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覆雪就站在那儿,已不知看了多久。
见月寻风把目光投来,他自然地走近,扶光一下子朝他龇了龇牙,小动物似的。裴覆雪不紧不慢地把一颗果子塞进了扶光的嘴里,于是扶光迟疑了下,三秒之后再次龇起了牙。
月寻风已经预感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果不其然,裴覆雪又掏出一颗更加紫莹莹的果子,看上去就清甜多汁——这颗果实也被塞到了扶光的嘴里。
在第五颗果子被扶光吞掉之后,裴覆雪也获得了和月寻风一样的待遇。
小姑娘蹭了蹭裴覆雪的袖子,权当感谢。而后,她窝回月寻风的怀里,有些昏昏欲睡起来。相比起裴覆雪,她似乎还是更喜欢月寻风一些。或许,她是在对方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以小动物的直觉来说,或许裴覆雪在她眼里就是一个很危险的人吧。
月寻风顺手拍了拍她的背,裴覆雪也在此刻开口:
“舟云回前辈说今日就可以去寻她。”他效率确实高,昨天晚上刚说好的事,今天就已经落实。只不过……
月寻风下意识接了句:“可城中飞锦卫的搜捕仍未解决,你此番出门,莫不是还要做女子打扮?”
裴覆雪默了下,看了月寻风好几眼,像是终于记起这件事似的,平和地说:
“温贵妃似乎和仁和帝说了些什么,现下仁和帝对飞锦卫和齐王已经非常不满。即使飞锦卫再怎么肆意妄为,明面上仁和帝的名字还是要顾及的——所以在昨日,飞锦卫和齐王就已经收手了。”
“温贵妃……这么厉害?”月寻风下意识这么说了句。
她原本以为,温贵妃只是过分受宠而已。但是现下看来,她对于仁和帝的影响似乎有些过分大了。不过是一番絮语,就能让飞锦卫和齐王不得不暂避锋芒……
“温贵妃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裴覆雪一边让侍女来布菜,示意月寻风来吃属于他们的早饭 ,一边慢条斯理地评价:
“温恪竹那老家伙估计也想不到,温贵妃对于仁和帝的影响已经到了这等地步。更可怕的是,温家早已和温贵妃绑得死死的,他们若是想要抛开温贵妃……”
“就会和对方一起往地狱里去。”
裴覆雪说这话时语气没什么波动,可正是这份平静,倒让他显得更加诡异。
“不过……温贵妃毕竟是温家的女儿。她真的会忍心,把温家扯进地狱里去吗?”
月寻风把扶光放回被褥里,替对方掖好被子,从这个角度切入,冷静发问。
“温恪竹对温贵妃如何,到底没人知晓。如若他们之间的亲情当真如此强大,温贵妃就不会是现在这种隔岸观火的模样了。”
也是,从温瑾言出事到现在,温贵妃对于寻找真凶一直兴致缺缺。除了几封慰问的家书和在皇帝面前伤心垂泪,“一病不起”之外,再也没有什么表示。
“静和公主说,昨日温恪竹向温贵妃递了一封家书,彼时仁和帝正陪着温贵妃用药。温贵妃展开信读了几行,就悲从中来,一口血吐出,昏了许久。”
“太医说,贵妃哀毁过甚,再这般被刺激,于寿数恐怕有碍。”
听到这,月寻风几乎都能说得出接下来的发展:
“那我猜,今日朝堂之上,仁和帝是不是把温恪竹批了一顿,让他不要再影响自己的爱妃?”
裴覆雪似乎觉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点了点头,将那段话稍微润色:
“仁和帝在朝堂上借题发挥,让温恪竹不要插手后宫诸事,几乎是往心怀不轨的方向发展了。”
“唉,文化人,一肚子弯弯绕绕。”月寻风托着腮,吐槽道:“明明就是想出气,还要注意形象,迂回扣锅。”
温恪竹这把着实有点冤了。
毕竟大魏自建朝以来,每个月后宫高品阶妃子在经过查验信中内容之后,都可与家中通上几封家书。这不是什么大事,奈何温恪竹直接触了仁和帝霉头了。
“温贵妃这招用的好,这下子,仁和帝估计对温恪竹更加不满了。”
不过,说到这……
“静和公主和你们谋划皇位,到底是怎么个谋划法?”
她真的很好奇,燕玉书要怎么在皇帝不满,手中权力不多的情况下,去取得那个位置呢?
