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定澜笑着下马,同叶芷苓一起牵马入镇。
他们穿过象眼镇中的大路,走到镇尾的一处木屋前。叶芷苓抬头一看,只见门口幌子上写着“栖云阁”三个字,屋子各处整饬得也比其他地方要精巧许多。
“这名字取得倒不像山里的客栈,像读书人起的名字。”
萧定澜将马交予前来招呼的伙计,和叶芷苓走进屋中,说道:“这是镇子中最大的客栈。听说是南伽国贵族开的,我以前也住过几次。”
此刻屋中却并不算热闹,来住店的客人不多,萧定澜寻到柜台,开了两间相邻的上房。
栖云阁的后院极大,一重院落中间是个极大的热泉,四周是围着许多间木屋。这重院落外面才是上房,每间上房均有单独的院落,也都有一汪热泉。
萧定澜送叶芷苓到屋中,放下行李,问道:“休息一会儿,还是去吃饭?在这里吃饭还是去镇上其他店中吃饭?”
“去镇上吃饭吧。”
萧定澜点点头,便带着叶芷苓出门。
叶芷苓一路走来,发现象眼镇中的南伽国人穿着和南渊城中的并不同,女子多着筒裙,男子多包头,可也不是所有人都这般穿着。她问道:“大哥,我们要改换装扮吗?”
萧定澜不知在思考什么,过了一会儿才说道:“不必,行商看上去有许多,他们都如我们一般穿着,若是有人来问,只说咱们是到南伽国贩香料的便可。”
两人进了一家小店,店外并无招牌,四周也无墙壁围起,是一个木棚样式,刚到门口便可看见屋内灶台热气蒸腾,木棚内散放着十几张桌椅,已有许多人在此吃饭。
“伙计,上两筒饭,有其他菜蔬上三四样来。”
叶芷苓出门不多,便由得萧定澜安排。这一路行来,她发现萧定澜不像之前一般话少,很多事都主动给她讲解,和其他人交流也多。她有心说笑两句,却还是忍住了,只看着萧定澜无声地笑了两声。
萧定澜被叶芷苓闹了个大红脸,好在木棚中烛光并不亮堂,并未被其他人发现。
“你笑什么?”
“无事。”叶芷苓也不说话,转头看向其他桌上的食客。
木棚中的食客多半是男子,大多包头,像是本地人多些,许多人桌上都放了酒。奇怪的是,明明是好友相聚的场景,氛围却不热烈,反而有些沉闷。
“这里会有这么多本地人也来吃饭吗?”
萧定澜拿了桌上的竹杯,给叶芷苓倒了一杯凉茶,说道:“这里的吃食不贵,便会有本地人来吃饭。这里也是我以前常来之处,环境虽简陋,但味道极好,且环境开阔,可以看见象眼镇的风景。”
叶芷苓点点头,换了个位置,凑到萧定澜身边,悄悄说道:“他们好像不太开心。”
萧定澜失笑道:“咱们挪动桌子,你悄悄地听几句吧。”
说罢,他将桌子往旁边移了一些,示意叶芷苓悄声听着。叶芷苓不好意思地笑笑,便竖起耳朵来。
旁边的人此刻声音也大了起来。
“都督又派人来了。真是晦气。”
“这话也是能说的?你不要命了?”
那人气得拍案,将一杯酒喝尽,说道:“咱们本来就不归他们管,是他们瞧见这儿突然有了热泉,硬抢过去的。要不是他们,咱们这儿靠着热泉,赚着过往行商的钱,日子舒服得很。”
另一人给他斟上酒,说道:“话虽如此,可若没有都督,咱们镇子哪能修得这么好,屋舍精巧,道路也平整。靠咱们自己,那都是泥巴地、小屋子,行商宁愿住野外也不想掏钱。”
“他是掏了钱,可栖云阁也挣了最多,还圈了那么大一片热泉,咱们不也没说什么。”
“罢了,罢了,都督有兵,你还能打得过。”
“兵还不是征的咱们这些人的家人?”
另一桌也有人高声说道:“我弟弟都征走两个了,如今音信全无!”
