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皇上一面真难!

    蜿蜒的长廊,一身着绿衫的妙龄女子脚步有些匆忙,她身后,一小宫女提着食盒亦步亦趋地跟着。

    虽还是夏季,但盛夏总算是过去了,满池的荷花开始凋零,拂过池面的风亦总算有了些许凉意。

    待到一处宫门前,两侍卫对着绿衫女子行礼,“见过兰才人。”

    被唤作兰才人的女子,名唤兰芝,乃户部侍郎的嫡长女。

    兰才人今日身着一袭翠绿色纱裙,纱裙轻盈缥缈,她额间点了一朵红色花钿,本就容貌过人,这般打扮,不仅清新,更多了抹娇俏。

    “陛下在吗?”兰芝声音宛若黄莺,清脆悠扬,好听得紧。她一边问话,一边从身后的宫女手里取过食盒。

    侍卫低着头,恭敬地答道:“陛下在里间批奏折,已经下令,不见闲杂人等。”

    闻言,兰芝面上露出失望表情,此处是御书房,兰芝自知已被认定为闲杂人等,她每日来送绿豆汤,已经接连十五日,没有一次成功过。

    兰芝身后的宫女桃红虽然早早预料到自家主子肯定会失望而归,但见到兰芝失落,到底还是不忍心,赶忙宽慰道:“主子,若不然,我们在此处多候片刻,说不定等会儿就见到皇上了,也好让皇上知道主子的一片心意。”

    听了桃红的话,兰芝眸里又燃起希冀,点点头,“也好。”

    兰芝仰慕大夏国的少年君主,亦是她的夫,凌筝。

    初见之时,凌筝一袭白衣,发带飞扬,宛若谪仙下凡,可谓惊鸿一面。

    想起初遇皇上时的样子,兰芝面上露出一抹小女儿家的娇羞,皇上长得是真好看,比后宫的任何一位妃嫔都好看,虽然这后宫也没有什么妃嫔。

    哎,可惜,皇上不近女色。

    甚至,有传言说皇上……身体有隐疾。

    思及此,兰芝忍不住叹气,叹完气她又暗暗安慰自己,出嫁随夫,皇上便是她的天,不管皇上怎样她都不嫌弃,只要日日能见皇上一面,她就很开心了。

    可是,见皇上一面真难!

    兰芝把食盒递回桃红手里,满面愁容地立在御书房外。煮了半月绿豆汤,她的手艺是越发精进,别问她为何这般自信,因为绿豆汤最后都进了她和桃红的肚子。

    她煮的绿豆汤,绿豆粒粒开花,百合、冰糖配比恰恰好,不是吹的,顶顶好喝,虽然,她已经喝腻了。

    ……

    御书房内,凌筝埋头批奏折。她已经改革好些年,这些个大臣们还是改不了废话一箩筐的习惯,这冗长的奏折越看越烦躁。

    不过,即便烦躁,帝王该有的沉稳和喜怒无形于色她都已经具备,俗称面无表情死人脸。

    “难道哀家要见她这个皇帝也需要禀报了吗?”突然,御书房外传来一道威严的女声。

    听到声音,凌筝抬眸,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赶忙对外间的侍卫道:“快请太后进来。”

    说着话,她已经起身相迎。

    太后刚踏进御书房,凌筝便绕过案桌,恭敬地道:“儿臣见过母后。”

    太后身后,跟着一绿衫女子。

    凌筝自是知道兰才人兰芝,狗狗祟祟“跟踪”了她半个月,日日在御书房外候着给她送甜汤。

    “兰才人,快把你亲手煮的绿豆汤盛给皇帝尝尝。”不待凌筝说话,太后率先道。

    听到太后让皇上尝尝自己煮的绿豆汤,还强调是自己亲手煮的,兰芝不由得喜上心头,太后是帮她的。

    于是赶忙把食盒放在案几上,打开食盒,用白玉碗盛了两碗绿豆汤。

    一碗递给皇上,一碗……

    “哀家也尝尝。”

    听太后这么说,兰芝赶忙恭恭敬敬地双手递给太后。

    立在太后与凌筝身前,兰芝没忍住小心翼翼地偷瞟凌筝。皇上真好看!

    眉目如画,姿容绝色,这些词语用来形容凌筝一点不为过。凌筝的容色,这后宫确实无人能及。她今日穿着金色锦衣,头发用金冠束起,端的一副华贵之姿。华贵却又不失清雅,年轻的帝王一副翩翩少年郎模样。

    兰芝的打量凌筝故作不知,她低眸,端起白玉碗浅尝绿豆汤。

    莹白的玉碗里,深绿的汤挟着丝丝凉意,似乎是冰镇过的,看着就很清爽,入口更是甜凉适中。

    不得不说,确实好喝。

    因着好喝,凌筝喝了大半碗。

    太后也喝了小半碗。

    “兰才人真是蕙质兰心,这绿豆汤竟是比御厨煮得还好。”太后一边喝,一边夸赞。

    今日屡屡被太后当着皇上的面赞赏,兰芝受宠若惊,赶忙谦虚道:“太后娘娘过奖了,您和陛下爱喝是兰儿的福气。”

