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安堂一时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老夫人收起面上挂着的笑容,微微阖目,便随即有丫鬟上前,轻轻捶按着双腿。

    “你瞧着老三家的如何?”老夫人接过茶盏,将浮上的茶叶用盖子撇了撇,浅啜了一口,让丫鬟置于案前。

    周嬷嬷立侍在身旁,听见老夫人发话,略微思忖一番,便答道:“回老夫人,老奴瞧着这三姑娘是个极聪慧的,心思又玲珑,确实比二姑娘强上不少。”

    老夫人闻言,将身子往后仰了仰,靠在榻上:“是个机灵的,不过接个人的功夫便把我身边的老人给收买了,可见是有些聪明在的。”

    周嬷嬷一时吓得变了脸色,“老夫人恕罪,老奴一时昏了头......”

    老夫人斜睨她一眼,“好了,起来吧,你跟了我这么多年,还能害我不成?”

    见周嬷嬷起身,老夫人又细细琢磨着方才的一番话,“是比二丫头聪明不少,也难怪大丫头能看上。”

    周嬷嬷心下了然,忙附和道:“三姑娘能得侧妃娘娘青眼,自是有些本事在的。我瞧着三姑娘行事周全,又玲珑剔透,倒是有几分侧妃娘娘的影子。”

    “老三家教出来的女儿,自是不差的。”老夫人想起长房的事儿,不由得摇头叹息道:“二丫头心性不坏,只是摊上姜氏那样一个母亲,好好的姐儿都给教废了,如今养成那样毛躁的性子,喜怒行于色。偏又爱攀比,眼皮子浅,沉不住气。若非她如此,我也不必这样抬举三丫头。”

    周嬷嬷到底是不敢妄议侯爷与侯夫人,只好堆笑道:“老夫人一片苦心,都是为了侧妃娘娘。”

    “昭若是我养大的,如何能不操心?”老夫人又叹了口气,“罢了,我瞧着那三丫头也是个有眼缘的,也不全是为了大丫头。”

    林昭若便是侯府嫡出的大姑娘,如今的太子侧妃。老侯爷尚在时,她母亲李氏早早地去了,只留下长子的一儿一女。偏长子林延嵩外放到沐阳县上为官,老夫人见一双小儿女无人照养,实在可怜,便亲自接到寿安堂日日照料。林昭若比世子林淮殊大上两岁,直至出阁都一直养在寿安堂里,老夫人日日教导,行事也颇有世家大族的风范。

    周嬷嬷应了声,连忙感叹道:“咱们侯府子息本就不算旺盛,如今又多了个孙辈承欢膝下,老夫人合该高兴才是。”

    而此时此刻,林昭芙随着侯夫人姜氏回了自己院落的正堂,还未落座,心里憋的一肚子火气便要发作。

    姜氏摒退了下人,林昭芙随即委屈地朝她吼道:“娘,你今日也瞧见了,她林晚霁算什么东西,竟让祖母那般看重!什么三姑娘,她一个外室子生的,母亲又不过是个破落商户,如今竟也要踩到我的头上,还要与我论什么姐妹!”

    姜氏皱了皱眉,轻抚着女儿的后背,温声道:“芙儿,你小声些,小心隔墙有耳,可不能让你父亲和祖母知道。我知你心里委屈,只恨娘是个没用的,不得你父亲喜欢,家世又不显......”

    林昭芙瞧见姜氏又是一副哭哭啼啼的样子,心下更是烦躁不堪:“娘,你可是侯夫人!就算出身不好又如何,谁敢乱嚼我们的舌根子?你总是这样,如今连掌家的大权都叫二房给夺去了,平白叫人看笑话!”

    姜氏本是沐阳一户地方官的女儿,家中姊妹众多,她既性格木讷,长相又平平无奇,平日里从不得家中长辈宠爱。可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透明人似的女儿,却是个胆子最大的,竟然动起了上京城安平侯府世子的心思。

    那时世子被贬沐阳,头两年又逢丧妻,颓靡不振,整日饮酒消愁。那姜氏便借机接近世子,趁着酒劲同他春风一度,只那一次便有了身孕。她捏准了世子出身大家最重名声,便先下手散出消息,未出阁的姑娘家就珠胎暗结,对方又是世子那样的权贵,一时在沐阳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惹得众人怜爱。到底是侯世子德行有亏,闹得满城风雨,不得不出面赔礼。

    姜氏本想着入侯府当个妾室也好,未想安平侯府有着不得纳妾的家训,竟让她一飞冲天,成了侯府世子的继室。虽入了京城,但到底夫君不喜,娘家不力,生下女儿后便一直无人问津。婆母也是个面热心冷的,还有原配生的嫡子承袭爵位,这侯府如何有她的立足之处?

