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登上回程的马车,容敏也没有再找到机会跟许蕙单独说话。
而容府马车上的几位主子,回程时无一开口,进了府门,便各回各的住处了。
敏菲一回到府里,便听身边的嬷嬷说母亲回来了,就直奔母亲所住的宁苒居。
敏菲进院时,孙氏正在里间理账,她此次便是去了京郊外她自己嫁妆里的几处田庄商铺,将手上的地契田契租契都好好理了理。
这伯府未来自然是由大房继承,自家男人虽也上进,但于仕途却无意,倒是于商贾之道颇有建树,这些年也算是积攒下一些人脉。到时候分家别过,有着自己这些嫁妆傍身,支撑起门户,倒也没什么难的。
见敏菲进来,孙氏将桌上的账册合上,起身上前,“怎么样?今日这宴可顺利?”
敏菲在丫鬟们的伺候下,脱了外面的长袄,伸手接过碧桃递过来的手炉,不答反问,“母亲这一趟京郊之行可顺利?那些田庄之事都料理好了吗?”
“自然顺利,只余那燕山脚下的一个铺子没有过去理账了。唉呀,你这还没上那闺学,就想帮我处理庶务了?”
“那卢大家的闺学,您女儿我怕是上不了了!”
孙氏闻言一惊,她原想着以卢大家与大房的关系,容家女入卢氏闺学这事是十拿九稳的,忙问:“这是为何?”
随即想了想那宴席上皆是人精,想必有什么想法那卢大家也不好直言,便接着道,“可是那卢大家对你们几个不假辞色?若是如此,倒是不必太过担心。”
敏菲觉得自家母亲想得简单了,“哪里是不假辞色啊?那是连眼风都没给我们一个!”
孙氏:……
“怎会如此?”
敏菲解释,“主要是那些待选的人家,实在太多。我们都没机会到那卢大家跟前露脸。”
孙氏看着如花似玉的女儿,想到她也到了适婚之龄,却一直没有合适的人家。自己虽是孙家人,但孙家与自己女儿,到底是隔了一层。
丈夫通商贾,虽背靠文诚伯府,但到底比不得那些走仕途的人家来得体面。
好在儿子的学业还算可以。若是出息,便也能是敏菲的倚仗。
过两天她就回娘家一趟,好给敏嘉找个更好些的老师。嗯,一会儿等丈夫回来,此事也要与他商量商量。
孙氏还胡乱想着,便被敏菲打断,说起了孙家要送些过岁节所用的物事,给在云深书院进学的孙从南。
一直随侍在旁的嬷嬷看到自家主子,一听到那云深书院双眼放光,连忙道:“夫人,容老奴插句嘴,您这次去京郊盘账,落下的那个商铺,所处之地正是云深山院所在的燕山山脚的谷泉镇。”
闻言,敏菲趁机说了自己与孙家姐妹相约,想趁着这冬日,一起去那谷泉镇的温泉处游玩一番。
“还能帮着舅妈把给从南表哥的东西顺道捎过去,况且这马上就要年节了,大伯母估计是有不少事务要忙,定是没有功夫一同前往的,咱们可以若是把大姐姐和四妹妹带上,说不定还能帮大伯母分担分担。”敏菲心底是不想带着敏烨的,但若是只带容敏一人,怕是说不过去。
孙氏垂目思忖片刻,便答应下来。
但她想的可与敏菲说的帮钱氏分担没什么关系。
岁礼大节,钱氏作为主母刚刚上任,这期间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她便有热闹可瞧了,正好瞧瞧自己这位妯娌的手段。
至于带着大房的姑娘一同前往?就算是自己同意,怕是钱氏也不答应吧?
——
结果就是当天晚饭时,宋嬷嬷随着领食盒的洪婆子,一起进了携兰居的院门。
容敏还在为没有跟许蕙说透而有些郁郁,让她本就有些懒散的态度中又透着些烦躁,宋嬷嬷进门时,她正坐在八仙桌上,手里把玩着一只铜制香塔模具,“宋嬷嬷此次前来,可是母亲有什么吩咐?”
