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章
沈年擎着一把伞先往罗府走了一趟,案子尘埃落地罗从宛想来也要动身入京准备殿选,文中她被一纸圣书分去了做了平卢县的县令,在那一呆就是三年。
平卢县是个地方小县,被几座青山围着环境潮湿偶尔还会有林中的瘴气流进城中,罗从宛水土不服赴任半月就生了一场,被男主沈岳施针治好埋下了二人的感情线。
男主沈岳的父亲是个聪明人,他早瞧出了沈父的手段,在男主还小的时候就将他送到远在平卢县的阿姐家寄居,之后回京被已是寡夫的林闻溪从中作梗,与女主误会另与她人成了婚。
沈年算了算,河道完工的时日与男主沈岳从平卢县回府的日子相合,虽说林闻溪现在转了性,但有翠娘的前例在,一切也说不准。
沈年一面将伞面往前倾挡着飘进来一面想着日后要盯紧林闻溪才行,她低头避着脚下的水坑与迎面而来的男子撞在一起。
男子跌坐在地上沾了一身的淤泥,手边的伞被风吹着落到沿边的小河里湿的七零八落漂流而去。
沈年将手中的伞撑到男子头顶,下意识探出手去扶他,见男子向后躲了躲而后又讪讪地收回来,“我只顾着遮雨了没看路,实是不好意思......你还好吧。”
雨丝绕在沈年身上,顺着她的脸滴落,男子仰头看了她只一眼后忧郁垂首道:“无事。”
他自己撑着地缓缓站了起来,纤白的手指骨节上沾了一层黄泥,直起腰他的身形格外显得高。
“这身衣服你得赔给我。”他从袖口抽出一张素绢将手上的污物擦去,随手丢到地上道。
沈年抹了抹脸上的雨水,将怀中的酒坛放在路边掏出三五两银子递给他,“这些应该够买你这一身衣裳了。”
男子摊开手心接过又吐出一句话道:“我没伞,你要送我回家。”
“公子拿去用,我便不上门了。”
沈年觉得此人有种奇怪,留了心只将伞柄交到他手边,那男子倒也没再说什么撑着伞独自走了。
沈年被雨打的浑身湿透,所幸雨势渐小且离罗府也没多远的路了,她快跑了两步刚巧遇到罗从宛也在路上。
进了罗府换了一身罗从宛的衣裳,捧着她端过来的姜汤暖了暖身子。
“正巧赶着今日下雨,想着沈娘子会得空,我正打算出门去拜别沈娘子,”罗从宛围着小火炉煮着沈年带来的酒愧疚道,“可惜每回都迟了沈娘子一步。”
“明日雨停我母亲也正要回京呢,从宛可跟随母亲的官队一同走,行程更快也安稳。”
“沈大人有官命在身,怎好打扰。”
沈年道:“我在兰城不也是托了罗督丞的照应,况且又是顺路没什么打扰的。”
罗从宛斟了两杯温酒,招呼沈年坐过来碰杯同酌,“不多言谢,此酒甚好,青梅前味酸涩细品却是醇香甘甜,便如你我今日一别日后定能相见于盛时。”
她说着仰头将酒倒入喉中,前路未卜她虽这般说着仍是不免露出哀愁之态。
“无论你信不信我都要说,来日你会成为京中明堂之上最亮的那一颗珠,”沈年握着她的手挑眉一笑道:“而且我们日后定是要时常相见的。”
罗从宛只当沈年说的是醉话,扭头见甲卫已在门口等着,开口唤她进来。
沈年回身看去,她穿着一身干练的素衣也是浑身湿乎乎的不知从何处弄一脚的泥,停在门前并未踏脚进来。
罗从宛似有醉意,懒懒的伏在桌上道:“她这人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去林子里舞刀练剑,我也劝不动她。”
沈年起身走到她面前,要开口才发觉一直也还不知她的名字便问了一声。
“我们这些人自小被收养关在营房中练武,没有名字只有排名。”甲卫取下脖子上挂着的铭牌,沈年接过一看上面刻着“伍”字。
“和你一起的那些甲卫也都是被收养的?”
