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庆五十一年,奕京,绣春坊,桑杞巷。
这里向来空荡,鲜少有人踏足,多数到此的人也就只是到巷口为止。
桑杞巷巷口是一间小二楼的茶楼,巷尾则是奕京人人望而生畏的锦衣府。
只是今日,相比于以往,倒是热闹了些。
卓逸君站在茶楼门前,瞧着一旁只穿汗衫的汉子,站在梯子上,将“济南茶楼”的“茶”字小心翼翼的摘取下来。
“若不是这里由茶楼改为食间,我也替你寻不到这份工。”
南千川站在卓逸君身侧,也和她一样,抬头瞧着那改招牌的汉子。
“南小哥来了。”
从楼里出来一位女子,梳着朝天髻,穿着梅色广袖的衫子,通身上下不过两三件珠翠,却总给人是从富贵人家出来的一样。
卓逸君低头瞧瞧自己身上袖子短了一截的黄褐色短褐,不动声色的往南千川身后藏了一点。
“这便是你说的好手?”
毫不客气的目光在她身上来回打量,卓逸君抿了抿嘴,想让自己看起来更老实可靠些。
现下的世道想找份工做,并不容易。
“小逸,这就是济安茶楼的掌柜胡七娘。”
南千川出言提醒,好让卓逸君见礼。
“嗨呀,什么济安茶楼,以后就是济安楼了。京兆府那便都登记过了的。”胡七娘爽朗的声音盖住了卓逸君声音低低的一句“胡娘子好”。
她是该再说一次,还是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卓逸君双手紧攥着自己的衣角,手足无措的希望有个人能给她答案。
好在似乎并没有人在意她的窘迫,胡七娘随意扶了扶并没有歪的发髻,领着卓逸君和南千川往店面里面进:
“如今啊,世道实在是不好过。我若是还不赶紧将这茶楼改成食间,每年多交的税银就要高上一成七分。”
“啧啧啧,世道吃人呐。”
“小姑娘,”胡七娘在厨房门口忽地转过身,对着一直低头走路的卓逸君道:“我这里客人没有多少是不错,但味道也不是能马虎的,你可清楚?”
忽然被点名的卓逸君一愣,随后怯生生的抬起头,小鸡啄米一般的点了点头。
南千川与卓逸君算是一同长大的,知道这个小姑娘是个怕生的性子,自然而然地替她接话:
“胡娘子请放心,小逸手上功夫不差的。”
胡七娘面上露出十二分满意地笑容,领着两人进了后厨。
这里后厨地方不大,灶台与墙壁干干净净,半点不像整日被烟熏火燎地地方,锅具碗碟一应物什更是崭新的不像话。
“我这里原本就不需要后厨,能烧个水泡茶就行,这屋子之前便是空着的。如今算是勉强添置了一些,只是不是熟手办的,不知是否齐全。你瞧瞧若是还需要什么趁手的,我叫他们再去西市上一应买全了。”
卓逸君四下打量着,果然只有那正在小灶上烧水的壶有一点使用过的痕迹。
胡七娘话虽这么说,可叫卓逸君说来,这里的东西可比慈幼局齐全多了。
“来我这里做工,一月两钱银子,若是生意好了另说。包吃包住,你就负责后厨,还有……”
胡七娘猛然前倾了身子,靠近卓逸君面前,惹得卓逸君睁大双眼,生怕自己一眨眼就有睫毛划过她的脸庞。
“巷尾那是什么地方你知道么?”
卓逸君往后稍稍撤了一点自己的脑袋,很小幅度的点了点头。
巷尾那是锦衣府的后门。
“敢去么?”
胡七娘话音很轻,却在卓逸君心里重重砸下一朵涟漪。
去锦衣府?
卓逸君从没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
之前南千川提到这里的位置,只安慰她说,锦衣府只是外面传闻听着骇人,但到底是官府衙门,只要小心行事没有错处,锦衣府并不会拿她怎么样。
想来……就算是进了锦衣府的门,也是一样的道理?
