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
“什么呀。”
“王后分封诸子姓宗亲,分了足足二十个方国。”
“你们看天上,今日罗网有写。”
“庙堂之策,居然能在此处出现。”
“好像是封神那天以后,就能看了。咱几个别大惊小怪的,咱可是朝歌之民,不是四方蛮夷。”
朝歌城,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件大事。
大商,并未有分封宗室为方国之主的先例。
各路方国诸侯,几乎都是当年联合进攻夏桀的盟友部落发展而来。
子姓宗亲所居大宅之一,国相闻仲宣读完诏书,这一家十几口人皆谢恩。
家主是先王的堂弟,在放奴一事中表现突出,十分配合,所以他是唯一一个被封在南赡部洲的国主,乃侯爵国。
其余十九家,除了没有武装抗拒放奴,所以侥幸活命,但也没有主动投诚王后,则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全数要前往北俱芦洲,在鬼方国附近的烟瘴之地讨生活。
家家恨不能哭出血泪,但他们怂啊,为了不被王后趁机杀死,还是得操持人马物资,离开朝歌。
“不是二十个方国,是四十个哩。”
“咦,您这是胡说呢,先王去后,朝歌城血流成河,哪里还得有那么多家子姓贵人。”
“真的是四十,您忘了各地子姓镇守们。”
“咦,这么算还真是。”
议论之声熙熙攘攘,随着风,从朝歌城,传到了陈塘关。
“干嘛呢嘛?咋这些人围着?都仰着头看啥呢,这是。”
“咱们总兵的夫人,被朝歌的王后封为国主喽。”
“真的假的,殷夫人居然当国主了?”
“那可不呗,殷夫人,乃子姓贵人,自然可以做国主。”
“嘛?真的假的。”
“你抬头看罗网啊,哟呵,你是不是瞎,那诏书你看不懂,意思还不是一看就明白。”无论识字与否,只要是通过罗网发布的公文,所有人族都能理解意思。
“那以后,咱们就是,就是齐国人喽!”
“这下,老祭祀不用担心户籍的事儿了,咱们都是齐国人了。”之前安置在陈塘关外村落的人,都不能落陈塘关户籍。
大家都对户籍很重视,大概跟之前是奴隶出身有关,迫切需要官面上对人身自由的肯定。
因为大商有严格规定,关隘就是关隘,有内无外。罗网在上,一切清晰可见,李总兵不敢给他们这些新增户落关内籍,只能落个东海人族部落籍贯。
这种部落籍贯,还不如北俱芦洲的鬼方国籍贯听起来好。
“咱们以后能做国人喽,不是野人喽,王后千秋万岁。”欢呼声在各个村落的祭坛响起,大家围在一起,跳起欢快的祭祀之舞。
“女人做国主,如何使得。”有不和谐的声音传出。
“边上待着去,你不想当国人,就滚蛋,滚出陈塘关去,别影响我们。”马上就有人骂回去。
国人和野人在待遇上差距可大了,他们分地都没有关内人分的多,祭坛也没有关内的大,最重要的是城墙。
成为国人之后,他们的村落才会变得更大,有更多人,就能有劳力去修建雄伟的城墙,他们才能住进安全的城池。
城池之上的罗网,也比村落的更坚实。
“殷夫人赐予了我们符箓,让我们的妻子平安,还能生下健康的孩子,她做国主,我们都服气。”这是从能力和贡献角度,讲道理的。
“对,我们要当国人,不当部落野人了,殷夫人合该做国主。”这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摆事实的。
浩荡的呼声,掩盖了一丝半缕的不和谐。
谁念着百姓,百姓就会自发地把他捧起来。
陈塘关总兵府
“娘是国主了,那我是太子咯,吾乃哪吒三太子!”哪吒一蹦一跳,围着敖丙转圈圈。
昨日还在嚎哭,敖丙哄了半夜。
今日睡醒,便已能玩能笑了。
真是个小孩子,敖丙好脾气的任由他拉着手,由着他撒欢。
他的心神有一半在混沌珠里,虽然杨二哥进去才三日,实则已在里面闭关三年。
回想那日,二哥说姐姐尚在,敖丙不知怎的,总会想起这句话,还偷偷和哪吒分享了这个秘密。两人都心中有所期颐,约定保密。
自五日大祭后,东海龙神敖广从圣母庙直接回了东海,神神秘秘,不知去做什么。连小儿子敖丙,都暂时寄养在了人族兄弟李靖家里。
本来给孩子找了老师,结果老师自己拜师了,领了师门任务一去不返。留了个课程表,那叫一个满档。
敖丙每日都有好好学习,哪吒也只能跟着他一起学,不然自己玩也没劲。
事实证明,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好的学习搭子。
李靖与夫人,正在厅堂会见其余两位镇守总兵。
“我等正是为关隘外村落的百姓而来,请夫人,不,请齐候接纳他们吧。”一位头发花白的镇守恭敬叩首,说道。
“苏总兵请起,当不得您如此大礼。”殷夫人眼睛肿着,还有点睁不开,连忙扶起叩首的老人。这是老相识了,都是守望相助的关系,并非不熟悉的陌生人。
“我等东胜神州东海沿线关隘,只有知子夫人您一位宗室,也只有一个宗室齐国,关隘外村落的百姓便全托付于您了。”另一位邓总兵也连忙说道。
东胜神州的宗室不给力,子姓都快断绝了,只留下几位宗女。
知子,是旁人对殷夫人的尊称,子是她的姓,殷为氏,知是名字的一部分。
实际上,旁人称呼应该是子夫人,但是东胜神州这一脉离开朝歌太久了,从三代前,宗女出嫁后,也不再用子姓称夫人了。
“素知,咱们东海三关受命,一同划定齐国边境,便再往南靠一靠吧。”李靖拱手,与夫人说道。
素知是殷夫人的名字。
殷夫人为难之处,正是因为海岸线太长,若是这么划分,齐国会成为一个大长条,不好守卫。
“咱家还有仨太子呢,不怕守不过来。”李靖提及三个儿子。
殷夫人想到随后封国还会切割给儿子,也就罢了,“只是,儿子若要继承封国,得跟我姓。”
李靖……