“韬光养晦,适时而动。”
裴覆雪淡淡说着。
哦,懂了,装孙子。
“仁和帝对权力的渴望,已经大到常人无法理解的地步。如果他汲汲营营这么久,最后皇位落到和他没有什么关系的旁系手里……约摸比杀了他还难受。”
“裴大公子”,月寻风放下手里的筷子,忽然非常认真的问了句:“其实我一直很好奇,仁和帝到底是怎么登基的?”
感觉仁和帝怎么……对一切都有所欠缺……可偏偏他就这么当了皇帝。
“先帝属意的太子,其实并不是仁和帝。”
裴覆雪像是想起了什么,理了理袖子,回忆似的开口:
“当年先帝膝下有五子,仁和帝排位最后,生母母家不显,一辈子其实也就是个闲散王爷的命。”裴覆雪说到这,声音越发轻了——
“可大皇子遇刺,二皇子溺水,三皇子中毒,四皇子癔症自尽……就连仁和帝,也差点在火中丧命。若不是抢救及时,只怕先帝的所有儿子都要折进去。”
月寻风越听越后背发凉。
这怎么跟闹鬼了一样,一群人倒霉地接连丧命。可诡异之处也在于,凭什么……就只有仁和帝活了下来呢?
“先帝未必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裴覆雪似乎看出了她的疑惑,淡淡补了句。“可先帝那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了。”
为一个女儿铺路和为一个儿子铺路所要的心力是不一样的,况且文帝子嗣不单薄,对于仅有的两个女儿,都是持娇宠态度,哪里能担得起大任——或许他在某一瞬间,也后悔过为什么没好好培养女儿吧。
可后悔是最没用的东西。再怎么后悔,先帝的选择只剩下了仁和帝——那是他最后的儿子了。
哪怕不够聪明,不够仁德,他也只有这么一个选项了。
凡是皇帝,不都有一个通病吗?
只要自己有一个儿子,他就不会想自己的皇位被交到一个陌生人的手上。
没有人能那么容易地放弃权力的。
“所以我们才说,仁和帝当时登基的蹊跷。”裴覆雪看着窗外不知何时渐渐下起来的飞雪,近乎有些喃喃自语:
“他绝对得到了某个势力的支持——可在先帝一朝,飞锦卫的权力并没有那么大,也没那么得重用。是仁和帝上位之后,一手提拔了飞锦卫,给了他们滔天的权力。”
“可问题在于……我怎么觉得飞锦卫对仁和帝也不是那么忠心耿耿呢。”月寻风想了想前几天的追杀,自顾自补充了一句:
“没有皇帝的命令,他就敢封城搜人。哪怕这次被仁和帝责骂,也只是收手,没有去……呃,就是你们常说的那什么‘负荆请罪’。这不是显得,有点反常吗?”
你要是放到文帝时期,当时的文武百官,敢这么对文帝吗?!很显然是不敢的。
所以……仁和帝看似给了飞锦卫无上的权力,实际上飞锦卫所倚仗的,并不是仁和帝,可是……皇权已是至高无上的东西,飞锦卫还能再依靠什么呢?
“算了……这件事先不去想了。为今之计,是先把扶光的事情处理好。”
“……扶光?*扶光入沧渊的扶光?”
啊,文化人。
月寻风不由得为这些文化人的文化水平感到震撼,片刻后很好奇地问了句:
“你怎么知道是那个扶光,而不是其他的字呢?”
裴覆雪拢了拢狐裘,搁置筷子,像是吃饱了。月寻风瞧了一眼,感慨了句小鸟胃。而后听见裴覆雪开口:
“我听到她说太阳了。”
那就只能是那个扶光了。
啊……月寻风后知后觉地想到,原来裴覆雪从一开始就静默地站在屋外,那么安静地聆听着。
“怪吓人的。”
月寻风点评了句。
不过她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爱好。早些年月寻风还在鸡飞狗跳的那个年龄,还喜欢躲屋顶上装鬼吓人呢——哦,当然结果是被晚来迟揍了一顿。
好汉不提当年勇,反正这个黑历史,她绝对不会再和别人说的。
裴覆雪似乎对她的反应感到有点惊奇,片刻后也就自己释然了,有点自己哄自己就能好的那感觉。
“那么裴大公子,对这个取名有什么猜想吗?”月寻风看着扶光的脸,顺嘴问了句。
不是都说文化人之间有什么惺惺相惜吗?指不定裴覆雪就能有什么思路呢?
