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缇带着人取了发的冬衣回来,便见南图风一样跑过来,低声道:“娘娘正在屋里生气呢,你去看看。”
“怎么了?”青缇让跟着的人先去了,自己和南图一道往贵妃日常起居的暖阁走。
“好像是为了秦大人的事,驳娘娘的面子。”南图指指暖阁的门,“你小心些。”
“知道了。”青缇略略思忖,便掀了门帘进去。
裕贵妃歪在榻上,手里捻着的佛珠滴滴答答转得飞快,脸上倒是没什么怒色。
青缇过去回话:“娘娘,冬衣已经领回来了。”
裕贵妃没说话,将那佛珠往榻上一丢,坐直了身子,又默了半刻才道:“之前为了秦离忧的体面,我去让陛下指婚。今日陛下跟我说,秦离忧说他还不想成婚,这也罢了,陛下让我多操心操心安瑶,说那孩子性子太过跳脱。这不是说我多管闲事吗?”
“娘娘息怒。”青缇起身给倒了杯茶奉上,“奴婢听说过,之前韩大人也是终生未娶,为的就是没有家眷便没有牵挂,也不必有参与党争之嫌。秦大人是他一手教导出来的,怕是也遵循此法。”
“若真有此心,他说与我听便是,何必要让陛下来打我的脸!”裕贵妃接了茶杯,转手放在桌上,“倒显得我一头热,多着急似的。”
“娘娘睿智。”青缇笑道,“不过陛下说得也对,七公主看着也十七了,早些物色也不错。特别是咱们恒王殿下,也是到了娶亲的年纪,贵妃何不留意着?”
“安行如今在宫外住着,十天半个月才来请一次安,坐坐便要走,这是想管都管不住。陛下说得好听,什么历练学习。安排太子去兵部和吏部,他只去了工部和礼部,都是费力不讨好的苦差,有什么出息!”
“右相不也说要轮替吗,娘娘不必心急。”青缇轻言细语宽她的心。
“那老狐狸是太子的亲舅舅,他心里没私心没盘算?”裕贵妃冷冷哼笑道。
“那殿下就只有靠贵妃多费心了。”青缇上前替她捶肩膀。
“我能怎么办,”裕贵妃垮了肩膀,扶额撑在矮桌上,“终究是前朝少了助益。”
“娘娘宽心,依奴婢的愚见,”青缇瞄了一眼裕贵妃的脸色,“虽然有助益是好,但是没有也有没有的清白不是?”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不过若真让太子登了基,以他那个性子,咱们还有好日子过?”裕贵妃抬头盯着青缇,“既然如此,那便只能若为安瑶寻一门靠谱的亲事。”
“娘娘说得有理。”青缇将佛珠捡起放在裕贵妃手里,“眼前的冬至宫宴,贵妃可该好好看看;若是没有钟意的,今年除夕大宴,明年清明皇陵祭奠,还有的是机会。”
裕贵妃若有所思地接了佛珠,一颗一颗捻着,冰凉的触感让她的心绪慢慢安定下来:“对。不过太后那边也是要先通通气的,到时候即便陛下还犹豫,太后一发话也就妥了。”
“娘娘思虑周全。”青缇笑道,“咱们殿下长得像娘娘,品行又是最温和谦逊的,各位大人又不是瞎子,自然心中有个高低。娘娘也不必太过忧心。”
“安行那个脾气,只会跟我拧着干。若他能听话,我也少操些心。”裕贵妃恨恨道,“对了,安瑶今日在做什么?”
“奴婢出门前,公主正在屋里看书呢。贵妃要不要去看看?”青缇问道。
“看书?倒是奇了。”裕贵妃端起茶杯,那茶已经凉了。青缇忙接过杯子重新倒了热的来。
“想是昨日去恒王殿下府上,殿下对公主说了什么吧。或者公主看恒王殿下近日里忙着操持清明祭典之事有所触动?”
