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马文才和章元出去吃饭喝酒。及到了第二天上午,其他暂时没什么项目的人,就都去围观马文才的比赛。

    先进行的是摔跤比赛,马文才开始依靠力量后来依靠技巧,一路杀进四强。但是也止步于四强。所谓一力降十会,除了他,剩下的进入四强的那三个人都是人高马大,往那里一站就和一座小山一样,各个力大无比,任你会什么技巧,也丝毫不能撼动他们分毫。

    马文才见此情形,便也不勉强,直接认输,让他们三个人进行纯力量的比拼,争夺魁首去了。

    到了下午,一边是赛马比赛,另一边还有跳高比赛,两边都有人参加。祝英台,章元和伍逸之三个今天没有任何项目的人,忙的两边跑,一会过来看马文才赛马,一会过去看钱复,梁山伯和舒平跳高。

    赛马这边一共就两轮,毕竟马的精力有限。马文才和他的马最后得了个第三名的成绩。然后他下了场,和祝英台他们来到跳高这边看比赛。

    其实大家主要都是来看钱复的,因为他一向喜爱各种运动,尤其擅长攀爬跳跃,很有望夺魁。而舒平本来就是跟着梁山伯报着玩,所以在跳过三尺线后就再也跳不过了。对于这一结果,大家也没有什么意外。但是令其他人惊讶的是,梁山伯平日里看着文质彬彬,但是竟然很意外的擅长跳高。

    很快,钱复和梁山伯还有其他两个参赛选手都跳到了五尺五的高度,跳高比赛正式进入决赛。他们一点一点往上加,就看谁能跳的最高。

    在梁山伯又往高跳了一点后,章元讶然道:“山伯兄平日里看着不声不响的,没想到有这么双好腿。”

    “是啊,这确实是让人没想到。”伍逸之点头道。

    不过,他们说完没多久,梁山伯就止步第三名了。场上只剩下钱复和一个瘦高个的师兄争夺第一。此刻,他俩已经将高度加到了六尺。

    钱复的对手为了取胜,决定全力一搏,将高度直接提高到六尺半。就见他身子一跃,后背贴着杆子就过去了。就在人们准备欢呼的时候,他的脚却没有及时收回,将杆子给碰到了地上。

    因为对手没有跳过去,若是钱复降低高度,二人就要重新再来一轮。但若是他不降低高度跳过去了,便会获胜。

    钱复思考都没有思考,毫不犹豫的选了第二种。他助跑,起跳,背跃一气呵成。

    “脚,脚!”章元激动的喊道,接着,他就兴奋的大喊道:“过去了,太好了,我们赢了!”说罢,他就率先跑去给钱复庆祝。其他人也都欢呼着围过去给钱复庆祝。

    至此,第二天的比赛全部结束。到了竞技比赛第三天,早上大家都没有项目。到了下午,就是两人三腿跑步比赛。

    书院给了参加这项比赛的组,每组一个绑带,用来固定腿。

    马文才将自己的右腿和祝英台的左腿紧紧的绑在一起,祝英台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绑带和绳扣的结实性,满意的点了点头。

    二人站起身,马文才揽住祝英台的肩膀,祝英台搂着马文才的腰。马文才说道:“我喊一,就迈绑着的这条腿,我喊二,就迈另一条腿,记住了吧。”

    祝英台点头。

    “我们试一下。”

    马文才喊口令,二人就在原地转圈试着走了一遍。

    马文才满意道:“很不错。听说这次的奖励是王右军题字的两把折扇,赢了我们一人一把。”马文才说完,眼睛盯着前方,一脸的势在必得。

    比赛的令官看了一圈,发现所有参赛的人都准备好了,便举着令旗到了最前方。

    随着令旗的挥下,比赛正式开始。

    因为配合得当,马文才和祝英台一路上甩了不少人。那些被甩在后面的队伍,要不就是组合二人的左右脚配合的不协调;要不就是步伐差距过大,步子大的往前跑,步子小的拖后腿。这些队伍有的摔倒;有的越跑越歪;有的干脆不跑了,站在当场队友互骂。一时间洋相百出,闹出了各种笑话,把围观的人斗的前仰后合。

    马文才和祝英台完全不管后面的鸡飞狗跳,一门心思都在取胜上。二人齐心协力,很快他俩前边的队伍越来越少,渐渐的就只剩一组,只要超过那两人去,他们就是第一名。

    眼看着离终点越来越近,可是他们两人和前面一组的距离始终保持一致,几乎没见什么变化。马文才心里急,脚下跑着同时脑子里也思考着对策,不多时他就有了主意。他右手从祝英台肩膀上向下滑到祝英台的右臂上,然后将祝英台用力一揽,使她紧紧的靠在自己身上。随之,马文才的手使了一个向上的劲。

    祝英台就感觉整个人被马文才给“提”起来了,她右脚虚浮,有离地的感觉。然后,迎面而来的风扑在自己的脸上,祝英台就感觉她整个人好像在飞。再然后,在祝英台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就越过了终点。

    “这难道就是被带飞的感觉?”祝英台回头看着身后的终点线,整个人既惊讶又兴奋。

    “怎么样,爽不爽?”马文才笑嘻嘻的问道,整个人神采奕奕。

    “太爽了,马哥,真不愧是你。”

    “咳,说话注意点。大庭广众之下,你矜持一点。等就剩咱俩人的时候,你再说给我听。”

    祝英台一脸的莫名其妙:“我说什么奇怪的话了吗?怎么和矜持扯上关系了?”

