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
黎嘉颖沉默着,眼圈渐渐泛起微红。她不敢对上母亲的视线,生怕自己下一秒就忍不住落泪。
于是她低垂着头,像个投降的将领一样,摆出任由对方处置的姿态来。
妈妈已经知道了她极力想要隐瞒的事情。那她会怎么做呢?
批评?
责骂?
还是痛心地向她细数自己这些年来的付出?
黎嘉颖简直太熟悉这些流程化的说辞了,但她无可辩解。
脑海里想起刚刚吃的那顿烧烤,鲜美的肉味似乎还萦绕在舌尖喉间。可现在的黎嘉颖看来,那顿简直堪称断头饭。
夏照华走近几步,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口中说着最不熟悉的话语:“没关系,小颖,错不在你。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很委屈。”
黎嘉颖猛地抬头,与对方的视线相撞。她呆呆地张开嘴巴,却说不出一句话。眼眶酸涩得难受,仿佛下一秒就要落泪。
妈妈的声音和语调是鲜有的轻柔,像是那些哄孩子熟睡的摇篮曲,让人无端地卸下防备来,心生柔软。
“妈妈能不能帮你分担你的这些难过和委屈呢?”
听到这句话时,黎嘉颖突然泣不成声。积攒已久的委屈与怨气像是洪水般倾泄,而夏照华刚刚的那句话,恰似打开了阻拦洪水的水闸。
黎嘉颖张开双臂,扑进妈妈怀里放声大哭。她埋头在妈妈的脖颈间,鼻尖萦绕着熟悉的、令人安心的气味。
背后传来热意,是妈妈回抱住她,轻轻拍着她的后背。
夏照华没说一个字,只沉默地接收女儿的情绪,像是宽阔的土地任凭洪水将其淹没。
这样的温情是年幼时的黎嘉颖求而不得的,今朝突然拥有,像是做梦一样。
说不在意小学时被人霸凌的种种往事,那是骗人的。每每想起这些事,黎嘉颖的心情总会低落几分。可最让她难以释怀的不是那些同学的欺凌,而是老师和父母的忽视。
当时的她多么希望母亲能够把自己拥在怀里,像现在一样。哪怕一句话都不说,至少能让她觉得自己是被在乎的。
可当时的母亲只顾盯着电脑上的报表和英文文件,听见黎嘉颖的倾诉,也只淡淡地说一句“小孩子间的玩闹罢了,不要太放在心上”。
“我以前告诉过你的……”黎嘉颖抽噎着道出实情,讲的却是那些被她深埋心底的旧事。
夏照华耐心地倾听,重新听曾经九岁黎嘉颖的那些未竟之言。
待黎嘉颖说完,她重新抱紧了女儿。
“对不起,妈妈和你道歉。”夏照华抬手给黎嘉颖揩去脸上的眼泪。可那泪水却愈来愈多,拭不尽。
泪水不断地从脸庞滑落,浸湿妈妈身上的校服。视线被泪水模糊,一时间黎嘉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妈妈怀里委屈地哭,还是跟曾经那个被谣言中伤的自己相拥而泣。
歉疚如同潮水般淹没夏照华。那时的女儿向老师和父母寻求帮助,可是没有一个人关心。当再面临同样的事情时,黎嘉颖自然也就不会再向老师和父母寻求帮助。
经历一次失望就够了,对黎嘉颖来说,又何必再亲身体会一次呢?