东胜神州,子姓镇守调零,殷夫人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
不仅是殷夫人,此次分封的四十诸子中,有十名是子姓宗女。
朝歌
王后目送一队又一队子姓宗亲离开朝歌,他们也几乎将庙堂中没清干净的反对派一网打尽。
那些顽固的、隐藏的、潜伏的不稳定因素,被带走了大半,包括子姓贵人畜养的那些修士、异士、妖精等等。
毕竟封出去的方国都还在莽荒中,需要他们自己开垦争夺,不将能带走的能人都带走,到了那边连活命都是问题。
洪荒四大部洲太大了,人族占据的还不到半数。
将来,他们也不可能再回朝歌了,便是砖瓦木头都不能留下,全部带走。
北俱芦洲大妖封印一事,他们并不知晓,将来却会是扛住第一道防线的人。
毕竟,那是实打实的封地方国,他们是去当家做主的。
不愿去,是不愿意去。
一旦建设起来,谁也不会放弃基业返回朝歌来,除非确定回来能当人皇。
大殿之上,国相站在中间奏报。
“娘娘,各处子姓镇守皆已到位,总兵们配合移交村落百姓。以陈塘关为例,已将这些年新增的东海户籍,均移入齐国。我大商国人,短短几日新增数以十万计,且还在增加。”闻仲高声报喜,人口就是国力。
“这是足以告慰祖先的功绩,国相劳苦功高。”王后说道,“有功总兵,皆要有封赏。”
“臣不敢居功,皆是娘娘高瞻远瞩在先,群臣用力之故。王后圣明。”闻仲先说佩服王后计策,又附和王后,配合着把功劳分给大家。
转而,闻仲又说道“只是宗室稀少,如此这般,已将有功绩的宗女都分封各处。但,四方之内仍有总兵上书,说自己关外的部落无处安置,请求开放关隘。”
群臣鸦雀无声,听着王后与国相唱一出双簧。这样的场景,只有三代之前有过的。毕竟先王和他的父王,都是被群臣联合压制的。
“国相以为如何。”王后不动声色,反问道。
“臣以为,各处关隘皆身负军机要务,不可与抚民官混同,开放关隘不可,当另设城池安置百姓。”
“如何另设。”大臣傅说站了出来,免得双簧不好唱下去,朝中并未有总兵和宗室之外的外任高官。
洪荒太过广袤了,只一个南赡部洲,还是四洲中最小的,大商治理起来已捉襟见肘。
地大,人少,治理成本中,只有通讯是倚仗罗网降了下来。
“当再封功高德厚之子姓宗亲。”闻仲回,这是夏以来一贯的做法,守不住的地方让同姓去开垦。
“如何再寻觅宗亲,前期已经寻遍。”傅说问。
“臣听闻,四方亡故于保民之事的宗室镇守中,尚有宗室之未亡人和幼子,可承方国。”
“幼子,如何理政,如何服众。”
“臣以为,当以宗室之妻为方国之主。”闻仲拜。
“臣以为,当以其中德才兼备之女,方可为方国之主。”傅说拜。
“臣等附议。”庙堂之中留到现在的,不是亲信,也是人精。
其他异类要么死了,要么都被安排到,去往开辟北俱芦洲新方国的路上。
这项议题在大朝中通过,确认了宗室未亡人继承爵位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朝中有心人都明白,这是王后在铺路。
世间功劳之大,莫过于···。
“听闻,国相已拜截教金灵圣母为师。”傅说问道。
“不错。”闻仲答道。
“截教仙人入世者众,众说纷纭,难以掌控,不利于庙堂。未知国相可有妙计,抑制一二。”傅说又问。
朝中臣子,继续听第二场双簧。
国相闻仲取出一份锦帛之书,“此乃截教大师伯多宝真人手书契约,即日便会传入罗网,规范众仙言行。”
傅说第一个传看,高呼截教真人乃仁义之师。
王后高居上首,注视着朝中大臣,将细微的变化都纳入思量。
人族不能不学习,但苦于没有那么多老师,截教仙人补足了短板,虽有不妥之处,也无可奈何。
“传术传法不传道,开蒙以人神之约为本,以天条、律令、礼法为辅,行教化之事,待功德圆满,再回转东海金鳌岛。”
众臣齐声称颂多宝真人,无量功德。
今日殿议二事,皆大欢喜。
朝歌城外圣母庙
多宝于庙外稽首,“请西岳神女道友一见。”
“杨婵见过多宝真人,请入内。”
圣母庙内祭祀们各行其是,并未察觉两位大罗金仙正在此地盘桓。
多宝向大商王后询问继任者的行踪,王后请他留下手书契约后,便返回后殿祭祀人道,将多宝所求之事告知。
杨婵本欲离开朝歌,接到效法娘娘传音后,感叹寸心姐姐料事如神,算到多宝真人会是第一个来寻的。
她应允了与多宝一见,便定在朝歌外的圣母庙。
“道友,此番化身前来朝歌,不知有何要事,可是有寸心的消息,她是否当真入灭。”多宝迫不及待的问道。
杨婵不紧不慢,表现得甚为有礼,一双眼睛却肆无忌惮地打量着这位截教大师兄。
只见多宝真人头戴金冠,面庞方正,神色庄重,双目炯炯有神,仿佛能看穿世间诸般虚妄。
身形高大魁梧,着一袭不知材质的道袍,腰系丝绦,佩戴玉牌,既有修道者的清逸,又不失威严,气场沉稳而强大。
按照人族圣人执念一脉传承之法,最了解上一位传人的,一定是本代。
但是多宝一见杨婵,便知晓这位西岳神女真身不在此处,虽可见其眉间传承印痕,不是真身当面,却难辨真假。
“这庙中寸心的真名,怎会是龙傲天?”多宝指着墙壁上刺目的三个大字,根本不相信那是龙女真名。
世人不可能在圣人座下撒谎,寸心出入碧游,从未以龙傲天之名拜会圣人。
杨婵静静矗立,她能感觉到,即便在圣母庙中,仍有数道目光投了过来,悄悄穿进庙顶毫光,想知道二人在说什么。
寸心姐姐的真名,令诸多大能耿耿于怀。
杨婵的身份,也因寸心生死难辨,变得存疑了。
料到今日如此,杨婵特意调整了毫光的防护程度,让来人皆能满载而归。
“道友着相了。”杨婵挥了挥袖子,轻声说道。
多宝一怔,他不善于猜哑谜。
“道友请看。”杨婵于虚空一抓,一丝红线被她抓在手上。
多宝心中一净,连日以来的不明急切之感顿去,他看向那红线,“这是劫数?”
