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的冬天,像一场不愿散去的梦。
清晨,雪花再次悄然降临,铺满了街头巷尾。查尔斯河上的冰层愈发厚实,远处的哈佛桥静静伫立在晨光中,桥上的灯光尚未熄灭,在冰面上留下细碎的倒影。
杨琳站在窗前,目光追随着河面上一只缓缓滑行的水鸟。
冬天的城市,总有种令人心安的沉静。
“在看什么?”沈奕端着两杯热咖啡走过来,顺着她的目光望向窗外。
“看那只水鸟。”杨琳指了指河面,“你看,它在冰面上滑行时,小心翼翼的样子,和我们第一次滑冰时好像啊。”
沈奕笑了:“可不是嘛,我们第一次滑冰的时候,你还说自己是企鹅。”
杨琳忍不住笑出声,回头看他:“其实你那次也摔了一跤,只是一直不承认。”
“那是我脚下有冰缝。”沈奕一本正经地狡辩。
“好吧,冰缝先生。”杨琳调皮地眨眼。
——
吃过早餐后,两人走出宿舍,踏上雪覆盖的查尔斯河步道。
波士顿的冬日清晨,行人稀少,雪地上只有零散的脚印。沿途的长椅上积着薄雪,树枝被白色的霜花点缀,空气中漂浮着冷冽的清香。
“你发现没有?”杨琳踢了踢雪,“走在这里,特别有电影感。”
“嗯?”
“就是那种电影里,情侣在雪地中漫步,聊着未来和梦想的场景。”她笑着说,“如果我们能把这段时光拍下来,也许以后会怀念呢。”
“你是想让我做导演?”沈奕拿出手机,调成录像模式,“那咱们来录一段纪念视频吧。”
杨琳微微一愣,随即笑了起来,摆摆手:“不不,我只是随口说的。”
“可我认真了。”沈奕笑着按下录像键,将镜头对准她,“来,说句话吧,杨琳同学。”
杨琳被镜头对准,有些害羞地笑了笑:“呃……现在是2026年的冬天,我们在波士顿,在查尔斯河边散步……嗯,希望未来的我们,仍然能像现在这样,心怀期待、并肩前行。”
沈奕笑了:“说得不错,那我也说一句。”
他将镜头转向自己,深吸一口气:“这里是查尔斯河畔,今天是2026年1月5日。我想对未来的我们说——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我都会一直陪着你。”
说完后,他收起手机,微微一笑:“拍好了,以后我们老了,再看这段视频,一定会觉得有趣。”
——
下午,天空开始飘起鹅毛般的大雪。
杨琳窝在沙发里,抱着一本《跨文化传播》书,时而皱眉,时而用铅笔做着标记。
沈奕坐在旁边,电脑屏幕上是一份研究数据图表。
“你有没有发现?”杨琳忽然开口。
“发现什么?”沈奕抬起头。
“我们在南京时,总觉得未来很遥远。可现在,未来似乎触手可及了。”
沈奕沉默片刻,放下鼠标,侧身看向她:“因为我们正在亲手构建它。”
杨琳愣了愣,随后笑了:“你这句话,听起来像教授课堂上的金句。”
“那就写进你的论文里吧。”沈奕笑着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
——
夜晚,雪停了。
两人走到阳台上,呼吸着雪后清冷的空气。
远处的查尔斯河上,厚厚的冰层映着星光。
“沈奕,你说我们未来会在哪儿定居?”杨琳轻声问。
沈奕沉吟片刻,指了指河畔:“或许是波士顿,或许是南京,或许是上海,甚至也许是一个我们未曾想到的地方。”
“只要有你在,我就愿意。”杨琳轻声说。
沈奕微微侧头,目光与她相触,随后轻轻握住她的手,十指交扣。
未来在哪里,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选择了一起走向那未知的旅途。
清晨,雪花再次悄然降临,铺满了街头巷尾。查尔斯河上的冰层愈发厚实,远处的哈佛桥静静伫立在晨光中,桥上的灯光尚未熄灭,在冰面上留下细碎的倒影。
杨琳站在窗前,目光追随着河面上一只缓缓滑行的水鸟。
冬天的城市,总有种令人心安的沉静。
“在看什么?”沈奕端着两杯热咖啡走过来,顺着她的目光望向窗外。
“看那只水鸟。”杨琳指了指河面,“你看,它在冰面上滑行时,小心翼翼的样子,和我们第一次滑冰时好像啊。”
沈奕笑了:“可不是嘛,我们第一次滑冰的时候,你还说自己是企鹅。”
杨琳忍不住笑出声,回头看他:“其实你那次也摔了一跤,只是一直不承认。”
“那是我脚下有冰缝。”沈奕一本正经地狡辩。
“好吧,冰缝先生。”杨琳调皮地眨眼。
——
吃过早餐后,两人走出宿舍,踏上雪覆盖的查尔斯河步道。
波士顿的冬日清晨,行人稀少,雪地上只有零散的脚印。沿途的长椅上积着薄雪,树枝被白色的霜花点缀,空气中漂浮着冷冽的清香。
“你发现没有?”杨琳踢了踢雪,“走在这里,特别有电影感。”
“嗯?”
“就是那种电影里,情侣在雪地中漫步,聊着未来和梦想的场景。”她笑着说,“如果我们能把这段时光拍下来,也许以后会怀念呢。”
“你是想让我做导演?”沈奕拿出手机,调成录像模式,“那咱们来录一段纪念视频吧。”
杨琳微微一愣,随即笑了起来,摆摆手:“不不,我只是随口说的。”
“可我认真了。”沈奕笑着按下录像键,将镜头对准她,“来,说句话吧,杨琳同学。”
杨琳被镜头对准,有些害羞地笑了笑:“呃……现在是2026年的冬天,我们在波士顿,在查尔斯河边散步……嗯,希望未来的我们,仍然能像现在这样,心怀期待、并肩前行。”
沈奕笑了:“说得不错,那我也说一句。”
他将镜头转向自己,深吸一口气:“这里是查尔斯河畔,今天是2026年1月5日。我想对未来的我们说——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我都会一直陪着你。”
说完后,他收起手机,微微一笑:“拍好了,以后我们老了,再看这段视频,一定会觉得有趣。”
——
下午,天空开始飘起鹅毛般的大雪。
杨琳窝在沙发里,抱着一本《跨文化传播》书,时而皱眉,时而用铅笔做着标记。
沈奕坐在旁边,电脑屏幕上是一份研究数据图表。
“你有没有发现?”杨琳忽然开口。
“发现什么?”沈奕抬起头。
“我们在南京时,总觉得未来很遥远。可现在,未来似乎触手可及了。”
沈奕沉默片刻,放下鼠标,侧身看向她:“因为我们正在亲手构建它。”
杨琳愣了愣,随后笑了:“你这句话,听起来像教授课堂上的金句。”
“那就写进你的论文里吧。”沈奕笑着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
——
夜晚,雪停了。
两人走到阳台上,呼吸着雪后清冷的空气。
远处的查尔斯河上,厚厚的冰层映着星光。
“沈奕,你说我们未来会在哪儿定居?”杨琳轻声问。
沈奕沉吟片刻,指了指河畔:“或许是波士顿,或许是南京,或许是上海,甚至也许是一个我们未曾想到的地方。”
“只要有你在,我就愿意。”杨琳轻声说。
沈奕微微侧头,目光与她相触,随后轻轻握住她的手,十指交扣。
未来在哪里,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选择了一起走向那未知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