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花雪月这是我的板栗糕
一支商队缓缓向曲梁县城行进,数百辆马车络绎不绝,车上堆满布匹、瓷器与铁器。若仔细观察,这些商人气度不凡,举手投足间尽显英武之气。领头的商人身材魁梧,骑在一匹枣红马上,正是乔装打扮的吕布。
“温侯,前方就是曲梁县城了。“麴义策马上前,压低声音道,“甄家的路引都已备好,只是这城中守军颇多,还需小心行事。“
吕布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随行的一千五百将士。这些人都换上了粗布短褐,或做商贾,或扮车夫,却也掩不住身上的杀伐之气。他们已经走了七天,从无极一路南下,为了避人耳目,专挑偏僻小路行进。
“子龙,你带一队人马准备接应。“吕布吩咐道,“若有异动,立刻发信号。“说罢,他取出甄俨准备的路引,准备入城。
就在此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支规模较小的商队与当地衙役起了冲突,喊打喊杀声不绝于耳。吕布眯起眼睛,示意众人停下。
“大胆刁民,竟敢对抗官府!“一名衙役挥舞水火棍,指着一队人中领头的中年男子,“你没有路引不能入城,必是伪造!“
那中年男子面容儒雅,虽被数名衙役围住,却不慌不忙:“在下郭永,乃是南郡太守,此次回乡省亲,路引不慎遗失了。诸位若有疑虑,大可请县令定夺。“
“哼,你说遗失了便是遗失了?“那衙役冷笑,“如今天下大乱,你们商贾更是龙蛇混杂。来人,把他们都抓起来!“
赵云策马而出,朗声道:“诸位且慢。在下乃是河北甄家,刚才听这位大人是路引丢失而已,你们怎能随便拿人?“
衙役见赵云气度不凡,身后还跟着数百人马,语气不由软了几分:“这位客商,你可要想清楚。若是包庇奸细,可是重罪。“
“哈哈哈!“一声爽朗的笑声传来,却见麴义也策马上前,“我知道你们一定会给这位姥爷一个清白的,说着便顺手掏出一包碎银子丢给了对面。“
“你们只需将人带到县衙,只有公论,为何非要伤人呢”
为首衙役们点了点手里的银子,犹豫片刻,低声道:“也罢,既然如此那你变随我们去见县令吗?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是直接抓人的,您也知道现在兵荒马乱不安全啊。“
郭永对众人投来感激的目光,低声道:“多谢诸位仗义相助。只是不知该如何称呼?“
麴义笑道:“在下王义,这位是我家东家李进。都是跑江湖的粗人,不必客气。“
郭永若有所思地打量着众人。他虽是商人,却也熟读兵书,一眼便看出这些人非富商巨贾,倒像是行伍出身。不过此时他也不点破,只是拱手道谢。便先行进入了曲梁。
曲梁城内最大的市集上,人声鼎沸,商贾云集。甄姜、甄脱、甄荣和年幼的甄伏在几名侍女的陪伴下,正在街市闲逛。几位姑娘虽是商贾之女,却也是第一次来到曲梁,对这里的新奇物事颇感兴趣。
“姐姐快看,那边在卖板栗糕!“甄伏眼尖,一眼就瞧见了远处一个老者的摊位。摊上摆着刚出炉的板栗糕,香气四溢。她生性活泼,立刻拉着甄姜的手就要往那边跑。
“莫要失了礼数。“甄姜轻声提醒道。虽是训诫,语气却温柔得很。她深知这个小妹妹从小娇惯,如今又与吕布有了婚约,更需要谨言慎行。
就在此时,另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爹爹,我要那个板栗糕!“
却见一个与甄伏年纪相仿的女孩,穿着绣花缎裙,正拉着郭永的衣袖撒娇。正是郭永的掌上明珠,郭明,年少美好明智,被其父视为掌上明珠,郭永察觉女儿有别于众,曾说:“这是我家的女中君王。”于是以“女王”作为她的字。
