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安沅跟侍从穿过了好几个小径,一路上不似前院的热闹,竹影摇曳,静谧宁和,倒别有一番景致。
不多时,她到了一座清幽的小亭前,亭中端坐一年轻男子。
他一袭淡蓝色锦袍,玉簪束发,面容俊朗,眉宇间自有一股凌云之气,却又不失儒雅与温润,正手持竹夹,将茶碗置于竹炉之上,缓缓转动,炭火微红,蒸汽袅袅,如画一般清风霁月。
“见过殿下!”蒋安沅上前一礼。
周景晔微微抬头,笑容不浓,却自有一种亲和之感:“你好像并不意外是我。”
蒋安沅笑了笑,回道:“殿下不知,欣阳公主应当是不大愿意见到小女的。”
周景晔略微愣了一下,随即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几分:“你倒是直快!不过你可误会欣阳了,她可时常念叨你。”
蒋安沅微微一笑:“公主抬爱,小女倒是受宠若惊。”
周景晔放下竹夹,伸手示意她在对面落座,笑意温和:“你来得正好,我不通点茶之艺,恐污了这好茶,不如你来试试?”说着便好刚刚熁(xié)①好的茶碗递了过去。
蒋安沅闻言未多说什么,只是接过茶碗,取筛罗过后的茶末到碗中,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瞬间茶香氤氲而起。再将沸水环绕冲入,用茶筅搅拌。注入第五汤时,盏中茶汤渐渐泛起绵密细腻的泡沫,如冬日初雪一般。随着泡沫增多,她的动作加快了些许,那层层叠叠的泡沫在她的点拂之下,愈发细腻如脂,待到第七汤时,茶汤浓稠度适中,凝而不动②。
周景晔静静注视着她,眼神中带着一丝欣赏与柔情,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浅笑。
点茶过后,蒋安沅再以汤匙蘸取茶膏,在茶汤绘了一副青山图。
“殿下请用。“蒋安沅将茶碗递给了周景晔,抬眸的那一瞬,对上了那双眸,怔愣片刻便避开了。
不过周景晔似乎并不在意,接过茶碗,嗅了一下茶香,再品了品,笑道:“茶香清远,丹青灵动趣意,茶汤入口如云,绵柔甘滑,着实不错。”
“殿下过誉了,是殿下的炙的茶好。”说完蒋安沅起身向周景晔行了一礼,“安沅今日以茶代酒,多谢殿下。”
周景晔抿了抿唇,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但脸上的笑意还是温润如初:“谢我什么?”
“多谢殿下在危难时刻,驰援岱州,救了岱州一城的军民。”蒋安沅顿了顿,“于私,小女外祖家的事多亏殿下相助,方能化险为夷。”
“岱州城乃我大夏要塞,城中军民亦是我大夏子民,我这么做是出于大夏皇子的责任,你无需言谢。“周景晔默了片刻,继续说道,“至于杜家商行之事,实乃陆将军之功,我只是动了动嘴皮子,更无需谢我。”
蒋安沅一愣,在她去锦城的这几个月里,三皇子设计报复,让杜氏商行陷入困境,亏得大皇子的门生相帮这才得以脱险,没想到这背后还有陆九昭暗中相助。
她想,又欠下了个人情债!
思索片刻后,蒋安沅笑道:“殿下是个好人!”
听到她这么说,周景晔不禁笑出了声:“倒是第一次听人用‘好人’这个词来奉承我的。”
“这可不是奉承!”蒋安沅眼神真挚,“殿下宽德仁厚,其性清正,心系臣民,恤民之苦,若将来有一日,遂志功成,定是万民之福。”
“遂志功成”这四个字不断回响,周景晔心头不由得一阵触动,见她眼中的光亮,一种莫名的情绪渐渐在心间蔓延。
蒋安沅,我该不该放你走?
