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额头冒汗,脸色潮红。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董家村村民们那一张张淳朴善良的笑脸,还有牛郎那温暖而坚定的身影。他们劳作的辛勤模样,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的温馨场景,在她眼前一一闪过。
看着织女深陷情网的样子,牡丹仙子想起,来前王母娘娘特意让她从月和老人那里取来的红线。红线落处自有乾坤,切记莫拴错人。
织女的眼神变得坚定无比,她直视着牡丹仙子,语气坚决地说道:“姐姐,如果打开封印会让桃花水畔的村民们受灾受难,面临危险,那我宁愿不要这高禖之道。那些村民们生活得如此不易,他们善良又热情,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让他们陷入困境。我身为仙女,本就该护佑他们,又怎能因求道而害了他们呢?”她微微攥紧拳头,脸上满是毅然决然之色。
听墙角的众人皆望了过来,为织女的慈悲而赞叹。
牡丹仙子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她原本以为在天庭中养尊处优、不食人间烟火的八公主,对于这世间的苦难和责任并没有太多的体会。可如今织女这番坚定的话语,却让她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八公主,一个心怀苍生,有着仁善之心的女仙。
她的心中涌起感怀,嘴角微微上扬,当年的云华长公主便是如此啊。她的眼神中满是赞赏,“八公主,真没想到你下凡一趟,竟有了如此变化。这份心系百姓的之意,实在难得。”
织女听得红了脸,低头玩弄起衣角来。
可随即,牡丹仙子的眉头又微微皱起,脸上浮现出一丝焦急。“只是,这高禖之道与红绣球至关重要,关乎着天庭的大计,也关乎着你自身的修行和未来。若因担忧村民而放弃,实在可惜。而且,若不能得到高禖之道,拿不到红绣球,日后若有更强大的危机来临,又如何护佑这些村民呢?”
高禖之道牡丹仙子是真不知道,那先天灵宝红绣球却是圣人所留,承载着鸿蒙初开时的姻缘之力,那是天地间最早关于情与缘的法则具象化。
天地初创之际,阴阳初分,万物待兴,姻缘法则应运而生,为世间生灵牵起命运的红线。红绣球便是这一法则的最初承载者,其丝线之中,交织着无数缕姻缘之力。
在混沌初开的朦胧岁月里,它悄然运转,促使世间生灵相遇、相知、相恋,开启一段段奇妙的缘分旅程。每一段流传千古的爱情佳话,从凡人的相濡以沫到神仙眷侣的传奇,追根溯源,或许都能在红绣球的姻缘之力中找到一丝端倪。
这姻缘之力并非简单的牵线搭桥,它蕴含着一种神秘的秩序,让世间情感在有序中发展。它知晓每个人命中注定的缘分走向,那些看似偶然的相遇,实则是红绣球依照姻缘法则精心安排。在漫长的时光里,红绣球见证了无数有情人终成眷属,也目睹了一些有缘无分的遗憾,它始终默默履行着职责,维系着世间姻缘的平衡。
她认为,正因为红绣球承载着鸿蒙初开的姻缘之力,掌控它意味着对天地间姻缘的调配拥有巨大权力。王母娘娘安排织女掌管红绣球后,原本分散在各处或由其他神仙间接负责的姻缘相关事务,将更多地汇聚到织女手中,使得她在天庭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变得更为重要,成为天庭中姻缘领域的核心人物。即便王母娘娘本身掌控的姻缘与繁衍之道,也会流入织女手中,她也毫不在意。如此,怎能说不是一片拳拳爱女之心呢。