甲卫点头回道:“大半是各处无家可归被霁王的人捡回去的,还有些是当年巫蛊案从各府中逃出来的,有的是府中老仆的孩子,有的也可能是那些罪臣的后人,她们即便是还记得自己是何名何姓也不会说的。”
沈年问她:“那你记得吗?”
甲卫迷茫摇头:“不记得。”
“那你可知道刘知夷与霁王之间究竟有什么渊源?”
“我们这些人出了营便被霁王派到了这里看管那些被送进来的男人,再也未见过她。先前还不知道刘知夷是个男人,只觉得那人很怪,每日过来便一人钻进那间屋里,有那么一两回在里面一呆就是几日,里面还有些怪声像是敲鼓一样。”
沈年闻言捏着甲卫的铁牌在手中思量片刻,“可否将这牌子放我这里,我有用处。”
“沈娘子要用的就拿去吧。”
沈年听闻抄刘知夷府上的时候并没有搜到刘宅的有多少家财,除了那张挪不动的地皮,刘知夷所掌的二房这边几乎只是一个空架子,那各间铺子里也没有多少存银,全数叫刘知夷每月清点出去了。
刘知夷的家财落进了谁的口袋,不用想就知道。
而且刘知夷那夜里在野庙里穿着一身雍容华贵男装,要见的人想来也只有霁王了。
霁王早知道他是个男人,而且以刘知夷身上的痕迹来看二人那夜似还亲近过一番,为何又会提刀将刘知夷杀掉,还摆出那般折辱他的死状。
沈年回神不再去猜,反正将此事告只宋昭佛,她自会着人去探查。
“清茸他已经能下地了,只不过他没提起过你。”
甲卫听到清茸的名字抬头嘴巴张了一下,“他好好的就成,不提我也免得再伤心,我跟罗娘子这一去不知何时能回来劳烦沈娘子多关照他。”
沈年转头看向伏在桌案上睡着的罗从宛,“你跟着她安心做事,往后与清茸或许有丝转机的话,也能让他过些好日子。”
“还有,往后为自己取个名字吧,听清茸讲你曾与他说过要带他出来,忘记从前的那些过往过新的日子。”
她在雨中站着像是株青松,默声点头不为风雨所动,目送着沈年撑着伞从府中离去。
沈年去时宋昭佛正在廊亭中作画,被沈修撰点出了内情,沈年在她面前不在那般拘谨,笑着声进去道:“冒雨前来,未扰了宋大人的雅兴吧。”
宋昭佛瞥见沈年两手空空而来,执笔继续在纸上描摹着荷叶,未动身相迎。
沈年并不在意,自顾自的在亭边坐下。
“今日前来特为谢宋大人的恩,我备了一份厚礼要呈给宋大人。”
沈年说着从襟中取出铁牌提着绳子在空中晃了晃,宋昭佛抬起头来,转头示意左右小侍走过去从沈年手中接过。
宋昭佛身为皇亲对此物一眼辨出,“这是王府中才用的规制,不过只是一个寻常亲卫的铭牌,如何说的上是厚礼。”
沈年将事情和盘托出让宋昭佛一骇,“霁王一向不显山露水的,竟然如此早便开始做局偷偷将那些罪臣的的孩子都养大做亲卫!”