他在心中发问。
片刻过后,他故作轻松地说道:“这些话倒是耳熟。”
“不过殿下,”蒋安沅收起了笑意,“执笔扶摇上青云,请缨从戎向青山。可书山有路,忠骨无坟。”
周景晔知道她是说当朝重文轻武,也在借这话提醒自己。
“蒋安沅,就凭你刚刚这几句话,我就可以定你个妄议皇储、妄言国事之罪!”周景晔突然话锋一转,言辞凌厉。
“殿下不会这么做。”蒋安沅神色如常,淡然回道。
周景晔眉头轻挑,语气中还是带着不可忽视的威压:“为何?”
蒋安沅带着笑意,眼神真挚:“因为殿下说过,殿下和安沅是朋友,不是吗?”
朋友?
是啊,当初自己是说想和她交朋友来着。
可是怎么办呢,他现在有点不想当朋友了!
“就算我不治你的罪,可难保不被有心人听了去,蒋家最轻也得背个结党营私之名!”
“不会,殿下既然用欣阳公主之名邀我在此,就定然不会让旁人听了墙角去。”
周景晔闻言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声音也变得温和:“你倒是聪明。”
蒋安沅莞尔一笑,笑靥如似春日暖阳:“不是安沅聪明,是殿下思虑周全。”
可是这两人不知道的是,确实有人在听墙角。
就在不远处的一棵榕树上,陆九昭和锦洪正隐匿在繁茂的枝叶间扬着耳朵偷听。
“他们在说什么呢?”陆九昭攥着手中的枝条,死死地盯着亭中的两人嘀咕着,“都说这么半天了,有什么话非得说这么久。”
在蹴鞠场时,陆九昭听到欣阳公主找她,他怕欣阳公主会对她发难,于是便想跟进来看看,谁知中途却被拦了下来,而且里外三层全有人把守,不得已才找了远处的这棵大榕树。
“公子,咱们这样听人墙角是不是不太好啊?要是被发现了,那可是赶集的跑了媳妇——丢大人了,要不咱们先下去吧。”锦洪低声说道。
陆九昭瞥了眼锦洪,没好气地说道:“啧,你会不会说话,什么叫‘跑了媳妇’,媳妇没跑,咱也丢不了人。”
锦洪缩了缩脖子,没再说话。
陆九昭看着那二人,有说有笑,相谈甚欢,心里升起一股醋意,于是把身子向前倾,嘟囔道:“太远了,这也听不见呀!”
锦洪望着远处亭中的两人如画中人一般,不禁感叹道:“要说蒋姑娘和大殿下看上去也是一对璧人呐。”
话音刚落,他便感觉后脊发凉,转头一看,正撞上陆九昭那张阴森森的脸,吓得他脚下一软,差点从树上掉下来,而后忙不迭地挤出一个笑来:“但是绝不及公子和蒋姑娘相配。公子和蒋姑娘,那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是牛郎配织女,才子配佳人,世上再找不出第二对来。”
听了这些陆九昭的脸色才稍加缓和。
“公子,小的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锦洪小声试探着。
陆九昭一个眼神也没给他,目光一直在亭中。
锦洪见他这样,欲言又止,但心中憋闷不得不一吐为快:“公子,既然蒋家二姑娘不喜欢您,您又何必苦恋她这一枝花呢。再说了,这大殿下之前好像就有意蒋二姑娘,现下两人在一起有说有笑的,肯定是郎有情妾有意,死灰复燃了,公子……”
陆九昭猛得转头:“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锦洪只当他没听清,于是又道:“小的是说既然蒋家……”
“后面半句!”
“这大殿下之前好像就有意蒋二姑娘……”
“你听谁说的?”陆九昭却是不信。
“小的也是偶然听府里的下人们闲聊才知晓的,说是之前大殿下的姨母冯夫人十分钟意蒋姑娘,你想啊,若大殿下无意,冯夫人怎么用对蒋姑娘如此殷勤。”
“这事我怎么不知道?”
