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兵府
哪吒拉住敖丙的胳膊,小心看了看周围,爹不在院子练剑,应该在书房,一时半会出不来。
他低声嚷嚷,“敖丙,今天娘去巡视了,不在家。咱们玩点刺激的,怎么样。”
敖丙一听,就知道哪吒想玩什么。他觉得不妥,婶娘不让他们在院子里放火玩水。
但是哪吒开口了,还不停地围着他转。他嘴角微微上扬,故作无奈地点点头。
要是婶娘回来要骂人,自己就顶上去挨骂好了。
哪吒兴致勃勃,一蹬风火轮,“嗖” 地飞了起来,在空中转着圈,带起一串火星子。
敖丙同样飞了起来,混沌珠滴溜溜转,双手一挥,一股清澈的海水化为龙形,追着哪吒跑,间或水火相交便带起一阵水雾。
有一股调皮的小水流,总要去挠哪吒痒痒,逗的他哈哈直笑。
突然听到敲门声,敖丙赶紧叫住哪吒,“有人来了,咱们去开门。”
哪吒和小水流玩的正开心,假装没听到敖丙的声音。
敖丙抿抿唇,手上一使劲儿,水龙把哪吒团团围了起来,“哪吒,快下来,咱们去看看谁来了。让客人等久了,不礼貌。”
哪吒突然被浇了一脸水,他也不生气,从风火轮上跳了下来,讨好的去拉敖丙的手,还摇了摇。
敖丙无奈的收回水龙,宠溺地弯腰帮哪吒擦脸。
虽然从破壳算,敖丙还要小一点。
但是哪吒还是小孩子模样,敖丙已经是少年了。他深受李靖夫妇照顾疼爱,总觉得自己有一份看顾哪吒的责任。
哪吒一生下来,从未吃过苦,也未受过罪,是父母师父捧着长的。性子虽随了殷夫人,看上去是个脾气暴躁的酷小孩,却少了几分悲苦中才会生长出的执拗不甘。私底下对着一起长大的敖丙,十分爱撒娇,而且很好哄。
打开门,门外站着赵公明和三宵姐妹。
“敖丙见过云姑姑、碧姑姑、琼姑姑。”小龙一愣,连忙抱拳见礼。
敖丙反而在明了自己的身份后,成长的更加细腻,心思也更深了。
“姑姑们好,我是哪吒。”哪吒仰着脸,咧着嘴笑,大眼睛咕噜噜转。“姑姑们真好看,和我娘一样美丽。”
在某些时候,哪吒的嘴巴很甜的。
琼霄和碧霄一见这穿着大红肚兜的小娃娃,就心生喜欢,“他夸咱们呢,小小年纪嘴巴真甜。”
两人觉得,得给这娃娃准备一份,嗯,大兄说的见面礼。
“这是我等兄长,你叫赵师伯便是。”云霄对敖丙说完,又与大兄说道,“这是敖丙,申师弟的弟子。”
“敖丙见过赵师伯。”小龙连忙拜见,他师父入门还短,没见全师门中人。
“伯伯好,我是哪吒。”哪吒换个方向仰着脸,“伯伯真高大,真英武,和我爹一样威风。”
既然是敖丙的长辈,哪吒一定会好好表现,不能让敖丙丢脸。
赵公明哈哈大笑,连连说好,一人给了一把金弓。
“多谢赵师伯。”敖丙收起金弓,毕恭毕敬道谢。
“谢谢伯伯,哪吒喜欢这把弓。”他走上去拉着赵公明的手,“伯伯,哪吒也有礼物送给你。”
敖丙诧异,但不阻止。一般情况下,哪吒想干什么,他都觉得行。
“不必了,不必了,伯伯心领了。”赵公明怎么好意思要孩子的爱物,连连表示不用。
这孩子太可人疼了,真懂事儿。
“要的,要的,师公说了,谁送给哪吒弓箭作礼物,就让哪吒把这手串送给他。”哪吒从随身携带的皮囊里,取出一串光明灿烂的手串来,上面有十二颗莹莹如玉的珠子。
这还是上次跟师父去玉虚宫,从师公老人家手上得来的宝贝。
哪吒是个不藏私不贪财的好孩子,既然师公嘱咐了,他定然会做的。
“师伯,哪吒的师父乃是阐教太乙真人。”敖丙见哪吒说起他师公,连忙给介绍了他的师承,以免冲撞圣人。
赵公明一听,此乃阐教圣人之意,便将那手串取了过来,没想到那手串一到他手中便自动散开。
十二颗珠子排成一行,大放光明,竟然引动了他身上的本命法宝,二十四颗定海神珠。
须臾,光芒大盛,三十六颗定海神珠交相辉映,彩光漫天。定海珠圆润剔透,幽光流转,仿若将沧海深处最原始的水之精魄凝于其中,蕴含着无尽海力,又似藏着万物初始的生命萌动。其光并非单纯的绚丽夺目,而是带着一种温润且深邃的质感,恰似水之包容、生之柔和。这些光芒相互交织、缠绕,于天地间勾勒出一副道图,似在演绎水的循环往复、生命的周而复始。
良久,宝珠光芒渐敛,归于平静,
“大兄,今日集齐三十六颗定海神珠,已达天罡圆满之数,日后道途顺畅,定可逢凶化吉。”云霄喜笑颜开,为大兄贺。
当日老师赐宝时,便说过这定海神珠虽威力强大,乃是先天灵宝,却有一缺憾,便是无有灵宝之道,不全定数。
当时云霄力劝大兄,不要选此宝为本命法宝,以防将来不测之忧。
但是赵公明心性豁达,不以为意,他就喜欢这套法宝,便这么用了多年。
