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婢女如今在何处?”
福安摇头,“只知她被安排在了郡主院子里,至于做些什么,尚不清楚。”
裴行之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晓了。
又低头翻开桌上的卷札,不知道在想什么。
*
京城
宫内,翊坤宫。
身着凤袍的女子斜倚在榻上,一边揉着眉心,眼神中满满的愁绪。她便是当今皇后,上官南容。
“皇后娘娘,这是长公主送进来的名单。”宫女双手举过头顶,将两幅画卷呈上。
卷轴缓缓展开,露出一张女子的脸,肖像图右侧标注了该女子的身份,家世。正是丞相府嫡女——上官玥。
上官南容看着自己侄女的画卷出现在此,无奈地笑了笑,长公主真是面面俱到,顾及着所有人的面子。
她脸上的笑容在触及画卷时满满冷淡下来,她曾为丞相府庶女,当年是嫡姐不愿嫁给还是个贫穷武将的当今圣上,家里直接给她们俩换亲,让她嫁给了当今。
如今,她伴随圣上征战南北,好不容易坐稳这江山,上官家又蹭上来了,她可不会答应。
皇后将上官家的那副画卷扔到一边,“烧了吧。”
神情冷漠。
一旁伺候着的宫女立马将桌上这副卷轴收了起来,直接扔进了火炉里。
上官南容捂着胸口,轻轻咳嗽了几下。
一旁的掌事嬷嬷立马上前劝道,“娘娘,要不然,明日再看这些吧。”
“无碍。”她只是一想到上官家的嘴脸,就觉得恶心罢了。
她咽下一口宫女端来的水,轻抿着润湿嘴唇。
苍白的脸上才多了一抹血色。
她伸手拿起另一幅卷轴,缓缓拉开,一幅熟悉的眉眼展露在眼前。
上官南容起初还没认出来,乍一看只觉得眼熟,当她意识到这是谁时,心都颤了颤。
怎么会?
“你们都下去吧,嬷嬷留下。”她摆了摆手。
宫女们如数退下,关上了门。
上官南容这才继续展开,一张生动秾丽的脸庞展现在眼前。
“嬷嬷,你快帮我看看,这是不是泱泱?”她激动地指着画卷上的女子,问道。
嬷嬷上前一步,接过画卷,仔细打量了一会儿,回答道,“如若不是老奴眼拙,这定然是小郡主没错了。”
上官南容兴奋地笑起来说,“嬷嬷,你说义姐将泱泱的画卷送上,是不是......”
一侧的嬷嬷沉默了一瞬,硬着头皮回答道,“娘娘,据我所知,长公主已经为小郡主挑选了一门婚事。所以......”
未竟之意,上官南容听懂了。
“你是说,这画卷,中途被人掉了包。”
上官南容百思不得其解,“这宫中谁人不知,这关系到太子妃人选,哪个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偷换卷轴,还换成了泱泱。”宫中皆知,她待泱泱,如亲生女儿无异。
嬷嬷没有再说话,而是直接跪在了地上。她的心中已有猜测。
“娘娘恕罪,奴婢心中有一猜测。”
上官南容:“说来听听。”
“奴婢猜想,这画卷,应当是太子殿下换的。”
“行之?”上官南容惊讶道,“为什么说是太子?”
“当初,太子殿下为了帮郡主找到耿神医,天南地北地闯了几年,娘娘也知道,陛下是交代了太子殿下,要多多体恤民情,多关心关心百姓民生。可是,谁也没想到,太子一走,便是这么久。这其中必有隐情。想来,找到耿神医,费了太子殿下不少功夫。”
上官南容觉得,自己对太子的了解太少了。这个儿子日渐出众,她便也慢慢地看不懂他在想什么了,“嬷嬷,你是说,太子心悦泱泱,所以才干出如此行径?”
嬷嬷低着头,不敢妄议君主。
倒是上官南容,靠着软垫,身体挺得越来越直,眼睛越来越亮。在她心中,泱泱自然是比其他人选都要合适的。
只是,长公主定然不会同意这门亲事。否则也不会直接为泱泱定下了一门亲事。
“长公主挑选的是哪家郎君?”