两个女孩几乎同时到达摊位前。老者手中只剩最后一块板栗糕,顿时让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这块糕点,我要了。“甄伏昂着小脑袋,眼中闪烁着倔强的光芒。她虽年幼,却有着不输姐姐们的气度。
郭女王挑眉道:“这板栗糕,我先看中的。“
“可是我先开口的。“
“我爹爹可以出双倍的价钱。“
集市上,围观的人群渐渐聚集。两个小娘子为了一块板栗糕斗起嘴来,倒是让人看了一出好戏。
“这板栗糕,我要定了!“甄伏双手叉腰,“我可是从小就爱吃甜食,家里的厨娘都说没见过比我更喜欢吃甜的人。“
郭女王不甘示弱:“哼,我爹说过,凡事要讲先来后到。我都看了半天了,你却突然插进来!“
“你看归你看,可是我先开口的!“甄伏扬起小脸,“而且我从无极镇来,可是走了好多天了,都没吃到一口像样的点心。“
“我可是刚从南郡回来,“郭女王仰着头道,“那边的点心你没吃过吧?这板栗糕在南郡算不得什么,但在这曲梁,却也难得一见。“
甄伏不服气:“那你既然在许都吃过那么多好点心,为何还要跟我争这个?“
“这是我小时候在曲梁最爱吃的!“郭女王道,“每次来这里,都要买上一块。这是我的习惯!“
就在这时,一名侍从快步穿过人群,在郭永耳边低语几句。郭永正从县衙处理完公务回来,听闻女儿在集市闹事,连忙赶来。另一边,赵云和麴义也已接到消息,带着几名亲兵疾步而至。
“这不是。。。。。。“郭永刚要开口,忽然认出了赵云和麴义的面容。昨日在城门口相助的不正是这些人吗?顿时,他的脸色变得尴尬起来。
麴义见状,拱手笑道:“原来是郭太守。适才多有得罪,还望海涵。“
“哎呀,该道歉的是我才对。“郭永连忙回礼,“小女不懂事,惹出这等笑话。“
这时,吕布也已然到场。他看了看还在争执的两个小娘子,不禁莞尔:“既是如此,不如让两个孩子各退一步?“
郭永立刻会意:“女儿,还不快向这位小娘子道歉?这块糕点,让与人家便是。“
郭女王听到父亲的话,这才知道眼前的小娘子竟是昨日救父的恩人家眷。她顿时羞红了脸,福身施礼:“是我莽撞了,这糕点理应归姐姐。“
甄伏也不是不懂事的,见对方如此,立刻回礼道:“不不,方才是我太任性。这糕点还是郭小姐享用吧。“当得知对方的身份后,两个小娘子的态度顿时来了个大转变。
“其实。。。其实我最近在节食,“郭女王突然说道,脸上泛起红晕,“大夫说我该少吃点甜食。“
甄伏也连忙道:“我。。。我其实不太喜欢板栗的味道,方才是为了图个新鲜。“
“而且我待会还要去买花钿,“郭女王继续找着理由,“吃了甜食容易手上粘腻。“
“我今日已经吃过不少点心了,“甄伏也不甘示弱地找借口,“姐姐们说要少吃些,免得积食。“
两个小娘子你推我让,那番模样比方才争执时更加热闹。周围的人们看得忍俊不禁。
“要不。。。我们一人一半?“郭女王突然提议。
“这。。。这怎么好?“甄伏作势推辞,“你是地主,我是客人,理应让给你。“
“正因为你是客人,才更该品尝我们曲梁的美食!“
眼看着两个小娘子又要因为谁吃这块糕点争执起来,老板笑着说:“不如这样,我再烤一块新的,你们一人一块如何?“
“不行!“两个小娘子异口同声道。
众人见状,都不禁大笑起来。吕布和郭永相视一笑,这两个小娘子,倒是给大家上了一课。从争执到谦让,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化解了这场风波,反而增进了两家的情谊。
