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波士顿,空气中弥漫着夏日特有的温热与松弛。
查尔斯河畔,帆船轻轻掠过水面,留下浅浅的波纹。水边的长椅上,杨琳和沈奕静静地坐着,目光都落在那条熟悉的河面上。
这是他们在波士顿的最后一个夏天。
——
两天前,沈奕收到了公司正式签署的录用合同,职位是品牌策略部的助理顾问,工作地点:纽约曼哈顿中城。
“曼哈顿。”沈奕看着邮件,心头微微一紧。
“有点紧张?”杨琳在他身后探出脑袋。
“有一点。”沈奕笑笑,“从波士顿到纽约,虽然只隔了几百公里,但心情就像要跨越半个世界。”
“那就一起跨过去吧。”杨琳伸手环住他的肩膀,将下巴搁在他肩上,“我们又不是第一次从零开始。”
是啊,他们从南京到上海,从上海到波士顿,再到即将启程的纽约。
他们早已习惯了在陌生的城市中寻找家的感觉。
——
这一天傍晚,他们特意早早来到查尔斯河畔,想在离开前,再看一眼这条陪伴了他们两年的河流。
河面上,划艇队员的呐喊声随风飘来,夹杂着海鸥的啼鸣和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来这里吗?”沈奕开口,声音轻缓。
“当然记得。”杨琳笑了笑,“那天风很大,我们坐在河堤上,被吹得差点感冒。”
“那时的你,穿着深灰色的外套,帽子被风吹飞,还追着帽子跑了好远。”沈奕的嘴角微微扬起,眼底浮现出那天的画面。
杨琳忍不住笑出声:“你还拿手机拍了我狼狈的样子。”
“可我觉得那一刻的你,很可爱。”沈奕转头看着她,眼神柔和,“那时我就在想,这个人,是不是我想要一起走过很多很多年的那个人。”
杨琳微微怔住,心头有一丝酸涩与温暖交织的情感涌上来。
——
夜幕慢慢落下,河面上的灯光倒映在水波中,像流动的星河。
沈奕起身,伸出手:“走吧,再沿着这条河走一圈。”
杨琳抬起头,牵住他的手。
两人顺着河岸慢慢前行,脚步与心跳一样,平稳而坚定。
——
“你舍得离开这座城市吗?”
走到哈佛桥附近时,杨琳突然问。
沈奕沉默了片刻,轻声说:“舍不得。但生活就是这样,不是吗?”
“是啊。”杨琳望着河水,轻叹一声,“这里有我们太多的回忆。”
“但我们会在纽约,创造新的回忆。”沈奕握了握她的手,“查尔斯河会在这里等我们,而我们也会在哈德逊河边,继续我们的故事。”
杨琳看着他,唇角慢慢扬起:“听起来很有道理。”
沈奕笑了:“你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容易被我说服了?”
“没有啊。”杨琳眨眨眼,调皮地说,“只是你说得刚好戳中了我心里的答案。”
——
深夜,两人回到公寓。
沈奕拿出一本相册,翻开——那是他们去年一起做的“波士顿记忆”相册。
第一页是两人初到波士顿时,在查尔斯河畔拍的合影。杨琳穿着米白色针织衫,沈奕穿着深蓝色风衣,背后是被初秋阳光染成金黄色的树叶。
第二页是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的中庭喷泉前,他们并肩而坐,笑容明媚。
第三页,是两人在查尔斯河的冬夜,身后是结冰的河面和点点星光。
杨琳轻轻触摸着照片,低声道:“无论我们去哪里,这些回忆都在。”
沈奕伸手,将她拥入怀中:“是啊。这些是属于我们的波士顿,而纽约,会有新的故事等着我们。”
——
窗外,查尔斯河在夜色中静静流淌。
河水无声地提醒着他们——人生如河,流向未知,去迎接新的风景。
波士顿的故事,落下了帷幕。纽约的篇章,即将开启。
查尔斯河畔,帆船轻轻掠过水面,留下浅浅的波纹。水边的长椅上,杨琳和沈奕静静地坐着,目光都落在那条熟悉的河面上。
这是他们在波士顿的最后一个夏天。
——
两天前,沈奕收到了公司正式签署的录用合同,职位是品牌策略部的助理顾问,工作地点:纽约曼哈顿中城。
“曼哈顿。”沈奕看着邮件,心头微微一紧。
“有点紧张?”杨琳在他身后探出脑袋。
“有一点。”沈奕笑笑,“从波士顿到纽约,虽然只隔了几百公里,但心情就像要跨越半个世界。”
“那就一起跨过去吧。”杨琳伸手环住他的肩膀,将下巴搁在他肩上,“我们又不是第一次从零开始。”
是啊,他们从南京到上海,从上海到波士顿,再到即将启程的纽约。
他们早已习惯了在陌生的城市中寻找家的感觉。
——
这一天傍晚,他们特意早早来到查尔斯河畔,想在离开前,再看一眼这条陪伴了他们两年的河流。
河面上,划艇队员的呐喊声随风飘来,夹杂着海鸥的啼鸣和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来这里吗?”沈奕开口,声音轻缓。
“当然记得。”杨琳笑了笑,“那天风很大,我们坐在河堤上,被吹得差点感冒。”
“那时的你,穿着深灰色的外套,帽子被风吹飞,还追着帽子跑了好远。”沈奕的嘴角微微扬起,眼底浮现出那天的画面。
杨琳忍不住笑出声:“你还拿手机拍了我狼狈的样子。”
“可我觉得那一刻的你,很可爱。”沈奕转头看着她,眼神柔和,“那时我就在想,这个人,是不是我想要一起走过很多很多年的那个人。”
杨琳微微怔住,心头有一丝酸涩与温暖交织的情感涌上来。
——
夜幕慢慢落下,河面上的灯光倒映在水波中,像流动的星河。
沈奕起身,伸出手:“走吧,再沿着这条河走一圈。”
杨琳抬起头,牵住他的手。
两人顺着河岸慢慢前行,脚步与心跳一样,平稳而坚定。
——
“你舍得离开这座城市吗?”
走到哈佛桥附近时,杨琳突然问。
沈奕沉默了片刻,轻声说:“舍不得。但生活就是这样,不是吗?”
“是啊。”杨琳望着河水,轻叹一声,“这里有我们太多的回忆。”
“但我们会在纽约,创造新的回忆。”沈奕握了握她的手,“查尔斯河会在这里等我们,而我们也会在哈德逊河边,继续我们的故事。”
杨琳看着他,唇角慢慢扬起:“听起来很有道理。”
沈奕笑了:“你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容易被我说服了?”
“没有啊。”杨琳眨眨眼,调皮地说,“只是你说得刚好戳中了我心里的答案。”
——
深夜,两人回到公寓。
沈奕拿出一本相册,翻开——那是他们去年一起做的“波士顿记忆”相册。
第一页是两人初到波士顿时,在查尔斯河畔拍的合影。杨琳穿着米白色针织衫,沈奕穿着深蓝色风衣,背后是被初秋阳光染成金黄色的树叶。
第二页是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的中庭喷泉前,他们并肩而坐,笑容明媚。
第三页,是两人在查尔斯河的冬夜,身后是结冰的河面和点点星光。
杨琳轻轻触摸着照片,低声道:“无论我们去哪里,这些回忆都在。”
沈奕伸手,将她拥入怀中:“是啊。这些是属于我们的波士顿,而纽约,会有新的故事等着我们。”
——
窗外,查尔斯河在夜色中静静流淌。
河水无声地提醒着他们——人生如河,流向未知,去迎接新的风景。
波士顿的故事,落下了帷幕。纽约的篇章,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