这些罪臣之后亲见父母无辜被先帝诛杀,心中愤恨可想而知,必定将怨恨全数积在当今陛下身上,霁王将这些人养在身边的意图自不必说。
“此事牵涉甚大,小民一直藏在心中不敢同旁人说起,霁王她筹谋多年宋大人要早做应对,若能查出真是霁王与刘知夷相会抢财杀人,便可让她颜面扫地,若想谋反朝中也无人相应。”
沈年此举无疑是向宋昭佛投了诚,毕竟霁王也朝中颇有威望,此时若是振臂一呼想要黄袍加身,也未尝没有人拥护,她揭破此事对陛下这一支来说的确是一份厚礼。
宋昭佛惊出一身冷汗,那张图也被手中笔尖滴落的墨染出一团黑污,她顾不得命人前来收拾,向沈年道了一声便急匆匆拂衣而去。
林闻溪回去见沈年换了一身衣裳回来不言语,专从榻上起身下来假装不经意细闻了几下,没闻到什么才算是信了沈年的说辞。
沈年也唯恐自己又招来了什么怪人,或者又是阿久给她挖的什么坑,连着两三日出门回院都唤小薇寸步不离的跟在身边,不过一切无恙,风平水静。
那男子也没再出现在她眼前,沈年暂且忘了这事。
陛下的圣书下的快,御前的人骑着高头大马呼着她的名字,沈年掀开帐子一见官衣上绣着青雀便知是何事,喜面迎上去领旨。
沈年低头跪着听得虞部司少卿几字,她笼统知道虞部司隶属工部至于少卿是个什么官便不大清楚了,听完旨又是几番磕头谢恩,直到那御官唤她起身才抬头站身。
御官面上挂着笑脸向沈年拱手道:“恭喜沈大人了。”
沈年躬身一谢想客气几句请这御官进帐中喝杯茶,对方摆手道有事,起身跳上马往官属方向而去,宋昭佛今日未来,想来这御官是去寻她了。
等人走后周围人簇拥上来恭贺,沈年才是这官是从六品,比起沈修撰来说是不算什么,可比起初登仕途之人来说已算是高位了。
回去时院门口挂着几串红鞭炮,门环上还挂了朵绸缎缠成的大红花,白石扶着林闻溪等在门口迎接。
林闻溪这两日可以自己下地来走走了,见了沈年笑吟吟递给她一只燃着的香,“这鞭炮要三娘亲手点响更喜庆呢。”
白石和小薇在旁拍着手欢喜道:“明日是三娘子生辰,今日我们院子里也算是双喜临门,放个鞭炮把先前的霉运都驱走,迎迎喜。”
沈年点着线后跳到门前的石阶上,林闻溪捂着耳朵钻进沈年怀里倚着,鞭炮噼里啪啦乍开一地红纸屑,院里的一众人都钻出来看热闹。
平卢县是个地方小县,被几座青山围着环境潮湿偶尔还会有林中的瘴气流进城中,罗从宛水土不服赴任半月就生了一场,被男主沈岳施针治好埋下了二人的感情线。
男主沈岳的父亲是个聪明人,他早瞧出了沈父的手段,在男主还小的时候就将他送到远在平卢县的阿姐家寄居,之后回京被已是寡夫的林闻溪从中作梗,与女主误会另与她人成了婚。
沈年算了算,河道完工的时日与男主沈岳从平卢县回府的日子相合,虽说林闻溪现在转了性,但有翠娘的前例在,一切也说不准。
沈年一面将伞面往前倾挡着飘进来一面想着日后要盯紧林闻溪才行,她低头避着脚下的水坑与迎面而来的男子撞在一起。
男子跌坐在地上沾了一身的淤泥,手边的伞被风吹着落到沿边的小河里湿的七零八落漂流而去。
沈年将手中的伞撑到男子头顶,下意识探出手去扶他,见男子向后躲了躲而后又讪讪地收回来,“我只顾着遮雨了没看路,实是不好意思......你还好吧。”
雨丝绕在沈年身上,顺着她的脸滴落,男子仰头看了她只一眼后忧郁垂首道:“无事。”
他自己撑着地缓缓站了起来,纤白的手指骨节上沾了一层黄泥,直起腰他的身形格外显得高。
“这身衣服你得赔给我。”他从袖口抽出一张素绢将手上的污物擦去,随手丢到地上道。
沈年抹了抹脸上的雨水,将怀中的酒坛放在路边掏出三五两银子递给他,“这些应该够买你这一身衣裳了。”
男子摊开手心接过又吐出一句话道:“我没伞,你要送我回家。”
“公子拿去用,我便不上门了。”
沈年觉得此人有种奇怪,留了心只将伞柄交到他手边,那男子倒也没再说什么撑着伞独自走了。
沈年被雨打的浑身湿透,所幸雨势渐小且离罗府也没多远的路了,她快跑了两步刚巧遇到罗从宛也在路上。
进了罗府换了一身罗从宛的衣裳,捧着她端过来的姜汤暖了暖身子。
