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对分手,不可能全无预感。
我早就知道,从伊莎不立刻回我消息开始,我就已经感觉到她的游离了。我试图不着痕迹地寻找过,观察她身边是否出现了新的异性。
有异性,可我觉得那都不是会引起她兴趣的。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女孩,她需要活力,需要猎奇,她不会甘于安静。
而且她还是一个很美的女人,她更不会甘于。
女人与美丽,这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关系。
如果一个女人无法美丽,要么接受,要么勉强。这就会形成两种,一种老实朴素的女人,一种敏感要强的女人。
而拥有美丽的女人,要么她美而不自知,要么她美而自知。这也会形成两种,一种谦虚守礼的女人,一种妩媚盛放的女人。
最后一种,最可怕。
伊莎就是这种。
可她还年轻,她还没有把自己的美丽看做武器,偶尔流露年轻女孩的娇柔时,她是天真无辜的。
这种天真无辜,是这座城市的这片办公区里,最稀缺的。
像我重新返还回来的大学时光一样,疯狂吸引着我。
但我大概忘了,那个年纪的我,也是非常容易厌倦的。
伊莎的游离,我看在眼里。
但她比那个时候的我要理智,只将游离表现为一种冷落,而从未将任何一些过激的,或是挑剔、愤怒、埋怨的负面情绪,牵连到我身上。
所以感觉起来好像是,伊莎尽管不爱我了,但依然在用温柔的方式对待我。
我有些意外,因为这是我过往前任绝对做不到的事。
伊莎对我说分手的地方,是那家她经常光顾的咖啡店,我照例不喝,她只点一杯。
她的目光中,依然是那份曾经吸引我的澄澈与活力,她就用这双眼睛,与我对视。
她出乎我意料地平静:“秦桉,我提出分手,你能接受吗?”
我当时看上去应该是不意外的,知道她已经不爱我了,可是她提出分手的这份得体和礼貌,让我措手不及。
她不伤心吗?
离开我,她不伤心吗?
我反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不接受,难道你还会尊重我的意见吗?”然后我的表情,应该是嘲讽的。
虚假的得体,虚假的礼貌。
我不该是这样没有风度的反应,可是当时有些控制不住自己,我那个当下的选择,就是果断攻击她的镇静。
可是后来把这场景想过多次,我想我当时的期望应该是,她能在我的愤怒中顺从我,或者她干脆察觉到我的情绪,然后不再提分手这样的话。
是的,那时我应该还没那么想分手,因为我不认为我们之间有任何实际的,相处上的重大矛盾。
她算是懂事的女孩,比这个年纪的女孩子都要懂事,会关心照顾我的情绪,不给我添麻烦,也从没有向我索要过礼物。
她很独立,各方面都很独立,在如今这个人生阶段,工作上和生活上,她已经能自己解决问题。
我一直都很喜欢独立的女孩,有能力,有思想。
如果她做我的妻子,她一定可以胜任。因为她这样有能力有思想的人,她肯定可以学会做一个好妻子,照顾我的父母,料理我和她的新家庭。
只要我驯服她,我应该驯服她。
所以我不懂她为什么,偏要在这时放弃这段合适的关系,哪怕我讽刺她,她竟也没有要与我深究的意思。
她急于斩断,她不想和我解释、牵扯。
她的口吻还是那么冷静:“秦桉,我当然会尊重你的意见,如果你不接受,我就花时间再安慰你,让你别太伤心,如果你现在就能接受,那我就不用花这个时间了,所以我才问你能不能接受。”
她说完,我笑了。
我伤心?别开玩笑了。
我们这段关系,我一直是处于高位的。当初她来公司应聘实习,我就是面试考官之一。
我在公司的职位,一直远远高于她。
是她现在搞不清状况,离开她,我找得到其他更好的人,其他人可能比她更合适。
我不可能伤心。
该伤心的是她。
我整理表情,对她说:“算了,我接受,其他话就不用再说了,我们的关系到此为止,很高兴,以后都不必联系。”
她不计较我话中的针对,脸上只是一种达成一致后的平和,轻言细语:“嗯,不打扰你,你好好照顾自己,不要总吃外卖。”
我忘记自己当时的表情了,她的确随口一说,我却因为这一瞬间,感到自己差点心软。
我还是习惯她的温柔,会忽视她话里的内容,只感受到一种来自于她关心我的美好。
但下一秒我就紧绷起来,如果她真的美好,又怎么会用我的自尊来拿捏我呢?
