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出了行刺这档子事,此次春蒐只得仓促结束。朔金汗王临行前,给大齐皇帝送了一份大礼——他将袁钲和他率领的一支精锐留在了大齐,听凭熙宁帝差遣。因前日朔金勇士救驾之功,皇帝本就有心嘉奖,此时更是龙颜大悦,当下即封朔金侍卫为“天狼卫”,编入羽林卫麾下,守卫皇城安全。
圣驾回銮后第一件大事,乃是大喜。
太后娘娘生辰,在宫中大设春宴,邀请文武百官携家眷来贺,点名寿礼不要金银财宝,只为祭祀的灵兽寻求珍稀草药,为祈国运昌隆积福积德。
四月十九,太后千秋,宫中宴饮日夜不停,群臣竞相献宝,各色珍贵药材流水般被送进宫来,连周围的藩属国亦遣人送药贺寿,很快凑齐了整年喂养灵兽所需之数。
天下皆称颂太后娘娘慈母之心,南苑行刺之变自然无人再提及。
然而,太后千秋节后的第二件大事,则就是大悲了。
围猎之后,怀王殿下又病倒了。这一次的病来势汹汹,他甚至未能进京向太后贺寿。不出半月,蓟州来人报丧,怀王殿下薨逝于家中,终年二十五岁。皇帝与太后皆大恸,连夜召钦天监择日为怀王举办大丧。
怀王的葬礼隆重已极,棺椁被抬入太庙停灵三日,出殡那天细雨瓢泼,熙宁帝亲自宣读悼文,太后泣不成声,进出须有人搀扶方可前行,雨水将遮挡棺椁的黑布棚浸得油光锃亮,皇帝的话音被雨声滤去了几成,不很真切。
扮作随从的祁襄和萧允墨站在装作偷偷抹泪的肃王殿下身后,低着头窃窃私语。
“太后娘娘看起来很是伤心呢。”
萧允墨脸被抹了个黢黑,还粘了胡子,完全看不出原本的相貌来,但那双刻薄的眼睛丝毫未变:“她手上戴的那支翡翠镯子,原是尚在闺中之时,先太后赏给我母亲的,她偏要求了去,因她是太子妃,我娘只能让给她。我母亲去世时她就戴着这镯子,今日还戴着,也不知是何意。”
祁襄窃笑一声,道:“兴许就是念着故人呢,你别总把人往坏处想。”
萧敬虞偏过头,提醒道:“你们两个,生怕别人注意不到?”
祁襄吐了吐舌头,萧允墨反倒揶揄起来:“小人对怀王殿下不敬,请殿下恕罪。”
萧敬虞无奈,从齿缝间挤出含混的话语:“臭小子,心里再高兴也好歹等事情办完,说到底,这场戏,你才是真正的角儿呢。”
然而,无论这“角儿”是躺在棺里还是跪在道旁,观众们都已无心看戏,雨越下越大,所有人都在等着冗长的皇家丧礼尽快结束。
终于,随着庄严的哀乐再次奏响,怀王殿下的棺椁自太庙大院抬出,即将踏上往晋阳陵寝安葬的路程。众人行毕叩拜,纷纷掸去衣角沾到的水珠,在一顶顶纸伞的庇护之下离开。
萧允墨最后望了一眼正殿的方向,里头长明的烛火透过雨雾闪着微光,那里供奉着他的先祖,而正是这条血脉桎梏了他“短暂”的一生。如今,他已斩断了这条血脉与他的一切关联,世上从此,再无怀王。
怀王尽管死得突然,却还在临“死”之前留了遗言,他亲自上书熙宁帝,希望将财产与蓟州宅邸留给早已辞世的挚爱之幼弟。皇帝感念堂弟情深意重,不但允了他的请求,还给祁延以王妃亲弟的名义,封了个“长思侯”的爵位。
如此一来,倒也应了那梁御风的卜算,怀王是去地下与他的心爱之人团聚去了,又怎不算是“红鸾星动”呢?
