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夫人带着敖丙和两个凡人来到了草堂,一进草堂,她便吩咐人在厅中为牛郎和董永安排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微笑着对他们说道:“两位一路辛苦了,先去吃点东西吧。”

    牛郎与董永连忙道谢,随着引领之人去吃饭了。

    他们是干活的时候被临时抓来的,等到现在已经饥肠辘辘了。

    随后,殷夫人带着敖丙走入一间静室。

    待两人在静室中坐定,殷夫人轻轻开口,目光柔和地看着敖丙,问道:“丙儿,你可知道今日我在杨家小院设宴,是为了什么?”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颐,希望敖丙能猜出其中的缘由。

    敖丙微微低下头,双眉轻蹙,陷入了一阵深思。

    片刻后,他抬起头来,目光坚定而又谨慎地开口说道:“婶娘,依我之见,第一,应该是为了拉拢天庭的两位公主,您借助了瑶姬婶娘的关系,想借此与天庭的公主们交好,说不定日后也能互相有个照应。毕竟瑶池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与公主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于叔父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他一边说着,一边仔细观察着殷夫人的神色,生怕自己的回答有什么不妥之处。

    殷夫人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唇角轻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丙儿,你能想到这一层,可见心思敏锐。不错,与天庭公主交好,的确对你叔父有益。”她微微眯起眼睛,似是在回忆往事,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瑶姬与我姐妹情深,有她从中周旋,这第一步倒也容易些。只是,这拉拢公主之事,也并非全然为了你的叔父。”她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仿佛透过静室的墙壁,看到了更遥远的地方。

    敖丙微微皱眉,再次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似是想到了关键之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恭敬地开口说道:“婶娘,我又想到了。织女仙子为了金梭险些误伤董家村的村民之事赎罪,留在村里教授纺织之道,为村民们带来了福祉。想来您也是存着礼尚往来的感激之心,才设宴款待诸位公主,以表达对织女仙子善举的感谢。”

    殷夫人微笑,鼓励敖丙继续说。

    他微微停顿,斟酌着用词,接着道:“况且,公主们身份尊贵,能屈尊来到这凡间村落,这份情谊也值得用心对待。设宴相请,既尽了地主之谊,也能让双方关系更加融洽,日后若有需要,彼此也能相互帮衬。不知我所言,可对?”说罢,敖丙静静等待着殷夫人的回应,神色间带着一丝期待。

    殷夫人听着敖丙的这番话,眼中的赞赏之意更浓,轻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丙儿,你能想到这一层,可见不仅聪慧敏锐,还心思细腻。织女公主能留在董家村教授纺织之术,实乃村民之福,我作为这一方地主,自然是心怀感激。设宴款待,也是聊表心意。”

    她微微叹了口气,目光中透着柔和的光芒,继续说道:“天庭公主们此番下凡,身份尊贵却不摆架子,愿意亲近凡人,这等品性令人钦佩。我们能有机会与之交好,也是缘分。希望日后,这份情谊能于陈塘关之地,长久维系下去。”殷夫人微微眯起眼睛,“不过,这其中的缘由,倒也不止这些……”她的声音渐渐低下去,似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未曾说出。

    敖丙双眉紧蹙,陷入了新一轮的沉思。良久,他抬起头来,目光坚定而明亮,恭敬地开口:“婶娘,我想这第三点,许是因为织女和绛女两位公主,在封印之事上,她们表现的与寻常仙子不同,心中装着凡人,心怀悲悯与善意,这样的仙子,是人间可以争取、可以拉拢的。”

    他微微一顿,理了理思绪,接着道:“您这般与她们亲近,也是希望将来若有机会,她们能为我们人族谋福祉。毕竟,在这仙凡之间,能有仙子愿意真心实意地关怀人族,是难能可贵的。与她们交好,于人族而言,也多了一份助力与保障。不知我此番猜测,可对?”