“公子,那时候咱们正在打仗呢。”
陆九昭有些不耐烦:“废话,我的意思是我回来了这些日子,也没听说这事啊?”
锦洪也不知为何大殿下和蒋二姑娘的事就不了了之了,于是只得摇头:“人家的事,我也不知道啊!”
“你这蠢货,这种关乎名节的事没有根据就不要乱说。再让我听到有这样的风言风语,你就自己去领军棍。”
锦洪忙赔着笑:“公子息怒,小的知错了,小的再也不说了。”
陆九昭瞪了锦洪一眼:“你再多说一句话,我就把你从这树上扔下去。”
锦洪立马噤声,比划了一个“闭嘴”的手势。
蒋安沅和周景晔正聊着欣阳公主和新晋恩科状元,可谁知他将话锋一转,问道:“那你呢,你想嫁什么样的人?”
蒋安沅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怔,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只道:“怎么突然这么问?”
“不想说也无妨。”
蒋安沅默了一会儿,朱唇轻启:“我以前从未想过嫁人,只想与家人相伴。若真要嫁,便嫁个良善之人,余生相敬如宾就好。”
周景晔带着期许,轻声说道:“好人,应当是个良善之人吧!”
蒋安沅闻言身形一顿,抬眼与他的目光交汇。
他这话,是她想的那个意思吗?
良久,她别过头,避开那炽热目光:“可是殿下,我现在变得贪心了些。”
“何谓之贪心?”周景晔笑意温润,可却多了几分苦涩。
蒋安沅抬眸望向远处,缓缓开口:“以前没有觉得我这心疾是什么大事,人固有一死,老天给你多个年岁就活多少年岁,可是现在,我却觉得我这病是拖累,是负担。我想和老天争一争,让我活久一点,这样就能陪着他久一点。”
周景晔沉默了一会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端起面前茶碗,喝了一口她亲自点的茶汤,咽下了所有的不甘。
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他同她一样,也贪心了些。
既然当初在大相国寺相遇时关掉了那扇窗,就不该在奢求别的。
可要说释然,他好像也做不到。
不多时,她到了一座清幽的小亭前,亭中端坐一年轻男子。
他一袭淡蓝色锦袍,玉簪束发,面容俊朗,眉宇间自有一股凌云之气,却又不失儒雅与温润,正手持竹夹,将茶碗置于竹炉之上,缓缓转动,炭火微红,蒸汽袅袅,如画一般清风霁月。
“见过殿下!”蒋安沅上前一礼。
周景晔微微抬头,笑容不浓,却自有一种亲和之感:“你好像并不意外是我。”
蒋安沅笑了笑,回道:“殿下不知,欣阳公主应当是不大愿意见到小女的。”
周景晔略微愣了一下,随即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几分:“你倒是直快!不过你可误会欣阳了,她可时常念叨你。”
蒋安沅微微一笑:“公主抬爱,小女倒是受宠若惊。”
周景晔放下竹夹,伸手示意她在对面落座,笑意温和:“你来得正好,我不通点茶之艺,恐污了这好茶,不如你来试试?”说着便好刚刚熁(xié)①好的茶碗递了过去。
蒋安沅闻言未多说什么,只是接过茶碗,取筛罗过后的茶末到碗中,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瞬间茶香氤氲而起。再将沸水环绕冲入,用茶筅搅拌。注入第五汤时,盏中茶汤渐渐泛起绵密细腻的泡沫,如冬日初雪一般。随着泡沫增多,她的动作加快了些许,那层层叠叠的泡沫在她的点拂之下,愈发细腻如脂,待到第七汤时,茶汤浓稠度适中,凝而不动②。
周景晔静静注视着她,眼神中带着一丝欣赏与柔情,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浅笑。
点茶过后,蒋安沅再以汤匙蘸取茶膏,在茶汤绘了一副青山图。
“殿下请用。“蒋安沅将茶碗递给了周景晔,抬眸的那一瞬,对上了那双眸,怔愣片刻便避开了。
不过周景晔似乎并不在意,接过茶碗,嗅了一下茶香,再品了品,笑道:“茶香清远,丹青灵动趣意,茶汤入口如云,绵柔甘滑,着实不错。”
“殿下过誉了,是殿下的炙的茶好。”说完蒋安沅起身向周景晔行了一礼,“安沅今日以茶代酒,多谢殿下。”
周景晔抿了抿唇,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但脸上的笑意还是温润如初:“谢我什么?”