门外的大动静,惊动了在书房中伏案的李靖。
朝歌连续不断的有大动静,各地镇守总兵都盯着中枢来的公文,使劲儿分析。
他走出来时,正看见一个黑面虬髯的汉子,脑后三十六颗定海神珠大放光明,抱着他儿子哪吒,揉着小孩的头哈哈大笑。
敖丙重新给两边做介绍,礼数周全,温文尔雅。
李靖看看敖丙,又看看搂着金弓,稀罕地咧着大嘴笑的哪吒。
只觉得当初夫人怀胎三年,果然是影响了孩子。
明明哪吒还要大几天,行事却比敖丙差这么多。
李靖想的多,真让他管教哪吒,他还不如殷夫人下得去手。
赵公明是个很会交朋友的人,送上六样实在的礼品不说,还把哪吒与敖丙一顿夸,把个小哪吒夸出了花,夸的李靖脸都发红了。
听说总兵府中没有仆役,他还特意让分身从关内酒家叫了一桌席面来。
他是老主顾,又是送总兵府。
酒家不敢怠慢,赶着马车来送餐。
李靖总兵干了多年,还是一副耿直做派。
初时却也不习惯赵公明这般客气周到,但被一位大罗金仙如此礼遇,尤其是对方这般夸奖喜爱自己的儿子,不多时,两人便已称兄道弟起来。
哪吒被父亲安排去酒窖里拿陈酿来,敖丙不放心陪着一起去了。
“敖丙,你看看这些坛子,咱们拿哪个,要不喝一口试试。”哪吒偷偷摸摸想尝一尝,他是个爱尝试的孩子。
“不行,不行,婶娘说了小孩子不能喝酒。”敖丙抓着哪吒不放手,“叔叔说是拿陈酿,咱们搬最里面的。”
哪吒撇撇嘴,敖丙不让他做的事,他就不会去做了。
便与敖丙一起,把最里面的十坛酒运了出来。
那坛子上的数字最大,定然是最陈的。
酒坛上,赫然写着七十五。
前院中厅,李靖与赵公明相对而坐。
李靖率先端起酒杯,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说道:“久闻赵兄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赵公明哈哈一笑,声如洪钟,大手一挥端起酒杯,“贤弟客气,当浮一大白!”
说罢,两人仰头一饮而尽。
赵公明:今天这酒,够劲儿。
李靖:这味道,有点熟悉,好像是军营里用的。
酒过三巡,便顾不上酒的味道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各自的修行感悟,聊到天下大势,越聊越投机,仿佛相识多年的老友。
不知不觉,酒已喝了大半,两人的话语依旧滔滔不绝,不时有笑声在夜空中回荡。
院子里,云霄与两个妹子在看哪吒玩他新得的金弓。
哪吒脚踏风火轮,大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双手紧紧握住弓身,将弓拉了起来,嘴里念念有词,“敖丙,看我威猛不。”
随后,他猛地松开弓弦,“嗖” 的一声,一支无形的箭射向了天空。
一只金雕,应声而落。
敖丙立即鼓掌,给他竖起大拇指。
哪吒兴奋地大声欢呼,“中啦!” 他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充满了童真与活力,那模样别提有多得意了。
三宵看着哪吒玩耍,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被他的快乐所感染。
“哪吒,你喜欢踢毽子不。”琼霄逗小孩儿。
“喜欢,哪吒喜欢踢毽子,姑姑。”哪吒踩着风火轮,落到琼霄身前。
琼霄身材高挑,一袭红袍加身,长袖轻飘间,自有一股灵动之气散发出来。“你看这个毽子喜欢不。”摊开手,一只五彩斑斓的毽子露了出来。
这只毽子由三种神鸟的羽毛精制而成,每一根都蕴含着神秘的力量。
羽毛分别取自青鸾、鸿鹄与花翎鸟,三种神鸟的特质相互交融。
云霄一怔,这个直率的二妹爱憎分明的紧,这是真喜欢哪吒,竟然连自家坐骑的羽毛都拔下来给人家玩。
毽子的主体是青鸾的羽毛,那如天空般澄澈的青色,柔软顺滑,仿佛天边的云朵,灵动且充满生机。
毽子顶端,几缕鸿鹄的白羽穿插其中,坚韧而富有弹性。
毽子底部,则是花翎鸟那色彩斑斓的羽毛。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绿的像翠玉,每一种颜色都鲜艳夺目,这些光泽不断变幻,仿佛将世间最美好的色彩都汇聚在了一起。
碧霄见了,这琢磨着给自己也做一个吧。
三只坐骑神鸟,瑟瑟发抖中。
哪吒眼睛亮晶晶的,大声喊道:“敖丙,看我先来一脚!”