最后,在众人的提议下,两个小娘子终于达成一致:郭女王要了原来那块,说是念着儿时的味道;甄伏则欣然接受了新烤的那块,说是要尝尝曲梁的手艺。两人相视一笑,方才的争执早已化为云烟。
风波过后,郭永执意要设宴答谢。吕布推辞不过,便带着赵云、麴义和众家眷前往城中最大的醉仙楼。
“李兄,“郭永把盏相邀,刻意用了吕布的化名,“不知此行是要去往何处?“
吕布举杯相应,笑道:“在下要去兖州做些生意,路过贵地,正愁没有门路。不知郭太守可有什么建议?“
郭永眼中精光一闪:“说来巧了,在下祖籍就在曲梁,对这里的情况再熟悉不过。李兄若是要采买粮草,老夫倒是可以引荐几个信得过的商家。“
席间,甄姜等人与郭女王相谈甚欢,早已没了方才的隔阂。甄伏更是缠着郭女王讲许都的见闻,听得入神。
明日我便让管家带李兄去各处粮商人看看,“郭永压低声音道,“这些粮商与我有些交情,价钱一定公道。“
吕布心中暗喜,这郭永果然是个明白人,话中有话,显然已经看出了几分端倪。当下也是拱手致谢:“如此,就有劳太守了。“
晚上,醉仙楼二楼雅间内,几位曲梁本地的大商贾正襟危坐。郭永介绍道:“这位是从河北来的李商人,想要采购一批粮草。“
为首的商人孙望山皱眉道:“如今天下大乱,粮草金贵。不知李商人准备采买多少?“
“五万石。“吕布平静地说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嘶——“在座商人倒吸一口凉气。孙望山更是直接摇头:“如此大批粮草,只怕难以凑齐。况且,运输途中若有闪失。。。“
麴义适时开口:“诸位放心,我等自有人手护送。“
另一位商人张德寿直言不讳:“你们究竟是商队还是兵马?如此大手笔,莫不是要资敌?“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郭永正要打圆场,吕布却站起身来,踱步到窗边。
“诸位可知道,如今各路诸侯混战,最缺什么?“吕布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市。
“自然是粮草。“孙望山答道。
“正是。“吕布转身微笑,“所以,无论是谁占据兖州,都需要粮草。而曹操向来是袁绍的嫡系,而兖州部分地区蝗虫四起,而曹操正在和吕布对峙,袁绍将军不久将会给强征粮草以支持曹操啊,与其坐等他人来强征,不如趁此机会。。。。。。“
商人们眼前一亮。张德寿试探道:“李兄的意思是?“
“我出三成溢价,“吕布竖起三根手指,“事成之后,到时候袁绍才强征,诸公却已经提前安排,而且三成溢价,何乐而不为啊“
“这。。。。。。“商人们面面相觑。
郭永看准时机,举杯道:“诸位,李兄也是慷慨之人,这批生意,保管不会让大家亏本。“
孙望山终于点头:“既然郭太守作保,老朽愿意承担两万石。“
“一万石。“
“八千石。“
“五千石。“
其他商人也纷纷表态。一场原本充满疑虑的谈判,就这样在推杯换盏间达成了共识。
酒过三巡,众商贾已与吕布称兄道弟。
第二天一早,各家的粮仓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往城外运送粮草。吕布命赵云带人严密护送,同时派人四处打探,确保万无一失。
临行前,孙望山等人来相送,言语间已是另一番态度:“李兄若是再来曲梁,一定要提前知会我等。“
吕布拱手相谢:“诸位的情谊,吕某记下了。“
秋日的曲梁城外,一支庞大的商队正在清点粮草。
“温侯,“赵云凑近低声道,“已经有人盯着我们半个时辰了。“
吕布微微点头。他早已准则到路边那个身着青衫的中年文士。那人看似漫不经心地品着茶,实则一直在暗中观察这支商队的一举一动。最令吕布在意的是,此人的目光犀利非常,仿佛能看透人心。