“多谢殿下在危难时刻,驰援岱州,救了岱州一城的军民。”蒋安沅顿了顿,“于私,小女外祖家的事多亏殿下相助,方能化险为夷。”
“岱州城乃我大夏要塞,城中军民亦是我大夏子民,我这么做是出于大夏皇子的责任,你无需言谢。“周景晔默了片刻,继续说道,“至于杜家商行之事,实乃陆将军之功,我只是动了动嘴皮子,更无需谢我。”
蒋安沅一愣,在她去锦城的这几个月里,三皇子设计报复,让杜氏商行陷入困境,亏得大皇子的门生相帮这才得以脱险,没想到这背后还有陆九昭暗中相助。
她想,又欠下了个人情债!
思索片刻后,蒋安沅笑道:“殿下是个好人!”
听到她这么说,周景晔不禁笑出了声:“倒是第一次听人用‘好人’这个词来奉承我的。”
“这可不是奉承!”蒋安沅眼神真挚,“殿下宽德仁厚,其性清正,心系臣民,恤民之苦,若将来有一日,遂志功成,定是万民之福。”
“遂志功成”这四个字不断回响,周景晔心头不由得一阵触动,见她眼中的光亮,一种莫名的情绪渐渐在心间蔓延。
蒋安沅,我该不该放你走?
他在心中发问。
片刻过后,他故作轻松地说道:“这些话倒是耳熟。”
“不过殿下,”蒋安沅收起了笑意,“执笔扶摇上青云,请缨从戎向青山。可书山有路,忠骨无坟。”
周景晔知道她是说当朝重文轻武,也在借这话提醒自己。
“蒋安沅,就凭你刚刚这几句话,我就可以定你个妄议皇储、妄言国事之罪!”周景晔突然话锋一转,言辞凌厉。
“殿下不会这么做。”蒋安沅神色如常,淡然回道。
周景晔眉头轻挑,语气中还是带着不可忽视的威压:“为何?”
蒋安沅带着笑意,眼神真挚:“因为殿下说过,殿下和安沅是朋友,不是吗?”
朋友?
是啊,当初自己是说想和她交朋友来着。
可是怎么办呢,他现在有点不想当朋友了!
“就算我不治你的罪,可难保不被有心人听了去,蒋家最轻也得背个结党营私之名!”
“不会,殿下既然用欣阳公主之名邀我在此,就定然不会让旁人听了墙角去。”
周景晔闻言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声音也变得温和:“你倒是聪明。”
蒋安沅莞尔一笑,笑靥如似春日暖阳:“不是安沅聪明,是殿下思虑周全。”
可是这两人不知道的是,确实有人在听墙角。
就在不远处的一棵榕树上,陆九昭和锦洪正隐匿在繁茂的枝叶间扬着耳朵偷听。
“他们在说什么呢?”陆九昭攥着手中的枝条,死死地盯着亭中的两人嘀咕着,“都说这么半天了,有什么话非得说这么久。”
在蹴鞠场时,陆九昭听到欣阳公主找她,他怕欣阳公主会对她发难,于是便想跟进来看看,谁知中途却被拦了下来,而且里外三层全有人把守,不得已才找了远处的这棵大榕树。
“公子,咱们这样听人墙角是不是不太好啊?要是被发现了,那可是赶集的跑了媳妇——丢大人了,要不咱们先下去吧。”锦洪低声说道。
陆九昭瞥了眼锦洪,没好气地说道:“啧,你会不会说话,什么叫‘跑了媳妇’,媳妇没跑,咱也丢不了人。”
锦洪缩了缩脖子,没再说话。
陆九昭看着那二人,有说有笑,相谈甚欢,心里升起一股醋意,于是把身子向前倾,嘟囔道:“太远了,这也听不见呀!”
