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莎摆了个愚蠢又呆滞的表情:“啊?”

    比起其他小说主角金手指大开的爽文待遇,这场奇妙穿越给她的唯一加持是让她能在脑海里自动识别英语,加上身体肌肉记忆的获益,她的口语表达上也流畅了很多。

    但是除了这些任何一个上过国立学校的多塞特乡村姑娘都能拥有的能力,她实在看不出自己身上竟然还有闪闪发光的作家天赋。

    “出版社会收我的投稿?”伊莱莎很诧异,同时有点暗自得意。

    难道她的文采还不错?

    拉德克里夫先生鼓励地看着她:“我看过一些你的记录,在用量上写得很精准,步骤时间都说得很明白,而且语言简洁。”

    语言简洁当然是因为她写不来复杂的长难从句。

    “呃,我想这样简短的句子可能会受家政杂志的青睐,因为他们的订阅用户们并不需要在杂志上阅读致敬华兹华斯的作品,”她组织了一下语言,“但是作为一本出版书……”

    难道不需要一点文学性的追求吗?

    拉德克里夫先生神情高深莫测地发问:“你读过伊莱莎·阿克顿的《现代家庭烹饪法》没有?”

    伊莱莎当然读过,她提醒道:“这本烹饪书还是您拿给我的。”

    事实上,除了伊莱莎,整个面包坊的人都被拉德克里夫先生塞过书,可惜帕夫太太只看祈祷书,派克更喜欢跟常蒂小姐的一位学生在乡村读书会交流心得。

    至于山姆,他说他看到字就发晕,一发晕就揉不好面团,气得拉德克里夫先生拿书拍他脑袋。

    她汇报了一下读书感想:“阿克顿小姐在计算原料用量上很仔细,而且格外强调烹饪时间的重要性,她的字句也很优美。”

    “当然优美——她以前还是个寂寂无名的诗人呢。”磨坊主先生抚掌叹息,“一个出版商温和地建议她可以写一点商业化的东西,比如小说,特别是哥特爱情小说。但是写小说的作家已经够多了,所以阿克顿小姐不如写一本烹饪书,‘美食作家’,多么新奇呀!”

    他摸了摸下巴,“不管怎么说,写小说也好,写烹饪书也好,都比出版一本诗集来得现实。人们已经不读诗了——至少我就不读,就算说我跟新大陆的乡下人一样粗野,我也要襟怀坦荡地承认。”

    好吧……她被拉德克里夫先生的现身说法说服了。

    但是她很快想到了一个大问题:“我的配方很多都是对别人的食谱进行试验改良的,并不是我自己自创的,这在出版法或者版权上没有问题吗?”

    “比顿夫人的《家政管理手册》全盘照抄阿克顿小姐的食谱书,而且里面的一些食谱错误大得惊人——我就见你痛骂过一个需要烘烤两个小时的黑面包食谱,她既不向主人征求意见就把东西拿过来用,也不对自己的内容校正一二。然而结果你也看到了——”

    拉德克里夫先生一摊手,“这本书取得的成就之巨大,影响之深远、持久,实在让人迷惑,比山姆看我的书时感受到的困惑还要多。”

    伊莱莎被他复杂的从句绕得头晕,拉德克里夫还在坚持不懈地游说她,“如果说比顿夫人的大作是线膛炮,那你的书就是左轮手枪,虽然微小,但是更精美更入时,在杀伤力上一样强大。”

    关于他继续讲的那些自己妻子娘家在舰队街,与多少家出版商和印刷商相熟,查尔斯·狄更斯年轻时还在那儿当过擦鞋工。啊!说到狄更斯,他有多喜欢狄更斯的荒凉山庄——伊莱莎用一句话结束了这个话题,“先生,我是来告辞的,让我们先把这件事处理掉,好吗?”

    拉德克里夫的声音充满遗憾地戛然而止,像是教堂里正在歌唱的圣歌突然被叫停。他摆正了自己的姿态,换上了精明的磨坊主的面孔,跟伊莱莎商量了半天商品目录和山姆派克能够成功制作的糕点,又讨论了将来如果招新的面包师应该怎么培训他们。

    最后他们理出了一个粗略的章程,拉德克里夫先生倒是很乐意挥洒墨水写一些幽默风趣的工作规定,比起他那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伊莱莎要干的活儿就机械简单得多。

    她主要负责把商品目录上的糕点制作过程事无巨细靡有孑遗地写下来。

    “最好把读它的人看成是一个弱智。”拉德克里夫如是要求,他对伊莱莎负责任的离职交接行为感动不已,赏给了她一本《匹克威克外传》,“就算是弱智也能体会到这本书的妙处。”

    回到磨坊的三楼,四月的阳光正均匀地铺撒在老旧的梨木写字桌上。

    伊莱莎把她暂时还没空欣赏妙处的书放到一堆文件上,盯着桌上的小信匣看了一会儿,仿佛灵魂已经离开了身体。

    轻薄的云朵慢慢移动,在地上投下的影子也跟着漫游。

    伊莱莎伸手,一小片阴影出现在匣子上。她把它猛地掀开,拿出里面封好信口的几封信,握在手里,心神不宁地发呆。

    “怎么,你要寄信吗,伊莱莎?”帕夫太太从她身后经过,探过来问她。

    伊莱莎浑身一颤,好像被她的声音吓到了。

    她把信扔回匣子里,摇摇头道:“不,帕夫太太,暂时还不……我会去寄的。”

    帕夫太太敏锐地感觉到几分异样,她们共享了一会儿沉默的时间。

    伊莱莎突然转身,轻轻抱住她,低声说道:“帕夫太太,你去了伦敦还会回来吗,我们还会再见面吗?”