“请他过来。“吕布淡淡道。
麴义便过去邀请那青衫文士,那人冲着吕布点点头然后从容不迫地走了过来。“
吕布挑眼:“先生为何一直观察我等?“
“因为在下略通相人之术。“刘劭含笑道,“观阁下气度不凡,绝非寻常商贾。那些随从虽装扮粗疏,但举手投足间尽显军旅气息。更有甚者。。。“他目光扫过甄姜等人所在的马车,“后方车队中似有贵胄之姿。“
此言一出,赵云、麴义等人脸色顿变,手已按在刀柄上。吕布却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先生好眼力。“吕布审视着眼前这个文士,“既然看出我等身份不简单,为何还要贸然相认?“
他对着吕布拱手一礼:“在下刘劭,字孔才,广平邯郸人。冒昧打扰,还望见谅。
刘劭从容道:“天下大乱,英雄辈出。在下一生致力律法和于识人之学,著有《人物志》一书,专论人才品性。今日得见阁下,便知是难得的英雄豪杰。“
吕布来了兴趣:“哦?不知先生如何看我?“
“阁下乃'兼有三才'之才。“刘劭正色道,“依在下《人物志》中的分类,若夫德行高妙,容止可法,是谓清节之家,延陵、晏婴是也。
建法立制,强国富人,是谓法家,管仲、商鞅是也。
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范蠡、张良是也。
兼有三材,三材皆备,其德足以厉风俗,其法足以正天下,其术足以谋庙胜,是谓国体,伊尹、吕望是也。“
他略一迟疑。“阁下本身是兼才,但是阁下身边的几位壮士,甚至是阁下的家眷,却对阁下隐约有成「九徵」兼至的人,「阴阳清和,中叡外明」,就是中庸,称为圣人,是君王之才。。。。“
吕布听罢,大喝:“先生可不可乱语?“
那人起身长拜到:”还请明示真名。”
于是一行人来到路边的茶肆。落座后,吕布屏退左右,只留下赵云、麴义二人。
茶肆内,炉火正旺。刘劭执壶为吕布斟茶,动作优雅从容。
“实不相瞒,“吕布沉声道,“我乃吕布。此番南下,正欲在兖州立足。先生既通识人之术,不知我将来可有成就大业之望?“
刘劭起身再拜。“明公乃天纵英才,只是。。。“
“但说无妨。“
“只是性气太刚,用人不专。若能广纳贤士,约束己性,未必不能成就霸业。“
吕布若有所思:“先生所言极是。那依先生之见,我该如何用人?“
刘劭展开一卷竹简:“依在下《都官考课》之法,用人须察其才性,审其所长。或有智谋之士,可为谋主;或有忠勇之将,可为爪牙;或有通达之才,可理政务。。。“
刘劭展开随身携带的竹简:“在下将人物分为三材十二品。上材者,通才也;中材者,专才也;下材者,小才也。“
“那依先生看来,我这些部下又是何等品级?“吕布指了指站在一旁的赵云和麴义。
刘劭目光如电,打量片刻道:“赵将军乃'忠武'之品。忠武者,持心贞固,临事果决,可为虎将。只是过于重情义,易因此失去先机。“
赵云闻言,不由肃然。这番评价可谓切中要害。
“至于麴将军,“刘劭转向麴义,“则是'豪杰'之品。豪杰者,胆识过人,智勇双全。然性好权势,若不加约束,恐生祸端。“
麴义神色微变,但随即释然。这刘劭的见解,竟与他自省相差无几。
“那甄氏众人呢?“吕布又将甄姜等人请下马车。他很好奇这位识人专家如何评价自己的妻族。
刘劭望向后方的马车,沉吟片刻:“令夫人甄姜乃'贞明'之品。贞明者,智慧深远,持身有度。更难得的是,她深谙世事,能为明公谋划内宅之事。“
说到这里,他略一停顿:“至于小娘子甄伏,虽年幼,却显露出'秀颖'之相。秀颖者,天资聪慧,见识超群。有母仪天下之姿。“
吕布点头赞许心道。
“这些评价不仅准确,更看出了众人的潜质。毕竟自己是从历史中学到的,而刘劭却自己推算的,我自己的无字天书是假的,这家伙不会开挂了吧”
