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玉还是听合盈的话的,又把秦最赶去了鲁东郡,让他再寻一株珊瑚回来。
路上,秦最左思右想,还是觉得这事儿不是意外,一定是有人害他。
秦最又去了鲁东郡,宫里发生的事情也不难查,他办砸了事情,皇后一句话就能让他将功折罪,免去惩处,一时间秦最反而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合欢楼。
这里是凉都有名的青楼,里面美女如云,往来的客人多是王公贵族,平民百姓根本连进门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日,悯王照常来此,二楼有个雅间他常年包着,和往常一样,他还是点了樊书簪。
樊书簪,合欢楼花魁。
“樊姑娘,悯王殿下来了。”
樊书簪坐在梳妆台前,她已经打扮好了,只是懒懒的不想动,听见今日的客人是悯王,她更不想动了。
她已经二十七,这年纪在青楼里已经很大了,但是她容貌绝伦,没一个比得上她的,再加上她的老主顾们也都是高官贵族,她就是合欢楼的活招牌,别说二十七,就算再过三年,她也能继续在这儿待着。
悯王年逾四十,到底是皇亲贵胄,身上全是养尊处优的悠然感,温和有礼,樊书簪其实也没什么好挑剔的。
但她其实很讨厌这些“老主顾”,有他们在,她就不能离开合欢楼,就得一直在这儿待着。
“姑娘快点吧。”平妈妈忍不住催促。
到底是一直伺候自己的人,樊书簪痛快的起身,朝楼里走去。
合欢楼的后院里是姑娘们的住处,客人禁止踏足。
魏辰在一楼的大厅里喝酒。
他被调回凉都,本以为官职会往上升一升,结果反而降了一级。岳母去世,妻子伤心的很,一直住在赵家,夫妻二人彼此各有心事,他不想让妻子平添烦恼,今日一众同僚相约在此喝酒,他也没推辞,跟着来了。
身在合欢楼,几个男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樊书簪身上。
“樊姑娘貌美,只可惜我等没有本事一睹其容颜啊。”说话之人怅然若失般饮下杯中酒,魏辰有心事,没接话。
“魏大人好歹是皇后娘娘的妹婿,这身份,见一见樊姑娘也够格了吧。”有人道。
方才怅然若失的那人立刻来了精神,“对啊,魏老弟,你能见樊姑娘啊。”
魏辰回过神,意识到他们在说什么,他当即皱眉,“咱们不是说好了来此喝酒,怎么还要见花魁?”
邓弓的胳膊搭上他的肩,“咱们也不做别的,就是见一见。平日里都没机会来合欢楼,今日好不容易来一次,见一见花魁,也算不枉此行是不是?”
邓弓是他的顶头上司,魏辰还想升官,就不能得罪他,不然他今日也不会答应来此。
见一见,只是见一面。
魏辰在心里叹了口气,终究是同意了。
二楼雅间。
樊书簪整理好衣服,悯王已经坐在案前等着她了,案上摆着棋盘。
悯王的爱好就是下棋,樊书簪能入他的眼,不单单是因为容貌,还有一半原因是因为樊书簪的棋艺。
樊书簪刚拿起棋子,就传来了敲门声。
听声音,是合欢楼的老鸨,姚二娘,她既是老鸨也是掌柜,通常她不会来敲门的。
樊书簪抬头去看悯王的神色,他明显有些不悦,下棋被人打扰,这般反应也是情理之中。
“姚掌柜不会随便来敲门的。”
悯王捡回他下好的棋,扔进了棋盒中,“去给她开门。”
姚二娘看见悯王面前桌案上的棋盘,就知道她这次来是打扰了悯王下棋,但她不得不来。
她开口道出了来意。
悯王罕见的皱眉。
皇后的妹婿?
他身为宗亲,自然也对皇后有所了解,虽然没见过几次。
“可是魏大人?”