牡丹仙子轻轻握住织女的手,目光中满是恳切,“吾有两全之策,既能让你得到高禖之道与红绣球,又能保证村民们的安全。”
听墙角的众人皆望了过来,不知是何两全之策。
毕竟上一次封印骤然破开,闹出来的大动静,已经令人焦头烂额了。
一位准圣出手,两位大罗金仙,若干金仙、天仙、地仙合力,才保下陈塘无一死亡的局面,最后那伤者也不少啊。
打老鼠伤瓷瓶,才是最头疼的。破坏,永远比保护要简单一万倍。
杨婵默默思索,突破封印不难,诛灭妖兽不难,难的是保住村民的性命、家产、土地,难的是保住两岸桃花,难得是保住桃花水,难得是不让妖兽死后遗留的冤孽污染人间。
她与那黑龙河神之所以如此狼狈,便是因为要分心护持周边之故。就那,还要一群人帮忙,才算勉强护持好。
牡丹仙子不懂冤孽污染,杨婵可太懂了。
殷夫人则开始掂量陈塘关内的各种储备,她之前收了桃花水河神送来的珍珠金砖,第一次体会了“珍珠如土金如铁”是什么豪奢。不是宗室女幼时家中困难,没见过世面,是人族的生产力远远跟不上。
受赵公明指点,她没有一次性拿回南赡部州换购物产,以免珍珠金银贬值。而是将这些财物中的大部分交给副将,安排可信之人分批送去南赡部州各个城池购买粮食药材,预备下一次开启封印前分发各村寨。小部分则作为补偿,直接分给了各村寨中受伤的凡人,以免他们家中因为劳动力有损变得日子过不下去。小民便是如此,一点风浪都不能经受,人生的容错率极低。
仅从财物准备上说,开启一次封印,是十分费钱的。从人力上说,几位神仙之中,只有杨婵是纯自己人。殷夫人也头疼,若是主动开启封印,需要付出何等代价,才能请动东华帝君这样的大神再出手一次。
牡丹仙子不懂经济民生,殷夫人可太懂了。
即便做好万全准备,也难说万无一失,毕竟封印还连着地脉。东华帝君对洪荒地脉之力,还是懂上一些的,不可控的程度极高,会出意外是肯定的。
织女抬头,面上露出一丝欣喜,连忙追问道:“是何两全之策,姐姐赶紧告诉我吧!”此刻的她,只觉得自己的思绪从未有过这般清晰,仿佛心中有了坚定的目标,充满了力量。
牡丹仙子看着织女那急切的模样,微微笑了笑,温和自信地说道:“八公主,娘娘将瑶池之宝,先天五方旗之一的素色云界旗,给我带来了。此旗妙用无穷,能布下强大的防御结界,只要将它施展在桃花河水畔,那些村民便会被护在其中。届时我们打开封印,即便有妖兽逃脱或者封印产生异动,也不用担心会危及到村民们的安全。如此一来,你既能去探寻高禖之道,又能护住村民,岂不两全?”
果然,她不懂啊。杨婵与殷夫人对视一眼,此事还得从长计议,群策群力才成。
诚然,素色云界旗作为先天灵宝,拥有着非凡的威力。拥有防御和克制法术的能力,是能够扭转战局、庇佑众人的重要法宝。
不是素色云界旗不好,是考虑的还是太少。
那边,牡丹仙子轻轻一挥衣袖,一道柔和的白光闪过,一面绣着奇异符文的素色旗帜出现在她手中,隐隐散发着仙气。她将旗子递给织女,笑着说:“这素色云界旗就先交于你,待布置好结界,我们再商议打开封印之事。”
织女手持素色云界旗,先是开心,而后又生出满心忧虑,望向牡丹仙子缓缓说道:“牡丹姐姐,你有所不知,凡人的生活极为复杂,并非仅保住性命便可。若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壤污浊、地脉紊乱、灵息断绝,往后他们的日子也会过不下去去的。这素色云界旗,当真能保桃花水畔灵壤、地脉、灵息等一切安然无恙吗?”
