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逸君有些发愣,怀疑自己还没睡醒。

    小玉竹可不管那么多,放下手中的大耐糕就扑过来抱住卓逸君的腰:“逸君姐姐……”

    卓逸君下意识也环抱住小玉竹,嘴里却问:“你怎么在这儿?”

    慈幼局的规矩,局内孩童想要出门,只有午时的那一个时辰才能出门。卓逸君即便睡的糊里糊涂,也绝不会认为此刻就已经到了午时。

    小玉竹听见卓逸君问,脸上带了一丝忐忑,抱着她的手也松了一松。

    倒是孔孟舟很坦然,站起身来道:“慈幼局的新规,不按生辰,只要当年将满十六,就要出局。”

    孔孟舟的生辰在秋季,过了今年生辰就成人。

    这条新规,逐的就是他。

    “那你呢?”卓逸君蹲下身子,平视着小玉竹。

    小玉竹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慈幼局待不下去,我带着她出来。”

    孔孟舟说的坦然。

    卓逸君站起身子,问:“你带着她出来?要去那儿?要住那儿?”

    孔孟舟眼一沉,说不出话来。

    小玉竹拉一拉卓逸君的衣角,小声道:“逸君姐姐,现在慈幼局的饭例减半,却又不按人头给饭,只做大锅饭,我抢不过他们,是真的吃不饱。”

    “又减半?”

    一年前慈幼局的饭例就减半,那时候就只能顿顿白菜馒头的吃,尚且吃得饱。但月余不见荤腥,孩子们都面黄肌瘦,卓逸君瞧不下去,便拉着几个进了武学会些拳脚的孩子去京郊捉鱼捕虾,运气好的时候,能连着改善几天的伙食。

    只是现在再减半,只怕是连馒头白菜都吃不饱了。

    卓逸君想着,揉了揉小玉竹的头顶。

    只是她尚且没有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又怎么能庇护别人。

    “好啦。”原本在柜台后算着自己不在这段时间济安楼入账的胡七娘忽然发话:“小丫头留下,给你做个伴。小小子留不了,自寻出路去吧。”

    孔孟舟听着,眼前一亮,生怕胡七娘反悔似的,赶忙向卓逸君解释道:“我可以住在武堂,如今能带一两个学生,东家留我也不算吃白饭。”

    胡七娘满意的嗯了一声,似是对孔孟舟有一点欣赏在。

    倒是卓逸君面上还在犹豫,只是拉着小玉竹的手不曾松开。

    胡七娘懒懒的往柜台上一靠,用胳膊撑着脑袋,道:“我这里可不是能养闲人的地方,小丫头留我这儿是要干活儿的。这里里外外这么多桌椅板凳,我可是擦累了。”

    此话一出,就是真的要留人的意思,不是随口一说。

    卓逸君无限感激,冲着胡七娘的方向就拜下行了大礼。

    小玉竹与孔孟舟一瞧,也跟在卓逸君身后规规矩矩的向胡七娘的方向拜去。

    这礼节实在太过正式,不像是在感谢救命恩人,反而像是拜祠堂里的祖宗灵位。

    胡七娘一激灵,仿佛是被吓到了一般,随后就拍着胸脯笑道:“多大点儿事儿呀,不过多养一个小丫头,我胡七娘这点儿银子还是有的。”

    但即便胡七娘这样讲,卓逸君也明白,她其实本不必如此的。

    济安楼面上看着是个正经营生,胡七娘也时时刻刻都将税银、生意挂在嘴边,但卓逸君心里清楚的很,这只是一个幌子。底下干的到底是什么,她不清楚,但是绝对不是能摊在阳光底下的事儿。

    既是见不得光的,便就是越隐蔽越好,那少一人就少一分注意。

    如今她肯让小玉竹留下,或许对所成之事无足轻重,但多少是多了一分危险。

    这的确是要时时刻刻都记在心上的大恩。

    胡七娘见卓逸君不肯起来,便走到柜台前面来,将卓逸君从地上拉起来,嗔怪道:

    “行啦,你是年龄最大的,竟然用这些虚礼来拿捏我。以往我不在的时候,锦衣府那边唤你去,我这济安楼一关门就是一两个时辰,你当我不知道?如今这小丫头来了,倒是能看看门。”

    这边卓逸君站起身,胡七娘又去拉小玉竹,抚着她的头发道:“以往慈幼局的规矩多,我这里也不是什么过度自由之所。只是这规矩不是我定的,是对面的锦衣府的规矩。肚子是能吃饱,但是要比以往更加谨慎、更得谨言慎行,你可明白?”

    小玉竹点点头,一副乖巧的奶娃娃模样。

    但胡七娘仍是不放心,生怕自己言语晦涩了些,眼前的小孩又脾性胆怯了些,便多问了一句:“你知道谨言慎行什么意思么?”

    小玉竹扯着嘴笑,露出两个小小的漩涡来:“我知道的。千川哥哥讲过,是要说话、做事都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万事三思而后行。”

    倒是她多虑了,是个聪慧的孩子。

    胡七娘笑着赞了一句:“好孩子。”随后将目光投到已经跟着两人站起身来的孔孟舟身上。

    这个孩子她没有留下,一是因为济安楼里没有多余的房间给男子住,二是……

    这两人的身份,只怕是在济安楼的第一次见面就被锦衣府查了个清楚,以当前济安楼这样的门可罗雀,留一个吃不了什么饭的小孩子没什么,若是再留一个将将成年的男子,只怕是会被多瞧两眼。

    平日的防备并不可怕,怕的就是这多瞧得两眼。

    但若是能转移一些视线也是好的。

    胡七娘睨了一眼孔孟舟,回到柜台后面,似是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若是外面吃不饱,常来吃饭就是了。”

    孔孟舟又是抱拳行礼:“谢胡掌柜。”

    卓逸君也回头瞧向孔孟舟,问:“秋试的报名帖可交了上去,也没多少日子了,可万不能在最后的时候马虎。”

    孔孟舟一笑以宽慰人心:“放心。”

    他向来是稳当的,卓逸君知道,交代一句也就够了,便低头又问小玉竹:“你们都出来了,那千川哥哥呢?”