红丝如絮,似断非断,似连非连。
修道之人,对此并不陌生,正是情劫。
“道友所言不错,此乃寸心姐姐的情劫。”杨婵将那纤细红线用寸心姐姐留下的功德化去,如此,劫数已了。
修无情道的,天克情劫。
寸心姐姐看人真准,这多宝真人果然发现了这缕劫数,来找我化解来了。
我再跟他聊聊情劫的事儿,让天上地下的大伙都明白明白,知道知道我们这一脉的弱点。
“此物竟能纠缠大罗金仙?”多宝不敢置信,大罗金仙眼中的世界,是没有秘密的,一切劫数因果,清晰明了,除非……
“这是我家圣人逸散的劫数所致,雷同于诅咒,我等执念传人难免沾染。”杨婵没有打机锋,直接了当地说道。
人族圣人以情入道,因果使然,故而……
“情劫难渡,执念不消。”多宝喃喃,“缘何,寸心的情会落于我身上。”
杨婵发现他可能理解错了,急忙要打断多宝的联想,“道友误会了,这是劫数。重点是劫,不是情。寸心姐姐的劫数,也并非道友一人。”预感要坏,等会吧您哪,别脑补太多。
东海初见,陈塘关上空话功德,碧游宫得师弟,弱水见人心,封神日方寸大乱,见真名心急如焚。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多宝并未听进去杨婵后面的话,喃喃自语间,往昔场景历历在目。
一身灵力不断波动,气息一时上升,一时下降,仿佛有所悟,又仿佛已入障。
他转身看向庙外,“情?劫?我?寸心?有教无类,德披苍生。我知道去哪里寻了。”说完便不见了踪影。
什么情况,他悟道了?
不对啊,杨婵看着那么多情劫红线凭空而生,自多宝真人体内钻出,乱七八糟的延伸至不知何处,这是劫数滋生啊。
我刚把寸心姐姐留的那一丝劫数给拔出来,多宝真人怎么就自生情劫了。
寸心姐姐不会成了你的劫吧?这剧本错了啊!
大罗金仙多宝真人,您修的什么道啊,都到这个份上了,快斩尸了,还这么容易入劫,您合适么。
您这劫数落哪里都好,别落她身上啊。
等会儿,不对啊。他跑了,我后面的戏跟谁唱啊。杨婵伸出手,只是徒劳地拉了一把空气。
你就不能等我说完,再跑嘛。
寸心姐姐,你好像料错了多宝真人的心思。你特意留的那一缕劫数,好像不是人家来找我的原因啊。
这三两句话,抵不过人家生了一大把红丝啊。
你的劫数是拿功德消了,他的劫数来了。
他那么多的情劫都是冲着谁,不打紧。问题是,他要去哪里寻你啊。
不行,杨婵觉得多宝的情况不太正常,得追上去,不能让他这么走了,万一他为劫数所迷,造下杀孽,就遭了。
虽然杨婵来朝歌的确实是一尊化身,法器却是实打实的。
催动宝莲灯,杨婵追着多宝真人的气息而去。
碧游宫
通天教主闭上眼,本不欲多管,弟子自有因果了断。
突兀,又睁开眼。
“老师,公明来了。”外门大弟子赵公明入内拜见。
“速去东海,拦截你大师兄,将他带回金鳌岛。”
玉虚宫
太乙和玉鼎在殿门外等,两人盘膝打坐,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殿内玉清圣人想起那沉睡之人,情劫难渡,尔何时能悟。
殿门缓缓打开,太乙与玉鼎惊醒,急忙入内。
“师父,寸心真死了吗?”太乙浑然不知自己徒弟哪吒,被敖丙安抚了,已经从悲伤之中走了出来。
他还以为小娃娃哪吒还在嚎哭中,心中焦急。
“汝等返回东海,自然知晓。”
凌霄宝殿
王母之道,因天条之故,有些混乱,暂时闭关。
玉帝召集众神,提及王母、瑶姬皆已不能履职,意欲封自己的十个儿子、八个女儿为神,掌管欲界六重天、□□十八重天。
以太白金星李长庚为首的玉帝心腹,皆赞同。
毕竟,十大金乌乃是玉帝王母采日之精华,孕育万载后所生,居住在汤谷,生来便是金仙。
八位仙女则是月之精华与星辰精粹所育,千载而生,在瑶池修炼,虽则是天仙,也比大部分生灵修为高。
若没有南极长生大帝跳出来,把着天条,非得问十位太子与八位公主有何功绩能封神。大天尊言出法随,这事儿自然就成了。
神,什么时候这么难封了。
大天尊闹了个没脸,南极施施然走了,众神也都退去,该干嘛干嘛,只有倒霉的太白金星和卷帘大将被留了下来。
“南极老儿,仰仗天条,肆无忌惮。”李长庚估摸着玉帝大天尊的心思,先出口抱怨。
立场得站稳。
“十太子与八公主出身高贵,法力超群,如何不能为神。南极以功德说事,我天庭众神初时亦无功德,也都封神了。”李长庚张嘴,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顿叭叭叭。
卷帘听着不是滋味,“长庚你记错了,咱们封神之前,都有随大天尊激战妖族东天庭来着,有大功的。”
李长庚脸色有点发青,他看了看卷帘,算了,他不是故意的。
“想那南极老儿,有何功德可封大帝。”他想了想,换了个方向。
“哎呀,你忘啦,咱们那时候都吃过仙翁分发的丹药,不然怎么快速恢复法力啊。”卷帘耿直,帮貌似选择性失忆的同僚,回忆当年大战的细节。
李长庚:不提丹药,大家还是好朋友。
老天知道,那些丹药是南极拿什么炼制的。为了拔出丹药带来的丹毒,自己耗费了多少功德啊。
太白金星本要顺着大天尊的意思胡乱说几句,预备想当个佞臣,被好友卷帘大将耿直地一力阻止。
“好了好了,长庚之心朕已知晓,说点有用的。”玉帝一甩袖子,“天书可曾寻到。”
“陛下,自龙女宣称入灭,天书便不知所踪。臣无能,不曾寻到,请陛下处罚。”李长庚心里叹气,这一茬是过不去了。
龙女行事看似直爽简单,实则诡计多端。
