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九月开学季,天气也渐渐凉快,校园里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大学的校园总是会谱写很多青春的故事,朱谧又想起遥远而刻苦铭心的记忆。
她摇了摇头,还是算了吧,陈年往事,让他们消散在岁月的长河中吧,自己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吧,无论科研还是教学对自己还是有压力的。
这学期她需要带两个班的无机化学课,还是给大一新生上课呢!朱谧想她要准备一个华丽和庄严的开场,才对得起这六十号学生的美好的大学四年,才不会辜负彼此美好的相遇。
第二天,上完课,朱谧去了教师办公室,化科院有三个公共办公室,朱谧所在的办公室是最年轻的。
朱谧通过最近的接触,已经对办公室的老师,了解的差不多了。
除了她和谭云,还有有机化学的女博士,张雪婷,个子也不高、微胖,看起来三十岁左右,去年来学校的。
叶大鹏,今年才入职的,化学工程方向的男博士,他应该也三十出头,但已经是一个秃子了。
陈景明,大连物化所的男博士,高高大大,眉清目秀,他看起来很年轻。
朱谧想,他应该和自己差不多大,陈景明的英语很好,很纯正,相比之下,朱谧的英语口语就差的多了。
朱谧旁边是丁洁,丁洁前几天主动加了朱谧的微信,但,两个人没有聊天,朱谧出现的时候,她总会瞟朱谧一眼,然后继续办公,朱谧每次都被这姑娘同情的眼神看得发毛。
还有在朱谧对面的刘瑞,朱谧看也没看他一眼,还是那句,少接触。
其他的老师,都入职五年以上了,朱谧之前便认识。他们的年龄在三十五到四十岁左右,大部分都是硕士。
郑文,谭云老师的老公,他是本科生,毕业已经很久了,来学院也比较早,那时候学院还没有发展起来,他便过来了。郑文,长着文弱书生模样,白净端正。
刘金坤,这位老师也教过朱谧,他高大帅气,面部棱角分明,充满荷尔蒙气息。不过,课上的一般般,朱谧谈不上不喜欢也谈不上喜欢。虽然说朱谧比较在乎自己的形象,但是,对于男性,她还是更偏向于看内涵。
徐春来到大办公室,叫过朱谧,把她带到大家面前,说:“之前忘记介绍了,这位是学院新引进的博士,朱谧朱博士,我们无机组的成员,以后大家都是同事了。是不是都认识了啊?应该都熟悉了吧?朱博,你有没有什么说的?”
朱谧说:“各位老师好,我是朱谧,非常荣幸加入化科院,以后多多关照。”
徐春说:“那行啊,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啦,多多交流。一会儿在楼下大会议室开会,我们化科院这学期,第一次全体教职工会议,姚书记和宋院长出席会议,商讨新学期的一些事情,大家别忘记了,准时出席。”
朱谧之前听谭云老师说过,每个周三的下午,学校基本上不排课,学生可以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学生会可以举办一些体育文艺活动,教师会利用这个下午开会、培训。
徐春出去以后,刘金坤便嘀咕了一句:“下午又不能休息了,每学期都是那样,商量来商量去,都是那几件事情。”
“是通知,不是商量。”一个矮矮胖胖的中年人,迈着灵活的步伐走了进来,他三十五岁左右,圆圆的脑袋,圆圆的脸,像一个福娃娃,很喜庆。
朱谧认识他,赵俊明老师,之前带过朱谧实验课的,他具备超强的亲和力,和谁都聊得来,学生们都很喜欢。
赵俊明过来说:“人这么齐啊,别愁眉苦脸的,万一有好消息呢?”朱谧没有任何表情,她内心其实还是挺忐忑的,毕竟是第一次参加全体教职工会议,并不像表面这般不喜不悲,不过她觉得,在职场,人设很重要,她最近,树立的便是一个高冷内向的人设。
到了会议室,朱谧正想着随便找个位置坐下来,便发现已经有卡牌号了,红纸黑字写着呢,她被安排在第一排,她的旁边竟然是刘瑞。朱谧想着:也行吧,无所谓啦,迟早要说上话的。
朱谧便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刘瑞笑着和朱谧点点头,朱谧也礼貌地点头,刘瑞说:“朱博士,你好!我毕业于东城工业大学,最近才入职,以后要向你多多学习。”
朱谧笑了,一个字也没有说,她心想,才不要学习,最好不要和你接触。朱谧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跃然脸上,刘瑞便不再说话。坐在对面的宋书华清楚的看见了这一幕,他看了一眼朱谧,又收回了眼神。
姚书记和宋书华便开始一一说明会议的主要内容。