殷夫人与杨婵对视一眼,没想到织女竟然考虑到这些了。看来,她外出寻牛郎时,并非满心满眼都是男人,也将周遭一切放在了心上。
牡丹仙子轻轻拍了拍织女的手,温声安慰:“八公主,你放心。这素色云界旗乃瑶池之宝,威力超凡。它所布下的结界,不仅能庇佑村民性命无忧,对于村寨周边也能起到强大的守护作用。虽说无法确保万事万无一失,但定能将危害降至最低。而且,我会与你并肩而行,竭尽全力避免你所担忧之事发生。”
织女皱眉沉思良久后,抬起头认真地看向牡丹仙子,缓缓开口道:“牡丹姐姐,我明白你的想法了。可这事儿并非你我二人能擅自决定的。此处乃是陈塘关的地界,应当去询问一下殷夫人的意见,毕竟她在此地守护多年,对陈塘关的情况最为了解。若她同意我们开启封印的计划,我们再行动也不迟,这样才稳妥些。”
牡丹仙子不急着反驳,用眼神鼓励织女继续说。陈塘关李靖之事,已然在天庭传遍,那是一位敢于硬顶天帝旨意的人间总兵,陈塘关的军民也与普通百姓不同,不可随意对待。所以,牡丹仙子入凡后,也并不打算在陈塘关强来,以免破坏王母娘娘后续谋划。
织女轻轻咬了咬嘴唇,带着从未有过的谨慎与坚定,继续说道:“陈塘关的百姓们信任殷夫人,我们必须尊重她的意见,这也是对陈塘关的负责,更是对这里的百姓们负责。万一我们贸然行事,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所以,还是先去问问她吧。”说完,织女静静地等待着牡丹仙子的回应,眼神中满是诚恳。
牡丹仙子原本以为织女即便下了凡,即便生出了慈悲心,行事风格也会和天庭中的仙女们差不多,毕竟习惯难改。
在天庭中,仙女们行事大多随心所欲,自恃身份高贵,鲜少会将凡人的想法放在心上,于人间行事,更不会去询问当地镇守的意见。而如今织女却能想到这些,还如此看重凡人的得失。
可织女一再打破了她的预期,让她对眼前的八公主有了全新的认知。牡丹仙子心中满是感慨,织女这趟下凡,当真进益不小。
她看向织女,轻声说道:“八公主,你能有此想法,实在难得。如此周全地考虑,不仅是对陈塘关百姓的负责,也彰显了我们身为天庭女仙的担当。那便依你,我们去问问殷夫人的意思。”
织女微微歪着头,眸中闪烁着认真的光芒,继续缓缓说道:“牡丹姐姐,我们不仅要问殷夫人的想法,表妹也在此处,她对这封印的情况最清楚,自然得问问她的意见。还有那桃花水里的河神黑龙,我的金梭可还在他那儿呢,他在这一方水域镇守许久,对封印之事也有见解,这意见也是要问的。”
她轻轻顿了顿,眼神中透着坚定:“再者,我大姐也在,还有瑶姬姑姑。她们都是关心此事的人,也都是我的亲人,得她们都同意了,我才会去做这件事。毕竟这开启封印非同小可,多听听大家的想法,总归是稳妥些,也能避免不少麻烦。”说罢,织女静静地看向牡丹仙子,等待着她的回应,脸上满是慎重的神情。
牡丹仙子听着织女的话,忍不住笑了出来,心中暗自嘀咕,真不知道这八公主到底是变得稳重谨慎、思虑周全了,还是依旧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做什么事都离不开身边人的意见,仿佛没了大家的认可就没了主心骨。
杨婵和殷夫人躲在一旁,听到织女这番话,皆是微微一怔。
杨婵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她与织女接触不多,原以为仙女行事必然高高在上,不会将凡人放在眼里。可织女竟如此,着实出乎她的意料。
殷夫人的心中亦是百感交集,一直以来,她守护着陈塘关,见惯了天庭的威严和神仙的疏离,如今织女的举动,让她感受到了一份尊重。她对杨婵传音道:“没想到这八公主竟是如此赤子心性,实在难得。”
杨婵微微点头,既生慈悲心,便是同道人。
天帝之女又如何,与父母不同路的儿女,多的是。
牡丹仙子笑道:“八公主,你这要把一圈人的意见都问个遍,早知道是这样,我还费这劲儿带你到天上走这一遭做甚?直接把大家召集起来,将事情原原本本说清楚,再一同商议不就好了,也省得这般麻烦。”牡丹仙子一边说着,一边揉了揉太阳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之色,可看着织女那认真的模样,她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现实。
织女调皮地眨了眨眼睛,嘴角扬起一抹狡黠的笑容,说道:“牡丹姐姐,我一开始还以为你是带我上来好好玩耍一番的,哪里知道你是要跟我说这么重要的事儿呀。要是早知道,我肯定就建议你别带我上来了,咱们留在地上,把大家聚在一起说不就成了嘛。”她歪着头,一脸俏皮的模样。
牡丹仙子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事情你确实可以跟大家说明白,就说我们要打开封印,除掉那些妖兽,这对陈塘关来说的确是件好事。可关于高禖之道的事儿,你千万不能说出去。知道的人多了,难免会生出许多事端。若是被心怀不轨之人知晓,恐怕会带来不少麻烦,我们必须得谨慎行事。”说完,她目光紧紧盯着织女,满是叮嘱之意,生怕她不小心说漏了嘴。