“是的是的,还有邓侍中等人。”
邓侍中,这个人悯王倒是认识,私下里有些混不吝,只怕不是魏晨要见樊书簪,而是这邓弓要见。
甚至都搬出了皇后娘娘。
他看了眼沉默不语的樊书簪,道:“不好驳了邓侍中的面子,你去吧。”
他一个闲散宗室,与陛下关系也不亲厚,既然打着皇后的旗号,那就让樊书簪去一趟。
樊书簪跟着姚二娘离开了。
悯王的目光重新回到棋盘,他的兴致已经被破坏,已经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魏辰他们得了一间雅间,毕竟是花魁,怎么能随随便便就到大厅里,然后被所有客人看着?自然是要去雅间的。
樊书簪神色如常,心中没什么波澜。
姚二娘敲了敲房门,魏辰的座位离门口最近,他起身开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樊书簪姣好的容颜。
看着她的脸,魏辰愣了。
邓弓见他模样,不免笑道:“你说你对樊姑娘不感兴趣,怎么一见到真人,就看得入迷了?”
房间内响起笑声。
魏辰回过神,错开身子,让樊书簪进到了屋内。
樊书簪虽然美貌,但眉目清冷倨傲,她并没有把邓弓等人放在眼里。
喝酒的时候,樊书簪总感觉一开始给她开门的,那个叫魏辰的人好像有话要对她说。
夜已深,宾客们都离开了。
悯王走了,樊书簪送走邓弓等人,便回了后院。
永陵侯府。
魏辰回来的晚,但屋内依旧有光亮。
赵佳儿在等他。
她知道魏辰去了哪里。
男人推门进屋,赵佳儿看了他一眼,道:“母亲刚刚下葬,你就夜半归家,还去了合欢楼。”
她语气平静,只是在陈述事实。
但魏辰不想与她争辩这些,他心中有疑问,便直接问了出来:“梁姨娘可有姐妹?”
赵佳儿被他问懵了,随后便想起来他问的是谁。
“没有,梁姨娘随流民一块入京,孤身一人,家中亲人早因为水患去世了。”
“你问这个干什么?”
魏辰简单的说了一下合欢楼发生的事。
“我觉得那个樊书簪,眉眼间与皇后娘娘像了个五六成。”
赵佳儿皱着眉,刚想说他怎么能打着皇后的旗号行事,就听见了下一句。
她没见过樊书簪,甚至都没听过,但是一个青楼花魁,怎么和皇后样貌相似?
即便她是皇后的亲妹妹,模样上也与皇后截然不同,这样一来,樊书簪就和赵家没关系,那么就只能和梁姨娘有关。
“母亲从未与我说过有关梁姨娘家的事,或许去问问父亲?”
魏辰摇了摇头,“一个青楼女子,问了只怕会让父亲觉得咱们亵渎了皇后,我觉得,应该找一个机会问一问樊书簪。她今年已经二十七岁,却仍然留在合欢楼没有离开,我觉得其中一定有别的原因。”
青楼女子年龄越大越不值钱,樊书簪早个五年六年离开合欢楼,那时她年轻,以后的日子未必难过,但她一直留在合欢楼,终有一天她会离开,被动离开和主动离开可不一样。
樊书簪睡不着,她在想魏辰要和她说什么。
她翻身的动静不小,平妈妈睡在外间,开口问她:“姑娘睡不着吗?”
平妈妈没睡,樊书簪干脆直接从床上坐起来,挑开了帘子,“平妈妈,你知道魏大人是什么来历吗?”
平妈妈已经进了里屋,她坐在床边,想了想,“是今日你见过的那个?”
“对,就是邓侍中的属下,叫魏辰。”
平妈妈在凉都待的时间长,平日里来往合欢楼的也都是贵人,有些官员家事她还是知道一二的。
“他是皇后的妹婿,娶的是当朝皇后同父异母的妹妹,永陵侯的二女儿。”
“只是皇后和这位妹妹并不亲近,听说是因为皇后的生母死在了她嫡母的手里。”
樊书簪想了想,她没人说起过这事。
“说来听听。”
讲八卦总是有趣的,平妈妈的兴致被挑了起来,说道:“就是寻常的妻妾之争,据说是赵家嫡子横死,跟那个妾室有关,诶?她姓什么来着……”平妈妈没想起来,“就是皇后的生母,总是赵家夫人就是认定那妾室是凶手,于是趁赵侯不在家,活生生把人给打死了。”
平妈妈说到这儿不禁觉得有些唏嘘,一面觉得赵夫人残忍,一面又挺理解她。
是很寻常,唯一不寻常的就是闹出了人命。
樊书簪没听到有用的信息,“好吧,我困了平妈妈,回去睡吧。”
平妈妈诶了一声,回去了。
夜里,樊书簪做了梦。
她梦见了六岁时她们慕容家被抄家时的情景。
那时的罪名是什么来着?