    她便主动矮了几分身子,如今虽占着侯夫人的名号,但侯爷并未给她请封诰命,她无品阶,同上京城中的那些个世家贵妇,到底是不同的。至于府中的掌事大权,她更是不敢沾染,只陈言自己御下无才,交由二房管家。

    姜氏多年沉默寡言,缩首装愣,瞧着不过是在侯府可怜,在高门大户里讨生活罢了。可她自然不是蠢的,不然又怎会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官之女,一跃成为京中的侯夫人呢?她虽瑟缩,但教导女儿自小便要表现,纵是惹得婆母和侯爷不快,到底是有着亲生的血缘在,总不至于厌弃。她一心为女儿的前程着想,但到底更是要保住自己的身份和荣华的。

    姜氏拿帕子拭了拭面上的泪痕,“娘自知是个没用的,只盼芙儿你争气些,平日里多走动走动,让你父亲和祖母看到。娘也不求你像你大姐姐那般富贵,只要能嫁得个不错的人家,平安一辈子便好。”

    林昭芙闻言,又似被点了炮仗一般:“明明我才是大姐姐嫡亲的妹妹,她做了妃子娘娘,勋爵在身,都是父亲生的女儿,我便只能嫁个平头百姓不成?二房那丫头风头次次盖过我,如又来了个外室所出的三房,都要骑到我头上!明明我才是侯府的嫡女,若不是还未分家,他们不过是借住在侯府上的亲戚,凭什么如今倒是我不如她们了!”

    姜氏“哎唷”了一声,哭得心肝乱颤:“芙儿,话可不能乱说,三房一直记在你祖母名下,对外是嫡出无异,可不能再提什么外室一事了。娘知道你心里委屈,都是我这个做母亲的不是,不能给你争来什么......”

    林昭芙被哭得心烦,她娘总是这样,胆小懦弱,什么事都不敢出头。她父亲惯是不会管的,祖母又不疼,还有个先夫人生的世子哥哥不待见,若非是自己时常要强争上一争,只怕她们娘俩儿,在这拜高踩低看人眼色的侯府早就被赶出去了!

    而在后院的另一侧,二夫人俞氏叫来管事,领着一队丫鬟婆子往陆氏院中走去。

    “弟妹初来侯府,我瞧着身边正缺人伺候,便叫管事挑了些还算得力的丫鬟,弟妹若是有看得上眼的,只管留在院里。”

    陆氏颔首,笑道:“来时匆忙,还要多谢二嫂照看。”

    “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谢不谢的。”俞氏故作嗔怪地看了她一眼,又道:“只是还有一事,需同弟妹讲明。咱们府中的姑娘,到了年纪便要自己搬去院子独住,这也是老夫人的意思,让女儿家出阁前学着管家,打理好自己的院子。我瞧着三姑娘如今也及笄了,是按着府上的惯例另开一处小院,还是......”

    俞氏一语未竟,似是在等着陆氏接话。陆氏会意,连忙道:“自是要遵循府上的规矩的。”

    “好。”俞氏点头,又转身吩咐道:“东苑那头的院子尚还空着,今后便是三姑娘的住处了。邹管事,你着人去收拾打扫一番。”

    身后的中年管事躬身“诶”了一句,又带着些丫鬟小厮往东苑走去。

    林晚霁步入小园,拾阶而上,许是因着冬日的缘故,院中草木稀疏,唯有几树红梅,在这萧瑟中正开得艳丽。

    “绛花小筑,”林晚霁抬头读出那院子上匾额的名字,细细咂摸了些许,笑道:“是个好名字,我很喜欢。”

    身后的邹管事闻言,忙堆笑道:“三姑娘好雅兴,这园子的名字乃是侧妃娘娘未出阁在府中所取,从前娘娘最爱来这赏花。”

    提起那位侧妃姐姐,林晚霁心下了然,“可见大姐姐是个颇有才名的。”

    待众仆从收拾整理了一番,邹管事领着一排丫鬟婆子,朝林晚霁躬身道:“三姑娘,二夫人让您挑几个得眼的在院子里伺候着,您若是看上了,便留下在这。”

    林晚霁点头,道了声谢,又唤身侧的莺时塞给邹管事一袋碎银子。

    林晚霁目光扫去,随意挑了两个婆子两个洒扫丫鬟,又见仆从中有个长相清丽的丫鬟,身上衣着也与旁人不同,瞧着很是出挑,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会做些什么,可识字没有?”

    那丫鬟面上一喜,忙答道:“回三姑娘,奴婢名叫绣夏,是府上的家生子。奴婢会些女红,还会梳发,字也识得一些。”

    侯府中的丫鬟许多都随字辈,诸如春夏秋冬、花鸟节气一类,想必绣夏的名字也是从此处而来。

    林晚霁点头,“那你便留下来,同莺时一样,当我房中的贴身侍女吧。”

    绣夏闻言,喜不自胜,忙行礼道:“奴婢多谢三姑娘垂爱,必竭力侍奉好姑娘。”

章节目录

一觉醒来世子夫人逃婚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嘉河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嘉河月并收藏一觉醒来世子夫人逃婚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