裴覆雪看着扶光,语气平静地提出了了自己的猜测:
“她……应当不是崔家人。倒不如说,我觉得她或许和江湖有所关系。”
比如说那曾经和靖国公府交往甚密的刀客,以及更早之前……消磨在记忆里的那两个人影。
见月寻风把目光投来,他自然地走近,扶光一下子朝他龇了龇牙,小动物似的。裴覆雪不紧不慢地把一颗果子塞进了扶光的嘴里,于是扶光迟疑了下,三秒之后再次龇起了牙。
月寻风已经预感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果不其然,裴覆雪又掏出一颗更加紫莹莹的果子,看上去就清甜多汁——这颗果实也被塞到了扶光的嘴里。
在第五颗果子被扶光吞掉之后,裴覆雪也获得了和月寻风一样的待遇。
小姑娘蹭了蹭裴覆雪的袖子,权当感谢。而后,她窝回月寻风的怀里,有些昏昏欲睡起来。相比起裴覆雪,她似乎还是更喜欢月寻风一些。或许,她是在对方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以小动物的直觉来说,或许裴覆雪在她眼里就是一个很危险的人吧。
月寻风顺手拍了拍她的背,裴覆雪也在此刻开口:
“舟云回前辈说今日就可以去寻她。”他效率确实高,昨天晚上刚说好的事,今天就已经落实。只不过……
月寻风下意识接了句:“可城中飞锦卫的搜捕仍未解决,你此番出门,莫不是还要做女子打扮?”
裴覆雪默了下,看了月寻风好几眼,像是终于记起这件事似的,平和地说:
“温贵妃似乎和仁和帝说了些什么,现下仁和帝对飞锦卫和齐王已经非常不满。即使飞锦卫再怎么肆意妄为,明面上仁和帝的名字还是要顾及的——所以在昨日,飞锦卫和齐王就已经收手了。”
“温贵妃……这么厉害?”月寻风下意识这么说了句。
她原本以为,温贵妃只是过分受宠而已。但是现下看来,她对于仁和帝的影响似乎有些过分大了。不过是一番絮语,就能让飞锦卫和齐王不得不暂避锋芒……
“温贵妃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裴覆雪一边让侍女来布菜,示意月寻风来吃属于他们的早饭 ,一边慢条斯理地评价:
“温恪竹那老家伙估计也想不到,温贵妃对于仁和帝的影响已经到了这等地步。更可怕的是,温家早已和温贵妃绑得死死的,他们若是想要抛开温贵妃……”
“就会和对方一起往地狱里去。”
裴覆雪说这话时语气没什么波动,可正是这份平静,倒让他显得更加诡异。
“不过……温贵妃毕竟是温家的女儿。她真的会忍心,把温家扯进地狱里去吗?”
月寻风把扶光放回被褥里,替对方掖好被子,从这个角度切入,冷静发问。
“温恪竹对温贵妃如何,到底没人知晓。如若他们之间的亲情当真如此强大,温贵妃就不会是现在这种隔岸观火的模样了。”
也是,从温瑾言出事到现在,温贵妃对于寻找真凶一直兴致缺缺。除了几封慰问的家书和在皇帝面前伤心垂泪,“一病不起”之外,再也没有什么表示。
“静和公主说,昨日温恪竹向温贵妃递了一封家书,彼时仁和帝正陪着温贵妃用药。温贵妃展开信读了几行,就悲从中来,一口血吐出,昏了许久。”
“太医说,贵妃哀毁过甚,再这般被刺激,于寿数恐怕有碍。”
听到这,月寻风几乎都能说得出接下来的发展:
“那我猜,今日朝堂之上,仁和帝是不是把温恪竹批了一顿,让他不要再影响自己的爱妃?”
裴覆雪似乎觉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点了点头,将那段话稍微润色:
“仁和帝在朝堂上借题发挥,让温恪竹不要插手后宫诸事,几乎是往心怀不轨的方向发展了。”
“唉,文化人,一肚子弯弯绕绕。”月寻风托着腮,吐槽道:“明明就是想出气,还要注意形象,迂回扣锅。”
温恪竹这把着实有点冤了。
毕竟大魏自建朝以来,每个月后宫高品阶妃子在经过查验信中内容之后,都可与家中通上几封家书。这不是什么大事,奈何温恪竹直接触了仁和帝霉头了。
“温贵妃这招用的好,这下子,仁和帝估计对温恪竹更加不满了。”
不过,说到这……
“静和公主和你们谋划皇位,到底是怎么个谋划法?”
她真的很好奇,燕玉书要怎么在皇帝不满,手中权力不多的情况下,去取得那个位置呢?