胡七娘并没有执着的等着卓逸君的答案,但脸上的笑容却似乎很满意在面前这个小人儿眼中瞧到的惶恐和讶异,她重新挺直了腰,声音依旧爽朗:
“那锦衣府里面东西难吃的很,你若是真有南小哥说的那般本事,里面必定会来光顾我们生意。他们若是坐在了我济安楼的堂上,那倒是没什么其他的。若是要外送,得你去。”
胡七娘留着长长的蔻甲,此刻就轻轻点在卓逸君的鼻尖。
卓逸君嗅到一丝隐隐的花香,惹得她分神,但残存的理智还是命着她点头。
她似是懂了,又似是没懂。
这样懵懂的反应,倒是哄得胡七娘更开心:“行了,若是没什么其他的,让我尝尝你的手艺。”
卓逸君侧面瞧一眼南千川,得了一个鼓励的笑容后,有点忐忑的独自进了后厨。
身后有南千川解释:“胡娘子莫怪,慈幼局出来的孩子,到底都要比自小就在大街上疯跑的孩子认生一些的。等做熟了会好许多的。”
胡七娘回了什么,卓逸君听不清楚,她眼中瞧着灶台旁放着的一小盆蛤蜊,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圈小泡泡。
蛤蜊这东西卓逸君没有亲自做过,只听过别人酒后大谈特谈说这蛤蜊怎样在宽油中爆炒,是如何的美味。
放着蛤蜊的盆旁边另有一只木盆,里面是还鲜活的河虾。
这个卓逸君是拿手,以前她领着慈幼局的孩子常去城外的河边捕鱼捞虾,最大的能有自己的小指这么长。
这盆里的河虾更大,随便捞一只出来,就能有自己的手掌这么长。
卓逸君拎着一只虾的胡须,提到自己眼前看,那虾子弯着身一扑腾,给她脸上溅了好几滴水,冷不丁的一点凉意激的她放手,那虾子又掉回进木盆中。
那烧水的壶开始呜呜的作响,壶盖被顶的叮铃咣啷的作响。
水已经滚开,可以拿来现用。
长勺舀出来几勺开水加进大锅中,卓逸君切了几片姜送进去,将一半的河虾也一同下了进去。
角落里有个木质的架子,上面满满当当的摆了两排新鲜的蔬菜,卓逸君一一看过之后,选了一把放在角落的荠菜。
荠菜这个时间最是新鲜,但凡要是再晚上一旬两旬,那叶子杆子便老了,叫人嚼都嚼不动。
锅中开始翻滚着白色的泡泡,卓逸君手持着长勺将已经熟的粉红的河虾都捞了出来,过到凉水里。
锅重新洗净,烧开的热水将盐巴冲开,卓逸君眼瞧着白色的盐巴都已消失不见,便一把将所有已洗干净的荠菜都丢进锅里,用筷子扒拉着,瞧着原本还有风骨的荠菜软了下去,长勺和筷子一齐出动,将荠菜捞出丢入另一只装有凉水的海碗中。
只是这荠菜叶子在凉水里也不能呆久,摸着凉水稍稍泛了温热就得赶紧再捞出来。
锅旁边挂着有干净的布,卓逸君将那布摊开放在案上,再将荠菜摊在布上,包好后用尽全力将水拧干。
对旁人来说,这道荠菜鲜虾的难点许是在其他地方,但对于卓逸君来说,这便是这道菜最难的地方。
慈幼局里没有什么油水,每日吃的都是清汤寡水,她胳膊上拎不起来三两肉,拧水这件事自然也是难题。
不过好在锅旁边有足够多干净的麻布,实在用拧的不成,还可以用吸的。
直到荠菜已经有了九成的干,卓逸君便将荠菜切碎放进一只深碗中。
有小锅,卓逸君将原本烧着水的壶挪开,用那小台将小锅中油烧热,一口气全都淋在已经剁成茸状的蒜末上,蒜的香味便一下子就被激的老高,便是加了酱油和陈醋也压不下来。