私通北凉,图谋不轨,被皇帝判为——通敌叛国之罪,慕容家男子一律斩首,女子流放西南蛮夷之地。
母亲,姐姐和她三人以及家中奴仆和其余堂姐妹们踏上了流放之路。
这一路死了多少人?
一个个往日熟悉的人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姐姐牵着她,义无反顾的往前走,直到路经曼州,她们的母亲倒下,姐姐也终于崩溃了。
那天晚上,在全族人的掩护之下,姐姐带她逃了出去,一路北上,来到了北凉,恰逢朔州水患,她们混进流民的队伍,跟着流民一块走。
但没想到,一觉醒来,她不在姐姐身边了,她被人贩子拐跑了。
从此之后,再无任何与姐姐有关的消息。
梦醒了,樊书簪出了一身汗,平妈妈瞧见之后出去给她备热水,她一个坐在床边,还沉浸在刚才的梦里。
姐姐的容貌比她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兜兜转转被卖到了青楼,她便想着或许姐姐也会被卖进青楼?她找啊找,找遍了凉都,几乎找遍了所有青楼,可仍然没有姐姐的消息,她固执的认为姐姐一定还活着,于是日复一日的待在这合欢楼里,哪怕她对这里的生活已经十分厌倦疲惫,面对那些男人她也只剩下恶心,但她不能走。
无论是花魁的身份,还是合欢楼每日来往的客人,都能为她寻找姐姐起到关键作用。
她不能走,她便是死,也要知道姐姐在哪。
慕容家已经没人了,她的父母兄弟全都不在了,只剩姐姐了。
平妈妈早就准备好热水了,当她看见樊书簪的模样之后,忍不住叹息:樊姑娘又在想她的姐姐了。
平妈妈知道,樊书簪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就不想活了,或许不该说这么难听,但是最严重的时候,樊书簪瘦的皮包骨,饭吃不下水也不喝,一心求死。是她知道樊书簪的心结,以她的姐姐作为樊书簪活下去的希望,终于是把人劝好了。
十多年过去,樊姑娘的姐姐又比她大了那么多岁,要找她早就找了,一直没有音讯,依平妈妈看来,怕是早就不知道死在哪里了。
路上,秦最左思右想,还是觉得这事儿不是意外,一定是有人害他。
秦最又去了鲁东郡,宫里发生的事情也不难查,他办砸了事情,皇后一句话就能让他将功折罪,免去惩处,一时间秦最反而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合欢楼。
这里是凉都有名的青楼,里面美女如云,往来的客人多是王公贵族,平民百姓根本连进门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日,悯王照常来此,二楼有个雅间他常年包着,和往常一样,他还是点了樊书簪。
樊书簪,合欢楼花魁。
“樊姑娘,悯王殿下来了。”
樊书簪坐在梳妆台前,她已经打扮好了,只是懒懒的不想动,听见今日的客人是悯王,她更不想动了。
她已经二十七,这年纪在青楼里已经很大了,但是她容貌绝伦,没一个比得上她的,再加上她的老主顾们也都是高官贵族,她就是合欢楼的活招牌,别说二十七,就算再过三年,她也能继续在这儿待着。
悯王年逾四十,到底是皇亲贵胄,身上全是养尊处优的悠然感,温和有礼,樊书簪其实也没什么好挑剔的。
但她其实很讨厌这些“老主顾”,有他们在,她就不能离开合欢楼,就得一直在这儿待着。
“姑娘快点吧。”平妈妈忍不住催促。
到底是一直伺候自己的人,樊书簪痛快的起身,朝楼里走去。
合欢楼的后院里是姑娘们的住处,客人禁止踏足。
魏辰在一楼的大厅里喝酒。
他被调回凉都,本以为官职会往上升一升,结果反而降了一级。岳母去世,妻子伤心的很,一直住在赵家,夫妻二人彼此各有心事,他不想让妻子平添烦恼,今日一众同僚相约在此喝酒,他也没推辞,跟着来了。
身在合欢楼,几个男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樊书簪身上。
“樊姑娘貌美,只可惜我等没有本事一睹其容颜啊。”说话之人怅然若失般饮下杯中酒,魏辰有心事,没接话。
“魏大人好歹是皇后娘娘的妹婿,这身份,见一见樊姑娘也够格了吧。”有人道。
方才怅然若失的那人立刻来了精神,“对啊,魏老弟,你能见樊姑娘啊。”
魏辰回过神,意识到他们在说什么,他当即皱眉,“咱们不是说好了来此喝酒,怎么还要见花魁?”