“正巧赶着今日下雨,想着沈娘子会得空,我正打算出门去拜别沈娘子,”罗从宛围着小火炉煮着沈年带来的酒愧疚道,“可惜每回都迟了沈娘子一步。”
“明日雨停我母亲也正要回京呢,从宛可跟随母亲的官队一同走,行程更快也安稳。”
“沈大人有官命在身,怎好打扰。”
沈年道:“我在兰城不也是托了罗督丞的照应,况且又是顺路没什么打扰的。”
罗从宛斟了两杯温酒,招呼沈年坐过来碰杯同酌,“不多言谢,此酒甚好,青梅前味酸涩细品却是醇香甘甜,便如你我今日一别日后定能相见于盛时。”
她说着仰头将酒倒入喉中,前路未卜她虽这般说着仍是不免露出哀愁之态。
“无论你信不信我都要说,来日你会成为京中明堂之上最亮的那一颗珠,”沈年握着她的手挑眉一笑道:“而且我们日后定是要时常相见的。”
罗从宛只当沈年说的是醉话,扭头见甲卫已在门口等着,开口唤她进来。
沈年回身看去,她穿着一身干练的素衣也是浑身湿乎乎的不知从何处弄一脚的泥,停在门前并未踏脚进来。
罗从宛似有醉意,懒懒的伏在桌上道:“她这人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去林子里舞刀练剑,我也劝不动她。”
沈年起身走到她面前,要开口才发觉一直也还不知她的名字便问了一声。
“我们这些人自小被收养关在营房中练武,没有名字只有排名。”甲卫取下脖子上挂着的铭牌,沈年接过一看上面刻着“伍”字。
“和你一起的那些甲卫也都是被收养的?”
甲卫点头回道:“大半是各处无家可归被霁王的人捡回去的,还有些是当年巫蛊案从各府中逃出来的,有的是府中老仆的孩子,有的也可能是那些罪臣的后人,她们即便是还记得自己是何名何姓也不会说的。”
沈年问她:“那你记得吗?”
甲卫迷茫摇头:“不记得。”
“那你可知道刘知夷与霁王之间究竟有什么渊源?”
“我们这些人出了营便被霁王派到了这里看管那些被送进来的男人,再也未见过她。先前还不知道刘知夷是个男人,只觉得那人很怪,每日过来便一人钻进那间屋里,有那么一两回在里面一呆就是几日,里面还有些怪声像是敲鼓一样。”
沈年闻言捏着甲卫的铁牌在手中思量片刻,“可否将这牌子放我这里,我有用处。”
“沈娘子要用的就拿去吧。”
沈年听闻抄刘知夷府上的时候并没有搜到刘宅的有多少家财,除了那张挪不动的地皮,刘知夷所掌的二房这边几乎只是一个空架子,那各间铺子里也没有多少存银,全数叫刘知夷每月清点出去了。
刘知夷的家财落进了谁的口袋,不用想就知道。
而且刘知夷那夜里在野庙里穿着一身雍容华贵男装,要见的人想来也只有霁王了。
霁王早知道他是个男人,而且以刘知夷身上的痕迹来看二人那夜似还亲近过一番,为何又会提刀将刘知夷杀掉,还摆出那般折辱他的死状。
沈年回神不再去猜,反正将此事告只宋昭佛,她自会着人去探查。
“清茸他已经能下地了,只不过他没提起过你。”
甲卫听到清茸的名字抬头嘴巴张了一下,“他好好的就成,不提我也免得再伤心,我跟罗娘子这一去不知何时能回来劳烦沈娘子多关照他。”
沈年转头看向伏在桌案上睡着的罗从宛,“你跟着她安心做事,往后与清茸或许有丝转机的话,也能让他过些好日子。”
“还有,往后为自己取个名字吧,听清茸讲你曾与他说过要带他出来,忘记从前的那些过往过新的日子。”
她在雨中站着像是株青松,默声点头不为风雨所动,目送着沈年撑着伞从府中离去。
沈年去时宋昭佛正在廊亭中作画,被沈修撰点出了内情,沈年在她面前不在那般拘谨,笑着声进去道:“冒雨前来,未扰了宋大人的雅兴吧。”
宋昭佛瞥见沈年两手空空而来,执笔继续在纸上描摹着荷叶,未动身相迎。
沈年并不在意,自顾自的在亭边坐下。
“今日前来特为谢宋大人的恩,我备了一份厚礼要呈给宋大人。”
沈年说着从襟中取出铁牌提着绳子在空中晃了晃,宋昭佛抬起头来,转头示意左右小侍走过去从沈年手中接过。
宋昭佛身为皇亲对此物一眼辨出,“这是王府中才用的规制,不过只是一个寻常亲卫的铭牌,如何说的上是厚礼。”
沈年将事情和盘托出让宋昭佛一骇,“霁王一向不显山露水的,竟然如此早便开始做局偷偷将那些罪臣的的孩子都养大做亲卫!”