织女轻轻点了点头,坦然说道:“牡丹姐姐,关于这高禖之道,我定会努力去争取。若是有幸能得到,那便是我的机缘和命数。可若是最终失去了,咱们也不必太过介怀。毕竟金梭陪伴我这么多年,我却一直都没察觉到其中蕴含的道韵,或许,我本就与这高禖之道无缘吧。”
牡丹仙子会心一笑,并不将织女的话放在心上,娘娘既然说八公主与这高禖之道契合,便必然是不会有问题的。
织女微微抬起头,望向远处,目光深邃而平静,仿佛已将得失看得很淡:“强求来的道,未必适合我。若是无缘,即便得到了,也未必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精髓。我身为仙女,自当顺应天命,尽人事便是了。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能坦然接受。”说完,织女转过头来,看向牡丹仙子,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中,有着超脱的豁达。
瑶姬和绛女在外面,将织女的话语一字不落地听进耳中。
绛女的唇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满是对小妹妹的宠溺与欢喜。在她看来,织女能想到依赖自己,这是对她这个姐姐的信任。她想到,织女这孩子,心里还是有我这个大姐的。
瑶姬则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温和。织女心性淳朴,心思单纯,万万年都保持着这份善良与纯粹。即便那高禖之道,当真到了织女手中,恐怕事情也不会如王母所愿的发展。
两人静静地站着,虽然所思所想截然不同,但都在为织女的长进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东华帝君则盯着织女手中的素色云界旗,若有所思。
这旗子,还有一个别名,唤作聚仙旗。
瑶池
王母娘娘感应到牡丹取出了素色云界旗,不过,东华帝君也在那陈塘关,便晓得这旗子多半是起不了作用。
她布下的后手,有些连牡丹都不晓得,否则这场戏就做不真了。
但是,应该瞒不过东华的眼睛。
说到底,杨婵这个孩子行事多少还是不稳当,若是寸心出手,定不会让那混沌碎片之事闹得天庭都晓得了。
想起那个孩子,王母娘娘的眼神瞬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杨婵作为瑶姬与凡人的女儿,她的存在本就挑战了天庭天条的威严。王母娘娘身为天庭秩序的捍卫者,心中自然对杨婵的特殊出身介怀不已,这层身份犹如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一道无形沟壑。
然而杨婵眉眼间与瑶姬相似的神韵,总会让王母娘娘的心悄然泛起一丝涟漪。
若非如此,她也不必如此费心,左右互搏。
绛女、巧女、织女三个孩子皆已入局,后面便要看她们自己挣扎了。
劫数不能躲,只能硬着头皮往前撞。
王母娘娘双手紧握扶手,关节泛白,她的内心如被烈火炙烤。
作为瑶池之主,她拥有无上的权力,可面对女儿们的劫数,她却仿佛被束缚住了手脚,无能为力。
她曾试图以天条戒律警示女儿们,让她们远离危险与诱惑,可命数难防。
她想起孩子们小时候,在她身边嬉笑玩耍的模样,那时的她们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如今,却一个个即将遭受苦难,她多想伸出援手,将女儿们从劫数中拯救出来,可她深知,这劫数若强行干预,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绛女那孩子,平日里总是一副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模样,在天庭众人面前,永远是强硬的姿态,仿佛什么困难都难不倒她。可王母娘娘太了解自己的大女儿了,她深知绛女那看似无坚不摧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柔软且容易受伤的心。
一旦遭遇情感上的背叛或是信任的崩塌,绛女那伪装的坚强便会如纸糊的一般,瞬间破碎。
再念及巧女,这孩子自小就爱调皮捣蛋,行事叛逆不羁,常常不按常理出牌,没少让她操心。可在那叛逆的表象之下,巧女实则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一旦认定了谁,便会掏心掏肺地对待。
也正因为这份重情,巧女纵然有一腔孤勇,可面对重重困境、步步陷阱,又能支撑多久?