其他桌上的人也纷纷言说,有些是附近村子的人,有些则是象眼镇本地的居民,都说这一两年家中出了许多壮丁。
叶芷苓悄声问道:“大哥,他们说的都督是谁?”
“段崇甲。就是王子的外祖,之前在青峦关中的象兵,便是他的家兵。”
叶芷苓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继续听了起来。
“如今他们又派人来征兵,此次绝不能听他们的。咱们出了太多人了,再这样下去,镇子里秋收的人都要不够。”
其余人纷纷应和。
“是极。我家中男丁只剩我一人,不能再出人了。而且他们许诺当象兵会有许多银两,也没有兑现。”
“他们若再逼迫,咱们便举镇投昭国。听说镇南侯对百姓极好,税收低,当兵都能发足饷银,连兵器都不需自备,比都督好太多!”
叶芷苓朝萧定澜挑挑眉,笑了起来。
“这话还是不要乱说,叛国是重罪。”
“咱们离青峦关才多远,便说是昭国人,谁又分得清楚。不过只要都督不逼迫,日子能过,也不必做下这样的事。”
这时,店中的女伙计给叶芷苓两人端来饭菜,也凑在其中说了两句:“我丈夫去年被征走,也是没有消息传回来,银钱也没见过。家中还有两个孩子,也不知今后日子该如何过。”
叶芷苓忍不住开口问道:“为何近来总是征兵?”
那些人见叶芷苓的打扮,知她是外来行商,不是本地人,便解释道:“他们要同昭国开战,可国内其他贵族老爷不肯提供军队,便只能从我们这些地方征人。”
女伙计也说道:“前些天去攻打了青峦关,还派人到镇上征走了许多粮食。”
叶芷苓默默点头,没再说话。
萧定澜见她有些沉默,心情像是不太好,便指着桌上的饭食说道:“赶了一天路,来吃饭吧。早些回去休息。”
叶芷苓鼻尖闻到饭菜的香味,才将眼神移到桌面上。方才的女伙计已给他们上齐了饭菜,两筒竹筒饭,饭里还有颗颗红豆,香甜可口,又有一张芭蕉叶上堆叠了数块烤肉,泛出阵阵焦香,还有一盘新鲜菜蔬和一碟酥饼。
“不似家里精致,但味道不错。尝尝看。”
叶芷苓觉得味道极好,以前青溪镇也有人卖竹筒饭,不过也许山南山北水土终究不同,吃起来就是不如今日所吃这般香甜。
两人又坐了一会儿,店中其他人也渐渐散了,叶芷苓只知道他们不愿再给段崇甲供应象兵。
回去路上,叶芷苓感叹道:“方才在镇外,看着镇子里灯火通明,四处有热泉,还以为他们生活很舒心,没想到还会被强拉壮丁。那些象兵也是普通人被迫当兵,他们也不愿为贵人征战吧。”
萧定澜思考了许久,才说道:“自古以来均是如此。大部分普通军士都不愿打仗,他们和普通百姓一样,只想过平淡的日子,多挣些钱。所以父亲并不愿同南疆诸国开战,能和谈的都尽量和谈,多是贸易往来。只是要做到这点,咱们自己便要兵强马壮,才能压住他们的小心思,故而我们反而征召了许多军士。母亲常年带兵,对军士感情很深,故而不欠饷银,也尽力提供一些长枪等装备,尽量让军士们过得舒服些。”
“这些钱也要靠侯爷挣来吧?”
