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布立于濮阳城楼之上,目光穿透了风沙,望向远方。他的眼中映照着这个陌生而熟悉的世界,一个他曾在史书中读过千百遍的乱世。

    “曹孟德尚有十万大军,而我军不过六万甲士。“吕小布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抚过腰间那柄方天画戟的刀把,冰冷的触感令他安心。

    不远处,高顺正在与几名将领低声交谈,连续的大胜,让他们信心爆棚。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期许。高顺察觉到吕小布的目光,向他走来,抱拳行礼:“主公可是忧虑曹操?“

    吕小布一声轻叹,穿越者的记忆如同一张精致的棋盘,他能预见棋局走向,却不能尽告于人。“数月之后,曹操必会得袁绍助力,围困濮阳。百日对峙之后,蝗灾四起,曹袁联军将占尽优势。而那鼠目寸光的袁术,怕是不会伸出援手。“吕小布心道。

    高顺眉头紧锁,他素知温侯自从接触濮阳金光后,所作所为如同玄女下凡一般,每每预言皆应验无差。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吕小布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鄄城一战,我军虽大败曹操,击破六万之众,收编三万人马,但兖州乃四战之地,还是先固守为妙。“

    他转身看向城外的旷野,仿佛能看到未来的战场:“你与麴义守护濮阳,我带着夏侯惇、李黑与魏续领两千精锐按照计划东门出城前往泰山郡。“

    鄄城内,曹操摸着被烧得参差不齐的胡须,来回踱步。昔日意气风发,今天却如困兽般在屋内踯躅。

    “吕布,真乃骁勇之将也!“曹操不得不承认,声音中既有惋惜亦有钦佩,“不仅在陈宫谋略支持下设下埋伏,又在鄄城大败我军。哎,此战失利,全是我自信过盛所致。“

    曹操顿了顿接着说道:“兖州地方,乃华夏始祖之地。历代大规模征战百十余次,是非曲直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中原之说。”

    曹操的声音渐渐高昂,宛如在给自己打气:“当年光武帝军分三路会合颍川阳翟,兴师东进,光复阳翟的第二天,王莽大惊,而天下云集响应。更始元年五月,也正是在昆阳城郊,光武帝亲率数十万健儿征讨王邑、王寻,大获全胜!而我有幸也是在兖州击破三十万黄巾军。“

    他的眼中燃起火焰,那是不甘和野心交织的光芒:“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着项羽被困垓下,仿佛这中原古战场对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多年前,我从兖州踏上征途,开始了讨伐黄巾军,击破三十万黄巾军后,兖州归于大汉之下。本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短短几年之后,这里竟至于一变而成为我们的葬身之地了么?“

    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却带着不屈的坚定:“不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荀彧端坐一侧,手中羽扇轻摇,眼中闪烁着智者的光芒。他的沉默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曹操心中的迷惘。

    “明公所言不错。我等在兖州兵力、辎重、人才,样样都远胜于吕布。温侯依靠一己之勇,难成大事。今其锋芒毕露,我军可徐徐与之周旋,消磨其锐气,而后一鼓作气将其击败。“

    这一席话如同一剂良药,让曹操焦躁的心渐渐平静。然而,曹仁的到来打破了这短暂的宁静。

    “有线报称,近日濮阳城内陆续有兵马出城,前几日半夜皆有快马疾驰而出。今日又见军马携带辎重出城。“曹仁禀报道,眉头微皱。

    荀彧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吕布刚占上风,必欲乘胜追击,只是不知为何其军带着辎重出城...“他顿了顿,补充道:“或许是诱敌之计,欲引我军出击,探其虚实。“

    “文若所言极是。“曹操沉吟片刻,“以我对陈宫的了解,此人心怀天下,过于关切黎民百姓。然天下之大,生灵无数,他陈公台又岂能尽皆照拂?乱世之中,庶民难与世家大族争锋。若真如文若所言是诱敌之计,公台必定做了万全之策,以保全那些平民百姓。“

    “那么,明君之意是...?“荀彧试探道。

    曹操目光如炬:“此定是陈宫的诱敌之计!我军新败,暂避其锋芒,静待时机为上。“

    曹仁思忖道:“现今吕布营中兖州派与并州派想必不和,兖州派怕多有被裹挟反叛者。我等可否策反?“

    “此言差矣!“曹操断然否决,“那些兖州派趁我攻打徐州之际背叛我等,皆为一己私利所驱使,我岂会再招降他们?吕布军内为抗我等,必然同仇敌忾,万众一心。“

    他转向夏侯渊:“妙才,你携典韦前往己吾,彼处粮草丰足,又是我等起家之地。汝在彼处广集粮草,召募人马,而后自南向北逼近离狐、濮阳,断绝吕布退往豫州之路。即刻启程!“

