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将人比作货物非常冒昧,但胡潼还是要这样说,上了大学,程舟居然从“好货”变成了“抢手货 ”!
高中时期的喜欢,多是微妙而含蓄的,故作淡然的交谈、刻意绕远路的匆匆一瞥、痛苦又甜蜜的臆测,不断打碎又组合的回忆……
上了大学,那些坚硬紧实如玉米粒的感情,迅速膨胀,从每个人心中的小小爆米花机里喷了出来,泛滥成灾。
在第三次听见同一方阵的女生盘点帅哥、提起美院的程舟时,胡潼捂住了耳朵。
九月的京市早晚凉爽,下午却炎热异常。
军训时间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迷彩帽绷在脑袋上,发间蒸腾的水汽凝成汗液,顺着脖颈流下,黏糊糊地爬满前胸、后背,胡潼心里烦闷,烦得要死。
这样的情绪在教官让她们方阵转身,和另一个男子方阵面对面站军姿的时候,攀至顶峰。
看着那些丑得各有千秋的面孔,被晒得或发红或发黑的皮肤,憋笑时扭在一起、不停抽搐的五官,胡潼觉得自己的眼睛受到了攻击。
校园偶像剧果然是诈骗啊,胡潼想,谁说大学都是帅哥的?为什么她感觉这些男同学的平均质量远低于高中。
胡潼一点也笑不出来。
垂眼不是因为羞涩,她只是,想自保。
显然,对面方阵的人们不懂这个道理。
“抬头挺胸!目视前方!”
教官的声音猛然在耳畔炸响,胡潼慢吞吞地掀起眼皮,贴在裤缝的手掌微微颤抖。
好烦,但,这是三个学分。
胡潼深吸一口气,以一种看破红尘的平静目光看向前方。
胡潼暗道:可恶,早知道一开始列队的时候就站倒数第二排了,为什么要证明自己也不矮,站在最后一排的第一列。
站在这里的她,首当其冲地遭受了精神攻击……
太阳毒辣,时间难熬。
休息时间一到,胡潼就一屁股坐在塑胶草地上,五指并拢,徒劳地往自己的脖子扇风。她的视线满场乱飘,终于越过许多个草绿色的肩膀,落在程舟的身上。
见胡潼看来,程舟抿着唇,双手搭在脑后,摆出个蛙跳的姿势,惹得一旁的同学猛地扭头看他。
胡潼突然笑了。
她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三年前,也是这样热的一天,程舟被教官骂“娘炮”,胡潼顶了嘴,程舟又帮了她的腔,一来一回,教官要罚程舟绕着操场蛙跳两圈。
程舟也许是在问她:“我今天有被罚蛙跳的风险吗?”
胡潼隔着人海,朝程舟用力点了点头。
“有,做好准备。”
程舟放下手,微微歪起脑袋望着她,感觉乖乖的。
隔得太远,胡潼看不太清程舟的表情,只觉得老天偏心。
阳光泼在旁人身上,就如同滚油,让人疼得龇牙咧嘴、形象全无,蒙在程舟身上,却只显出他的挺拔与清爽,像白杨、像青竹,也像一块吸满月光的美玉。
胡潼忽然理解了旁人对程舟的赞美。
他这样的长相与仪态,以前在高中算上品,如今被衬得可以算顶级。
不过……
视线扫过程舟身旁的同学,又回转到周围,胡潼感慨:你们美院的美字是“美术”的美,还是“美人”的美,怎么连发色都那样出挑,红的、绿的、蓝的,色彩浓郁又鲜艳。
“集合!”
一声哨响,胡潼捶了捶小腿肚,站起来了。
晚训结束,胡潼拖着疲惫的步子,和张娴语一起走出运动场。
周敏是班长,总被辅导员叫去整理资料;焦余红是本地人,有自己的社交圈,不常和室友同行。
这两天,胡潼就和张娴语走得近了一些,算不上好友,只能算个“搭子”。
张娴语自然地挽着胡潼的胳膊,抱怨,“感觉皮都被晒掉一层,等会儿路过水果店,记得提醒我买点苹果橘子啥的,我今晚要在寝室做法,明天一定会下雨的!”