说罢,他高高跃起,右脚如闪电般踢出,毽子瞬间飞了出去。哪吒还特意在半空摆了一个臭屁的造型,才落在地上。
那毽子上的青鸾羽毛闪烁着青色光芒,鸿鹄的白羽在风中轻轻颤动,花翎鸟的羽毛则绽放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将整个院落都映衬得绚丽夺目。
敖丙嘴角上扬,不慌不忙地侧身,用膝盖稳稳地接住毽子。
毽子在他膝盖上轻轻跳动,接着,敖丙用力一顶,毽子再次飞向高空。
哪吒和敖丙就这样你来我往,配合得默契十足。
他们时而高高跃起,时而急速转身,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耍帅与美感。
哪吒在耍帅、臭屁、显摆,可惜人太小,看着就是可爱。
敖丙在展现动作与姿态的美感,圆融内敛,力道十足。
毽子在他们之间穿梭飞舞,光芒不断闪烁,引得屋内喝酒正酣畅的李靖与赵公明,也出来观看。
“大兄,你看我这毽子,比你那金弓如何。”琼霄带着小骄傲,那金弓就是个玩具。这毽子可是实打实用的宝贝,用她们家三神鸟的翎羽做的,结实得很。
“就是,就是,大兄,哪吒可是给你补足了本命法宝之数,你可不能小气。”碧霄也跟着帮腔,“哪吒还用那金弓射落了金雕呢,你看。”
赵公明与李靖对饮,俩人都没用灵力祛除酒气,刻意喝的多了。
云霄也看向大兄,哪吒所赠十二颗定海神珠,虽则一看便是元始师伯提前布局,但由哪吒送出,因果大了。
一把金弓可还不得,便是加上这只毽子,也哪儿都不到哪儿。
“对,对,看我只顾着与贤弟饮酒,竟是差点误了大事。我这还有一宝物,要赠与哪吒。”赵公明大手一挥,拍了拍自己的后脑勺。
一颗定海珠大放光芒,吐出一物来。
“如今大兄已从富有二十四海变成三十六海了,能让他称一声宝物的,定然不是凡物。哪吒,你可看好了。”琼霄急忙说道,她既然看这孩子顺眼,就不能让他吃亏。
定海神珠,每一颗都是一海。
草堂
下课以后,杨家三人与十天君打了招呼,便回家去了。
夕阳洒下融融金光,将杨家的小院照得暖烘烘的。
小院不大,却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处处透着生活的温情。
一进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东南角那片规整的药圃。药圃里,各类草药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柴胡细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与阳光嬉戏;白术那巴掌大的叶子层层叠叠,相互交错,为地面投下一片片斑驳的阴影;还有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艾草,叶片上的绒毛在日光下闪烁着微光,凑近细闻,满是清新的草本气息 。
杨天佑平日里精心照料着这片药圃,他熟知每一株草药的习性,也盼望着它们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院子的另一边,是瑶姬悉心打理的花圃。这里繁花似锦,五彩斑斓,如同被打翻的颜料盘。娇艳欲滴的牡丹,花瓣层层簇拥,红的似火,粉的如霞,每一朵都骄傲地绽放着,彰显着雍容华贵;淡雅的雏菊星星点点散布其中,白色的花瓣围绕着金黄的花蕊,宛如一张张纯真的笑脸;还有几株攀援在木架上的蔷薇,花朵簇拥在一起,微风拂过,花枝轻颤,花瓣簌簌飘落,像是下起了一场花雨
不远处的屋檐下,挂着几串晾晒的草药,它们在风中轻轻晃动,和着满院的花香、药香,交织出一种独特而迷人的味道。
瑶姬身着浅粉罗裙,端坐在庭院的石桌前,专注地修剪花枝,眉眼间尽是温柔。不远处,杨天佑一袭青衫扎在腰间,正在侍弄着园中的草药,时不时抬手擦一擦额头的薄汗。
杨天佑死而复生之后,便对草药、丹药等极为上心,同曾为仙女的夫人学了不少知识。
抬眸望向瑶姬,他的嘴角不自觉上扬,朗声道:“夫人,你看这柴胡,今年长得极好,日后定能派上大用场。”
心想,只要多晒些时日,磨成药粉,日后夫人若是头疼脑热,也能派上用场,护她安康。
瑶姬闻声,转过头来,眼中含笑,轻声应道:“可不是,相公医术精湛,有了这些草药,定能帮到更多的人。”
杨天佑连连点头,心里满是自豪,能被夫人认可,便是最大的成就。
过了一会儿,瑶姬轻轻起身,走到井边,打了一桶清水,正准备给修剪好的花枝换水。
杨天佑见状,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快步走过去,接过水桶,笑着说:“夫人,这粗活我来做就好。”
自从瑶姬失了仙骨做了凡人,杨天佑便包揽了家里的各种活计,半点儿苦不肯让夫人吃。
瑶姬微微嗔怪道:“就你会心疼人,不过是提桶水,难不倒我的。”
话虽如此,她还是将水桶递到杨天佑手中,又拿着帕子给他擦汗,两人相视而笑。
回到石桌前,瑶姬继续修剪花枝,杨天佑则坐在一旁,帮她整理着剪下来的枝叶。
瑶姬心血来潮,似有所感,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看着杨天佑,问道:“相公,你说婵儿在北俱芦洲过得可好?”