宋嬷嬷毕竟是后宅里的老人了,敏锐地感觉到了容敏的不耐,好在她本就不是废话之人,“回大姑娘,夫人让老奴通知姑娘一声,三房孙夫人要前往燕山下的谷泉镇巡视店铺,特邀大姑娘和咱们四姑娘一同前往。”
容敏一惊,虽然敏菲敏烨与孙家姐妹讨论去温泉小镇时她也在场,但她完全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落实下来了?这就是掌权的好处?
可自己若是走了,那还在京兆牢里关着的赵秀儿该如何?
“哪日出发?预计何时归京?”
“腊月初二,也就是后天一早,便起程。至于归期,夫人没有说定,只说腊八粥还是咱们府里熬得更好些!”
容敏点点头,表示知道了,随即便让冯婆婆送宋嬷嬷出了院门。
阿辛将食盒里的饭菜都摆好,容敏看着这一桌佳肴,却没了胃口。
初二离京还要喝上初八熬的腊八粥,为了避免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赵秀儿在牢里出什么差错,自己便只能在走前处理完此事。
还真是有些头疼啊!
——
阴了整日的天,居然在擦黑时渐渐晴朗了,夕阳洒下余光化了那股子潮气。
一片暖光中,一辆马车驶进了繁明巷廖府家的角门,一直到府内二门处,才停车。
一直候在二门的小通看清那马车侧厢挂着的“卢”字牌,连忙上前,正要上手搀扶坐于车辕上的老仆,那老仆就已利落跳下,放好下马凳,打开车门,一套动作做得行云流水。
“张伯!您老这身手一如既往啊!”
“那是!老头子还得保着我家小姐呢!这身手自然没得说!”张伯边说边翘了翘那没几根胡子的下巴,“你小子倒是长高了不少!”
两人之间熟稔得完全看不出已快三年未见了。
小通嘿嘿一笑,见车中人要出来了,忙敛起神色,恭敬行礼,“奴才给姨娘子请安。”
身着暖白色对襟袄袍的女子,在丫鬟的搀扶下,下了马车,站定,“起来吧!”
“姨娘子快快里边请,我家少爷等您好久了!”小通边说边头前带路。
女子紧随其后在廖府里穿行,直进了一座二进院子。
一进院子,便见到长身玉立的廖潭站在院中。
“小姨!”
廖潭见到来人,便快步上前,正要一揖,女子便伸手托住他左臂,廖潭下意识地皱了下眉,但很快神色便恢复常态。
“快,让小姨好好看看!”卢嘉仪上下打量自己这个大外甥。
两年多的时间不能让小树苗长成大树,但却可以让一个单薄少年褪去青涩稚嫩。
她边打量边点头,“面如冠玉,体若苍松!这神态间的风流韵味,啧啧啧,不愧是能让康王郡主倾心之人!”
廖潭深深吐了口气,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自家小姨这打趣人的路数还真是一以贯之。
待用过的晚饭都已经撤下,换上新沏的信阳毛尖,卢嘉仪才开口道正事,“此番我进京,主要是为了在京城办这卢氏闺学。”
廖潭之前在信里便已经知晓此事,但还是问道,“卢家可想好了?真要趟京城这片浑水?”
卢嘉仪闻言莞尔,“趟不趟有什么区别吗?”顿了顿又继续道,“现在的涿郡卢氏,还有什么好怕的?毕竟,我们也没什么好失去的了?”这笑里多少带着些惨然。
“既如此,还不如以身入局,看看能不能下活这盘棋!”
“那卢家是站在哪一头?”
卢嘉仪执起茶碗,撇了撇碗盖,“卢家的立场自是站在庞珏对面,毕竟庞珏能登上如今高位,虽与那位贤妃脱不了干系,但我卢氏却也是出了不少力的!几日前我入京时,从京郊禁军大营路过,还见到几位出身卢家军的老面孔。只是不知道那几位还认不认卢家那面军旗!”
“他们就算认得,怕是也不敢认!毕竟,不认卢家那面军旗的,可是当今。”
卢嘉仪惊讶,“你也知道了?”
“看看当今上位后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不难想象。”
“那你呢?你站队了吗?”
“我还未入官场,还谈不上站不站队的!”
“那廖家呢?毕竟廖家二爷在吏部还是说得上话的!”