“先生既通相人之术,“吕布忽然话锋一转,“不知我最大的短板是什么?“
“温侯,前方就是曲梁县城了。“麴义策马上前,压低声音道,“甄家的路引都已备好,只是这城中守军颇多,还需小心行事。“
吕布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随行的一千五百将士。这些人都换上了粗布短褐,或做商贾,或扮车夫,却也掩不住身上的杀伐之气。他们已经走了七天,从无极一路南下,为了避人耳目,专挑偏僻小路行进。
“子龙,你带一队人马准备接应。“吕布吩咐道,“若有异动,立刻发信号。“说罢,他取出甄俨准备的路引,准备入城。
就在此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支规模较小的商队与当地衙役起了冲突,喊打喊杀声不绝于耳。吕布眯起眼睛,示意众人停下。
“大胆刁民,竟敢对抗官府!“一名衙役挥舞水火棍,指着一队人中领头的中年男子,“你没有路引不能入城,必是伪造!“
那中年男子面容儒雅,虽被数名衙役围住,却不慌不忙:“在下郭永,乃是南郡太守,此次回乡省亲,路引不慎遗失了。诸位若有疑虑,大可请县令定夺。“
“哼,你说遗失了便是遗失了?“那衙役冷笑,“如今天下大乱,你们商贾更是龙蛇混杂。来人,把他们都抓起来!“
赵云策马而出,朗声道:“诸位且慢。在下乃是河北甄家,刚才听这位大人是路引丢失而已,你们怎能随便拿人?“
衙役见赵云气度不凡,身后还跟着数百人马,语气不由软了几分:“这位客商,你可要想清楚。若是包庇奸细,可是重罪。“
“哈哈哈!“一声爽朗的笑声传来,却见麴义也策马上前,“我知道你们一定会给这位姥爷一个清白的,说着便顺手掏出一包碎银子丢给了对面。“
“你们只需将人带到县衙,只有公论,为何非要伤人呢”
为首衙役们点了点手里的银子,犹豫片刻,低声道:“也罢,既然如此那你变随我们去见县令吗?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是直接抓人的,您也知道现在兵荒马乱不安全啊。“
郭永对众人投来感激的目光,低声道:“多谢诸位仗义相助。只是不知该如何称呼?“
麴义笑道:“在下王义,这位是我家东家李进。都是跑江湖的粗人,不必客气。“
郭永若有所思地打量着众人。他虽是商人,却也熟读兵书,一眼便看出这些人非富商巨贾,倒像是行伍出身。不过此时他也不点破,只是拱手道谢。便先行进入了曲梁。
曲梁城内最大的市集上,人声鼎沸,商贾云集。甄姜、甄脱、甄荣和年幼的甄伏在几名侍女的陪伴下,正在街市闲逛。几位姑娘虽是商贾之女,却也是第一次来到曲梁,对这里的新奇物事颇感兴趣。
“姐姐快看,那边在卖板栗糕!“甄伏眼尖,一眼就瞧见了远处一个老者的摊位。摊上摆着刚出炉的板栗糕,香气四溢。她生性活泼,立刻拉着甄姜的手就要往那边跑。
“莫要失了礼数。“甄姜轻声提醒道。虽是训诫,语气却温柔得很。她深知这个小妹妹从小娇惯,如今又与吕布有了婚约,更需要谨言慎行。
就在此时,另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爹爹,我要那个板栗糕!“
却见一个与甄伏年纪相仿的女孩,穿着绣花缎裙,正拉着郭永的衣袖撒娇。正是郭永的掌上明珠,郭明,年少美好明智,被其父视为掌上明珠,郭永察觉女儿有别于众,曾说:“这是我家的女中君王。”于是以“女王”作为她的字。