所行之事,一环套一环,若不思量也就三两三,一旦想的深了,山呼海啸挡不住。
事到如今,李长庚都不敢肯定她死没死。
既然南极仙翁说她入灭了,那应该是没死才对。
秉持着对手说的,我们都要反对的态度,李长庚自行假设她就是没死,隐藏在暗处,不可不防。
南极老儿,自上古并肩作战之时便是如此,一心只为阐教兴衰,心里哪有他们这些出生入死的同僚啊。
他把自己的顾虑一说,玉帝也觉得有理。
必须得腾出一手,应对她突然杀出。
倒不是玉帝有多顾忌一个大罗金仙,主要是她牵连着圣人,又与她那些先辈不同。
这位龙女做事是出人意表,冬天一锤子,夏天才看见落哪儿。
要不是人族有个圣人,要不是一开始没看明白,他早就下手了。
还想取天书封神,做梦去吧。
不打的朝歌人皇跪地上叫爹,他都枉为三界之主。
这执念一脉,本独木难支,容忍一二也就罢了,左不过最多几十年就得换人。
上古一个天地大誓,夏商之交一个人神之约,忍一忍,自然就没了。
跟蜉蝣计较个什么。
她们还都是纯粹的人族主义者,自视本族为天地主角,树敌无数,跟哪方大势力关系都有限。
阐教、截教,自五帝之后,也避世而居,不沾因果了。人教,更是再不见踪影。
人族不仅孤独,还越发虚弱,脊梁一旦给他打断了,就先让人皇降格,管我叫爹。再徐徐图之,过不了几个千年,人族修道之路都能自断。
再有妖族时不时跳出来搞事,他们自己应付不了,可不得把天庭当靠山,万事都要求神明保佑,那才是予取予求,天庭无往不利的时候。
玉帝被刺激的不轻,心想,到那时,自己的道果成熟,三界自然再添一位真正的圣人,如何不是皆大欢喜。
可那敖寸心,不按照常理出牌,居然裹挟截教,请动了阐教,把龙族拉上战车,还放出所有生灵欲念,让他们加速进化,完全不顾及这里面得利的还有妖族。完全不知道顾全大局,只为了一族兴衰罢了。
寸心这一套组合拳,打乱了玉帝数个会元的布局。
南极上天,把王母的道也搅和乱了。
少了得力臂助,玉帝也很烦。
取来昊天镜,他心有所感,看向朝歌城外圣母庙,杨婵与多宝正在叙话。
“这情劫是什么,连大罗都逃不了?”卷帘戳了戳同僚好友。
李长庚无奈,给不学无术但记性不错的好友解释,“人族圣人历情劫而不渡,沉睡至今。她所斩三尸中,执念一脉因故皆要渡劫,多有因情入灭者。”
“那多宝这怎么回事?”卷帘看不懂,“他怎么也被劫数缠上了。”
“这我也不清楚,按理说应该是龙女历劫才对,可龙女没渡劫啊,莫非她就在多宝去的地方?”李长庚猜测,总不能是多宝这么大年纪了还会自己横生情念,要渡劫吧。
“长庚爱卿,你去汤谷寻小金乌,一起找那多宝道人,一来拿天书,二来引杨婵入劫,三来为小金乌寻积攒功德之法。”玉帝抛来昊天镜,“有此宝在,可不惧天机遮掩,不惧太阳金焱。”
李长庚应诺,怀抱昊天镜退下。
“卷帘,你去瑶池传召八位公主前来。”
卷帘应诺退下。
不多时,便有八位仙女前来。
大公主名为绛女,身着红衣,乃大火星之精孕育,出生时有九天神鸟为伴。
二公主名为苹女,身着皂衣,乃八风星之精孕育,能控八方之风,调节冷暖。
三公主名为姮女,身着白衣,乃太阴星之精孕育,执掌太阴之气。
四公主名为心女,身着绿衣,乃天玑星之精孕育,手持雷霆。
五公主名为青女,身着青衣,乃天权星之精孕育,有玉露瓶。
六公主名为静女,身着素衣,乃地候星之精孕育,有霞光披风。
七公主名为巧女,身着素衣,乃白虎星之精孕育,有霓虹彩练。
八公主名为织女,身着彩衣,乃星汉之精孕育,能编织云雾。
玉帝言道,近日来星河之中的星云不断出现异动,若其失序,洪荒外部的混沌力量便会逸入,导致星河屏蔽混沌之气的功效衰减。需得精心梳理,方可保星河稳定、洪荒安宁。
帝命八位公主离开瑶池清修之地,前往群星之间,采光编织,制作天衣,梳理云气,积攒功德。
八女应诺,前往星河。
“什么呀。”
“王后分封诸子姓宗亲,分了足足二十个方国。”
“你们看天上,今日罗网有写。”
“庙堂之策,居然能在此处出现。”
“好像是封神那天以后,就能看了。咱几个别大惊小怪的,咱可是朝歌之民,不是四方蛮夷。”
朝歌城,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件大事。
大商,并未有分封宗室为方国之主的先例。
各路方国诸侯,几乎都是当年联合进攻夏桀的盟友部落发展而来。
子姓宗亲所居大宅之一,国相闻仲宣读完诏书,这一家十几口人皆谢恩。
家主是先王的堂弟,在放奴一事中表现突出,十分配合,所以他是唯一一个被封在南赡部洲的国主,乃侯爵国。
其余十九家,除了没有武装抗拒放奴,所以侥幸活命,但也没有主动投诚王后,则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全数要前往北俱芦洲,在鬼方国附近的烟瘴之地讨生活。
家家恨不能哭出血泪,但他们怂啊,为了不被王后趁机杀死,还是得操持人马物资,离开朝歌。
“不是二十个方国,是四十个哩。”
“咦,您这是胡说呢,先王去后,朝歌城血流成河,哪里还得有那么多家子姓贵人。”
“真的是四十,您忘了各地子姓镇守们。”
“咦,这么算还真是。”
议论之声熙熙攘攘,随着风,从朝歌城,传到了陈塘关。
“干嘛呢嘛?咋这些人围着?都仰着头看啥呢,这是。”
“咱们总兵的夫人,被朝歌的王后封为国主喽。”
“真的假的,殷夫人居然当国主了?”
