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珠仙梦授玄女命,花小妹喜结金兰情
话说当时公孙先生正一头问好,一头打量着林黛玉,说道:“贫道复姓公孙,单讳一个胜字,道号一清先生。看来你也是苏州人氏。若是爱这一处,就给你住了,如何?”黛玉十分推让,林冲却道:“公孙先生平日不在这里,你不必客气。”阮小七笑道:“先生向来神龙不见尾,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从山寨到后山不过一瞬间,偶尔来此歇息罢了。既是他本人这般说了,你且顺情住下,别的不需理会。”公孙胜哼哼笑道:“这里一年三百日闲置着,实在可惜。你也懂此处清幽,但住无妨,别处太过聒噪,恐怕耽误仙草静修。权当礼物送你了。”说罢,化作一团青烟,飘然去了。林冲与阮小七满脸茫然,黛玉暗暗叹奇。
是晚,林冲与阮小七已回寨中。林黛玉劳顿了一天,实在坚持不住,入内睡去。第二日,早有林冲吩咐喽啰将黛玉的行李搬入此院,黛玉独自打扫卧室,安插器具,排列书籍,忙了一日,又给搬行李的喽啰们各赏了一把银子,才去卧室里歇息了。室内墙上画着道教阴阳八卦图,对面一架床,飘着神秘的檀香。
黛玉合眼入梦,隐约觉着檀香浮动,眼前一阵云环回度,星精横飞,逐渐排出一条云径来。曲径通幽,云层叠桥。过桥入门,仰观四面,但见萧墙粉壁,画栋雕梁,金钉朱户,碧瓦重檐,四边帘卷虾须,正面窗横龟背。几个青衣飘然而来,纷纷见礼道:“请花神至娘娘殿前。”便引黛玉从左廊下而进,到东向一个阁子前。推开朱户,举目望时,四面云窗寂静,霞彩满阶,天花缤纷,异香缭绕。
青衣传旨道:“娘娘有请。”说罢,只听得殿上金钟声响,玉磬音鸣,青衣搀扶黛玉上殿。行至珠帘之前,帘内玎珰隐隐,玉珮锵锵。当下青衣卷珠帘,搭金钩,擎道扇,立在两边。那九天玄女娘娘正坐七宝九龙床上,声音缥缈:“请上前来。”
林黛玉款蹙纱裙,慢移莲步,飘至床前。娘娘见她蹁跹袅娜,摇曳生姿,当真是悦目养眼,便道:“绛珠仙妹不必多礼,请抬起头来。”黛玉方才起身。
娘娘伸出手指,轻轻抬起绛珠的下巴,细看她形容:时隔多日,出落得愈发标致美貌,玉体秀挺,举止大方,娇研美艳,灼丽文娴。端的是贤淑玉润,香培玉琢,冠绝紫府,光明瑶池。
娘娘抿笑颔首,称赞不止:“吾果真未看错人。”又说道:“请仙妹与吾共坐。”绛珠起身拜谢,不敢推辞,依言坐下。
那娘娘虽坐得规模端正,气度威严,却是眼里带笑。只见她慢启樱唇道:“仙妹如今已投托梁山泊,不知今后有何设想?”绛珠回道:“臣必定牢记娘娘教诲,协助魔君去邪归正,重登紫府。”娘娘法旨道:“除此之外,我另外指教于你。”
青衣去屏风背后,玉盘中拖出黄罗袱子,包着一卷书画。当下两个青衣展开画卷,绛珠拜受看时,上面画的却是道教雷祖,边上提写着宝诏,道是:“九天应元府,无上玉清王。化形而满十方,谈道而趺九凤。三十六天之上,阅宝笈,考琼书。千五百劫之先,位正真,权大化。手举金光如意,宣说玉枢宝经。不顺化作微尘,发号疾如风火。以清静心而弘大愿,以智慧而伏诸魔。总司五雷,运行三界。群生父,万灵师。大圣大慈,至皇至道。”
又有一行小字: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玄女娘娘道:“汝可知画上人物?”绛珠拜道:“此为雷部最高天神,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
娘娘法旨道:“应《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之旨,雷部三十六神将与一十八位散仙下凡降生,与梁山泊势不两立,意欲阻挡梁山重登紫府。雷部神将天生龌龊戾气,言清行浊,心胸狭隘,秉性奸邪,不分黑白。吾深感其害,碍于雷祖神力非凡,难压其势,这才将汝赐赠梁山泊,以风月情爱为表象,暗中求援于汝。”