    “咳,没事没事。总之我们赢了,扇子一人一把,啧,真不错。”马文才心满意足的点头。

    听了这话,祝英台高兴她也能赢一次奖品,便将刚才的对话揭过,开心的等待领奖。

    等他们领了奖,这场比赛也就正式结束。然后为期三天的书院竞技赛也随着最后一个项目的结束而终于落下了帷幕。学生们的生活又步入正轨,每日就是上课,下课,吃饭,睡觉。

    过了两三个月,又是一节骑射课,韦先生看了一圈,没发现钱复是身影,问道:“钱复怎么没来?怎么,跳高得了第一,就连课也敢不来了。”

    伍逸之说道:“韦先生,钱复已经请了十几天假了,他家中有事。”

    “嗯?是这样吗?”说完,他对着学生们一瞪眼:“怎么回事,谁让你们停下来的,继续,继续。”

    一节骑射课上完,除了马文才,剩下人的都觉得浑身发软,只感觉身体不是自己的。

    章元表示自己不吃十斤的肉是补不回来这些消耗了。他说去就去,又觉得一个人没意思,当即就邀请着其他人一起去吃一顿好的。

    众人应邀来到春风楼——杭州最好的酒楼,没有之一,就建在西湖边上。西湖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可以在这里欣赏的到。这里的厨师都是从全国各地请来的,想吃什么口味的都有。另外还有有名的歌姬,舞姬,说书唱戏的伶人常驻。整个酒楼的主旨就是变着法的哄客人们开心。

    章元带着众人来到春风楼二层的雅间。

    进入雅间,推开窗,极目远眺,正对面是看不尽的湖水,往右是北高峰的浓翠风光,往左是接叶连片的荷花,微风吹来,看景人的心情说不出的舒爽。

    席间,人们聊到钱复。

    “哎,你们知道他是什么事吗?半个月都没见人影了。”舒平问道。

    “不会和成康兄一样,也迷恋上哪的姑娘了吧。”伍逸之玩笑道。

    章元道:“说起成康兄,有人说好像在玟王府上见过他。”

    马文才听了微微挑了挑眉。祝英台好奇道:“消息确切吗?他真的追随清蓉去了?”

    章元撇嘴,“不确定。是过年的时候有人提到玟王府新去了一个乐师,很会演奏。我好奇问了一下,听描述像是成康兄,具体嘛,就不知道了。”

    “话题跑偏了啊,我们现在不是再说钱复兄吗?”伍逸之说道。

    “不是你自己提到的成康兄吗?”章元道。

    这时,钱复的新舍友饶兴平说道:“我记得他走之前说过,是家中有人去世了。”

    “嗯?”章元放下酒杯,手指不住的敲击着桌子,“这钱复兄也真是的,家里有人去世,也应该和我们说一声啊,大家同学一场,我们也好去吊唁一下。这是没把我们当朋友。”

    饶兴平说道,“他也是略提了一嘴,我感觉可能是怕兴师动众吧。”

    梁山伯听了,说道:“无论钱复兄是如何想的。我们不知道便也罢了,现在既然知道了,作为同学,少不得要去一趟,才算不失了礼数。”

    章元同意道:“嗯,有道理。反正我们下午也没事,不如趁着这个时间去一趟钱复兄家里。”

    其他人对章元的提议没什么异议,人们就决定吃过饭后去钱复家。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他们吃罢了午饭,这才起身出了春风楼。章元牵着马站在街上时,才想起来他并不知道钱复的家在哪里。一时懊恼道:“罢了,咱们出来的早了。这大太阳底下,真是要热坏了人。”

    “怎么呢?”祝英台忙问原因。

    “你们可有谁知道钱复家在哪?若是不知道,还是该派人去打问清楚的好,免得我们在这热天里无头苍蝇似的乱转。”

    就在大家面面相觑的时候,马文才说道:“在城西四方街。不过具体在哪一个巷子,我就不知道了。”

    “知道大概位置就行,去了就好找。文才兄果然是万事通。”章元夸赞完,招呼其他人道:“走,我们出发城西。”

    他们便上马离了西湖往西城走去。

    时值六月,天上是明晃晃的大太阳,地上翻腾着热浪,大街上连一处树荫也没有,直走的人暑困马乏,汗珠儿水淌似的往下流。此刻他们就一个信念,赶紧赶到钱复家,吊唁过,无论如何要讨杯水喝。

    这大暑的天,又是中午,此刻街上也没有什么人,店铺的小二都坐在廊阴里打瞌睡。他们热的受不了,便也管不得是不是大街上了,一个个策动马匹,让马跑起来,一是为了好赖有点风,二是为了赶紧到达目的地。

章节目录

[单元文]女主她决定换种活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木青馆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青馆主并收藏[单元文]女主她决定换种活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