“行吧,看她这热乎劲能坚持几天。”裕贵妃喝了口热茶,觉得心中暖了些,“送些点心去安行那儿,让他府里的人上些心伺候。”
“是。”青缇退下自去安排。
裕贵妃无精打采地歪在靠枕上,掰着指头数朝中合适的王宫贵胄家的公子,算来算去,竟没有一个合意的。她揉揉太阳穴,慢慢安慰自己,京中没有,外放的还有,不怕现在品阶不高,总要找一个有前途的才好。
她如今的地位,虽没有皇后的头衔,却行着皇后的大权,这一双儿女的助力不可畏不大。安行的婚姻其实她也做不了主,最多只能看上什么人,在陛下面前提一句。安瑶不一样,她可以帮女儿物色,再安排些机会多多相处,等两人都有了意思,她只需要推一把,这事就成了。只是安瑶这孩子有她皇兄做榜样,怕是也不能老实听安排,好在她还不能自由出入宫城,总归来说是好约束些。
生在这宫里,再高的权位也不是能活得恣意妄为。陛下当年忽然被立为太子,外人看来是天降富贵,可是只有她知道,陛下并不满意。只是当时内忧外患,若宫中再生变乱,那怕是要天下都保不住。还好她那个婆婆,平日里看着最不起眼的肃妃从旁指点,才稳住边塞,这边又有诏书和右相的压制,才将皇后和宁王一党镇住。如今皇后虽然成了一心向佛的太后,宁王也远在封地宁州,可这灰里还有火星,难保不会重新燃起来。
如今陛下已经成年的皇子不过太子和恒王两位,其他的年纪还小,立这个太子无非就是为了给病逝的皇后一个交代,顺便稳住右相。至于最后谁能坐上龙椅,不等到最后一刻,谁都说不准,连陛下也未必有十足十的把握。
但通往龙椅的路,她必须为儿子先铺好。可惜肃妃薨逝得早了些,不然有她在,何至于只有她势单力薄地整日劳神。
京城下了第一场雪。
李娴见识过更肃杀的冬天,所以一场雪对她来说既不新鲜也不刺激,本来以为可以在洛州感受一下南方的冬天,没想到经历了漫长又闷热的夏天之后,她又回到北方。
洛州应该不太会下雪,洛州的水面也不会结冰。李娴裹得严实揣着手站在值房的门口,看着院里大水缸面上那一层冰,等着散朝之后去礼部商议清明祭典流程。
礼部尚书张瑾先一步回了府衙,偏厅里已经安排好火盆茶水,听下属来报说恒王和秦大人一行已经到了,忙出来迎接。
众人落了坐,喝完一盏茶,太子还没到。
其他人不好说什么,恒王便叫身边的鱼从去打探消息。没多久,鱼从回来,说太子有事,暂时走不开。众人稍稍松了口气,纷纷笑说这雪天喝茶赏景倒是美事。
时近晌午,太子依旧不见踪影。鱼从再探回报说,太子来不了了。
屋里气氛有些尴尬,火盆烧得旺,甚至有些让人起了薄汗。众人都看向恒王,只见他倒是面色平静,端起茶碗,用盖子撇开浮沫喝了一口,向张瑾笑道:“大人这茶不错。”
张瑾忙笑着回应:“回殿下,这是卑职家乡所出,不过是些粗茶。若殿下喜欢,开春之后新茶上市,卑职让人从家里带些过来。”
“那就先多谢大人了。”恒王放下茶盏,“时辰不早了,那我们便开始吧。”
李娴有些佩服恒王,各部呈递的公文不过昨日才交给他过目,今日已经整理完所有流程,然后对自己觉得不妥之处提出了疑问,对修缮花费的人工银钱和祭典过程中所需要安排的内侍和禁军人员数目更是了然于胸。
那些心存轻慢或者想看好戏的大人们也收了各自的小心思,认真讨论查漏补缺。
讨论完毕,大家各自散了,秦离忧起身正要往外走,却被恒王叫住。他和李娴交换了个眼色,李娴默默退到门外候着。
恒王看了门口眼,收了眼神对秦离忧道:“大人城里城外两头跑,辛苦了。”
“殿下言重了。”秦离忧拱手道。
“接下来的事务繁杂,还望大人多多指教。”恒王拱手道。
“臣不敢当。”秦离忧忙还礼,“殿下有任何需要,只管吩咐。”
门口守卫带了三个内侍进来,打头的是裕贵妃身边的南图,后面两人分别拎了两个雕花描金食盒。
南图行了礼:“贵妃娘娘让奴才送些点心过来给殿下和各位大人。”
秦离忧碍着恒王的面子,勉强收下了。告辞出来,顺手将盒子递给等在门口的宋茗。
“贵妃娘娘真是越发贤惠了。”宋茗小声对李娴说道。
李娴正想笑,被秦离忧一眼瞪回去,宋茗缩了脖子,抱着食盒跟着秦离忧上马回去。
秦安等在府门口,见他们回来,忙上前替秦离忧牵了马。
“有事?”秦离忧问道。
“是,”秦安有些犹豫,“您舅姥爷又来了。”
李娴听说程念来了,心里高兴,跟着秦离忧到正堂,只见程念还是扮做之前老头儿样子,一本正经地坐在圈椅上喝茶。
“你们这是去哪儿了?等得我都饿了。”程念捻着胡子,面色不悦,很像一个被怠慢的长辈,她转脸看着李娴笑道,“在这里还习惯?”
