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神童的入学考核
程明弘就是人们提到程家私塾时说的那个程先生,他虽名气不大,但他儿子的名气更小,默默地帮他在家里的私塾授课。
怀才不遇的程明弘年轻时还挺得意的,十几岁中童生,二十几岁中秀才,之后娶亲生子,儿女双全,日子欣欣向荣。
但他这辈子似乎是高开低走,往后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如意了。要不是妻子陈氏帮着在家办了个私塾,程明弘的日子还不知道要过成什么样呢!因此,他后来也稍微熄了科举的心思,教人读书了。
他今年四十有三,但这程家私塾,也才办了十二年。虽说不愁学生,但能多一个小学生,多一分束脩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叫谈远的小学生,是学生龚子传推给他的。龚子传学业尚可,只是人十分腼腆,非常怕他,这次竟然主动找他,还说那位小学生是个神童,一定要收下。
神童么,他当然喜欢,可神童可遇不可求,他不相信他有这运气。只是,龚子传说话一向认真,他也期待起来。
若真个是神童,凭着这位神童的名气,他也能多收些学生,也算对得起陈氏了。
谈远走在去程先生家的路上,他免不了有些紧张。他虽期待读书,可他早知道附近的学堂都开课了,没想着今年就能读书。
“别紧张。”金妮儿安慰儿子,“咱们也不比别人差什么,六礼也有了,银子也有了,笔墨纸砚也有,怕什么?”
“书包也有了!”谈安今天不用做工,心情很好,跳过去拍爹拿着的装了三本书的布包。
谈远看向书包,里面有三本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龚子传抄的抄本,按成本价给他的,非常便宜。
“到了。你要好好读书。”谈建叮嘱道。
谈远点点头,抬头看着程家。这个地方,他之前和爹两个人来过,但当时里面一个人也没有,天色也晚了,他的心情很难说清楚。但这次,阳光明媚,书声朗朗,门也开着像是欢迎他进去。
金妮儿率先进去了,很快一家四口都进去了。程明弘因为期待,门口一有动静他就发现了,连忙起身迎接。
他一眼就看到了神童,他朝谈远走了几步,问学生母亲:“这是要来进学的学生?”
“是啊,这是我小儿子,谈远,拜托老师了。”
到了屋里,程明弘才再次开口:“听说你这儿子是神童,真的么?”
“是的,请老师考校!”谈远抢在娘之前开口。
程明弘露出欣赏的表情,“好,你读过书么?”
“没有。龚大哥教了我一些,他说我记性很好。”在这里,谈远心里再次感谢龚子传,他帮人真的很用心。
程明弘忍不住吐槽,“他看谁都记性好。行了,人之初,性本善,你背吧!能背多少背多少!”
好,那谈远就不客气了。他早猜到先生会考这个,整本都熟悉过了。
谈远站着,小小一个,但背出来的三字经让他看起来充满了文气。他越背,程明弘越是坐不住,家里人越是高兴。
太流利了!程明弘认为没必要再继续了,没意思了,“停,你再背百家姓吧,也是一样,来。”
《三字经》和《百家姓》谈远接触得早,里面内容又简单,他有自信能全背下来。于是谈远又自信地往下背了。
金妮儿看着儿子,没忍住问:“程先生,我家儿子是神童吧?”
程明弘摆摆手,不想回答。
这次谈远又是说个不停,程明弘直挠头,最后不得不制止,“好,好,那本我也不问你了。”
他独自沉默了一会儿,手敲着桌子,问:“你读书是为什么?”
谈远理直气壮:“自然是想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读书科举做官。别人能做到,我也能,我不想在市井过一辈子。”
程明弘也是不想在市井过一辈子的,听了没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
但金妮儿在这里拘束,她看这事是十拿九稳了,就问:“程先生,没骗你吧,我儿子真是神童!”
