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杨婵见杨蛟和金光圣母两人回来的,并未带回他人,便知道事情还有变数,示意两人先不要说话。
她施法将桃花枝连带着妖灵一起收入了宝莲灯,妖灵惊恐的尖叫声顿时不闻。
“这是?”杨蛟诧异。
杨婵将先前的事解释给他听,杨蛟听完,看了一眼那董牧云,这次不用担心了,老牛还活着。
“我们去桃花水确实见到了被困的女子,正是织女。”金光圣母将当时所见所闻娓娓道来。
只听黑龙冷哼:“那你打算怎么赎罪?”
织女一时语塞,想不出办法。
黑龙便将她困在村落旁的水岸边,让她好好反省。
说
到此处,金光圣母顿了顿,“我见那女子实在是想不出来,就想过去与黑龙协商此事,不过被杨蛟拦住了。”她看了一眼杨蛟,不懂怜香惜玉的呆子。
杨蛟点头,“是我拦住了圣母,此刻那织女还在桃花水畔被圈着。”
瑶姬一听这名字,“织女?”
“是的,娘,应是天帝家的八公主。”杨婵补充了一句。
“难怪我看着眼熟,那织女与娘有三四分像。”杨蛟拍了拍后脑勺。早知道就,就,算了···
“蛟儿,你为何阻止圣母去救那织女啊。”杨天佑好奇的问,自己这个大儿子惯常是热心肠的。他晓得娘子与一众侄女的感情,将她们与天帝分割的很开,他自来是个通情达理的豁达之人。
“织女自己的灵宝都控制不了,遇见黑龙以后被吓得话也说不利索,但是还愿意承担责任,看着是被保护的太好了,但是心性不坏。我想也该让她有机会成长了,不然下次再发生金梭脱手这种事,砸死了人可怎么办。”杨蛟对天帝家的教育,表示不满。
那不是保护,是圈养。瑶姬想起过往的自己,居于瑶池,不谙世事。她并未因兄长之事迁怒侄女,“不如,咱们去桃花水畔看看吧。”
她既然说了,杨家父子自然无所不从。
殷夫人让副将看好罗网,也准备一起去看看,这桃花水畔也许会有什么线索,她总觉得那妖灵之事不简单,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尤其牵涉青丘这样传说中的地方。
妖灵的话,她不说一分不信,也有五分怀疑。
给牛郎送夫人,送的还是织女这样的仙,这样的天庭公主。
妖灵是怎么知道织女会去那桃花水畔的?
又为什么笃定牛郎就能救出织女?
它怎么敢打天帝之女的主意?
它怎么能确定自己就一定能让仙女就范?
这对妖灵有什么好处,莫非就是功德?可若是要功德,给牛郎介绍寻常女子不行吗,为什么要寻织女?
头一次听说,保大媒有功德拿的。
五天君留在草堂,下午帮忙带两节课,大家都是好邻居,这点事好办。
金光圣母撅了撅嘴,没言语。
最后,大家决定,先让牛郎带着牛回董家村,他还有瘫痪的老爹要照顾呢。
“喂,董牧云,下次再有这种事,你记得来找我。”杨蛟挥了挥手,叮嘱牛郎。
牛郎沉默半晌,点了点头,牵着老牛往回走。
这孩子,太腼腆了,杨蛟感叹。
桃花水畔
黑龙施法,把董家村内的情景给织女看。
被困的织女远远看着朴实善良的村民,满心愧疚。她仔细观察村民生活,发现村民虽生活简单却充满温暖。
“虽近年村民生计渐有起色,然日子仍显艰难,不如其他村寨。尤甚者,此村旧以纺织为业,惜乎技艺陈旧,花样单调,所得之利甚微。近岁,精卫村猝然革新纺织之术,陈塘关之纺织场,数家倒闭。诸多女工失其务工之资,唯于村中蛰居。”黑龙放平声线,循循善诱。织女持金梭,且闻其善织云霞,岂有不擅纺织之理。
果然,织女灵机一动,自己擅长纺织编织刺绣,何不用仙法改良技术、创新花样,以此帮村民致富?