最后想到织女,这孩子平日里总是一副温婉柔顺、与世无争的样子,在天庭中安静纺织,任谁见了,都会觉得她是个没什么主见的女子。可王母娘娘明白,织女看似纯善,实则心中有自己的主意和坚持。即便知道违背天条会遭受严惩,却依然义无反顾。
如今织女陷入的劫数,王母娘娘知道,以织女的性子,定是不会轻易低头妥协,可这也意味着她要承受更多的痛苦,这劫数于她而言,又谈何容易度过。
王母娘娘多希望能替女儿们承受这些苦难,可天命难违,她也只能盼着她们能逢凶化吉,平安度过。
泪水在王母娘娘的眼眶中打转,却始终没有落下。
看着织女深陷情网的样子,牡丹仙子想起,来前王母娘娘特意让她从月和老人那里取来的红线。红线落处自有乾坤,切记莫拴错人。
织女的眼神变得坚定无比,她直视着牡丹仙子,语气坚决地说道:“姐姐,如果打开封印会让桃花水畔的村民们受灾受难,面临危险,那我宁愿不要这高禖之道。那些村民们生活得如此不易,他们善良又热情,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让他们陷入困境。我身为仙女,本就该护佑他们,又怎能因求道而害了他们呢?”她微微攥紧拳头,脸上满是毅然决然之色。
听墙角的众人皆望了过来,为织女的慈悲而赞叹。
牡丹仙子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她原本以为在天庭中养尊处优、不食人间烟火的八公主,对于这世间的苦难和责任并没有太多的体会。可如今织女这番坚定的话语,却让她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八公主,一个心怀苍生,有着仁善之心的女仙。
她的心中涌起感怀,嘴角微微上扬,当年的云华长公主便是如此啊。她的眼神中满是赞赏,“八公主,真没想到你下凡一趟,竟有了如此变化。这份心系百姓的之意,实在难得。”
织女听得红了脸,低头玩弄起衣角来。
可随即,牡丹仙子的眉头又微微皱起,脸上浮现出一丝焦急。“只是,这高禖之道与红绣球至关重要,关乎着天庭的大计,也关乎着你自身的修行和未来。若因担忧村民而放弃,实在可惜。而且,若不能得到高禖之道,拿不到红绣球,日后若有更强大的危机来临,又如何护佑这些村民呢?”
高禖之道牡丹仙子是真不知道,那先天灵宝红绣球却是圣人所留,承载着鸿蒙初开时的姻缘之力,那是天地间最早关于情与缘的法则具象化。
天地初创之际,阴阳初分,万物待兴,姻缘法则应运而生,为世间生灵牵起命运的红线。红绣球便是这一法则的最初承载者,其丝线之中,交织着无数缕姻缘之力。
在混沌初开的朦胧岁月里,它悄然运转,促使世间生灵相遇、相知、相恋,开启一段段奇妙的缘分旅程。每一段流传千古的爱情佳话,从凡人的相濡以沫到神仙眷侣的传奇,追根溯源,或许都能在红绣球的姻缘之力中找到一丝端倪。
这姻缘之力并非简单的牵线搭桥,它蕴含着一种神秘的秩序,让世间情感在有序中发展。它知晓每个人命中注定的缘分走向,那些看似偶然的相遇,实则是红绣球依照姻缘法则精心安排。在漫长的时光里,红绣球见证了无数有情人终成眷属,也目睹了一些有缘无分的遗憾,它始终默默履行着职责,维系着世间姻缘的平衡。
她认为,正因为红绣球承载着鸿蒙初开的姻缘之力,掌控它意味着对天地间姻缘的调配拥有巨大权力。王母娘娘安排织女掌管红绣球后,原本分散在各处或由其他神仙间接负责的姻缘相关事务,将更多地汇聚到织女手中,使得她在天庭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变得更为重要,成为天庭中姻缘领域的核心人物。即便王母娘娘本身掌控的姻缘与繁衍之道,也会流入织女手中,她也毫不在意。如此,怎能说不是一片拳拳爱女之心呢。