这日,祁襄正倚在酒楼包厢外的围栏之上,望着西湖上游船泛舟的往来客,撅嘴抱怨着:“到头来还是要当一回怀王妃,好没趣儿。”
萧允墨自背后圈她入怀,鼻尖蹭着她的颈侧道:“怀王妃早就死了,又不是你。”
“哼……这么一来,祁延那小子只会变本加厉地做一个废物点心了。”
他在她耳垂上吻了吻:“祁延也没你想得那么荒废,他爱好音律,我已给他寻了老师,将来去太常寺考个一官半职,也不算吃空饷。”
“能考上才好。”
“他是你弟弟,能蠢到哪里去?”
祁襄回过头,望进他澄亮点的眸子:“你小子,什么时候学会这些甜言蜜语了。”
“姐姐不爱听?”
“你怎么也叫起姐姐了?” 祁襄脸红了一片。
“怎么,完颜昭叫得,我叫不得?”
“你同他比什么,我又不喜欢他。”
萧允墨嘴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哦,襄儿喜欢我。”
“谁说了?”
“反正我听见了。”
她去揪他的耳朵:“没脸没皮。”
他揽住她的腰,笑问:“你想好了要在杭州办喜事?”
“嗯,我喜欢这里,西湖甚美。”
于是,照着祁襄的心意,熙宁四年五月初五,上吉之日,二人在杭州城富商田氏位于西湖畔的宅院中成了亲。
这个田牧殃表面是茶商,实际也是洛虚尘的弟子,比萧敬虞进师门略晚一些,论起来也是祁襄的师兄,亦是寻花阁中知道花间公子真实身份的少数人之一。
小师妹出阁,这田师兄比嫁女儿还上心,府邸上下张灯结彩,嫁妆堆了满满一屋子。
前日萧允墨来府上喝茶,站在门外望着垒积成山的金银珠宝,不禁叹道:“堂也在这田府拜,好似是我入赘了。”
祁襄顽皮一笑:“怎的,你不愿意啊?那可以退婚嘛。”
他将她搂得生疼:“不退,我就盼着入赘呢。”
喜乐连奏了一上午,临近午时,新娘的大红花轿到了门前。
喜轿停住,车帘中伸出新娘子的一只手来,指节纤细修长,指尖染着蔻丹。喜婆将她掺下轿,盈盈往府中走。金红喜褂、赤色罗裙,盖头上的苏绣鸳鸯牡丹,金银丝线在日照下熠熠生辉。
进至正堂,新郎与宾客早在其中等候。崔玄公子身披金赤锦缎,头戴乌纱,双侧各簪金花一朵,修然而立,眼睛自新娘行至门前便再未从她身上离开。他从喜婆手中接过祁襄,低头在她耳边唤了一声“薇娘”。
新人双亲皆已辞世,堂上供奉三座牌位,是镖师余震嵩与妻子吕氏,以及新郎亡母崔氏的牌位。
在司仪的呼声中,新人拜了天地高堂,新郎还想多看两眼被喜婆掺着往洞房去的新娘子的背影,却已被一众公子哥们拉去喝大酒了。
不知情的当地乡绅都在猜这崔公子究竟是何方神圣,成个亲不但请来了刑部侍郎,还有蓟州新封的长思侯,连肃王殿下都亲临,这三人还在席间与新郎官开怀豪饮,那长思侯更是醉到抱着新郎官涕泗横流,须得经人搀扶着离场的程度。
萧允墨着实被灌得不轻,回到房间时路都走不稳,他勉强找着门把手,颤颤巍巍推开门,侍女们赶忙端上喜秤来。
“新郎官你可算来了,快快将盖头掀了吧!”
他拿过喜秤,望着床上端坐之人,眼前有些朦胧,不知是太醉还是眼中凝了水汽的缘故。走到她面前那十几步令他感觉跋涉了千里,毕竟,这一刻,他足足等了七年。
伴随着沉重的呼吸,他挑开了遮在她面前的红缎子,绸布轻落,现出他日思夜想的那张脸。看惯了她清水芙蓉、素面朝天,如今只为他一人,施粉黛、点绛唇,身着金坠霞帔红嫁衫,头戴点翠珠玉五翟冠,明艳如斯,更叫他丢了魂魄。
“你们都退下吧。” 他指尖轻颤,抚着她的脸庞,待屋内侍女尽数退去,才想到与她要说的话,“原本应该让你戴凤冠才对。”
她晃了晃脑袋,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公子,要真是凤冠,我可就不戴了。”
他伸手替她去摘那顶沉重的冠:“还叫公子?不该叫夫君了么?”