她兴奋说道,“但使吾施仙法,将精妙编织之技,印入村妇脑海。纵其先仅能织粗陋之布,亦能瞬通复杂针法,织就轻薄柔软、纹理细腻之布料。”
“那若是仙法失效了呢?”黑龙问她。
“那,她们就会忘记手艺。”织女低下头,晓得自己的问题了。
仙法的维持是需要力量的,凡人自己没有,她的仙力不可能一直留在董家村。
“躬行而得者,方为己有。”黑龙严肃。
“谨受教,我亦愿留此,将最新最优之技授于彼等,助其过上佳日。我尚可助彼等制精美刺绣饰品,仅需以丝线配宝石、珍珠,即可成华丽服饰之配件。若缺此诸物,吾亦能教其编织竹篮、草席。”谈及专业,织女越说越有自信。
黑龙虽仍带着几分威严,却也不再对织女横眉冷对。
他身形一转,化作人形,领着织女往董家村走去。
沿途,桃花之水,潺潺而流,两岸桃林,绯云般绵延不绝。
其间时有飞鸟翩跹,或翔于水面,掠起粼粼波光。或栖于枝头,与灼灼桃花相映成趣。
可织女满心都是对即将面对村民的忐忑,无心欣赏这美景。
一入村口,便有几个孩童嬉笑跑过,瞧见黑龙与织女,瞬间停下脚步,眼中满是好奇与敬畏。
黑龙神色淡然,抬手招来一个年长些的孩子,轻声道:“去把村老请来。”
那孩子愣了一瞬,旋即点头,转身飞奔而去。
不多时,村老在众人簇拥下赶来,祭祀身着庄重服饰,手持祭祀器具,神色肃穆。
村老虽已年迈,腰背却挺得笔直,先行礼,而后目光如炬,打量着织女。
黑龙上前一步,声音低沉却清晰:“董老,这位是来自星河的纺织仙。她因金梭之事,愿助董家村致富,弥补过错。”
董村老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惧怕,又转为惊讶,旋即露出和蔼笑容,再次躬身行礼,表示感谢,“原来是仙女降临,我董家村蓬荜生辉。”
织女忙还礼,脸颊泛红,小声说道:“老人家,实在是我有错在先,定当竭尽全力。”
祭祀团中的一位长者走上前,手中铜铃轻摇,发出清脆声响:“仙女既有此心,先为我村降下福气,以安民心,可好?”
织女微微颔首。
黑龙挑眉,此人有见识。
让天庭八公主降福于董家村,今岁,此村众人皆当有佳运。
只见她双手轻舞,彩线自空中抽出,交织穿梭,眨眼间,一朵栩栩如生的彩云浮现。
彩云缓缓飘动,洒下柔和光芒,笼罩住整个村子。
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仰头观望,眼中满是惊叹与喜悦。
村老将织女引入村子中央的大广场,这里是村民们集会之所。
广场周围,村民们的房屋错落有致,不少人家门口晾晒着质朴的织物。
织女环顾四周,心中已有了计划。
她对村老与祭祀团说道:“我观村里纺织器具虽质朴,却也可用。我先教大家新的编织技法,再设计些新颖花样,定能让咱们村的织物别具一格。”
众人皆点头称是,眼中满是期待。
织女在广场上摆开架势,手把手教村民编织。
黑龙见她真心教学,点点头,如此教学相长,自己得功德,村民得利,织女亦可得道,便两不相欠。他自回桃花水中养伤修行,留出一份念头留意这边的情况便是。
织女见河神离去,便向着桃花水行礼,表示谢意。
摩昂见此一愣,天上的仙女都这么··单纯?
她耐心讲解每一个步骤,演示每一种针法。
村民们围在四周,或凝神倾听,或跟着动手尝试。
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渐渐熟练,于织女的悉心指导下,董家村纺织技艺,正悄然更易。
村老看着这一切,与祭祀商量,这个月的香火要加重再加重,黑龙河神太子殿下太照顾他们村了,不仅救命,还帮他们找生计,请仙女来村里教学。
功德他们是管不了的,香火却能在结算之外,做主多给的。
年长的姑婆们听说了此事,也纷纷抛下往日的闲聊,齐聚广场,专心致志地跟着织女学习纺织技艺。
她们手中的丝线在织女的指导下,逐渐有了灵动的模样,编织出的花样也愈发精美。
牛郎从陈塘关返回村子,他本想着能听到姑婆们在村口的闲聊声,可当他踏入村子,却发现往日热闹的村口冷冷清清。
心生疑惑的牛郎加快脚步,朝着村子中央的广场走去。
广场上,织女正专注地教导村民,她身姿轻盈,双手灵活地摆弄着丝线,口中不时传出清晰的讲解声。
周围的村民们全神贯注,沉浸在纺织技艺的学习中。
牛郎的目光一下子被织女吸引,她那专注的神情、优雅的动作……
而织女此时也不经意间抬起头,恰好与路过广场的牛郎目光交汇,这个男孩儿好漂亮啊,连自己十个哥哥都没有他生的美貌。
刹那间,织女只觉得时间仿佛凝固,周围姑婆们的纺织动作,低声的讨论,都成了模糊的背景。
仅仅是短暂的一瞬,牛郎便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拉着老牛,匆匆转身离开。
织女望着牛郎离去的背影,心中全是惊艳,片刻后,才重新将注意力放回纺织教学上。
待牛郎走远,他的心跳依旧急促。
董牧云啊董牧云,你不能祸害人家女孩子。牛郎轻声念叨着,推开家门,安置好老牛,便进屋去看老父。
杨婵她们从陈塘关出发直接去了桃花水畔,因有瑶姬与杨天佑两个凡人在,便乘坐马车出行。
“娘,那妖灵您了解多少啊?”杨婵搂着母亲的手臂,用灵力为她舒缓疲劳。
“听说九尾狐感觉到死亡临近时,如果功德加身,又有心愿未了,就会选择死后肉身崩解,将逸散的灵气与青丘国的桃花相合,产生这种妖灵,完成生前愿望之后,九尾狐才会转世投胎。”瑶姬回想,青丘是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最终却也毁于战火。
“青丘是怎么毁灭的啊?”杨蛟好奇。
“琅嬛阁记载,是毁于祝融之火。”瑶姬惋惜地说道,“我只在刚刚化形时,随天帝去过一次青丘国,没过多久,便听说青丘覆灭。”
“祝融是谁?”