牡丹仙子轻轻握住织女的手,目光中满是恳切,“吾有两全之策,既能让你得到高禖之道与红绣球,又能保证村民们的安全。”
听墙角的众人皆望了过来,不知是何两全之策。
毕竟上一次封印骤然破开,闹出来的大动静,已经令人焦头烂额了。
一位准圣出手,两位大罗金仙,若干金仙、天仙、地仙合力,才保下陈塘无一死亡的局面,最后那伤者也不少啊。
打老鼠伤瓷瓶,才是最头疼的。破坏,永远比保护要简单一万倍。
杨婵默默思索,突破封印不难,诛灭妖兽不难,难的是保住村民的性命、家产、土地,难的是保住两岸桃花,难得是保住桃花水,难得是不让妖兽死后遗留的冤孽污染人间。
她与那黑龙河神之所以如此狼狈,便是因为要分心护持周边之故。就那,还要一群人帮忙,才算勉强护持好。
牡丹仙子不懂冤孽污染,杨婵可太懂了。
殷夫人则开始掂量陈塘关内的各种储备,她之前收了桃花水河神送来的珍珠金砖,第一次体会了“珍珠如土金如铁”是什么豪奢。不是宗室女幼时家中困难,没见过世面,是人族的生产力远远跟不上。
受赵公明指点,她没有一次性拿回南赡部州换购物产,以免珍珠金银贬值。而是将这些财物中的大部分交给副将,安排可信之人分批送去南赡部州各个城池购买粮食药材,预备下一次开启封印前分发各村寨。小部分则作为补偿,直接分给了各村寨中受伤的凡人,以免他们家中因为劳动力有损变得日子过不下去。小民便是如此,一点风浪都不能经受,人生的容错率极低。
仅从财物准备上说,开启一次封印,是十分费钱的。从人力上说,几位神仙之中,只有杨婵是纯自己人。殷夫人也头疼,若是主动开启封印,需要付出何等代价,才能请动东华帝君这样的大神再出手一次。
牡丹仙子不懂经济民生,殷夫人可太懂了。
即便做好万全准备,也难说万无一失,毕竟封印还连着地脉。东华帝君对洪荒地脉之力,还是懂上一些的,不可控的程度极高,会出意外是肯定的。
织女抬头,面上露出一丝欣喜,连忙追问道:“是何两全之策,姐姐赶紧告诉我吧!”此刻的她,只觉得自己的思绪从未有过这般清晰,仿佛心中有了坚定的目标,充满了力量。
牡丹仙子看着织女那急切的模样,微微笑了笑,温和自信地说道:“八公主,娘娘将瑶池之宝,先天五方旗之一的素色云界旗,给我带来了。此旗妙用无穷,能布下强大的防御结界,只要将它施展在桃花河水畔,那些村民便会被护在其中。届时我们打开封印,即便有妖兽逃脱或者封印产生异动,也不用担心会危及到村民们的安全。如此一来,你既能去探寻高禖之道,又能护住村民,岂不两全?”
果然,她不懂啊。杨婵与殷夫人对视一眼,此事还得从长计议,群策群力才成。
诚然,素色云界旗作为先天灵宝,拥有着非凡的威力。拥有防御和克制法术的能力,是能够扭转战局、庇佑众人的重要法宝。
不是素色云界旗不好,是考虑的还是太少。
那边,牡丹仙子轻轻一挥衣袖,一道柔和的白光闪过,一面绣着奇异符文的素色旗帜出现在她手中,隐隐散发着仙气。她将旗子递给织女,笑着说:“这素色云界旗就先交于你,待布置好结界,我们再商议打开封印之事。”
织女手持素色云界旗,先是开心,而后又生出满心忧虑,望向牡丹仙子缓缓说道:“牡丹姐姐,你有所不知,凡人的生活极为复杂,并非仅保住性命便可。若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壤污浊、地脉紊乱、灵息断绝,往后他们的日子也会过不下去去的。这素色云界旗,当真能保桃花水畔灵壤、地脉、灵息等一切安然无恙吗?”