“欸!”程明弘皱着眉,一脸不认同,原本他就满脸郁色,现在看着都有点凶了。
他想小孩子心性最不稳,特别是这样的神童,更是不能说是神童,不然孩子一得意,学习就不刻苦,以后恐怕只能像他这样止步秀才了。
金妮儿被凶了一下,不敢说什么。程明弘继续徘徊思考,最后笑了出来:“你资质还可以,我就收下你了。”
谈建一听,连忙把拜师银和六礼都送过去。程明弘摆摆手,东西就留在了他旁边的桌上,他看也没看,“让两个孩子出去,我有话对你们说。”
于是正主谈远就被哄出去了,谈安也出去了,他倒没什么,觉得这里很新鲜。
“弟弟,他们在读书,我们过去看看?”谈安十分好奇。
站在门口也不是事,且谈远也好奇,于是兄弟俩走过去,看了起来。
原来,程氏私塾一共两间房,门口那个是开蒙的学问浅的,里面一共十几个孩子,上首的约莫是师母陈氏。靠里也许是走科举路的,有七八个人,龚子传就在里面,看着他们的像是程先生的儿子。
小孩调皮,谈远看完龚子传往回走的时候,开蒙的那个教室,有个一脸聪明相的孩子在盯着他看,然后被师母打了戒尺。
谈远有些好笑。
屋里,见了真神童的程明弘虽然心里高兴,认定谈远就是神童,但嘴上硬是不承认。
可他给的都是神童待遇,他说要夫妻俩不许陪孩子,让他独自读书。还说知道他们只读一年,若是读得好,他会少收些束脩,又说再聪明十岁也成不了秀才,读书是长久的功夫,不要着急。
夫妻俩哪敢不听,先生说什么都是对的。
程明弘其实也内向,不爱说话,今天的见了谈远话才多了的。交待完,他就开门了,朝谈远招手。
金妮儿在一旁道:“远哥儿,程老爷收你了,快来拜师!”
谈远于是进去拜师,从此程先生就是他的老师了。
拜师礼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是“正衣冠”“净手净心”“朱砂开智”“拜孔子”等环节,同别的学堂没两样,为的是强调尊师重道。
值得说的是,拜师礼毕的时间卡得好,刚好敲了下课铃。于是程先生带着谈远去了陈氏在的屋子,要给他撑腰,怕那些年纪大的同窗欺负他。
一般学生是不用自我介绍的,由老师来说。但这不是定例,程明弘也内向,谈远只能做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谈远,谈话的谈,远方的远,我今年五岁,以后我们就是同学了。”
说完,谈远习惯性地鞠躬,当然,陈氏以为他在作揖。
“听到了吗?以后他就是你们的同窗了,不要欺负他。”
“知道了,师母~”小孩们拉长声音回道。
陈氏看着谈远乖巧的样子就喜欢,指了一个空位给他。谈远一看,那同窗竟然就是刚挨了戒尺的那个。
昨天他身边就多了桌子板凳,今天他才去看新同学的,没想到挨了师母的打。成钟迁怒谈远,发现谈远看他,扭过头去。
这里上课,并没有什么起立坐下的话,不过是先生给个大任务,再一个个下去指导。毕竟说是蒙学班,其实个人水平也不一样,不过是没地方,只能都在一个屋子。
谈远走到自己的课桌,放好书,笔墨纸砚,端正坐好。
谈远来晚了一步,陈氏给他们的任务是背熟昨日教的,于是他坐下后,读书声就渐渐起来了。
谈远却并不感到压力,在读书声里反而非常舒服,他终于上学了!他把学习用品都摆好,才去看陈氏。
启蒙班一共十几个人,科举班七八个人。启蒙班虽然人多,分得也细,不同水平的人,在一起,有些混乱。
好在陈氏能搞定,安排学得好的写大字,次一等的默读课本,安排谈远这些的小儿大声读课本。
谈远也跟着大声读了起来,是成钟不情愿地帮他翻到那一页的,虽然谈远不识字,但样子也要弄好。
是的,书里都是繁体字,谈远在明朝成了个文盲。这让他有些慌,但心里其实又庆幸,不破不立,不认字后面才能学得更好。
谈远努力跟上节奏,也背书。他虽然记性好,但并不是天生的过目不忘,是需要费点劲的。
看到谈远这么努力,本就因为看他挨了一戒尺的成钟更不高兴了。他才十岁,也不会掩饰情绪,他扯了扯谈远的衣服,“你就是那个神童?一来就害我挨打,你是不是克我?”
谈远听到了,但没理这小孩。成钟自知无理,声音越来越小,谈远飞快地回他:“我不相信那些克不克的。”
成钟瞪大了眼睛,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只好去念他的书。
下了课,陈氏走过来,站在谈远身边看了一会儿,忽然拿起他的砚台,“这是什么?挺别致的。”
谈远坐了那么久,也累,一边伸展身体一边道:“我爹给我做的,鲤鱼跃龙门,本来要卖的,没想到我要读书就给我了。”
陈氏点点头,又看了一会儿,就出去了。她一出去,同学们就都围了过来。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新来的小孩是个神童,姓谈。
他们都想试一试,看他是不是神童。打眼看过去,只觉得这小孩可爱,怎么看也不像神童啊?还有人让成钟试谈远,因为他入学时也说是神童,同学们想看看到底哪个是真神童?
谈远不想伤害同桌幼小的心灵,于是一个个糊弄回去,顺便推销自家的砚台转移注意力。
他周围闹哄哄的,忽然有人叫他:“远哥儿!”那声音很快进了屋子,迫不及待地问:“远哥儿,程先生是说你是神童吗?”