“是十二祖巫之一。”
“为何他要毁灭青丘啊?”
“听天帝所言,是因为巫族需要九尾狐的血肉炼丹。”
杨婵想起毕方曾经说过,巫是人。
可母亲说祝融灭了青丘,是因为需要九尾狐的血肉炼丹?
莫非是因为,食之不蛊?
又或者,这根本不是真相?
毕方也说过,青丘国碎成了片片,不知在哪个封印里。
“娘,您可知道当时的人皇是谁?”杨婵问道。
瑶姬一愣,没想到婵儿会问人皇之事,她想了想,“颛顼帝绝地天通之前,我一直居住在九重天。期间,只央求天帝带我外出游玩过一次,便是去青丘国,并不知道那时的人皇是谁。不过,当时正是巫妖大战尾声了,人族的境况应该不算好。我记得,时常能听到连绵的祭祀传入九重天,皆是祈求庇护之声。”
“所以,青丘国在五帝之前便已经毁灭了?”杨天佑插话,“娘子,未闻大禹之妻,也是青丘女子吗?”
瑶姬摇摇头,“夫君,青丘虽毁,却有信奉九尾狐的遗民。大禹娶妻,天帝送了贺礼,他的妻子确实是青丘女,但非九尾狐,乃是以九尾狐为图腾的青丘遗民之女。”
“信奉九尾狐?”杨蛟摸了摸后脑勺,“为何信奉九尾狐为图腾啊?”
“听说,远古时九尾狐掌管姻缘与繁衍之道,所以很多部落会供奉九尾狐。”瑶姬解释,“那时的人族,生活困难,娶妻生子也难,便会依附于一些有灵神兽。”
“比如毕方?娘,您听说过毕方与燧人氏的故事吗?”
瑶姬摇摇头,“毕方一族灭绝甚早,留下的传说也很少。燧人氏的记载,琅嬛阁里也只有一篇钻木取火而已。”
所以,母亲确实也不知道远古之事。杨婵倒也心中有数,见问不出什么,便作罢。
娘提到的琅嬛阁倒是值得一去,有机会的话,去看看天庭的记载。
殷夫人与敖丙骑马随行,并未参与到马车内的对话。
“婶娘,您知道青丘国吗?”敖丙有些好奇,九尾狐的国度会是什么样子呀。
“听说过一些传说,夏的开国之君,五帝之一的大禹便娶了青丘女子为妻,传说青丘女子皆贤良淑德、宜室宜家。”殷夫人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给敖丙听。
“若我是大禹,定不会三过家门不入,让妻子化成石头的。”敖丙听完,敬佩大禹,也有愤愤,却不知为何。
殷夫人见此,哈哈大笑,夸奖敖丙是个好孩子。
敖丙不明所以,害羞的低头。
“彼时,涂山氏有女,名为女娇,姿容秀丽且性行温良。其家尊长遵冥冥之命,将女许配于治水之大禹。女虽未识大禹,然谨遵父命,心怀期许,嫁与大禹为妻。新婚未几,大禹肩负治水重任,毅然决然离家,奔波于山川河泽之间,沐雨栉风,无暇归家。涂山氏女独守空闺,日盼夫归。其心忧大禹治水之艰辛,又念夫妻团聚之期遥遥,然从未有过丝毫怨怼。寒来暑往,岁月更迭,女每日皆伫立山巅,极目远眺,望穿秋水,渴盼大禹身影出现。其情之切,意之坚,感天动地。奈何时光荏苒,大禹治水功业未竟,归期难定。涂山氏女于漫长等待中,思念愈发深沉,终因情之所至,执念难消,身化望夫石,屹立山巅,风雨无阻,似欲以永恒之姿守望爱人归来。即便如此,女仍为大禹诞下子嗣,留下血脉传承。世人皆赞青丘女,流传后世为佳话。”马车内,杨天佑也把自己知道的大禹娶妻的故事讲了一遍,虽说道世人皆赞,握着瑶姬的手,他却唏嘘不已。
瑶姬微笑,知晓夫君心意。她这一生,自然不会与青丘女一般孤苦。
“三妹将来可不能像青丘女一样傻,这不就是女子的一生,太可悲了。”杨蛟听的愤愤不平,叮嘱妹子将来不可误入歧途,为了旁人付出一生。
杨婵莞尔,连连点头。
“毕竟,即便如那青丘女一般奉献至此,世人皆赞扬的是其对夫之忠贞不渝,而且即便此女未死,自诞下子嗣,便会深陷为子操劳、倾尽所有的无尽循环之中,终其一生,未曾有机会为自己的意愿而活。这般人生,宛如一叶孤舟,苦苦挣扎却难以挣脱,实在令人喟叹。真不知道,这样的事有什么好宣扬赞叹的。”杨蛟颇为无奈,“那精卫村便是如此培养女子,我听了就觉得不对,如此禁锢女子思想,如何能教养出自强不息的族人。”
他们在学院教书,都是引导女娃自立自强。师者言辞谆谆,详述古今众女子奋身自励,破世俗之樊篱,焕耀其华之事。或从戎,显巾帼之勇毅担当。或革新织艺,以才智技艺福泽万民,皆为激励女娃之鲜活典例。遇疑难,励女娃勇质疑、勤探究,勿守旧循常。于技艺传习,无论女工刺绣,抑或书画琴艺,皆悉心指授,使女娃凭一技之长,亦可立身于世。积时累日,女娃蒙师者导引,渐脱懵懂怯懦之态,步上自立自强之途。