卓逸君往这黑黑的小半碗料汁中撒了一点点白糖提味后,便将料汁一分为二,一半倒在了荠菜上,两相拌匀,在堆进平盘里,另一半料汁仍在小碗中。
河虾被凉的温温,卓逸君耐着性子将每一只都扒皮去头,码在荠菜之上。
以往做这道菜时,一只虾总要被一分为二,甚至一分为三,如若不然,只怕是不够孩子们分的。
但现下这每一只虾都个大肉肥,外面又只有两位,反而是大口吃虾更让人心情愉悦。
卓逸君将做好的荠菜鲜虾与料汁端出厨房。
厨房外是一处小院,小院当中摆了石桌石凳,胡七娘和南千川正就在那石桌旁坐着。
胡七娘瞧见卓逸君端出来的河虾,笑道:“我还愁那虾子会被我养死呢,这正好就叫你一来就做了。”
卓逸君方才在厨房的从容不迫霎时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进厨房前的手足无措。
她实在是听不出这是好话还是坏话。
胡七娘却没有理会卓逸君一瞬间的僵硬,还只当这个小姑娘不过就是刚才南小哥说的认生怕人。
眼前的虾子白净,底下的荠菜混着蒜末倒是看起来有些味道,胡娘子夹起一只虾子悬在盛放料汁的小碟之上问卓逸君:
“这虾是要蘸着料汁吃的?”
卓逸君连连点头。
鲜虾肥美甘甜,若是一早就与料汁相拌,再吃的晚些,那料汁的咸反而容易压了那甘甜一头,叫人吃的与他物无异。
倒不如就让吃虾人自己蘸上料汁,轻轻一点,就能让虾子的鲜甜发挥到极致。
河虾进了那黑色却又透了点亮光的料汁,两下两上,最后进了那涂满胭脂的朱唇之中。
胡七娘眼底满满的都是惊喜,别瞧再没有什么旁的佐料,就这一口虾,就是极鲜美的。
虾的腥味儿仿佛是天生就没有的,也不知怎么做到的,那料汁的咸鲜并不过分,反而激出了那虾肉中原本就有的一丝丝的甜,肉质鲜美的仿佛还能在唇中感受到那虾子生前的雀跃一般。
荠菜被剁得碎,需要用勺子才能舀起,送入口中,仿佛方才谈及的世道艰难在瞬间消失不见,只剩春风拂面,叫人沉沦。
“你竟能有这样的手艺。”
胡七娘眼瞧着站在自己面前,不过十五六岁面上还有些稚嫩的孩子。
“她手艺好成如此地步,你们慈幼局居然舍得叫她出来?你不是也留下做了个教书先生么?”
胡七娘瞧着南千川。
慈幼局只收孤儿。大奕律法定,年满十六成年,成年了,自然算不得是孤儿。
南千川比卓逸君虚长几岁,和她一样,也是在慈幼局长大。他少年早聪,早早就过了院试,如今在慈幼局里一边备考一边带孩子们启蒙,偶尔还记记账,分文不取,慈幼局主事自然愿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南千川苦笑,也尝了一口面前的佳肴。
这一道荠菜鲜虾的确是比之前他吃过的都要更好,真真切切的应了这一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胡七娘拉过卓逸君的手,笑道:“好孩子,以后就安心留在我这里。”
卓逸君笑得十分腼腆。
仲春的风里已经带了十足的暖意,仔细闻闻还能有些许随风游荡来的花香。
南千川见一切尘埃落定,先起身告辞。
胡七娘带着卓逸君瞧给她留的房间,刚入了房门,还不等人收拾床铺,就听门外传来一声长喝:
“掌柜的?”
