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转眼之间,杨如月已经八岁了。

    她这三年一直在族学勤勤恳恳的学习,熟悉了繁体字之后,她的进步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

    她如今字练得不错,族学之中的课业也学的差不多了。

    自从她展示出半年抵人家三年的天赋后,第二年开学许老先生就把她的座位安排到了杨如雅身旁。

    之后又被安排在了大堂兄杨骏身旁,如今大堂兄年满十二岁,即将从族学之中结业。

    杨如月申请了提前考核,打算跟着大堂兄一起结业。

    杨如月这个厉害的小妹妹激励了杨家其他人,杨如雅和杨泽都打算明年申请结业考核。

    明年他二人年满十一岁,提前了足足一年时间。

    杨家女性长辈们都十分欣喜,以杨颂为首的男性长辈们都暗自叹息。

    如月如此天资为何不是儿郎!!!

    不过虽有此念,杨家人也都深埋心间,就怕杨如月知道他们如此想心中难受。

    这两年杨如月按部就班的学习,自己倒是没遇到什么难处。

    让她感到为难的,是杨榆这个小胖子!

    这两年来,杨小胖是越来越胖了,她有心要控制他的体重,可是他吃少了就一直念叨饿。

    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杨如月也不敢老是饿着他,所以体重控制收效甚微。

    前一段时间她将此事写信告诉了便宜爹娘,想听听爹娘的建议。

    今日收到回信,爹娘建议让家中为杨小胖请一位武学师傅。

    便宜娘在信里说扎马步站桩最锻炼人了,杨小胖要是能坚持下来肯定会瘦。

    想了想,杨如月也颇为赞同,她一直看顾杨小胖也累,还不如让他跟着师傅去练。

    于是第二天杨如月就趁着早晨请安的时候在长辈们面前提了此事。

    “月姐儿正是赶巧了,正好大伯母近日在替你大哥哥物色武学师傅。”

    冯氏笑吟吟的说道。

    “你大哥哥即将从族学结业,虽说咱们家都是读书人,但是也不能不通骑射,你大伯母正准备帮他安排呢。”

    季老太太见杨如月似有不解,笑着为她解惑。

    听了季老太太如此说,杨如月道:“如此真是赶巧了,那就麻烦大伯母帮小榆一起安排了吧,正好也省了我的心。”

    大家都知道她一直想要弟弟减肥,听了这话都捂嘴笑了起来。

    “不麻烦,等找到师傅了,让榆哥儿一起跟着练就是了,我一定交代师傅看好他。”

    “一定要交代师傅对榆哥儿严厉一点,免得我们月丫头再为她弟弟操心。”季老太太也笑着叮嘱道。

    “哎~,儿媳谨遵老太太教诲。”冯氏笑着拉长音回复老太太。

    见冯氏逗趣儿,大家又都笑了起来。

    大伯母不愧管家理事多年,办事效率就是高。

    三日后,杨小胖就跟着杨骏去拜见武学师傅去了。

    这三日杨如月也没闲着,她跟杨骏通过了许老先生的测试,已正式从族学结业了。

    因为上午杨榆还需要去族学里进学,杨骏每日也只需要上两个时辰武学课程,所以冯氏就把教授武学的时间安排在了下午。

    杨榆小朋友上午去族学念书,下学后再跟着杨骏去练两个时辰的武,一天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

    从族学结业后杨如月也没闲着,因为杨如慧即将及笄了。

    女儿及笄是大事,冯氏更是为此准备了很长时间。

    杨如月跟大姐姐要好,大姐姐及笄她理所应当的去帮忙。

    说是去帮忙,实际上是杨如慧领着她学习。

    杨如慧的原话是这样的:“你学的快,姐姐正好多教教你。”

    杨如月真是切实体会了什么叫长姐如母。

    杨如慧的及笄礼十分盛大,武都之中与杨家和冯家交好的人家都来了。

    冯氏请了自己的的嫂嫂永安郡主作为正宾为杨如慧加笄。

    永安郡主是当今圣上的亲侄女,身份尊贵。

    冯氏请她来为杨如慧加笄,可见用心。

    及笄礼结束后,杨如月就真正的空下来了,如今她无事一身轻。

    杨如慧倒是闲不下来,及笄后不久,冯氏就经常带着她出门参加宴会。

    杨如月知道这是带着大姐姐去相看如意郎君。

    杨如慧说到底也才十五岁,放在前世也就是刚初中毕业。

    杨如月很难说服自己接受初中生结婚。

    于是她去试探祖母的口风,问祖母大姐姐什么时候会离开她们。

    祖母告诉她,若是顺利的话,大姐姐明年就会离开。

    可是明年大姐姐也才十六岁啊。

    “祖母,就不能让大姐姐多在家几年吗?”

    “傻丫头,你大姐姐聪慧懂礼,能管家能理事,这么好的闺女又不愁嫁,留在家里做什么?”