绛珠道:“愿受娘娘重托。”
娘娘法旨道:“昔日,殷相比干因为一颗七窍玲珑心,天生机敏聪慧,可凭肉眼辨忠奸,洞鬼神。汝乃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仙草,生定资质非凡,饱受天地精华,渴饮西天雨露,修得一颗三界无双的玲珑心,较之比干更多一窍,足以识破雷将的伪装与诡计。目前梁山众臣道行未安、罪孽未赎,若是在此时节被害,便再不可回归仙班,必定罪下酆都。届时,吾亦不能救助。不久便有一件用汝之事,汝可小心行动,仔细发挥八窍玲珑心之才。”
绛珠听毕,再拜谨受:“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臣本草胎木质,若非娘娘抬举,恐怕只今仍居太虚幻境司掌花草树木,纵有才华与抱负,也不得施展。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娘娘不嫌草木之人卑微,降下大恩,委臣以重任,臣虽死也不能报娘娘赏识之恩于万一。愿受天言,纵死无悔。”
娘娘法旨道:“今日所嘱之言,勿泄于世。若有走漏,入雷祖耳中,恐怕吾亦灾祸上身。此地不宜久留,汝当速回。”便令童子急送绛珠回去。
次日,黛玉起来穿衣梳洗,只觉腰软目饧,恍恍惚惚,似梦非梦。黛玉懒作晨妆,出门去闲步醒神。
走至院外,闻得一阵幽香拂鼻,原是几丛杜鹃花开得如胭脂一般,映得满山红艳。传闻这花偏爱生长在陡峭的山崖绝壁里,从那龟裂的缝隙中抬起骄傲的头颅,在高天狂风中怒放身姿。黛玉觉着有趣,驻足欣赏它的鲜活与美艳——简直是一群生机勃勃的美人儿!
林黛玉正轻嗅花香,不期一声嗖响,一支飞箭射来,直穿过绿叶,插在花泥土间。黛玉惊魂未定,只见一个女子手持弓箭,口中冷笑道:“好一个美人,我竟从未见过。”那女子生得蜂腰猿臂,鹤势螂形,眉眼英俊,步伐稳健,走来又说道:“不知你是谁家亲眷,到这后山来却不告诉我。俺们山寨人马众多,向来安置有方,若是谁都像你一般,随便来了,随便住了,凡事没个报备,岂不早就乱作一团?你在这里闲玩,占了好大一处院落,晁天王可知?”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马蹄响,又有脚步声,却是林冲缓步进来,见两人相对而立,笑道:“原来你比我还起得早。”黛玉忙道:“外面风冷,请叔叔与姐姐进去坐。”那女子笑道:“冷么?不觉得。原来你来路不凡,都是我无礼了。林教头的家眷,哪里需要向人屈膝呢?干脆以后你在后山做大吧。”便转身走了。
林冲道:“适才那位便是花将军的妹妹,她脾气古怪,恐怕常刁难你,不必理睬。”黛玉笑道:“可是朱贵兄弟说的那位姊妹?曾听他说,这位姊妹本是温柔的,只是被强配婚姻,心存不满。既然是别人强扭有错在先,又岂能一味责怪她?我注意着不惹恼她便是了。”
林冲道:“玉儿此言差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花将军身为长兄,便如亲父一般,这门婚事不仅体现花娘子之孝,也可见宋公明兄长之义,何况二人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实乃美满姻缘。”黛玉听了,默然无语。
林冲浑然不觉,到得门首,翻身上马,向她伸出手道:“上来。”黛玉仰视一番,又是担忧又是期待,摇头道:“有些害怕。”林冲笑了一声:“骑马有甚么好怕的。”黛玉回道:“总是颠簸,恐怕之后浑身酸疼。”林冲道:“既如此,我骑慢些。”黛玉不再推脱,牵手上马,坐在林冲身前,后背靠着胸膛。