邓弓的胳膊搭上他的肩,“咱们也不做别的,就是见一见。平日里都没机会来合欢楼,今日好不容易来一次,见一见花魁,也算不枉此行是不是?”
邓弓是他的顶头上司,魏辰还想升官,就不能得罪他,不然他今日也不会答应来此。
见一见,只是见一面。
魏辰在心里叹了口气,终究是同意了。
二楼雅间。
樊书簪整理好衣服,悯王已经坐在案前等着她了,案上摆着棋盘。
悯王的爱好就是下棋,樊书簪能入他的眼,不单单是因为容貌,还有一半原因是因为樊书簪的棋艺。
樊书簪刚拿起棋子,就传来了敲门声。
听声音,是合欢楼的老鸨,姚二娘,她既是老鸨也是掌柜,通常她不会来敲门的。
樊书簪抬头去看悯王的神色,他明显有些不悦,下棋被人打扰,这般反应也是情理之中。
“姚掌柜不会随便来敲门的。”
悯王捡回他下好的棋,扔进了棋盒中,“去给她开门。”
姚二娘看见悯王面前桌案上的棋盘,就知道她这次来是打扰了悯王下棋,但她不得不来。
她开口道出了来意。
悯王罕见的皱眉。
皇后的妹婿?
他身为宗亲,自然也对皇后有所了解,虽然没见过几次。
“可是魏大人?”
“是的是的,还有邓侍中等人。”
邓侍中,这个人悯王倒是认识,私下里有些混不吝,只怕不是魏晨要见樊书簪,而是这邓弓要见。
甚至都搬出了皇后娘娘。
他看了眼沉默不语的樊书簪,道:“不好驳了邓侍中的面子,你去吧。”
他一个闲散宗室,与陛下关系也不亲厚,既然打着皇后的旗号,那就让樊书簪去一趟。
樊书簪跟着姚二娘离开了。
悯王的目光重新回到棋盘,他的兴致已经被破坏,已经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魏辰他们得了一间雅间,毕竟是花魁,怎么能随随便便就到大厅里,然后被所有客人看着?自然是要去雅间的。
樊书簪神色如常,心中没什么波澜。
姚二娘敲了敲房门,魏辰的座位离门口最近,他起身开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樊书簪姣好的容颜。
看着她的脸,魏辰愣了。
邓弓见他模样,不免笑道:“你说你对樊姑娘不感兴趣,怎么一见到真人,就看得入迷了?”
房间内响起笑声。
魏辰回过神,错开身子,让樊书簪进到了屋内。
樊书簪虽然美貌,但眉目清冷倨傲,她并没有把邓弓等人放在眼里。
喝酒的时候,樊书簪总感觉一开始给她开门的,那个叫魏辰的人好像有话要对她说。
夜已深,宾客们都离开了。
悯王走了,樊书簪送走邓弓等人,便回了后院。
永陵侯府。
魏辰回来的晚,但屋内依旧有光亮。
赵佳儿在等他。
她知道魏辰去了哪里。
男人推门进屋,赵佳儿看了他一眼,道:“母亲刚刚下葬,你就夜半归家,还去了合欢楼。”
她语气平静,只是在陈述事实。
但魏辰不想与她争辩这些,他心中有疑问,便直接问了出来:“梁姨娘可有姐妹?”
赵佳儿被他问懵了,随后便想起来他问的是谁。
“没有,梁姨娘随流民一块入京,孤身一人,家中亲人早因为水患去世了。”
“你问这个干什么?”
魏辰简单的说了一下合欢楼发生的事。
“我觉得那个樊书簪,眉眼间与皇后娘娘像了个五六成。”
赵佳儿皱着眉,刚想说他怎么能打着皇后的旗号行事,就听见了下一句。
她没见过樊书簪,甚至都没听过,但是一个青楼花魁,怎么和皇后样貌相似?
即便她是皇后的亲妹妹,模样上也与皇后截然不同,这样一来,樊书簪就和赵家没关系,那么就只能和梁姨娘有关。
“母亲从未与我说过有关梁姨娘家的事,或许去问问父亲?”