杨天佑微微一怔,随即握住瑶姬的手,安慰道:“夫人放心,婵儿懂事又聪慧,定能照顾好自己的。”
瑶姬轻轻点头,反握住杨天佑的手,两人再次相视一笑。
夫妻二人成婚多年,又历经生死,依旧如胶似漆,即便已经生育了三个孩子,每日也和过二人世界一般。
修剪完花枝,瑶姬站起身来,舒展了一下腰身。
杨天佑也跟着起身,走到她身后,轻轻为她捏肩,温柔地说:“夫人辛苦了。”
瑶姬脸上泛起红晕,笑着说:“有相公在,我哪会辛苦。”
两人就这样依偎在一起,享受着这宁静而甜蜜的时光,默契在眉眼间、话语中流淌。
这时,一阵微风吹过,瑶姬下意识地轻轻咳嗽了两声。
杨天佑像是早就预料到一般,立刻转身走进屋内,不一会儿就端出一杯热气腾腾的姜茶,递到瑶姬手中,关切地说:“夫人,风有些凉,喝口姜茶暖暖。”
瑶姬接过姜茶,轻抿一口,暖意瞬间涌上心头。
两人无需言语,一个小小的举动,便尽显多年夫妻的深厚默契。
另一边,杨蛟扎着利落的发髻,穿着短打衣衫,正挥舞着石锁。
他身形魁梧壮实,每一次发力,肌肉都高高隆起。汗水顺着他的额头不断滑落,打湿了衣衫,可他浑然不觉,心中还在琢磨着明日要在学堂教授孩子们的课程。
父母那边,他看也不看,反正夫妻两人也总当他这个大儿子不存在,随时随地腻腻歪歪。
男子汉大丈夫,沉溺于儿女之情。杨蛟偷偷撇撇嘴,反正我不会学父亲的。
就在这时,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从院外传了进来。“爹,娘,大哥,我回来啦!”那熟悉的声音瞬间打破了小院的宁静。
瑶姬缓缓站直身体,抬起头,眼中先是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紧接着泪水夺眶而出。“婵儿,真的是你吗?”
放下茶盏,她脚步踉跄地朝着院门奔去。
杨天佑脸上满是惊喜与激动,快步跟在瑶姬身后。
杨蛟更是将石锁一扔,大步流星地冲了过去。
“妹妹!”他一把将杨婵抱了起来,原地转了好几个圈,爽朗的笑声在小院上空回荡。“好家伙,可把你盼回来咯,都两年没见了!”
杨婵被大哥抱得双脚离地,仿佛小时候一样,伸直手臂,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哈哈哈哈,大哥,快放我下来!”
瑶姬走上前,轻轻拍了下杨蛟:“你这孩子,慢点儿,别吓着婵儿。” 说着,她拉过杨婵的手,细细打量,心疼地哽咽。
杨婵摸了摸鼻子,娇声娇气的喊娘,喊爹。
若有人见了这场面,定然不相信此女是修无情道的。
一家人簇拥着走进院子,杨蛟兴奋地说道:“妹妹,你不在家这两年,家里可发生了不少事儿呢!”
杨天佑笑着点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瑶姬眼中满是慈爱,又有些担忧,细问杨婵在北俱芦洲诸事。
“娘,莫要担心,孩儿并未擅离职守,这里只是一具功德分身,本体还在封地呢。”杨婵看出母亲欲言又止之事,忙解释道。
杨天佑与杨蛟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瑶姬听闻,放下心来,又想起功德分身不易得,拉着杨婵转了一圈,“吾儿已是大罗金仙?”