    这是问到认识的人了,胡七娘也将目光从账本上挪开,看向堂中的三人。

    小玉竹歪着脑袋道:“千川哥哥也不在慈幼局了,说是京郊有学堂招启蒙夫子,他便往那边去了。”

    京郊?

    外面似是并不太平,哪还有人会把自己家的幼子送到京郊去启蒙读书,这只怕是用来安抚小孩子的借口。

    卓逸君看向孔孟舟,就见对方轻轻的摇了摇头,却道:“正是如此,应当是往西边去了。”

    小玉竹身量小,视线被自己搂着的卓逸君挡了个严严实实,瞧不见其他三人打的眼神官司。

    还是胡七娘再次开口打破平静:“好啦,旧也叙了,赶紧做早膳去吧,饿都要饿死了。”

    胡七娘说话向来都是这个腔调,卓逸君早已见怪不怪,倒是小玉竹还不明白,大眼睛瞧着柜台后面的胡七娘,还透露出一丝惊恐。

    胡七娘低头拨打着算盘,没有去瞧堂中站着的三人,卓逸君拉起小玉竹的手,领着她到厨房。

    厨房里泡着豆子,是卓逸君昨日就泡下了。

    今日原本就打算做豆包的。

    卓逸君交给小玉竹一小碗红枣,要她仔仔细细的洗干净,再将枣肉与核分离开。

    这种活计,以往在慈幼局也都是小玉竹给卓逸君打下手的,做的很是顺手。

    趁着小玉竹一点一点仔仔细细的洗红枣的时候,卓逸君将已经泡好的红豆丢进锅里去煮。

    吃满水的红豆煮起来很快就熟了,豆子的香味飘满整个厨房,将原本在大堂的孔孟舟也吸引了来。

    “胡掌柜说她有事要出去,就不同我们一起了。”

    胡七娘又出去了?

    卓逸君手中搅着红豆不让糊底的长勺被孔孟舟接了过去:“她还说,她不在的时候,你也要好好的习字,不能偷懒,她回来要抽查的。”

    卓逸君往后站了站,好给孔孟舟空出来地方。

    “逸君姐姐开始学写字了?”坐在小板凳上洗红枣的小玉竹抬头问。

    “嗯。“卓逸君点点头,拿了一只广口碗将糯米粉盛出来,放到一边:“目不识丁的感觉并不好,就连记账都不能做。”

    小玉竹摇摇头:“我也不会记账,但是字又多学了一些。逸君姐姐,你如今在读什么书?”

    “不过是识字罢了。”卓逸君一边回答小玉竹,一边叫孔孟舟将已经煮的熟烂的红豆盛出:“是《音律启蒙》,小玉竹读过么?”

    “读过。”小玉竹笑道:“以后我同姐姐一起。”

    “好呀,”卓逸君笑着,将一半的红豆放在臼里,看着孔孟舟将原本完整的红豆捣成泥:“以后不能叫小玉竹了,要叫玉夫子了。”

    三个人的欢声笑语中,去过核的红枣被切成细小的丁,加到了红豆泥里,孔孟走和小玉竹学着卓逸君的样子,将团成团的红枣红豆四周都沾上糯米粉又放到笼屉里去蒸。

    红豆都是煮熟了的,豆包在火上也不过就半盏茶的功夫。

    卓逸君将腌渍好的小菜拿出,还又专门盛了一小碟的桂花蜜来。

    三个人围着院中石桌,吃的好不开怀。

    吃罢早膳,孔孟舟将碗筷收拾好,就告辞去了武学堂。

    卓逸君和小玉竹两个在大堂里靠着窗的一张八仙桌上练字。

    只是这样习字,两个人难免总是嘻嘻哈哈的,一炷香时间过去,两个人没有一个写满一张纸的。

    王捷进门来就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卓逸君举着毛笔,就想要往小玉竹脸上画。

    小玉竹脸上已经溅了墨点,一边笑着一边往后躲。

    两人笑闹着,都没有看见有人进门,直到王捷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见过王大人。”卓逸君赶忙起身,拉着小玉竹给王捷行礼。

    王捷来回在小玉竹身上打量了好几个来回,才道:“这是哪里来的小乞儿?”

    小乞儿?

    卓逸君退后一步,好也仔细打量小玉竹,这才发现小玉竹身上的衣服已然小了不少,还有不少地方打了歪歪扭扭的补丁,仔细一看,的确是像在街头乞讨的小乞丐。

    说起来,自己刚进济安楼时几乎也是这副模样,现在的衣服也都是胡七娘穿腻了的。

    “不是小乞儿,”卓逸君笑着解释:“这是我在慈幼局的妹妹,名叫玉竹。”

    王捷应了一声,瞧上去对小玉竹并不是很感兴趣,只道:“午时整来送餐,陆大人要待客一位,不必多,一荤两素即可。”

    卓逸君先是应了,又多问一句:“可是招待骆少卿?”

    王捷吃惊:“你怎么知道?”

    卓逸君笑道:“陆大人的招待,但凡是在我这儿点的,向来都只会招待骆大人。旁的人我也没有见过。”

    王捷点头,但目光却在卓逸君身上多留了一瞬。

    这小姑娘,是不是聪明的有些过分了。

章节目录

煿金煮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大鱼肚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鱼肚白并收藏煿金煮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