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的平稳,天气一天天冷了下来,不像盛夏时叫人燥的慌,但日子却是越发的不好过了。
南方罕见的发了水灾,一应马上就能丰收的粮食顿时颗粒无收。
奕京城内粮食一天涨一个价,就连胡七娘这样有本事的人都叹着气叫卓逸君换着法子做吃食了。
此外城外的灾民也一日日的增多。
七王妃倒是借机请卓逸君出城,与她一同摆立粥棚,赈济灾民。
小玉竹也想跟着去,毕竟第一次卓逸君去了七王府回来就不大好。
倒是胡七娘难得语重心长,告诫小玉竹最近都不要出门去。
“外面不太平,还是少去凑热闹为好。”
“不太平?”小玉竹圆圆的眼睛里写满了不理解。
“这话我只讲给你们听,万万不要讲出去,”胡七娘面上满是慎重:“南边啊,已经有人……”
“起义?”胡七娘最后两个字说的极轻,即便是有第四个人在场,也无法听清她的话。
但是她慎之又慎的两个字,却被小玉竹一个低呼喊了出来。
胡七娘赶紧将小玉竹嘴捂上:“咱们旁边就是锦衣府,这么喊不要命了?”
“这是要打仗了?”卓逸君也怕得很。
“不成气候的。”胡七娘安抚着这两个小丫头:“但是这场雨有的是让朝廷头疼一阵了。”
“怎么说?”卓逸君好奇。
“南边发水灾,朝廷要干嘛?要赈灾啊。”胡七娘轻声道:“赈灾要银子,但如今哪里有能赈灾的银子啊。”
“朝廷没有银子了?!”这可是顶天的消息。
小玉竹眼中满是不信:“掌柜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怎么知道的?”小玉竹的脑门上挨了一个弹指:“前一段时间,你知道锦衣府抓了谁么?七皇子妃的胞弟万宝玉!”
“那又如何?”小玉竹委屈的揉揉脑门,这消息对她来说早就不是新消息了。
“笨呐,那是因为什么原因抓的他,因为放印子钱!此等小事什么时候轮得到锦衣府出手了?你知道万家和七皇子府拿了多少银子去赎他么?连当带赁一共三万两白银。”
“这么多!”这回换成小玉竹自己捂自己的嘴巴了,她做梦都不敢想如果自己能有三万两白银会是什么样子。
“可不是么。”胡七娘道:“三万两白银送进去,那被抓的万宝玉和手下一人就打了十板子就丢出来了。那可是锦衣府,以前哪有给钱就能保人的先例?更何况七皇子连着几日都求私见圣上,圣上一直都没准。”
“七皇子见圣上做什么?”小玉竹问。
“那估计除了七皇子自己谁都不知道了。”胡七娘抿着嘴摇了摇头:“但我估摸着,是要参锦衣府一本。”
“怎么说?”卓逸君问。
“你想想,这锦衣府抓人只能算是勉强不合规矩,毕竟咱这律法上也没写了锦衣府不能管民间之事。但这放人却是实打实的不合规矩,哪有只打板子收银子就能解决的犯人?”
“但这事儿妙就妙在,圣上不见七皇子。”
“这就意味着,圣上知道这事儿,也知道这事儿不合情理,但他……需要锦衣府这么做?”
“聪明。”胡七娘十分赞许的看向接话的卓逸君。
“所以……是真的没钱了?”小玉竹满眼都是忧心忡忡。
胡七娘笑着刮了一下小玉竹的鼻子:“别担心,等你长大了,这一切也就都好了。”
会好么?
