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竟是个艳阳高照的好天。

    本打算带上青桔的父女俩,在吃完早饭后发现人又起了高热,不得不更改主意。

    “你好好睡吧,一觉醒来我们也就回来了。没准儿晚上,咱们直接就能搬去住老宅呢。”

    石婵边安慰,边用凉水帕子擦了擦青桔被烧的一张小脸都黑里透红,好在人比昨个精神头好多了。

    “早去,早回啊。”

    “嗯。”

    笑着给青桔又掖了掖被,想了想到底将昨晚刚挂回脖颈间的长命锁又拿了下来,顺势塞在青桔的手里。

    “这东西又凉又沉的,我带不惯,在家时也都收着的。你先替我拿着,还能帮你凉快些。对了,可千万收好哈。若真丢了,我娘至少要揭我三层皮!”

    哄睡下青桔,石婵这才起身离开厢房。

    又去寻昨日看顾过她的小药童青峰。送了几乎自个荷包里一半儿的糖瓜,将青桔托付给人家,才又匆匆去门口寻早已备好车马,等着出门的老爹。

    “怎么,都妥当了?”

    石老爹从车厢内起身,好笑的瞥过自家闺女忙的额头冒汗的模样。

    石婵这一早上倒真是实打实的忙惨了,这会儿还有些晕头转向,根本没听出老爹的揶揄。

    只边擦汗,边踌躇满志的一点头,全然误解了老爹的意思。

    “嗯!你放心吧,又不是龙潭虎穴,我还真怕了不成?”

    “呵呵,好。”

    石海玉见状也不多说其他,只起身让出车厢,边一步利落跨到车辕上,边冲车下伸手。

    “那咱这就走吧,天色也不早了。”

    往老宅走的一路上,车厢里的石婵边拾到着自己,边忍不住与老爹闲聊起来。

    “爹,你往日学过功夫?我怎没见过你练功?还是说一直背着我练吗?有这本事怎也不教教我呢。”

    想起今早听青峰说起,她才隐约想起心疼又窒息的瞬间,模糊记忆里老爹的飒爽英姿来。

    边说,她边换了外衫。又披上出门时本打算备用,才随手带上的斗篷——虽不能与她昨儿出门穿的,那件猩红色的兔毛比。但好歹也算暖和,不丢她爹娘脸面。

    而这宝蓝缎面的蝶舞斗篷,实在有些娇贵。

    也是昨日她倒腾冰水给青桔冷敷,又急着出门去追老爹一时没顾不上擦干双手,今儿个手心手背都裂了好些细碎小口。

    麻痒倒不算事,也好忍。可这些小口子实在不够平滑,只这一小会儿功夫,缎面上竟已被她勾起几处绒毛。好在并不明显,仅在边角处,不细看发现不了。

    可这已是她慎之又慎,不敢乱碰下的结果了。若等一会儿去做客,再分心他事,一时没想起,那这斗篷便不知会被糟蹋成什么样。

    想了又想,她到底咬牙从腰间荷包里,翻出那劲装男子扔给她的白瓷药膏瓶,匆匆涂抹上。

    石婵忙着时,前头驾车的石海玉,听到女儿的傻话忍不住苦笑着摇头。百忙之中抽空动了动一边的肩膀。

    “来,摸摸看。”

    听到老爹这么接话时,她只当自个又要被忽悠。但有个说法,总也好过什么都没有强。再说闲磕牙总好过想些乱七八糟,自己吓自己吧。

    所以,依言来到车辕处坐定,边伸手戳了戳自个老爹晃动的那个肩膀。

    原以为隔着厚棉袍还有毡披风,能摸出软噗噗的手感就算不错了。谁知这一戳,手指竟有种想戳进棉花却捅到石块儿的酸痛!

    “嘶!”

    “呜!”

    几乎同时响起的两声痛呼,倒也很有同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感觉。

    石海玉努力控住痛到颤抖的胳膊和歪斜的身子,让马车不至行差踏错,这才转头无奈的冲女儿苦笑。

    “你爹我穿得也没多厚,至于如此用力?”

    石婵抱着酸涩麻痛的手指哼唧,闻言侧头瞪了老爹一眼。但很快又是一顿,几乎眨眼之间双眼就爆出精光,盯紧了自个亲爹。

    “您这是真有武艺在身啊!快教,不对不对,眼下时机不对,那您打算什么时候教我一招半式?”

    面对亲闺女炙热到灼人的目光,石海玉的苦笑都差点儿维持不住。

    “哎,你这丫头……”

    心底再次无声深深叹了口气,他才继续开口释疑。

    “我这几年虽不常在家,但你小时咱三口可是形影不离的。你可曾记得我有练功习武?”