恰到好处的亲昵和请求,并不让人排斥,反而有拉近关系的奇效。
胡潼答应了,却在走到路口的时候呀了一声,“我好像不能陪你去买水果了,娴语。”
程舟站在黄澄澄的路灯下,朝她挥了挥手。
除了刚到京大那天,胡潼和程舟被家人逼着站在校名石前拍了张合照,从开学到现在,两人在线下可以说是零接触。
开学事情很多,胡潼和程舟不是一个专业,总聚不到一处,闲暇时,一起去超市买牙膏、牙刷、洗脸盆又太……奇怪。
胡潼觉得和程舟一起买各种日用品很奇怪,所以每次都对着手机屏幕上的那只大鸡腿说:“不。”
是的,程舟把头像换成了一只金灿灿的炸鸡腿,胡潼觉得这个头像还不如原来那个纯黑的呢,看上去傻乎乎的。
胡潼简短地跟张娴语介绍过程舟,便在对方的咳嗽声中,走向程舟。
“什么事?”
“饿了吗?”
两人同时开口。
在暖黄的灯光中,两双大眼睛眨也不眨地对视着,都透着傻气。
程舟率先移开视线,耳尖染着些微的红。
胡潼摇头:“不饿,六点多的时候,我去食堂吃了饭。”
“麻辣香锅,炸串,肠粉,还有一袋哈密瓜!”胡潼仰起的小脸上写满了骄傲。
“很棒。”程舟熟练地夸完,捏紧书包带子,嗓音低沉,略带委屈,“但我们不是约好解散后一起吃牛蛙吗?”
“什么牛……”
胡潼想起白天时程舟摆的那个蛙跳姿势,声音越来越低,“蛙?”
她望着那双黑而透亮的眼眸,愤而指责,“哪有人这样约饭啊,也太抽象了吧!”
胡潼说着,却已经取下书包,塞到程舟怀里,大步走在前头,“既然是你表达失误,害我没有在肚子里留出足够的位置给牛蛙——”
“我请客。”
程舟抱着她的书包,追上胡潼,隔了约莫一拳的距离。
以前,胡潼和程舟总是肩膀挨着肩膀,走路,坐车,写作业,胡潼起了玩心,偶尔也会把脑袋往他的肩头撞,从没觉得有什么别扭的地方。
但现在,她和程舟之间隔着灯光与空气。
路灯模糊暗淡,空气粘稠湿热,害她心跳得快上几分,像是溺了水。
正如堪堪溺水的人需要吸入空气,胡潼本能地张大嘴巴,乱说一通,“你最近很火啊,大明星,名字都传到我们学院来了。”
“怎么突然想起要和我去吃牛蛙?”
“听说你入选了国旗护卫队?真行啊,程舟,不过我也不赖啦,我加入了我们院的外联部,下周军训结束还要去聚餐呢!”
胡潼噼里啪啦地说了一顿,侧头看向程舟,猛地闭上嘴。
他就那样微笑着看她,不论胡潼是赞美,还是嘲讽,
话语声像雨滴打在了青石板上,只闻雨声滴答,而青石依旧。
几秒后,程舟微微侧身,隔开汹涌人潮,轻声告诉她,“不是突然。”
是你每次都拒绝了我的邀约,而我也一直没有找到合口味的餐厅,请你吃食堂又显得不够庄重……
程舟想起某食堂二楼豪华老派的装修风格,默默补充,或者太过庄重。
他的心思百转千回,漫到喉头却只剩了句,“不是突然。”
不是突然想请你吃牛蛙的。
两人终究没吃成牛蛙。
刚走进装修以红为主色调,挂着红灯笼,摆着木质桌椅的牛蛙火锅店,被混着醇厚油香和辣椒气味的热风一吹,胡潼就感觉肚里的麻辣香锅在翻滚沸腾。
别说吃,她连坐在那里都觉得闷,闷得想吐。
程舟想了想,带胡潼拐进一家小面馆,给自己叫了份牛肉面,给她点了碗醪糟蛋。
红艳艳的枸杞和乳白色的糯米簇拥着瓷碗中央半熟的鸡蛋,胡潼用勺捣进去,淡淡的黄便流了出来。
程舟本为这家面馆偏僻的地理位置和过于简约的装修感到失落,见胡潼舀起一勺混着蛋黄的米酒汁送到嘴边,忽而笑了。
他捏着筷子说:“好像太阳。”
胡潼莫名其妙地看着他,问,“什么?”
程舟指了指碗里的荷包蛋,慢条斯理地解释,“黄黄的,圆圆的,一到时候,光和热就会像蛋黄一样流出来,灼烧整个校园。”
“好文艺。”胡潼简短地点评,接着是并不文艺的一大口,把蛋整个地吃下去。
她放下勺子,双手合十,闭上眼,一脸虔诚地说,“现在光和热不会再流出来了,明天准是个阴天,不,雨天!”