这些罪臣之后亲见父母无辜被先帝诛杀,心中愤恨可想而知,必定将怨恨全数积在当今陛下身上,霁王将这些人养在身边的意图自不必说。
“此事牵涉甚大,小民一直藏在心中不敢同旁人说起,霁王她筹谋多年宋大人要早做应对,若能查出真是霁王与刘知夷相会抢财杀人,便可让她颜面扫地,若想谋反朝中也无人相应。”
沈年此举无疑是向宋昭佛投了诚,毕竟霁王也朝中颇有威望,此时若是振臂一呼想要黄袍加身,也未尝没有人拥护,她揭破此事对陛下这一支来说的确是一份厚礼。
宋昭佛惊出一身冷汗,那张图也被手中笔尖滴落的墨染出一团黑污,她顾不得命人前来收拾,向沈年道了一声便急匆匆拂衣而去。
林闻溪回去见沈年换了一身衣裳回来不言语,专从榻上起身下来假装不经意细闻了几下,没闻到什么才算是信了沈年的说辞。
沈年也唯恐自己又招来了什么怪人,或者又是阿久给她挖的什么坑,连着两三日出门回院都唤小薇寸步不离的跟在身边,不过一切无恙,风平水静。
那男子也没再出现在她眼前,沈年暂且忘了这事。
陛下的圣书下的快,御前的人骑着高头大马呼着她的名字,沈年掀开帐子一见官衣上绣着青雀便知是何事,喜面迎上去领旨。
沈年低头跪着听得虞部司少卿几字,她笼统知道虞部司隶属工部至于少卿是个什么官便不大清楚了,听完旨又是几番磕头谢恩,直到那御官唤她起身才抬头站身。
御官面上挂着笑脸向沈年拱手道:“恭喜沈大人了。”
沈年躬身一谢想客气几句请这御官进帐中喝杯茶,对方摆手道有事,起身跳上马往官属方向而去,宋昭佛今日未来,想来这御官是去寻她了。
等人走后周围人簇拥上来恭贺,沈年才是这官是从六品,比起沈修撰来说是不算什么,可比起初登仕途之人来说已算是高位了。
回去时院门口挂着几串红鞭炮,门环上还挂了朵绸缎缠成的大红花,白石扶着林闻溪等在门口迎接。
林闻溪这两日可以自己下地来走走了,见了沈年笑吟吟递给她一只燃着的香,“这鞭炮要三娘亲手点响更喜庆呢。”
白石和小薇在旁拍着手欢喜道:“明日是三娘子生辰,今日我们院子里也算是双喜临门,放个鞭炮把先前的霉运都驱走,迎迎喜。”
沈年点着线后跳到门前的石阶上,林闻溪捂着耳朵钻进沈年怀里倚着,鞭炮噼里啪啦乍开一地红纸屑,院里的一众人都钻出来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