二人迤逦慢行,观看山上景致。当时日色微醺,一朵轻云方才出岫。纵目望去,袅袅茫茫碧水,漫漫飘飘青山,真是峰峦窈窕,鲜花艳丽,又有满天柳絮翻飞,好不有趣!林冲心想道:如今我虽算不上得志,但还有家人陪伴,家庭尚存,不至于穷途末路;日后助她许个好丈夫,找个模样与本事都配她的,这个家庭就更完整了,渐渐有了我以前所梦想的模样,看来一切都在回到正轨……
林冲对景感怀,不禁吟诗一首,又低头说道:“当初军师看过你的来信,料定有如此笔迹与用语者,必定才学不浅。可以见教否?”黛玉笑道:“哪里什么才学?略通一二罢了。”林冲也笑道:“别想耍赖,我可是听到你笑了,必定是嫌弃水平不佳。”黛玉道:“我也不过作诗来顽,只是好些时间不曾与人谈诗,才忍不住发笑。”
林冲不禁想象了一下鲁智深文绉绉的模样,险些憋不住笑出声来:“这倒是,鲁师兄他们个个武艺高强,但都不像可以吟诗作对的人。”
黛玉忙抬头说道:“可别小瞧他们,大头领和三头领都是识字的,虽然不曾念过书,却悟性非凡,常常语出惊人呢!尤其是杨头领,毕竟中过武举,过了笔试,想必深藏不露,只是未得良机施展、不被伯乐赏识罢了。”又笑道:“方才叔叔吟的这首诗,只输在措词不美。可这作诗之事,遣词酌句并不算头等重要,应以立意为重,只要真情实感了便是好诗。作诗做人都是如此,讲究一个‘真‘字,切忌言清行浊、过分矫饰,依我看,叔叔的诗发自肺腑,一听便知诗人此时的心境,纵使平铺直叙,也足以动人。’’
林冲听了,心情大好,便道:“如此说来,我倒成了个大诗人。以往从没有人这般夸过,我也不常献丑,今日却不知为何,还想再作一首。”黛玉笑道:“只顾放开胆子去创作,若有我能指教的地方,只要叔叔不嫌弃,便一起讨论。”
两人一边走马观景,一边探讨诗书。林冲向来只爱舞枪弄棒,于读书识字上只是略胜常人,因过去只与武夫相处,故而相较之下不显优劣。如今与林黛玉稍加讨论,顿觉高下立判。原来如海夫妇将黛玉假充男儿教养,不使她裹小脚习女红,一心使她读书上学。林黛玉聪明清秀,仅五岁便念了四书,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之才,端的才高八斗,满腹文章。林冲敬佩读书人,因此对她愈发心爱珍惜。
当时二人已到主山顶上,把马拴好,走到武场上来。只见一片阔大地域,戈矛排列成林,上千名兵将正习武演阵,堆积着叠痕褶襞的红缎披肩像在陆地上飘扬的帆船,绯红色的手套色泽也很漂亮。军汉都系着反光耀目的腰带,佩刀别在腰间,移动时铿锵作响。眺目远望,一排排铠甲上覆盖着由繁密的铁片和柔软的日光两相触碰所构成的金膜。兵将所到之处,日光与刀鸣交混,显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生机。林黛玉正要说些什么,便听得有人朝这边呼唤。
只见迎面一位军汉走来,竟是一位少年将军:身穿一领明金孔雀绿锦战袍,腰间系着嵌山犀牛图案玉带,束着青色巾帻头巾,脑后两个纽丝小金环,脚蹬翠绿文武花靴。
真是:唇红齿白双眼俊,两眉入鬓常清,细腰宽膀似猿形。能骑乖劣马,爱放海东青。百步穿杨神臂健,弓开秋月分明,雕翎箭发迸寒星。人称小李广,将种是花荣。
端的这少年将军外貌极俊,仪表清朗,威风凛凛,当世无双。黛玉见了,料定此人必是那小李广花荣,早听许多人夸赞,果真名不虚传。
花荣见礼道:“心闲无事,正好向林教头讨教枪法。”又看了看林黛玉,说道:“想必这位便是林教头宝眷,不如且请林姑娘观武,做公正评判。”林冲欲言又止,犹豫一会儿,却道:“今日事忙,况且我这侄女晒不得,只得来日再与花将军比试。”
花荣脸色微变,待要说甚么,却又说不得甚么,思忖片刻,便与二人送别。黛玉看着花荣的背影,心里好是奇怪。
黛玉闲玩了一天,晚上回后山去睡了。
翌日,正歪在床上养息,那花娘子忽然来访,黛玉浑身酸痛,动弹不得,只好让出床位:“姐姐请坐。”花娘子便坐在床沿,问道:“看你是个身份不凡的千金,怎的院里一个人也没有?我都走到门口了,也没人为你报知,这是为何?”