怀才不遇的程明弘年轻时还挺得意的,十几岁中童生,二十几岁中秀才,之后娶亲生子,儿女双全,日子欣欣向荣。
但他这辈子似乎是高开低走,往后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如意了。要不是妻子陈氏帮着在家办了个私塾,程明弘的日子还不知道要过成什么样呢!因此,他后来也稍微熄了科举的心思,教人读书了。
他今年四十有三,但这程家私塾,也才办了十二年。虽说不愁学生,但能多一个小学生,多一分束脩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叫谈远的小学生,是学生龚子传推给他的。龚子传学业尚可,只是人十分腼腆,非常怕他,这次竟然主动找他,还说那位小学生是个神童,一定要收下。
神童么,他当然喜欢,可神童可遇不可求,他不相信他有这运气。只是,龚子传说话一向认真,他也期待起来。
若真个是神童,凭着这位神童的名气,他也能多收些学生,也算对得起陈氏了。
谈远走在去程先生家的路上,他免不了有些紧张。他虽期待读书,可他早知道附近的学堂都开课了,没想着今年就能读书。
“别紧张。”金妮儿安慰儿子,“咱们也不比别人差什么,六礼也有了,银子也有了,笔墨纸砚也有,怕什么?”
“书包也有了!”谈安今天不用做工,心情很好,跳过去拍爹拿着的装了三本书的布包。
谈远看向书包,里面有三本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龚子传抄的抄本,按成本价给他的,非常便宜。
“到了。你要好好读书。”谈建叮嘱道。
谈远点点头,抬头看着程家。这个地方,他之前和爹两个人来过,但当时里面一个人也没有,天色也晚了,他的心情很难说清楚。但这次,阳光明媚,书声朗朗,门也开着像是欢迎他进去。
金妮儿率先进去了,很快一家四口都进去了。程明弘因为期待,门口一有动静他就发现了,连忙起身迎接。
他一眼就看到了神童,他朝谈远走了几步,问学生母亲:“这是要来进学的学生?”
“是啊,这是我小儿子,谈远,拜托老师了。”
到了屋里,程明弘才再次开口:“听说你这儿子是神童,真的么?”
“是的,请老师考校!”谈远抢在娘之前开口。
程明弘露出欣赏的表情,“好,你读过书么?”
“没有。龚大哥教了我一些,他说我记性很好。”在这里,谈远心里再次感谢龚子传,他帮人真的很用心。
程明弘忍不住吐槽,“他看谁都记性好。行了,人之初,性本善,你背吧!能背多少背多少!”
好,那谈远就不客气了。他早猜到先生会考这个,整本都熟悉过了。
谈远站着,小小一个,但背出来的三字经让他看起来充满了文气。他越背,程明弘越是坐不住,家里人越是高兴。
太流利了!程明弘认为没必要再继续了,没意思了,“停,你再背百家姓吧,也是一样,来。”
《三字经》和《百家姓》谈远接触得早,里面内容又简单,他有自信能全背下来。于是谈远又自信地往下背了。
金妮儿看着儿子,没忍住问:“程先生,我家儿子是神童吧?”
程明弘摆摆手,不想回答。
这次谈远又是说个不停,程明弘直挠头,最后不得不制止,“好,好,那本我也不问你了。”
他独自沉默了一会儿,手敲着桌子,问:“你读书是为什么?”
谈远理直气壮:“自然是想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读书科举做官。别人能做到,我也能,我不想在市井过一辈子。”
程明弘也是不想在市井过一辈子的,听了没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
但金妮儿在这里拘束,她看这事是十拿九稳了,就问:“程先生,没骗你吧,我儿子真是神童!”