对于专门与草堂对着干的精卫村,杨蛟记忆深刻。
精卫村的女子是出了名的柔顺美丽,在陈塘关都是有名的不愁嫁。
这村子可也是有名地向着女儿夫家说话,不管出嫁女死活。要杨蛟说,他们简直不配以精卫为村名。
总算总兵贤明,若是有父母强行逼迫女子出嫁,官府也会管的。
罗网现世之后,总兵专门颁布了放奴律令,其中便规定不许买卖子女,不许强迫婚姻。
听着大哥絮叨,杨婵若有所思。
“蛟儿,你不知道,自女娇以后,女子便皆以柔顺贞静为美,精卫村这样养育女孩儿是正常的。虽然没有这村里风气这样古板陈旧,但南赡部洲的女子几乎皆是如此,贤良淑德为要,德言容工为本。陈塘关地处东胜神州偏僻之地,与中原相距较远,才会觉得精卫村所为非常不对。若这村子在南赡部州,估计会得到当地镇守嘉奖。”杨天佑见儿子越说越气,怕他将来出了陈塘关接受不了事实真相,先给他讲明。
杨蛟一愣,“朝歌人皇在位,亦为女子,怎么南赡部洲中原之地,反而会要求女子柔顺呢?”
“而且人皇还封了宗女和宗室遗孀为国主啊。”杨婵也诧异,那位王后狡诈极了,怎么也跟柔顺贞静不沾边吧。
“这……”杨天佑语塞,“也许,这几年有所改观吧。”他说得是乡野村风,两个孩子拿庙堂之事反驳,他还真不懂。
到了桃花水畔扑了空,杨婵掐指一算织女所在,一行人又转来了董家村。
进村后,殷夫人也奇怪,董家村的姑婆闲话也是特色了,今日居然没闲聊。
待走到广场上,发现全村的人几乎都在这里。
瑶姬往里面看去,见到那正中央教学的姑娘,正是自己的八侄女。
织女今日教大家的技艺,她重复了几遍,便开始游走,一一指点到人。
走到广场边缘时,她的动作猛地顿住,手中的丝线悄然滑落。
只见女子面容温婉,眼神中透着柔和与慈爱,静静地看着这边。那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姑姑。
她已褪去仙子的华光,身着朴素的衣裳,可那份与生俱来的气质,却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住。
在她身旁,站着一位身形高大的男子,眼神中满是对瑶姬的深情与呵护。
织女眼眶瞬间湿润,她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姑姑。
她顾不上正在进行的教学,朝着瑶姬走去。
周围的村民见织女突然停下,都有些诧异,纷纷让开一条路。
“姑姑……” 织女走到瑶姬面前,声音颤抖,几乎带着哭腔。
刹那间,往昔与姑姑共处的画面如潮水般在脑海翻涌。那时,姑姑手把手教她纺织仙法,每一缕丝线的缠绕、每一种花样的编织,皆蕴含着姑姑无尽的耐心与疼爱。遇到困境时,姑姑那温柔鼓励的话语、为她指引迷津的场景,历历在目。
瑶姬眼中也泛起泪光,轻轻伸出手,抚摸着织女的脸颊:“孩子,没想到能在这儿见到你。”她的手微微颤抖,忆起往昔,织女尚是个懵懂天真的孩童,跟在自己身后,奶声奶气地学仙法,那专注又认真的模样,让人心生欢喜。
“姑姑,您如今……” 织女欲言又止。
瑶姬明白她的意思,微笑着说:“我如今与家人在一起,过得很幸福。凡间的生活虽平淡,却也满是温暖。”
说着,她轻轻握住丈夫的手,眼中满是爱意。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便尽够了。
杨天佑冲着妻子露出温暖的笑意,十指紧扣间,传递着无声却坚定的力量。
织女微微攥紧衣角,目睹着瑶姬与杨天佑之间流淌的深情厚谊,不禁微微勾起唇角,脸上绽放出由衷的开心笑容。
能与心爱之人,在平凡的日子里相互陪伴,一起经历生活的酸甜苦辣,就像瑶姬姑姑这般,也是很好很好的。
杨蛟陪着父母与表姐叙旧,杨婵则与殷夫人退出人群,前往其他地方探查,敖丙见状也跟了过去。
“咱们去牛郎家看看吧。”殷夫人说道。
她施法将桃花枝连带着妖灵一起收入了宝莲灯,妖灵惊恐的尖叫声顿时不闻。
“这是?”杨蛟诧异。
杨婵将先前的事解释给他听,杨蛟听完,看了一眼那董牧云,这次不用担心了,老牛还活着。
“我们去桃花水确实见到了被困的女子,正是织女。”金光圣母将当时所见所闻娓娓道来。
只听黑龙冷哼:“那你打算怎么赎罪?”