“二叔的事我还不太清楚,但祖父的意思是廖家不站队!何况以廖家现在的家势,怕是那些贵人也不在乎廖家的态度。”
卢嘉仪抿了口茶,“不站队也好,现下形势还不分明,站队风险太大。”想了想,又问道:“那容家呢?他家站队了吗?”
廖潭好笑,“现在不担心我被那康王郡主看上了?”
卢嘉仪笑道:“虽然你嘴上没毛,但你小姨我相信你办事很牢!还不至于在这种大是大非上,脑筋不清楚!”
廖潭道:“文诚伯刚回京不久,任职之事还没有结果,但以文诚伯这些年的政绩,我猜他还没有站队。”
“果然,我也是如此猜测。”
卢嘉仪点头,“也因着不想把容家牵扯进来,所以今日在蒋府的宴席上,我并未与容家主母交谈,倒是趁人不备看了容家那几位姑娘几眼,只是分不清谁是谁,所以不认得我那未过门的外甥媳妇。”
随即,她拿起一块茶点吃下,“不过那几位容家姑娘,皆是好样貌,哪个嫁于你,你都不亏!”
两人都不愿提那让人倒胃口的朝局,便闲话起家常来。
直至酉时末,卢嘉仪才起身告辞。
廖潭边问边往外送,“小姨现下住在何处?”
卢嘉仪脚下一顿。
廖潭:?
卢嘉仪沉声道:“如今我住在长公主府上。”
廖潭沉吟片刻道:“长公主虽已久不涉朝局,但她是圣上一母同胞的亲妹妹,素来与贤妃交好,小姨居于她府上,务必小心行事。”
卢嘉仪停下脚步,将目光从晦暗不明的前路,转到身旁这如松青年身上,“潭哥儿,我知道你应有你自己的路,但很多路本就是纵横交错、盘桓如织的,此途是顺是逆还未可知,但其中艰险可以想见。
若你想抽身,小姨断不会怪你!
你虽姓廖,但身上留着一半涿郡卢氏的血脉,是卢氏五娘卢嘉云的嫡子。卢氏一族永远是你的靠山!”
“廖潭明白。”
而容府马车上的几位主子,回程时无一开口,进了府门,便各回各的住处了。
敏菲一回到府里,便听身边的嬷嬷说母亲回来了,就直奔母亲所住的宁苒居。
敏菲进院时,孙氏正在里间理账,她此次便是去了京郊外她自己嫁妆里的几处田庄商铺,将手上的地契田契租契都好好理了理。
这伯府未来自然是由大房继承,自家男人虽也上进,但于仕途却无意,倒是于商贾之道颇有建树,这些年也算是积攒下一些人脉。到时候分家别过,有着自己这些嫁妆傍身,支撑起门户,倒也没什么难的。
见敏菲进来,孙氏将桌上的账册合上,起身上前,“怎么样?今日这宴可顺利?”
敏菲在丫鬟们的伺候下,脱了外面的长袄,伸手接过碧桃递过来的手炉,不答反问,“母亲这一趟京郊之行可顺利?那些田庄之事都料理好了吗?”
“自然顺利,只余那燕山脚下的一个铺子没有过去理账了。唉呀,你这还没上那闺学,就想帮我处理庶务了?”
“那卢大家的闺学,您女儿我怕是上不了了!”
孙氏闻言一惊,她原想着以卢大家与大房的关系,容家女入卢氏闺学这事是十拿九稳的,忙问:“这是为何?”
随即想了想那宴席上皆是人精,想必有什么想法那卢大家也不好直言,便接着道,“可是那卢大家对你们几个不假辞色?若是如此,倒是不必太过担心。”
敏菲觉得自家母亲想得简单了,“哪里是不假辞色啊?那是连眼风都没给我们一个!”
孙氏:……
“怎会如此?”