这里向来空荡,鲜少有人踏足,多数到此的人也就只是到巷口为止。
桑杞巷巷口是一间小二楼的茶楼,巷尾则是奕京人人望而生畏的锦衣府。
只是今日,相比于以往,倒是热闹了些。
卓逸君站在茶楼门前,瞧着一旁只穿汗衫的汉子,站在梯子上,将“济南茶楼”的“茶”字小心翼翼的摘取下来。
“若不是这里由茶楼改为食间,我也替你寻不到这份工。”
南千川站在卓逸君身侧,也和她一样,抬头瞧着那改招牌的汉子。
“南小哥来了。”
从楼里出来一位女子,梳着朝天髻,穿着梅色广袖的衫子,通身上下不过两三件珠翠,却总给人是从富贵人家出来的一样。
卓逸君低头瞧瞧自己身上袖子短了一截的黄褐色短褐,不动声色的往南千川身后藏了一点。
“这便是你说的好手?”
毫不客气的目光在她身上来回打量,卓逸君抿了抿嘴,想让自己看起来更老实可靠些。
现下的世道想找份工做,并不容易。
“小逸,这就是济安茶楼的掌柜胡七娘。”
南千川出言提醒,好让卓逸君见礼。
“嗨呀,什么济安茶楼,以后就是济安楼了。京兆府那便都登记过了的。”胡七娘爽朗的声音盖住了卓逸君声音低低的一句“胡娘子好”。
她是该再说一次,还是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卓逸君双手紧攥着自己的衣角,手足无措的希望有个人能给她答案。
好在似乎并没有人在意她的窘迫,胡七娘随意扶了扶并没有歪的发髻,领着卓逸君和南千川往店面里面进:
“如今啊,世道实在是不好过。我若是还不赶紧将这茶楼改成食间,每年多交的税银就要高上一成七分。”
“啧啧啧,世道吃人呐。”
“小姑娘,”胡七娘在厨房门口忽地转过身,对着一直低头走路的卓逸君道:“我这里客人没有多少是不错,但味道也不是能马虎的,你可清楚?”
忽然被点名的卓逸君一愣,随后怯生生的抬起头,小鸡啄米一般的点了点头。
南千川与卓逸君算是一同长大的,知道这个小姑娘是个怕生的性子,自然而然地替她接话:
“胡娘子请放心,小逸手上功夫不差的。”
胡七娘面上露出十二分满意地笑容,领着两人进了后厨。
这里后厨地方不大,灶台与墙壁干干净净,半点不像整日被烟熏火燎地地方,锅具碗碟一应物什更是崭新的不像话。
“我这里原本就不需要后厨,能烧个水泡茶就行,这屋子之前便是空着的。如今算是勉强添置了一些,只是不是熟手办的,不知是否齐全。你瞧瞧若是还需要什么趁手的,我叫他们再去西市上一应买全了。”
卓逸君四下打量着,果然只有那正在小灶上烧水的壶有一点使用过的痕迹。
胡七娘话虽这么说,可叫卓逸君说来,这里的东西可比慈幼局齐全多了。
“来我这里做工,一月两钱银子,若是生意好了另说。包吃包住,你就负责后厨,还有……”
胡七娘猛然前倾了身子,靠近卓逸君面前,惹得卓逸君睁大双眼,生怕自己一眨眼就有睫毛划过她的脸庞。
“巷尾那是什么地方你知道么?”
卓逸君往后稍稍撤了一点自己的脑袋,很小幅度的点了点头。
巷尾那是锦衣府的后门。
“敢去么?”
胡七娘话音很轻,却在卓逸君心里重重砸下一朵涟漪。
去锦衣府?
卓逸君从没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
之前南千川提到这里的位置,只安慰她说,锦衣府只是外面传闻听着骇人,但到底是官府衙门,只要小心行事没有错处,锦衣府并不会拿她怎么样。
想来……就算是进了锦衣府的门,也是一样的道理?