卓逸君也不自觉的就开始担心起来。
“快去做饭吧,今日初一,姓孔那小子不是要来么?”胡七娘打断了卓逸君的忧心忡忡。
“小舟哥哥今天不来啦。”小玉竹抢答:“没有几日他就要参加武试了,此时正是紧张准备的时候呢。”
“对对对,他还有这档子事儿呢,”胡七娘恍然:“不过你小舟哥哥的本事我见过,比那些世家子弟的花拳绣腿厉害多了,不用担心的。”
这话倒是不假,上月十五时孔孟舟是带着自己策论的书来的,胡七娘还笑话他假模假样,平时不下功夫,临时抱佛脚,还想钻武试策论的简单的空子。
孔孟舟脸涨的通红,还是卓逸君出来打圆场。
胡七娘不信,直到孔孟舟在后院耍了一套棒法后才正色起来,说了几句卓逸君和小玉竹都听不懂的话。
孔孟舟的面色也开始也严肃了起来,一套一模一样的棒法又练了一次。
这两次有什么区别卓逸君瞧不出来,但隐约觉得就是有哪里不一样。
那日孔孟舟临近宵禁时分才走,走前还带走了胡七娘送他的两本册子。
书名露在外面的那本是《常氏心法》。
同样的字小玉竹也瞧见了,好奇的问胡七娘那是什么书。
“没什么,不过是之前在旧书店里淘到的两本书罢了。”
胡七娘蛮不在乎,但卓逸君总觉得胡七娘这样的说法是在打哈哈。
“要不要去慈安寺?我们去给你小舟哥哥上香祈福?”胡七娘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一样,忽然提议。
“可是掌柜的你不是刚刚还说,不要随意出城去嘛?”小玉竹道。
胡七娘被小玉竹一噎,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能转头求助似的看向卓逸君。
卓逸君看向小玉竹,道:“掌柜的既然想去,我们就陪她去嘛,反正过了两天,掌柜的还是会有新的理由让我们去的。”
这话说的可爱,小玉竹一吐舌头,看向胡七娘。
“那好吧,掌柜的我们就陪你走这一趟吧。”
小玉竹声音拖的老长,只待最后一个字说完,就飞快的跑向后院。
“玉竹——不许跑——”胡七娘飞快的跟上,几个人笑闹成一团。
胡七娘第二日就租了马车带着小玉竹和卓逸君上了山去慈安寺。
路程漫长,小玉竹本就起得早,在马车一晃一晃之下很快又睡着了。
卓逸君却很清醒,靠在马车壁上,看着被风吹起车帘一闪而过的风景。
“你动作倒是麻利。”胡七娘率先打破车里的平静。
卓逸君将目光移回来,眼中明显还带着懵懂。
胡七娘勾起一抹常用的笑容:“我走之前还什么都没有呢,回来以后倒是满城风雨,说锦衣府的少府令迷上了一个酒楼的厨娘,我还当是谁呢,竟能越过你去勾搭上陆大人。”
卓逸君面上的笑容有些勉强:“我从七皇子府出来的时候,挨了十杖。”
“什么?!”胡七娘低呼道,又害怕自己的惊呼声吵醒了沉睡中的小玉竹,低头又瞧瞧她,才道:“怎么会挨板子?”
“不知道,大约就是想打了吧。”卓逸君又将头偏回去,去看那乍隐乍现的风光:“他们说的理由,前后混乱的很,大约就是为了打而打。”
“所以……你是为了报复他们?”胡七娘试探着问。
“之前陆大人给的大耐糕,我又吃到了两次,连带着还有不同其他的糕点。我还专门去李记瞧了,个顶个的贵,甚至有些我在那李记的铺子中都寻不到。”
卓逸君的眼神很是慵懒,又似有一丝无奈:“我倒是第一次体会到,有靠山,有人捧着日子会是这样舒坦。”
胡七娘的眼神开始幽深,面上的笑容也少了不少:“好日子当然谁都喜欢。”
卓逸君苦笑一声,没有接话。
胡七娘锲而不舍:“所以呢,你还需要我么?”