    夏侯渊面露难色:“明公,刚刚得报,张超与刘翊二人已率兵驻守陈留,恐我等此时前往难占便宜。况且家兄尚在吕布手中,可否联络问询,能否将兄长赎回?“

    “唉——“曹操长叹一声,“已然问询过矣。“

    “吕布那厮回复,言其甚是欣赏夏侯惇,必会善待,日后自当完好送还。“

    “哼,借口罢了!“夏侯渊愤然道,眼中闪过一丝痛苦的光芒,却也无可奈何。强攻濮阳并非上策,而兄长的安危又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心头。

    曹操沉思片刻,最终定夺:“那便只遣典韦领兵前往己吾吧。“

    濮阳城外,一支小队在大张旗鼓地前行,旌旗猎猎作响,刀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这支队伍不同寻常——既非急行军,亦非隐蔽行动,而是堂而皇之地展示着自身的存在,如同一头雄狮在宣告自己的领地。

    吕小布策马在前,身后是他精心挑选的两千近卫军。这支部队曾在鄄城之战中以一当十,击溃曹操精锐,如今个个士气高昂,连行军的步伐都透着一股傲然之气。更令人侧目的是,那位曹军大将夏侯惇并未被安置在囚车中,而是和吕小布并排骑马,看起来倒像是座上宾客。

    李黑和魏续如影随形,一左一右护卫在两人周围,眼睛不停地扫视四周,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危险。即便是在开阔地带,这两位悍将也从不松懈,这正是吕小布能够在乱世中快速崛起的底气所在。

    “元让,我是真心欣赏你,“吕小布突然开口,语气中不含一丝敷衍,“欣赏你为了孟德付出一切,欣赏你有大局观,更欣赏你超越这个时代对女性的宽容。“

    这番话如一道闪电劈开了沉默的天空。夏侯惇心中一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他自己内心虽然觉得女人地位太低,不能抛头露面,但这也是儒家思想的根基,如今朝野上下,谁敢公然质疑?

    “温侯此言可是惊天之言啊,“夏侯惇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就不怕儒家书生戳你脊梁骨吗?“

    “哈哈哈!“吕小布放声大笑,笑声在旷野中传出老远,惊起一群飞鸟,“我会在乎他们?“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超越时代的自信,那是只有见过更广阔世界的人才会有的目光。

    “但是儒家遵从圣人之言,我们这种做法怕不是有辱斯文。“夏侯惇谨慎地反驳道,语气中却隐含着一丝探究。

    “屁的圣人之言!“吕小布一脸不屑,眼中闪过一丝现代人才有的桀骜不驯,“难道元让不知道现在所谓的新本儒家经典都是前朝刘歆为了帮助王莽篡汉,修改的版本?“

    这句话宛如一记重锤,直击夏侯惇心中最为神圣的信仰。他脸色骤变,勒住马缰,几乎要从马上滑落。

    “何出此言?“夏侯惇语气中充满了震惊与不信,声音都因为过度激动而有些发颤。

    吕小布表情平静,仿佛在讨论今日的天气一般随意:“之前玄女降世,告诉我的。“

    “玄女?“夏侯惇心念一转,眼中警惕之色更浓,“怕不是你们军中所谓的儒道教?“

    “正是如此。“吕小布望着远方的山脉,语气中透着一丝怀念,仿佛在回忆那个已经消逝千年的真相。“汉武帝所立的'五经'十四博士,都是原本的儒教圣典,并未有篡改。但是前汉末年,王莽篡汉,'托古改制',一切理论根据就是一部儒家经典《周礼》。“

    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如同一把锋利的刀,一字一句切开历史的迷雾:“《周礼》一书是周朝制度的汇编,大家认为是周公亲自编定的作品,但是其中充斥了战国时代儒家的政治理想,很可能是战国时代的作品。而这些书来自于哪里呢?“他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笑容,“是王莽等人突然从孔家的房子墙壁夹层找到的。“

    “这么可笑的事情,竟然会轻易骗过大多数人。于是满朝开始学习这所谓的古文经,而之前汉武帝定的经书被称为今文经受到废弃。“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照出一明一暗两种轮廓。吕小布继续娓娓道来:“王莽本身就是一个经学家,对经学十分痴迷,他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为他提供经学顾问的是西汉末年的经学大师刘向的儿子,后来成为新朝'国师公'的刘歆。“

    他的眼中流露出一种穿越者才有的睿智与洞察:“还在平帝时代,王莽就支持刘歆,把古文经立于学官,设立古文经学博士。王莽纂汉后,刘歆成为四辅臣之一,以'国师公'的身份,用古文经学为新朝建立一套不同于今文经学的理论,用来'托古改制'。“