“回娘娘,是新科状元,国公府嫡次子——谢岱。”
原来是他呀,上官南容在殿试后远远地隔着珠帘见过这孩子,似乎在京中名声甚广,一表人才,少年才俊。不知有多少人家想结下这门亲事。
上官南容犯难了,“这可怎么办?”她皱着眉头,思考着。
嬷嬷见状,“娘娘,太子是个极有想法的,您莫要忧虑过深。”
闻言,上官南容笑了,“你看看这画卷,本宫现在算是明白了,这小子是在给我摊牌呢!”她指了指卷轴,好笑道。
“娘娘定会如愿的。”
“但愿吧。” 她如今拖着病躯,最大的心愿便是看到小辈们幸福。
而此时的长公主府中,长公主正在演武场耍枪,动作行云流水,枪击长空,破风声簌簌。
一早上下来,酣畅淋漓。
一旁女将递上手帕,她接过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一身短打,健步如飞,“如何,卷轴送到了吧,宫中可有传出来什么消息。”
那女将摇头,“并未。”
可能是皇后娘娘还在纠结人选,姜姒没有再想这件事,转而问起另一件事情,“清月可曾传消息过来?”
“没有。”
姜姒:“没有也好,说明太子殿下没有在那边。”
太子向来执着,姜姒不敢拿女儿来赌。
“公主,郡主有来信问过,为何要送清月到她那里,想来是有所怀疑。”
“怀疑便怀疑吧,我让清月过去,也只是提防,希望泱泱在淮城也能多一个帮手。”对于小女儿的事情,她事事上心,但凡出了一点纰漏,都是如今的她承受不了的。
姜姒在心里叹了口气,面上没有表露出来。
“派去胡族那边的探子可有消息?”
听到这个问题,那女将在原地愣住了,沉吟许久,才艰难的吐出两个字来,“没有......”
得到了一个意料之中的答案,姜姒心中升起的希望又被扑灭,她的眼神越发冷漠,略带冷意的风吹过她的周身,如坠冰窟。
罢了。这么多年了,也只有她还未放弃。
女将攥紧拳头,指甲扎进手心,破了皮,流出血来,递到了演武场的石子地上,她一定会找到他的!
姜姒一离开演武场,回到书房,便浑身泄了气力。如今这偌大的公主府,正经的主子便只有她一个,空空荡荡的,也无人可以聊天。
当初生下姜逢后,她便和夫君又上了战场。
当时粮草被断绝,敌军围城,夫君为了救她,带着一队骑兵,深入敌军营地,釜底抽薪,擒了敌军首领。
城中百姓才得以存活。
可是,姜姒却因此失去了此生最爱的人。
再后来,小儿子随她参军入伍,从一介小兵卒做起,一步步靠着军功,被称为将军。京中百姓谁不称颂姜家满门爱国大将,护卫边疆。
如今都是空谈。姜姒宁愿他们家就是一户普通人家,只要大家都齐齐整整地就好。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满门皆伤。
正因如此,她不可能同意让她的泱泱入宫。
无论是为妃,还是为后。
当年的皇后娘娘多开朗乐观呀,大家一起领兵打仗,她便也努力习武,镇守后方,到了天下太平之时,她被封为皇后,进了宫,坐上那主位上。
一切都变了。
为了平衡世家,宫中不知被塞进了多少女子。
有人的地方便有纷争,更何况时皇宫这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权势,地位,财富,人人趋之。哪怕当今与皇后娘娘是少年夫妻一路走来,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在深厚的感情也被消磨掉了。
太子这位置,如今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盯着。无数隐藏在暗处的人,就等着一把将他拉下马。
如若她让泱泱嫁给了太子,那么,泱泱就会成为那个明晃晃的靶子。
没有人知道到时候回发生些什么。
国公府的嫡次子就很好,才华横溢,虽没有爵位继承,但是泱泱嫁过去,便也少了很多府中俗务要管理,不必担当家中大任。
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
京郊护国寺后山
一个偏僻的小院子,门前一大片植物栽种在此,琳琅满目,细细看去,有不少都是当世珍稀的药材。
有一鹤发童颜的老头在田间穿梭,背上还背着一个竹筐,嘴里念念有词。
“这个......不对......这个呢......”他摘下一片药材叶子,嚼碎,“这个也不对。”
他已经将时间耗在这上面一个月了,哪哪都不对。没办法,他自己开出的方子,出了问题,他总得解决。
否则,这世上没人能解。
他又走在田埂上,穿梭其中,突然,目光定住,“咦?”
那龙涎草,竟然开花了?