织女一时语塞,想不出办法。
黑龙便将她困在村落旁的水岸边,让她好好反省。
说
到此处,金光圣母顿了顿,“我见那女子实在是想不出来,就想过去与黑龙协商此事,不过被杨蛟拦住了。”她看了一眼杨蛟,不懂怜香惜玉的呆子。
杨蛟点头,“是我拦住了圣母,此刻那织女还在桃花水畔被圈着。”
瑶姬一听这名字,“织女?”
“是的,娘,应是天帝家的八公主。”杨婵补充了一句。
“难怪我看着眼熟,那织女与娘有三四分像。”杨蛟拍了拍后脑勺。早知道就,就,算了···
“蛟儿,你为何阻止圣母去救那织女啊。”杨天佑好奇的问,自己这个大儿子惯常是热心肠的。他晓得娘子与一众侄女的感情,将她们与天帝分割的很开,他自来是个通情达理的豁达之人。
“织女自己的灵宝都控制不了,遇见黑龙以后被吓得话也说不利索,但是还愿意承担责任,看着是被保护的太好了,但是心性不坏。我想也该让她有机会成长了,不然下次再发生金梭脱手这种事,砸死了人可怎么办。”杨蛟对天帝家的教育,表示不满。
那不是保护,是圈养。瑶姬想起过往的自己,居于瑶池,不谙世事。她并未因兄长之事迁怒侄女,“不如,咱们去桃花水畔看看吧。”
她既然说了,杨家父子自然无所不从。
殷夫人让副将看好罗网,也准备一起去看看,这桃花水畔也许会有什么线索,她总觉得那妖灵之事不简单,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尤其牵涉青丘这样传说中的地方。
妖灵的话,她不说一分不信,也有五分怀疑。
给牛郎送夫人,送的还是织女这样的仙,这样的天庭公主。
妖灵是怎么知道织女会去那桃花水畔的?
又为什么笃定牛郎就能救出织女?
它怎么敢打天帝之女的主意?
它怎么能确定自己就一定能让仙女就范?
这对妖灵有什么好处,莫非就是功德?可若是要功德,给牛郎介绍寻常女子不行吗,为什么要寻织女?
头一次听说,保大媒有功德拿的。
五天君留在草堂,下午帮忙带两节课,大家都是好邻居,这点事好办。
金光圣母撅了撅嘴,没言语。
最后,大家决定,先让牛郎带着牛回董家村,他还有瘫痪的老爹要照顾呢。
“喂,董牧云,下次再有这种事,你记得来找我。”杨蛟挥了挥手,叮嘱牛郎。
牛郎沉默半晌,点了点头,牵着老牛往回走。
这孩子,太腼腆了,杨蛟感叹。
桃花水畔
黑龙施法,把董家村内的情景给织女看。
被困的织女远远看着朴实善良的村民,满心愧疚。她仔细观察村民生活,发现村民虽生活简单却充满温暖。
“虽近年村民生计渐有起色,然日子仍显艰难,不如其他村寨。尤甚者,此村旧以纺织为业,惜乎技艺陈旧,花样单调,所得之利甚微。近岁,精卫村猝然革新纺织之术,陈塘关之纺织场,数家倒闭。诸多女工失其务工之资,唯于村中蛰居。”黑龙放平声线,循循善诱。织女持金梭,且闻其善织云霞,岂有不擅纺织之理。
果然,织女灵机一动,自己擅长纺织编织刺绣,何不用仙法改良技术、创新花样,以此帮村民致富?