高中时期的喜欢,多是微妙而含蓄的,故作淡然的交谈、刻意绕远路的匆匆一瞥、痛苦又甜蜜的臆测,不断打碎又组合的回忆……
上了大学,那些坚硬紧实如玉米粒的感情,迅速膨胀,从每个人心中的小小爆米花机里喷了出来,泛滥成灾。
在第三次听见同一方阵的女生盘点帅哥、提起美院的程舟时,胡潼捂住了耳朵。
九月的京市早晚凉爽,下午却炎热异常。
军训时间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迷彩帽绷在脑袋上,发间蒸腾的水汽凝成汗液,顺着脖颈流下,黏糊糊地爬满前胸、后背,胡潼心里烦闷,烦得要死。
这样的情绪在教官让她们方阵转身,和另一个男子方阵面对面站军姿的时候,攀至顶峰。
看着那些丑得各有千秋的面孔,被晒得或发红或发黑的皮肤,憋笑时扭在一起、不停抽搐的五官,胡潼觉得自己的眼睛受到了攻击。
校园偶像剧果然是诈骗啊,胡潼想,谁说大学都是帅哥的?为什么她感觉这些男同学的平均质量远低于高中。
胡潼一点也笑不出来。
垂眼不是因为羞涩,她只是,想自保。
显然,对面方阵的人们不懂这个道理。
“抬头挺胸!目视前方!”
教官的声音猛然在耳畔炸响,胡潼慢吞吞地掀起眼皮,贴在裤缝的手掌微微颤抖。
好烦,但,这是三个学分。
胡潼深吸一口气,以一种看破红尘的平静目光看向前方。
胡潼暗道:可恶,早知道一开始列队的时候就站倒数第二排了,为什么要证明自己也不矮,站在最后一排的第一列。
站在这里的她,首当其冲地遭受了精神攻击……
太阳毒辣,时间难熬。
休息时间一到,胡潼就一屁股坐在塑胶草地上,五指并拢,徒劳地往自己的脖子扇风。她的视线满场乱飘,终于越过许多个草绿色的肩膀,落在程舟的身上。
见胡潼看来,程舟抿着唇,双手搭在脑后,摆出个蛙跳的姿势,惹得一旁的同学猛地扭头看他。
胡潼突然笑了。
她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三年前,也是这样热的一天,程舟被教官骂“娘炮”,胡潼顶了嘴,程舟又帮了她的腔,一来一回,教官要罚程舟绕着操场蛙跳两圈。
程舟也许是在问她:“我今天有被罚蛙跳的风险吗?”
胡潼隔着人海,朝程舟用力点了点头。
“有,做好准备。”
程舟放下手,微微歪起脑袋望着她,感觉乖乖的。
隔得太远,胡潼看不太清程舟的表情,只觉得老天偏心。
阳光泼在旁人身上,就如同滚油,让人疼得龇牙咧嘴、形象全无,蒙在程舟身上,却只显出他的挺拔与清爽,像白杨、像青竹,也像一块吸满月光的美玉。
胡潼忽然理解了旁人对程舟的赞美。
他这样的长相与仪态,以前在高中算上品,如今被衬得可以算顶级。
不过……
视线扫过程舟身旁的同学,又回转到周围,胡潼感慨:你们美院的美字是“美术”的美,还是“美人”的美,怎么连发色都那样出挑,红的、绿的、蓝的,色彩浓郁又鲜艳。
“集合!”
一声哨响,胡潼捶了捶小腿肚,站起来了。
晚训结束,胡潼拖着疲惫的步子,和张娴语一起走出运动场。
周敏是班长,总被辅导员叫去整理资料;焦余红是本地人,有自己的社交圈,不常和室友同行。
这两天,胡潼就和张娴语走得近了一些,算不上好友,只能算个“搭子”。
张娴语自然地挽着胡潼的胳膊,抱怨,“感觉皮都被晒掉一层,等会儿路过水果店,记得提醒我买点苹果橘子啥的,我今晚要在寝室做法,明天一定会下雨的!”