    听着祖母理所当然的口吻,杨如月罕见的没有接茬。

    季老太太以为她舍不得大姐姐,爱怜的摸了摸她的头。

    月影轩。

    杨如月在窗前坐了很久,从老太太处回来后她心里就一直闷闷的。

    窗外的竹枝一直在被风吹,摇摇晃晃的,一阵接一阵的沙沙声传入杨如月的耳中,让她觉得有些烦躁。

    她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无力感,大姐姐的事情她接受不了,但是却改变不了分毫。

    长辈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女子就要出嫁,听祖母的口气,只有‘差’的女子才会留在家中嫁不出去,仿佛只有嫁的越快,越能证明女子的优秀。

    可是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连发育都没有发育完全,怎么能够嫁人生子呢?

    杨如月很郁闷,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闷了两日。

    长辈们以为她是舍不得杨如慧,特意叫杨如慧去安慰她。

    杨如慧来的时候,就看到杨如月坐在窗边托着下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走近后见她还没有发觉,杨如慧轻轻唤了她一声。

    “月月。”熟悉又温柔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杨如月转头,就见大姐姐在自己身后笑吟吟的看着自己。

    “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杨如月没说话,她伸出双手,抱住了杨如慧的腰,把自己的头埋在她的怀里。

    见妹妹如此,杨如慧没再说话,只轻柔的回抱住了怀中的幼妹。

    “大姐姐,你一定要好好的,也一定会找到最适合的如意郎君。”

    杨如月的声音闷闷的传来。

    抚着杨如月的肩,杨如慧轻轻的的‘嗯’了一声。

    两姐妹就这样抱了好久。

    第二日,杨如月托二伯父找了几本棋谱给她。

    杨维听她想下棋,提议给她找个精通棋艺的师傅,不过杨如月拒绝了,只说想自己先研究研究。

    接下来的日子,杨如月一面琢磨棋艺,一面往杨如慧那里跑。

    祖母既然说大姐姐明年才会出嫁,那还剩的这一年,杨如月想多陪陪大姐姐。

    杨如慧不是日日都有空闲的,但只要她在家的时候,杨如月多半都凑在她身旁。

    如此三个月后,杨如慧的婚事定了下来。

    知道妹妹记挂,定下来后杨如慧第一个就告诉了杨如月。

    “恭喜大姐姐,定的是哪家?”

    “定的康宁郡王。”

    杨如月想了想,问道:“康宁郡王是不是上次帮姐姐加笄的那位永安郡主的侄子呀?”

    当时冯氏介绍永安郡主的时候她听了一耳朵,对这位康宁郡王有点印象。

    “对,康宁郡王是淳亲王独子,自从淳亲王和王妃过世后,康宁郡王多由永安郡主照拂。”

    “永安郡主主动提起康宁郡王后,母亲仔细询问过郡主,郡主说这位王爷性子温和,待人和善,与我定是性情相投。”

    杨如慧给妹妹细细讲述。

    “姐姐见过这位郡王了吗?”

    “母亲和郡主安排我们见过一面。”

    “姐姐以为如何?”

    “傻妹妹,见一面能看出什么来,不过确实如郡主所说,这位郡王待人温和。”

    “祖父和大伯父可有说什么?”

    “母亲将此时告知了祖父和父亲,他们二位也去打探过,都说郡王很好,眼下已经互换信物了。”

    杨如月问题很多,杨如慧都一一回复。

    看着满眼柔和的大姐姐,杨如月站起身来,端正的向杨如慧行了一礼。

    “大姐姐,妹妹恭喜姐姐得此良缘,望大姐姐既康且乐,幸福美满。”

    杨如慧回了杨如月一礼。

    “妹妹也要健康成长,姐姐愿妹妹长乐未央,万事胜意。”

    杨如慧出嫁的日子定在了明年六月,还有八个月的时间准备。

    冯氏这段时间格外的忙碌,不仅要管家理事,还要准备杨如慧成亲的一干事宜。

    看着日渐消瘦的冯氏,老太太都有些心疼,所以冯氏提出想拜托刘氏去帮忙的时候,老太太一口答应了下来。

    刘氏本就是出身商贾,算账采买是一把好手,两妯娌齐心协力,两边都稳定了下来。

    家里孙子辈的这第一场亲事,倒是拉进了两妯娌之间的距离。

    杨如慧如今都在自己院子里绣嫁衣,既然想要多陪着大姐姐,杨如月也跟着杨如慧学刺绣,想要帮着大姐姐做一些。

    杨如雅为了明年能提前从族学结业,一直都在努力,但如今大姐姐即将出嫁,她熬了几个晚上,为大姐姐绣了一个龙凤呈祥的盖头。

    杨骏和杨泽送了姐姐自己珍藏的名家字画,杨锡给大姐姐搜罗了一把好琴。

    便宜爹娘得了好东西都送到月影轩来了,杨榆小朋友挑挑拣拣,送了大姐姐一整块品相完好的虎皮。

    大姐姐成亲的日子越来越近,杨如月在心里筹谋的事情也即将开始实施。

章节目录

不是皇女,但谋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烟波新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烟波新雨并收藏不是皇女,但谋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