她兴奋说道,“但使吾施仙法,将精妙编织之技,印入村妇脑海。纵其先仅能织粗陋之布,亦能瞬通复杂针法,织就轻薄柔软、纹理细腻之布料。”
“那若是仙法失效了呢?”黑龙问她。
“那,她们就会忘记手艺。”织女低下头,晓得自己的问题了。
仙法的维持是需要力量的,凡人自己没有,她的仙力不可能一直留在董家村。
“躬行而得者,方为己有。”黑龙严肃。
“谨受教,我亦愿留此,将最新最优之技授于彼等,助其过上佳日。我尚可助彼等制精美刺绣饰品,仅需以丝线配宝石、珍珠,即可成华丽服饰之配件。若缺此诸物,吾亦能教其编织竹篮、草席。”谈及专业,织女越说越有自信。
黑龙虽仍带着几分威严,却也不再对织女横眉冷对。
他身形一转,化作人形,领着织女往董家村走去。
沿途,桃花之水,潺潺而流,两岸桃林,绯云般绵延不绝。
其间时有飞鸟翩跹,或翔于水面,掠起粼粼波光。或栖于枝头,与灼灼桃花相映成趣。
可织女满心都是对即将面对村民的忐忑,无心欣赏这美景。
一入村口,便有几个孩童嬉笑跑过,瞧见黑龙与织女,瞬间停下脚步,眼中满是好奇与敬畏。
黑龙神色淡然,抬手招来一个年长些的孩子,轻声道:“去把村老请来。”
那孩子愣了一瞬,旋即点头,转身飞奔而去。
不多时,村老在众人簇拥下赶来,祭祀身着庄重服饰,手持祭祀器具,神色肃穆。
村老虽已年迈,腰背却挺得笔直,先行礼,而后目光如炬,打量着织女。
黑龙上前一步,声音低沉却清晰:“董老,这位是来自星河的纺织仙。她因金梭之事,愿助董家村致富,弥补过错。”
董村老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惧怕,又转为惊讶,旋即露出和蔼笑容,再次躬身行礼,表示感谢,“原来是仙女降临,我董家村蓬荜生辉。”
织女忙还礼,脸颊泛红,小声说道:“老人家,实在是我有错在先,定当竭尽全力。”
祭祀团中的一位长者走上前,手中铜铃轻摇,发出清脆声响:“仙女既有此心,先为我村降下福气,以安民心,可好?”
织女微微颔首。
黑龙挑眉,此人有见识。
让天庭八公主降福于董家村,今岁,此村众人皆当有佳运。
只见她双手轻舞,彩线自空中抽出,交织穿梭,眨眼间,一朵栩栩如生的彩云浮现。
彩云缓缓飘动,洒下柔和光芒,笼罩住整个村子。
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仰头观望,眼中满是惊叹与喜悦。
村老将织女引入村子中央的大广场,这里是村民们集会之所。
广场周围,村民们的房屋错落有致,不少人家门口晾晒着质朴的织物。
织女环顾四周,心中已有了计划。
她对村老与祭祀团说道:“我观村里纺织器具虽质朴,却也可用。我先教大家新的编织技法,再设计些新颖花样,定能让咱们村的织物别具一格。”
众人皆点头称是,眼中满是期待。
织女在广场上摆开架势,手把手教村民编织。
黑龙见她真心教学,点点头,如此教学相长,自己得功德,村民得利,织女亦可得道,便两不相欠。他自回桃花水中养伤修行,留出一份念头留意这边的情况便是。
织女见河神离去,便向着桃花水行礼,表示谢意。
摩昂见此一愣,天上的仙女都这么··单纯?
她耐心讲解每一个步骤,演示每一种针法。
村民们围在四周,或凝神倾听,或跟着动手尝试。
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渐渐熟练,于织女的悉心指导下,董家村纺织技艺,正悄然更易。
村老看着这一切,与祭祀商量,这个月的香火要加重再加重,黑龙河神太子殿下太照顾他们村了,不仅救命,还帮他们找生计,请仙女来村里教学。
功德他们是管不了的,香火却能在结算之外,做主多给的。
年长的姑婆们听说了此事,也纷纷抛下往日的闲聊,齐聚广场,专心致志地跟着织女学习纺织技艺。
她们手中的丝线在织女的指导下,逐渐有了灵动的模样,编织出的花样也愈发精美。
牛郎从陈塘关返回村子,他本想着能听到姑婆们在村口的闲聊声,可当他踏入村子,却发现往日热闹的村口冷冷清清。
心生疑惑的牛郎加快脚步,朝着村子中央的广场走去。
广场上,织女正专注地教导村民,她身姿轻盈,双手灵活地摆弄着丝线,口中不时传出清晰的讲解声。
周围的村民们全神贯注,沉浸在纺织技艺的学习中。
牛郎的目光一下子被织女吸引,她那专注的神情、优雅的动作……
而织女此时也不经意间抬起头,恰好与路过广场的牛郎目光交汇,这个男孩儿好漂亮啊,连自己十个哥哥都没有他生的美貌。
刹那间,织女只觉得时间仿佛凝固,周围姑婆们的纺织动作,低声的讨论,都成了模糊的背景。
仅仅是短暂的一瞬,牛郎便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拉着老牛,匆匆转身离开。
织女望着牛郎离去的背影,心中全是惊艳,片刻后,才重新将注意力放回纺织教学上。
待牛郎走远,他的心跳依旧急促。
董牧云啊董牧云,你不能祸害人家女孩子。牛郎轻声念叨着,推开家门,安置好老牛,便进屋去看老父。
杨婵她们从陈塘关出发直接去了桃花水畔,因有瑶姬与杨天佑两个凡人在,便乘坐马车出行。
“娘,那妖灵您了解多少啊?”杨婵搂着母亲的手臂,用灵力为她舒缓疲劳。
“听说九尾狐感觉到死亡临近时,如果功德加身,又有心愿未了,就会选择死后肉身崩解,将逸散的灵气与青丘国的桃花相合,产生这种妖灵,完成生前愿望之后,九尾狐才会转世投胎。”瑶姬回想,青丘是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最终却也毁于战火。
“青丘是怎么毁灭的啊?”杨蛟好奇。
“琅嬛阁记载,是毁于祝融之火。”瑶姬惋惜地说道,“我只在刚刚化形时,随天帝去过一次青丘国,没过多久,便听说青丘覆灭。”
“祝融是谁?”