两个女孩几乎同时到达摊位前。老者手中只剩最后一块板栗糕,顿时让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这块糕点,我要了。“甄伏昂着小脑袋,眼中闪烁着倔强的光芒。她虽年幼,却有着不输姐姐们的气度。
郭女王挑眉道:“这板栗糕,我先看中的。“
“可是我先开口的。“
“我爹爹可以出双倍的价钱。“
集市上,围观的人群渐渐聚集。两个小娘子为了一块板栗糕斗起嘴来,倒是让人看了一出好戏。
“这板栗糕,我要定了!“甄伏双手叉腰,“我可是从小就爱吃甜食,家里的厨娘都说没见过比我更喜欢吃甜的人。“
郭女王不甘示弱:“哼,我爹说过,凡事要讲先来后到。我都看了半天了,你却突然插进来!“
“你看归你看,可是我先开口的!“甄伏扬起小脸,“而且我从无极镇来,可是走了好多天了,都没吃到一口像样的点心。“
“我可是刚从南郡回来,“郭女王仰着头道,“那边的点心你没吃过吧?这板栗糕在南郡算不得什么,但在这曲梁,却也难得一见。“
甄伏不服气:“那你既然在许都吃过那么多好点心,为何还要跟我争这个?“
“这是我小时候在曲梁最爱吃的!“郭女王道,“每次来这里,都要买上一块。这是我的习惯!“
就在这时,一名侍从快步穿过人群,在郭永耳边低语几句。郭永正从县衙处理完公务回来,听闻女儿在集市闹事,连忙赶来。另一边,赵云和麴义也已接到消息,带着几名亲兵疾步而至。
“这不是。。。。。。“郭永刚要开口,忽然认出了赵云和麴义的面容。昨日在城门口相助的不正是这些人吗?顿时,他的脸色变得尴尬起来。
麴义见状,拱手笑道:“原来是郭太守。适才多有得罪,还望海涵。“
“哎呀,该道歉的是我才对。“郭永连忙回礼,“小女不懂事,惹出这等笑话。“
这时,吕布也已然到场。他看了看还在争执的两个小娘子,不禁莞尔:“既是如此,不如让两个孩子各退一步?“
郭永立刻会意:“女儿,还不快向这位小娘子道歉?这块糕点,让与人家便是。“
郭女王听到父亲的话,这才知道眼前的小娘子竟是昨日救父的恩人家眷。她顿时羞红了脸,福身施礼:“是我莽撞了,这糕点理应归姐姐。“
甄伏也不是不懂事的,见对方如此,立刻回礼道:“不不,方才是我太任性。这糕点还是郭小姐享用吧。“当得知对方的身份后,两个小娘子的态度顿时来了个大转变。
“其实。。。其实我最近在节食,“郭女王突然说道,脸上泛起红晕,“大夫说我该少吃点甜食。“
甄伏也连忙道:“我。。。我其实不太喜欢板栗的味道,方才是为了图个新鲜。“
“而且我待会还要去买花钿,“郭女王继续找着理由,“吃了甜食容易手上粘腻。“
“我今日已经吃过不少点心了,“甄伏也不甘示弱地找借口,“姐姐们说要少吃些,免得积食。“
两个小娘子你推我让,那番模样比方才争执时更加热闹。周围的人们看得忍俊不禁。
“要不。。。我们一人一半?“郭女王突然提议。
“这。。。这怎么好?“甄伏作势推辞,“你是地主,我是客人,理应让给你。“
“正因为你是客人,才更该品尝我们曲梁的美食!“
眼看着两个小娘子又要因为谁吃这块糕点争执起来,老板笑着说:“不如这样,我再烤一块新的,你们一人一块如何?“
“不行!“两个小娘子异口同声道。
众人见状,都不禁大笑起来。吕布和郭永相视一笑,这两个小娘子,倒是给大家上了一课。从争执到谦让,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化解了这场风波,反而增进了两家的情谊。
最后,在众人的提议下,两个小娘子终于达成一致:郭女王要了原来那块,说是念着儿时的味道;甄伏则欣然接受了新烤的那块,说是要尝尝曲梁的手艺。两人相视一笑,方才的争执早已化为云烟。
风波过后,郭永执意要设宴答谢。吕布推辞不过,便带着赵云、麴义和众家眷前往城中最大的醉仙楼。