“还没喝合卺酒,没到改口的时候。”
他取了她的冠,放到一旁,指尖抚了抚她额上被压出的红痕。
“薇娘辛苦了。”
他又从桌上端来酒,递到她手里,两人交杯共饮,早已喝了太多的他将头枕在她肩上,在她耳边低语:“现在可以改口了吗?”
她揽他入怀,嗓音好似浸过蜜糖:“可以啊,夫~君~。”
他浅笑着,手指已然不安分地捻上了她袍衫的领扣:“林策说,在岭南时,你与那个蛮夷小子,也拜过堂?那……酒呢?你可也与他喝了?”
她娇嗔道:“林大人的嘴竟也这般松么?”
他用力扯下红喜袍,霞帔也从肩上溜了下去,他手没停,嘴也没停:“我用好几杯酒换他说出来的,可是费了我好一番功夫……你与那小子也喝了合卺酒,为夫心里很不痛快,襄儿,你说怎么办呢?”
“情势所迫,逢场作戏罢了,何必当真啊。”
“为夫善妒,娘子介意也只能多多担待了……” 他欺身吻上来,酒香在二人唇齿间弥漫,祁襄今日没能喝个痛快,此时贪婪地向他渴求甘霖,反倒让萧允墨有些局促起来,“娘子这般着急?”
她抿唇细细品着:“这女儿红香得紧,田师兄果真疼我,这样的酒平时可是喝不到……”
他气笑了,捉着她的脸再次堵住她出声,直到她因气短涨红了脸,才松开些许。
“尝够了没?心里还惦记那酒么?”
她笑着捧起他的脸,经过他方才一番努力,身上只松松挂了一件中衣,领口中透出微微泛红的一片玉肌。
“不惦记酒,只惦记你。过往,当下,将来,祁襄也好,余薇娘也罢,我惦念的,始终只有你。”
圣驾回銮后第一件大事,乃是大喜。
太后娘娘生辰,在宫中大设春宴,邀请文武百官携家眷来贺,点名寿礼不要金银财宝,只为祭祀的灵兽寻求珍稀草药,为祈国运昌隆积福积德。
四月十九,太后千秋,宫中宴饮日夜不停,群臣竞相献宝,各色珍贵药材流水般被送进宫来,连周围的藩属国亦遣人送药贺寿,很快凑齐了整年喂养灵兽所需之数。
天下皆称颂太后娘娘慈母之心,南苑行刺之变自然无人再提及。
然而,太后千秋节后的第二件大事,则就是大悲了。
围猎之后,怀王殿下又病倒了。这一次的病来势汹汹,他甚至未能进京向太后贺寿。不出半月,蓟州来人报丧,怀王殿下薨逝于家中,终年二十五岁。皇帝与太后皆大恸,连夜召钦天监择日为怀王举办大丧。
怀王的葬礼隆重已极,棺椁被抬入太庙停灵三日,出殡那天细雨瓢泼,熙宁帝亲自宣读悼文,太后泣不成声,进出须有人搀扶方可前行,雨水将遮挡棺椁的黑布棚浸得油光锃亮,皇帝的话音被雨声滤去了几成,不很真切。
扮作随从的祁襄和萧允墨站在装作偷偷抹泪的肃王殿下身后,低着头窃窃私语。
“太后娘娘看起来很是伤心呢。”
萧允墨脸被抹了个黢黑,还粘了胡子,完全看不出原本的相貌来,但那双刻薄的眼睛丝毫未变:“她手上戴的那支翡翠镯子,原是尚在闺中之时,先太后赏给我母亲的,她偏要求了去,因她是太子妃,我娘只能让给她。我母亲去世时她就戴着这镯子,今日还戴着,也不知是何意。”
祁襄窃笑一声,道:“兴许就是念着故人呢,你别总把人往坏处想。”
萧敬虞偏过头,提醒道:“你们两个,生怕别人注意不到?”