李娴点点头。
“你怎么不叫秦安做些吃的?”秦离忧让宋茗将点心放在她旁边,“正好这里有些吃的,你先垫垫。”
程念也不客气,打开盖子挑了一块,边吃边夸道:“好吃,京城里的点心就是不一样,哪家铺子的?”
“裕贵妃宫里的。”秦离忧道。
“裕贵妃,就是要给你做媒那个?”程念随口问道,她看着手里的点心,遗憾平日里买不到,没注意到秦离忧的面色越来越黑。
又吃了几口,程念才察觉气氛不对。她见秦离忧脸色,才陪笑道:“师兄英明神武,有人说媒也是正常,若真是性情好、样貌好、家世也好,师兄也该好好考虑考虑。”
“你什么时候走?”秦离忧懒得跟她废话。
“一言不合就赶人啊。”程念不高兴,一个老翁脸上出现少女的娇憨表情,让人觉得十分诡异。宋茗在秦离忧身侧,努力憋笑已经快憋出内伤。
“你打算常住?”秦离忧皱了眉。来一个李娴已经让他过分注目了,再来一个程念,还会闹出多少是非。
“师兄府上不会连我住的地方都没有吧?”程念问道。
“没有。”秦离忧果断道。
“那我就跟李娴住,我这个叔公,跟侄孙子住一起很应当吧。”程念狡黠笑道。
秦离忧一时语塞,一时间拿这个师妹也没有办法,只能随她去了。
“怎么了?”青缇让跟着的人先去了,自己和南图一道往贵妃日常起居的暖阁走。
“好像是为了秦大人的事,驳娘娘的面子。”南图指指暖阁的门,“你小心些。”
“知道了。”青缇略略思忖,便掀了门帘进去。
裕贵妃歪在榻上,手里捻着的佛珠滴滴答答转得飞快,脸上倒是没什么怒色。
青缇过去回话:“娘娘,冬衣已经领回来了。”
裕贵妃没说话,将那佛珠往榻上一丢,坐直了身子,又默了半刻才道:“之前为了秦离忧的体面,我去让陛下指婚。今日陛下跟我说,秦离忧说他还不想成婚,这也罢了,陛下让我多操心操心安瑶,说那孩子性子太过跳脱。这不是说我多管闲事吗?”
“娘娘息怒。”青缇起身给倒了杯茶奉上,“奴婢听说过,之前韩大人也是终生未娶,为的就是没有家眷便没有牵挂,也不必有参与党争之嫌。秦大人是他一手教导出来的,怕是也遵循此法。”
“若真有此心,他说与我听便是,何必要让陛下来打我的脸!”裕贵妃接了茶杯,转手放在桌上,“倒显得我一头热,多着急似的。”
“娘娘睿智。”青缇笑道,“不过陛下说得也对,七公主看着也十七了,早些物色也不错。特别是咱们恒王殿下,也是到了娶亲的年纪,贵妃何不留意着?”
“安行如今在宫外住着,十天半个月才来请一次安,坐坐便要走,这是想管都管不住。陛下说得好听,什么历练学习。安排太子去兵部和吏部,他只去了工部和礼部,都是费力不讨好的苦差,有什么出息!”