姚书记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青年教师要快速成长,站稳讲台、融入团队,要敢于担当、乐于奉献,自我加压、内生动力,多向老同志学习;各个团队尤其是负责人要对青年教师在工作上帮助、在生活上关心、在事业上关注。二是要求全体教职工时刻胸怀全局、谦虚谨慎,做事讲大局,做人有格局;团队与团队之间、系部和系部之间要紧密协作、团结互助。三是全体教职工要有压力感、危机感和使命感,齐心协力,高质量完成学校及学院的各项工作任务。四是要有长远的眼光和目标定位,紧盯学校战略目标和发展步伐,强化对外联络与合作,有组织地早谋划、快行动,抓住机遇干大事、干成事。
朱谧听的很认真,毕竟第一次全体教职工会议,内容还是非常多的,刘金坤说的也是对的,后续的会议内容也是大差不差的,这便是以后的主要工作方针。朱谧转换着姚院长的话,并总结了几点和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
(1)新入职的青年老师需要准备公开课,届时可能有校领导来听课。
(2)资历老的教师也会准备公开课,希望青年教师多多学习。
(3)校企之间的拓展活动,寻找更多的工作岗位。
(4)增加一些科研讲座问题,一方面本院教师给学生开讲座,另一面可以邀请外面优秀老师过来给学生开讲座。教师也需要出去参加一些社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举办的学术会议。
(5)深入学生的社会实践问题。
(6)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学习和申报。
(7)本学期教师集体聚餐,欢迎新同事的加入,也为了增加感情,方便私下交流工作。
看来教师工作也没有想象中轻松,不是给学生上课就可以的,除了教学任务,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和学院的其他工作需要去完成。果然啊,无论在哪、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都是必不可少的。
想那么多也是无用的,做好当下的事情是重要的,目前,迫在眉睫,需要朱谧以第一人称去完成的工作便是青年教师的公开课。
对这件事情,朱谧没有太大的压力,公开课不涉及评奖评优,也没有什么惩罚,算是在舒适区,如果讲的不好,领导会指正,再学习再进步就好了。朱谧想,本来就是青年教师,肯定有做的不完美的,无需紧张。
朱谧也算成功进入了职场,晚上回到公寓,小公寓已经被她布置的七七八八了,是她喜欢的小清新少女风格,马卡龙的色系温馨亮丽,朱谧喜欢艳丽的颜色,看着心情好。
朱谧坐在沙发上,打开手机,点开微信,开始了和张弛的视频。
电话很快被接通,张弛说:“我的朱博士,上完课了啊,现在是大学教授了呀!”朱谧微微笑着说:“不是呢,我只是一个大学讲师,还不是教授噢,不过,指日可待,哈哈哈。”
张弛看着朱谧活泼调皮的模样,便说:“朱谧,你的确比在东阳的时候更开心了,所以……”张弛停顿了一会儿说:“所以,以后一直准备留在珠城吗?”朱谧自然知道张弛意指什么,便说:“是呀,我喜欢小城市,我可没有张经理这么远大的志向。”
张弛说:“我也没有远大的志向,只不过,我这个专业在小城市不好找工作,大城市机会多一点,也不一定呢,大城市压力太大,过几年再看看。朱谧,你这几年没有准备结婚吧?”
朱谧一听,赶紧说:“没有呀,你知道我的,不婚主义者。”张弛说:“嗯,没有就好,你要……”朱谧说:“诶呀,张弛,学院领导找我,我回头再和你说。”朱谧急急忙忙挂了电话。
张弛对着手机叹息了一声,这么晚,哪里有领导找,他是了解朱谧的,她,对于他们的关系,始终不肯多迈出一步,他也不急于这一时,他会一直等她。
挂了电话,朱谧陷入了沉思。
她和张弛是初中同学,相识多年了,一直都保持着联系。
上一世,朱谧一直以为自己暗恋张弛,但始终觉得自己配不上他,便错过了。后来,朱谧嫁人了,张弛也娶妻了,才在一个夜晚通过电话结束了青春时候的感情,这是一场彼此都曾心动的感情。一切都已经晚了呀,后来的生活中,朱谧无数次的假设,如果曾经没有那么自卑,如果勇敢的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可惜上一世是没有这个如果了。
但,有些感情就是这么拧巴,如今再活一世,朱谧也没有选择和张弛在一起,和有些人的错过,应该是命中注定。朱谧只希望不用和前世一般,最好的朋友最后相忘于江湖,只在那个夜晚用一个电话结束多年的感情、留下无限的遗憾。
张弛两世的命运是一样,他很聪明,读了名校的本科和硕士,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国内顶尖大厂华讯公司做一名程序员。