“那可不呗,殷夫人,乃子姓贵人,自然可以做国主。”
“嘛?真的假的。”
“你抬头看罗网啊,哟呵,你是不是瞎,那诏书你看不懂,意思还不是一看就明白。”无论识字与否,只要是通过罗网发布的公文,所有人族都能理解意思。
“那以后,咱们就是,就是齐国人喽!”
“这下,老祭祀不用担心户籍的事儿了,咱们都是齐国人了。”之前安置在陈塘关外村落的人,都不能落陈塘关户籍。
大家都对户籍很重视,大概跟之前是奴隶出身有关,迫切需要官面上对人身自由的肯定。
因为大商有严格规定,关隘就是关隘,有内无外。罗网在上,一切清晰可见,李总兵不敢给他们这些新增户落关内籍,只能落个东海人族部落籍贯。
这种部落籍贯,还不如北俱芦洲的鬼方国籍贯听起来好。
“咱们以后能做国人喽,不是野人喽,王后千秋万岁。”欢呼声在各个村落的祭坛响起,大家围在一起,跳起欢快的祭祀之舞。
“女人做国主,如何使得。”有不和谐的声音传出。
“边上待着去,你不想当国人,就滚蛋,滚出陈塘关去,别影响我们。”马上就有人骂回去。
国人和野人在待遇上差距可大了,他们分地都没有关内人分的多,祭坛也没有关内的大,最重要的是城墙。
成为国人之后,他们的村落才会变得更大,有更多人,就能有劳力去修建雄伟的城墙,他们才能住进安全的城池。
城池之上的罗网,也比村落的更坚实。
“殷夫人赐予了我们符箓,让我们的妻子平安,还能生下健康的孩子,她做国主,我们都服气。”这是从能力和贡献角度,讲道理的。
“对,我们要当国人,不当部落野人了,殷夫人合该做国主。”这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摆事实的。
浩荡的呼声,掩盖了一丝半缕的不和谐。
谁念着百姓,百姓就会自发地把他捧起来。
陈塘关总兵府
“娘是国主了,那我是太子咯,吾乃哪吒三太子!”哪吒一蹦一跳,围着敖丙转圈圈。
昨日还在嚎哭,敖丙哄了半夜。
今日睡醒,便已能玩能笑了。
真是个小孩子,敖丙好脾气的任由他拉着手,由着他撒欢。
他的心神有一半在混沌珠里,虽然杨二哥进去才三日,实则已在里面闭关三年。
回想那日,二哥说姐姐尚在,敖丙不知怎的,总会想起这句话,还偷偷和哪吒分享了这个秘密。两人都心中有所期颐,约定保密。
自五日大祭后,东海龙神敖广从圣母庙直接回了东海,神神秘秘,不知去做什么。连小儿子敖丙,都暂时寄养在了人族兄弟李靖家里。
本来给孩子找了老师,结果老师自己拜师了,领了师门任务一去不返。留了个课程表,那叫一个满档。
敖丙每日都有好好学习,哪吒也只能跟着他一起学,不然自己玩也没劲。
事实证明,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好的学习搭子。
李靖与夫人,正在厅堂会见其余两位镇守总兵。
“我等正是为关隘外村落的百姓而来,请夫人,不,请齐候接纳他们吧。”一位头发花白的镇守恭敬叩首,说道。
“苏总兵请起,当不得您如此大礼。”殷夫人眼睛肿着,还有点睁不开,连忙扶起叩首的老人。这是老相识了,都是守望相助的关系,并非不熟悉的陌生人。
“我等东胜神州东海沿线关隘,只有知子夫人您一位宗室,也只有一个宗室齐国,关隘外村落的百姓便全托付于您了。”另一位邓总兵也连忙说道。
东胜神州的宗室不给力,子姓都快断绝了,只留下几位宗女。
知子,是旁人对殷夫人的尊称,子是她的姓,殷为氏,知是名字的一部分。
实际上,旁人称呼应该是子夫人,但是东胜神州这一脉离开朝歌太久了,从三代前,宗女出嫁后,也不再用子姓称夫人了。
“素知,咱们东海三关受命,一同划定齐国边境,便再往南靠一靠吧。”李靖拱手,与夫人说道。
素知是殷夫人的名字。
殷夫人为难之处,正是因为海岸线太长,若是这么划分,齐国会成为一个大长条,不好守卫。
“咱家还有仨太子呢,不怕守不过来。”李靖提及三个儿子。
殷夫人想到随后封国还会切割给儿子,也就罢了,“只是,儿子若要继承封国,得跟我姓。”
李靖……
东胜神州,子姓镇守调零,殷夫人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
不仅是殷夫人,此次分封的四十诸子中,有十名是子姓宗女。
朝歌
王后目送一队又一队子姓宗亲离开朝歌,他们也几乎将庙堂中没清干净的反对派一网打尽。
那些顽固的、隐藏的、潜伏的不稳定因素,被带走了大半,包括子姓贵人畜养的那些修士、异士、妖精等等。
毕竟封出去的方国都还在莽荒中,需要他们自己开垦争夺,不将能带走的能人都带走,到了那边连活命都是问题。
洪荒四大部洲太大了,人族占据的还不到半数。
将来,他们也不可能再回朝歌了,便是砖瓦木头都不能留下,全部带走。
北俱芦洲大妖封印一事,他们并不知晓,将来却会是扛住第一道防线的人。
毕竟,那是实打实的封地方国,他们是去当家做主的。