“右相不也说要轮替吗,娘娘不必心急。”青缇轻言细语宽她的心。
“那老狐狸是太子的亲舅舅,他心里没私心没盘算?”裕贵妃冷冷哼笑道。
“那殿下就只有靠贵妃多费心了。”青缇上前替她捶肩膀。
“我能怎么办,”裕贵妃垮了肩膀,扶额撑在矮桌上,“终究是前朝少了助益。”
“娘娘宽心,依奴婢的愚见,”青缇瞄了一眼裕贵妃的脸色,“虽然有助益是好,但是没有也有没有的清白不是?”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不过若真让太子登了基,以他那个性子,咱们还有好日子过?”裕贵妃抬头盯着青缇,“既然如此,那便只能若为安瑶寻一门靠谱的亲事。”
“娘娘说得有理。”青缇将佛珠捡起放在裕贵妃手里,“眼前的冬至宫宴,贵妃可该好好看看;若是没有钟意的,今年除夕大宴,明年清明皇陵祭奠,还有的是机会。”
裕贵妃若有所思地接了佛珠,一颗一颗捻着,冰凉的触感让她的心绪慢慢安定下来:“对。不过太后那边也是要先通通气的,到时候即便陛下还犹豫,太后一发话也就妥了。”
“娘娘思虑周全。”青缇笑道,“咱们殿下长得像娘娘,品行又是最温和谦逊的,各位大人又不是瞎子,自然心中有个高低。娘娘也不必太过忧心。”
“安行那个脾气,只会跟我拧着干。若他能听话,我也少操些心。”裕贵妃恨恨道,“对了,安瑶今日在做什么?”
“奴婢出门前,公主正在屋里看书呢。贵妃要不要去看看?”青缇问道。
“看书?倒是奇了。”裕贵妃端起茶杯,那茶已经凉了。青缇忙接过杯子重新倒了热的来。
“想是昨日去恒王殿下府上,殿下对公主说了什么吧。或者公主看恒王殿下近日里忙着操持清明祭典之事有所触动?”
“行吧,看她这热乎劲能坚持几天。”裕贵妃喝了口热茶,觉得心中暖了些,“送些点心去安行那儿,让他府里的人上些心伺候。”
“是。”青缇退下自去安排。
裕贵妃无精打采地歪在靠枕上,掰着指头数朝中合适的王宫贵胄家的公子,算来算去,竟没有一个合意的。她揉揉太阳穴,慢慢安慰自己,京中没有,外放的还有,不怕现在品阶不高,总要找一个有前途的才好。
她如今的地位,虽没有皇后的头衔,却行着皇后的大权,这一双儿女的助力不可畏不大。安行的婚姻其实她也做不了主,最多只能看上什么人,在陛下面前提一句。安瑶不一样,她可以帮女儿物色,再安排些机会多多相处,等两人都有了意思,她只需要推一把,这事就成了。只是安瑶这孩子有她皇兄做榜样,怕是也不能老实听安排,好在她还不能自由出入宫城,总归来说是好约束些。
生在这宫里,再高的权位也不是能活得恣意妄为。陛下当年忽然被立为太子,外人看来是天降富贵,可是只有她知道,陛下并不满意。只是当时内忧外患,若宫中再生变乱,那怕是要天下都保不住。还好她那个婆婆,平日里看着最不起眼的肃妃从旁指点,才稳住边塞,这边又有诏书和右相的压制,才将皇后和宁王一党镇住。如今皇后虽然成了一心向佛的太后,宁王也远在封地宁州,可这灰里还有火星,难保不会重新燃起来。
如今陛下已经成年的皇子不过太子和恒王两位,其他的年纪还小,立这个太子无非就是为了给病逝的皇后一个交代,顺便稳住右相。至于最后谁能坐上龙椅,不等到最后一刻,谁都说不准,连陛下也未必有十足十的把握。
但通往龙椅的路,她必须为儿子先铺好。可惜肃妃薨逝得早了些,不然有她在,何至于只有她势单力薄地整日劳神。
京城下了第一场雪。
李娴见识过更肃杀的冬天,所以一场雪对她来说既不新鲜也不刺激,本来以为可以在洛州感受一下南方的冬天,没想到经历了漫长又闷热的夏天之后,她又回到北方。
洛州应该不太会下雪,洛州的水面也不会结冰。李娴裹得严实揣着手站在值房的门口,看着院里大水缸面上那一层冰,等着散朝之后去礼部商议清明祭典流程。