黛玉便把当初与侍从们路过黄泥岗,被单独劫上二龙山的事情说了,又道:“山上女眷都是别人的妻女,怎能让她们来给我做仆人?要是去劫道掳人,抢个丫鬟上来,就更没人性了。起先我也很不自在,毕竟娇养惯了,可时间一长,倒也能逐渐自顾自理,不需麻烦别人。”花娘子道:“虽然如此,大家闺秀没几个可供使唤的丫鬟婆子,也实在不像话,若是传出去了,指定叫人取笑,失了体面。我明日便拨几个人来。”黛玉忙阻止道:“多谢姐姐爱惜,只是事出突然,我实在没有准备,等下次身体好些了,再与姐姐商议此事不迟。”
花娘子看她形体娇弱,玉肢慵懒,纤腰恹恹,大有不胜之态,竟看入了迷,半天才回神道:“哦哟,好可怜见的,我都不忍心为难你了。也罢,反正有我服侍你呢,也不急这一天两天。我姓花,叫做花宝燕,山东青州人氏,你是这山上第二个知道我名字的人。你呢?听你的口音,像是南方人。”
黛玉报了姓名与籍贯,因问道:“花容将军与秦将军指定知道你的名字,如何我便成了第二个?”宝燕冷笑道:“秦明?他还知道我是个女的就不错了!要是愿意过问,我就去烧高香!至于别人,哪里关心我的名字。不瞒你说,他们连我会射箭都不知道。”
黛玉微笑道:“姐姐百步穿杨,是我在山上第一个认识的神箭手。”宝燕笑道:“那算甚么,射个静物也能称得上神箭?你是没见过我骑射的本领。我若是个男人,看哥哥不自惭形秽么!”又携黛玉之手道,“其实我早听山上的人议论过你了,连军师都称赞不已,说你文笔优美,文采飞扬,必定是个内外兼修的才女。我虽然认得几个字,却没那个耐心和天分,因此羡慕你们这些才女。像你这般女子,落在重武轻文的山寨上,当真有些可惜!”
黛玉笑道:“据我看来,你已经是条理清晰、出口成章了,再静下心来多看几本书,岂不是做个允文允武的奇女子?”宝燕道:“哪有书呢,上山前便把过去的家当都弃了,上山后更是没那个福分。”黛玉道:“我把在二龙山时的行李都带来了,安置在后边那座书房里,一起去瞧瞧。”说罢,掀被下床来,宝燕赶紧扶住,携她一同去了后房。
当下开了门,打起帘子,果真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迎面一阵清苦药味拂来,又有墨韵缠绵,花香萦回。
花宝燕足足惊呆半晌,因问道:“当初你便是带着这些上二龙山的么?”黛玉道:“是上山后买的。”宝燕问道:“那些头领都没有意见?”黛玉答道:“我是带着家产离开江南的,吃穿用度都是自己花费。”
宝燕又问:“你不拈针线?”黛玉嗤的一声笑了:“做给谁呢?他们都是一套衣服、一双鞋子、一把武器,走遍四季,我还巴不得他们多爱干净些。要是山上有人问起来,他们反倒一脸茫然:‘要不是你说,洒家都忘了换新衣服新鞋子了。‘”说完,两人都笑岔了气。
忽然外头传来动静,两人一齐出门,便有丫鬟来报:“山寨新有人入伙,道是秦将军的表哥,请姑娘速去。”花宝燕跳起来喝道:“他的表哥,与我何干!又不是我的表哥!这时候倒想起家眷来了?还记得我是他浑家呢?老娘偏不去,看他怎的奈何我!”那人面露为难:“可他们还等着姑娘出去拜哥哥呢。”花宝燕当时骂将起来,黛玉连连好言相劝,方才罢了,依然赌气不肯去,自己去叫丫鬟侍候饭食了。
黛玉正要回屋去歇息时,却听得阮小七的声音,便停住脚步。
当时那阮小七蹦蹦跳跳来了,见了她便笑道:“山寨来新人了,马上要摆宴,走,一起去蹭吃蹭喝。”黛玉道:“人家才不至于落魄到要去蹭饭。”阮小七道:“那你不蹭便是,看着我吃可以么?”黛玉止不住笑道:“没事看你吃饭做什么?”阮小七笑道:“看久了就习惯了呗。提醒一下,只许看习惯哈,可不许看着看着就看上我。”