“是十二祖巫之一。”
“为何他要毁灭青丘啊?”
“听天帝所言,是因为巫族需要九尾狐的血肉炼丹。”
杨婵想起毕方曾经说过,巫是人。
可母亲说祝融灭了青丘,是因为需要九尾狐的血肉炼丹?
莫非是因为,食之不蛊?
又或者,这根本不是真相?
毕方也说过,青丘国碎成了片片,不知在哪个封印里。
“娘,您可知道当时的人皇是谁?”杨婵问道。
瑶姬一愣,没想到婵儿会问人皇之事,她想了想,“颛顼帝绝地天通之前,我一直居住在九重天。期间,只央求天帝带我外出游玩过一次,便是去青丘国,并不知道那时的人皇是谁。不过,当时正是巫妖大战尾声了,人族的境况应该不算好。我记得,时常能听到连绵的祭祀传入九重天,皆是祈求庇护之声。”
“所以,青丘国在五帝之前便已经毁灭了?”杨天佑插话,“娘子,未闻大禹之妻,也是青丘女子吗?”
瑶姬摇摇头,“夫君,青丘虽毁,却有信奉九尾狐的遗民。大禹娶妻,天帝送了贺礼,他的妻子确实是青丘女,但非九尾狐,乃是以九尾狐为图腾的青丘遗民之女。”
“信奉九尾狐?”杨蛟摸了摸后脑勺,“为何信奉九尾狐为图腾啊?”
“听说,远古时九尾狐掌管姻缘与繁衍之道,所以很多部落会供奉九尾狐。”瑶姬解释,“那时的人族,生活困难,娶妻生子也难,便会依附于一些有灵神兽。”
“比如毕方?娘,您听说过毕方与燧人氏的故事吗?”
瑶姬摇摇头,“毕方一族灭绝甚早,留下的传说也很少。燧人氏的记载,琅嬛阁里也只有一篇钻木取火而已。”
所以,母亲确实也不知道远古之事。杨婵倒也心中有数,见问不出什么,便作罢。
娘提到的琅嬛阁倒是值得一去,有机会的话,去看看天庭的记载。
殷夫人与敖丙骑马随行,并未参与到马车内的对话。
“婶娘,您知道青丘国吗?”敖丙有些好奇,九尾狐的国度会是什么样子呀。
“听说过一些传说,夏的开国之君,五帝之一的大禹便娶了青丘女子为妻,传说青丘女子皆贤良淑德、宜室宜家。”殷夫人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给敖丙听。
“若我是大禹,定不会三过家门不入,让妻子化成石头的。”敖丙听完,敬佩大禹,也有愤愤,却不知为何。
殷夫人见此,哈哈大笑,夸奖敖丙是个好孩子。
敖丙不明所以,害羞的低头。
“彼时,涂山氏有女,名为女娇,姿容秀丽且性行温良。其家尊长遵冥冥之命,将女许配于治水之大禹。女虽未识大禹,然谨遵父命,心怀期许,嫁与大禹为妻。新婚未几,大禹肩负治水重任,毅然决然离家,奔波于山川河泽之间,沐雨栉风,无暇归家。涂山氏女独守空闺,日盼夫归。其心忧大禹治水之艰辛,又念夫妻团聚之期遥遥,然从未有过丝毫怨怼。寒来暑往,岁月更迭,女每日皆伫立山巅,极目远眺,望穿秋水,渴盼大禹身影出现。其情之切,意之坚,感天动地。奈何时光荏苒,大禹治水功业未竟,归期难定。涂山氏女于漫长等待中,思念愈发深沉,终因情之所至,执念难消,身化望夫石,屹立山巅,风雨无阻,似欲以永恒之姿守望爱人归来。即便如此,女仍为大禹诞下子嗣,留下血脉传承。世人皆赞青丘女,流传后世为佳话。”马车内,杨天佑也把自己知道的大禹娶妻的故事讲了一遍,虽说道世人皆赞,握着瑶姬的手,他却唏嘘不已。
瑶姬微笑,知晓夫君心意。她这一生,自然不会与青丘女一般孤苦。
“三妹将来可不能像青丘女一样傻,这不就是女子的一生,太可悲了。”杨蛟听的愤愤不平,叮嘱妹子将来不可误入歧途,为了旁人付出一生。
杨婵莞尔,连连点头。
“毕竟,即便如那青丘女一般奉献至此,世人皆赞扬的是其对夫之忠贞不渝,而且即便此女未死,自诞下子嗣,便会深陷为子操劳、倾尽所有的无尽循环之中,终其一生,未曾有机会为自己的意愿而活。这般人生,宛如一叶孤舟,苦苦挣扎却难以挣脱,实在令人喟叹。真不知道,这样的事有什么好宣扬赞叹的。”杨蛟颇为无奈,“那精卫村便是如此培养女子,我听了就觉得不对,如此禁锢女子思想,如何能教养出自强不息的族人。”
他们在学院教书,都是引导女娃自立自强。师者言辞谆谆,详述古今众女子奋身自励,破世俗之樊篱,焕耀其华之事。或从戎,显巾帼之勇毅担当。或革新织艺,以才智技艺福泽万民,皆为激励女娃之鲜活典例。遇疑难,励女娃勇质疑、勤探究,勿守旧循常。于技艺传习,无论女工刺绣,抑或书画琴艺,皆悉心指授,使女娃凭一技之长,亦可立身于世。积时累日,女娃蒙师者导引,渐脱懵懂怯懦之态,步上自立自强之途。