可这一次,黎嘉颖体会到的不是失望。
当母亲收集证据,顶住所有人的压力,以极其强硬的姿态站在她身前,要求给造谣者一个惩罚时,黎嘉颖第一次这样深切地感受到这份来自母亲的爱意。
这份爱意足以跨越时空,裹挟住曾经九岁的黎嘉颖,抚平她心里的创伤。
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落在黎嘉颖的侧脸。
黎嘉颖躺在妈妈的床上:“我当时是觉得……没必要。反正别人也不会相信,他们这些造谣的人也不会受到惩罚,而我却白白地浪费时间去和那些造谣者纠缠。”
“当造谣者发现自己会被包庇,而被造谣者却无可奈何的时候,他们只会更加猖狂。”
“流言和蟑螂一样,当你发现时,早就已经有了一堆。蟑螂哪里灭得尽呢?他们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我看不见,也就自欺欺人地当它们不存在。”
月光落在黎嘉颖侧脸,清凌凌的。睡意朦胧间,夏照华有一瞬间的恍惚,那到底是月色还是泪水。
闻言,夏照华凑得更近,抬手摸摸黎嘉颖的头,揽住对方。
她轻声道:“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呀……”
黎嘉颖把头凑到妈妈的怀里,带着清浅的笑意:“其实……我真的不后悔从二班调入普通班。在二班,很多人都把班上的同学视作竞争对手,生怕对方比自己考好了。可是在十一班,我认识了陶芝、跟江路解开误会,还和班上其他同学都保持着正常的关系。”
“虽然,我现在还和大部分十一班的同学不熟,但偶尔还会有同学来问我某一题怎么做。当我教他们后,他们还会真诚赞美我,说我好厉害。”
小小的一句夸奖,却足以让黎嘉颖高兴很久。
第二天。
夏照华临出门前,黎嘉颖急匆匆地喊住对方。
黎嘉颖跑上前去,把手中的东西一股脑塞进对方的书包里。
她不放心地嘱咐:“这是强光手电、辣椒水喷雾,课间的时候还是尽量别一个人行动。”
夏望津也凑过来:“最近几天的晚上我来接你放学。”
夏照华有些无语:“你们还怕我被那些个半大小子打击报复啊?”
黎嘉颖和夏望津对视一眼,点点头。
“我可不是吃素的好吗?”夏照华伸出胳膊,举起来比划,“我力气大着呢!”
嘴上是这样说着,但夏照华到底还是没把那些防身的东西拿出来。她知道,女儿和弟弟都是担心她。
大课间跑完操,所有学生都纷纷涌进教学楼。
夏照华正准备上楼,却瞥见个熟悉的身影。
这不是那天在级长办公室,帮她作证的那个女孩吗?
叫什么来着……叫……
文秋心!
夏照华一拍脑袋,想起来了。
她两三步跑上前去,笑吟吟地开口:“嗨!文秋心,那天谢谢你啊!”
文秋心转过头来,发现是黎嘉颖,点点头。
她跟夏照华走到一旁,避开蜂拥上楼的学生。
“不客气,我只是实话实话而已。”文秋心面无表情地应下。
夏照华摆摆手:“诶,话可不是这样说的。”她认真地注视文秋心,“你也完全可以不掺和进来,留在班里,当个沉默的大多数人。”
“可是你没有。”
“你还是选择来到级长办公室,当着校领导、级长班主任还有你同学及他们家长的面,把自己了解到的事实说出来。”
夏照华朝文秋心比了个大拇指:“你很勇敢,也很善良。谢谢你。”
文秋心被对方诚恳的目光注视着,脸上有些许微微发烫。她不自然地移开视线,梗着脖子,佯装不在意。
“你过誉了。快到打铃的时间,我先回班了。”文秋心扔下这句话后,急匆匆地转身奔上楼梯。
夏照华没想到这孩子还挺害羞,被夸几句就溜走。再一看,教学楼底下都已经没人了,想来确实是快到上课的时间了,她也就赶紧跑回班去。
上课铃响过第一遍,见老师还没来,陶芝转过身来跟夏照华聊天。
“诶黎黎你知道吗,张峰那群人今天都请假没来学校!”
夏照华有些奇怪,问道:“为什么?”