计算机专业在珠城这样的小城市就业机会的确不多,张弛之前也劝朱谧留在东阳,省会城市机会也多一些。朱谧没有听他的,她有自己的想法,她也希望通过此告诉张弛,她不会选择他,他会遇见属于自己的姻缘。
她摇了摇头,还是算了吧,陈年往事,让他们消散在岁月的长河中吧,自己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吧,无论科研还是教学对自己还是有压力的。
这学期她需要带两个班的无机化学课,还是给大一新生上课呢!朱谧想她要准备一个华丽和庄严的开场,才对得起这六十号学生的美好的大学四年,才不会辜负彼此美好的相遇。
第二天,上完课,朱谧去了教师办公室,化科院有三个公共办公室,朱谧所在的办公室是最年轻的。
朱谧通过最近的接触,已经对办公室的老师,了解的差不多了。
除了她和谭云,还有有机化学的女博士,张雪婷,个子也不高、微胖,看起来三十岁左右,去年来学校的。
叶大鹏,今年才入职的,化学工程方向的男博士,他应该也三十出头,但已经是一个秃子了。
陈景明,大连物化所的男博士,高高大大,眉清目秀,他看起来很年轻。
朱谧想,他应该和自己差不多大,陈景明的英语很好,很纯正,相比之下,朱谧的英语口语就差的多了。
朱谧旁边是丁洁,丁洁前几天主动加了朱谧的微信,但,两个人没有聊天,朱谧出现的时候,她总会瞟朱谧一眼,然后继续办公,朱谧每次都被这姑娘同情的眼神看得发毛。
还有在朱谧对面的刘瑞,朱谧看也没看他一眼,还是那句,少接触。
其他的老师,都入职五年以上了,朱谧之前便认识。他们的年龄在三十五到四十岁左右,大部分都是硕士。
郑文,谭云老师的老公,他是本科生,毕业已经很久了,来学院也比较早,那时候学院还没有发展起来,他便过来了。郑文,长着文弱书生模样,白净端正。
刘金坤,这位老师也教过朱谧,他高大帅气,面部棱角分明,充满荷尔蒙气息。不过,课上的一般般,朱谧谈不上不喜欢也谈不上喜欢。虽然说朱谧比较在乎自己的形象,但是,对于男性,她还是更偏向于看内涵。
徐春来到大办公室,叫过朱谧,把她带到大家面前,说:“之前忘记介绍了,这位是学院新引进的博士,朱谧朱博士,我们无机组的成员,以后大家都是同事了。是不是都认识了啊?应该都熟悉了吧?朱博,你有没有什么说的?”
朱谧说:“各位老师好,我是朱谧,非常荣幸加入化科院,以后多多关照。”
徐春说:“那行啊,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啦,多多交流。一会儿在楼下大会议室开会,我们化科院这学期,第一次全体教职工会议,姚书记和宋院长出席会议,商讨新学期的一些事情,大家别忘记了,准时出席。”
朱谧之前听谭云老师说过,每个周三的下午,学校基本上不排课,学生可以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学生会可以举办一些体育文艺活动,教师会利用这个下午开会、培训。
徐春出去以后,刘金坤便嘀咕了一句:“下午又不能休息了,每学期都是那样,商量来商量去,都是那几件事情。”
“是通知,不是商量。”一个矮矮胖胖的中年人,迈着灵活的步伐走了进来,他三十五岁左右,圆圆的脑袋,圆圆的脸,像一个福娃娃,很喜庆。
朱谧认识他,赵俊明老师,之前带过朱谧实验课的,他具备超强的亲和力,和谁都聊得来,学生们都很喜欢。
赵俊明过来说:“人这么齐啊,别愁眉苦脸的,万一有好消息呢?”朱谧没有任何表情,她内心其实还是挺忐忑的,毕竟是第一次参加全体教职工会议,并不像表面这般不喜不悲,不过她觉得,在职场,人设很重要,她最近,树立的便是一个高冷内向的人设。
到了会议室,朱谧正想着随便找个位置坐下来,便发现已经有卡牌号了,红纸黑字写着呢,她被安排在第一排,她的旁边竟然是刘瑞。朱谧想着:也行吧,无所谓啦,迟早要说上话的。
朱谧便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刘瑞笑着和朱谧点点头,朱谧也礼貌地点头,刘瑞说:“朱博士,你好!我毕业于东城工业大学,最近才入职,以后要向你多多学习。”
朱谧笑了,一个字也没有说,她心想,才不要学习,最好不要和你接触。朱谧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跃然脸上,刘瑞便不再说话。坐在对面的宋书华清楚的看见了这一幕,他看了一眼朱谧,又收回了眼神。
姚书记和宋书华便开始一一说明会议的主要内容。
姚书记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青年教师要快速成长,站稳讲台、融入团队,要敢于担当、乐于奉献,自我加压、内生动力,多向老同志学习;各个团队尤其是负责人要对青年教师在工作上帮助、在生活上关心、在事业上关注。二是要求全体教职工时刻胸怀全局、谦虚谨慎,做事讲大局,做人有格局;团队与团队之间、系部和系部之间要紧密协作、团结互助。三是全体教职工要有压力感、危机感和使命感,齐心协力,高质量完成学校及学院的各项工作任务。四是要有长远的眼光和目标定位,紧盯学校战略目标和发展步伐,强化对外联络与合作,有组织地早谋划、快行动,抓住机遇干大事、干成事。