“李兄,“郭永把盏相邀,刻意用了吕布的化名,“不知此行是要去往何处?“
吕布举杯相应,笑道:“在下要去兖州做些生意,路过贵地,正愁没有门路。不知郭太守可有什么建议?“
郭永眼中精光一闪:“说来巧了,在下祖籍就在曲梁,对这里的情况再熟悉不过。李兄若是要采买粮草,老夫倒是可以引荐几个信得过的商家。“
席间,甄姜等人与郭女王相谈甚欢,早已没了方才的隔阂。甄伏更是缠着郭女王讲许都的见闻,听得入神。
明日我便让管家带李兄去各处粮商人看看,“郭永压低声音道,“这些粮商与我有些交情,价钱一定公道。“
吕布心中暗喜,这郭永果然是个明白人,话中有话,显然已经看出了几分端倪。当下也是拱手致谢:“如此,就有劳太守了。“
晚上,醉仙楼二楼雅间内,几位曲梁本地的大商贾正襟危坐。郭永介绍道:“这位是从河北来的李商人,想要采购一批粮草。“
为首的商人孙望山皱眉道:“如今天下大乱,粮草金贵。不知李商人准备采买多少?“
“五万石。“吕布平静地说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嘶——“在座商人倒吸一口凉气。孙望山更是直接摇头:“如此大批粮草,只怕难以凑齐。况且,运输途中若有闪失。。。“
麴义适时开口:“诸位放心,我等自有人手护送。“
另一位商人张德寿直言不讳:“你们究竟是商队还是兵马?如此大手笔,莫不是要资敌?“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郭永正要打圆场,吕布却站起身来,踱步到窗边。
“诸位可知道,如今各路诸侯混战,最缺什么?“吕布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市。
“自然是粮草。“孙望山答道。
“正是。“吕布转身微笑,“所以,无论是谁占据兖州,都需要粮草。而曹操向来是袁绍的嫡系,而兖州部分地区蝗虫四起,而曹操正在和吕布对峙,袁绍将军不久将会给强征粮草以支持曹操啊,与其坐等他人来强征,不如趁此机会。。。。。。“
商人们眼前一亮。张德寿试探道:“李兄的意思是?“
“我出三成溢价,“吕布竖起三根手指,“事成之后,到时候袁绍才强征,诸公却已经提前安排,而且三成溢价,何乐而不为啊“
“这。。。。。。“商人们面面相觑。
郭永看准时机,举杯道:“诸位,李兄也是慷慨之人,这批生意,保管不会让大家亏本。“
孙望山终于点头:“既然郭太守作保,老朽愿意承担两万石。“
“一万石。“
“八千石。“
“五千石。“
其他商人也纷纷表态。一场原本充满疑虑的谈判,就这样在推杯换盏间达成了共识。
酒过三巡,众商贾已与吕布称兄道弟。
第二天一早,各家的粮仓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往城外运送粮草。吕布命赵云带人严密护送,同时派人四处打探,确保万无一失。
临行前,孙望山等人来相送,言语间已是另一番态度:“李兄若是再来曲梁,一定要提前知会我等。“
吕布拱手相谢:“诸位的情谊,吕某记下了。“
秋日的曲梁城外,一支庞大的商队正在清点粮草。
“温侯,“赵云凑近低声道,“已经有人盯着我们半个时辰了。“
吕布微微点头。他早已准则到路边那个身着青衫的中年文士。那人看似漫不经心地品着茶,实则一直在暗中观察这支商队的一举一动。最令吕布在意的是,此人的目光犀利非常,仿佛能看透人心。
“请他过来。“吕布淡淡道。
麴义便过去邀请那青衫文士,那人冲着吕布点点头然后从容不迫地走了过来。“
吕布挑眼:“先生为何一直观察我等?“