陶芝撇撇嘴:“还能为什么,当然是怕丢人呗。那天在级长办公室的事,现在全年级都传开了。那帮人骂的那些恶心话,也都被传得人尽皆知了。”
陶芝一边跟夏照华说着,一边留心班级前门的动静。见数学老师于晚进班,还把目光朝这投来,唬得陶芝登时转身坐正,忙不迭地翻开卷子和笔记本,不敢多说一句。
夏照华自然也不会继续揪着陶芝追问,也就没把张峰那群人的事放在心上。又不是她把事情传开的,她也没要求老师停那群人的课,他们自己不好意思来上学,关她什么事?夏照华自然不会有什么负罪感。
她照例认认真真听课、做笔记,晚自习放学后带回家给女儿复习。
晚上十二点,黎嘉颖临睡前收到几条来自文秋心的信息。
文以载道:其实,你也很勇敢
文以载道:我本来以为你会继续窝囊地忍耐下去的。但你最终还是站出来了
文以载道:希望你永远都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文以载道:勇敢地做自己
黎嘉颖愣愣地盯着这几条信息,心里激荡着一股暖流。
这是第一次有人直白地鼓励她说,要勇敢地表达自己、做自己。
其实妈妈站出来,代替她来解决这些事,是间接地想教会她这个道理。只是现在的妈妈已经懂得了不说教。妈妈也更知道,光靠嘴上说说,是不能解开黎嘉颖童年的心结的。
所以妈妈选择了用行动,像是把泡在水里的木头一根根拾起似的。
而文秋心的这些信息,像是烈火点燃了黎嘉颖这堆已经潮湿的木头。
黎嘉颖一直都以为文秋心只把自己当成竞争对手在暗暗较劲,连历史选择题做错的数量都要记下来比较。
可现在黎嘉颖才真正明白,那不是什么过重的得失心、也不是什么过分的胜负欲。对方只是希望能够做得更好。
文秋心一个物理班的尖子生,最终为了想要成为考古学家的梦想而改换选考科目。她为了梦想,跟劝说她选物理的父母师友抗争,希望能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
她有着敢于抗争的勇气,自然希望对历史拥有热爱和才华的黎嘉颖,也同样能够勇敢地去面对流言蜚语。
现在黎嘉颖知道了。
那个常常在教室角落里静默着、看似冷情冷性的文秋心,其实有着一颗柔软的心。
于是她低垂着头,像个投降的将领一样,摆出任由对方处置的姿态来。
妈妈已经知道了她极力想要隐瞒的事情。那她会怎么做呢?
批评?
责骂?
还是痛心地向她细数自己这些年来的付出?
黎嘉颖简直太熟悉这些流程化的说辞了,但她无可辩解。
脑海里想起刚刚吃的那顿烧烤,鲜美的肉味似乎还萦绕在舌尖喉间。可现在的黎嘉颖看来,那顿简直堪称断头饭。
夏照华走近几步,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口中说着最不熟悉的话语:“没关系,小颖,错不在你。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很委屈。”
黎嘉颖猛地抬头,与对方的视线相撞。她呆呆地张开嘴巴,却说不出一句话。眼眶酸涩得难受,仿佛下一秒就要落泪。
妈妈的声音和语调是鲜有的轻柔,像是那些哄孩子熟睡的摇篮曲,让人无端地卸下防备来,心生柔软。
“妈妈能不能帮你分担你的这些难过和委屈呢?”