恰到好处的亲昵和请求,并不让人排斥,反而有拉近关系的奇效。
胡潼答应了,却在走到路口的时候呀了一声,“我好像不能陪你去买水果了,娴语。”
程舟站在黄澄澄的路灯下,朝她挥了挥手。
除了刚到京大那天,胡潼和程舟被家人逼着站在校名石前拍了张合照,从开学到现在,两人在线下可以说是零接触。
开学事情很多,胡潼和程舟不是一个专业,总聚不到一处,闲暇时,一起去超市买牙膏、牙刷、洗脸盆又太……奇怪。
胡潼觉得和程舟一起买各种日用品很奇怪,所以每次都对着手机屏幕上的那只大鸡腿说:“不。”
是的,程舟把头像换成了一只金灿灿的炸鸡腿,胡潼觉得这个头像还不如原来那个纯黑的呢,看上去傻乎乎的。
胡潼简短地跟张娴语介绍过程舟,便在对方的咳嗽声中,走向程舟。
“什么事?”
“饿了吗?”
两人同时开口。
在暖黄的灯光中,两双大眼睛眨也不眨地对视着,都透着傻气。
程舟率先移开视线,耳尖染着些微的红。
胡潼摇头:“不饿,六点多的时候,我去食堂吃了饭。”
“麻辣香锅,炸串,肠粉,还有一袋哈密瓜!”胡潼仰起的小脸上写满了骄傲。
“很棒。”程舟熟练地夸完,捏紧书包带子,嗓音低沉,略带委屈,“但我们不是约好解散后一起吃牛蛙吗?”
“什么牛……”
胡潼想起白天时程舟摆的那个蛙跳姿势,声音越来越低,“蛙?”
她望着那双黑而透亮的眼眸,愤而指责,“哪有人这样约饭啊,也太抽象了吧!”
胡潼说着,却已经取下书包,塞到程舟怀里,大步走在前头,“既然是你表达失误,害我没有在肚子里留出足够的位置给牛蛙——”
“我请客。”
程舟抱着她的书包,追上胡潼,隔了约莫一拳的距离。
以前,胡潼和程舟总是肩膀挨着肩膀,走路,坐车,写作业,胡潼起了玩心,偶尔也会把脑袋往他的肩头撞,从没觉得有什么别扭的地方。
但现在,她和程舟之间隔着灯光与空气。
路灯模糊暗淡,空气粘稠湿热,害她心跳得快上几分,像是溺了水。
正如堪堪溺水的人需要吸入空气,胡潼本能地张大嘴巴,乱说一通,“你最近很火啊,大明星,名字都传到我们学院来了。”
“怎么突然想起要和我去吃牛蛙?”
“听说你入选了国旗护卫队?真行啊,程舟,不过我也不赖啦,我加入了我们院的外联部,下周军训结束还要去聚餐呢!”
胡潼噼里啪啦地说了一顿,侧头看向程舟,猛地闭上嘴。
他就那样微笑着看她,不论胡潼是赞美,还是嘲讽,
话语声像雨滴打在了青石板上,只闻雨声滴答,而青石依旧。
几秒后,程舟微微侧身,隔开汹涌人潮,轻声告诉她,“不是突然。”
是你每次都拒绝了我的邀约,而我也一直没有找到合口味的餐厅,请你吃食堂又显得不够庄重……
程舟想起某食堂二楼豪华老派的装修风格,默默补充,或者太过庄重。
他的心思百转千回,漫到喉头却只剩了句,“不是突然。”
不是突然想请你吃牛蛙的。
两人终究没吃成牛蛙。
刚走进装修以红为主色调,挂着红灯笼,摆着木质桌椅的牛蛙火锅店,被混着醇厚油香和辣椒气味的热风一吹,胡潼就感觉肚里的麻辣香锅在翻滚沸腾。
别说吃,她连坐在那里都觉得闷,闷得想吐。
程舟想了想,带胡潼拐进一家小面馆,给自己叫了份牛肉面,给她点了碗醪糟蛋。
红艳艳的枸杞和乳白色的糯米簇拥着瓷碗中央半熟的鸡蛋,胡潼用勺捣进去,淡淡的黄便流了出来。
程舟本为这家面馆偏僻的地理位置和过于简约的装修感到失落,见胡潼舀起一勺混着蛋黄的米酒汁送到嘴边,忽而笑了。
他捏着筷子说:“好像太阳。”
胡潼莫名其妙地看着他,问,“什么?”
程舟指了指碗里的荷包蛋,慢条斯理地解释,“黄黄的,圆圆的,一到时候,光和热就会像蛋黄一样流出来,灼烧整个校园。”
“好文艺。”胡潼简短地点评,接着是并不文艺的一大口,把蛋整个地吃下去。
她放下勺子,双手合十,闭上眼,一脸虔诚地说,“现在光和热不会再流出来了,明天准是个阴天,不,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