“韬光养晦,适时而动。”
裴覆雪淡淡说着。
哦,懂了,装孙子。
“仁和帝对权力的渴望,已经大到常人无法理解的地步。如果他汲汲营营这么久,最后皇位落到和他没有什么关系的旁系手里……约摸比杀了他还难受。”
“裴大公子”,月寻风放下手里的筷子,忽然非常认真的问了句:“其实我一直很好奇,仁和帝到底是怎么登基的?”
感觉仁和帝怎么……对一切都有所欠缺……可偏偏他就这么当了皇帝。
“先帝属意的太子,其实并不是仁和帝。”
裴覆雪像是想起了什么,理了理袖子,回忆似的开口:
“当年先帝膝下有五子,仁和帝排位最后,生母母家不显,一辈子其实也就是个闲散王爷的命。”裴覆雪说到这,声音越发轻了——
“可大皇子遇刺,二皇子溺水,三皇子中毒,四皇子癔症自尽……就连仁和帝,也差点在火中丧命。若不是抢救及时,只怕先帝的所有儿子都要折进去。”
月寻风越听越后背发凉。
这怎么跟闹鬼了一样,一群人倒霉地接连丧命。可诡异之处也在于,凭什么……就只有仁和帝活了下来呢?
“先帝未必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裴覆雪似乎看出了她的疑惑,淡淡补了句。“可先帝那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了。”
为一个女儿铺路和为一个儿子铺路所要的心力是不一样的,况且文帝子嗣不单薄,对于仅有的两个女儿,都是持娇宠态度,哪里能担得起大任——或许他在某一瞬间,也后悔过为什么没好好培养女儿吧。
可后悔是最没用的东西。再怎么后悔,先帝的选择只剩下了仁和帝——那是他最后的儿子了。
哪怕不够聪明,不够仁德,他也只有这么一个选项了。
凡是皇帝,不都有一个通病吗?
只要自己有一个儿子,他就不会想自己的皇位被交到一个陌生人的手上。
没有人能那么容易地放弃权力的。
“所以我们才说,仁和帝当时登基的蹊跷。”裴覆雪看着窗外不知何时渐渐下起来的飞雪,近乎有些喃喃自语:
“他绝对得到了某个势力的支持——可在先帝一朝,飞锦卫的权力并没有那么大,也没那么得重用。是仁和帝上位之后,一手提拔了飞锦卫,给了他们滔天的权力。”
“可问题在于……我怎么觉得飞锦卫对仁和帝也不是那么忠心耿耿呢。”月寻风想了想前几天的追杀,自顾自补充了一句:
“没有皇帝的命令,他就敢封城搜人。哪怕这次被仁和帝责骂,也只是收手,没有去……呃,就是你们常说的那什么‘负荆请罪’。这不是显得,有点反常吗?”
你要是放到文帝时期,当时的文武百官,敢这么对文帝吗?!很显然是不敢的。
所以……仁和帝看似给了飞锦卫无上的权力,实际上飞锦卫所倚仗的,并不是仁和帝,可是……皇权已是至高无上的东西,飞锦卫还能再依靠什么呢?
“算了……这件事先不去想了。为今之计,是先把扶光的事情处理好。”
“……扶光?*扶光入沧渊的扶光?”
啊,文化人。
月寻风不由得为这些文化人的文化水平感到震撼,片刻后很好奇地问了句:
“你怎么知道是那个扶光,而不是其他的字呢?”
裴覆雪拢了拢狐裘,搁置筷子,像是吃饱了。月寻风瞧了一眼,感慨了句小鸟胃。而后听见裴覆雪开口:
“我听到她说太阳了。”
那就只能是那个扶光了。
啊……月寻风后知后觉地想到,原来裴覆雪从一开始就静默地站在屋外,那么安静地聆听着。
“怪吓人的。”
月寻风点评了句。
不过她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爱好。早些年月寻风还在鸡飞狗跳的那个年龄,还喜欢躲屋顶上装鬼吓人呢——哦,当然结果是被晚来迟揍了一顿。
好汉不提当年勇,反正这个黑历史,她绝对不会再和别人说的。
裴覆雪似乎对她的反应感到有点惊奇,片刻后也就自己释然了,有点自己哄自己就能好的那感觉。
“那么裴大公子,对这个取名有什么猜想吗?”月寻风看着扶光的脸,顺嘴问了句。
不是都说文化人之间有什么惺惺相惜吗?指不定裴覆雪就能有什么思路呢?
裴覆雪看着扶光,语气平静地提出了了自己的猜测:
“她……应当不是崔家人。倒不如说,我觉得她或许和江湖有所关系。”
比如说那曾经和靖国公府交往甚密的刀客,以及更早之前……消磨在记忆里的那两个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