杨婵点点头。
瑶姬见此,想起一事,又去触碰女儿眉间,只见一抹红痕浮现,泪水便落了下来。
“夫人这是怎么了?”杨天佑见瑶姬再度落泪,慌了手脚。
“我是高兴的,高兴的。”为人母后,瑶姬方知,其实孩子们不用太有出息,平安就好啊。
杨婵见母亲如此,心中叹了口气,面上却一点没露出来,还是娇俏小姑娘的样子,逗着爹娘大哥说笑。
小院里,又重新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
一家人围坐,杨婵兴奋地分享着在外的见闻。
说到有趣的地方,杨天佑和瑶姬相视一笑,默契地为杨婵添上茶水。
杨蛟则听得入神,时不时插几句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瑶姬看着热闹的一家人,悄悄往杨婵碗里夹菜,杨天佑留意到这一幕,也默默给瑶姬递去一个温暖的眼神。
此刻,无需多余言语,一家人的幸福与亲密在欢声笑语中弥漫开来 。
突兀的,杨婵似有所感,看向总兵府的方向。
哪吒拉住敖丙的胳膊,小心看了看周围,爹不在院子练剑,应该在书房,一时半会出不来。
他低声嚷嚷,“敖丙,今天娘去巡视了,不在家。咱们玩点刺激的,怎么样。”
敖丙一听,就知道哪吒想玩什么。他觉得不妥,婶娘不让他们在院子里放火玩水。
但是哪吒开口了,还不停地围着他转。他嘴角微微上扬,故作无奈地点点头。
要是婶娘回来要骂人,自己就顶上去挨骂好了。
哪吒兴致勃勃,一蹬风火轮,“嗖” 地飞了起来,在空中转着圈,带起一串火星子。
敖丙同样飞了起来,混沌珠滴溜溜转,双手一挥,一股清澈的海水化为龙形,追着哪吒跑,间或水火相交便带起一阵水雾。
有一股调皮的小水流,总要去挠哪吒痒痒,逗的他哈哈直笑。
突然听到敲门声,敖丙赶紧叫住哪吒,“有人来了,咱们去开门。”
哪吒和小水流玩的正开心,假装没听到敖丙的声音。
敖丙抿抿唇,手上一使劲儿,水龙把哪吒团团围了起来,“哪吒,快下来,咱们去看看谁来了。让客人等久了,不礼貌。”
哪吒突然被浇了一脸水,他也不生气,从风火轮上跳了下来,讨好的去拉敖丙的手,还摇了摇。
敖丙无奈的收回水龙,宠溺地弯腰帮哪吒擦脸。
虽然从破壳算,敖丙还要小一点。
但是哪吒还是小孩子模样,敖丙已经是少年了。他深受李靖夫妇照顾疼爱,总觉得自己有一份看顾哪吒的责任。
哪吒一生下来,从未吃过苦,也未受过罪,是父母师父捧着长的。性子虽随了殷夫人,看上去是个脾气暴躁的酷小孩,却少了几分悲苦中才会生长出的执拗不甘。私底下对着一起长大的敖丙,十分爱撒娇,而且很好哄。
打开门,门外站着赵公明和三宵姐妹。
“敖丙见过云姑姑、碧姑姑、琼姑姑。”小龙一愣,连忙抱拳见礼。
敖丙反而在明了自己的身份后,成长的更加细腻,心思也更深了。
“姑姑们好,我是哪吒。”哪吒仰着脸,咧着嘴笑,大眼睛咕噜噜转。“姑姑们真好看,和我娘一样美丽。”
在某些时候,哪吒的嘴巴很甜的。
琼霄和碧霄一见这穿着大红肚兜的小娃娃,就心生喜欢,“他夸咱们呢,小小年纪嘴巴真甜。”
两人觉得,得给这娃娃准备一份,嗯,大兄说的见面礼。
“这是我等兄长,你叫赵师伯便是。”云霄对敖丙说完,又与大兄说道,“这是敖丙,申师弟的弟子。”
“敖丙见过赵师伯。”小龙连忙拜见,他师父入门还短,没见全师门中人。
“伯伯好,我是哪吒。”哪吒换个方向仰着脸,“伯伯真高大,真英武,和我爹一样威风。”
既然是敖丙的长辈,哪吒一定会好好表现,不能让敖丙丢脸。
赵公明哈哈大笑,连连说好,一人给了一把金弓。
“多谢赵师伯。”敖丙收起金弓,毕恭毕敬道谢。
“谢谢伯伯,哪吒喜欢这把弓。”他走上去拉着赵公明的手,“伯伯,哪吒也有礼物送给你。”
敖丙诧异,但不阻止。一般情况下,哪吒想干什么,他都觉得行。
“不必了,不必了,伯伯心领了。”赵公明怎么好意思要孩子的爱物,连连表示不用。
这孩子太可人疼了,真懂事儿。
“要的,要的,师公说了,谁送给哪吒弓箭作礼物,就让哪吒把这手串送给他。”哪吒从随身携带的皮囊里,取出一串光明灿烂的手串来,上面有十二颗莹莹如玉的珠子。
这还是上次跟师父去玉虚宫,从师公老人家手上得来的宝贝。
哪吒是个不藏私不贪财的好孩子,既然师公嘱咐了,他定然会做的。
“师伯,哪吒的师父乃是阐教太乙真人。”敖丙见哪吒说起他师公,连忙给介绍了他的师承,以免冲撞圣人。
赵公明一听,此乃阐教圣人之意,便将那手串取了过来,没想到那手串一到他手中便自动散开。
十二颗珠子排成一行,大放光明,竟然引动了他身上的本命法宝,二十四颗定海神珠。
须臾,光芒大盛,三十六颗定海神珠交相辉映,彩光漫天。定海珠圆润剔透,幽光流转,仿若将沧海深处最原始的水之精魄凝于其中,蕴含着无尽海力,又似藏着万物初始的生命萌动。其光并非单纯的绚丽夺目,而是带着一种温润且深邃的质感,恰似水之包容、生之柔和。这些光芒相互交织、缠绕,于天地间勾勒出一副道图,似在演绎水的循环往复、生命的周而复始。