胡七娘并没有执着的等着卓逸君的答案,但脸上的笑容却似乎很满意在面前这个小人儿眼中瞧到的惶恐和讶异,她重新挺直了腰,声音依旧爽朗:
“那锦衣府里面东西难吃的很,你若是真有南小哥说的那般本事,里面必定会来光顾我们生意。他们若是坐在了我济安楼的堂上,那倒是没什么其他的。若是要外送,得你去。”
胡七娘留着长长的蔻甲,此刻就轻轻点在卓逸君的鼻尖。
卓逸君嗅到一丝隐隐的花香,惹得她分神,但残存的理智还是命着她点头。
她似是懂了,又似是没懂。
这样懵懂的反应,倒是哄得胡七娘更开心:“行了,若是没什么其他的,让我尝尝你的手艺。”
卓逸君侧面瞧一眼南千川,得了一个鼓励的笑容后,有点忐忑的独自进了后厨。
身后有南千川解释:“胡娘子莫怪,慈幼局出来的孩子,到底都要比自小就在大街上疯跑的孩子认生一些的。等做熟了会好许多的。”
胡七娘回了什么,卓逸君听不清楚,她眼中瞧着灶台旁放着的一小盆蛤蜊,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圈小泡泡。
蛤蜊这东西卓逸君没有亲自做过,只听过别人酒后大谈特谈说这蛤蜊怎样在宽油中爆炒,是如何的美味。
放着蛤蜊的盆旁边另有一只木盆,里面是还鲜活的河虾。
这个卓逸君是拿手,以前她领着慈幼局的孩子常去城外的河边捕鱼捞虾,最大的能有自己的小指这么长。
这盆里的河虾更大,随便捞一只出来,就能有自己的手掌这么长。
卓逸君拎着一只虾的胡须,提到自己眼前看,那虾子弯着身一扑腾,给她脸上溅了好几滴水,冷不丁的一点凉意激的她放手,那虾子又掉回进木盆中。
那烧水的壶开始呜呜的作响,壶盖被顶的叮铃咣啷的作响。
水已经滚开,可以拿来现用。
长勺舀出来几勺开水加进大锅中,卓逸君切了几片姜送进去,将一半的河虾也一同下了进去。
角落里有个木质的架子,上面满满当当的摆了两排新鲜的蔬菜,卓逸君一一看过之后,选了一把放在角落的荠菜。
荠菜这个时间最是新鲜,但凡要是再晚上一旬两旬,那叶子杆子便老了,叫人嚼都嚼不动。
锅中开始翻滚着白色的泡泡,卓逸君手持着长勺将已经熟的粉红的河虾都捞了出来,过到凉水里。
锅重新洗净,烧开的热水将盐巴冲开,卓逸君眼瞧着白色的盐巴都已消失不见,便一把将所有已洗干净的荠菜都丢进锅里,用筷子扒拉着,瞧着原本还有风骨的荠菜软了下去,长勺和筷子一齐出动,将荠菜捞出丢入另一只装有凉水的海碗中。
只是这荠菜叶子在凉水里也不能呆久,摸着凉水稍稍泛了温热就得赶紧再捞出来。
锅旁边挂着有干净的布,卓逸君将那布摊开放在案上,再将荠菜摊在布上,包好后用尽全力将水拧干。
对旁人来说,这道荠菜鲜虾的难点许是在其他地方,但对于卓逸君来说,这便是这道菜最难的地方。
慈幼局里没有什么油水,每日吃的都是清汤寡水,她胳膊上拎不起来三两肉,拧水这件事自然也是难题。
不过好在锅旁边有足够多干净的麻布,实在用拧的不成,还可以用吸的。
直到荠菜已经有了九成的干,卓逸君便将荠菜切碎放进一只深碗中。
有小锅,卓逸君将原本烧着水的壶挪开,用那小台将小锅中油烧热,一口气全都淋在已经剁成茸状的蒜末上,蒜的香味便一下子就被激的老高,便是加了酱油和陈醋也压不下来。