    说到这里,吕小布摇头叹息:“王莽似乎有意效法孔子,事事处处学习周公,把周公视为政治的楷模,使他的改革显得迂腐不堪,与时代格格不入。看来他完全忘记了当年汉宣帝对太子的教训:'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吕小布的声音中透着现代人的理性与冷静:“时代不同了,把周公治理周朝的德政,用来治理汉朝,未免过于迂腐、背时。“

    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刘歆在王莽篡汉时,支持并参与了王莽的篡位行为,同时,他也篡改了孔子的学说,伪造了许多古文书籍,例如改动《左传》、伪造《逸礼》和《古文尚书》等。通过这种方式,刘歆不仅在学术界取得了影响力,还在政治上为王莽提供了支持。“

    这一番论述如雷霆万钧,震得夏侯惇久久不能言语。他心中的信仰大厦摇摇欲坠,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可能颠覆自己一生认知的真相。

    吕小布并不着急,只是慢慢地策马前行。秋日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照在两人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一阵风吹过,卷起道路两旁的野草,宛如一场无声的浪潮。

    良久,夏侯惇终于打破沉默,声音如同远处隆隆的雷声,低沉而充满力量:“你手里还有之前武帝的旧经书?那里面对女性没有那么大的压迫?“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罕见的渴望,那是一个被枷锁束缚已久的灵魂对自由的向往。

    “是的,“吕小布平静地回答,眼中闪烁着一种坚定的信念,“书中必然写到,男女一样都是圣人子弟,所以宴会让老婆上场合乎周礼的。“

    吕小布的目光微微一凝,他想起了关于夏侯惇的另一段记忆——这位在战场上勇猛如虎的将军,在家中却是个尊重女性的异类。在建安年间,夏侯惇当陈留太守时,曾举荐卫兹的儿子卫臻担任计吏,并在宴请时带着夫人同席。卫臻竟斥之为“末世败俗之举,不合正礼“。夏侯惇闻言大怒,立即将其下狱,但念在卫兹为曹操牺牲的份上,不久又将其释放。

    正是知晓这段往事,吕小布才确信夏侯惇有着超脱时代的理念,更容易与自己这个二十一世纪穿越者达成共识。这不仅是一次策反,更是对灵魂的召唤——在这个禁锢思想的时代,找到一个同路人何其珍贵!

    “他娘的!“夏侯惇罕见地爆了粗口,那粗犷的声音中竟带着一丝哽咽,脸上写满了愤怒与释然交织的复杂情绪,“那些迂腐的鲁国和齐国人,竟然都不让女性上桌子吃饭。“

    他握紧了缰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仿佛要将那千年的桎梏一把捏碎:“我一直以为是我错了...原来,是他们错了。“

    “是啊,“吕小布心中暗道:“不仅现在,两千年后的鲁国和齐国也不让女性上桌吃饭呢。“想到这个历史的讽刺,他不禁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既忧伤又悲哀的光芒。

    在这千年不变的封建牢笼里,有些事物的顽固令人绝望,却也更坚定了他改变这个时代的决心。

    他抬头望向远处起伏的山峦,那里的景色已千年不变,却将因他而改写历史。他仿佛已看到世代久远后,无数女子摆脱束缚,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这片土地的气息也将因此而变得更为清新活泼。

    “所以儒道教弘扬真正的圣人教诲,刻不容缓啊!“吕小布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声音如铁。那声音中蕴含的力量仿佛能够撼动天地,令夏侯惇不由得心神一震。

    夏侯惇沉吟片刻,眼中精光闪烁,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温侯如此殷勤地推荐儒道教,那我有时间可得好好研究下,看看有多么大逆不道。“他的语气中带着挑战,却也透着几分跃跃欲试的期待。

    吕小布闻言大笑,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知道,一旦夏侯惇这样的人敢于质疑,敢于思考,那道盘踞千年的桎梏便已出现了裂缝。

    “当然,随时为元让奉上。经书我亦派人慢慢完善。至于儒道教圣典,由于玄女传授与我的只有部分,我也在慢慢完善。稍后全部派人给你送过去。“

    吕小布心道:“只要你想了解,那就是巨大进步,慢慢来。“他不急于求成,深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已属不易,更何况是改变一个时代。这需要的不仅是力量与智慧,更需要时间与耐心。

    远方的落日为两人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映照出他们各自眼中不同的希望与野心。

章节目录

东汉末年奇幻百科全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吾梦中好人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吾梦中好人七并收藏东汉末年奇幻百科全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