听到这句话时,黎嘉颖突然泣不成声。积攒已久的委屈与怨气像是洪水般倾泄,而夏照华刚刚的那句话,恰似打开了阻拦洪水的水闸。
黎嘉颖张开双臂,扑进妈妈怀里放声大哭。她埋头在妈妈的脖颈间,鼻尖萦绕着熟悉的、令人安心的气味。
背后传来热意,是妈妈回抱住她,轻轻拍着她的后背。
夏照华没说一个字,只沉默地接收女儿的情绪,像是宽阔的土地任凭洪水将其淹没。
这样的温情是年幼时的黎嘉颖求而不得的,今朝突然拥有,像是做梦一样。
说不在意小学时被人霸凌的种种往事,那是骗人的。每每想起这些事,黎嘉颖的心情总会低落几分。可最让她难以释怀的不是那些同学的欺凌,而是老师和父母的忽视。
当时的她多么希望母亲能够把自己拥在怀里,像现在一样。哪怕一句话都不说,至少能让她觉得自己是被在乎的。
可当时的母亲只顾盯着电脑上的报表和英文文件,听见黎嘉颖的倾诉,也只淡淡地说一句“小孩子间的玩闹罢了,不要太放在心上”。
“我以前告诉过你的……”黎嘉颖抽噎着道出实情,讲的却是那些被她深埋心底的旧事。
夏照华耐心地倾听,重新听曾经九岁黎嘉颖的那些未竟之言。
待黎嘉颖说完,她重新抱紧了女儿。
“对不起,妈妈和你道歉。”夏照华抬手给黎嘉颖揩去脸上的眼泪。可那泪水却愈来愈多,拭不尽。
泪水不断地从脸庞滑落,浸湿妈妈身上的校服。视线被泪水模糊,一时间黎嘉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妈妈怀里委屈地哭,还是跟曾经那个被谣言中伤的自己相拥而泣。
歉疚如同潮水般淹没夏照华。那时的女儿向老师和父母寻求帮助,可是没有一个人关心。当再面临同样的事情时,黎嘉颖自然也就不会再向老师和父母寻求帮助。
经历一次失望就够了,对黎嘉颖来说,又何必再亲身体会一次呢?
可这一次,黎嘉颖体会到的不是失望。
当母亲收集证据,顶住所有人的压力,以极其强硬的姿态站在她身前,要求给造谣者一个惩罚时,黎嘉颖第一次这样深切地感受到这份来自母亲的爱意。
这份爱意足以跨越时空,裹挟住曾经九岁的黎嘉颖,抚平她心里的创伤。
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落在黎嘉颖的侧脸。
黎嘉颖躺在妈妈的床上:“我当时是觉得……没必要。反正别人也不会相信,他们这些造谣的人也不会受到惩罚,而我却白白地浪费时间去和那些造谣者纠缠。”
“当造谣者发现自己会被包庇,而被造谣者却无可奈何的时候,他们只会更加猖狂。”
“流言和蟑螂一样,当你发现时,早就已经有了一堆。蟑螂哪里灭得尽呢?他们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我看不见,也就自欺欺人地当它们不存在。”
月光落在黎嘉颖侧脸,清凌凌的。睡意朦胧间,夏照华有一瞬间的恍惚,那到底是月色还是泪水。
闻言,夏照华凑得更近,抬手摸摸黎嘉颖的头,揽住对方。
她轻声道:“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呀……”
黎嘉颖把头凑到妈妈的怀里,带着清浅的笑意:“其实……我真的不后悔从二班调入普通班。在二班,很多人都把班上的同学视作竞争对手,生怕对方比自己考好了。可是在十一班,我认识了陶芝、跟江路解开误会,还和班上其他同学都保持着正常的关系。”
“虽然,我现在还和大部分十一班的同学不熟,但偶尔还会有同学来问我某一题怎么做。当我教他们后,他们还会真诚赞美我,说我好厉害。”
小小的一句夸奖,却足以让黎嘉颖高兴很久。
第二天。
夏照华临出门前,黎嘉颖急匆匆地喊住对方。
黎嘉颖跑上前去,把手中的东西一股脑塞进对方的书包里。
她不放心地嘱咐:“这是强光手电、辣椒水喷雾,课间的时候还是尽量别一个人行动。”
夏望津也凑过来:“最近几天的晚上我来接你放学。”
夏照华有些无语:“你们还怕我被那些个半大小子打击报复啊?”
黎嘉颖和夏望津对视一眼,点点头。
“我可不是吃素的好吗?”夏照华伸出胳膊,举起来比划,“我力气大着呢!”
嘴上是这样说着,但夏照华到底还是没把那些防身的东西拿出来。她知道,女儿和弟弟都是担心她。
大课间跑完操,所有学生都纷纷涌进教学楼。
夏照华正准备上楼,却瞥见个熟悉的身影。
这不是那天在级长办公室,帮她作证的那个女孩吗?