    说罢,敖丙静静地看着殷夫人,神色间带着一丝忐忑,期待着她的回应。

    殷夫人听闻敖丙的这番话,眼中闪过一抹惊喜,脸上的笑意更盛,眼中满是对敖丙的赞许。她轻轻拍了拍敖丙的肩膀,感慨道:“丙儿,你果真没让我失望,能想到这些,说明你看事情已经越发透彻了。”

    她微微叹了口气,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欣慰,继续说道:“如你所说,织女和绛女两位公主心怀凡人,这在天庭之中是十分难得的品质。我与她们交好,一方面是真心欣赏她们的为人,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为我们人族多争取一些助力。天庭之中势力错综复杂,若能有这样两位公主为凡人说话,于人族的未来,总归是有益的。”

    殷夫人微微眯起眼睛,眼神深邃而悠远,似是在思考着更长远的事情:“只是,这仙凡之间的关系微妙复杂,想要真正让她们为凡人谋福祉,还需要长久的努力和经营。但愿日后,我们能与两位公主携手,为这天下苍生做些实事。”说罢,她轻轻拍了拍敖丙的手背,脸上带着鼓励的神情。

    敖丙腼腆地低下头,脸上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随后又缓缓抬起头来,眼中带着一丝疑惑与思索,轻声说道:“婶娘,我觉得此事或许还有其他缘由是我尚未领会到的。您看,那七公主巧女来得如此巧合,似乎是算准了时间一般。还有牡丹仙子,怎么就刚好带着七公主来到了宴会上呢?而且,又为何恰好众人能齐心施压让牡丹仙子说出针对八公主的谋划呢?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者背后的推手呢?”

    他微微皱眉,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忧虑,继续说道:“我总觉得,这些事情看似偶然,但又好像有着某种无形的联系,仿佛是有人在暗中操控着一切。只是,我还想不明白其中的关键所在。”

    殷夫人静静地听着敖丙的疑问,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赏,同时也有一抹不易察觉的凝重。她微微眯起眼睛,似在回忆着宴会中发生的种种细节,而后轻轻叹了口气。

    “丙儿,你能察觉到这些不寻常之处,说明你的心思愈发缜密了。”殷夫人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温和,“这其中的确有许多看似巧合的地方,却又不像是偶然。七公主巧女的出现,牡丹仙子的到来,以及后来的那些事,背后或许真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推动。”

    她微微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向远方,似在思索着什么,接着说道:“天庭之中,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王母娘娘的谋划也并非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或许有人想借这个机会,打乱王母娘娘的计划,又或许是想试探各方的反应。至于到底是谁在背后操纵,又有何目的,还需我们进一步观察和查证。”

    殷夫人转过头,目光柔和地看着敖丙,语重心长地说:“在这仙凡之间,局势复杂多变,我们行事需更加谨慎。往后遇到事情,多思考,多观察,切不可掉以轻心。你能有这样的疑虑,很好,以后若有什么想法,也可多与我说说。

    敖丙认真地听着殷夫人的教诲,眼神专注而坚定。待殷夫人说完,他用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乖巧的笑容,声音清脆地说道:“婶娘,我记住了。以后我定会更加小心谨慎,遇到事情多思考,有想法就跟您说。”

    殷夫人转念想起那爱听墙角的东华帝君,从瑶姬的口中得知,东华帝君与天庭之主玉帝,瑶池之主王母娘娘的政见,其实是不同的,她觉得应该可以一探。

    她对敖丙说,“有些内情,婶娘还是要告诉你的,你要细细听,日后莫要为人蒙骗过去。”

    敖丙立即正襟危坐,晓得重头来了。

    殷夫人对敖丙说道:“七公主巧女之所以来的这样巧,是因为她遇到了卖身葬父的董永。那董永与他的父亲去行商,他父亲是我让董家村的村老派去的,但是我也没有想到他父亲会死在半路上,更没有想到董永那个傻孩子要闹到卖身葬父,也不肯动用公中货款。”

    敖丙微微皱眉,认真听着殷夫人的讲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讶。

    殷夫人看着他的反应,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七公主巧女心地善良,见到董永这般孝心,自然心生怜悯。她便出手相助,替董永赎了身,还将他带回董家村。这件事被第二批派去购买物资的修士知道了,传信回来,所以我才能掌握他们回程的时间。”

    敖丙感叹,七公主看着刻薄暴躁,原来也是心地善良的仙女。

    “村老本是安排了董永父亲去行商,想让他能借此改善家境,也算是对他家的关照。可没想到会出这样的意外。董永那孩子,性子执拗,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不肯动用货款,一心要卖身葬父。”殷夫人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惋惜。

    敖丙微微颔首,眼神中闪过一丝恍然,原来这其中还有这般曲折缘由。他抬起头,认真说道:“这世间之事确实复杂难测,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行商安排,竟引出这么多事。董永的坚守令人敬佩,七公主的善良也让人动容。只是,我还是不明白,这七公主到来很重要吗?”