祁襄吐了吐舌头,萧允墨反倒揶揄起来:“小人对怀王殿下不敬,请殿下恕罪。”
萧敬虞无奈,从齿缝间挤出含混的话语:“臭小子,心里再高兴也好歹等事情办完,说到底,这场戏,你才是真正的角儿呢。”
然而,无论这“角儿”是躺在棺里还是跪在道旁,观众们都已无心看戏,雨越下越大,所有人都在等着冗长的皇家丧礼尽快结束。
终于,随着庄严的哀乐再次奏响,怀王殿下的棺椁自太庙大院抬出,即将踏上往晋阳陵寝安葬的路程。众人行毕叩拜,纷纷掸去衣角沾到的水珠,在一顶顶纸伞的庇护之下离开。
萧允墨最后望了一眼正殿的方向,里头长明的烛火透过雨雾闪着微光,那里供奉着他的先祖,而正是这条血脉桎梏了他“短暂”的一生。如今,他已斩断了这条血脉与他的一切关联,世上从此,再无怀王。
怀王尽管死得突然,却还在临“死”之前留了遗言,他亲自上书熙宁帝,希望将财产与蓟州宅邸留给早已辞世的挚爱之幼弟。皇帝感念堂弟情深意重,不但允了他的请求,还给祁延以王妃亲弟的名义,封了个“长思侯”的爵位。
如此一来,倒也应了那梁御风的卜算,怀王是去地下与他的心爱之人团聚去了,又怎不算是“红鸾星动”呢?
这日,祁襄正倚在酒楼包厢外的围栏之上,望着西湖上游船泛舟的往来客,撅嘴抱怨着:“到头来还是要当一回怀王妃,好没趣儿。”
萧允墨自背后圈她入怀,鼻尖蹭着她的颈侧道:“怀王妃早就死了,又不是你。”
“哼……这么一来,祁延那小子只会变本加厉地做一个废物点心了。”
他在她耳垂上吻了吻:“祁延也没你想得那么荒废,他爱好音律,我已给他寻了老师,将来去太常寺考个一官半职,也不算吃空饷。”
“能考上才好。”
“他是你弟弟,能蠢到哪里去?”
祁襄回过头,望进他澄亮点的眸子:“你小子,什么时候学会这些甜言蜜语了。”
“姐姐不爱听?”
“你怎么也叫起姐姐了?” 祁襄脸红了一片。
“怎么,完颜昭叫得,我叫不得?”
“你同他比什么,我又不喜欢他。”
萧允墨嘴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哦,襄儿喜欢我。”
“谁说了?”
“反正我听见了。”
她去揪他的耳朵:“没脸没皮。”
他揽住她的腰,笑问:“你想好了要在杭州办喜事?”