民间有言,林间中毒,五步之内必有解药。
他们这配药也是一样的,姜逢治病的药方子中就有一味龙涎草,这味药性温热,能解寒症。就是因为它药性太重,才造成姜逢如今的情况。
龙性本淫,这以其名字命名的药草,也有相似的作用。
他当时选择了这味药,特地配了一味解药。没想到,姜逢的寒症是解了,如今又来一个新的难题。
不过,他现在有了一点头绪。
福安摇头,“只知她被安排在了郡主院子里,至于做些什么,尚不清楚。”
裴行之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晓了。
又低头翻开桌上的卷札,不知道在想什么。
*
京城
宫内,翊坤宫。
身着凤袍的女子斜倚在榻上,一边揉着眉心,眼神中满满的愁绪。她便是当今皇后,上官南容。
“皇后娘娘,这是长公主送进来的名单。”宫女双手举过头顶,将两幅画卷呈上。
卷轴缓缓展开,露出一张女子的脸,肖像图右侧标注了该女子的身份,家世。正是丞相府嫡女——上官玥。
上官南容看着自己侄女的画卷出现在此,无奈地笑了笑,长公主真是面面俱到,顾及着所有人的面子。
她脸上的笑容在触及画卷时满满冷淡下来,她曾为丞相府庶女,当年是嫡姐不愿嫁给还是个贫穷武将的当今圣上,家里直接给她们俩换亲,让她嫁给了当今。
如今,她伴随圣上征战南北,好不容易坐稳这江山,上官家又蹭上来了,她可不会答应。
皇后将上官家的那副画卷扔到一边,“烧了吧。”
神情冷漠。
一旁伺候着的宫女立马将桌上这副卷轴收了起来,直接扔进了火炉里。
上官南容捂着胸口,轻轻咳嗽了几下。
一旁的掌事嬷嬷立马上前劝道,“娘娘,要不然,明日再看这些吧。”
“无碍。”她只是一想到上官家的嘴脸,就觉得恶心罢了。
她咽下一口宫女端来的水,轻抿着润湿嘴唇。
苍白的脸上才多了一抹血色。
她伸手拿起另一幅卷轴,缓缓拉开,一幅熟悉的眉眼展露在眼前。
上官南容起初还没认出来,乍一看只觉得眼熟,当她意识到这是谁时,心都颤了颤。
怎么会?
“你们都下去吧,嬷嬷留下。”她摆了摆手。
宫女们如数退下,关上了门。
上官南容这才继续展开,一张生动秾丽的脸庞展现在眼前。
“嬷嬷,你快帮我看看,这是不是泱泱?”她激动地指着画卷上的女子,问道。
嬷嬷上前一步,接过画卷,仔细打量了一会儿,回答道,“如若不是老奴眼拙,这定然是小郡主没错了。”
上官南容兴奋地笑起来说,“嬷嬷,你说义姐将泱泱的画卷送上,是不是......”
一侧的嬷嬷沉默了一瞬,硬着头皮回答道,“娘娘,据我所知,长公主已经为小郡主挑选了一门婚事。所以......”
未竟之意,上官南容听懂了。
“你是说,这画卷,中途被人掉了包。”
上官南容百思不得其解,“这宫中谁人不知,这关系到太子妃人选,哪个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偷换卷轴,还换成了泱泱。”宫中皆知,她待泱泱,如亲生女儿无异。
嬷嬷没有再说话,而是直接跪在了地上。她的心中已有猜测。
“娘娘恕罪,奴婢心中有一猜测。”
上官南容:“说来听听。”
“奴婢猜想,这画卷,应当是太子殿下换的。”
“行之?”上官南容惊讶道,“为什么说是太子?”
“当初,太子殿下为了帮郡主找到耿神医,天南地北地闯了几年,娘娘也知道,陛下是交代了太子殿下,要多多体恤民情,多关心关心百姓民生。可是,谁也没想到,太子一走,便是这么久。这其中必有隐情。想来,找到耿神医,费了太子殿下不少功夫。”
上官南容觉得,自己对太子的了解太少了。这个儿子日渐出众,她便也慢慢地看不懂他在想什么了,“嬷嬷,你是说,太子心悦泱泱,所以才干出如此行径?”
嬷嬷低着头,不敢妄议君主。
倒是上官南容,靠着软垫,身体挺得越来越直,眼睛越来越亮。在她心中,泱泱自然是比其他人选都要合适的。
只是,长公主定然不会同意这门亲事。否则也不会直接为泱泱定下了一门亲事。
“长公主挑选的是哪家郎君?”