萧定澜轻笑道:“是如此。”
叶芷苓不再多话,想到青溪镇中幸存的人都搬到了南渊城中居住,房子、补偿的银两都是镇南侯提供的,这些钱想来也都是他们和南疆诸国的贸易中得来。她便想明白了,不管是南伽国百姓也好,还是昭国百姓也好,所图的不过是平淡幸福的日子。连镇南侯一家,也希望能平平安安,侯爷可以多挣些钱,将军手下的军士不会有伤亡,萧定澜也不用天天在南渊山中巡山。
挑起战火的人才是罪该万死。叶芷苓对七皇子和南伽国圣女的恨意又加深了一层。
回到栖云阁,叶芷苓好好泡了会儿热泉,夜间睡了一个好觉。
清晨,她神清气爽地起床,和萧定澜在栖云阁一人吃了一碗酸笋饵丝便又继续上路。
这一次,她们沿着山间道路一路南行,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许多时候都不能纵马行走。
夜间他们歇在了路过的一个村落中,村中脚店屋舍简陋,好在总有热饭菜,两人歇息一夜,第二日又匆匆上路。
“今日夜间便能到素攀集了,那是一处极大的药材买卖集市,来往商人很多。”
叶芷苓骑在马上,笑着说:“可惜咱们没有药材,不然卖了也能挣一笔钱。”
“附近药材很多,不如你寻一寻?也许能找到。”
叶芷苓将这话放在了心上,行路时总是看着四周,想要寻到一些珍贵药材来。只是沿路人群极多,若有药材,也早被别人采走,哪里等得到叶芷苓。
直到午间休息时,叶芷苓按捺不住,说道:“我去林子里瞧瞧,你别跟来。”
萧定澜看着好笑,他正带着马在一旁吃草,便说:“好,但你得尽快回来,咱们还要赶路。”
叶芷苓摆摆手,便往林子里走去。
也许是离开了萧定澜,叶芷苓的运气又回来了些许。刚进林子不久,她便发现了三七,不过都是普通的药物。她又往林子深处走去,果然发现一处与众不同。
那里生长着一棵白木香树,叶芷苓眼睛一亮,绕着树干走了一圈,果然发现了一处口子,里面已凝结出拳头大的一块深绿色沉香。叶芷苓忙用匕首将其采下,用布包好。
“大哥,你看我寻到什么了?”叶芷苓献宝似的将沉香给萧定澜看。
萧定澜拿在手中,看了一眼,说道:“上好的木沉,怕不是有百年了,能值不少银两。她们说你运气极好,总是能碰上好药材,便是如此?”
叶芷苓将沉香拿回来包好,得意扬扬地说道:“那是自然。我上山基本不会空手回家,跟着我就有好运。”
萧定澜失笑道:“嗯,我今后也跟着你。”
他们穿过象眼镇中的大路,走到镇尾的一处木屋前。叶芷苓抬头一看,只见门口幌子上写着“栖云阁”三个字,屋子各处整饬得也比其他地方要精巧许多。
“这名字取得倒不像山里的客栈,像读书人起的名字。”
萧定澜将马交予前来招呼的伙计,和叶芷苓走进屋中,说道:“这是镇子中最大的客栈。听说是南伽国贵族开的,我以前也住过几次。”
此刻屋中却并不算热闹,来住店的客人不多,萧定澜寻到柜台,开了两间相邻的上房。
栖云阁的后院极大,一重院落中间是个极大的热泉,四周是围着许多间木屋。这重院落外面才是上房,每间上房均有单独的院落,也都有一汪热泉。
萧定澜送叶芷苓到屋中,放下行李,问道:“休息一会儿,还是去吃饭?在这里吃饭还是去镇上其他店中吃饭?”
“去镇上吃饭吧。”
萧定澜点点头,便带着叶芷苓出门。
叶芷苓一路走来,发现象眼镇中的南伽国人穿着和南渊城中的并不同,女子多着筒裙,男子多包头,可也不是所有人都这般穿着。她问道:“大哥,我们要改换装扮吗?”
萧定澜不知在思考什么,过了一会儿才说道:“不必,行商看上去有许多,他们都如我们一般穿着,若是有人来问,只说咱们是到南伽国贩香料的便可。”
两人进了一家小店,店外并无招牌,四周也无墙壁围起,是一个木棚样式,刚到门口便可看见屋内灶台热气蒸腾,木棚内散放着十几张桌椅,已有许多人在此吃饭。
“伙计,上两筒饭,有其他菜蔬上三四样来。”
叶芷苓出门不多,便由得萧定澜安排。这一路行来,她发现萧定澜不像之前一般话少,很多事都主动给她讲解,和其他人交流也多。她有心说笑两句,却还是忍住了,只看着萧定澜无声地笑了两声。
萧定澜被叶芷苓闹了个大红脸,好在木棚中烛光并不亮堂,并未被其他人发现。
“你笑什么?”