    殷夫人循循善诱,“我每次与你瑶姬婶娘的谈话你都听到了,你可有注意到,我询问你瑶姬婶娘的时候,曾经问过天庭之中八位公主的性格。其中,就以这位七公主性子最为执拗、叛逆、果断。所以如果要质问牡丹仙子,让她必须说出真相,一定要有这位七公主在场才能奏效。”

    敖丙微微一怔,随即陷入思索,回想起两位婶娘交谈的场景。片刻后,他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的光芒。“婶娘您这样做,是为了在之后开启封印之时,让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心中不再存有疑惑吗?可是咱们出来了,没有听到牡丹仙子说出的真相啊,也不知道她在谋划什么。哦,我知道了,您是想事后再询问瑶姬婶娘和三姐吗?”

    殷夫人听着敖丙的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轻轻点了点头:“丙儿,没错,我这么做,就是希望在开启封印之时,大家能心无旁骛、齐心协力。若心中都藏着疑虑,那这封印之事怕是难以顺利完成。至于我们提前出来,是因为牡丹仙子不会当着外人的面,说出王母娘娘的谋划。也许她知道我们事后会去问,但是她不能说,你明白吗?”

    敖丙微微颔首,他看向殷夫人,恭敬地说道:“婶娘,我明白了。牡丹仙子身为天庭之人,王母娘娘的谋划对她而言是极为机密之事,当着我们这些‘外人’的面,她自然有所顾忌,不敢轻易吐露。即便她知晓我们事后可能会询问,也不能违背天庭的规矩和自己的职责。”

    他微微皱眉,接着道:“如此看来,这其中的门道远比我想象的复杂。王母娘娘的谋划在天庭想必是极为重要的安排,牡丹仙子即便有心,也不能轻易坏了规矩。那我们只能等瑶姬婶娘和三姐她们回来,从她们口中了解详细情况了。只是不知,王母娘娘的谋划究竟是怎样的,又会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影响呢?”敖丙眼中露出一丝担忧。

    殷夫人笑道,“无论王母娘娘的谋划是什么,只要我们最终能够将桃花水底的封印之事完美解决,便达成了我们的目的。至于其他的,为织女谋划高禖之道也好,谋划其他的也好,那不是我们这些凡人该得的,我们便不要去想。”

    敖丙微微抿了抿唇,接着道:“至于天庭的那些谋划,确实如您所说,不是我们这些凡人该过多操心的。我们只需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尽到自己的责任便好。希望,这一切都能如我们所愿,顺利解决。”

    顿了顿,敖丙反问:“只是,您安排这场宴会,除了巩固各方关系、观察众人品性,以及为后续封印做铺垫外,我总觉得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是想借这个机会,试探一下天庭对凡间事务的态度?又或者是为了向其他势力展示咱们这边的实力与团结?毕竟,这宴会来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人物,各方的一举一动都可能透露关键信息 。”

    殷夫人目光柔和地看着敖丙,脸上满是欣慰之色,轻轻点了点头,说道:“丙儿,你能想到这些,婶娘真的很开心。你确实长大了,心思也愈发缜密了。当初我不厌其烦地给你讲这些,就是希望你能多学些东西,以后遇到事情能有自己的判断。如今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她微微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一丝感慨,接着道:“这仙凡之间的局势复杂多变,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只要你能保持这份聪慧和谨慎,再加上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往后的路还长,婶娘相信你定能有所作为。”

    她轻轻理了理衣袖,接着说道:“当下最要紧的,还是先为桃花水底的封印做准备。你也早些回去歇息,养足精神,后面说不定还有不少事要你出力呢。”殷夫人说着,伸手轻轻摸了摸敖丙的头,带着满满当当地疼爱与期许。

    至于,那利用人间亲情,挑拨大公主绛女对王母和玉帝观感的复杂之事,暂且先不让敖丙知晓,只盼着他能再多些历练成长再说吧。

    兜率宫

    凌霄宝殿上诸事繁多,玉帝心中总有一团疑云挥之不去,那便是王母娘娘一系列隐秘的举动。

    心烦意乱之际,他踱步至兜率宫,只见老君正专注于炼丹之事,八卦炉中火焰跳跃,散发着奇异的光芒。

    玉帝负手而立,眉头微蹙,注视着老君熟练地操控着丹炉。

    老君似是察觉到了玉帝的心思,微微一笑,开口道:“陛下,这炼丹之道,讲究时机与火候。早一分则未熟,晚一分则过老,时机一到,当果断出手。”

    玉帝微微一怔,目光从八卦炉上移开,看向老君:“老君,你这话可有所指?”