黛玉涨红了脸,上来便要抓他,举起小拳锤在他身上,努嘴说道:“你发疯了!”阮小七哈哈大笑,拉起她便走:“行吧行吧,别打了,你力气太大,痛死个人。要是这么死过去,待会儿没人给你划船。”
是晚,林冲与阮小七已回寨中。林黛玉劳顿了一天,实在坚持不住,入内睡去。第二日,早有林冲吩咐喽啰将黛玉的行李搬入此院,黛玉独自打扫卧室,安插器具,排列书籍,忙了一日,又给搬行李的喽啰们各赏了一把银子,才去卧室里歇息了。室内墙上画着道教阴阳八卦图,对面一架床,飘着神秘的檀香。
黛玉合眼入梦,隐约觉着檀香浮动,眼前一阵云环回度,星精横飞,逐渐排出一条云径来。曲径通幽,云层叠桥。过桥入门,仰观四面,但见萧墙粉壁,画栋雕梁,金钉朱户,碧瓦重檐,四边帘卷虾须,正面窗横龟背。几个青衣飘然而来,纷纷见礼道:“请花神至娘娘殿前。”便引黛玉从左廊下而进,到东向一个阁子前。推开朱户,举目望时,四面云窗寂静,霞彩满阶,天花缤纷,异香缭绕。
青衣传旨道:“娘娘有请。”说罢,只听得殿上金钟声响,玉磬音鸣,青衣搀扶黛玉上殿。行至珠帘之前,帘内玎珰隐隐,玉珮锵锵。当下青衣卷珠帘,搭金钩,擎道扇,立在两边。那九天玄女娘娘正坐七宝九龙床上,声音缥缈:“请上前来。”
林黛玉款蹙纱裙,慢移莲步,飘至床前。娘娘见她蹁跹袅娜,摇曳生姿,当真是悦目养眼,便道:“绛珠仙妹不必多礼,请抬起头来。”黛玉方才起身。
娘娘伸出手指,轻轻抬起绛珠的下巴,细看她形容:时隔多日,出落得愈发标致美貌,玉体秀挺,举止大方,娇研美艳,灼丽文娴。端的是贤淑玉润,香培玉琢,冠绝紫府,光明瑶池。
娘娘抿笑颔首,称赞不止:“吾果真未看错人。”又说道:“请仙妹与吾共坐。”绛珠起身拜谢,不敢推辞,依言坐下。
那娘娘虽坐得规模端正,气度威严,却是眼里带笑。只见她慢启樱唇道:“仙妹如今已投托梁山泊,不知今后有何设想?”绛珠回道:“臣必定牢记娘娘教诲,协助魔君去邪归正,重登紫府。”娘娘法旨道:“除此之外,我另外指教于你。”
青衣去屏风背后,玉盘中拖出黄罗袱子,包着一卷书画。当下两个青衣展开画卷,绛珠拜受看时,上面画的却是道教雷祖,边上提写着宝诏,道是:“九天应元府,无上玉清王。化形而满十方,谈道而趺九凤。三十六天之上,阅宝笈,考琼书。千五百劫之先,位正真,权大化。手举金光如意,宣说玉枢宝经。不顺化作微尘,发号疾如风火。以清静心而弘大愿,以智慧而伏诸魔。总司五雷,运行三界。群生父,万灵师。大圣大慈,至皇至道。”
又有一行小字: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玄女娘娘道:“汝可知画上人物?”绛珠拜道:“此为雷部最高天神,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
娘娘法旨道:“应《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之旨,雷部三十六神将与一十八位散仙下凡降生,与梁山泊势不两立,意欲阻挡梁山重登紫府。雷部神将天生龌龊戾气,言清行浊,心胸狭隘,秉性奸邪,不分黑白。吾深感其害,碍于雷祖神力非凡,难压其势,这才将汝赐赠梁山泊,以风月情爱为表象,暗中求援于汝。”
绛珠道:“愿受娘娘重托。”
娘娘法旨道:“昔日,殷相比干因为一颗七窍玲珑心,天生机敏聪慧,可凭肉眼辨忠奸,洞鬼神。汝乃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仙草,生定资质非凡,饱受天地精华,渴饮西天雨露,修得一颗三界无双的玲珑心,较之比干更多一窍,足以识破雷将的伪装与诡计。目前梁山众臣道行未安、罪孽未赎,若是在此时节被害,便再不可回归仙班,必定罪下酆都。届时,吾亦不能救助。不久便有一件用汝之事,汝可小心行动,仔细发挥八窍玲珑心之才。”