这话卓逸君记得。
胡七娘曾说,若是直到最后,依旧是襄王有意神女无情,她助她脱身。
“我不知道,”卓逸君眼中满是茫然,脑袋倚着车壁,木木道: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这一日。越与他们相处,越不明白高高在上的皇亲国戚何必屈尊降贵要来和我一个小小的白衣厨娘为伍。我甚至觉得他们瞧我的目光都含着冷意,仿佛我下一刻就已经倒地成为一具冷冰冰的尸体一般。”
卓逸君看向胡七娘:“掌柜的,我如今不敢给自己留退路,我生怕聪慧如陆大人那样的人,只一个眼神就能瞧出我有二心,而有二心的我于他无用,更于她们无用……”
“好啦,”胡七娘抚上卓逸君的肩膀:“且信,有我呢。”
胡七娘还想多说什么,但马车外一声马儿嘶鸣,马车的速度明显降了下来。
“到慈安山脚下了。”马车外马车夫的声音传来。
胡七娘撩起帘子来看,路两旁都是拄着树枝当拐杖的灾民。
慈安寺门口设了粥棚,排队的灾民几乎就要到半山腰了。
上山的路并不好走,比平地要晃了许多,小玉竹在刚上山时就醒了,但上山这一路却很安静,似是想到了当年自己过的苦日子一般,一直缩在卓逸君怀里。
她们当年在慈幼局的日子虽然苦,但到底是有个屋檐能容身的,不知道比这些不得不背井离乡风餐露宿的人要幸运多少。
到了慈安寺门口,三人下了车。
门口有迎接的小沙弥:“阿弥陀佛,几位施主是要先去上香还是先去厢房歇息?”
胡七娘往善款箱里投了一小锭银子,言明此行三人要在山上小住几日。
小沙弥领着几人往前走,先至后院将带来的包裹放下。
一路上小沙弥交代,切莫一人出慈安寺。
“几位都是女施主,小僧有些话还是要说在前面。如今天灾人祸不断,外面那些灾民纵然可怜,但也总有不法之徒混入其中,还请女施主万务小心。”
胡七娘颔首应了。
这样的话她在上山的路上已经交代过很多次了。
放好行李,一行四人又来到主殿。
主殿高大雄伟,卓逸君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许愿孔孟舟能一举中第,许愿自己能顺利找到陶姐姐。
她不知道自己同佛祖说了多少遍,却丝毫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
可一睁眼,卓逸君就瞧见自己上的香燃过的部分断了一半。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南方罕见的发了水灾,一应马上就能丰收的粮食顿时颗粒无收。
奕京城内粮食一天涨一个价,就连胡七娘这样有本事的人都叹着气叫卓逸君换着法子做吃食了。
此外城外的灾民也一日日的增多。
七王妃倒是借机请卓逸君出城,与她一同摆立粥棚,赈济灾民。
小玉竹也想跟着去,毕竟第一次卓逸君去了七王府回来就不大好。
倒是胡七娘难得语重心长,告诫小玉竹最近都不要出门去。
“外面不太平,还是少去凑热闹为好。”
“不太平?”小玉竹圆圆的眼睛里写满了不理解。
“这话我只讲给你们听,万万不要讲出去,”胡七娘面上满是慎重:“南边啊,已经有人……”
“起义?”胡七娘最后两个字说的极轻,即便是有第四个人在场,也无法听清她的话。
但是她慎之又慎的两个字,却被小玉竹一个低呼喊了出来。
胡七娘赶紧将小玉竹嘴捂上:“咱们旁边就是锦衣府,这么喊不要命了?”
“这是要打仗了?”卓逸君也怕得很。
“不成气候的。”胡七娘安抚着这两个小丫头:“但是这场雨有的是让朝廷头疼一阵了。”
“怎么说?”卓逸君好奇。
“南边发水灾,朝廷要干嘛?要赈灾啊。”胡七娘轻声道:“赈灾要银子,但如今哪里有能赈灾的银子啊。”
“朝廷没有银子了?!”这可是顶天的消息。
小玉竹眼中满是不信:“掌柜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怎么知道的?”小玉竹的脑门上挨了一个弹指:“前一段时间,你知道锦衣府抓了谁么?七皇子妃的胞弟万宝玉!”