良久,宝珠光芒渐敛,归于平静,
“大兄,今日集齐三十六颗定海神珠,已达天罡圆满之数,日后道途顺畅,定可逢凶化吉。”云霄喜笑颜开,为大兄贺。
当日老师赐宝时,便说过这定海神珠虽威力强大,乃是先天灵宝,却有一缺憾,便是无有灵宝之道,不全定数。
当时云霄力劝大兄,不要选此宝为本命法宝,以防将来不测之忧。
但是赵公明心性豁达,不以为意,他就喜欢这套法宝,便这么用了多年。
门外的大动静,惊动了在书房中伏案的李靖。
朝歌连续不断的有大动静,各地镇守总兵都盯着中枢来的公文,使劲儿分析。
他走出来时,正看见一个黑面虬髯的汉子,脑后三十六颗定海神珠大放光明,抱着他儿子哪吒,揉着小孩的头哈哈大笑。
敖丙重新给两边做介绍,礼数周全,温文尔雅。
李靖看看敖丙,又看看搂着金弓,稀罕地咧着大嘴笑的哪吒。
只觉得当初夫人怀胎三年,果然是影响了孩子。
明明哪吒还要大几天,行事却比敖丙差这么多。
李靖想的多,真让他管教哪吒,他还不如殷夫人下得去手。
赵公明是个很会交朋友的人,送上六样实在的礼品不说,还把哪吒与敖丙一顿夸,把个小哪吒夸出了花,夸的李靖脸都发红了。
听说总兵府中没有仆役,他还特意让分身从关内酒家叫了一桌席面来。
他是老主顾,又是送总兵府。
酒家不敢怠慢,赶着马车来送餐。
李靖总兵干了多年,还是一副耿直做派。
初时却也不习惯赵公明这般客气周到,但被一位大罗金仙如此礼遇,尤其是对方这般夸奖喜爱自己的儿子,不多时,两人便已称兄道弟起来。
哪吒被父亲安排去酒窖里拿陈酿来,敖丙不放心陪着一起去了。
“敖丙,你看看这些坛子,咱们拿哪个,要不喝一口试试。”哪吒偷偷摸摸想尝一尝,他是个爱尝试的孩子。
“不行,不行,婶娘说了小孩子不能喝酒。”敖丙抓着哪吒不放手,“叔叔说是拿陈酿,咱们搬最里面的。”
哪吒撇撇嘴,敖丙不让他做的事,他就不会去做了。
便与敖丙一起,把最里面的十坛酒运了出来。
那坛子上的数字最大,定然是最陈的。
酒坛上,赫然写着七十五。
前院中厅,李靖与赵公明相对而坐。
李靖率先端起酒杯,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说道:“久闻赵兄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赵公明哈哈一笑,声如洪钟,大手一挥端起酒杯,“贤弟客气,当浮一大白!”
说罢,两人仰头一饮而尽。
赵公明:今天这酒,够劲儿。
李靖:这味道,有点熟悉,好像是军营里用的。
酒过三巡,便顾不上酒的味道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各自的修行感悟,聊到天下大势,越聊越投机,仿佛相识多年的老友。
不知不觉,酒已喝了大半,两人的话语依旧滔滔不绝,不时有笑声在夜空中回荡。
院子里,云霄与两个妹子在看哪吒玩他新得的金弓。
哪吒脚踏风火轮,大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双手紧紧握住弓身,将弓拉了起来,嘴里念念有词,“敖丙,看我威猛不。”
随后,他猛地松开弓弦,“嗖” 的一声,一支无形的箭射向了天空。
一只金雕,应声而落。
敖丙立即鼓掌,给他竖起大拇指。
哪吒兴奋地大声欢呼,“中啦!” 他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充满了童真与活力,那模样别提有多得意了。
三宵看着哪吒玩耍,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被他的快乐所感染。
“哪吒,你喜欢踢毽子不。”琼霄逗小孩儿。
“喜欢,哪吒喜欢踢毽子,姑姑。”哪吒踩着风火轮,落到琼霄身前。
琼霄身材高挑,一袭红袍加身,长袖轻飘间,自有一股灵动之气散发出来。“你看这个毽子喜欢不。”摊开手,一只五彩斑斓的毽子露了出来。
这只毽子由三种神鸟的羽毛精制而成,每一根都蕴含着神秘的力量。
羽毛分别取自青鸾、鸿鹄与花翎鸟,三种神鸟的特质相互交融。
云霄一怔,这个直率的二妹爱憎分明的紧,这是真喜欢哪吒,竟然连自家坐骑的羽毛都拔下来给人家玩。
毽子的主体是青鸾的羽毛,那如天空般澄澈的青色,柔软顺滑,仿佛天边的云朵,灵动且充满生机。
毽子顶端,几缕鸿鹄的白羽穿插其中,坚韧而富有弹性。
毽子底部,则是花翎鸟那色彩斑斓的羽毛。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绿的像翠玉,每一种颜色都鲜艳夺目,这些光泽不断变幻,仿佛将世间最美好的色彩都汇聚在了一起。
碧霄见了,这琢磨着给自己也做一个吧。
三只坐骑神鸟,瑟瑟发抖中。
哪吒眼睛亮晶晶的,大声喊道:“敖丙,看我先来一脚!”