殷夫人与杨婵对视一眼,没想到织女竟然考虑到这些了。看来,她外出寻牛郎时,并非满心满眼都是男人,也将周遭一切放在了心上。
牡丹仙子轻轻拍了拍织女的手,温声安慰:“八公主,你放心。这素色云界旗乃瑶池之宝,威力超凡。它所布下的结界,不仅能庇佑村民性命无忧,对于村寨周边也能起到强大的守护作用。虽说无法确保万事万无一失,但定能将危害降至最低。而且,我会与你并肩而行,竭尽全力避免你所担忧之事发生。”
织女皱眉沉思良久后,抬起头认真地看向牡丹仙子,缓缓开口道:“牡丹姐姐,我明白你的想法了。可这事儿并非你我二人能擅自决定的。此处乃是陈塘关的地界,应当去询问一下殷夫人的意见,毕竟她在此地守护多年,对陈塘关的情况最为了解。若她同意我们开启封印的计划,我们再行动也不迟,这样才稳妥些。”
牡丹仙子不急着反驳,用眼神鼓励织女继续说。陈塘关李靖之事,已然在天庭传遍,那是一位敢于硬顶天帝旨意的人间总兵,陈塘关的军民也与普通百姓不同,不可随意对待。所以,牡丹仙子入凡后,也并不打算在陈塘关强来,以免破坏王母娘娘后续谋划。
织女轻轻咬了咬嘴唇,带着从未有过的谨慎与坚定,继续说道:“陈塘关的百姓们信任殷夫人,我们必须尊重她的意见,这也是对陈塘关的负责,更是对这里的百姓们负责。万一我们贸然行事,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所以,还是先去问问她吧。”说完,织女静静地等待着牡丹仙子的回应,眼神中满是诚恳。
牡丹仙子原本以为织女即便下了凡,即便生出了慈悲心,行事风格也会和天庭中的仙女们差不多,毕竟习惯难改。
在天庭中,仙女们行事大多随心所欲,自恃身份高贵,鲜少会将凡人的想法放在心上,于人间行事,更不会去询问当地镇守的意见。而如今织女却能想到这些,还如此看重凡人的得失。
可织女一再打破了她的预期,让她对眼前的八公主有了全新的认知。牡丹仙子心中满是感慨,织女这趟下凡,当真进益不小。
她看向织女,轻声说道:“八公主,你能有此想法,实在难得。如此周全地考虑,不仅是对陈塘关百姓的负责,也彰显了我们身为天庭女仙的担当。那便依你,我们去问问殷夫人的意思。”
织女微微歪着头,眸中闪烁着认真的光芒,继续缓缓说道:“牡丹姐姐,我们不仅要问殷夫人的想法,表妹也在此处,她对这封印的情况最清楚,自然得问问她的意见。还有那桃花水里的河神黑龙,我的金梭可还在他那儿呢,他在这一方水域镇守许久,对封印之事也有见解,这意见也是要问的。”
她轻轻顿了顿,眼神中透着坚定:“再者,我大姐也在,还有瑶姬姑姑。她们都是关心此事的人,也都是我的亲人,得她们都同意了,我才会去做这件事。毕竟这开启封印非同小可,多听听大家的想法,总归是稳妥些,也能避免不少麻烦。”说罢,织女静静地看向牡丹仙子,等待着她的回应,脸上满是慎重的神情。
牡丹仙子听着织女的话,忍不住笑了出来,心中暗自嘀咕,真不知道这八公主到底是变得稳重谨慎、思虑周全了,还是依旧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做什么事都离不开身边人的意见,仿佛没了大家的认可就没了主心骨。
杨婵和殷夫人躲在一旁,听到织女这番话,皆是微微一怔。
杨婵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她与织女接触不多,原以为仙女行事必然高高在上,不会将凡人放在眼里。可织女竟如此,着实出乎她的意料。
殷夫人的心中亦是百感交集,一直以来,她守护着陈塘关,见惯了天庭的威严和神仙的疏离,如今织女的举动,让她感受到了一份尊重。她对杨婵传音道:“没想到这八公主竟是如此赤子心性,实在难得。”
杨婵微微点头,既生慈悲心,便是同道人。
天帝之女又如何,与父母不同路的儿女,多的是。
牡丹仙子笑道:“八公主,你这要把一圈人的意见都问个遍,早知道是这样,我还费这劲儿带你到天上走这一遭做甚?直接把大家召集起来,将事情原原本本说清楚,再一同商议不就好了,也省得这般麻烦。”牡丹仙子一边说着,一边揉了揉太阳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之色,可看着织女那认真的模样,她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现实。
织女调皮地眨了眨眼睛,嘴角扬起一抹狡黠的笑容,说道:“牡丹姐姐,我一开始还以为你是带我上来好好玩耍一番的,哪里知道你是要跟我说这么重要的事儿呀。要是早知道,我肯定就建议你别带我上来了,咱们留在地上,把大家聚在一起说不就成了嘛。”她歪着头,一脸俏皮的模样。
牡丹仙子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事情你确实可以跟大家说明白,就说我们要打开封印,除掉那些妖兽,这对陈塘关来说的确是件好事。可关于高禖之道的事儿,你千万不能说出去。知道的人多了,难免会生出许多事端。若是被心怀不轨之人知晓,恐怕会带来不少麻烦,我们必须得谨慎行事。”说完,她目光紧紧盯着织女,满是叮嘱之意,生怕她不小心说漏了嘴。
