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华殿。

    帘幕低垂,盖住雕花檀木拔步床,花房暖屋送来的茉莉散发幽香,大鼎内又燃了梦甜香,只叫人瞌睡昏昏。

    床上人却睡的不安稳,仿佛被某种噩梦困住。她细长的手腕揪住被子,嘴里断断续续吐出几个字--

    “为我好啊...”

    她低低笑着。

    白毓人如其名,是一个极其俊秀有礼的青年。

    富贵世家氤氲出来的世家子,酷爱诗词歌舞,不爱钻营权势,他也有那个底气去做自己最爱的事。

    “可我是你们从小就认识的好友啊,你怎么敢,就这样背叛我。”合欢嘴里喃喃。

    “你父母早亡,家世败落,亲旧大都不走动了,先帝驾崩,已经护不住你,而今上,他此刻羽翼未满,如何能在高家施压下和你成婚?”

    “你为何总是如此固执,人在屋檐下,总要低头。”

    她知道,他们并不会为她想的深,因为面对这场绝境的不是他们哪一个,而是孟合欢。

    无父无母的孟合欢,无权无势的孟合欢。

    她的胃猛烈刺痛,仿佛里面躲着一个卑劣的生物,拿着剑一片一片剐着血肉,还不时发出嘲讽的冷笑,这股冷意像风一样浸入她的骨髓,令她不由自主侧着蜷缩起来,身子微微颤抖。

    为什么,要在终于看到一点期冀时,将我的一生彻底毁灭呢?太残忍了,这个京城,到处是冷漠无情的人,他们折磨别人,却得到利益权势,真是不公,不公啊。

    “我的命运,不过是旁人晋身的阶梯,真是,不甘心呢。”

    宫女带着人将饭摆桌上带进内室,听见她说了一句,“公主在说什么?”

    她走到床前,将合欢扶起来,用发带挽住她的长发:“外头枫叶红灿灿的,旁边的银杏树正在掉叶子,像黄金雨一样,好看极了。”

    合欢做了一个梦,一个噩梦,里面有很多人影,可她拼命也看不清,只是记得一个满地满天红绸红毯的地方,一堆人围着她,失望愤怒地指责她。

    应该是她做了什么坏事吧?

    不然他们怎么会这么愤怒呢?

    一个人如果什么都没做错,何至于被逼到那般尴尬的境地?

    合欢喝着牛肉羹,只觉仿佛没有味道,她笑道:“成日里喝药,竟尝不出味道了。”又唤金珠儿:“去把味道再加重三分。”

    她有些踌躇,这几日来,公主一直说尝不出味道,那一勺一勺的盐加的她都心惊。老祖宗说过犹不及,公主又大病初愈,真怕损坏了身子骨。

    可是,如果连这点自由也没有,公主也太可怜了。

    合欢用帕子擦了擦嘴,“放你们在宫里,我还真不放心,你们啊一个个实诚的紧,宫里那些人最爱欺负的,就是这种人。”

    “公主...”

    “有我在还能护着,等我出宫后,该忍让就忍忍吧,不然,做过我的侍从,怕是更要挨欺负了。”

    外嫁的公主鞭长莫及,哪里比得上天子近臣,前朝有个公主被宠妃姐姐的仆人鞭打,半点都未受惩罚,满朝文武支支吾吾,没一人敢说公道话。

    皇帝亲生的女儿都如此,何况一个收养的妹妹。

    “...公主别说这种话。”即便只和她相处了几天,金珠儿也摸透了她是个再善心不过的主子,又要跟她去王府,自然不愿她难过。

    合欢摇摇头,秋日虽暖,但秋风寒得慌,直愣愣往她衣衫里钻,合欢咳嗽了一声:“趁着天色好,将屋里的书搬出去晒晒,到时候先搬去王府,还有我父王母妃和父皇留下的东西,也都让小全子他们拾掇拾掇。”

    等闲公主下降,是会准备一座公主府邸,可如今朝堂上无人提起,摄政王那头也没个说法。

    她也不敢多说,怕惹得公主伤心。

    合欢也不知她为自己操心许多,只唤了所有人过来:“趁着还在宫里,到处看看吧,和好友们叙叙旧,此去经年,也不知是否有机会再相见。”

    这一番话说的心酸,惹得不少太监宫女落下泪来。

    “好歹也跟了我一场,愿意随嫁的,以后荣辱共,本公主令每人再加一月月钱;想留在宫里的,赏三月月钱,拿着钱疏通疏通,找个清静的所在。”这下子竟有人哭出声

    合欢原想着像往日一样打趣他们,最好作弄的他们脸颊通红才好,可此时此刻,竟然也是口不能言。

    这是从小呆到大的地方,早就是她的家了。当年父王在边地陈兵,京里虽然有宅子,也就几个无家可归的老兵在看宅,没有精细修缮过根本住不得,而自她五岁起,宫里就是第二个家乡,如今已经十一载。

    如果她没有失去那段记忆,此刻怕是舍不得吧。

    她看向院子里那棵树,树上有许多划痕。

    脑海里忽然多了一段记忆。

    一个总角的小孩儿委屈巴巴地靠着树,眼泪滴在地上和着土化成泥。

    那委屈仿佛感同身受似的,她这具身子也随之泛起一层密密麻麻针扎蚁咬的痛苦。

    “朕的小公主,这是在作什么?”合欢正被这股痛苦纠缠的喘不上气,这道声音传过来,令她突然被松开一般,冷冷的空气进到肺里。

    “朕是真龙天子,命这棵树为小公主排忧解难,若是想爹娘了,它会为你送信的。”

    那道声音很和蔼,很熟悉,叫她想到心里就酸的慌。

    “我想告诉阿娘,孩儿有好好吃饭,已经长的很高了。”小孩的声音有些雀跃:“大树能告诉爹娘吗?”