魏辰摇了摇头,“一个青楼女子,问了只怕会让父亲觉得咱们亵渎了皇后,我觉得,应该找一个机会问一问樊书簪。她今年已经二十七岁,却仍然留在合欢楼没有离开,我觉得其中一定有别的原因。”
青楼女子年龄越大越不值钱,樊书簪早个五年六年离开合欢楼,那时她年轻,以后的日子未必难过,但她一直留在合欢楼,终有一天她会离开,被动离开和主动离开可不一样。
樊书簪睡不着,她在想魏辰要和她说什么。
她翻身的动静不小,平妈妈睡在外间,开口问她:“姑娘睡不着吗?”
平妈妈没睡,樊书簪干脆直接从床上坐起来,挑开了帘子,“平妈妈,你知道魏大人是什么来历吗?”
平妈妈已经进了里屋,她坐在床边,想了想,“是今日你见过的那个?”
“对,就是邓侍中的属下,叫魏辰。”
平妈妈在凉都待的时间长,平日里来往合欢楼的也都是贵人,有些官员家事她还是知道一二的。
“他是皇后的妹婿,娶的是当朝皇后同父异母的妹妹,永陵侯的二女儿。”
“只是皇后和这位妹妹并不亲近,听说是因为皇后的生母死在了她嫡母的手里。”
樊书簪想了想,她没人说起过这事。
“说来听听。”
讲八卦总是有趣的,平妈妈的兴致被挑了起来,说道:“就是寻常的妻妾之争,据说是赵家嫡子横死,跟那个妾室有关,诶?她姓什么来着……”平妈妈没想起来,“就是皇后的生母,总是赵家夫人就是认定那妾室是凶手,于是趁赵侯不在家,活生生把人给打死了。”
平妈妈说到这儿不禁觉得有些唏嘘,一面觉得赵夫人残忍,一面又挺理解她。
是很寻常,唯一不寻常的就是闹出了人命。
樊书簪没听到有用的信息,“好吧,我困了平妈妈,回去睡吧。”
平妈妈诶了一声,回去了。
夜里,樊书簪做了梦。
她梦见了六岁时她们慕容家被抄家时的情景。
那时的罪名是什么来着?
私通北凉,图谋不轨,被皇帝判为——通敌叛国之罪,慕容家男子一律斩首,女子流放西南蛮夷之地。
母亲,姐姐和她三人以及家中奴仆和其余堂姐妹们踏上了流放之路。
这一路死了多少人?
一个个往日熟悉的人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姐姐牵着她,义无反顾的往前走,直到路经曼州,她们的母亲倒下,姐姐也终于崩溃了。
那天晚上,在全族人的掩护之下,姐姐带她逃了出去,一路北上,来到了北凉,恰逢朔州水患,她们混进流民的队伍,跟着流民一块走。
但没想到,一觉醒来,她不在姐姐身边了,她被人贩子拐跑了。
从此之后,再无任何与姐姐有关的消息。
梦醒了,樊书簪出了一身汗,平妈妈瞧见之后出去给她备热水,她一个坐在床边,还沉浸在刚才的梦里。
姐姐的容貌比她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兜兜转转被卖到了青楼,她便想着或许姐姐也会被卖进青楼?她找啊找,找遍了凉都,几乎找遍了所有青楼,可仍然没有姐姐的消息,她固执的认为姐姐一定还活着,于是日复一日的待在这合欢楼里,哪怕她对这里的生活已经十分厌倦疲惫,面对那些男人她也只剩下恶心,但她不能走。
无论是花魁的身份,还是合欢楼每日来往的客人,都能为她寻找姐姐起到关键作用。
她不能走,她便是死,也要知道姐姐在哪。
慕容家已经没人了,她的父母兄弟全都不在了,只剩姐姐了。
平妈妈早就准备好热水了,当她看见樊书簪的模样之后,忍不住叹息:樊姑娘又在想她的姐姐了。
平妈妈知道,樊书簪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就不想活了,或许不该说这么难听,但是最严重的时候,樊书簪瘦的皮包骨,饭吃不下水也不喝,一心求死。是她知道樊书簪的心结,以她的姐姐作为樊书簪活下去的希望,终于是把人劝好了。
十多年过去,樊姑娘的姐姐又比她大了那么多岁,要找她早就找了,一直没有音讯,依平妈妈看来,怕是早就不知道死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