“因为在下略通相人之术。“刘劭含笑道,“观阁下气度不凡,绝非寻常商贾。那些随从虽装扮粗疏,但举手投足间尽显军旅气息。更有甚者。。。“他目光扫过甄姜等人所在的马车,“后方车队中似有贵胄之姿。“
此言一出,赵云、麴义等人脸色顿变,手已按在刀柄上。吕布却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先生好眼力。“吕布审视着眼前这个文士,“既然看出我等身份不简单,为何还要贸然相认?“
他对着吕布拱手一礼:“在下刘劭,字孔才,广平邯郸人。冒昧打扰,还望见谅。
刘劭从容道:“天下大乱,英雄辈出。在下一生致力律法和于识人之学,著有《人物志》一书,专论人才品性。今日得见阁下,便知是难得的英雄豪杰。“
吕布来了兴趣:“哦?不知先生如何看我?“
“阁下乃'兼有三才'之才。“刘劭正色道,“依在下《人物志》中的分类,若夫德行高妙,容止可法,是谓清节之家,延陵、晏婴是也。
建法立制,强国富人,是谓法家,管仲、商鞅是也。
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范蠡、张良是也。
兼有三材,三材皆备,其德足以厉风俗,其法足以正天下,其术足以谋庙胜,是谓国体,伊尹、吕望是也。“
他略一迟疑。“阁下本身是兼才,但是阁下身边的几位壮士,甚至是阁下的家眷,却对阁下隐约有成「九徵」兼至的人,「阴阳清和,中叡外明」,就是中庸,称为圣人,是君王之才。。。。“
吕布听罢,大喝:“先生可不可乱语?“
那人起身长拜到:”还请明示真名。”
于是一行人来到路边的茶肆。落座后,吕布屏退左右,只留下赵云、麴义二人。
茶肆内,炉火正旺。刘劭执壶为吕布斟茶,动作优雅从容。
“实不相瞒,“吕布沉声道,“我乃吕布。此番南下,正欲在兖州立足。先生既通识人之术,不知我将来可有成就大业之望?“
刘劭起身再拜。“明公乃天纵英才,只是。。。“
“但说无妨。“
“只是性气太刚,用人不专。若能广纳贤士,约束己性,未必不能成就霸业。“
吕布若有所思:“先生所言极是。那依先生之见,我该如何用人?“
刘劭展开一卷竹简:“依在下《都官考课》之法,用人须察其才性,审其所长。或有智谋之士,可为谋主;或有忠勇之将,可为爪牙;或有通达之才,可理政务。。。“
刘劭展开随身携带的竹简:“在下将人物分为三材十二品。上材者,通才也;中材者,专才也;下材者,小才也。“
“那依先生看来,我这些部下又是何等品级?“吕布指了指站在一旁的赵云和麴义。
刘劭目光如电,打量片刻道:“赵将军乃'忠武'之品。忠武者,持心贞固,临事果决,可为虎将。只是过于重情义,易因此失去先机。“
赵云闻言,不由肃然。这番评价可谓切中要害。
“至于麴将军,“刘劭转向麴义,“则是'豪杰'之品。豪杰者,胆识过人,智勇双全。然性好权势,若不加约束,恐生祸端。“
麴义神色微变,但随即释然。这刘劭的见解,竟与他自省相差无几。
“那甄氏众人呢?“吕布又将甄姜等人请下马车。他很好奇这位识人专家如何评价自己的妻族。
刘劭望向后方的马车,沉吟片刻:“令夫人甄姜乃'贞明'之品。贞明者,智慧深远,持身有度。更难得的是,她深谙世事,能为明公谋划内宅之事。“
说到这里,他略一停顿:“至于小娘子甄伏,虽年幼,却显露出'秀颖'之相。秀颖者,天资聪慧,见识超群。有母仪天下之姿。“
吕布点头赞许心道。
“这些评价不仅准确,更看出了众人的潜质。毕竟自己是从历史中学到的,而刘劭却自己推算的,我自己的无字天书是假的,这家伙不会开挂了吧”
“先生既通相人之术,“吕布忽然话锋一转,“不知我最大的短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