    “这倒不难,你每年往树上刻一刻,他们就都知道了。”

    又忽然,一阵烟雾将这回忆挡住,她再看不分明。

    合欢拔下自己的簪子,站在神树前,按照自己的身高添上新的划痕,本想留到今岁的生辰,如今已是不能够了。

    “如若太子遵守遗旨,娶你做太子妃,那么你便辅佐他成就个盛世来,如果他弃你,我的皇儿,你就自保为上,且看他自己的造化。”

    她摸着树上深浅不一的刻痕,那些长的,是父皇刻的,每次刻完,都要摸摸她的头;而短的,怕都是自己每逢生辰刻的,起初刻的歪歪扭扭,一看就没有气力,最新的一道,也应当是最后的一道,就是方才用发簪刻的。

    “父王,母妃,父皇。”她原本以为自己叫不出口,但眼里的泪确实是和字一起落下。

    “女儿要出嫁了。”

    “你们别担心。”

    “我会好好的。”

    合欢摸了摸那棵树,“我嫁的那户人家,亲人和睦,家世显赫,荣华富贵,那家的老大人也对我极好。”

    她笑得温柔极了,如果没有失去记忆,也会愿意和他们说这种话吧。

    “明澜哥亲自下的圣旨,天子嫁妹,没人敢欺负我,他会为我做主的。”

    “那家的公子,温文尔雅,气度不凡,他心悦我,女儿亦如此。”

    “何况,女儿有那么多好友,他们都会为我拦着新郎作却扇诗,做迎亲诗,婚礼会热热闹闹的,绝不让男方轻易进门。”

    “女儿有很多人护着爱着呢。”

    “所以别担心了,早日投胎吧。”她努力咽下嘴里的哽咽,“说不定哪一天,我挽着夫君,牵着孩儿,在舟桥看百戏,咱们还能擦肩而过呢。”

    “女儿愿意捐银子粮食,日日做善事,祈求上苍,成全这个心愿。”

    求上苍能让这三个最爱她的人,在这一世再能有一瞥的缘分。

    哪怕她没有恢复记忆,哪怕他们认不出来对方,也是如愿。

    “如今,我要成婚了,他们也会担忧吧。”她抚摸着大树,又摸了摸树下那个简陋的碑,它被花草枝叶掩着,又做的极小,打扫浇花的奴才们从没有发现,可她却不知怎么,竟然径直就往那处去,就好像笃定那里会有什么东西。

    “爱犬万福之墓...”合欢没有问宫女,她们比自己知道的多不了多少。

    “去厨房要一些鸡腿猪脚,炖的烂透。”她下意识吩咐。

    看来以前没少这样做过,哪怕失忆了,都记得这么牢。

    “我要走了,”她絮絮叨叨的说,还不时往那个小土包看一眼,好像那里真的蹲了一只小狗,正乖巧地蹲坐着。它年纪应该很大了,只能吃熟烂的肉,而且胃口不好,需要一点点盐才能吃几口。

    院里到处是骨头样的木头玩具,精致铺了丝锦棉垫的双层木阁楼,有木凭栏,有各色骨头状宝石串成的流苏帘。屋旁有几个白釉瓷盆,上画了几只狗,有小时垂耳憨态可掬的,有小狗讨食献媚的,有装作若无其事实则做了坏事偷偷瞄过来的。

    每个都饱含作画人拳拳爱意。

    这画已经被雨水冲刷掉些许,合欢命人拿来颜料,一笔一笔地修改。

    “人走茶凉,”她说的浑不在意,竟还笑了笑,“就算我令他们每月为你送饭,等我出了宫门,哪个当我是一回事?所以啊小狗子,你有什么想吃的就给我托梦,做狗的时候吃不了,做鬼的时候都能吃了。”

    “宫里的东西那么寡淡,哪有宫外的好吃?”

    “对了,到时记得跟我说说阴间的事。阎王爷判官也会徇私吗?不管怎样,捎过去的纸钱也孝敬孝敬阴官,不管做人做狗,都要给自己找到一户富贵的人家,钱不够了,就来托梦。”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金雀儿她们候在一边,也不敢说话。

    金珠儿却大着胆子抬头看,心里渐渐放松,觉得公主应该挺好相处的,毕竟这些殷切的教导,像极了老家隔壁那个送儿上学的母亲。

    合欢坐在树下的躺椅上,秋天的日光并不很晒,暖暖的,柔柔的,落在身上,更是软绵绵的。

    树叶露下的光照在地上,有些像某种动物的足印,就在她旁边了。

    合欢做了一个梦。

    梦里她握着热乎乎的爪子,有什么热乎乎毛茸茸的东西热情地打招呼,它脖子上挂着一串彩绳的络子,看着神奇极了。

    是瓷碗上画的小黄狗。

    这么一想,她竟然有一瞬清醒。

    最后脑海里记得的,是一双明亮圆润良善的眼。

章节目录

嫁人后他们后悔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血生铜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血生铜花并收藏嫁人后他们后悔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