是她逼我同意分手的。
她逼我,她自己保持礼貌,全身而退。
这就是女人的手段。
可笑的是我甚至在来之前,还想到她真是个性格很好的人,将近分手,也没有制造任何难堪的场面,不计较更多的理由。
可是原来她要分手,可以根本就不给对方理由。
她让我走,我就得走。
明明我才是高位的,局面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她这种处理关系的方式,才是密不透风,才是真的恶劣。
离开咖啡店,我回到车上,系好安全带从车窗看去,伊莎还留在原位低头喝那杯咖啡。
长长的黑卷发藏在光线里,我只看得到那轻抿的红唇经过瓷白的杯沿,那似乎是一抹我永远无法真正看清的冷艳笑容。
忽然就记起来,意式咖啡豆,黄金曼特宁,印度尼西亚,深度烘焙,雪茄、焦糖、巧克力的风味。
隔着一条繁荣马路,我居然一下就全部记起来了。
我甚至还记得,她曾经说这家店的曼特宁干净清爽,有明显的水果甜味,但余味的焦糖感,也很持久。
我根本就不懂,我不喝咖啡,可是我全都记下了。
开车回公司的路上,我脑中一遍一遍地滚过她最后的话语。
【嗯,不打扰你,你好好照顾自己,不要总吃外卖。】
如果停在她的“嗯”上,好像她还是顺从我的,听我的话。
如果停在她的“不打扰”上,好像她还是尊重我的,不越界。
如果停在她的“你好好照顾自己”上,好像她对我还存在细微的感激。
如果停在她的“不要总吃外卖”上,好像她还怀念我们相处的细节。
最重要的,是她那温柔的语气,似乎才最重要。
我喜欢她很温柔地对我讲话。
很温柔。
而当初她来公司面试,我抬头的第一眼,其实就不喜欢她。因为她身上是一件不正经的浅紫色西装,仿佛是来旅游打卡的。
一看就是自以为特立独行的年轻女孩,在努力追赶潮流。
我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录用她,哪怕仅客观于面试的对答,她的表现也很普通,内容阐述虽然没有明显的错误,但也没有亮点,很平庸。
这个工作机会,当然不留给一个平庸的人。
可是Eden意外地看好她,Eden在面试后发表的唯一意见,就是他选伊莎。
Eden是故意的,像他这种级别的高层,他很清楚,他随口一说的话,听在下级耳中,是附带私权的。他是由着这份预知的私权,变成了伊莎的入场券。
这让我非常吃惊。
那时刚入职的伊莎就已经很喜欢喝咖啡了,实习时,她每天都喝咖啡。
我喝不惯,可我闻习惯了。有时候她来,就像是一杯咖啡的到来,让我在桩桩件件的工作里,透出一口气来。
这口气里,我愉悦地思考自己这么努力地工作,以后会拥有怎样稳定而美好的家庭。
这给我力量,对未来的所有美好幻想,是只有年轻的伊莎才能带给我的。
她是我的咖啡,从我逝去的青春里来,却好像只会留守在我的那种逝去里。
这只是一场交易,我给她回馈了,让她成为了那批实习生里,唯一一位转正成功的新人。
我把她教的很好。
我早就知道,从伊莎不立刻回我消息开始,我就已经感觉到她的游离了。我试图不着痕迹地寻找过,观察她身边是否出现了新的异性。
有异性,可我觉得那都不是会引起她兴趣的。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女孩,她需要活力,需要猎奇,她不会甘于安静。
而且她还是一个很美的女人,她更不会甘于。
女人与美丽,这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关系。
如果一个女人无法美丽,要么接受,要么勉强。这就会形成两种,一种老实朴素的女人,一种敏感要强的女人。
而拥有美丽的女人,要么她美而不自知,要么她美而自知。这也会形成两种,一种谦虚守礼的女人,一种妩媚盛放的女人。
最后一种,最可怕。
伊莎就是这种。
可她还年轻,她还没有把自己的美丽看做武器,偶尔流露年轻女孩的娇柔时,她是天真无辜的。
这种天真无辜,是这座城市的这片办公区里,最稀缺的。
像我重新返还回来的大学时光一样,疯狂吸引着我。
但我大概忘了,那个年纪的我,也是非常容易厌倦的。
伊莎的游离,我看在眼里。
但她比那个时候的我要理智,只将游离表现为一种冷落,而从未将任何一些过激的,或是挑剔、愤怒、埋怨的负面情绪,牵连到我身上。
所以感觉起来好像是,伊莎尽管不爱我了,但依然在用温柔的方式对待我。
我有些意外,因为这是我过往前任绝对做不到的事。
伊莎对我说分手的地方,是那家她经常光顾的咖啡店,我照例不喝,她只点一杯。
她的目光中,依然是那份曾经吸引我的澄澈与活力,她就用这双眼睛,与我对视。
她出乎我意料地平静:“秦桉,我提出分手,你能接受吗?”
我当时看上去应该是不意外的,知道她已经不爱我了,可是她提出分手的这份得体和礼貌,让我措手不及。
她不伤心吗?
离开我,她不伤心吗?