不愿去,是不愿意去。
一旦建设起来,谁也不会放弃基业返回朝歌来,除非确定回来能当人皇。
大殿之上,国相站在中间奏报。
“娘娘,各处子姓镇守皆已到位,总兵们配合移交村落百姓。以陈塘关为例,已将这些年新增的东海户籍,均移入齐国。我大商国人,短短几日新增数以十万计,且还在增加。”闻仲高声报喜,人口就是国力。
“这是足以告慰祖先的功绩,国相劳苦功高。”王后说道,“有功总兵,皆要有封赏。”
“臣不敢居功,皆是娘娘高瞻远瞩在先,群臣用力之故。王后圣明。”闻仲先说佩服王后计策,又附和王后,配合着把功劳分给大家。
转而,闻仲又说道“只是宗室稀少,如此这般,已将有功绩的宗女都分封各处。但,四方之内仍有总兵上书,说自己关外的部落无处安置,请求开放关隘。”
群臣鸦雀无声,听着王后与国相唱一出双簧。这样的场景,只有三代之前有过的。毕竟先王和他的父王,都是被群臣联合压制的。
“国相以为如何。”王后不动声色,反问道。
“臣以为,各处关隘皆身负军机要务,不可与抚民官混同,开放关隘不可,当另设城池安置百姓。”
“如何另设。”大臣傅说站了出来,免得双簧不好唱下去,朝中并未有总兵和宗室之外的外任高官。
洪荒太过广袤了,只一个南赡部洲,还是四洲中最小的,大商治理起来已捉襟见肘。
地大,人少,治理成本中,只有通讯是倚仗罗网降了下来。
“当再封功高德厚之子姓宗亲。”闻仲回,这是夏以来一贯的做法,守不住的地方让同姓去开垦。
“如何再寻觅宗亲,前期已经寻遍。”傅说问。
“臣听闻,四方亡故于保民之事的宗室镇守中,尚有宗室之未亡人和幼子,可承方国。”
“幼子,如何理政,如何服众。”
“臣以为,当以宗室之妻为方国之主。”闻仲拜。
“臣以为,当以其中德才兼备之女,方可为方国之主。”傅说拜。
“臣等附议。”庙堂之中留到现在的,不是亲信,也是人精。
其他异类要么死了,要么都被安排到,去往开辟北俱芦洲新方国的路上。
这项议题在大朝中通过,确认了宗室未亡人继承爵位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朝中有心人都明白,这是王后在铺路。
世间功劳之大,莫过于···。
“听闻,国相已拜截教金灵圣母为师。”傅说问道。
“不错。”闻仲答道。
“截教仙人入世者众,众说纷纭,难以掌控,不利于庙堂。未知国相可有妙计,抑制一二。”傅说又问。
朝中臣子,继续听第二场双簧。
国相闻仲取出一份锦帛之书,“此乃截教大师伯多宝真人手书契约,即日便会传入罗网,规范众仙言行。”
傅说第一个传看,高呼截教真人乃仁义之师。
王后高居上首,注视着朝中大臣,将细微的变化都纳入思量。
人族不能不学习,但苦于没有那么多老师,截教仙人补足了短板,虽有不妥之处,也无可奈何。
“传术传法不传道,开蒙以人神之约为本,以天条、律令、礼法为辅,行教化之事,待功德圆满,再回转东海金鳌岛。”
众臣齐声称颂多宝真人,无量功德。
今日殿议二事,皆大欢喜。
朝歌城外圣母庙
多宝于庙外稽首,“请西岳神女道友一见。”
“杨婵见过多宝真人,请入内。”
圣母庙内祭祀们各行其是,并未察觉两位大罗金仙正在此地盘桓。
多宝向大商王后询问继任者的行踪,王后请他留下手书契约后,便返回后殿祭祀人道,将多宝所求之事告知。
杨婵本欲离开朝歌,接到效法娘娘传音后,感叹寸心姐姐料事如神,算到多宝真人会是第一个来寻的。
她应允了与多宝一见,便定在朝歌外的圣母庙。
“道友,此番化身前来朝歌,不知有何要事,可是有寸心的消息,她是否当真入灭。”多宝迫不及待的问道。
杨婵不紧不慢,表现得甚为有礼,一双眼睛却肆无忌惮地打量着这位截教大师兄。
只见多宝真人头戴金冠,面庞方正,神色庄重,双目炯炯有神,仿佛能看穿世间诸般虚妄。
身形高大魁梧,着一袭不知材质的道袍,腰系丝绦,佩戴玉牌,既有修道者的清逸,又不失威严,气场沉稳而强大。
按照人族圣人执念一脉传承之法,最了解上一位传人的,一定是本代。
但是多宝一见杨婵,便知晓这位西岳神女真身不在此处,虽可见其眉间传承印痕,不是真身当面,却难辨真假。
“这庙中寸心的真名,怎会是龙傲天?”多宝指着墙壁上刺目的三个大字,根本不相信那是龙女真名。
世人不可能在圣人座下撒谎,寸心出入碧游,从未以龙傲天之名拜会圣人。
杨婵静静矗立,她能感觉到,即便在圣母庙中,仍有数道目光投了过来,悄悄穿进庙顶毫光,想知道二人在说什么。
寸心姐姐的真名,令诸多大能耿耿于怀。
杨婵的身份,也因寸心生死难辨,变得存疑了。
料到今日如此,杨婵特意调整了毫光的防护程度,让来人皆能满载而归。
“道友着相了。”杨婵挥了挥袖子,轻声说道。
多宝一怔,他不善于猜哑谜。
“道友请看。”杨婵于虚空一抓,一丝红线被她抓在手上。
多宝心中一净,连日以来的不明急切之感顿去,他看向那红线,“这是劫数?”