“回娘娘,是新科状元,国公府嫡次子——谢岱。”
原来是他呀,上官南容在殿试后远远地隔着珠帘见过这孩子,似乎在京中名声甚广,一表人才,少年才俊。不知有多少人家想结下这门亲事。
上官南容犯难了,“这可怎么办?”她皱着眉头,思考着。
嬷嬷见状,“娘娘,太子是个极有想法的,您莫要忧虑过深。”
闻言,上官南容笑了,“你看看这画卷,本宫现在算是明白了,这小子是在给我摊牌呢!”她指了指卷轴,好笑道。
“娘娘定会如愿的。”
“但愿吧。” 她如今拖着病躯,最大的心愿便是看到小辈们幸福。
而此时的长公主府中,长公主正在演武场耍枪,动作行云流水,枪击长空,破风声簌簌。
一早上下来,酣畅淋漓。
一旁女将递上手帕,她接过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一身短打,健步如飞,“如何,卷轴送到了吧,宫中可有传出来什么消息。”
那女将摇头,“并未。”
可能是皇后娘娘还在纠结人选,姜姒没有再想这件事,转而问起另一件事情,“清月可曾传消息过来?”
“没有。”
姜姒:“没有也好,说明太子殿下没有在那边。”
太子向来执着,姜姒不敢拿女儿来赌。
“公主,郡主有来信问过,为何要送清月到她那里,想来是有所怀疑。”
“怀疑便怀疑吧,我让清月过去,也只是提防,希望泱泱在淮城也能多一个帮手。”对于小女儿的事情,她事事上心,但凡出了一点纰漏,都是如今的她承受不了的。
姜姒在心里叹了口气,面上没有表露出来。
“派去胡族那边的探子可有消息?”
听到这个问题,那女将在原地愣住了,沉吟许久,才艰难的吐出两个字来,“没有......”
得到了一个意料之中的答案,姜姒心中升起的希望又被扑灭,她的眼神越发冷漠,略带冷意的风吹过她的周身,如坠冰窟。
罢了。这么多年了,也只有她还未放弃。
女将攥紧拳头,指甲扎进手心,破了皮,流出血来,递到了演武场的石子地上,她一定会找到他的!
姜姒一离开演武场,回到书房,便浑身泄了气力。如今这偌大的公主府,正经的主子便只有她一个,空空荡荡的,也无人可以聊天。
当初生下姜逢后,她便和夫君又上了战场。
当时粮草被断绝,敌军围城,夫君为了救她,带着一队骑兵,深入敌军营地,釜底抽薪,擒了敌军首领。
城中百姓才得以存活。
可是,姜姒却因此失去了此生最爱的人。
再后来,小儿子随她参军入伍,从一介小兵卒做起,一步步靠着军功,被称为将军。京中百姓谁不称颂姜家满门爱国大将,护卫边疆。
如今都是空谈。姜姒宁愿他们家就是一户普通人家,只要大家都齐齐整整地就好。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满门皆伤。
正因如此,她不可能同意让她的泱泱入宫。
无论是为妃,还是为后。
当年的皇后娘娘多开朗乐观呀,大家一起领兵打仗,她便也努力习武,镇守后方,到了天下太平之时,她被封为皇后,进了宫,坐上那主位上。
一切都变了。
为了平衡世家,宫中不知被塞进了多少女子。
有人的地方便有纷争,更何况时皇宫这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权势,地位,财富,人人趋之。哪怕当今与皇后娘娘是少年夫妻一路走来,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在深厚的感情也被消磨掉了。
太子这位置,如今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盯着。无数隐藏在暗处的人,就等着一把将他拉下马。
如若她让泱泱嫁给了太子,那么,泱泱就会成为那个明晃晃的靶子。
没有人知道到时候回发生些什么。
国公府的嫡次子就很好,才华横溢,虽没有爵位继承,但是泱泱嫁过去,便也少了很多府中俗务要管理,不必担当家中大任。
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
京郊护国寺后山
一个偏僻的小院子,门前一大片植物栽种在此,琳琅满目,细细看去,有不少都是当世珍稀的药材。
有一鹤发童颜的老头在田间穿梭,背上还背着一个竹筐,嘴里念念有词。
“这个......不对......这个呢......”他摘下一片药材叶子,嚼碎,“这个也不对。”
他已经将时间耗在这上面一个月了,哪哪都不对。没办法,他自己开出的方子,出了问题,他总得解决。
否则,这世上没人能解。
他又走在田埂上,穿梭其中,突然,目光定住,“咦?”
那龙涎草,竟然开花了?
民间有言,林间中毒,五步之内必有解药。
他们这配药也是一样的,姜逢治病的药方子中就有一味龙涎草,这味药性温热,能解寒症。就是因为它药性太重,才造成姜逢如今的情况。
龙性本淫,这以其名字命名的药草,也有相似的作用。
他当时选择了这味药,特地配了一味解药。没想到,姜逢的寒症是解了,如今又来一个新的难题。
不过,他现在有了一点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