“那又如何?”小玉竹委屈的揉揉脑门,这消息对她来说早就不是新消息了。
“笨呐,那是因为什么原因抓的他,因为放印子钱!此等小事什么时候轮得到锦衣府出手了?你知道万家和七皇子府拿了多少银子去赎他么?连当带赁一共三万两白银。”
“这么多!”这回换成小玉竹自己捂自己的嘴巴了,她做梦都不敢想如果自己能有三万两白银会是什么样子。
“可不是么。”胡七娘道:“三万两白银送进去,那被抓的万宝玉和手下一人就打了十板子就丢出来了。那可是锦衣府,以前哪有给钱就能保人的先例?更何况七皇子连着几日都求私见圣上,圣上一直都没准。”
“七皇子见圣上做什么?”小玉竹问。
“那估计除了七皇子自己谁都不知道了。”胡七娘抿着嘴摇了摇头:“但我估摸着,是要参锦衣府一本。”
“怎么说?”卓逸君问。
“你想想,这锦衣府抓人只能算是勉强不合规矩,毕竟咱这律法上也没写了锦衣府不能管民间之事。但这放人却是实打实的不合规矩,哪有只打板子收银子就能解决的犯人?”
“但这事儿妙就妙在,圣上不见七皇子。”
“这就意味着,圣上知道这事儿,也知道这事儿不合情理,但他……需要锦衣府这么做?”
“聪明。”胡七娘十分赞许的看向接话的卓逸君。
“所以……是真的没钱了?”小玉竹满眼都是忧心忡忡。
胡七娘笑着刮了一下小玉竹的鼻子:“别担心,等你长大了,这一切也就都好了。”
会好么?
卓逸君也不自觉的就开始担心起来。
“快去做饭吧,今日初一,姓孔那小子不是要来么?”胡七娘打断了卓逸君的忧心忡忡。
“小舟哥哥今天不来啦。”小玉竹抢答:“没有几日他就要参加武试了,此时正是紧张准备的时候呢。”
“对对对,他还有这档子事儿呢,”胡七娘恍然:“不过你小舟哥哥的本事我见过,比那些世家子弟的花拳绣腿厉害多了,不用担心的。”
这话倒是不假,上月十五时孔孟舟是带着自己策论的书来的,胡七娘还笑话他假模假样,平时不下功夫,临时抱佛脚,还想钻武试策论的简单的空子。
孔孟舟脸涨的通红,还是卓逸君出来打圆场。
胡七娘不信,直到孔孟舟在后院耍了一套棒法后才正色起来,说了几句卓逸君和小玉竹都听不懂的话。
孔孟舟的面色也开始也严肃了起来,一套一模一样的棒法又练了一次。
这两次有什么区别卓逸君瞧不出来,但隐约觉得就是有哪里不一样。
那日孔孟舟临近宵禁时分才走,走前还带走了胡七娘送他的两本册子。
书名露在外面的那本是《常氏心法》。
同样的字小玉竹也瞧见了,好奇的问胡七娘那是什么书。
“没什么,不过是之前在旧书店里淘到的两本书罢了。”
胡七娘蛮不在乎,但卓逸君总觉得胡七娘这样的说法是在打哈哈。
“要不要去慈安寺?我们去给你小舟哥哥上香祈福?”胡七娘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一样,忽然提议。
“可是掌柜的你不是刚刚还说,不要随意出城去嘛?”小玉竹道。
胡七娘被小玉竹一噎,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能转头求助似的看向卓逸君。
卓逸君看向小玉竹,道:“掌柜的既然想去,我们就陪她去嘛,反正过了两天,掌柜的还是会有新的理由让我们去的。”
这话说的可爱,小玉竹一吐舌头,看向胡七娘。
“那好吧,掌柜的我们就陪你走这一趟吧。”
小玉竹声音拖的老长,只待最后一个字说完,就飞快的跑向后院。
“玉竹——不许跑——”胡七娘飞快的跟上,几个人笑闹成一团。
胡七娘第二日就租了马车带着小玉竹和卓逸君上了山去慈安寺。
路程漫长,小玉竹本就起得早,在马车一晃一晃之下很快又睡着了。
卓逸君却很清醒,靠在马车壁上,看着被风吹起车帘一闪而过的风景。
“你动作倒是麻利。”胡七娘率先打破车里的平静。
卓逸君将目光移回来,眼中明显还带着懵懂。
胡七娘勾起一抹常用的笑容:“我走之前还什么都没有呢,回来以后倒是满城风雨,说锦衣府的少府令迷上了一个酒楼的厨娘,我还当是谁呢,竟能越过你去勾搭上陆大人。”
卓逸君面上的笑容有些勉强:“我从七皇子府出来的时候,挨了十杖。”
“什么?!”胡七娘低呼道,又害怕自己的惊呼声吵醒了沉睡中的小玉竹,低头又瞧瞧她,才道:“怎么会挨板子?”