对于专门与草堂对着干的精卫村,杨蛟记忆深刻。
精卫村的女子是出了名的柔顺美丽,在陈塘关都是有名的不愁嫁。
这村子可也是有名地向着女儿夫家说话,不管出嫁女死活。要杨蛟说,他们简直不配以精卫为村名。
总算总兵贤明,若是有父母强行逼迫女子出嫁,官府也会管的。
罗网现世之后,总兵专门颁布了放奴律令,其中便规定不许买卖子女,不许强迫婚姻。
听着大哥絮叨,杨婵若有所思。
“蛟儿,你不知道,自女娇以后,女子便皆以柔顺贞静为美,精卫村这样养育女孩儿是正常的。虽然没有这村里风气这样古板陈旧,但南赡部洲的女子几乎皆是如此,贤良淑德为要,德言容工为本。陈塘关地处东胜神州偏僻之地,与中原相距较远,才会觉得精卫村所为非常不对。若这村子在南赡部州,估计会得到当地镇守嘉奖。”杨天佑见儿子越说越气,怕他将来出了陈塘关接受不了事实真相,先给他讲明。
杨蛟一愣,“朝歌人皇在位,亦为女子,怎么南赡部洲中原之地,反而会要求女子柔顺呢?”
“而且人皇还封了宗女和宗室遗孀为国主啊。”杨婵也诧异,那位王后狡诈极了,怎么也跟柔顺贞静不沾边吧。
“这……”杨天佑语塞,“也许,这几年有所改观吧。”他说得是乡野村风,两个孩子拿庙堂之事反驳,他还真不懂。
到了桃花水畔扑了空,杨婵掐指一算织女所在,一行人又转来了董家村。
进村后,殷夫人也奇怪,董家村的姑婆闲话也是特色了,今日居然没闲聊。
待走到广场上,发现全村的人几乎都在这里。
瑶姬往里面看去,见到那正中央教学的姑娘,正是自己的八侄女。
织女今日教大家的技艺,她重复了几遍,便开始游走,一一指点到人。
走到广场边缘时,她的动作猛地顿住,手中的丝线悄然滑落。
只见女子面容温婉,眼神中透着柔和与慈爱,静静地看着这边。那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姑姑。
她已褪去仙子的华光,身着朴素的衣裳,可那份与生俱来的气质,却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住。
在她身旁,站着一位身形高大的男子,眼神中满是对瑶姬的深情与呵护。
织女眼眶瞬间湿润,她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姑姑。
她顾不上正在进行的教学,朝着瑶姬走去。
周围的村民见织女突然停下,都有些诧异,纷纷让开一条路。
“姑姑……” 织女走到瑶姬面前,声音颤抖,几乎带着哭腔。
刹那间,往昔与姑姑共处的画面如潮水般在脑海翻涌。那时,姑姑手把手教她纺织仙法,每一缕丝线的缠绕、每一种花样的编织,皆蕴含着姑姑无尽的耐心与疼爱。遇到困境时,姑姑那温柔鼓励的话语、为她指引迷津的场景,历历在目。
瑶姬眼中也泛起泪光,轻轻伸出手,抚摸着织女的脸颊:“孩子,没想到能在这儿见到你。”她的手微微颤抖,忆起往昔,织女尚是个懵懂天真的孩童,跟在自己身后,奶声奶气地学仙法,那专注又认真的模样,让人心生欢喜。
“姑姑,您如今……” 织女欲言又止。
瑶姬明白她的意思,微笑着说:“我如今与家人在一起,过得很幸福。凡间的生活虽平淡,却也满是温暖。”
说着,她轻轻握住丈夫的手,眼中满是爱意。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便尽够了。
杨天佑冲着妻子露出温暖的笑意,十指紧扣间,传递着无声却坚定的力量。
织女微微攥紧衣角,目睹着瑶姬与杨天佑之间流淌的深情厚谊,不禁微微勾起唇角,脸上绽放出由衷的开心笑容。
能与心爱之人,在平凡的日子里相互陪伴,一起经历生活的酸甜苦辣,就像瑶姬姑姑这般,也是很好很好的。
杨蛟陪着父母与表姐叙旧,杨婵则与殷夫人退出人群,前往其他地方探查,敖丙见状也跟了过去。
“咱们去牛郎家看看吧。”殷夫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