敏菲解释,“主要是那些待选的人家,实在太多。我们都没机会到那卢大家跟前露脸。”
孙氏看着如花似玉的女儿,想到她也到了适婚之龄,却一直没有合适的人家。自己虽是孙家人,但孙家与自己女儿,到底是隔了一层。
丈夫通商贾,虽背靠文诚伯府,但到底比不得那些走仕途的人家来得体面。
好在儿子的学业还算可以。若是出息,便也能是敏菲的倚仗。
过两天她就回娘家一趟,好给敏嘉找个更好些的老师。嗯,一会儿等丈夫回来,此事也要与他商量商量。
孙氏还胡乱想着,便被敏菲打断,说起了孙家要送些过岁节所用的物事,给在云深书院进学的孙从南。
一直随侍在旁的嬷嬷看到自家主子,一听到那云深书院双眼放光,连忙道:“夫人,容老奴插句嘴,您这次去京郊盘账,落下的那个商铺,所处之地正是云深山院所在的燕山山脚的谷泉镇。”
闻言,敏菲趁机说了自己与孙家姐妹相约,想趁着这冬日,一起去那谷泉镇的温泉处游玩一番。
“还能帮着舅妈把给从南表哥的东西顺道捎过去,况且这马上就要年节了,大伯母估计是有不少事务要忙,定是没有功夫一同前往的,咱们可以若是把大姐姐和四妹妹带上,说不定还能帮大伯母分担分担。”敏菲心底是不想带着敏烨的,但若是只带容敏一人,怕是说不过去。
孙氏垂目思忖片刻,便答应下来。
但她想的可与敏菲说的帮钱氏分担没什么关系。
岁礼大节,钱氏作为主母刚刚上任,这期间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她便有热闹可瞧了,正好瞧瞧自己这位妯娌的手段。
至于带着大房的姑娘一同前往?就算是自己同意,怕是钱氏也不答应吧?
——
结果就是当天晚饭时,宋嬷嬷随着领食盒的洪婆子,一起进了携兰居的院门。
容敏还在为没有跟许蕙说透而有些郁郁,让她本就有些懒散的态度中又透着些烦躁,宋嬷嬷进门时,她正坐在八仙桌上,手里把玩着一只铜制香塔模具,“宋嬷嬷此次前来,可是母亲有什么吩咐?”
宋嬷嬷毕竟是后宅里的老人了,敏锐地感觉到了容敏的不耐,好在她本就不是废话之人,“回大姑娘,夫人让老奴通知姑娘一声,三房孙夫人要前往燕山下的谷泉镇巡视店铺,特邀大姑娘和咱们四姑娘一同前往。”
容敏一惊,虽然敏菲敏烨与孙家姐妹讨论去温泉小镇时她也在场,但她完全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落实下来了?这就是掌权的好处?
可自己若是走了,那还在京兆牢里关着的赵秀儿该如何?
“哪日出发?预计何时归京?”
“腊月初二,也就是后天一早,便起程。至于归期,夫人没有说定,只说腊八粥还是咱们府里熬得更好些!”
容敏点点头,表示知道了,随即便让冯婆婆送宋嬷嬷出了院门。
阿辛将食盒里的饭菜都摆好,容敏看着这一桌佳肴,却没了胃口。
初二离京还要喝上初八熬的腊八粥,为了避免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赵秀儿在牢里出什么差错,自己便只能在走前处理完此事。
还真是有些头疼啊!
——
阴了整日的天,居然在擦黑时渐渐晴朗了,夕阳洒下余光化了那股子潮气。
一片暖光中,一辆马车驶进了繁明巷廖府家的角门,一直到府内二门处,才停车。
一直候在二门的小通看清那马车侧厢挂着的“卢”字牌,连忙上前,正要上手搀扶坐于车辕上的老仆,那老仆就已利落跳下,放好下马凳,打开车门,一套动作做得行云流水。
“张伯!您老这身手一如既往啊!”
“那是!老头子还得保着我家小姐呢!这身手自然没得说!”张伯边说边翘了翘那没几根胡子的下巴,“你小子倒是长高了不少!”
两人之间熟稔得完全看不出已快三年未见了。
小通嘿嘿一笑,见车中人要出来了,忙敛起神色,恭敬行礼,“奴才给姨娘子请安。”
身着暖白色对襟袄袍的女子,在丫鬟的搀扶下,下了马车,站定,“起来吧!”
“姨娘子快快里边请,我家少爷等您好久了!”小通边说边头前带路。
女子紧随其后在廖府里穿行,直进了一座二进院子。
一进院子,便见到长身玉立的廖潭站在院中。
“小姨!”