“嗯,我喜欢这里,西湖甚美。”
于是,照着祁襄的心意,熙宁四年五月初五,上吉之日,二人在杭州城富商田氏位于西湖畔的宅院中成了亲。
这个田牧殃表面是茶商,实际也是洛虚尘的弟子,比萧敬虞进师门略晚一些,论起来也是祁襄的师兄,亦是寻花阁中知道花间公子真实身份的少数人之一。
小师妹出阁,这田师兄比嫁女儿还上心,府邸上下张灯结彩,嫁妆堆了满满一屋子。
前日萧允墨来府上喝茶,站在门外望着垒积成山的金银珠宝,不禁叹道:“堂也在这田府拜,好似是我入赘了。”
祁襄顽皮一笑:“怎的,你不愿意啊?那可以退婚嘛。”
他将她搂得生疼:“不退,我就盼着入赘呢。”
喜乐连奏了一上午,临近午时,新娘的大红花轿到了门前。
喜轿停住,车帘中伸出新娘子的一只手来,指节纤细修长,指尖染着蔻丹。喜婆将她掺下轿,盈盈往府中走。金红喜褂、赤色罗裙,盖头上的苏绣鸳鸯牡丹,金银丝线在日照下熠熠生辉。
进至正堂,新郎与宾客早在其中等候。崔玄公子身披金赤锦缎,头戴乌纱,双侧各簪金花一朵,修然而立,眼睛自新娘行至门前便再未从她身上离开。他从喜婆手中接过祁襄,低头在她耳边唤了一声“薇娘”。
新人双亲皆已辞世,堂上供奉三座牌位,是镖师余震嵩与妻子吕氏,以及新郎亡母崔氏的牌位。
在司仪的呼声中,新人拜了天地高堂,新郎还想多看两眼被喜婆掺着往洞房去的新娘子的背影,却已被一众公子哥们拉去喝大酒了。
不知情的当地乡绅都在猜这崔公子究竟是何方神圣,成个亲不但请来了刑部侍郎,还有蓟州新封的长思侯,连肃王殿下都亲临,这三人还在席间与新郎官开怀豪饮,那长思侯更是醉到抱着新郎官涕泗横流,须得经人搀扶着离场的程度。
萧允墨着实被灌得不轻,回到房间时路都走不稳,他勉强找着门把手,颤颤巍巍推开门,侍女们赶忙端上喜秤来。
“新郎官你可算来了,快快将盖头掀了吧!”
他拿过喜秤,望着床上端坐之人,眼前有些朦胧,不知是太醉还是眼中凝了水汽的缘故。走到她面前那十几步令他感觉跋涉了千里,毕竟,这一刻,他足足等了七年。
伴随着沉重的呼吸,他挑开了遮在她面前的红缎子,绸布轻落,现出他日思夜想的那张脸。看惯了她清水芙蓉、素面朝天,如今只为他一人,施粉黛、点绛唇,身着金坠霞帔红嫁衫,头戴点翠珠玉五翟冠,明艳如斯,更叫他丢了魂魄。
“你们都退下吧。” 他指尖轻颤,抚着她的脸庞,待屋内侍女尽数退去,才想到与她要说的话,“原本应该让你戴凤冠才对。”
她晃了晃脑袋,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公子,要真是凤冠,我可就不戴了。”
他伸手替她去摘那顶沉重的冠:“还叫公子?不该叫夫君了么?”
“还没喝合卺酒,没到改口的时候。”
他取了她的冠,放到一旁,指尖抚了抚她额上被压出的红痕。
“薇娘辛苦了。”
他又从桌上端来酒,递到她手里,两人交杯共饮,早已喝了太多的他将头枕在她肩上,在她耳边低语:“现在可以改口了吗?”
她揽他入怀,嗓音好似浸过蜜糖:“可以啊,夫~君~。”
他浅笑着,手指已然不安分地捻上了她袍衫的领扣:“林策说,在岭南时,你与那个蛮夷小子,也拜过堂?那……酒呢?你可也与他喝了?”
她娇嗔道:“林大人的嘴竟也这般松么?”
他用力扯下红喜袍,霞帔也从肩上溜了下去,他手没停,嘴也没停:“我用好几杯酒换他说出来的,可是费了我好一番功夫……你与那小子也喝了合卺酒,为夫心里很不痛快,襄儿,你说怎么办呢?”
“情势所迫,逢场作戏罢了,何必当真啊。”
“为夫善妒,娘子介意也只能多多担待了……” 他欺身吻上来,酒香在二人唇齿间弥漫,祁襄今日没能喝个痛快,此时贪婪地向他渴求甘霖,反倒让萧允墨有些局促起来,“娘子这般着急?”
她抿唇细细品着:“这女儿红香得紧,田师兄果真疼我,这样的酒平时可是喝不到……”
他气笑了,捉着她的脸再次堵住她出声,直到她因气短涨红了脸,才松开些许。
“尝够了没?心里还惦记那酒么?”
她笑着捧起他的脸,经过他方才一番努力,身上只松松挂了一件中衣,领口中透出微微泛红的一片玉肌。
“不惦记酒,只惦记你。过往,当下,将来,祁襄也好,余薇娘也罢,我惦念的,始终只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