叫什么来着……叫……
文秋心!
夏照华一拍脑袋,想起来了。
她两三步跑上前去,笑吟吟地开口:“嗨!文秋心,那天谢谢你啊!”
文秋心转过头来,发现是黎嘉颖,点点头。
她跟夏照华走到一旁,避开蜂拥上楼的学生。
“不客气,我只是实话实话而已。”文秋心面无表情地应下。
夏照华摆摆手:“诶,话可不是这样说的。”她认真地注视文秋心,“你也完全可以不掺和进来,留在班里,当个沉默的大多数人。”
“可是你没有。”
“你还是选择来到级长办公室,当着校领导、级长班主任还有你同学及他们家长的面,把自己了解到的事实说出来。”
夏照华朝文秋心比了个大拇指:“你很勇敢,也很善良。谢谢你。”
文秋心被对方诚恳的目光注视着,脸上有些许微微发烫。她不自然地移开视线,梗着脖子,佯装不在意。
“你过誉了。快到打铃的时间,我先回班了。”文秋心扔下这句话后,急匆匆地转身奔上楼梯。
夏照华没想到这孩子还挺害羞,被夸几句就溜走。再一看,教学楼底下都已经没人了,想来确实是快到上课的时间了,她也就赶紧跑回班去。
上课铃响过第一遍,见老师还没来,陶芝转过身来跟夏照华聊天。
“诶黎黎你知道吗,张峰那群人今天都请假没来学校!”
夏照华有些奇怪,问道:“为什么?”
陶芝撇撇嘴:“还能为什么,当然是怕丢人呗。那天在级长办公室的事,现在全年级都传开了。那帮人骂的那些恶心话,也都被传得人尽皆知了。”
陶芝一边跟夏照华说着,一边留心班级前门的动静。见数学老师于晚进班,还把目光朝这投来,唬得陶芝登时转身坐正,忙不迭地翻开卷子和笔记本,不敢多说一句。
夏照华自然也不会继续揪着陶芝追问,也就没把张峰那群人的事放在心上。又不是她把事情传开的,她也没要求老师停那群人的课,他们自己不好意思来上学,关她什么事?夏照华自然不会有什么负罪感。
她照例认认真真听课、做笔记,晚自习放学后带回家给女儿复习。
晚上十二点,黎嘉颖临睡前收到几条来自文秋心的信息。
文以载道:其实,你也很勇敢
文以载道:我本来以为你会继续窝囊地忍耐下去的。但你最终还是站出来了
文以载道:希望你永远都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文以载道:勇敢地做自己
黎嘉颖愣愣地盯着这几条信息,心里激荡着一股暖流。
这是第一次有人直白地鼓励她说,要勇敢地表达自己、做自己。
其实妈妈站出来,代替她来解决这些事,是间接地想教会她这个道理。只是现在的妈妈已经懂得了不说教。妈妈也更知道,光靠嘴上说说,是不能解开黎嘉颖童年的心结的。
所以妈妈选择了用行动,像是把泡在水里的木头一根根拾起似的。
而文秋心的这些信息,像是烈火点燃了黎嘉颖这堆已经潮湿的木头。
黎嘉颖一直都以为文秋心只把自己当成竞争对手在暗暗较劲,连历史选择题做错的数量都要记下来比较。
可现在黎嘉颖才真正明白,那不是什么过重的得失心、也不是什么过分的胜负欲。对方只是希望能够做得更好。
文秋心一个物理班的尖子生,最终为了想要成为考古学家的梦想而改换选考科目。她为了梦想,跟劝说她选物理的父母师友抗争,希望能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
她有着敢于抗争的勇气,自然希望对历史拥有热爱和才华的黎嘉颖,也同样能够勇敢地去面对流言蜚语。
现在黎嘉颖知道了。
那个常常在教室角落里静默着、看似冷情冷性的文秋心,其实有着一颗柔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