“欸!”程明弘皱着眉,一脸不认同,原本他就满脸郁色,现在看着都有点凶了。
他想小孩子心性最不稳,特别是这样的神童,更是不能说是神童,不然孩子一得意,学习就不刻苦,以后恐怕只能像他这样止步秀才了。
金妮儿被凶了一下,不敢说什么。程明弘继续徘徊思考,最后笑了出来:“你资质还可以,我就收下你了。”
谈建一听,连忙把拜师银和六礼都送过去。程明弘摆摆手,东西就留在了他旁边的桌上,他看也没看,“让两个孩子出去,我有话对你们说。”
于是正主谈远就被哄出去了,谈安也出去了,他倒没什么,觉得这里很新鲜。
“弟弟,他们在读书,我们过去看看?”谈安十分好奇。
站在门口也不是事,且谈远也好奇,于是兄弟俩走过去,看了起来。
原来,程氏私塾一共两间房,门口那个是开蒙的学问浅的,里面一共十几个孩子,上首的约莫是师母陈氏。靠里也许是走科举路的,有七八个人,龚子传就在里面,看着他们的像是程先生的儿子。
小孩调皮,谈远看完龚子传往回走的时候,开蒙的那个教室,有个一脸聪明相的孩子在盯着他看,然后被师母打了戒尺。
谈远有些好笑。
屋里,见了真神童的程明弘虽然心里高兴,认定谈远就是神童,但嘴上硬是不承认。
可他给的都是神童待遇,他说要夫妻俩不许陪孩子,让他独自读书。还说知道他们只读一年,若是读得好,他会少收些束脩,又说再聪明十岁也成不了秀才,读书是长久的功夫,不要着急。
夫妻俩哪敢不听,先生说什么都是对的。
程明弘其实也内向,不爱说话,今天的见了谈远话才多了的。交待完,他就开门了,朝谈远招手。
金妮儿在一旁道:“远哥儿,程老爷收你了,快来拜师!”
谈远于是进去拜师,从此程先生就是他的老师了。
拜师礼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是“正衣冠”“净手净心”“朱砂开智”“拜孔子”等环节,同别的学堂没两样,为的是强调尊师重道。
值得说的是,拜师礼毕的时间卡得好,刚好敲了下课铃。于是程先生带着谈远去了陈氏在的屋子,要给他撑腰,怕那些年纪大的同窗欺负他。
一般学生是不用自我介绍的,由老师来说。但这不是定例,程明弘也内向,谈远只能做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谈远,谈话的谈,远方的远,我今年五岁,以后我们就是同学了。”
说完,谈远习惯性地鞠躬,当然,陈氏以为他在作揖。
“听到了吗?以后他就是你们的同窗了,不要欺负他。”
“知道了,师母~”小孩们拉长声音回道。
陈氏看着谈远乖巧的样子就喜欢,指了一个空位给他。谈远一看,那同窗竟然就是刚挨了戒尺的那个。
昨天他身边就多了桌子板凳,今天他才去看新同学的,没想到挨了师母的打。成钟迁怒谈远,发现谈远看他,扭过头去。
这里上课,并没有什么起立坐下的话,不过是先生给个大任务,再一个个下去指导。毕竟说是蒙学班,其实个人水平也不一样,不过是没地方,只能都在一个屋子。
谈远走到自己的课桌,放好书,笔墨纸砚,端正坐好。
谈远来晚了一步,陈氏给他们的任务是背熟昨日教的,于是他坐下后,读书声就渐渐起来了。
谈远却并不感到压力,在读书声里反而非常舒服,他终于上学了!他把学习用品都摆好,才去看陈氏。
启蒙班一共十几个人,科举班七八个人。启蒙班虽然人多,分得也细,不同水平的人,在一起,有些混乱。
好在陈氏能搞定,安排学得好的写大字,次一等的默读课本,安排谈远这些的小儿大声读课本。
谈远也跟着大声读了起来,是成钟不情愿地帮他翻到那一页的,虽然谈远不识字,但样子也要弄好。
是的,书里都是繁体字,谈远在明朝成了个文盲。这让他有些慌,但心里其实又庆幸,不破不立,不认字后面才能学得更好。
谈远努力跟上节奏,也背书。他虽然记性好,但并不是天生的过目不忘,是需要费点劲的。
看到谈远这么努力,本就因为看他挨了一戒尺的成钟更不高兴了。他才十岁,也不会掩饰情绪,他扯了扯谈远的衣服,“你就是那个神童?一来就害我挨打,你是不是克我?”
谈远听到了,但没理这小孩。成钟自知无理,声音越来越小,谈远飞快地回他:“我不相信那些克不克的。”
成钟瞪大了眼睛,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只好去念他的书。
下了课,陈氏走过来,站在谈远身边看了一会儿,忽然拿起他的砚台,“这是什么?挺别致的。”
谈远坐了那么久,也累,一边伸展身体一边道:“我爹给我做的,鲤鱼跃龙门,本来要卖的,没想到我要读书就给我了。”
陈氏点点头,又看了一会儿,就出去了。她一出去,同学们就都围了过来。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新来的小孩是个神童,姓谈。
他们都想试一试,看他是不是神童。打眼看过去,只觉得这小孩可爱,怎么看也不像神童啊?还有人让成钟试谈远,因为他入学时也说是神童,同学们想看看到底哪个是真神童?
谈远不想伤害同桌幼小的心灵,于是一个个糊弄回去,顺便推销自家的砚台转移注意力。
他周围闹哄哄的,忽然有人叫他:“远哥儿!”那声音很快进了屋子,迫不及待地问:“远哥儿,程先生是说你是神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