    “再说,无论什么盖世神功家传绝学,若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劲头和自律,也难维持住体力身形,更不用说什么招式和路数了。”

    石婵听到这儿才若有所悟,隐隐察觉似乎哪里不太对。

    “也就是说,爹你没练什么武功,却每日都在做可以强身健体的事?呜,我也没见……不会是,挑水种地,爬山行路这些再寻常不过的小事吧?”

    听到最后的惊诧,石海玉才露出一丝孺子可教的表情来。抽空捋了把才留起,还并不浓密的山羊胡,边道:

    “古语有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看似区区平常小事,万事万物的根基却也正在此处。可不要小瞧了路边的石与尘,万仞高山也是它。同样也不用太膜拜高山,乃至自惭形秽,只因其骨与血万年前亦不过你我脚下的路。”

    石婵最初听得一愣一愣,只觉颇为受教。及至最后发现老爹又摇头晃脑起来,立时便从恍惚的好似若有所得的迷蒙状态回神,无声哼了一下。

    爹又犯老毛病,好为人师的掉书袋。

    不过,转念想起一会儿要拜访的大伯父来,她又不得不转回头来。

    “老爹,大伯是个什么样的人?我长这么大好像还没跟他说上五句话。你说他会不会,一听我要去他家常住,二话不说就派人赶我出来?”

    石海玉闻言,眉头微皱。

    虽自此便再不曾转过头过来,也没给石婵任何正面回应,但许久后倒也给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指点。

    “你大伯在坊间,素有贤名与孝名。但我跟你说件儿时趣事,出我口,入你耳,再不许往外传。其实,我们小时练大字那会儿,他的课业总用桂花糕哄我替他做。至今也无人知晓。”

    石婵原是边听边琢磨,恰巧看到老爹说着说着嘴角忽微微一翘,又很快一抿唇收了回去的一幕。

    呃,所以,老爹这是在跟她炫耀,还是在诉苦?这大伯父到底是个聪明人,还是蠢笨的?

    东城甜水巷,石家大宅。

    青砖铺地,绿树虽还没成荫,但只看那枝丫身上已冒出的绿色星点,想来离蔚然成荫也不用等太久了。

    辘轳与马蹄碾过青砖的咔哒咔哒声,让最初还兴致勃勃,东瞧西望的石婵,很快便忍不住眼皮打架。

    “哈啊~爹,咱还有多久能到啊?”

    石海玉一拉缰绳,转身就随手给了闺女一个爆栗。

    “即没耐性又没恒心,这能成什么事儿?依我看啊,你这回下山能坚持上半旬都不易,何苦非要进去碰一鼻子灰?你可要想好喽。”

    石婵却完全没被自个老爹的奚落与“劝告”吓退,甚至听到这话,越发斗志昂扬起来。

    一抬脚就利落跳下车辕不说,转头还挑衅似的,迎着晌午明亮温暖的日光,扬着下巴笑道:

    “爹若这么觉着,那就在山上数着日子等,看我会不会哭着鼻子回去吧。呜,今年您要出门的日子正好也要数日之后吧,跟趟跟趟。”

    石海玉哭笑不得的用鞭梢指了指闺女,“你也就仗着你娘不在身边,若让她看到你这么下车,等我出门你都别想能在地上站直喽。”

    父女俩在石家大宅前玩笑的模样——无论口口声声说着规矩的,还是毫不掩饰对规矩嗤之以鼻的,都称得上自在随性,坦然自若。

    甚至两人的眼神或笑容,一晃眼间便能看到是如出一辙的恣意与疏狂。

    石家大宅的正门前,平日极少有人往来。就算偶尔经过几辆车马,也都是匆匆来匆匆去,何时有人敢逗留这么久,还敢如此大声喧哗?

    原本大门内,因早饭吃的太饱以至昏昏欲睡的门房与小厮,最初还以为自个在做梦或幻听,全没将门外的动静当回事儿。

    直至石家父女俩闹的太过,烦的拉他们来的马儿,都忍不住打了个极清脆嘹亮的响鼻,这才把门内的一众瞬间惊醒。

    “咋了咋了?!”

    “谁啊!”

    “不会是老爷的……不能,不能不能……”

    “乱什么?乱什么!都给我精神些!到底怎么回事,出去看过自然明了。别给老爷丢人,整衣肃容,把气势端起来!”

    这一群虽不算披头散发,但各有各的无精打采——或松松垮垮,或歪七扭八,站没站样儿,坐没坐相的一众壮汉。

    唯一值得称道,或说当得上一句守门门面的,便只有那无论从面相,还是由内而外散发的蛮横之态了。

    而原本横七竖八,歪歪斜斜的这群汉子。当撑直了脊背,站直了双腿,又特意瞪起眼后,那溢于言表的凶横与煞气便再也掩不住。

    不说其他,只往人前一站,哪里仅是能不丢人的?

章节目录

青萍之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青竹漫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竹漫漫并收藏青萍之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