红丝如絮,似断非断,似连非连。
修道之人,对此并不陌生,正是情劫。
“道友所言不错,此乃寸心姐姐的情劫。”杨婵将那纤细红线用寸心姐姐留下的功德化去,如此,劫数已了。
修无情道的,天克情劫。
寸心姐姐看人真准,这多宝真人果然发现了这缕劫数,来找我化解来了。
我再跟他聊聊情劫的事儿,让天上地下的大伙都明白明白,知道知道我们这一脉的弱点。
“此物竟能纠缠大罗金仙?”多宝不敢置信,大罗金仙眼中的世界,是没有秘密的,一切劫数因果,清晰明了,除非……
“这是我家圣人逸散的劫数所致,雷同于诅咒,我等执念传人难免沾染。”杨婵没有打机锋,直接了当地说道。
人族圣人以情入道,因果使然,故而……
“情劫难渡,执念不消。”多宝喃喃,“缘何,寸心的情会落于我身上。”
杨婵发现他可能理解错了,急忙要打断多宝的联想,“道友误会了,这是劫数。重点是劫,不是情。寸心姐姐的劫数,也并非道友一人。”预感要坏,等会吧您哪,别脑补太多。
东海初见,陈塘关上空话功德,碧游宫得师弟,弱水见人心,封神日方寸大乱,见真名心急如焚。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多宝并未听进去杨婵后面的话,喃喃自语间,往昔场景历历在目。
一身灵力不断波动,气息一时上升,一时下降,仿佛有所悟,又仿佛已入障。
他转身看向庙外,“情?劫?我?寸心?有教无类,德披苍生。我知道去哪里寻了。”说完便不见了踪影。
什么情况,他悟道了?
不对啊,杨婵看着那么多情劫红线凭空而生,自多宝真人体内钻出,乱七八糟的延伸至不知何处,这是劫数滋生啊。
我刚把寸心姐姐留的那一丝劫数给拔出来,多宝真人怎么就自生情劫了。
寸心姐姐不会成了你的劫吧?这剧本错了啊!
大罗金仙多宝真人,您修的什么道啊,都到这个份上了,快斩尸了,还这么容易入劫,您合适么。
您这劫数落哪里都好,别落她身上啊。
等会儿,不对啊。他跑了,我后面的戏跟谁唱啊。杨婵伸出手,只是徒劳地拉了一把空气。
你就不能等我说完,再跑嘛。
寸心姐姐,你好像料错了多宝真人的心思。你特意留的那一缕劫数,好像不是人家来找我的原因啊。
这三两句话,抵不过人家生了一大把红丝啊。
你的劫数是拿功德消了,他的劫数来了。
他那么多的情劫都是冲着谁,不打紧。问题是,他要去哪里寻你啊。
不行,杨婵觉得多宝的情况不太正常,得追上去,不能让他这么走了,万一他为劫数所迷,造下杀孽,就遭了。
虽然杨婵来朝歌的确实是一尊化身,法器却是实打实的。
催动宝莲灯,杨婵追着多宝真人的气息而去。
碧游宫
通天教主闭上眼,本不欲多管,弟子自有因果了断。
突兀,又睁开眼。
“老师,公明来了。”外门大弟子赵公明入内拜见。
“速去东海,拦截你大师兄,将他带回金鳌岛。”
玉虚宫
太乙和玉鼎在殿门外等,两人盘膝打坐,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殿内玉清圣人想起那沉睡之人,情劫难渡,尔何时能悟。
殿门缓缓打开,太乙与玉鼎惊醒,急忙入内。
“师父,寸心真死了吗?”太乙浑然不知自己徒弟哪吒,被敖丙安抚了,已经从悲伤之中走了出来。
他还以为小娃娃哪吒还在嚎哭中,心中焦急。
“汝等返回东海,自然知晓。”
凌霄宝殿
王母之道,因天条之故,有些混乱,暂时闭关。
玉帝召集众神,提及王母、瑶姬皆已不能履职,意欲封自己的十个儿子、八个女儿为神,掌管欲界六重天、□□十八重天。
以太白金星李长庚为首的玉帝心腹,皆赞同。
毕竟,十大金乌乃是玉帝王母采日之精华,孕育万载后所生,居住在汤谷,生来便是金仙。
八位仙女则是月之精华与星辰精粹所育,千载而生,在瑶池修炼,虽则是天仙,也比大部分生灵修为高。
若没有南极长生大帝跳出来,把着天条,非得问十位太子与八位公主有何功绩能封神。大天尊言出法随,这事儿自然就成了。
神,什么时候这么难封了。
大天尊闹了个没脸,南极施施然走了,众神也都退去,该干嘛干嘛,只有倒霉的太白金星和卷帘大将被留了下来。
“南极老儿,仰仗天条,肆无忌惮。”李长庚估摸着玉帝大天尊的心思,先出口抱怨。
立场得站稳。
“十太子与八公主出身高贵,法力超群,如何不能为神。南极以功德说事,我天庭众神初时亦无功德,也都封神了。”李长庚张嘴,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顿叭叭叭。
卷帘听着不是滋味,“长庚你记错了,咱们封神之前,都有随大天尊激战妖族东天庭来着,有大功的。”
李长庚脸色有点发青,他看了看卷帘,算了,他不是故意的。