    感受到太后若有若无带着警告的目光,凌筝看向眼前明眸皓齿,言笑晏晏的少女,面无表情地夸赞道:“味道确实不错,兰才人有心了。”

    “皇上,”被凌筝随口一夸,兰芝惊喜万分,赶忙顺着杆爬:“兰儿明日还给陛下煮绿豆汤送来。”

    兰芝的机灵懂事似乎颇得太后心意,太后语重心长地对凌筝道:“哀家赏花时路过御书房,见兰才人在殿外候着,听闻已经候了多时,皇上批奏折也批了整整一下午,政事虽然繁忙,皇上也要顾惜身子才是。”

    “太后说得极是,儿臣知道了。”凌筝赶忙低头尊敬地应道。

    “皇上和兰才人去御花园逛逛吧。虽说帝王不能沉迷美色,但也不该如此忽视后宫妃嫔。”没想到太后会如此直言不讳,凌筝还没想好怎么婉拒,就听太后继续道:“你后宫本就没什么人,哎,过些时候,也当采选了。”

    “母后……”

    似是打定主意不让凌筝说话,太后打断她道:“皇上有什么想说的,晚些时候来慈宁宫吧,正好陪哀家用晚膳,我们母子也很久没有聊天了。”

    语罢,太后便示意身边的刘嬷嬷回慈宁宫。

    凌筝恭送完太后,无奈地转身看身后的兰才人。

    逛御花园?

    逛就逛吧。

    兰芝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已经雀跃起飞,今日出门亏得桃红看了黄历,又亏得桃红劝她多待一会儿,回去一定要重重的赏桃红!

    夏日的御花园郁郁葱葱,凌霄花、紫薇花开得正盛。

    凌筝和兰芝一前一后慢悠悠走着,身后跟着一众太监宫女。

    凌筝不知道该说什么,兰芝则是不敢乱说话生怕惹了凌筝不高兴,两人不说话,身后的一众太监宫女更是大气都不敢出,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具象化了什么叫做尴尬。

    远处,太后驻足观望,颇有几分恨铁不成钢,“她不是心悦筝儿吗?大好机会,怎的跟个呆头鹅似的?”

    语毕,太后重重地叹了口气。宫里宫外对凌筝的传言她亦知晓,这些传言对一个帝王来说大为不利,重则可能影响国家根基。后宫本就没什么人,正巧兰才人对凌筝甚是心悦,颇为主动,所以她才想着靠兰才人打破这些谣言,顺便再晋升兰才人的妃位。偌大的后宫,总不能一个高位妃嫔都没有!

    而且,兰才人的父亲,户部侍郎也可以挪挪位置了,凌筝亦需要在朝堂上多培养些自己的心腹。

    只可惜……逛御花园的两人看着就让人生气!

    见太后似乎是真的有些恼了,刘嬷嬷赶忙宽慰道:“皇上和兰才人都是情窦初开的年纪,需要多些时间磨合。”

    “皇上仪表堂堂,姿容绝世,兰才人定然会情根深种,太后娘娘不必忧心。”独宠一人,也好过被传谣不近女色身体有隐疾,刘嬷嬷自是知晓太后的想法。

    不仅刘嬷嬷,凌筝又何尝不知道太后的想法呢,只是,她亦有她的想法。

    不似春日繁花似锦,夏日的御花园委实没有什么可逛的,正午的热意此时并未完全消散,逛了一会儿,凌筝回眸,看见兰芝额间已经隐隐有了汗意,她倒是无碍,但是后宫的妃嫔都是娇养着长大的名门贵女,体力定然是不济。

    凌筝也全然不是那不懂怜香惜玉的人,“兰才人,陪朕去荷园坐坐吧。”她站定身形,侧过身对身后的兰芝说道。

    去荷园,和皇上,一起?

    兰芝嘴角忍不住地上扬,赶忙点头,“臣妾陪陛下一起。”

    接天碧叶无空尽。一望无际的荷叶层层叠叠,微风拂过湖面,绿叶若碧波般荡漾。层层叠叠的碧绿间,粉红的荷花尽数绽放,虽然有的已经败落,却也难掩婀娜多姿之态。

    坐在凉亭里眺望远处,人的心情凭空好了起来。

    下人们很有眼力劲的提前在凉亭里煮好了茶,摆放好了糕点。

    凌筝品着茶,姿态惬意地对兰芝道:“兰才人不必拘谨。”

    兰芝倒不是拘谨,她是在心里琢磨,如此良辰美景,机会难得,她是不是应该干点什么?

    献艺?

    唱歌还是跳舞,亦或者抚琴?

    再或者,邀请陛下荡舟采摘莲蓬?

    就在兰芝还在琢磨的时候,远处湖面传来悠扬的歌声,“君若水上风,妾似风中莲……”(1)

    听到这悠扬婉转的歌声,兰芝怔住,随即蹙起眉头,咬住贝齿,真是讨厌!

章节目录

皇上和娘娘的马甲藏不住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盆小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盆小芸并收藏皇上和娘娘的马甲藏不住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