    来到这个世界的好几个月她都是在井桥度过的,比起马洛特村,这里更像是她的家。

    她还能再回来,还会再见到这里的一草一木吗?

    帕夫太太拍了拍伊莱莎的肩,把她搂得更紧了些,温柔地说:“当然,我们会再见面的。‘我们在人间相聚又别离,一旦入天堂长傍长相依。’主日学校教过你这首歌儿没有,上帝的一片慈心会实现你的愿望的。”

    这个虔诚的信徒大概以为这个姑娘失去了父亲,内心充满了忧郁的伤悲,就用宗教的思想来安慰她。

    “谢谢你,帕夫太太,不要忘记我——请记得为我祈祷。”伊莱莎感觉有什么东西哽在她的喉头,她无力叹息,只觉得上帝的手已经很沉重地压在了她身上。

    帕夫太太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晴天出发去了伦敦,给她留下了通信地址。

    伊莱莎没有太多的时间伤感,她再次拜访了常蒂小姐,从那里借了一本旅游手册。

    在目录里她翻到了一些眼熟的地址,但时间太过久远,她实在记不清凶案发生的地方到底叫什么名字,只记得似乎跟鸟类有关,于是在给苔丝写的信里把这些都放上去了:

    “听妈妈说你将要去威茅斯度假,我听常蒂小姐说过她在那里消夏的经历,如果要租度假别墅的话,最好避开海滨路上的苍鹭居,房东布鲁克斯太太喜欢打听租客的隐私。除此之外,云雀园和柳莺小筑风评同样欠佳……”

    鸟儿既不在乎人们的离别,更不在乎人们的诽谤和中伤。

    从井桥离开的那天,云雀在树上欢快地鸣叫,天气跟约翰·德伯菲尔德下葬的时候一样好,苔丝的回信就在清晨送到了伊莱莎的手上。

    她在信上谢过伊莱莎的好意提醒,同时遗憾地表示她已经在威茅斯租好房子了,恰好就是伊莱莎说的苍鹭居,不过房东太太虽然精明得有点儿过分,但提供的服务很周到,为人也有分寸。

    伊莱莎读完信,坚强地站在阳光下沉思了一会儿,请人把她的行李送回了川特里奇,又去火车站买了一张到伯恩茅斯的车票。

    她下了火车,直奔邮局,寄出了几封已经封好的信。

    回到川特里奇那幢罪恶的房子里的第二天,邮差又送来了信。

    信不是苔丝写的,收信人也不是伊莱莎,是写给琼恩的。

    伊莱莎顺手帮她拆了信,观察了一下信封,上面的邮戳显示这封信来自巴西。

    巴西——

    女儿猛地抬头,撞上母亲惶恐的目光。

    “他回来了……他居然真的回来了!”琼恩谈论安吉尔的语气透着巨大的恐惧,仿佛他的名字不是天使,而是恶魔。

    琼恩慌里慌张地打翻了客厅小圆桌上的咖啡杯,亚麻桌布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棕色污渍,她无暇收拾,问伊莱莎:“我们要给他回信吗——还是把这封信,烧掉?”

    她对印刷品有一种天然的迷信与崇拜,一个很有可能甚至本来就应该按照报纸上所说死在巴西的人突然写来了信,让她心神不宁。

    甚至是恰如伊莱莎所预言的那样,在这下作的事发生之后没多久,他就有了动静,像死神的预告一样昭示她大女儿的末路。

    琼恩对伊莱莎的直觉已经深信不疑了,但作出预言的本人还在丝网里挣扎:“不,妈妈。不要给他回信,这封信你收好,我们先把苔丝从德伯维尔那里带走,再让她跟安吉尔·克莱尔见面。”

    伊莱莎火速写了一封信,告诉苔丝琼恩生了急病,大夫说她的情况很危险,希望苔丝能回来见母亲最后一面——她写到这一句时,突然想到苔丝的结局。

    跟琼恩待在一起久了也被她传染了一点迷信的思想,伊莱莎深觉不祥,便又划掉,写上让她赶紧回来之类的话。

    写完信,她让琼恩赶紧把它寄出去,随后便钻进了房门,拉开从井桥带回来的行李箱,拿出那顶假发,开始乔装打扮起来。

    这栋乡间别墅环境幽静,人烟稀少。琼恩费了一段脚程才找到跑腿的帮她寄信,她走到家门,被一个突然出现的瘦削男人吓得魂飞魄散,以为家里进了强盗,而四围又没有邻居可以求助。

    在她打算奔去厨房拿刀的前一秒,伊莱莎开口稳住了她:“妈妈,是我。”

    “亚伯拉罕?”琼恩纳罕地问,“你怎么突然回来了,长了这么多胡子——还长得这么高!”

    伊莱莎很是受不了地翻了个白眼:“我是伊莱莎。”

    他们家到底有哪一个家庭成员的头发是黑色的!

    琼恩不知道伊莱莎扮成这副演戏模样要去哪里,但是她肯定女儿不是去剧团演出,用剧院里她并没有看过的莎士比亚戏剧的口吻来说,她敢肯定伊莱莎是去干一些把她自己“引到死亡的路上,闭着眼睛跳下了毁灭的深渊①”的事。

    就像流浪歌手们唱的扒手强盗们的故事一样,也许她会被绞死,尸体让海水冲刷十次,也许她会被关进新门监狱,被折磨得变成疯子……

    可惜她既做不了伊莱莎的主,更做不了命运的主,只好把自己寄托给全知全能的主,克莱尔牧师那里不能去,川特里奇教区的牧师斯普勒是高教派的人,她不喜欢。

    她思来想去,最后竟去了玛丽·柯莱在川特里奇开办的慈善学校。

章节目录

侦探小说的大忌[福尔摩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原生骤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原生骤雨并收藏侦探小说的大忌[福尔摩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