“不知道,大约就是想打了吧。”卓逸君又将头偏回去,去看那乍隐乍现的风光:“他们说的理由,前后混乱的很,大约就是为了打而打。”
“所以……你是为了报复他们?”胡七娘试探着问。
“之前陆大人给的大耐糕,我又吃到了两次,连带着还有不同其他的糕点。我还专门去李记瞧了,个顶个的贵,甚至有些我在那李记的铺子中都寻不到。”
卓逸君的眼神很是慵懒,又似有一丝无奈:“我倒是第一次体会到,有靠山,有人捧着日子会是这样舒坦。”
胡七娘的眼神开始幽深,面上的笑容也少了不少:“好日子当然谁都喜欢。”
卓逸君苦笑一声,没有接话。
胡七娘锲而不舍:“所以呢,你还需要我么?”
这话卓逸君记得。
胡七娘曾说,若是直到最后,依旧是襄王有意神女无情,她助她脱身。
“我不知道,”卓逸君眼中满是茫然,脑袋倚着车壁,木木道: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这一日。越与他们相处,越不明白高高在上的皇亲国戚何必屈尊降贵要来和我一个小小的白衣厨娘为伍。我甚至觉得他们瞧我的目光都含着冷意,仿佛我下一刻就已经倒地成为一具冷冰冰的尸体一般。”
卓逸君看向胡七娘:“掌柜的,我如今不敢给自己留退路,我生怕聪慧如陆大人那样的人,只一个眼神就能瞧出我有二心,而有二心的我于他无用,更于她们无用……”
“好啦,”胡七娘抚上卓逸君的肩膀:“且信,有我呢。”
胡七娘还想多说什么,但马车外一声马儿嘶鸣,马车的速度明显降了下来。
“到慈安山脚下了。”马车外马车夫的声音传来。
胡七娘撩起帘子来看,路两旁都是拄着树枝当拐杖的灾民。
慈安寺门口设了粥棚,排队的灾民几乎就要到半山腰了。
上山的路并不好走,比平地要晃了许多,小玉竹在刚上山时就醒了,但上山这一路却很安静,似是想到了当年自己过的苦日子一般,一直缩在卓逸君怀里。
她们当年在慈幼局的日子虽然苦,但到底是有个屋檐能容身的,不知道比这些不得不背井离乡风餐露宿的人要幸运多少。
到了慈安寺门口,三人下了车。
门口有迎接的小沙弥:“阿弥陀佛,几位施主是要先去上香还是先去厢房歇息?”
胡七娘往善款箱里投了一小锭银子,言明此行三人要在山上小住几日。
小沙弥领着几人往前走,先至后院将带来的包裹放下。
一路上小沙弥交代,切莫一人出慈安寺。
“几位都是女施主,小僧有些话还是要说在前面。如今天灾人祸不断,外面那些灾民纵然可怜,但也总有不法之徒混入其中,还请女施主万务小心。”
胡七娘颔首应了。
这样的话她在上山的路上已经交代过很多次了。
放好行李,一行四人又来到主殿。
主殿高大雄伟,卓逸君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许愿孔孟舟能一举中第,许愿自己能顺利找到陶姐姐。
她不知道自己同佛祖说了多少遍,却丝毫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
可一睁眼,卓逸君就瞧见自己上的香燃过的部分断了一半。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