说罢,他高高跃起,右脚如闪电般踢出,毽子瞬间飞了出去。哪吒还特意在半空摆了一个臭屁的造型,才落在地上。
那毽子上的青鸾羽毛闪烁着青色光芒,鸿鹄的白羽在风中轻轻颤动,花翎鸟的羽毛则绽放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将整个院落都映衬得绚丽夺目。
敖丙嘴角上扬,不慌不忙地侧身,用膝盖稳稳地接住毽子。
毽子在他膝盖上轻轻跳动,接着,敖丙用力一顶,毽子再次飞向高空。
哪吒和敖丙就这样你来我往,配合得默契十足。
他们时而高高跃起,时而急速转身,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耍帅与美感。
哪吒在耍帅、臭屁、显摆,可惜人太小,看着就是可爱。
敖丙在展现动作与姿态的美感,圆融内敛,力道十足。
毽子在他们之间穿梭飞舞,光芒不断闪烁,引得屋内喝酒正酣畅的李靖与赵公明,也出来观看。
“大兄,你看我这毽子,比你那金弓如何。”琼霄带着小骄傲,那金弓就是个玩具。这毽子可是实打实用的宝贝,用她们家三神鸟的翎羽做的,结实得很。
“就是,就是,大兄,哪吒可是给你补足了本命法宝之数,你可不能小气。”碧霄也跟着帮腔,“哪吒还用那金弓射落了金雕呢,你看。”
赵公明与李靖对饮,俩人都没用灵力祛除酒气,刻意喝的多了。
云霄也看向大兄,哪吒所赠十二颗定海神珠,虽则一看便是元始师伯提前布局,但由哪吒送出,因果大了。
一把金弓可还不得,便是加上这只毽子,也哪儿都不到哪儿。
“对,对,看我只顾着与贤弟饮酒,竟是差点误了大事。我这还有一宝物,要赠与哪吒。”赵公明大手一挥,拍了拍自己的后脑勺。
一颗定海珠大放光芒,吐出一物来。
“如今大兄已从富有二十四海变成三十六海了,能让他称一声宝物的,定然不是凡物。哪吒,你可看好了。”琼霄急忙说道,她既然看这孩子顺眼,就不能让他吃亏。
定海神珠,每一颗都是一海。
草堂
下课以后,杨家三人与十天君打了招呼,便回家去了。
夕阳洒下融融金光,将杨家的小院照得暖烘烘的。
小院不大,却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处处透着生活的温情。
一进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东南角那片规整的药圃。药圃里,各类草药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柴胡细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与阳光嬉戏;白术那巴掌大的叶子层层叠叠,相互交错,为地面投下一片片斑驳的阴影;还有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艾草,叶片上的绒毛在日光下闪烁着微光,凑近细闻,满是清新的草本气息 。
杨天佑平日里精心照料着这片药圃,他熟知每一株草药的习性,也盼望着它们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院子的另一边,是瑶姬悉心打理的花圃。这里繁花似锦,五彩斑斓,如同被打翻的颜料盘。娇艳欲滴的牡丹,花瓣层层簇拥,红的似火,粉的如霞,每一朵都骄傲地绽放着,彰显着雍容华贵;淡雅的雏菊星星点点散布其中,白色的花瓣围绕着金黄的花蕊,宛如一张张纯真的笑脸;还有几株攀援在木架上的蔷薇,花朵簇拥在一起,微风拂过,花枝轻颤,花瓣簌簌飘落,像是下起了一场花雨
不远处的屋檐下,挂着几串晾晒的草药,它们在风中轻轻晃动,和着满院的花香、药香,交织出一种独特而迷人的味道。
瑶姬身着浅粉罗裙,端坐在庭院的石桌前,专注地修剪花枝,眉眼间尽是温柔。不远处,杨天佑一袭青衫扎在腰间,正在侍弄着园中的草药,时不时抬手擦一擦额头的薄汗。
杨天佑死而复生之后,便对草药、丹药等极为上心,同曾为仙女的夫人学了不少知识。
抬眸望向瑶姬,他的嘴角不自觉上扬,朗声道:“夫人,你看这柴胡,今年长得极好,日后定能派上大用场。”
心想,只要多晒些时日,磨成药粉,日后夫人若是头疼脑热,也能派上用场,护她安康。
瑶姬闻声,转过头来,眼中含笑,轻声应道:“可不是,相公医术精湛,有了这些草药,定能帮到更多的人。”
杨天佑连连点头,心里满是自豪,能被夫人认可,便是最大的成就。
过了一会儿,瑶姬轻轻起身,走到井边,打了一桶清水,正准备给修剪好的花枝换水。
杨天佑见状,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快步走过去,接过水桶,笑着说:“夫人,这粗活我来做就好。”
自从瑶姬失了仙骨做了凡人,杨天佑便包揽了家里的各种活计,半点儿苦不肯让夫人吃。
瑶姬微微嗔怪道:“就你会心疼人,不过是提桶水,难不倒我的。”
话虽如此,她还是将水桶递到杨天佑手中,又拿着帕子给他擦汗,两人相视而笑。
回到石桌前,瑶姬继续修剪花枝,杨天佑则坐在一旁,帮她整理着剪下来的枝叶。
瑶姬心血来潮,似有所感,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看着杨天佑,问道:“相公,你说婵儿在北俱芦洲过得可好?”