“无事。”叶芷苓也不说话,转头看向其他桌上的食客。
木棚中的食客多半是男子,大多包头,像是本地人多些,许多人桌上都放了酒。奇怪的是,明明是好友相聚的场景,氛围却不热烈,反而有些沉闷。
“这里会有这么多本地人也来吃饭吗?”
萧定澜拿了桌上的竹杯,给叶芷苓倒了一杯凉茶,说道:“这里的吃食不贵,便会有本地人来吃饭。这里也是我以前常来之处,环境虽简陋,但味道极好,且环境开阔,可以看见象眼镇的风景。”
叶芷苓点点头,换了个位置,凑到萧定澜身边,悄悄说道:“他们好像不太开心。”
萧定澜失笑道:“咱们挪动桌子,你悄悄地听几句吧。”
说罢,他将桌子往旁边移了一些,示意叶芷苓悄声听着。叶芷苓不好意思地笑笑,便竖起耳朵来。
旁边的人此刻声音也大了起来。
“都督又派人来了。真是晦气。”
“这话也是能说的?你不要命了?”
那人气得拍案,将一杯酒喝尽,说道:“咱们本来就不归他们管,是他们瞧见这儿突然有了热泉,硬抢过去的。要不是他们,咱们这儿靠着热泉,赚着过往行商的钱,日子舒服得很。”
另一人给他斟上酒,说道:“话虽如此,可若没有都督,咱们镇子哪能修得这么好,屋舍精巧,道路也平整。靠咱们自己,那都是泥巴地、小屋子,行商宁愿住野外也不想掏钱。”
“他是掏了钱,可栖云阁也挣了最多,还圈了那么大一片热泉,咱们不也没说什么。”
“罢了,罢了,都督有兵,你还能打得过。”
“兵还不是征的咱们这些人的家人?”
另一桌也有人高声说道:“我弟弟都征走两个了,如今音信全无!”
其他桌上的人也纷纷言说,有些是附近村子的人,有些则是象眼镇本地的居民,都说这一两年家中出了许多壮丁。
叶芷苓悄声问道:“大哥,他们说的都督是谁?”
“段崇甲。就是王子的外祖,之前在青峦关中的象兵,便是他的家兵。”
叶芷苓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继续听了起来。
“如今他们又派人来征兵,此次绝不能听他们的。咱们出了太多人了,再这样下去,镇子里秋收的人都要不够。”
其余人纷纷应和。
“是极。我家中男丁只剩我一人,不能再出人了。而且他们许诺当象兵会有许多银两,也没有兑现。”
“他们若再逼迫,咱们便举镇投昭国。听说镇南侯对百姓极好,税收低,当兵都能发足饷银,连兵器都不需自备,比都督好太多!”
叶芷苓朝萧定澜挑挑眉,笑了起来。
“这话还是不要乱说,叛国是重罪。”
“咱们离青峦关才多远,便说是昭国人,谁又分得清楚。不过只要都督不逼迫,日子能过,也不必做下这样的事。”
这时,店中的女伙计给叶芷苓两人端来饭菜,也凑在其中说了两句:“我丈夫去年被征走,也是没有消息传回来,银钱也没见过。家中还有两个孩子,也不知今后日子该如何过。”
叶芷苓忍不住开口问道:“为何近来总是征兵?”