绛珠听毕,再拜谨受:“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臣本草胎木质,若非娘娘抬举,恐怕只今仍居太虚幻境司掌花草树木,纵有才华与抱负,也不得施展。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娘娘不嫌草木之人卑微,降下大恩,委臣以重任,臣虽死也不能报娘娘赏识之恩于万一。愿受天言,纵死无悔。”
娘娘法旨道:“今日所嘱之言,勿泄于世。若有走漏,入雷祖耳中,恐怕吾亦灾祸上身。此地不宜久留,汝当速回。”便令童子急送绛珠回去。
次日,黛玉起来穿衣梳洗,只觉腰软目饧,恍恍惚惚,似梦非梦。黛玉懒作晨妆,出门去闲步醒神。
走至院外,闻得一阵幽香拂鼻,原是几丛杜鹃花开得如胭脂一般,映得满山红艳。传闻这花偏爱生长在陡峭的山崖绝壁里,从那龟裂的缝隙中抬起骄傲的头颅,在高天狂风中怒放身姿。黛玉觉着有趣,驻足欣赏它的鲜活与美艳——简直是一群生机勃勃的美人儿!
林黛玉正轻嗅花香,不期一声嗖响,一支飞箭射来,直穿过绿叶,插在花泥土间。黛玉惊魂未定,只见一个女子手持弓箭,口中冷笑道:“好一个美人,我竟从未见过。”那女子生得蜂腰猿臂,鹤势螂形,眉眼英俊,步伐稳健,走来又说道:“不知你是谁家亲眷,到这后山来却不告诉我。俺们山寨人马众多,向来安置有方,若是谁都像你一般,随便来了,随便住了,凡事没个报备,岂不早就乱作一团?你在这里闲玩,占了好大一处院落,晁天王可知?”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马蹄响,又有脚步声,却是林冲缓步进来,见两人相对而立,笑道:“原来你比我还起得早。”黛玉忙道:“外面风冷,请叔叔与姐姐进去坐。”那女子笑道:“冷么?不觉得。原来你来路不凡,都是我无礼了。林教头的家眷,哪里需要向人屈膝呢?干脆以后你在后山做大吧。”便转身走了。
林冲道:“适才那位便是花将军的妹妹,她脾气古怪,恐怕常刁难你,不必理睬。”黛玉笑道:“可是朱贵兄弟说的那位姊妹?曾听他说,这位姊妹本是温柔的,只是被强配婚姻,心存不满。既然是别人强扭有错在先,又岂能一味责怪她?我注意着不惹恼她便是了。”
林冲道:“玉儿此言差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花将军身为长兄,便如亲父一般,这门婚事不仅体现花娘子之孝,也可见宋公明兄长之义,何况二人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实乃美满姻缘。”黛玉听了,默然无语。
林冲浑然不觉,到得门首,翻身上马,向她伸出手道:“上来。”黛玉仰视一番,又是担忧又是期待,摇头道:“有些害怕。”林冲笑了一声:“骑马有甚么好怕的。”黛玉回道:“总是颠簸,恐怕之后浑身酸疼。”林冲道:“既如此,我骑慢些。”黛玉不再推脱,牵手上马,坐在林冲身前,后背靠着胸膛。
二人迤逦慢行,观看山上景致。当时日色微醺,一朵轻云方才出岫。纵目望去,袅袅茫茫碧水,漫漫飘飘青山,真是峰峦窈窕,鲜花艳丽,又有满天柳絮翻飞,好不有趣!林冲心想道:如今我虽算不上得志,但还有家人陪伴,家庭尚存,不至于穷途末路;日后助她许个好丈夫,找个模样与本事都配她的,这个家庭就更完整了,渐渐有了我以前所梦想的模样,看来一切都在回到正轨……