杨天佑微微一怔,随即握住瑶姬的手,安慰道:“夫人放心,婵儿懂事又聪慧,定能照顾好自己的。”
瑶姬轻轻点头,反握住杨天佑的手,两人再次相视一笑。
夫妻二人成婚多年,又历经生死,依旧如胶似漆,即便已经生育了三个孩子,每日也和过二人世界一般。
修剪完花枝,瑶姬站起身来,舒展了一下腰身。
杨天佑也跟着起身,走到她身后,轻轻为她捏肩,温柔地说:“夫人辛苦了。”
瑶姬脸上泛起红晕,笑着说:“有相公在,我哪会辛苦。”
两人就这样依偎在一起,享受着这宁静而甜蜜的时光,默契在眉眼间、话语中流淌。
这时,一阵微风吹过,瑶姬下意识地轻轻咳嗽了两声。
杨天佑像是早就预料到一般,立刻转身走进屋内,不一会儿就端出一杯热气腾腾的姜茶,递到瑶姬手中,关切地说:“夫人,风有些凉,喝口姜茶暖暖。”
瑶姬接过姜茶,轻抿一口,暖意瞬间涌上心头。
两人无需言语,一个小小的举动,便尽显多年夫妻的深厚默契。
另一边,杨蛟扎着利落的发髻,穿着短打衣衫,正挥舞着石锁。
他身形魁梧壮实,每一次发力,肌肉都高高隆起。汗水顺着他的额头不断滑落,打湿了衣衫,可他浑然不觉,心中还在琢磨着明日要在学堂教授孩子们的课程。
父母那边,他看也不看,反正夫妻两人也总当他这个大儿子不存在,随时随地腻腻歪歪。
男子汉大丈夫,沉溺于儿女之情。杨蛟偷偷撇撇嘴,反正我不会学父亲的。
就在这时,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从院外传了进来。“爹,娘,大哥,我回来啦!”那熟悉的声音瞬间打破了小院的宁静。
瑶姬缓缓站直身体,抬起头,眼中先是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紧接着泪水夺眶而出。“婵儿,真的是你吗?”
放下茶盏,她脚步踉跄地朝着院门奔去。
杨天佑脸上满是惊喜与激动,快步跟在瑶姬身后。
杨蛟更是将石锁一扔,大步流星地冲了过去。
“妹妹!”他一把将杨婵抱了起来,原地转了好几个圈,爽朗的笑声在小院上空回荡。“好家伙,可把你盼回来咯,都两年没见了!”
杨婵被大哥抱得双脚离地,仿佛小时候一样,伸直手臂,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哈哈哈哈,大哥,快放我下来!”
瑶姬走上前,轻轻拍了下杨蛟:“你这孩子,慢点儿,别吓着婵儿。” 说着,她拉过杨婵的手,细细打量,心疼地哽咽。
杨婵摸了摸鼻子,娇声娇气的喊娘,喊爹。
若有人见了这场面,定然不相信此女是修无情道的。
一家人簇拥着走进院子,杨蛟兴奋地说道:“妹妹,你不在家这两年,家里可发生了不少事儿呢!”
杨天佑笑着点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瑶姬眼中满是慈爱,又有些担忧,细问杨婵在北俱芦洲诸事。
“娘,莫要担心,孩儿并未擅离职守,这里只是一具功德分身,本体还在封地呢。”杨婵看出母亲欲言又止之事,忙解释道。
杨天佑与杨蛟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瑶姬听闻,放下心来,又想起功德分身不易得,拉着杨婵转了一圈,“吾儿已是大罗金仙?”
杨婵点点头。
瑶姬见此,想起一事,又去触碰女儿眉间,只见一抹红痕浮现,泪水便落了下来。
“夫人这是怎么了?”杨天佑见瑶姬再度落泪,慌了手脚。
“我是高兴的,高兴的。”为人母后,瑶姬方知,其实孩子们不用太有出息,平安就好啊。
杨婵见母亲如此,心中叹了口气,面上却一点没露出来,还是娇俏小姑娘的样子,逗着爹娘大哥说笑。
小院里,又重新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
一家人围坐,杨婵兴奋地分享着在外的见闻。
说到有趣的地方,杨天佑和瑶姬相视一笑,默契地为杨婵添上茶水。
杨蛟则听得入神,时不时插几句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瑶姬看着热闹的一家人,悄悄往杨婵碗里夹菜,杨天佑留意到这一幕,也默默给瑶姬递去一个温暖的眼神。
此刻,无需多余言语,一家人的幸福与亲密在欢声笑语中弥漫开来 。
突兀的,杨婵似有所感,看向总兵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