礼部尚书张瑾先一步回了府衙,偏厅里已经安排好火盆茶水,听下属来报说恒王和秦大人一行已经到了,忙出来迎接。
众人落了坐,喝完一盏茶,太子还没到。
其他人不好说什么,恒王便叫身边的鱼从去打探消息。没多久,鱼从回来,说太子有事,暂时走不开。众人稍稍松了口气,纷纷笑说这雪天喝茶赏景倒是美事。
时近晌午,太子依旧不见踪影。鱼从再探回报说,太子来不了了。
屋里气氛有些尴尬,火盆烧得旺,甚至有些让人起了薄汗。众人都看向恒王,只见他倒是面色平静,端起茶碗,用盖子撇开浮沫喝了一口,向张瑾笑道:“大人这茶不错。”
张瑾忙笑着回应:“回殿下,这是卑职家乡所出,不过是些粗茶。若殿下喜欢,开春之后新茶上市,卑职让人从家里带些过来。”
“那就先多谢大人了。”恒王放下茶盏,“时辰不早了,那我们便开始吧。”
李娴有些佩服恒王,各部呈递的公文不过昨日才交给他过目,今日已经整理完所有流程,然后对自己觉得不妥之处提出了疑问,对修缮花费的人工银钱和祭典过程中所需要安排的内侍和禁军人员数目更是了然于胸。
那些心存轻慢或者想看好戏的大人们也收了各自的小心思,认真讨论查漏补缺。
讨论完毕,大家各自散了,秦离忧起身正要往外走,却被恒王叫住。他和李娴交换了个眼色,李娴默默退到门外候着。
恒王看了门口眼,收了眼神对秦离忧道:“大人城里城外两头跑,辛苦了。”
“殿下言重了。”秦离忧拱手道。
“接下来的事务繁杂,还望大人多多指教。”恒王拱手道。
“臣不敢当。”秦离忧忙还礼,“殿下有任何需要,只管吩咐。”
门口守卫带了三个内侍进来,打头的是裕贵妃身边的南图,后面两人分别拎了两个雕花描金食盒。
南图行了礼:“贵妃娘娘让奴才送些点心过来给殿下和各位大人。”
秦离忧碍着恒王的面子,勉强收下了。告辞出来,顺手将盒子递给等在门口的宋茗。
“贵妃娘娘真是越发贤惠了。”宋茗小声对李娴说道。
李娴正想笑,被秦离忧一眼瞪回去,宋茗缩了脖子,抱着食盒跟着秦离忧上马回去。
秦安等在府门口,见他们回来,忙上前替秦离忧牵了马。
“有事?”秦离忧问道。
“是,”秦安有些犹豫,“您舅姥爷又来了。”
李娴听说程念来了,心里高兴,跟着秦离忧到正堂,只见程念还是扮做之前老头儿样子,一本正经地坐在圈椅上喝茶。
“你们这是去哪儿了?等得我都饿了。”程念捻着胡子,面色不悦,很像一个被怠慢的长辈,她转脸看着李娴笑道,“在这里还习惯?”
李娴点点头。
“你怎么不叫秦安做些吃的?”秦离忧让宋茗将点心放在她旁边,“正好这里有些吃的,你先垫垫。”
程念也不客气,打开盖子挑了一块,边吃边夸道:“好吃,京城里的点心就是不一样,哪家铺子的?”
“裕贵妃宫里的。”秦离忧道。
“裕贵妃,就是要给你做媒那个?”程念随口问道,她看着手里的点心,遗憾平日里买不到,没注意到秦离忧的面色越来越黑。
又吃了几口,程念才察觉气氛不对。她见秦离忧脸色,才陪笑道:“师兄英明神武,有人说媒也是正常,若真是性情好、样貌好、家世也好,师兄也该好好考虑考虑。”
“你什么时候走?”秦离忧懒得跟她废话。
“一言不合就赶人啊。”程念不高兴,一个老翁脸上出现少女的娇憨表情,让人觉得十分诡异。宋茗在秦离忧身侧,努力憋笑已经快憋出内伤。
“你打算常住?”秦离忧皱了眉。来一个李娴已经让他过分注目了,再来一个程念,还会闹出多少是非。
“师兄府上不会连我住的地方都没有吧?”程念问道。
“没有。”秦离忧果断道。
“那我就跟李娴住,我这个叔公,跟侄孙子住一起很应当吧。”程念狡黠笑道。
秦离忧一时语塞,一时间拿这个师妹也没有办法,只能随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