锦洪望着远处亭中的两人如画中人一般,不禁感叹道:“要说蒋姑娘和大殿下看上去也是一对璧人呐。”
话音刚落,他便感觉后脊发凉,转头一看,正撞上陆九昭那张阴森森的脸,吓得他脚下一软,差点从树上掉下来,而后忙不迭地挤出一个笑来:“但是绝不及公子和蒋姑娘相配。公子和蒋姑娘,那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是牛郎配织女,才子配佳人,世上再找不出第二对来。”
听了这些陆九昭的脸色才稍加缓和。
“公子,小的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锦洪小声试探着。
陆九昭一个眼神也没给他,目光一直在亭中。
锦洪见他这样,欲言又止,但心中憋闷不得不一吐为快:“公子,既然蒋家二姑娘不喜欢您,您又何必苦恋她这一枝花呢。再说了,这大殿下之前好像就有意蒋二姑娘,现下两人在一起有说有笑的,肯定是郎有情妾有意,死灰复燃了,公子……”
陆九昭猛得转头:“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锦洪只当他没听清,于是又道:“小的是说既然蒋家……”
“后面半句!”
“这大殿下之前好像就有意蒋二姑娘……”
“你听谁说的?”陆九昭却是不信。
“小的也是偶然听府里的下人们闲聊才知晓的,说是之前大殿下的姨母冯夫人十分钟意蒋姑娘,你想啊,若大殿下无意,冯夫人怎么用对蒋姑娘如此殷勤。”
“这事我怎么不知道?”
“公子,那时候咱们正在打仗呢。”
陆九昭有些不耐烦:“废话,我的意思是我回来了这些日子,也没听说这事啊?”
锦洪也不知为何大殿下和蒋二姑娘的事就不了了之了,于是只得摇头:“人家的事,我也不知道啊!”
“你这蠢货,这种关乎名节的事没有根据就不要乱说。再让我听到有这样的风言风语,你就自己去领军棍。”
锦洪忙赔着笑:“公子息怒,小的知错了,小的再也不说了。”
陆九昭瞪了锦洪一眼:“你再多说一句话,我就把你从这树上扔下去。”
锦洪立马噤声,比划了一个“闭嘴”的手势。
蒋安沅和周景晔正聊着欣阳公主和新晋恩科状元,可谁知他将话锋一转,问道:“那你呢,你想嫁什么样的人?”
蒋安沅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怔,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只道:“怎么突然这么问?”
“不想说也无妨。”
蒋安沅默了一会儿,朱唇轻启:“我以前从未想过嫁人,只想与家人相伴。若真要嫁,便嫁个良善之人,余生相敬如宾就好。”
周景晔带着期许,轻声说道:“好人,应当是个良善之人吧!”
蒋安沅闻言身形一顿,抬眼与他的目光交汇。
他这话,是她想的那个意思吗?
良久,她别过头,避开那炽热目光:“可是殿下,我现在变得贪心了些。”
“何谓之贪心?”周景晔笑意温润,可却多了几分苦涩。
蒋安沅抬眸望向远处,缓缓开口:“以前没有觉得我这心疾是什么大事,人固有一死,老天给你多个年岁就活多少年岁,可是现在,我却觉得我这病是拖累,是负担。我想和老天争一争,让我活久一点,这样就能陪着他久一点。”
周景晔沉默了一会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端起面前茶碗,喝了一口她亲自点的茶汤,咽下了所有的不甘。
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他同她一样,也贪心了些。
既然当初在大相国寺相遇时关掉了那扇窗,就不该在奢求别的。
可要说释然,他好像也做不到。