    老君捋了捋胡须,不紧不慢地说:“陛下,如今天庭局势复杂,这就如同炼丹,若知道了最终想要的结果,在合适的时候先下手,方能掌控全局。”

    玉帝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话虽如此,可贸然行动,恐生变故。若是轻举妄动,反而会弄巧成拙。”

    老君拿起一旁的扇子,轻轻扇动着八卦炉的火焰,说道:“陛下,这炼丹的火候,需在实践中把握。先下手并非盲目行动,而是要审时度势,谋定而后动。”

    玉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如今既已知晓王母娘娘想拉拢杨婵,那我也可提前布局,与杨婵建立联系,让她感受到天庭对她的重视,如此一来,便占据了先机。“老君所言极是。杨婵身为人族圣人执念传人,又是我的外甥女,这股力量若能为天庭所用,必能增强天庭的实力。”

    老君笑而不语,闭目不言。

    玉帝思索片刻,说道:“多谢老君指点。”

    说罢,玉帝转身离去,心中已有了新的谋划,而老君则重新回到八卦炉旁,继续专注于他的炼丹之事,仿佛刚才的一番对话从未发生过。

    卷帘大将脚步匆匆,神色略显急切地踏入凌霄宝殿。

    殿内,玉帝正端坐在那威严无比的宝座之上,眉头微锁,见卷帘归来,问道:“卷帘,你此番打听消息,动作倒是迅速,是如何这般快便有了结论?”

    卷帘大将赶忙跪地,恭敬中带着几分憨态,挠了挠头说道:“陛下,闻仲国相的师父与我颇有渊源,交情匪浅。想着这层关系,便前去问询。闻仲为人刚正不阿,又因这层情谊,必然不会诓骗,所以就从他那里打听来了消息。”

    玉帝听闻,脸上露出又好气又好笑的神情,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虽觉得这憨货行事有些莽撞,却也知晓他一片赤诚。“罢了罢了,且说说你打听到了何事。”

    卷帘大将清了清嗓子,转述起闻仲的说法:“陛下,此番对神明的限制绝非冲着咱们天庭而来。在人间,有这般奇异之事。一些男子向神明祈求赐福时,会盼着自家妻子贤良淑德。而部分神明,为了多得些香火供奉,竟罔顾天条,施展手段影响人族女子的意识,硬生生将她们塑造成所谓的贤良模样。这般乱象,被人皇敏锐察觉,故而才紧急出律令,旨在规范神明赐福之举。”

    玉帝听完,初时不以为意,毕竟只是凡人家事,后来神色愈发凝重,眉头拧成了一个 “川” 字,推演片刻后说道:“原来如此,这些神明为了一己之私,竟做出此等扰乱人间之事,难怪人皇会出手干预。这等行径,已然破坏了人神之间的平衡,若不加以整治,长此以往,人间必将大乱。”

    卷帘大将挠了挠头,一脸茫然,带着几分不解问道:“陛下,那闻仲还说,人皇此举也是为了维护人间的秩序,不想让神明过多地干涉人族的生活。可咱们天庭该咋应对呢?”

    玉帝轻轻叹了口气,站起身来,缓缓踱步至殿内窗边,目光望向远方,似要穿透层层云雾,洞察三界诸事,神色间满是忧虑与思索。许久,他缓缓开口:“这也是人之常情。天庭掌管三界,但也不能任由神明胡作非为。此番人皇出台律令规范神明赐福,我们天庭也需有所回应。”

    卷帘大将一脸期待地望着玉帝,等待着下一步指令。玉帝转过身,目光坚定,语气沉稳有力:“你去传朕的旨意,让各路神明都收敛些,不可再随意干涉人间之事。若有违反,天庭定不轻饶。同时,派几位仙人去人间,暗中观察情况,确保人皇的律令能够顺利执行,也让人间百姓知道,天庭是支持人皇维护人间秩序的。”

    卷帘大将重重地点头,高声应道:“是,陛下。”说罢,便转身退下,脚步匆忙却又带着几分坚定,去执行玉帝的旨意了。

    而玉帝则重新坐回凌霄宝殿的宝座上,随着人间发展越发迅速,各种事端定然层出不穷,这赐福之事不会是最后一件,深觉司法天君的事不能再拖着了,想也知道,派下界的仙人能起到的作用不多。

章节目录

杨婵传奇【洪荒+哪吒+宝莲灯+封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八个柠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个柠檬并收藏杨婵传奇【洪荒+哪吒+宝莲灯+封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