那些人见叶芷苓的打扮,知她是外来行商,不是本地人,便解释道:“他们要同昭国开战,可国内其他贵族老爷不肯提供军队,便只能从我们这些地方征人。”
女伙计也说道:“前些天去攻打了青峦关,还派人到镇上征走了许多粮食。”
叶芷苓默默点头,没再说话。
萧定澜见她有些沉默,心情像是不太好,便指着桌上的饭食说道:“赶了一天路,来吃饭吧。早些回去休息。”
叶芷苓鼻尖闻到饭菜的香味,才将眼神移到桌面上。方才的女伙计已给他们上齐了饭菜,两筒竹筒饭,饭里还有颗颗红豆,香甜可口,又有一张芭蕉叶上堆叠了数块烤肉,泛出阵阵焦香,还有一盘新鲜菜蔬和一碟酥饼。
“不似家里精致,但味道不错。尝尝看。”
叶芷苓觉得味道极好,以前青溪镇也有人卖竹筒饭,不过也许山南山北水土终究不同,吃起来就是不如今日所吃这般香甜。
两人又坐了一会儿,店中其他人也渐渐散了,叶芷苓只知道他们不愿再给段崇甲供应象兵。
回去路上,叶芷苓感叹道:“方才在镇外,看着镇子里灯火通明,四处有热泉,还以为他们生活很舒心,没想到还会被强拉壮丁。那些象兵也是普通人被迫当兵,他们也不愿为贵人征战吧。”
萧定澜思考了许久,才说道:“自古以来均是如此。大部分普通军士都不愿打仗,他们和普通百姓一样,只想过平淡的日子,多挣些钱。所以父亲并不愿同南疆诸国开战,能和谈的都尽量和谈,多是贸易往来。只是要做到这点,咱们自己便要兵强马壮,才能压住他们的小心思,故而我们反而征召了许多军士。母亲常年带兵,对军士感情很深,故而不欠饷银,也尽力提供一些长枪等装备,尽量让军士们过得舒服些。”
“这些钱也要靠侯爷挣来吧?”
萧定澜轻笑道:“是如此。”
叶芷苓不再多话,想到青溪镇中幸存的人都搬到了南渊城中居住,房子、补偿的银两都是镇南侯提供的,这些钱想来也都是他们和南疆诸国的贸易中得来。她便想明白了,不管是南伽国百姓也好,还是昭国百姓也好,所图的不过是平淡幸福的日子。连镇南侯一家,也希望能平平安安,侯爷可以多挣些钱,将军手下的军士不会有伤亡,萧定澜也不用天天在南渊山中巡山。
挑起战火的人才是罪该万死。叶芷苓对七皇子和南伽国圣女的恨意又加深了一层。
回到栖云阁,叶芷苓好好泡了会儿热泉,夜间睡了一个好觉。
清晨,她神清气爽地起床,和萧定澜在栖云阁一人吃了一碗酸笋饵丝便又继续上路。
这一次,她们沿着山间道路一路南行,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许多时候都不能纵马行走。
夜间他们歇在了路过的一个村落中,村中脚店屋舍简陋,好在总有热饭菜,两人歇息一夜,第二日又匆匆上路。
“今日夜间便能到素攀集了,那是一处极大的药材买卖集市,来往商人很多。”
叶芷苓骑在马上,笑着说:“可惜咱们没有药材,不然卖了也能挣一笔钱。”
“附近药材很多,不如你寻一寻?也许能找到。”
叶芷苓将这话放在了心上,行路时总是看着四周,想要寻到一些珍贵药材来。只是沿路人群极多,若有药材,也早被别人采走,哪里等得到叶芷苓。
直到午间休息时,叶芷苓按捺不住,说道:“我去林子里瞧瞧,你别跟来。”
萧定澜看着好笑,他正带着马在一旁吃草,便说:“好,但你得尽快回来,咱们还要赶路。”
叶芷苓摆摆手,便往林子里走去。
也许是离开了萧定澜,叶芷苓的运气又回来了些许。刚进林子不久,她便发现了三七,不过都是普通的药物。她又往林子深处走去,果然发现一处与众不同。
那里生长着一棵白木香树,叶芷苓眼睛一亮,绕着树干走了一圈,果然发现了一处口子,里面已凝结出拳头大的一块深绿色沉香。叶芷苓忙用匕首将其采下,用布包好。
“大哥,你看我寻到什么了?”叶芷苓献宝似的将沉香给萧定澜看。
萧定澜拿在手中,看了一眼,说道:“上好的木沉,怕不是有百年了,能值不少银两。她们说你运气极好,总是能碰上好药材,便是如此?”
叶芷苓将沉香拿回来包好,得意扬扬地说道:“那是自然。我上山基本不会空手回家,跟着我就有好运。”
萧定澜失笑道:“嗯,我今后也跟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