林冲对景感怀,不禁吟诗一首,又低头说道:“当初军师看过你的来信,料定有如此笔迹与用语者,必定才学不浅。可以见教否?”黛玉笑道:“哪里什么才学?略通一二罢了。”林冲也笑道:“别想耍赖,我可是听到你笑了,必定是嫌弃水平不佳。”黛玉道:“我也不过作诗来顽,只是好些时间不曾与人谈诗,才忍不住发笑。”
林冲不禁想象了一下鲁智深文绉绉的模样,险些憋不住笑出声来:“这倒是,鲁师兄他们个个武艺高强,但都不像可以吟诗作对的人。”
黛玉忙抬头说道:“可别小瞧他们,大头领和三头领都是识字的,虽然不曾念过书,却悟性非凡,常常语出惊人呢!尤其是杨头领,毕竟中过武举,过了笔试,想必深藏不露,只是未得良机施展、不被伯乐赏识罢了。”又笑道:“方才叔叔吟的这首诗,只输在措词不美。可这作诗之事,遣词酌句并不算头等重要,应以立意为重,只要真情实感了便是好诗。作诗做人都是如此,讲究一个‘真‘字,切忌言清行浊、过分矫饰,依我看,叔叔的诗发自肺腑,一听便知诗人此时的心境,纵使平铺直叙,也足以动人。’’
林冲听了,心情大好,便道:“如此说来,我倒成了个大诗人。以往从没有人这般夸过,我也不常献丑,今日却不知为何,还想再作一首。”黛玉笑道:“只顾放开胆子去创作,若有我能指教的地方,只要叔叔不嫌弃,便一起讨论。”
两人一边走马观景,一边探讨诗书。林冲向来只爱舞枪弄棒,于读书识字上只是略胜常人,因过去只与武夫相处,故而相较之下不显优劣。如今与林黛玉稍加讨论,顿觉高下立判。原来如海夫妇将黛玉假充男儿教养,不使她裹小脚习女红,一心使她读书上学。林黛玉聪明清秀,仅五岁便念了四书,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之才,端的才高八斗,满腹文章。林冲敬佩读书人,因此对她愈发心爱珍惜。
当时二人已到主山顶上,把马拴好,走到武场上来。只见一片阔大地域,戈矛排列成林,上千名兵将正习武演阵,堆积着叠痕褶襞的红缎披肩像在陆地上飘扬的帆船,绯红色的手套色泽也很漂亮。军汉都系着反光耀目的腰带,佩刀别在腰间,移动时铿锵作响。眺目远望,一排排铠甲上覆盖着由繁密的铁片和柔软的日光两相触碰所构成的金膜。兵将所到之处,日光与刀鸣交混,显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生机。林黛玉正要说些什么,便听得有人朝这边呼唤。
只见迎面一位军汉走来,竟是一位少年将军:身穿一领明金孔雀绿锦战袍,腰间系着嵌山犀牛图案玉带,束着青色巾帻头巾,脑后两个纽丝小金环,脚蹬翠绿文武花靴。
真是:唇红齿白双眼俊,两眉入鬓常清,细腰宽膀似猿形。能骑乖劣马,爱放海东青。百步穿杨神臂健,弓开秋月分明,雕翎箭发迸寒星。人称小李广,将种是花荣。
端的这少年将军外貌极俊,仪表清朗,威风凛凛,当世无双。黛玉见了,料定此人必是那小李广花荣,早听许多人夸赞,果真名不虚传。
花荣见礼道:“心闲无事,正好向林教头讨教枪法。”又看了看林黛玉,说道:“想必这位便是林教头宝眷,不如且请林姑娘观武,做公正评判。”林冲欲言又止,犹豫一会儿,却道:“今日事忙,况且我这侄女晒不得,只得来日再与花将军比试。”
花荣脸色微变,待要说甚么,却又说不得甚么,思忖片刻,便与二人送别。黛玉看着花荣的背影,心里好是奇怪。
黛玉闲玩了一天,晚上回后山去睡了。
翌日,正歪在床上养息,那花娘子忽然来访,黛玉浑身酸痛,动弹不得,只好让出床位:“姐姐请坐。”花娘子便坐在床沿,问道:“看你是个身份不凡的千金,怎的院里一个人也没有?我都走到门口了,也没人为你报知,这是为何?”