廖潭见到来人,便快步上前,正要一揖,女子便伸手托住他左臂,廖潭下意识地皱了下眉,但很快神色便恢复常态。
“快,让小姨好好看看!”卢嘉仪上下打量自己这个大外甥。
两年多的时间不能让小树苗长成大树,但却可以让一个单薄少年褪去青涩稚嫩。
她边打量边点头,“面如冠玉,体若苍松!这神态间的风流韵味,啧啧啧,不愧是能让康王郡主倾心之人!”
廖潭深深吐了口气,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自家小姨这打趣人的路数还真是一以贯之。
待用过的晚饭都已经撤下,换上新沏的信阳毛尖,卢嘉仪才开口道正事,“此番我进京,主要是为了在京城办这卢氏闺学。”
廖潭之前在信里便已经知晓此事,但还是问道,“卢家可想好了?真要趟京城这片浑水?”
卢嘉仪闻言莞尔,“趟不趟有什么区别吗?”顿了顿又继续道,“现在的涿郡卢氏,还有什么好怕的?毕竟,我们也没什么好失去的了?”这笑里多少带着些惨然。
“既如此,还不如以身入局,看看能不能下活这盘棋!”
“那卢家是站在哪一头?”
卢嘉仪执起茶碗,撇了撇碗盖,“卢家的立场自是站在庞珏对面,毕竟庞珏能登上如今高位,虽与那位贤妃脱不了干系,但我卢氏却也是出了不少力的!几日前我入京时,从京郊禁军大营路过,还见到几位出身卢家军的老面孔。只是不知道那几位还认不认卢家那面军旗!”
“他们就算认得,怕是也不敢认!毕竟,不认卢家那面军旗的,可是当今。”
卢嘉仪惊讶,“你也知道了?”
“看看当今上位后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不难想象。”
“那你呢?你站队了吗?”
“我还未入官场,还谈不上站不站队的!”
“那廖家呢?毕竟廖家二爷在吏部还是说得上话的!”
“二叔的事我还不太清楚,但祖父的意思是廖家不站队!何况以廖家现在的家势,怕是那些贵人也不在乎廖家的态度。”
卢嘉仪抿了口茶,“不站队也好,现下形势还不分明,站队风险太大。”想了想,又问道:“那容家呢?他家站队了吗?”
廖潭好笑,“现在不担心我被那康王郡主看上了?”
卢嘉仪笑道:“虽然你嘴上没毛,但你小姨我相信你办事很牢!还不至于在这种大是大非上,脑筋不清楚!”
廖潭道:“文诚伯刚回京不久,任职之事还没有结果,但以文诚伯这些年的政绩,我猜他还没有站队。”
“果然,我也是如此猜测。”
卢嘉仪点头,“也因着不想把容家牵扯进来,所以今日在蒋府的宴席上,我并未与容家主母交谈,倒是趁人不备看了容家那几位姑娘几眼,只是分不清谁是谁,所以不认得我那未过门的外甥媳妇。”
随即,她拿起一块茶点吃下,“不过那几位容家姑娘,皆是好样貌,哪个嫁于你,你都不亏!”
两人都不愿提那让人倒胃口的朝局,便闲话起家常来。
直至酉时末,卢嘉仪才起身告辞。
廖潭边问边往外送,“小姨现下住在何处?”
卢嘉仪脚下一顿。
廖潭:?
卢嘉仪沉声道:“如今我住在长公主府上。”
廖潭沉吟片刻道:“长公主虽已久不涉朝局,但她是圣上一母同胞的亲妹妹,素来与贤妃交好,小姨居于她府上,务必小心行事。”
卢嘉仪停下脚步,将目光从晦暗不明的前路,转到身旁这如松青年身上,“潭哥儿,我知道你应有你自己的路,但很多路本就是纵横交错、盘桓如织的,此途是顺是逆还未可知,但其中艰险可以想见。
若你想抽身,小姨断不会怪你!
你虽姓廖,但身上留着一半涿郡卢氏的血脉,是卢氏五娘卢嘉云的嫡子。卢氏一族永远是你的靠山!”
“廖潭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