“想那南极老儿,有何功德可封大帝。”他想了想,换了个方向。
“哎呀,你忘啦,咱们那时候都吃过仙翁分发的丹药,不然怎么快速恢复法力啊。”卷帘耿直,帮貌似选择性失忆的同僚,回忆当年大战的细节。
李长庚:不提丹药,大家还是好朋友。
老天知道,那些丹药是南极拿什么炼制的。为了拔出丹药带来的丹毒,自己耗费了多少功德啊。
太白金星本要顺着大天尊的意思胡乱说几句,预备想当个佞臣,被好友卷帘大将耿直地一力阻止。
“好了好了,长庚之心朕已知晓,说点有用的。”玉帝一甩袖子,“天书可曾寻到。”
“陛下,自龙女宣称入灭,天书便不知所踪。臣无能,不曾寻到,请陛下处罚。”李长庚心里叹气,这一茬是过不去了。
龙女行事看似直爽简单,实则诡计多端。
所行之事,一环套一环,若不思量也就三两三,一旦想的深了,山呼海啸挡不住。
事到如今,李长庚都不敢肯定她死没死。
既然南极仙翁说她入灭了,那应该是没死才对。
秉持着对手说的,我们都要反对的态度,李长庚自行假设她就是没死,隐藏在暗处,不可不防。
南极老儿,自上古并肩作战之时便是如此,一心只为阐教兴衰,心里哪有他们这些出生入死的同僚啊。
他把自己的顾虑一说,玉帝也觉得有理。
必须得腾出一手,应对她突然杀出。
倒不是玉帝有多顾忌一个大罗金仙,主要是她牵连着圣人,又与她那些先辈不同。
这位龙女做事是出人意表,冬天一锤子,夏天才看见落哪儿。
要不是人族有个圣人,要不是一开始没看明白,他早就下手了。
还想取天书封神,做梦去吧。
不打的朝歌人皇跪地上叫爹,他都枉为三界之主。
这执念一脉,本独木难支,容忍一二也就罢了,左不过最多几十年就得换人。
上古一个天地大誓,夏商之交一个人神之约,忍一忍,自然就没了。
跟蜉蝣计较个什么。
她们还都是纯粹的人族主义者,自视本族为天地主角,树敌无数,跟哪方大势力关系都有限。
阐教、截教,自五帝之后,也避世而居,不沾因果了。人教,更是再不见踪影。
人族不仅孤独,还越发虚弱,脊梁一旦给他打断了,就先让人皇降格,管我叫爹。再徐徐图之,过不了几个千年,人族修道之路都能自断。
再有妖族时不时跳出来搞事,他们自己应付不了,可不得把天庭当靠山,万事都要求神明保佑,那才是予取予求,天庭无往不利的时候。
玉帝被刺激的不轻,心想,到那时,自己的道果成熟,三界自然再添一位真正的圣人,如何不是皆大欢喜。
可那敖寸心,不按照常理出牌,居然裹挟截教,请动了阐教,把龙族拉上战车,还放出所有生灵欲念,让他们加速进化,完全不顾及这里面得利的还有妖族。完全不知道顾全大局,只为了一族兴衰罢了。
寸心这一套组合拳,打乱了玉帝数个会元的布局。
南极上天,把王母的道也搅和乱了。
少了得力臂助,玉帝也很烦。
取来昊天镜,他心有所感,看向朝歌城外圣母庙,杨婵与多宝正在叙话。
“这情劫是什么,连大罗都逃不了?”卷帘戳了戳同僚好友。
李长庚无奈,给不学无术但记性不错的好友解释,“人族圣人历情劫而不渡,沉睡至今。她所斩三尸中,执念一脉因故皆要渡劫,多有因情入灭者。”
“那多宝这怎么回事?”卷帘看不懂,“他怎么也被劫数缠上了。”
“这我也不清楚,按理说应该是龙女历劫才对,可龙女没渡劫啊,莫非她就在多宝去的地方?”李长庚猜测,总不能是多宝这么大年纪了还会自己横生情念,要渡劫吧。
“长庚爱卿,你去汤谷寻小金乌,一起找那多宝道人,一来拿天书,二来引杨婵入劫,三来为小金乌寻积攒功德之法。”玉帝抛来昊天镜,“有此宝在,可不惧天机遮掩,不惧太阳金焱。”
李长庚应诺,怀抱昊天镜退下。
“卷帘,你去瑶池传召八位公主前来。”
卷帘应诺退下。
不多时,便有八位仙女前来。
大公主名为绛女,身着红衣,乃大火星之精孕育,出生时有九天神鸟为伴。
二公主名为苹女,身着皂衣,乃八风星之精孕育,能控八方之风,调节冷暖。
三公主名为姮女,身着白衣,乃太阴星之精孕育,执掌太阴之气。
四公主名为心女,身着绿衣,乃天玑星之精孕育,手持雷霆。
五公主名为青女,身着青衣,乃天权星之精孕育,有玉露瓶。
六公主名为静女,身着素衣,乃地候星之精孕育,有霞光披风。
七公主名为巧女,身着素衣,乃白虎星之精孕育,有霓虹彩练。
八公主名为织女,身着彩衣,乃星汉之精孕育,能编织云雾。
玉帝言道,近日来星河之中的星云不断出现异动,若其失序,洪荒外部的混沌力量便会逸入,导致星河屏蔽混沌之气的功效衰减。需得精心梳理,方可保星河稳定、洪荒安宁。
帝命八位公主离开瑶池清修之地,前往群星之间,采光编织,制作天衣,梳理云气,积攒功德。
八女应诺,前往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