卓逸君往这黑黑的小半碗料汁中撒了一点点白糖提味后,便将料汁一分为二,一半倒在了荠菜上,两相拌匀,在堆进平盘里,另一半料汁仍在小碗中。
河虾被凉的温温,卓逸君耐着性子将每一只都扒皮去头,码在荠菜之上。
以往做这道菜时,一只虾总要被一分为二,甚至一分为三,如若不然,只怕是不够孩子们分的。
但现下这每一只虾都个大肉肥,外面又只有两位,反而是大口吃虾更让人心情愉悦。
卓逸君将做好的荠菜鲜虾与料汁端出厨房。
厨房外是一处小院,小院当中摆了石桌石凳,胡七娘和南千川正就在那石桌旁坐着。
胡七娘瞧见卓逸君端出来的河虾,笑道:“我还愁那虾子会被我养死呢,这正好就叫你一来就做了。”
卓逸君方才在厨房的从容不迫霎时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进厨房前的手足无措。
她实在是听不出这是好话还是坏话。
胡七娘却没有理会卓逸君一瞬间的僵硬,还只当这个小姑娘不过就是刚才南小哥说的认生怕人。
眼前的虾子白净,底下的荠菜混着蒜末倒是看起来有些味道,胡娘子夹起一只虾子悬在盛放料汁的小碟之上问卓逸君:
“这虾是要蘸着料汁吃的?”
卓逸君连连点头。
鲜虾肥美甘甜,若是一早就与料汁相拌,再吃的晚些,那料汁的咸反而容易压了那甘甜一头,叫人吃的与他物无异。
倒不如就让吃虾人自己蘸上料汁,轻轻一点,就能让虾子的鲜甜发挥到极致。
河虾进了那黑色却又透了点亮光的料汁,两下两上,最后进了那涂满胭脂的朱唇之中。
胡七娘眼底满满的都是惊喜,别瞧再没有什么旁的佐料,就这一口虾,就是极鲜美的。
虾的腥味儿仿佛是天生就没有的,也不知怎么做到的,那料汁的咸鲜并不过分,反而激出了那虾肉中原本就有的一丝丝的甜,肉质鲜美的仿佛还能在唇中感受到那虾子生前的雀跃一般。
荠菜被剁得碎,需要用勺子才能舀起,送入口中,仿佛方才谈及的世道艰难在瞬间消失不见,只剩春风拂面,叫人沉沦。
“你竟能有这样的手艺。”
胡七娘眼瞧着站在自己面前,不过十五六岁面上还有些稚嫩的孩子。
“她手艺好成如此地步,你们慈幼局居然舍得叫她出来?你不是也留下做了个教书先生么?”
胡七娘瞧着南千川。
慈幼局只收孤儿。大奕律法定,年满十六成年,成年了,自然算不得是孤儿。
南千川比卓逸君虚长几岁,和她一样,也是在慈幼局长大。他少年早聪,早早就过了院试,如今在慈幼局里一边备考一边带孩子们启蒙,偶尔还记记账,分文不取,慈幼局主事自然愿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南千川苦笑,也尝了一口面前的佳肴。
这一道荠菜鲜虾的确是比之前他吃过的都要更好,真真切切的应了这一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胡七娘拉过卓逸君的手,笑道:“好孩子,以后就安心留在我这里。”
卓逸君笑得十分腼腆。
仲春的风里已经带了十足的暖意,仔细闻闻还能有些许随风游荡来的花香。
南千川见一切尘埃落定,先起身告辞。
胡七娘带着卓逸君瞧给她留的房间,刚入了房门,还不等人收拾床铺,就听门外传来一声长喝:
“掌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