织女轻轻点了点头,坦然说道:“牡丹姐姐,关于这高禖之道,我定会努力去争取。若是有幸能得到,那便是我的机缘和命数。可若是最终失去了,咱们也不必太过介怀。毕竟金梭陪伴我这么多年,我却一直都没察觉到其中蕴含的道韵,或许,我本就与这高禖之道无缘吧。”
牡丹仙子会心一笑,并不将织女的话放在心上,娘娘既然说八公主与这高禖之道契合,便必然是不会有问题的。
织女微微抬起头,望向远处,目光深邃而平静,仿佛已将得失看得很淡:“强求来的道,未必适合我。若是无缘,即便得到了,也未必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精髓。我身为仙女,自当顺应天命,尽人事便是了。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能坦然接受。”说完,织女转过头来,看向牡丹仙子,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中,有着超脱的豁达。
瑶姬和绛女在外面,将织女的话语一字不落地听进耳中。
绛女的唇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满是对小妹妹的宠溺与欢喜。在她看来,织女能想到依赖自己,这是对她这个姐姐的信任。她想到,织女这孩子,心里还是有我这个大姐的。
瑶姬则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温和。织女心性淳朴,心思单纯,万万年都保持着这份善良与纯粹。即便那高禖之道,当真到了织女手中,恐怕事情也不会如王母所愿的发展。
两人静静地站着,虽然所思所想截然不同,但都在为织女的长进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东华帝君则盯着织女手中的素色云界旗,若有所思。
这旗子,还有一个别名,唤作聚仙旗。
瑶池
王母娘娘感应到牡丹取出了素色云界旗,不过,东华帝君也在那陈塘关,便晓得这旗子多半是起不了作用。
她布下的后手,有些连牡丹都不晓得,否则这场戏就做不真了。
但是,应该瞒不过东华的眼睛。
说到底,杨婵这个孩子行事多少还是不稳当,若是寸心出手,定不会让那混沌碎片之事闹得天庭都晓得了。
想起那个孩子,王母娘娘的眼神瞬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杨婵作为瑶姬与凡人的女儿,她的存在本就挑战了天庭天条的威严。王母娘娘身为天庭秩序的捍卫者,心中自然对杨婵的特殊出身介怀不已,这层身份犹如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一道无形沟壑。
然而杨婵眉眼间与瑶姬相似的神韵,总会让王母娘娘的心悄然泛起一丝涟漪。
若非如此,她也不必如此费心,左右互搏。
绛女、巧女、织女三个孩子皆已入局,后面便要看她们自己挣扎了。
劫数不能躲,只能硬着头皮往前撞。
王母娘娘双手紧握扶手,关节泛白,她的内心如被烈火炙烤。
作为瑶池之主,她拥有无上的权力,可面对女儿们的劫数,她却仿佛被束缚住了手脚,无能为力。
她曾试图以天条戒律警示女儿们,让她们远离危险与诱惑,可命数难防。
她想起孩子们小时候,在她身边嬉笑玩耍的模样,那时的她们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如今,却一个个即将遭受苦难,她多想伸出援手,将女儿们从劫数中拯救出来,可她深知,这劫数若强行干预,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绛女那孩子,平日里总是一副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模样,在天庭众人面前,永远是强硬的姿态,仿佛什么困难都难不倒她。可王母娘娘太了解自己的大女儿了,她深知绛女那看似无坚不摧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柔软且容易受伤的心。
一旦遭遇情感上的背叛或是信任的崩塌,绛女那伪装的坚强便会如纸糊的一般,瞬间破碎。
再念及巧女,这孩子自小就爱调皮捣蛋,行事叛逆不羁,常常不按常理出牌,没少让她操心。可在那叛逆的表象之下,巧女实则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一旦认定了谁,便会掏心掏肺地对待。
也正因为这份重情,巧女纵然有一腔孤勇,可面对重重困境、步步陷阱,又能支撑多久?
最后想到织女,这孩子平日里总是一副温婉柔顺、与世无争的样子,在天庭中安静纺织,任谁见了,都会觉得她是个没什么主见的女子。可王母娘娘明白,织女看似纯善,实则心中有自己的主意和坚持。即便知道违背天条会遭受严惩,却依然义无反顾。
如今织女陷入的劫数,王母娘娘知道,以织女的性子,定是不会轻易低头妥协,可这也意味着她要承受更多的痛苦,这劫数于她而言,又谈何容易度过。
王母娘娘多希望能替女儿们承受这些苦难,可天命难违,她也只能盼着她们能逢凶化吉,平安度过。
泪水在王母娘娘的眼眶中打转,却始终没有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