黛玉便把当初与侍从们路过黄泥岗,被单独劫上二龙山的事情说了,又道:“山上女眷都是别人的妻女,怎能让她们来给我做仆人?要是去劫道掳人,抢个丫鬟上来,就更没人性了。起先我也很不自在,毕竟娇养惯了,可时间一长,倒也能逐渐自顾自理,不需麻烦别人。”花娘子道:“虽然如此,大家闺秀没几个可供使唤的丫鬟婆子,也实在不像话,若是传出去了,指定叫人取笑,失了体面。我明日便拨几个人来。”黛玉忙阻止道:“多谢姐姐爱惜,只是事出突然,我实在没有准备,等下次身体好些了,再与姐姐商议此事不迟。”
花娘子看她形体娇弱,玉肢慵懒,纤腰恹恹,大有不胜之态,竟看入了迷,半天才回神道:“哦哟,好可怜见的,我都不忍心为难你了。也罢,反正有我服侍你呢,也不急这一天两天。我姓花,叫做花宝燕,山东青州人氏,你是这山上第二个知道我名字的人。你呢?听你的口音,像是南方人。”
黛玉报了姓名与籍贯,因问道:“花容将军与秦将军指定知道你的名字,如何我便成了第二个?”宝燕冷笑道:“秦明?他还知道我是个女的就不错了!要是愿意过问,我就去烧高香!至于别人,哪里关心我的名字。不瞒你说,他们连我会射箭都不知道。”
黛玉微笑道:“姐姐百步穿杨,是我在山上第一个认识的神箭手。”宝燕笑道:“那算甚么,射个静物也能称得上神箭?你是没见过我骑射的本领。我若是个男人,看哥哥不自惭形秽么!”又携黛玉之手道,“其实我早听山上的人议论过你了,连军师都称赞不已,说你文笔优美,文采飞扬,必定是个内外兼修的才女。我虽然认得几个字,却没那个耐心和天分,因此羡慕你们这些才女。像你这般女子,落在重武轻文的山寨上,当真有些可惜!”
黛玉笑道:“据我看来,你已经是条理清晰、出口成章了,再静下心来多看几本书,岂不是做个允文允武的奇女子?”宝燕道:“哪有书呢,上山前便把过去的家当都弃了,上山后更是没那个福分。”黛玉道:“我把在二龙山时的行李都带来了,安置在后边那座书房里,一起去瞧瞧。”说罢,掀被下床来,宝燕赶紧扶住,携她一同去了后房。
当下开了门,打起帘子,果真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迎面一阵清苦药味拂来,又有墨韵缠绵,花香萦回。
花宝燕足足惊呆半晌,因问道:“当初你便是带着这些上二龙山的么?”黛玉道:“是上山后买的。”宝燕问道:“那些头领都没有意见?”黛玉答道:“我是带着家产离开江南的,吃穿用度都是自己花费。”
宝燕又问:“你不拈针线?”黛玉嗤的一声笑了:“做给谁呢?他们都是一套衣服、一双鞋子、一把武器,走遍四季,我还巴不得他们多爱干净些。要是山上有人问起来,他们反倒一脸茫然:‘要不是你说,洒家都忘了换新衣服新鞋子了。‘”说完,两人都笑岔了气。
忽然外头传来动静,两人一齐出门,便有丫鬟来报:“山寨新有人入伙,道是秦将军的表哥,请姑娘速去。”花宝燕跳起来喝道:“他的表哥,与我何干!又不是我的表哥!这时候倒想起家眷来了?还记得我是他浑家呢?老娘偏不去,看他怎的奈何我!”那人面露为难:“可他们还等着姑娘出去拜哥哥呢。”花宝燕当时骂将起来,黛玉连连好言相劝,方才罢了,依然赌气不肯去,自己去叫丫鬟侍候饭食了。
黛玉正要回屋去歇息时,却听得阮小七的声音,便停住脚步。
当时那阮小七蹦蹦跳跳来了,见了她便笑道:“山寨来新人了,马上要摆宴,走,一起去蹭吃蹭喝。”黛玉道:“人家才不至于落魄到要去蹭饭。”阮小七道:“那你不蹭便是,看着我吃可以么?”黛玉止不住笑道:“没事看你吃饭做什么?”阮小七笑道:“看久了就习惯了呗。提醒一下,只许看习惯哈,可不许看着看着就看上我。”
黛玉涨红了脸,上来便要抓他,举起小拳锤在他身上,努嘴说道:“你发疯了!”阮小七哈哈大笑,拉起她便走:“行吧行吧,别打了,你力气太大,痛死个人。要是这么死过去,待会儿没人给你划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