朱谧听的很认真,毕竟第一次全体教职工会议,内容还是非常多的,刘金坤说的也是对的,后续的会议内容也是大差不差的,这便是以后的主要工作方针。朱谧转换着姚院长的话,并总结了几点和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
(1)新入职的青年老师需要准备公开课,届时可能有校领导来听课。
(2)资历老的教师也会准备公开课,希望青年教师多多学习。
(3)校企之间的拓展活动,寻找更多的工作岗位。
(4)增加一些科研讲座问题,一方面本院教师给学生开讲座,另一面可以邀请外面优秀老师过来给学生开讲座。教师也需要出去参加一些社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举办的学术会议。
(5)深入学生的社会实践问题。
(6)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学习和申报。
(7)本学期教师集体聚餐,欢迎新同事的加入,也为了增加感情,方便私下交流工作。
看来教师工作也没有想象中轻松,不是给学生上课就可以的,除了教学任务,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和学院的其他工作需要去完成。果然啊,无论在哪、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都是必不可少的。
想那么多也是无用的,做好当下的事情是重要的,目前,迫在眉睫,需要朱谧以第一人称去完成的工作便是青年教师的公开课。
对这件事情,朱谧没有太大的压力,公开课不涉及评奖评优,也没有什么惩罚,算是在舒适区,如果讲的不好,领导会指正,再学习再进步就好了。朱谧想,本来就是青年教师,肯定有做的不完美的,无需紧张。
朱谧也算成功进入了职场,晚上回到公寓,小公寓已经被她布置的七七八八了,是她喜欢的小清新少女风格,马卡龙的色系温馨亮丽,朱谧喜欢艳丽的颜色,看着心情好。
朱谧坐在沙发上,打开手机,点开微信,开始了和张弛的视频。
电话很快被接通,张弛说:“我的朱博士,上完课了啊,现在是大学教授了呀!”朱谧微微笑着说:“不是呢,我只是一个大学讲师,还不是教授噢,不过,指日可待,哈哈哈。”
张弛看着朱谧活泼调皮的模样,便说:“朱谧,你的确比在东阳的时候更开心了,所以……”张弛停顿了一会儿说:“所以,以后一直准备留在珠城吗?”朱谧自然知道张弛意指什么,便说:“是呀,我喜欢小城市,我可没有张经理这么远大的志向。”
张弛说:“我也没有远大的志向,只不过,我这个专业在小城市不好找工作,大城市机会多一点,也不一定呢,大城市压力太大,过几年再看看。朱谧,你这几年没有准备结婚吧?”
朱谧一听,赶紧说:“没有呀,你知道我的,不婚主义者。”张弛说:“嗯,没有就好,你要……”朱谧说:“诶呀,张弛,学院领导找我,我回头再和你说。”朱谧急急忙忙挂了电话。
张弛对着手机叹息了一声,这么晚,哪里有领导找,他是了解朱谧的,她,对于他们的关系,始终不肯多迈出一步,他也不急于这一时,他会一直等她。
挂了电话,朱谧陷入了沉思。
她和张弛是初中同学,相识多年了,一直都保持着联系。
上一世,朱谧一直以为自己暗恋张弛,但始终觉得自己配不上他,便错过了。后来,朱谧嫁人了,张弛也娶妻了,才在一个夜晚通过电话结束了青春时候的感情,这是一场彼此都曾心动的感情。一切都已经晚了呀,后来的生活中,朱谧无数次的假设,如果曾经没有那么自卑,如果勇敢的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可惜上一世是没有这个如果了。
但,有些感情就是这么拧巴,如今再活一世,朱谧也没有选择和张弛在一起,和有些人的错过,应该是命中注定。朱谧只希望不用和前世一般,最好的朋友最后相忘于江湖,只在那个夜晚用一个电话结束多年的感情、留下无限的遗憾。
张弛两世的命运是一样,他很聪明,读了名校的本科和硕士,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国内顶尖大厂华讯公司做一名程序员。
计算机专业在珠城这样的小城市就业机会的确不多,张弛之前也劝朱谧留在东阳,省会城市机会也多一些。朱谧没有听他的,她有自己的想法,她也希望通过此告诉张弛,她不会选择他,他会遇见属于自己的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