我反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不接受,难道你还会尊重我的意见吗?”然后我的表情,应该是嘲讽的。
虚假的得体,虚假的礼貌。
我不该是这样没有风度的反应,可是当时有些控制不住自己,我那个当下的选择,就是果断攻击她的镇静。
可是后来把这场景想过多次,我想我当时的期望应该是,她能在我的愤怒中顺从我,或者她干脆察觉到我的情绪,然后不再提分手这样的话。
是的,那时我应该还没那么想分手,因为我不认为我们之间有任何实际的,相处上的重大矛盾。
她算是懂事的女孩,比这个年纪的女孩子都要懂事,会关心照顾我的情绪,不给我添麻烦,也从没有向我索要过礼物。
她很独立,各方面都很独立,在如今这个人生阶段,工作上和生活上,她已经能自己解决问题。
我一直都很喜欢独立的女孩,有能力,有思想。
如果她做我的妻子,她一定可以胜任。因为她这样有能力有思想的人,她肯定可以学会做一个好妻子,照顾我的父母,料理我和她的新家庭。
只要我驯服她,我应该驯服她。
所以我不懂她为什么,偏要在这时放弃这段合适的关系,哪怕我讽刺她,她竟也没有要与我深究的意思。
她急于斩断,她不想和我解释、牵扯。
她的口吻还是那么冷静:“秦桉,我当然会尊重你的意见,如果你不接受,我就花时间再安慰你,让你别太伤心,如果你现在就能接受,那我就不用花这个时间了,所以我才问你能不能接受。”
她说完,我笑了。
我伤心?别开玩笑了。
我们这段关系,我一直是处于高位的。当初她来公司应聘实习,我就是面试考官之一。
我在公司的职位,一直远远高于她。
是她现在搞不清状况,离开她,我找得到其他更好的人,其他人可能比她更合适。
我不可能伤心。
该伤心的是她。
我整理表情,对她说:“算了,我接受,其他话就不用再说了,我们的关系到此为止,很高兴,以后都不必联系。”
她不计较我话中的针对,脸上只是一种达成一致后的平和,轻言细语:“嗯,不打扰你,你好好照顾自己,不要总吃外卖。”
我忘记自己当时的表情了,她的确随口一说,我却因为这一瞬间,感到自己差点心软。
我还是习惯她的温柔,会忽视她话里的内容,只感受到一种来自于她关心我的美好。
但下一秒我就紧绷起来,如果她真的美好,又怎么会用我的自尊来拿捏我呢?
是她逼我同意分手的。
她逼我,她自己保持礼貌,全身而退。
这就是女人的手段。
可笑的是我甚至在来之前,还想到她真是个性格很好的人,将近分手,也没有制造任何难堪的场面,不计较更多的理由。
可是原来她要分手,可以根本就不给对方理由。
她让我走,我就得走。
明明我才是高位的,局面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她这种处理关系的方式,才是密不透风,才是真的恶劣。
离开咖啡店,我回到车上,系好安全带从车窗看去,伊莎还留在原位低头喝那杯咖啡。
长长的黑卷发藏在光线里,我只看得到那轻抿的红唇经过瓷白的杯沿,那似乎是一抹我永远无法真正看清的冷艳笑容。
忽然就记起来,意式咖啡豆,黄金曼特宁,印度尼西亚,深度烘焙,雪茄、焦糖、巧克力的风味。
隔着一条繁荣马路,我居然一下就全部记起来了。
我甚至还记得,她曾经说这家店的曼特宁干净清爽,有明显的水果甜味,但余味的焦糖感,也很持久。
我根本就不懂,我不喝咖啡,可是我全都记下了。
开车回公司的路上,我脑中一遍一遍地滚过她最后的话语。
【嗯,不打扰你,你好好照顾自己,不要总吃外卖。】
如果停在她的“嗯”上,好像她还是顺从我的,听我的话。
如果停在她的“不打扰”上,好像她还是尊重我的,不越界。
如果停在她的“你好好照顾自己”上,好像她对我还存在细微的感激。
如果停在她的“不要总吃外卖”上,好像她还怀念我们相处的细节。
最重要的,是她那温柔的语气,似乎才最重要。
我喜欢她很温柔地对我讲话。
很温柔。
而当初她来公司面试,我抬头的第一眼,其实就不喜欢她。因为她身上是一件不正经的浅紫色西装,仿佛是来旅游打卡的。
一看就是自以为特立独行的年轻女孩,在努力追赶潮流。
我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录用她,哪怕仅客观于面试的对答,她的表现也很普通,内容阐述虽然没有明显的错误,但也没有亮点,很平庸。
这个工作机会,当然不留给一个平庸的人。
可是Eden意外地看好她,Eden在面试后发表的唯一意见,就是他选伊莎。
Eden是故意的,像他这种级别的高层,他很清楚,他随口一说的话,听在下级耳中,是附带私权的。他是由着这份预知的私权,变成了伊莎的入场券。
这让我非常吃惊。
那时刚入职的伊莎就已经很喜欢喝咖啡了,实习时,她每天都喝咖啡。
我喝不惯,可我闻习惯了。有时候她来,就像是一杯咖啡的到来,让我在桩桩件件的工作里,透出一口气来。
这口气里,我愉悦地思考自己这么努力地工作,以后会拥有怎样稳定而美好的家庭。
这给我力量,对未来的所有美好幻想,是只有年轻的伊莎才能带给我的。
她是我的咖啡,从我逝去的青春里来,却好像只会留守在我的那种逝去里。
这只是一场交易,我给她回馈了,让她成为了那批实习生里,唯一一位转正成功的新人。
我把她教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