乃是官营的医馆,为贫困的百姓提供义诊,故每一个医治的病人都有详实的记录,以备有司稽核账目。
她以查案的名义,翻阅了安济坊半年内的记录,发现在福田院的记录中,确实写明惠娘一月前得了风寒,不愈而亡。
她看不懂簿子上记录的药方,于是把关于福田院的记录都看了一遍,发现从五年前开始,福田院每年的死亡人数越来越多,且多为年轻女子。且五年以来,负责福田院的郎中一直都是同一个人。
段红绫觉得有些不对,想把这位负责福田院的郎中找来问个清楚,安济坊的人告诉他,那郎中姓徐,家住东阑街南自半月前便请了假,这几日都没见过他了。
从安济坊回来后,外头的天都黑了,段红绫不想独自前去,便先回了武德司,等吃过饭了,再去找那姓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